⑴ 菲律賓的富人住豪宅,窮人吃垃圾,菲律賓的貧富差距為何這么大
經濟發展水平與人口數量不成比例、分配嚴重不均,階級制度的障礙。美國在菲律賓推行了所謂的「菲化政策」。他們竭力拉攏當地有聲望的人士,並將其安排到菲律賓的各個主要職能部門,所涵蓋的區域包括省、市、區、鄉鎮等。除此之外,把控著教育部門的美國人,堅持以英語為教學媒介,設立公費留學制度,將一大批當地優秀人才送到美國本土接受教育。
如今,BBC卻將它評為世界上最險惡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盡管普世價值倡導人人平等,但現實就是這么殘酷;和很多國家一樣,菲律賓同樣有「無形的階級劃分」,衡量的標准就是收入。幾萬多人肩並肩住在這里。沒有人思考這里的治安和疾病蔓延的問題,因為他們每天只為了活過下一天而忙碌。他們沒有食物。很多孩子都會從垃圾堆裡面找出被丟棄的食物。
⑵ 你好,我打算明年去菲律賓工作,地點是makati,我想知道這個地方怎麼樣,在哪裡生活消費水平會很高嗎
makati是菲律賓最好的地方. 不過總體環境比不上中國南方一個小城市的新開發區的水平.
全菲律賓消費水平都偏高, 生活在那,花費是你生活在北京 上海的 2-3倍.
在馬尼拉任何地方,商場裡面吃最簡單的一套餐,至少要20-30多元人民幣只能吃普通的,就是四川小吃的水平.而且沒有四川小吃好吃.. 菲律賓吃的比中國貴很多,電費格外的貴.是中國電費的10-15倍左右. 葯費也貴,是中國5倍左右... 購物稍微便宜點,但是高檔次的東西沒有什麼., 交通不方便,地鐵人滿為患,且地鐵站設施很落後. 計程車正常收費很便宜,可是很少會碰到正常收費的,加價後還是比中國貴很多... 如果你是打工的,還是不要去了, 賺的不夠你花的.
⑶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好象很發達哦
馬尼拉是菲律賓共和國的首都,也是全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它地處菲律賓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呂宋島西岸,也稱「小呂宋」,瀕臨天然的優良港灣--馬尼拉灣。馬尼拉建在巴石河兩岸。河流把城市分成兩大部分,14個區中的7個區在巴石河北岸,6個區在南岸,一個區被分成兩部分,河上的6座橋梁把城市南北兩部分連結起來。1976年11月,菲律賓政府決定把馬尼拉、奎松、卡洛奧坎、帕薩伊4個市和瑪卡蒂等13個區合並,組成大馬尼拉市,面積達626.58平方公里,人口約800萬,是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被稱之為「亞洲的紐約」。
馬尼拉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它在印度文明,中國文明及中亞古文明的基礎上,融合西班牙,美國的西洋文明,形成東西合壁的文化。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黎蓋斯比從馬尼拉登陸,入侵並佔領了菲律賓,然後在現在的馬尼拉市中心,巴石河南岸建立了城堡和炮台。自那時起,這里便成了西班牙殖民統治當局的首府。
1898年,美國人打進馬尼拉,取代了西班牙對菲律賓的統治,隨後又征服了附近的尼格羅族,把四周的鄉鎮和地區並入馬尼拉,使馬尼拉逐漸擴大。1901年7月31日,馬尼拉被辟為菲律賓的特別城市,成了美國統治菲律賓的基地。從此,巴石河北岸的商業區內,大銀行、大公司、大飯店等高樓大廈拔地而起,1942年,日本取代了美國在菲律賓的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馬尼拉遭到嚴重破壞,城堡要塞周圍的建築物全部被炮火摧毀。1946年7月4日,菲律賓正式獨立,將馬尼拉定為首都。今天的馬尼拉,是一座市容整潔的熱帶花園城市,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商埠。
馬尼拉灣口距市區55.5公里,海灣長8.3公里,是一個天然良港,馬尼拉港外建有很長的防波堤,防波堤裡面是碼頭區,碼頭建於1834年,巴石河經此入海,把海港分成了南北兩港。北港停泊近海輪船,南港停泊遠洋海輪。戴爾潘橋、瓊斯橋、麥克阿瑟橋、奎松橋和阿亞拉橋跨越巴石河,連接兩港的地面交通。馬尼拉港港闊水深,現代化設施齊備,是菲律賓進出口的要地和貿易中心。
馬尼拉是菲律賓的經濟中心,它集中了全國半數以上的工業企業,主要有紡織、榨油、碾米、製糖、煙草、麻繩、冶金企業等,產值佔全國的60%。馬尼拉是菲律賓的重要交通樞紐和貿易港口,全國出口貨物的 1/3和進口貨物的 4/5集中在這里。
馬尼拉的交通非常方便,市民出門不論遠近均習慣乘車,市內的交通工具主要有空中鐵路、公共汽車和「吉普靈」車等。「吉普靈」是馬尼拉最為普遍的交通工具,是一種帶車篷的廂式吉普車,其車廂內有相對而坐的兩排座位,乘客可隨時打招呼上下。
馬尼拉的面貌既古老又年輕,地處亞洲又十分歐化,在馬尼拉灣岸邊,有一片在填海造地的基礎上建造的佔地70多公頃的建築群,其中主要有國際會議中心、國際貿易展覽中心、文化中心、設計中心、電影中心、民間藝術劇院、超級市場和可以容納上千名旅客的廣場大酒店等。這些建築物,大多數是70年代末到80 年代初興建的,設計新穎別致,融合了歐洲和東南亞的建築風格,很多建築都高達幾十層,各建築物之間,道路寬闊,兩旁有熱帶樹木和草坪,花木掩映,終年一片蒼翠。街道兩旁,到處可見潔白如玉的菲律賓國花「桑巴吉塔」。「桑巴吉塔」是忠於祖國,忠於愛情的象徵,青年們常把它作為獻給心上人的禮物,國際交往活動中,它表示純真的友誼。
馬尼拉是一座富有濃厚熱帶情調的城市,也是東南亞地區著名的旅遊勝地,城內可供游覽的名勝很多。位於馬尼拉市中心的黎剎爾公園,佔地58公頃,它原名魯納達公園,後來為紀念菲律賓的民族英雄黎剎爾博士而改名為黎剎爾公園。黎剎爾博士是個教育家,同時也是文學家和藝術家。他早年學醫,後從事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斗爭,領導人民完成了以1862年卡比特運動為開端的獨立運動,1896年12月30日被殖民統治者殺害,年僅35歲。為了紀念他的豐功偉績,公園里鑄有他的銅像,每天有兩名警衛守護。黎剎爾公園中,有吸引人的中國式庭院,院內有假山,入夜,七彩的裝飾燈把庭院打扮得輝煌美麗。
1981年1月,在馬尼拉灣南岸新區,用椰子樹建造起一座現代化的宏大建築--椰子宮。它成為馬尼拉的一個新勝地。這是一座兩層樓高,六角形屋頂的菲律賓式的典型建築。褐色屋頂由椰木板構成,立柱用的是椰樹干,砌牆壁用的磚,是由椰果毛殼的纖維混合高強度水泥製造而成的。大廳的巨大吊燈,由100多片經過精心雕刻的椰殼製成,大門上鑲嵌著由4000塊椰殼片組成的幾何圖案。地板上的地毯,也是用椰果纖維織成的,在大廳以外的廳室中,桌上陳放著用椰殼雕成的各種形狀的台燈,連煙灰缸也是用椰殼雕刻成的。在椰子宮的餐廳里,有一張長約11米的大餐桌,鑲嵌著47000塊不同形狀的椰殼片,用椰樹各個部分製成的傢具、工藝品更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據說,建造椰子宮共使用了2000棵樹齡在70年以上的椰子樹。在椰子宮的周圍,還種植了150棵椰子樹,林間綠草如茵,花木扶疏,別具情致。
馬尼拉的兒童城也別具一格。所謂「兒童城」,主要包括兒童醫院和兒童公園,處處突出兒童特點,處處對兒童進行細致、周到的服務。在兒童公園里,按照菲律賓各地的自然環境和風土人情分成幾個區域,各個區域都有鮮明的特色。一方面對兒童普及知識,一方面培養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心。
在馬尼拉有一條著名的羅哈斯海濱大道,它沿著海岸從南往北筆直延伸,長達10公里,是從機場進入市內的必經之路。羅哈斯大街是為紀念戰後的第一位總統羅哈斯而命名的。道路寬闊、椰樹夾道,兩旁高樓林立,賓館、夜總會等繁華異常。這里融合了東西方的許多特色,外來的旅遊者都要到這里領略一番典型的馬尼拉風光。
馬尼拉還有一些著名街道,也是旅遊者觀光的地方,阿亞拉街原是西班牙財閥阿亞拉的私有土地,經過多年的不斷擴建發展成為今日繁榮的商業中心。這里集中了許多公司、餐廳、商店、電影院和馬尼拉第一流的飯店,馬卡蒂商業中心、帕爾大廈和不少外國大使館也在這個地區。埃斯柯達大道在巴石河的北側,從西班牙統治時期起,就是一條繁榮熱鬧的街道,兩旁商店、餐廳林立。黎剎爾路是一條電影院和商店集中的繁華街道,在其後方是古老的唐人街--王彬街。王彬本是個華僑印刷工.在參加菲律賓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中有過功勞,因此,菲律賓人民及這里的僑胞一直紀念著他。唐人街是一條以石塊鋪成的狹窄街道,兩旁布滿了中國商店,大部分都有中文招牌。店面之上是小巧玲瓏的騎樓,其街景很像我國舊時廣州的格調,街口立有紀念中菲友誼的一座牌樓,還有一尊華僑王彬的銅像。觀光的馬車來往賓士,使整個「中國城」生氣盎然。
馬尼拉是著名的國際會議城市,居亞洲五大國際會議中心之首。在馬尼拉新區建造的國際會議中心,佔地12公頃,內有會議廳、宴會廳、演講廳、展覽廳、電影廳、新聞中心、文化中心、食宿服務網等。會議中心附近的國際貿易中心、菲律賓文化中心,經常舉辦大型的商品博覽會和文藝活動。文化中心位於羅哈斯林蔭大道上,是一座一角向馬尼拉灣突出的現代建築物,主要部分有廣場、美國會館、小劇場、音樂廳、藝術館、博物館等,人們在這里可以深入了解菲律賓的文化,也可觀賞馬尼拉灣落日的美景。位於海朗街的國家博物館,主要展出菲律賓出土的古代石器和有關伊斯蘭教文化的展品及民間藝術品。
馬尼拉保留了很多古建築,那些布滿著苔蘚的古教堂外表古老,式樣別致,建築水平高超,與現代建築互相輝映,形成東方與西方、質朴與繁華,古老與現代的混合體。菲律賓是東方唯一的基督教國家,基督教徒約佔全國人口90%以上,其中85%信奉天主教。馬尼拉市教堂極多,每一個教堂都有其建築年代的特徵,是馬尼拉歷史的無聲見證。市內著名的聖•奧古斯丁教堂建於1599年,是菲律賓最古老的西班牙式天主教堂,也是菲律賓境內最古老的石造建築之一,馬尼拉大教堂是菲律賓最重要的羅馬式天主教堂,位於黎利爾公園西側,這個大教堂是為聖母瑪利亞修建的,教堂內珍藏有義大利、德國和西班牙等國的著名藝術家奉獻的大量青銅製品、鑲嵌工藝品和雕塑等。
瑪拉干南官坐落在巴石河堤岸,以巨大的花岡岩為建築材料,堅實宏偉,四周是茂盛的熱帶植物。它以前曾是西班牙總督與美國總督的官邸,菲律賓獨立後,歷屆總統都曾加以修建並將此作為總統府。
馬尼拉集中了許多所高等學府,有早期建市的阿坦尼奧馬尼拉大學、拉薩利大學,也有20世紀以來建立的菲律賓大學、菲律賓師范學院、菲律賓女子大學、阿布阿拉木大學等,其中聖托馬斯大學是菲律賓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學,創立於1611年,濃綠的大學校園內分布著很多教堂,校舍也都是古典式建築。大學內附設一個博物館,展出很多稀世珍寶,菲律賓的許多傑出人物都畢業於這所大學,
塔爾湖旅遊勝地位於馬尼拉市區以南約56公里的塔蓋泰鎮,湖上一個巨大的火山口形成長24公里,寬14公里,水深70米。湖中有一個小島,島上的塔爾火山是世界上最小的火山,只有300米高。從湖岸遙望,山腰處有白色的煙霧裊裊升起。馬尼拉郊區另一旅遊勝地是百勝灘,又稱北染瀑布,位於市區東南約120公里,以急流和瀑布著稱。
⑷ 東南亞五大城市,放在中國是什麼水平
就城市GDP總量來說,中國城市整體領先東南亞城市,那麼,東南亞五大城市放在中國又處於怎樣的位置?
東南亞城市中排名第一的新加坡2017年GDP為3141億美元,如果在中國,則排名第5,僅次於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新加坡作為亞洲四小龍,經濟發展比較早,現在已發展成為世界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城市之一,經濟實力還是比較強的。人均GDP遙遙領先東南亞其他國家,並在1997年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定位為發達國家。
雅加達2017年GDP為2534億美元,如果放在中國城市中排名第8,次於蘇州市。雅加達是印尼首都及最大城市,東南亞著名海港,是印尼製造業、商業、金融業、服務業中心,市區繁華,但是貧富差距也挺大,一邊高樓林立,一邊卻是成群的貧民窟。2018年第18屆亞運會將在這里舉行。
曼谷2017年GDP為1832億美元,如果放在中國城市中排名11,次於杭州市。曼谷是泰國首都,泰國第一大城市,曼谷的經濟在泰國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GDP占泰國比重達到了40%以上,經濟結構以農業、製造業、旅遊業為主,曼谷是東南亞旅遊業最為發達的城市之一,每年接待的遊客達到1500萬人次。
吉隆坡2017年GDP為1700億美元,如果放在中國城市中排名12,次於南京市。吉隆坡是馬來西亞首都和最大城市,是東南亞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GDP總量佔全國比重超過50%,馬來西亞經濟高度集中於吉隆坡,礦業、服務業及旅遊業是吉隆坡三大支柱產業,450米高度的雙子星塔是吉隆坡城市的標志建築。
馬尼拉2017年GDP為1067億美元,如果放在中國城市中排名25,次於西安市。馬尼拉是菲律賓首都和政治、經濟、交通中心,馬尼拉灣有著天然的優良港口,是菲律賓的航運中心。馬尼拉城市建設相對歐化,被譽為「亞洲的紐約」。
以上就是東南亞五大城市放在中國的城市排名情況,可以看出這五座城市在GDP總量上與中國城市對比並沒有什麼優勢
⑸ 菲律賓馬尼拉收入及生活水平。
馬尼拉這邊的生活還可以,比國內消費要高,吃一碗面34十元的樣子,有一點不明白的是這里是生產熱帶水果的地方,為什麼有些熱帶水果會比國內的價錢要高,不過這里的服裝、包包、手錶等等是比較便宜的。其實很多人來這邊都是為BC行業而來,這個行業在國內是不允許的,飛綠斌是可以的。盡管馬尼拉是飛綠斌的首都,但這里的貧富差距還是比較大,不過我們華人是生活在這邊的富人區,有保安24小時輪流執勤,安全基本沒問題。
當地人的收入沒有我們高,他們的收入每月按照人民幣算的話是1千多2千多一個月,我們在這邊工資底薪就七千起步,由於華人的到來給了當地產生了很大的經濟效益,所以華人在這邊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很受當地人的歡迎,保安經常會向您微笑打招呼。
⑹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工作怎麼樣,那裡的環境,交通,治安和生活水平和國內哪些城市差不多。
馬尼拉屬於亞洲中很發達的城市了 有點象香港 比較歐化 亞熱帶 天氣有點像深圳 炎熱潮濕 雨季也長 海港城市嘛 台風也不用強調了吧 南方人應該是還蠻習慣這樣的生活了 交通的話 輕軌 bus 那邊還有一種叫吉普尼的 篷式的吉普車 基本還是挺方便的 治安 看你具體在什麼地方 生活水平還是不差的 像香港 因為外國人來的多 中餐館 日韓料理店都不少 通用英文 和菲律賓語 我覺得和香港是很像的 你可以想像一下 至於20萬rmb 你就要想想 你的工作具體切身來考慮 公司包不包 保險什麼的 具體不清楚 但類似於中國的五險一金 當然最後還要扣除個人所得稅 20萬還真不好說 男士的話還是能省下不少了 女生的話就不好說了 購物狂的天堂 賺多少也要掏 不過當地物價便宜 國際大牌也多 旅遊景點也不錯 就是千萬注意別去些亂的地方 那地國內還是挺亂的 晚上盡量不出門 也安全咯 你工作輕松的話 額外做下代購兼職也可以賺不少 那裡國際的牌子比香港還全 也便宜 你自己考慮下
⑺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被稱為亞洲的紐約其名副其實的嗎,他的城市化水平,經濟和中國的北上廣深比怎麼樣
南亞唯一能提名的只能是新加坡,那是公認的。
菲佣一向自大,正常
望採納
⑻ 菲利賓國家怎樣
1.貧富差距大
大馬尼拉是一個特別大的城市,人口2000多萬超過全國的20%。它的地位基本上相當於中國的北京(首都)+上海(經濟金融中心)+香港(國際化城市)+澳門(賭城)。
剛落地,我們先坐輕軌去了馬尼拉老城區,在輕軌上看兩邊的貧民窟的確是觸目驚心,哪怕是在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的柬埔寨,我都沒見過這樣差的環境,絕大多數房子連牆都沒有,只靠鐵皮支撐建築,用塑料布遮風擋雨,房子里邊唯一的娛樂設施是10英寸的黑白電視機。
而注意,這是一個每年刮五個月台風的國家……每年夏天台風掠過貧民窟,死傷動輒幾百上千,慘不忍睹。這些人還不是這座城市裡最悲慘的人群,街頭衣不遮體的流浪漢到處都是,在馬尼拉老城,我幾乎沒看到幾個街頭的孩子是穿鞋的。
而在新城馬卡蒂的CBD,你能看到完全不遜於國內一線城市的風貌,高樓大廈林立,街邊不時有保時捷、路虎這樣的豪車開過。
夜晚在五星級酒店的天台俯瞰夜景,你會有種彷彿身在珠江新城或者國貿的感覺。
有趣的是,在秩序井然的馬卡蒂,你看不到街邊的流浪漢,看不到穿梭的吉普尼,甚至連亂七八糟的廣告牌都很少見。而在貧民窟里,最多的廣告是各大政黨的競選廣告,可能是因為他們實在太貧窮,什麼都買不起,只剩下一點點所謂的民主作為社會底層最後的尊嚴。
畢竟,這里是一個民主國家。
2.擁擠
菲律賓的國土面積大概30萬平方公里,人口1.1億,人口密度大概相當於河北。但是,這3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分布在7000多個島嶼上,絕大多數是無法居住的,如果輪可居住面積,菲律賓可能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而馬尼拉則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擁擠的城市之一,人口和廣州相當,但面積卻只有廣州市的四分之一不到。
所以馬尼拉不論是高端公寓,還是貧民窟,樓間距都很窄。最好的摩天大樓區在馬卡蒂,基本上也是樓挨樓相隔只有兩三米。馬卡蒂目前為止最貴的應該是Trump Tower,沒錯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授權命名的川普大廈,房價大概5萬人民幣一平,已經基本售罄了。
房屋租售比奇高,可以達到年化8%。因為實在感到驚喜,所以我自己在隔壁買了一套期房,准備作為長期投資。
去菲律賓之前聽朋友說馬尼拉的紅燈區很有名,到了之後發現果不其然——每天早晚高峰期,大街小巷都是紅燈區。就我的感知,馬尼拉的擁堵指數遠超北京上海。可能是因為這個國家的汽車普及率已經較高,街道上摩托車已經沒那麼多見,但是市政建設仍然停留在越南柬埔寨的水平。
⑼ 菲律賓最繁華的城市
菲律賓四大主要城市按知名度和重要性排名如下:
1、宿務市(Cebu)
宿務市位於宿務島東海岸,人口約75萬,是菲律賓南部的海空航運中心,工商業區發達,也是菲律賓第二大城市,在許多方面與馬尼拉相媲美,其經濟之發達足可類比中國之大上海!更因麥哲倫之故早已聲名遠播。主要景點有麥哲倫十字架、聖佩多要塞、比佛利山等。宿務島位於米沙鄢群島中部,是米沙鄢群島的第一大島。航海家麥哲倫率西班牙船隊在1521年抵達菲律賓,曾在宿務島登陸,並死於此地。宿務機場位於對岸的馬克它島上,兩島之間有馬克它一曼丹威橋聯通。
2、奎松城(Quezon City)
奎松城之所以名聲在外,只是因為它曾為菲律賓首都。奎松城現在只是規劃於馬尼拉首都圈范圍內的首都圈城市,怎麼能與享有與馬尼拉平等的名望呢?所以只能屈居第二。奎松城以聯邦時期首任總統奎松之名命名,位於呂宋島西部,馬尼拉東北側。1939年設建制,1948年曾取代馬尼拉為首都。1975年規劃於馬尼拉首都圈范圍內。市區街道呈現出現代化的建築外觀,沿環城公路有輕工業區,市郊有低薪工作人員住宅區。聖弗蘭西斯科德爾蒙特和卡穆寧為豪華住宅區。庫保為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食品、紡織等工業十分發達。市內設菲律賓大學等高等院校。有阿基拉爾神父動物園和奎松紀念大廈等名勝。
3、達沃
達沃是棉蘭老島的最大城市,也是菲律賓第三大城市。達沃的名聲來自於北京游菲國線路中的頻繁出現率。達沃市也是菲棉蘭老島空運、海運中心和繁忙的商業中心,每年吸引國內外大批遊客到此游覽。達沃還是南島會議、展覽中心,每年都舉辦很多展會,吸引著關注南島事務、商務的人來此參會和參展。
4、碧瑤
碧瑤位於呂宋島的西部,距馬尼拉市250公里,是海拔1500米的山城,是菲律賓的避暑勝地,有"夏都"之稱。
~~
⑽ 菲律賓第一大城市是好像不是馬尼拉哦
是的!馬尼拉是菲律賓共和國的首都,也是全國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最大的城市)它地處菲律賓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呂宋島西岸,也稱「小呂宋」,瀕臨天然的優良港灣--馬尼拉灣。馬尼拉建在巴石河兩岸。河流把城市分成兩大部分,14個區中的7個區在巴石河北岸,6個區在南岸,一個區被分成兩部分,河上的6座橋梁把城市南北兩部分連結起來。1976年11月,菲律賓政府決定把馬尼拉、奎松、卡洛奧坎、帕薩伊4個市和瑪卡蒂等13個區合並,組成大馬尼拉市,面積達626.58平方公里,人口約800萬,是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被稱之為「亞洲的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