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石油儲備有多少

菲律賓石油儲備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2-05-27 14:53:30

1. 東南亞礦產資源分布

東南亞地區位於我國東南面,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汶萊、新加坡、東帝汶11個國家。人口約5.5億,面積約450萬平方公里。該地區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特別是銅、鎳、鋁、鈦,鉀鹽、石油、天然氣,與我國有較強的互補性,受到我國礦業界的較多關注。

一、礦產資源

由於歷史和經濟等方面的原因,東南亞地區的地質工作程度總體較低。但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該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產包括:石油、天然氣、煤、銅、金、鎳、鋁、錫、鈦,銻、銀、鉀鹽、石膏、重晶石和磷,以及鐵、鋅、鉛、鉻、錳、鈷、高嶺土和膨潤土等。

1.油氣資源

東南亞的油氣資源主要集中在印尼、馬來西亞、汶萊和越南,其他分布緬甸、泰國、菲律賓和東帝汶等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重要的油氣資源國,全國約有60個大小不等的沉積盆地,具有油氣遠景的陸上盆地面積為80萬平方公里,海上盆地面積150萬平方公里。已經發現340多個油田和54個氣田,其中大油田5個,儲量占總儲量的57%。2007年印度尼西亞石油儲量6億噸,天然氣儲量26589億立方米。石油主要分布在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斯蘭等島和巴布亞。幾乎全部賦存在第三紀地層中。較大的油田有中蘇門答臘的Minas, Duri, 和Bangko油田,蘇門答臘東南海上的Cinta 和 Rama油田、東加里曼丹的Bunyu,Handi 和 Bakapai油田,西爪哇海上的Arjuna 和Arimbi油田等。印度尼西亞的大部分天然氣資源位於北蘇門答臘省的Aceh和Arun天然氣田、東加里曼丹陸上和海上氣田、東爪哇Kangean海洋區塊、巴布亞的一些區塊。印度尼西亞的石油最終可采總資源量為47.7億噸,天然氣最終可采總資源量為5.4萬億立方米。

馬來西亞2007年石油儲量5.48億噸,天然氣儲量23503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近海的三個儲油盆地:(1)馬來盆地,面積約22.4 萬平方公里,主要油田包括杜蘭(Dulang)油田,塞利基油田(Seligi)等。(2)沙撈越盆地,面積22 萬平方公里,(3)沙巴盆地,面積約3.4 萬平方公里,呈北東方向延伸。

2008年統計,越南的石油剩餘探明儲量為8220.0萬噸,天然氣剩餘探明儲量為1925.56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南部海區,北部紅河盆地也有少量分布。南部海區的油氣田主要分布在頭頓—昆侖島海域,產在九龍盆地、Malay-Tho Chu盆地和Nam Con Son盆地。越南最重要的油田是「白虎」油田,原始可采儲量達5 億桶,其他還有「大熊」(3 —6 億桶)、Rong油田、Ruby、Rang Dong等油田。

泰國近兩年石油儲量增長較快,2007年石油剩餘探明儲量為3973萬噸,比上一年增長58.6%,天然氣儲量為3312億立方米,比上一年下降20.7%。目前已發現油氣田超過19個,主要分布在泰國灣、安達曼海、南部平原、中部平原、呵叻高原和北部山間盆地6個含油氣區。其中泰國灣盆地最為集中。

緬甸石油和天然氣主要分布在若開山脈與撣邦高原之間緬甸中部沉積盆地區和沿海大陸架,目前已經發現陸上油田或油氣田19個,海上氣田3個。由於過去在沿海大陸架上做的工作不多,所以是緬甸油氣發展最有潛力的地區。近些年來,緬甸加強了在大陸架上的找油氣工作,並發現了一些油氣田。

2.銅

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寮國、緬甸等。印尼是世界銅資源大國,其官方報告的銅資源量為6620.6萬噸。另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2007年銅儲量為3500萬噸,佔世界總量的7.1%,列世界第三位。銅礦床大多分布在巴布亞省的艾斯伯格山和格拉斯貝格,少量分布在蘇拉威西、蘇門答臘和爪哇,以斑岩型為主。主要礦床有巴布亞省的艾斯伯格、格拉斯貝格,松巴哇島的巴圖希賈烏等銅、金礦床,還有北蘇拉威西和巴占島上的一些銅礦。

菲律賓銅礦資源非常豐富,1998年銅儲量為700萬噸,儲量基礎為1100萬噸。另有資料報道,菲律賓銅的資源量達到4020萬噸。菲律賓銅礦以斑岩銅礦為主,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主要的銅礦床頒布在北部呂宋山區的三描禮士省(Zambales)、本格特省(Benguet)、新比斯開省和南部棉蘭老島的北蘇里高、北三寶顏省、東達沃(Davao Oriental)省、南可打巴托(South Cotabato)省,以及中部地區的宿務省等地。地質勘探工作顯示,菲律賓仍存在大量的銅礦床和銅礦遠景點。

1995年新的礦業法頒布以來,菲律賓在銅礦方面有一些新的發現。例如,HINOBAAN(銅金屬儲量180.6萬噸)、Kingking、Maricalum(銅金屬儲量200萬噸)和Tampakan等一些銅礦床被先後發現。其中澳大利亞西部礦業公司在位於棉蘭老島南部南可打巴托省發現的Tampakan銅金礦是世界級的礦床,估計銅儲量1044.2萬噸,金儲量227-369噸,總價值至少100-200 億美元。

3.金

東南亞金礦資源頒布廣泛,大多數國家都有金礦分布,其中印尼最為集中,其次是菲律賓,印尼是世界金礦資源大國,印尼官方報道的金的資源量為5297噸,金儲量為3156噸,居亞洲地區首位。金礦床類型多為與第三紀火山岩有關的淺成熱液型金礦床和矽卡岩—斑岩型銅金礦床。幾乎在所有的島嶼都有金礦的分布。巴布亞省的格拉斯貝格銅-金礦是印尼最大的金礦,也是世界最大金礦之一。

4.鎳

東南亞的鎳礦資源主要集中在印尼、菲律賓和緬甸。印尼也是世界鎳礦資源大國,2007年己探明鎳儲量320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4.8%,居世界第8位。平均礦石品位1.5—2.5%。主要為基性和超基性岩體風化殼中的紅土鎳礦,分布在群島的東部,礦帶可以從中蘇拉威西追蹤到哈爾馬赫拉、奧比、格貝、加格、瓦伊格奧群島,以及巴布亞的鳥頭半島和塔納梅拉地區等。菲律賓2007年鎳儲量為94萬噸(金屬量),儲量基礎520萬噸,列世界第10位。菲律賓鎳礦多為紅土帶(佔99%)。由於大部分鎳礦處在淺土層,易於開采且成本低。從地區分布看,集中在東達沃省和巴拉旺省(Palawan),礦石儲量分別為4.757億噸(占總儲量43.69%)和4.071億噸(占總儲量37.38%)。其它有較大規模鎳礦資源的省還有北蘇里高和三描禮士。近年新發現的費爾尼科(Philnico)鎳鈷礦已知鎳資源量158萬噸,鈷15.8萬噸。

5.鋁土礦

主要分布在印尼、越南、寮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印尼已知鋁土礦資源量約2億多噸,儲量2400萬噸,其中85%分布在西加里曼丹,其餘15%分布在廖內群島中的賓坦島及其周圍小島上。屬紅土型鋁土礦,為含鋁的硅酸鹽類岩石在潮濕炎熱氣候條件下風化形成。主要分布在廖內群島、賓坦島、蘇拉威西和加里曼丹島。由於西加里曼丹地理位置偏遠,基礎設施又不足,所以那裡的鋁土礦到現在還沒有開發。目前只有賓坦島及周圍島嶼上的鋁土礦得到開發。

鋁土礦是越南優勢礦產之一,據越南地質機構的資料,全國鋁土礦總資源量約80億噸(USGS, Minerals Yearbook , 2005),主要分布在越南中南部的多樂(Dak Lak)、達農(Dak Nong)、昆嵩(Kon Tum)、林同(Lam Dong)幾省,北部地區也有一定分布。礦床類型主要有兩種:紅土型和沉積型。其中紅土型最為重要,主要分布在越南南方新第三紀—早第四紀高原玄武岩風化岩中。面積超過2 萬k ,風化帶深可達60m,原礦平均品位Al2O336 —39%,共有40.5 億噸儲量。主要礦床有達農省的Quang Son, the Gia Nghia等7 個礦床(儲量約27 億噸),林同省保祿礦床(儲量約1.4 億噸),林同省新瀨礦床(儲量約1.8 億噸)等。沉積型鋁土礦產在晚二疊世灰岩中,分布在北方的河江、高平、諒山等省內,一般品位( )39 —65%,總資源量估計有數億噸。總的礦石質量欠佳,礦床規模較小。

6.錫

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寮國等國。馬來西亞錫儲量100 萬噸(2007年資料),佔世界總量的16.4%,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馬來半島11 個州中有9 個有錫礦,但以霹靂州和雪蘭莪州最多。礦石類型以砂礦為主,主要為沖積砂礦,如世界著名的堅打穀錫礦區和吉隆坡錫礦區,礦石礦物為錫石,伴有獨居石、鈦鐵礦和磷釔礦等,大多來自印支期花崗岩與志留-二疊紀碎屑岩和灰岩內外接觸帶附近的錫石一石英脈。原生錫礦佔次要地位,其成因類型有:(1)熱液型礦床。多為錫石一石英脈型礦床,礦石分布在泥質岩層的裂隙中。主要礦石礦物為錫石,伴生有黃鐵礦、黃銅礦、毒砂、黃玉、黃錫礦、閃鋅礦、石英和鉻鐵礦等。有的伴有強烈石英岩化。代表性礦床如雙溪林明錫礦。(2)接觸交代(礦卡岩)型礦床。其特徵是錫石發育在花崗岩體與碳酸岩接觸處的礦卡岩帶中,錫礦化集中在斷裂交叉部位及交匯入,如馬樟薩塔洪、武吉伯西等礦體。(3)偉晶岩型礦床。規模一般較小,產於各類偉晶岩中,除錫石外,主要伴生礦物有電氣石、白雲母、黃玉、螢石和綠柱石等,如柔佛州的巴克里礦床。

印尼也是世界錫礦資源大國,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2007年錫儲量約80萬噸,佔世界總量的13.1%,列世界第三位。主要分布在蘇門答臘東海岸外的廖內群島,特別是邦加島、勿里洞島和新格烏,與我國滇西錫礦和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同屬一個錫成礦帶。該礦帶長達2500公里以上,其中印尼境內錫礦帶長約750公里 。

錫是泰國最重要的礦產之一,2007年儲量為17萬噸(儲量基礎為20萬噸),佔世界總儲量的2.8%,列世界第八位。礦床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包括攀牙、普吉、那空是貪瑪叻和拉廊等府。在北部和中部地區也有少量分布。

7.鈦鐵礦

主要分布在越南,馬來西亞有少量分布。越南是世界第10大鈦鐵礦資源國,2007年儲量160噸,儲量基礎1400噸( )。產地30 余處,其中大型礦床2 個,中型10 個,小型11 個。有原生礦,風化殘積礦和濱海砂礦。其中濱海砂礦分布最廣,儲量最大,幾乎縱貫越南全境,北起芒街經清化、榮市、順化、歸仁直至頭頓和河仙。兩個大型鈦礦均為海岸砂礦,分別為榮市錦化和歸仁吉慶。原生鈦鐵礦為位於太原城西北的蓋占礦床,屬中型規模。礦體賦存於輝長岩體中富礦品位可達30 —40%。原生礦體在地表風化後也形成一些殘積型礦砂。

8.鐵

鐵礦主要分布在越南,寮國、緬甸、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有少量分布。根據越南政府的報告,越南已知鐵礦床約200個,13個儲量超過100萬噸,全國鐵礦石總儲量超過12億噸(USGS, Minerals Yearbook , 2005)。已發現的鐵礦主要分布在越北及越中地區,平均品位50%。其中河靜省的石溪鐵礦儲量最大,證實儲量為5.44 億噸,平均鐵含量在61%以上,產在矽卡岩中,可露采,正在准備開發。第二大鐵礦是黃連山省的貴鄉礦床,系風化淋濾型,探明儲量1.18 億噸,平均含鐵56 —57%,也開始露采富礦。老街省的Quy Xa大型鐵礦,為火山沉積變質型,儲量為1.12億噸。

9.銻

主要集中在泰國和緬甸,泰國也是世界上銻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2007年儲量為35萬噸,佔世界總量16.7%,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第三位;儲量基礎為37萬噸,佔世界總量的8.6%,也居世界第三位。銻礦資源主要分布於泰國北部地區,包括南邦府、帕府、清邁府等,中部的春武里府以及南部的素叻他尼府等。

10.銀

主要分布在印尼,菲律賓、緬甸、寮國有少量分布。2005年印尼銀資源量為3.6萬噸,儲量為1.14萬噸,銀礦床主要分布在巴布亞省的艾斯伯格、格拉斯貝格和西爪哇的芝格托克等地。

11.其他礦產

煤主要分布在印尼、泰國、越南、緬甸等國;鎢主要分布在泰國、緬甸;鉛鋅主要分布在越南、寮國、緬甸、泰國;鉻鐵礦分布在越南、菲律賓、緬甸;錳礦主要分布在印尼、緬甸和越南;鈷主要分布在印尼和菲律賓;鉀鹽主要分布在泰國和寮國;磷礦資源主要分布在越南;重晶石分布在泰國、越南和緬甸,2007年泰國的重晶石儲量為900萬噸,居世界第5位;石膏主要分布在泰國;高嶺土主要分布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膨潤土主要分布在緬甸、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2. 各國戰備石油儲量排名

日本石油戰略儲備及商業儲備庫存量合計約180天、美國150天、法國180天、德國120天,我國超過60天。

3. 二戰時,東南亞的石油儲量到底有多少,夠日本用嗎現在東南亞的

2戰前日本還不大敢觸及歐洲和美國等列強在東南亞的利益,所以基本是從2戰開始,日本提出南進計劃,目的奪取東南各島群的重要戰略物資,當時美國已經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包括鋼材、石油、橡膠等等,如果日本不打下東南亞富油地區,以日本當時的石油儲備僅夠1年半之用。太平洋戰爭始於1941年12月8日,也就是偷襲珍珠港,幾乎同時日本陸軍和海軍分兵多路,在不到半年內,侵佔了香港、馬來亞、菲律賓、關島、新加坡、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地,徹底摧垮英國遠東艦隊,艦隊司令戰敗隨艦同沉。美國方面,麥大叔被業余劇作家本間雅晴從菲律賓轟到澳大利亞,日本在菲律賓製造了震驚世界的巴丹死亡行軍。詳細戰役不講了哈,都能查到。1942年6月,美國在中途島海戰獲勝,取得海上主動權。美軍經過三年苦戰,奪回太平洋上日軍佔領各島。1945年8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8月6日和9日,美國對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了一顆原子彈。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使節在東京灣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太平洋戰爭結束。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主戰場之一,參戰國家多達三十七個,涉及人口超過十五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六千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幾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太平洋戰爭的失敗等同於日本全面戰敗。理由顯而易見,島國在海戰失勢就等於完全戰敗。如果拋開自身能力那就沒什麼好講了,物資的差異決定了戰爭的走向,戰爭期間,每個美國大兵身後是1噸的物資補給,日美造艦能力是1:4,造機能力是1:10。山本五十六曾經說過「我們最多是體面的戰敗,沒有第2個結果」,可惜日本的決策層和大部分將領幾乎沒有這種冷靜,珍珠港把他們刺激瘋了,戰術戰略上最大的失敗也就是這種盲目的自大。其實道理很簡單,一條森蚺可以吞掉一隻鱷魚,然後消化1個月,但是當它想吞掉一頭大象的時候就要考慮是否會被大象踩死的問題,它最多是讓大象感覺到疼痛可疼痛過後的反擊是它所不能承受的。

4. 世界石油生產國排行榜

1、美國;2、沙烏地阿拉伯;3、俄羅斯;4、加拿大;5、中國;6、伊朗;7、伊拉克;8、阿聯酋;9、巴西;10、科威特。
具體介紹:
1、美國
詳細介紹:美國是目前世界石油產量最大的國家,占據了全球總量的13.2%,國家的石油存儲量也是很驚人,達到了206.8億桶,其每日的產量在1500萬桶以上,而且漲幅也在不斷提升。 2、沙烏地阿拉伯
詳細介紹: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是享譽世界的,它也是中東地區最大石油生產國之一,佔全球產量的10.61%,國家的石油存儲量達2626億桶。 3、俄羅斯
詳細介紹:俄羅斯作為一個非OPEC組織的成員國家,石油行業在全球依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其產量更是佔到了11.41%,探明儲量為600億桶。
4、加拿大
詳細介紹:加拿大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之一,在全球的石油儲存比例是很大的,達到了11.91%,日產更是在300萬桶以上,其中大部分的石油都位於阿爾伯塔省內。
5、中國
詳細介紹:中國最早開始石油的儲存以及開采大約是在上世紀50年代左右,目前我們國家的石油產量大約占據了市場的4.45左右,其中日產量達到了431萬桶以上,除了產量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之外,中國還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
6、伊朗
詳細介紹:伊朗的石油資源是享譽世界的,大概世界上10%的石油資源都在伊朗,已證實石油儲量就達到了1370億桶。
7、伊拉克
詳細介紹:伊拉克因為戰爭原因,經濟發展是非常緩慢且落後的,但是由於石油資源豐富,伊拉克目前依舊是OPEC的第二大產油國,日常石油量在438萬桶。
8、阿聯酋
詳細介紹:眾所周知阿聯酋的富人是非常之多的,而這些有錢人大多都是依靠著石油起家,國家目前已證實石油儲量為978億桶,佔全球儲備比例的6.65%。
9、巴西
詳細介紹:巴西其實在榜單中的儲存比例是不高的,但是石油儲存量放在全球范圍內依舊穩居前列,達到了128.6億桶。
10、科威特
詳細介紹:科威特這個國家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它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北波斯灣一角,與伊拉克相鄰,目前科威特已知的石油儲量是在1040億桶以上,大約是占據了佔全球儲備比例的7.07%。

5. 世界石油儲量最多的十大國家分別是哪些

1、

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在最近幾年探明了儲存石油量為2960億桶,成為了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儲存量最多的國家。但在石油出口上仍舊無法與沙烏地阿拉伯比較。

2、

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儲存,其國家90%的經濟來自於出口石油燃料。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儲存量為2650億桶,是世界上石油儲存量最高的國家。

3、

伊朗

伊朗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伊朗開采出的石油一部分國內銷售,同時一部分進行出口,而伊朗已探明的石油儲存量為1325億桶。

4、

伊拉克

伊拉克的經濟體制以石油出口為主,但也有一定的農牧業,伊拉克的石油已探明的儲藏量為1150億桶。

5、

科威特

科威特主要以石油的出口和天然氣作為國民的經濟支柱,而科威特已探明的石油儲存量為990億桶。

6、

阿聯酋

阿聯酋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出口大國,而阿聯酋的已探明石油儲存量為978億桶。

7、

俄羅斯

俄羅斯是世界上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有豐富石油、天然氣、礦產、稀有金屬等資源,而俄羅斯的已探明石油儲存量為723億桶。

8、

哈薩克

哈薩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除了擁有較多的石油儲存量,還擁有大量的礦石資源,其中鈾礦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哈薩克已探明的石油儲存量為396億桶。

9、

利比亞

利比亞擁有豐富的原油資源,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儲藏量為391億桶,利比亞原油產量達到160萬桶/日,國內消費約25萬桶/日,凈出口約120萬桶/日。

10、

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生產國,奈及利亞已經探明的石油儲存量達到了353億桶。

(5)菲律賓石油儲備有多少擴展閱讀:

原油的分布從總體上來看極端不平衡:從東西半球來看,約3/4的石油資源集中於東半球,西半球佔1/4;從南北半球看,石油資源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從緯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緯20°-40°和50°-70°兩個緯度帶內。

波斯灣及墨西哥灣兩大油區和北非油田均處於北緯20°-40°內,該帶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儲量;50°-70°緯度帶內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羅斯伏爾加及西伯利亞油田和阿拉斯加灣油區。約80%可以開採的石油儲藏位於中東,其中62.5%位於沙烏地阿拉伯(12.5%)、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拉克、卡達和科威特。

6. 菲律賓有多少油氣資源

菲律賓的島嶼雖然不少,但是大都是種植橡膠、椰樹、香蕉等農作物,其海下儲藏的油氣資源並不是非常豐富(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其經濟支柱也主要是靠旅遊、農產品、原料出口、菲佣之類的,菲律賓近期頻頻挑釁我中華,主要是想掠奪我國南海的油氣資源。
南海石油+天然氣總資源量約300億噸油當量,整個南海的可燃冰地質儲量約為700億噸油當量。這就是讓南海無賴國家瘋狂的根本原因。現在他們已經在瘋狂盜采南海的油氣資源,南海油井沒有中國的身影。可燃冰是未來能源,目前開采還不現實,技術達不到。南海問題拖不得,拖得越久,就越是一副被人吸乾的空架子。另外,除了油氣,深海錳結核和各種漁業資源都是極為豐富,就是一個聚寶盆。

7. 求世界能源擁有量排名前五的國家

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

--------------------------------------------------------------------------------

北京青年報 2005-02-16 11:53:29

我國查明年均可開采地下水資源3527億立方米——

通過最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我國共查明地下水天然資源量多年平均值9235億立方米,其中可開采資源量多年平均值3527億立方米;2000年全國地下水開采總量為1115億立方米,佔全國總用水量的20%。

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責任人指出,這一調查成果不僅查清了21世紀初我國地下水資源的大賬,而且查明了近20年來地下水發生的變化及其原因,為國家水資源綜合規劃的編制、水資源宏觀管理、可持續利用與地下水環境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

水資源緊缺已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來自水利部的統計數字,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目前全國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面臨缺水;與此同時,地下水資源遭到過度開采,全國地下水降落面積已達到15萬平方公里。

8. 世界大國石油分配大體情況。。。

世界各國、各地區石油分布如下:

巴西深海油田

2007年年底以來,巴西在被稱為「鹽上層」的地層中發現了一系列大油田。所謂的「鹽上層」地區,延伸數百公里,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深海石油儲備區 域。2008年4月,巴西又在大西洋巴西海域發現了一個巨大油田,國際地質學家預計該油田的最大埋藏量為330億桶,可能成為歷史上發現的第三大油田。

南美地區的常規石油可采資源總量為254.1億噸,佔世界總量的8.2%.截至1999年底,南美地區共有剩餘石油探明儲量121億噸,佔世界總量的8.7%;1999年石油產量達3億噸,佔世界總量的9.5%.其中以委內瑞拉石油資源最為豐富,其次為巴西。

俄羅斯-中亞地區俄羅斯—中亞地區油氣資源相當豐富。2000年底的剩餘探明儲量達75億噸,佔世界的5.3%.2000年該地區石油總產量達到3.88 億噸,佔世界的10.8%.俄羅斯剩餘探明儲量67億噸,佔世界的近5%.生產石油3.2億噸,約佔世界的10%,在世界產油國中列第二位。出口原油 1.2億噸。

馬拉開波湖

馬拉開波湖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湖泊,總面積1.4344萬平方公里。馬拉開波湖也是世界上產量最高、開采歷史最悠久的石油湖,開采歷史已有90多年,委內 瑞拉的石油工業誕生在這里。在馬拉開波湖東南部500多公里,是全球有名的奧里諾科重油帶,面積約為5.5萬平方公里,委內瑞拉政府和石油專家估計該地區 蘊藏著2350億桶重油。

墨西哥灣

在美國東南角近 海地區,墨西哥灣上鑽井平台星羅棋布,717個海上平台每天生產130萬桶原油、2億立方米天然氣,佔全美國原油產量26%、天然氣產量11%。墨西哥灣 也是墨西哥石油工業的集中地。2006年,墨西哥在墨西哥灣西部尤卡坦地區坎佩切灣的坎塔雷爾巨型油田每天生產原油370萬桶,占墨西哥原油總產量 80%。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共和國擁 有和管理的水閘型運河,經過狹窄的巴拿馬地峽,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由於巴拿馬航道的影響,只能通過載重6萬噸至8萬噸的油輪,因此,能夠順利通過巴拿馬 運河的油輪被稱為巴拿馬型油輪。巴拿馬型油輪既不是大型原油輪也不是小型成品油輪,在國際石油貿易中占據的份額雖然不大但地位卻舉足輕重,已成為國際海運 中一種標準的油輪類型。

加拿大油砂

在常規石油資源 越來越少的情況下,佔全球石油資源70%的非常規石油資源的開發利用就成為世界性的話題。世界上所探明的油砂資源有95%集中在加拿大。其已探明的油砂和 重油資源多達4000億立方米(合2.5萬億桶原油),相當於整個中東地區的石油蘊藏量。目前,加拿大在阿爾伯塔省共有26個油砂項目投入生產,總生產規 模達到每天83萬桶,佔加拿大石油產量的43%。

松遼盆地

中國最大的石油 生產基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油氣資源最為豐富的非海相沉積盆地。位於此的大慶油田,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及石油化學工業基地。在喜迎新中國成立60周年 之際,大慶也即將迎來油田50歲華誕。50年間,大慶創造了我國石油工業的「三個第一」:原油產量第一,上繳利稅第一,原油採收率第一,主力油田採收率已 突破50%,比國內外同類油田高出10至15個百分點,1976年到2002年實現持續27年原油年產量5000萬噸以上。

我國石油資源賦存條件差。陸上有35.8%的石油資源分布在高原、黃土塬、山地、沙漠、沼澤和灘海等較惡劣的環境中;56%的石油資源量埋藏在 2000~3500m之間;西部埋深則以大於3500m的為主。我國非常規石油資源量佔比例較大,陸上重稠油佔16.4%(113.5億噸)。海上重油 資源的比率更高,佔33.3%.就我國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而言,低滲或特低滲油、重油、稠油和埋深大於3500米的佔50%以上。而待探明的可采資源量 中大都是埋深更大、質量更差、邊際性更強的難動用資源。

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位於 印度洋北部、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東連南海,西接安達曼海,是溝通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海上橋梁,也是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之間相互往 來的海上樞紐。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為繁忙的海峽之一,每年經過這一航道的5萬多艘船隻,運載著佔世界運油量一半的原油,即佔世界貿易量三成的產品,而且 這些數字每年還以8%的速度遞增。馬六甲海峽是亞太許多國家或地區必經的運油航線。如日本、韓國石油供應絕大部分依賴進口,而進口的90%來自中東,需要 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目前,馬六甲海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安全隱患。過分依賴這條「咽喉水道」的問題,已引起相關國家的關注。

東南亞

東南亞國家盛產 石油的主要有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東南亞的原油和天然氣(以原油當量計算)出口量佔世界總出口量的5%~7%。油氣開采業是汶萊、印尼和馬來 西亞三國的經濟支柱。近幾年,東南亞國家油氣勘探獲得累累碩果,預計到2012年之前至少有170座新油氣田投產,分別位於汶萊、柬埔寨、中國南海、印度 尼西亞、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合作開發區、緬甸、菲律賓、泰國和越南。

霍爾木茲海峽

位於亞洲西南 部,介於伊朗與阿拉伯半島之間,東接阿曼灣,西連海灣,呈人字形,是往來波斯灣各港的油輪必經之地。霍爾木茲海峽素有「海灣咽喉」之稱,具有十分重要的戰 略和航運地位。海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這一海峽輸往西歐、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等地,合計承擔著西方石油消費國60%的供應量,西方國家把霍爾 木茲海峽視為「生命線」。

波斯灣

亦稱阿拉伯灣油 區、海灣油區。這里集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資源,被譽為「世界石油寶庫」,世界上的19個大油田中,這一帶就佔了14個。石油儲量約佔全球的58%,達 500億噸之多。石油年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38%。這里的原油約70%用於輸出,每天外運的原油達200萬噸,佔世界石油總貿易量的60%。

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是一 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從俄羅斯、南歐和阿爾及利亞的煉油廠主要 運往印度的石油必經此道,中東地區出口到西歐的石油,70%經由蘇伊士運河運送。1993年,埃及拓寬和加深蘇伊士運河,進一步增加運河深度,使25萬噸 級油輪從此能夠順利通過,以此吸引更多的大型油輪使用蘇伊士運河。

幾內亞灣

幾內亞灣是近年 來發掘的新的石油富集地區。據估測,石油儲量佔世界石油總蘊藏量的10%。這里的奈及利亞和安哥拉是非洲最大的兩個產油國。幾內亞灣的石油含硫量少,屬於 提煉成本低的高品質油,而且距美國較近,運輸成本較低。與戰亂不斷的波斯灣相比幾內亞灣相對比較平靜。幾內亞灣實際上已經逐漸變成美國能源安全供應的後勤 基地。

北非

石油發展前景十 分看好,至2008年,探明石油儲量已近630億桶。利比亞是北非重要的產油國,石油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總值的95%以上。 蘇丹1999年開始生產石油,目前日產量已達30萬桶,並計劃把日產量提高到50萬桶。突尼西亞是北非的一個很有遠景的油氣區。

非洲和南美地區截至2000年底,非洲地區共有剩餘石油探明儲量100億噸,佔世界總量的7.1%.石油年產量達3.73億噸,佔世界總量的10.4%.該地區的油田一般油層較厚,油質優良,勘探成功率很高,預計西非將很快成為歐佩克以外的世界原油主要增產地。

裏海

裏海含油氣盆地 是世界第三大油氣資源富集區。據美國能源部估計,在裏海水域面積為38.64萬平方公里的這塊土地上,石油地質儲量約為2000億桶,佔世界總儲量的 18%。裏海西岸的巴庫和東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島地區,以及裏海的湖底,是重要的石油產區。裏海湖底的石油生產,已擴展到離岸數十公里的水域。隨著海洋石油 開采技術的進步以及全球石油需求的進一步擴大,裏海近年再度掀起「淘金熱」。

北海

歐洲重要石油、 天然氣產區,已知儲量石油約47億噸,天然氣約1.5萬億立方米,年產原油已超過8630萬噸。北海油氣資源豐富,海底石油儲量僅次於波斯灣和馬拉開波灣 而居世界第三位。20世紀70年代開始產油,80年代起大規模開采,使英國成為世界重要產油國之一。挪威其次,產量除滿足本國需要外並大量出口。

季曼—伯朝拉

位於俄羅斯歐洲地區東北部的高緯地區,地處能源短缺的西北區,距耗能高的中央區也比較近。原油生產主要集中於科米自治共和國,烏薩為該油田最大採油區。

伏爾加—烏拉爾斯克

伏爾加—烏拉爾 油田,位於烏拉爾河和伏爾加河流域區,又稱「第二巴庫」。儲油區面積近70萬平方公里,產量佔全俄產量的1/5以上。該油田位於俄羅斯經濟發達地域,原油 加工與石油化學工業發達,區內有大型煉油廠10多座,年加工能力達1.5億噸,原油與油品管道縱橫交錯並通往外區。

西西伯利亞

俄羅斯主要油氣 產地,目前70%的俄羅斯原油開采自西西伯利亞。這里也是世界最大的油氣田之一。該油氣田位於西西伯利亞平原上,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這里的石油低 硫、低石蠟、汽油餾分含量高易揮發物質含量高,油品質較好。在西西伯利亞有數十個大油田,大部分油田位於秋明州。秋明州可采2.2億多噸原油,占整個西西 伯利亞開采總量的90%強,整個俄羅斯開采總量的55%強。

阿拉斯加

位於美國西北 角,是全球最大的飛地。雖然臨近北極圈,極度寒冷,但是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尤以石油、天然氣資源最為豐富。阿拉斯加僅石油的蘊藏量就在50億桶至 160億桶之間。主要產區位於普魯德霍灣油田,每天原油的運輸量高達180萬桶,通過阿拉斯加管道向外輸送。美國一直以保護環境為由限制石油公司開采阿拉 斯加州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在世界的各個地區,原油品種有很大差別。按重度分,有輕、中、重三種;按含硫量分,有低硫、含硫、高硫三種。原油品種可分為低硫輕油、含硫輕油、含硫中油 和重油、高硫中油和重油等。低硫輕油經濟價值最高,是原油中的佼佼者,主要集中在非洲、北海和東南亞。含硫輕油為數較多,主要分布在中東和俄羅斯。含硫中 油、重油和高硫中油、重油數量最多,主要分布在中東和拉美。

現在,各國和各石油公司對資源的競爭與合作在不斷加強,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經濟與技術實力是取勝的重要條件,地緣政治與外交政策常常是重要保證。資 源的穩定供應與安全保障已成為各國的重要政治與外交政策。石油在新世紀前50年仍將不可能被大規模替代,而且仍將是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軍事裝備現代 化的動力基礎,對世界經濟運行仍將起舉足輕重的作用。

原油的分布從總體上來看極端不平衡:從東西半球來看,約3/4的石油資源集中於東半球,西半球佔1/4;從南北半球看,石油資源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從緯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緯20°-40°和50°-70°兩個緯度帶內。波斯灣及墨西哥灣兩大油區和北非油田均處於北緯20°-40°內,該帶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儲量;50°-70°緯度帶內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羅斯伏爾加及西伯利亞油田和阿拉斯加灣油區。

(一)中東波斯灣沿岸
中東海灣地區地處歐、亞、非三洲的樞紐位置,原油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世界油庫」。據美國《油氣雜志》2006年最新的數據顯示,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1804.9億噸。其中,中東地區的原油探明儲量為1012.7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在世界原油儲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東國家佔了五位,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的儲量為355.9億噸,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86.7億噸,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儲量為24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美國原油探明儲量為29.8億噸,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加利福尼亞灣沿岸,以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最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但因消耗量過大,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儲量為16.9億噸,是西半球第三大傳統原油戰略儲備國,也是世界第六大產油國。

(三)歐洲及歐亞大陸
歐洲及歐亞大陸原油探明儲量為157.1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8%。其中,俄羅斯原油探明儲量為82.2億噸,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2006年的石油產量為4.7億噸。中亞的哈薩克也是該地區原油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的儲量為41.1億噸。挪威、英國、丹麥是西歐已探明原油儲量最豐富的三個國家,分別為10.7億噸、5.3億噸和1.7億噸,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產油國。

(四)非洲
非洲是近幾年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被譽為「第二個海灣地區」。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總儲量為156.2億噸,主要分布於西非幾內亞灣地區和北非地區。專家預測,到2010年,非洲國家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蘇丹排名非洲原油儲量前五位。奈及利亞是非洲地區第一大產油國。目前,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埃及等5個國家的石油產量占非洲總產量的85%。

(五)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委內瑞拉、巴西和厄瓜多是該地區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2006年,委內瑞拉原油探明儲量為109.6億噸,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儲量為16.1億噸,僅次於委內瑞拉。巴西東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資源,是巴西原油儲量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厄瓜多位於南美洲大陸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產油國,境內石油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東部亞馬孫盆地,另外,在瓜亞斯省西部半島地區和瓜亞基爾灣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原油探明儲量約為45.7億噸,也是目前世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原油探明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分別為21.9億噸、7.7億噸、5.8億噸和4.1億噸。中國和印度雖原油儲量豐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進口。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為世界新興的石油生產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最重要的產油國,越南也於2006年取代汶萊成為東南亞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馬來西亞近海的馬來盆地、沙撈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區。

9. 菲律賓的重要產物是什麼

【資源】 礦藏主要有銅、金、銀、鐵、鉻、鎳等20餘種。銅蘊藏量約37.16億噸、金1.36億噸,鎳1.27億噸。地熱資源豐富,預計有20.9億桶原油標准能源。巴拉望島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儲量約3.5億桶。

【農林漁業】 農林漁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從業人口占總勞力的37%。2004年農林漁業產值約為17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9%。主要農作物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 2000 2001 2002 2003

稻穀 1238.9 1295.4 1327.1 1350.0

玉米 451.1 452.5 431.9 461.6

甘蔗 2351.9 2854.1 2720.3 2938.1

椰子 1249.9 1320.8 1368.3 1412.2

香蕉 493.0 506.0 526.5 536.9

木薯 176.6 165.2 162.6 162.2

(資料來源:菲律賓國家統計辦公室)

森林面積1585萬公頃,覆蓋率達53%。有烏木、檀木等名貴木材。

水產資源豐富,魚類品種達2400多種,金槍魚資源居世界前列。已開發的海水、淡水漁場面積2080平方公里。

10. 世界主要產油國是哪幾個

世界主要產油國:美國、俄羅斯、沙特、科威特、阿聯酋、阿曼等。占據全球半數石油產量。

路透社2018年11月26日播發市場分析師約翰·肯普的專欄文章,指出歐佩克對國際油市的影響力近年日益下降,而美國、俄羅斯和沙特三大產油國的影響力顯著上升。

隨著美國頁岩油興起,美國躍升為全球最大產油國。俄羅斯和沙特則放鬆2016年底以來的限產政策,石油產量相當可觀。肯普發現,2018年國際油價先上漲、後下跌,「幾乎完全」是由美、俄、沙特三巨頭的石油政策所左右。這三國定期互相通氣,從而確保對國際油市的影響力。

沙特是歐佩克成員,美國和俄羅斯不是。這三國2017年原油和凝析油日產量合計3600萬桶,佔全球總量的39%;歐佩克其餘成員的日產量合計2700萬桶,佔全球總量的30%。

(10)菲律賓石油儲備有多少擴展閱讀:

原油的分布從總體上來看極端不平衡:從東西半球來看,約3/4的石油資源集中於東半球,西半球佔1/4;從南北半球看,石油資源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從緯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緯20°—40°和50°—70°兩個緯度帶內。

波斯灣及墨西哥灣兩大油區和北非油田均處於北緯20°—40°內,該帶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儲量;50°—70°緯度帶內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羅斯伏爾加及西伯利亞油田和阿拉斯加灣油區。

約80%可以開採的石油儲藏位於中東,其中62.5%位於沙烏地阿拉伯(12.5%)、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拉克、卡達和科威特。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石油儲備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