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菲律賓與中國黃岩島事件的全部內容
理性對待中菲黃岩島對峙
近日,中菲黃岩島事件成為南海問題的焦點。中國政府理性、剋制和審慎的外交應對,似乎並未得到菲律賓政府的認可,菲方甚至大有孤注一擲、硬扛到底的味道。菲方這種狂妄、無禮和無知的言行,無疑使和平解決黃岩島事件的前景充滿變數,激起了中國民眾的極大憤慨,考驗著中國政府應對危機的戰略智慧。
黃岩島事件折射出南海問題的復雜性、多變性和綜合性,凸顯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與域外大國關系的錯綜復雜。在個別國家人為製造爭端、有意激化矛盾的背後,挑釁者最想看到的是中國失去理智、因怒而戰,進而由此引發中美之間一次激烈的碰撞,企圖造成南海地區局勢出現顛覆性突變和持續性動盪,從而達到渾水摸魚、亂中得利的險惡目的。這實在是低估了中國政府的戰略判斷力,低估了中國外交面對復雜事態的戰略應變力,低估了中國人民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戰略意志力。
中國政府對中菲黃岩島事件的應對,可謂有理有利有節。既堅定捍衛了國家主權、維護了國家尊嚴,又彰顯了權衡大局的大國視野,保持了外交應對的收放自如。事件發生以來,中國政府的基本政策立場和處置原則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
主權屬我不容置疑。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多次強調,中國最早發現、命名黃岩島,最早將其列入中國版圖,實施主權管轄。中國對黃岩島的領土主權擁有充分法理依據。菲律賓在1997年以前從未對中國政府對黃岩島行使主權管轄和開發利用提出過任何異議,並且還多次表示黃岩島在菲領土范圍之外。
捍衛主權正當合法。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國政府在維護領土主權問題上的立場是堅定的。此次事件起因是菲律賓方面侵犯中國主權、襲擾中國漁船漁民,中國漁政船系前往南海執行例行巡航執法,菲方應該切實尊重中國主權。中方敦促菲方應立即將所有船隻撤離黃岩島海域,恢復該海域的和平安寧狀況。根據職責和任務,中國軍隊將密切配合漁政、海監等部門共同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
外交協商是解決之道。中方堅持通過外交協商解決當前事態,強烈敦促菲方不要再採取使事態升級的行動,回到外交解決的正確軌道上來。菲方不要拉其他國家捲入或要求其他國家選邊站隊,將這一問題國際化只能使其進一步復雜化、擴大化,絲毫無助於問題解決。
提交國際仲裁毫無依據。黃岩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不存在提交國際海洋法法庭的問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允許沿海國建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但沿海國無權因此而損害其他國的固有領土主權。以公約為由改變領土主權歸屬的想法和做法,違反國際法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宗旨和原則。
中國政府的戰略克制和有限行動,在外交上保留了繼續採取行動的空間,取得了實質性的效果,把握了戰略主動權。當前,中國的主動地位沒有改變,解決事件的外交空間仍然存在,黃岩島仍然在中國的管控之下,中國武裝力量始終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支柱。只要我們守住底線,只要我們不急不躁,只要我們剛柔並濟,只要我們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就會在南海問題上贏得更大的戰略主動。
2. 為什麼菲律賓在1971年能獲得南沙群島的控制權
是的,中業島是菲律賓南沙統治的中心,島上的設施比較完備。
南海最重要的島嶼有這么幾個:
西沙的永興島,我國控制,是南海第一大島。此島上的設施也更為完備,機場跑道也很長,還是西南中沙的行政中心,環境相對安定;
南沙的太平島,我國台灣省控制,此島是南海島嶼中唯一有淡水的島嶼,是南沙的最大島嶼,而且位置居中,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南沙的中業島,菲律賓控制島上有駐軍、機場、商店、發電廠等,是菲律賓統治南沙群島的指揮中心,南沙群島第二大島;
南沙的南威島,威鎮南疆之意,是越南控制南沙的中心,1973年7月至1974年2月間,南越西貢政權派兵占據。 1975年,南越政權崩潰,北越軍隊登島接受南越駐軍投降。 1985年,越南國防部長文進勇至島上視察。 2004年4月,越南政府開辦前往南沙群島的旅遊團,讓旅客乘坐改裝軍艦到多個島嶼旅遊,其中包括南威島。越南政府修建了一條長600米的混凝土跑道及直升機坪,可起降小型螺旋槳飛機,並且駐扎了一個營約550人的軍隊。
如果能奪回南威島與中業島,南沙的四邊我們便佔有優勢,加上太平島居中策應,南海局勢便會朝著有利於我們的方向發展,實現包圍之勢。當然這是根據形勢得出的判斷與構想,而要實現必須先解決台灣問題,實際領有太平島,或者爭取台灣配合我們,更重要的是發展我們的遠程運輸與戰略投送能力和航母。畢竟自身實力的強大才是我們解決南海問題、收復南沙的最重要本錢!
3. 中國菲律賓南海開戰是不是真的
不可能。
一:兩國實力相差太大,不是一個量級的。
二:菲律賓雖然是個二貨,但也不至於腦殘到和中國宣戰的地步。
三:美國的態度才是決定菲律賓態度的重要影響力。就目前而言,讓菲律賓過早宣戰只會讓中國得到在南海大展拳腳的合理手段而已,美國目前還不打算和中國徹底撕破臉皮,也就決定了菲律賓即使腦殘也不能跳過美國影響和中國宣戰。
4. 南海大部分國家與美國所簽的安保條約是指什麼內容
安保條約的國家並不多,亞洲只有日韓菲律賓,這些都曾經是美國的佔領國。
安保條約的實質是指在這些國家被別國武力侵犯的時候,美國有義務幫助這些國家擊退侵犯者,維護這些國家的國家安全。
5. 急求!!!南海局勢是怎麼回事來龍去脈是什麼,中國與各國在此事的關系,現在怎麼樣了/
南海已成為阻擋中國崛起無法迴避的門檻 1946年11月,一位名叫林遵的海軍軍官帶領4艘艦艇從廣東虎門出發,駛入中國南海的深處。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這支海軍艦隊要完成的是進駐接收西沙和南沙群島的歷史任務。從那時候起,中國軍人勒石西沙、豎碑太平島,是現代中國第一次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 當然,眾所周知,中國在南海的天然主權在歷史的煙塵中不停地受到干擾和質疑。甚至在很多時候,這種干擾只能通過戰爭的方式來解決。在最近的兩會上,從解放軍代表到地方代表,有不少人提出了南海的主權問題,提案和談話中對南海問題關注的密集程度實為少見。而彷彿是為了從客觀上印證這種關注,就在兩會進行過程中,中國船隻和美國偵察艦艇在南海發生了直接對峙。 相信這種不同國家艦船之間在南海的對峙已經不是第一次。但是中美艦船的對峙卻少有見諸報端。至少在2001年中美南海撞機之後,人們很少看到來自南部國門的大國較量報道。但是媒體上的平靜並不等於波濤中的祥和。美國國防部在中美南海摩擦之後放言,美國還將繼續從事南海的偵察活動,這至少說明了兩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南海已然成為大國全球利益的前沿陣地。從當年EP-3偵察機在南海上空對中國的情報偵察,到如今海上偵察船的頻繁活動,南海已經成為不少國家對華偵察和制約的前沿。其洋面之廣闊、水域之深厚、各國利益之錯綜復雜,正是大國伸手染指的絕好機會;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的發展,南海上穿行的航船越來越多,石油勘探的需求日益增強,對南海的主權行使要求也更加迫切。 長期以來,中國在南海有爭議地區所秉承的原則一貫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主要是中國和平發展的外交路線所決定,當然也不乏我國海軍一度緩慢發展,在南海行使主權的尷尬。但隨著中國的發展和國際責任的加強,南海已經成為了中國無法迴避的崛起門檻。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在這個海域的主權主張不但沒有改變,反而更應該增強。而行使主權的方式雖然不至於強硬到劍拔弩張,但是也應當符合中國對周邊外交的需要。中國能夠向亞丁灣派遣艦隊行使國際責任,那麼更有理由在南海維護一個至少是祥和穩定的局勢。如果一個國家在崛起的門檻上失語,那麼它不但無法跨越大國所設置的崛起屏障,同樣無法跨越自我的崛起心理。 中國要成為大國,的確要跨越不少技術門檻和心理門檻。南海正是這樣一個集中了發展戰略和發展心理的焦點。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中,守土有責、視邊疆如民族生命一直是一種神聖,這種神聖能否在一個國家的未來中繼續延續和衍生,將決定這個民族未來的生存空間。
6. 菲律賓提出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確認15項請求中的7項具有管轄權。問菲律賓提出哪15項請求確認哪
菲律賓共提出15項仲裁請求,其請求仲裁庭裁決:
(1) 中國在南海的海洋性權利,如菲律賓一樣,不能超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允許的范圍;
(2) 中國主張的對「九段線」范圍內的南海海域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以及「歷史性權利」與《公約》相違背,這些主張在超過《公約》允許的中國海洋權利的地理和實體限制的范圍內不具有法律效力;
(3) 黃岩島不能產生專屬經濟區或者大陸架;
(4) 美濟礁, 仁愛礁 和渚碧礁為低潮高地,不能產生領海,專屬經濟區或者大陸架,並且為不能夠通過先佔或其他方式取得的地形;
(5) 美濟礁和仁愛礁為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一部分;
(6) 南薰礁和西門礁(包括東門礁)為低潮高地,不能產生領海,專屬經濟區或者大陸架,但是它們的低潮線可能可以作為分別測量鴻庥島和景宏島的領海寬度的基線;
(7) 赤瓜礁, 華陽礁和永暑礁不能產生專屬經濟區或者大陸架;
(8) 中國非法地干擾了菲律賓享有和行使對其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生物和非生物資源的主權權利;
(9) 中國非法地未曾阻止其國民和船隻開發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的生物資源;
(10) 通過干擾其在黃岩島的傳統漁業活動,中國非法地阻止了菲律賓漁民尋求生計;
(11) 中國在黃岩島和仁愛礁違反了《公約》下保護和保全海洋環境的義務;
(12) 中國對美濟礁的佔領和建造活動:違反了《公約》關於人工島嶼,設施和結構的規定; 違反了中國在《公約》下保護和保全海洋環境的義務; 構成違反《公約》規定的試圖據為己有的違法行為;
(13) 中國危險地操作其執法船隻給在黃岩島附近航行的菲律賓船隻造成嚴重碰撞危險的行為違反了其在《公約》下的義務;
(14) 自從2013年1月仲裁開始,中國非法地加劇並擴大了爭端,包括:干擾菲律賓在仁愛礁海域及其附近海域的航行權利;阻止菲律賓在仁愛礁駐扎人員的輪換和補充;危害菲律賓在仁愛礁駐扎人員的健康和福利;
(15) 中國應當停止進一步的違法權利主張和活動。
仲裁庭對菲律賓提出的15項仲裁請求中的3、4、6、7、10、11、13項具有管轄權,保留其它項請求至審議實體問題階段再予以考慮。
7. 菲律賓接受美國好意與美國達成共同防禦條約,怎麼看
隨著總統權力進行的交接程序已經啟動,特朗普下台的時間不斷逼近。盡管如此,特朗普的一眾政客還在努力地想在世界范圍內拱火煽動東南亞地區對抗中國,同時也在南海地區製造混亂,甚至是引起戰爭。不過特朗普的反華行動並沒有在國際社會得到什麼響應,反而很多國家明確拒絕了美國的「好意」。由此可見,特朗普政府在國際社會已經沒什麼號召力了。
果然美國送完禮物以後,它就開始扯中國,暗示在南海問題上中國是沒有遵紀守法的,甚至提到了美國和菲律賓共同防禦條約一事。眾所周知,特朗普現在竭盡全力的想給自己的繼任總統「挖坑」,對華關系和南海問題就是他的一張底牌,這也不免讓人深思,這位手中權力在不斷消退的總統到底是在想干什麼。
8. 菲律賓南海為什麼提出三步走戰略
菲律賓提出「三步走」方案,先天不足。回顧歷史,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已走出了「三步」,侵犯中國南海主權和海洋權益的「三步」:先是非法進佔中國在南沙的8個島礁,接著非法蠶食中國在「九段線」內的海洋權益,最近企圖不斷「固化」其在南沙侵佔島礁的「存在」,包括搞什麼國際仲裁。
菲律賓拼湊的「三步走」方案並非出於善意,只是為了炒作南海問題,乘著美國「自願凍結論」的「東風」,給中國製造輿論壓力。菲律賓的方案也沒有什麼新意,更沒有建設性,東盟大多數國家沒有必要為菲律賓在這方面背書。
其次,菲律賓自己並沒有踩著「三步走」的鼓點邁步,正如中國外長王毅所說,「如果菲律賓希望推行其三步走的計劃,那麼該國應該撤回國際仲裁,重回第一步。他們已經直接跳到了第三步……其行為與本國的提議已經自相矛盾了。」
第三,最為重要的是,地區合作仍然是東盟國家最有代表性的訴求,對華合作更是大多數國家看重的,連越南這樣的國家也不願完全無視對華合作。王毅外長在中國東盟外長會上,一口氣提出了在政治合作、地區合作、海上合作三大方面的12項倡議,足見雙方合作的潛力之巨大,前景之廣闊。製造南海緊張,還是促進地區合作,誰對誰錯,孰重孰輕,大多數東盟國家掂量得出來。
9. 在南海主權問題上,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均以不同方式主張什麼詞窮了,幫忙
南海問題實質上是中國與某些東南亞國家在南中國海諸島主權歸屬上的爭議,其焦點是南沙群島的主權歸屬。
南海諸島分布在我國海南島以南和以東的南中國海上,按其分布形勢,分為四大群島,即東沙群島、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據中國地名委員會1983年4月25日發表的公告,南海諸島被標准化處理的島、州、暗沙、暗礁、灘共252個,其中被稱為島的有25個,礁、灘佔了絕大部分。
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是在長久的歷史中形成的,是以史實為根據的,是符合國際法的。首先,南海諸島最早由中國人發現並命名。三國時代萬震的《南州異物志》和康泰的《扶南傳》便對南海諸島的地貌作了描述。在宋元時期,中國已將南海諸島命名為「千里長沙」和「萬里石塘」,宋朝《諸蕃志》記載:「至吉陽,乃海之極,亡復陸塗……南對占城,西望真臘,東則千里長沙,萬里石床(塘)……」。[1](P.16)清初《海國聞見錄》的附圖則已將東沙、中沙、西沙和南沙四個群島分別命名。其次,中國漁民千百年來一直在開發經營這些島嶼。晉朝的《廣州記》記載道:「珊瑚洲,在(東莞)縣南五百里,昔人於海中捕魚,得珊瑚。」至明清時代,以西沙、南沙為基地進行捕撈的中國漁民常多達七八百人。關於中國漁民在南海諸島的活動,還可見於當時外國航海家和侵略者的記錄,如英國海軍部測繪局出版的《中國海指南》在論及南沙鄭和群礁時說:「海南漁民,以捕取海參、介殼為活,各島都有其足跡,也有久居島礁上的」。[2](P.79)第三,中國政府最早並一直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自宋代以來,南海諸島便被列入中國的版圖和水師的巡視范圍,這在當時由官方編纂的《武經總要》、《廣東通志》、《瓊州府志》等書中都有記載。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繼續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1951年8月15日,周恩來發表的《關於美英對日和約草案及舊金山會議聲明》中嚴正指出:西沙、南沙群島和東沙、中沙群島一樣,「向為中國領土」。從5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針對南海諸島主權問題多次發表聲明,對某些國家侵犯我國南海諸島主權的行為表示嚴重關注,此外,還在西沙和南沙群島進行了開發和建設。總之,無論從歷史上看還是從法理上看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都是無可爭辯的。 南海諸島主權歸屬問題一直以來是國際社會關注的問題,涉及到中國及幾個周邊國家的主權。在日益多元化的世界形勢下,解決南海諸島主權歸屬問題的必然性日益突出。和諧世界的建設必然離不開南海諸島主權歸屬的確定。根據通行的國際法原則,本文認為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主張是符合國際法原則的,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對南海諸島主權的主張是缺乏合法依據的。
關鍵詞: 領土變更 時際法原則 領土權益要決定海洋權益 鄰接原則正文:不僅從史料的記載來看,還是根據現行的國際法原則,南海諸島的主權都應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國家對南海諸島主權的主張是沒有合法依據的,在展開對國際法原則的論述之前,先讓我們了解一下其他國家對南海諸島主張主權的主要依據。
一、 其他國家對南海諸島主權的主張
(一)越南對南海諸島主權的主張
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歸屬越南的論據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歷史證據,越南外交部提出的最早史料是《籌集天南四至路圖》中的「廣義地區圖」及其注釋。該書中所說的名為Cat Vang,指黃沙之意的「黃沙」即為今日越南所稱之「黃沙群島」,在年之前已屬於越南。第二,地理原因,中國和越南與西沙群島的距離大致相當,中國不比越南更近而南沙群島距中國較越南更遠。如果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歸中國,島嶼周圍還要劃出領海和專屬經濟區,必然會侵犯到周邊國家的合法海洋權利。第三,國家繼承,國家繼承是指由於領土變更的事實而引起一國的權利義務轉移給另一國的法律關系。19世紀初期,安南嘉隆王與明命王時,均曾出征西沙,法國殖民時,越南即歸法國所有,則西沙群島亦當歸法國所有。法國對這些島的主權行使是和平的並足夠有力。後來越南海軍部隊取代了島上的法國軍隊。接著北越軍隊「接管」了原先由南越軍隊佔領的南沙島礁。越南對西沙和南沙的接管屬於合法的國家繼承。第四,反駁中國的主張,史料記載的可靠性。從中國漢代、宋代等記載至今,海陸變遷甚巨,中國古代即使發現了真正的兩群島也不是現在意義上的群島了。如果說是鄭和下西洋等大規模的航海活動到過某些島礁,也只是路過,並沒有代表國家政府佔領該島,中國對南沙和西沙群島沒有合法取得主權。首先,中國對南沙和西沙群島未實行過有效佔領。有效佔領要具備兩個要素:一是佔領國對該土地實行佔有,並正式宣布佔領國有將該土地置於其主權之下的意思;二是佔領國在該地建立行政管理機構,行使管轄權力。除了先佔外,中國也未通過其它合法途徑獲得該群島的主權。
(二)菲律賓對南海諸島主權的主張
菲律賓對南海諸島主權的主張主要從地理角度和法律角度來看待菲律賓的南海問題。從國際海洋法看,將「U」形線的法律地位將「U」形線解釋為「國界線」是難以成立的。首先,這是一條以斷續國界線,即未定國界線標繪的線,這條線的存在最多隻能說明中國政府主張將線內的島嶼和海域劃入中國的領土范圍。它不是一條已經劃定的實在疆界線。我們顯然不能根據這條線將線內的島嶼和海域說成是中國的領土,也不能要求其他國家尊重中國的這一立場;其次,自從在地圖上標繪了「U」形線以後,中國歷屆政府從來沒有以一定的方式,明示的或暗示的,宣布過線內的整個海域是中國的領海,也從來沒有對它行使過領海權。
(三)馬來西亞對南海諸島主權的主張
馬來西亞以大陸架延伸作為依據對彈丸島提出了主權要求。自主張了主權之後,在島上建立了海軍基地,將其逐步建設成人工島,並大力開發、經營。馬方認為中方以「先發現」作為其主張主權的依據是毫無根據甚至荒謬的。按中方的理論:哥倫布是發現新大陸的第一人,那麼哥倫布所在國西班牙則應當然的成為美洲大陸的主權國。第二,眾所周知,中日兩國在對釣魚島主權問題是亦是無法達成共識。日本欲以中間線原則劃分東海海域,並將釣魚島納入其領土范圍,而中國確堅持大陸架自然延伸的原則。然中方對待南沙群島態度則截然相反,從地圖可見,如果日本佔有了釣魚島,相當於直接打開了中國的東大門,從此十幾億中國人將飽受來自東海日本的威脅之苦。而曾母暗沙對於我當事國的國家安全來說,也具有與釣魚島相同的地位。如果承認曾母暗沙為中國領土,那麼中國的的邊界則直接劃到我當事國的家門口上了。
二、國際法原則在南海諸島問題中的適用
第一、關於領土變更的問題。領土變更最先是依據領土歸屬中的先佔原則,到19世紀,奧本還提出了有效佔領,不僅要佔領還要進行有效的管轄。有效佔領要具備兩個要素:一是佔領國對該土地實行佔有,並正式宣布佔領國有將該土地置於其主權之下的意思;二是佔領國在該地建立行政管理機構,行使管轄權力。按照當時的國際法,中國已經完成了對南海諸島的有效佔領。
南海問題包括兩個問題:一島嶼主權問題,二是海域劃界問題。但南海諸島主權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中國根據時際法因發現和先佔及管轄已經取得了南海諸島的主權,因而雖然南海島礁主權爭議雖然吵的沸沸揚揚,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界定島礁歸屬的問題,劃界的區域應該是南中國海海域,以我國U形線為基礎進行劃界。島嶼主權爭議的解決是進行海域劃界的前提,但南海島嶼歸屬中國毋庸置疑。
第二,時際法原則。一個國家行為的效力只能按照其與之同時的法律,而不能按爭端時的法律來衡量,根據此原則,南沙問題涉及三個時期的法律:一是「發現」、「管理」、「行使主權」等法律事實發生時的法律;二是對南沙群島的主權產生爭議時實行的法律;三是解決爭端時正在實行的法律,這分別涉及到18世紀以前的法律、20世紀50年代後的國際法以及現在或將來的國際法。根據時際法原則,對於南沙群島的爭端,只能按照18世紀以前的國際法來解決,而不能根據現代國際海洋法來解決。
中國是最早對南沙實施管轄及行政主權的國家,中國政府對南海行使管轄權還表現在一系列有效的政府行為中。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宋代(420-422)南海諸島就在中國海軍的巡轄范圍之內。且中國早早以前就命名了南海的島嶼[2]。如,貓興,船暗(趙述島),長峙(北島),石峙(中島)等等。在近現代,中國政府主要是派遣軍政要員前往那裡樹立石碑,升旗鳴炮,重申主權
第三,關於禁止反言原則。不能以與先前提出的矛盾主張否定先前的主張。在我們前一段討論過的隆端寺案件中,我們對禁止反言原則有了比較清晰地認識。該原則的適用包括領導人的主張,即:領導人發言不能前後不一致。
在1958年9月4日,越南總理範文同照會周恩來總理,鄭重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尊重中國發表的聲明,即尊重中國政府12海里領海寬度的規定適用於包括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屬於中國的島嶼。而且越南教科書一直到1974年都承認中國擁有對西沙、南沙群島的主權。[3] 而如今越南竟一改往常的說法,否定了以前的說法,更否定了越南總理範文同的鄭重表示,顯然這是與國際法上通行的禁止反言原則相違背,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支持。
第四,鄰接原則。該原則從未在國際領域里得到確認,包括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沒有得到確認。所以,以該原則作為依據是不合國際法的。在這一點上,本文不再贅述。
最後,領土權益要決定海洋權益。該原則講的是在劃定海洋權益時要以領土為依據,先劃定領土的范圍再根據領土的范圍劃定專屬經濟區、大陸架的范圍。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島嶼都適用這里的領土權益要決定海洋權益原則。只有國際法所規定的島嶼才適用。
島嶼主權爭議的解決是進行海域劃界的前提,但南海島嶼歸屬中國毋庸置疑,從國際法角度看,大陸架與專屬經濟區的劃定不僅不能決定島嶼領土主權的歸屬,相反,它們的劃定應以領土主權為基礎,它們是領土主權派生出來的權利,一國大陸架專屬經濟區的劃定不能作為取消別國領土主權的依據,這在國際法上是站不住腳的,因此,如果南海周邊國家能尊重事實,尊重中國在U形線內的歷史性權利,南中國海就一定能實現公平的劃界。
三、結語
在法律的問題分析上不能用 「可能」「或許」「說不定」之類詞語所引發的懷疑,這樣的懷疑毫無根據,沒有任何的法律效力,希望另外三方能以拿出確切的歷史或者法律依據來主張自己的權利。對於越南一方的質疑對於越南方認為中國在漢代就已經發現了南海群島並進行捕魚活動的質疑,我方首先聲明的是對於歷史的考證,我們依據的是歷史記載,而不是是否合理推斷。對於中國最早發現南海諸島的記載,我方提供了眾多的歷史記載,著作,各記載之間沒有矛盾的地方。
地理位置上的相對遙遠並不能真正的阻擋中國古代人民對南海的漁業活動,我方提交兩份中國船舶協會的歷史考證以證明中國古代的造船技術足以進行航海活動。一個地區的劇烈的動盪不安與徭役過於繁重,就足以使人們開始尋求新的出路。關於菲律賓的主張,菲律賓大陸邊緣的一部分,按照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菲律賓對其擁有主權)主張主權是錯誤的,是違反公約原則的,公約不解決領土爭端問題,大陸架、專屬經濟區制度不涉及島嶼歸屬問題。關於鄰接原則,島嶼的主權應該由法律關系來決定,而不是受地理遠近的影響。菲律賓以鄰近原則對我南沙群島提出主權要求是缺乏法律依據的。
最後,1991年,中國政府在承認主權歸屬中國的前提下,提出「擱置主權,共同開發」。主權是原則性問題,不容談判。 這里有不少形式的論文範文,也有你要的南海主權問題論文,參考一下吧,希望對你可以有所幫助。南海是一個南北狹長,東西寬度略窄的大陸架型海域。國僅僅占據南海沿岸的最北部,而東南亞各國占據東、西、南三面沿岸地帶。並在南海擁有大量作戰力量(僅越南一家就在6個島嶼修建有機場,在超過11處島嶼修建有雷達站)如果 軍兵力深入南海,很容易遭到沿岸各國的攔擊;
2、同時由於南海南北長度超過2000千米,即使進行空中加油, 軍戰斗機抵達南海曾母暗沙也需要超過2小時,這么久的時間足夠沿岸各國對 國艦隊進行超過6次的空中打擊!而且飛行員連續飛行2小時已經很疲勞,而敵人的空軍以逸待勞,對 軍不利。
3、說到最後,其實國海軍的軍艦數量和質量目前都遠遠不足,整個南海艦隊的驅逐艦、護衛艦就那麼幾艘,大家都清楚,用於島嶼補給的大型登陸艦,全海軍不過18 艘。如攻取南海,面對星羅棋布的超過一百個島嶼、沙洲、暗礁。軍分兵把守,在戰略上就犯了力量分散的大忌,而後勤支援也非常遙遠,相反越南、菲律賓、印尼等國則可以就近出擊各個擊破距離他們本國國土不到300千米的軍守島部隊。
4、短期作戰行動對 們來說不是問題, 們集中兵力連續奪取南沙各島嶼都不難(畢竟島嶼都很小,最大的太平島不過駐扎1個戰術飛機中隊而已),但是奪取以後防守卻很困難,而且,軍事補給長年累月,至少目前 國在南海開採的資源尚不足以抵消軍事開支對國民經濟的影響。
第四,從戰略上分析,
1、東南亞各國本質上對於國就深懷戒心,這個是有歷史原因的,當年法國、荷蘭、英國的殖民者為了控制東南亞,故意大量騙華人前往南洋「淘金」,然後給予一定的經濟扶植,確保華人控制當地的經濟系統,但是卻把政治權力交給當地土著,有意挑起兩族沖突。即使在東盟各國已經獨立的今天,由於經濟上對西方的依賴,東南亞各國依然在政治上非常靠近西方,而把 國作為對他們的威脅看待,從70年代越南的排華到98年印尼動亂,都是東南亞對 國不信任的直接表現。
2、美國為首的西方對東南亞各國的蠱惑和挑唆,同時有出口先進武器裝備並提供所謂「軍事合作」來誘導東盟國家對抗 國。而 國目前還處於經濟上升期, 國綜合國力目前還遠遠不及美國,所以不能給東南亞提供更多的軍事、政治保護,而卻在南海資源上和東盟形成天然分歧。
3、 國的經濟模式,特別是東南沿海一帶,和東南亞的經濟模式非常類似,所以, 國實際上是東盟經濟上最大的競爭對手,而東南亞和美國、西歐卻是經濟互補的關系,所以,東盟自然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來搶占它的飯碗。
4、樓主你說的馬六甲困局是個問題,但是並非唯一,因為國由波斯灣到上海的石油航線不僅僅有大批國的油輪,同樣有掛各種「方便旗」的其他國家商船,即使開戰東盟禁止掛中國國旗的油輪通過,但是依然有大批掛第三國國旗的油輪可以進入國港口,油路不會受太大影響,但是肯定會有一定幅度的升高。
5、國目前沒有解決南海問題內在核心在於台灣問題和中日東海問題也牽扯了很多精力,這兩個戰略方向如果得到一定緩解,們集中兵力於南海,局面也絕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但是,無論日本、台灣都不是省油的燈,都有一支強大的艦隊(不要小看台灣,戰術上,台灣海軍還是很有實力的),不搞定他們, 們解決南海問題,他們肯定會背後捅刀子。
總之,南海是一個困局,這個局部要放在 國整個海防危機的大環境里去考慮,朝鮮-東海-台灣-南海是一個連環套一樣的困局。目前 們在一方面加強自身海軍建設的同時,一直在尋找一個真正突破口,可以一舉突破這一困局。
南海諸島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之前,其主權從來就沒有成為過問題。1967年間聯合國東南亞大陸礁層探測團提出報告說,中南半島和南中國海地區大陸架油礦豐富,有210萬立方公里的儲量,相當於中東各國或委內瑞拉加上墨西哥海灣附近與美國東南部沿海油藏之總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質優良。美國亨特號探測船在美國海洋研究所指揮下,曾於1969年6月至8月間,五度在中國南海地區進行探測。根據其探測報告顯示,此一海域均以基盤為火成岩的海底山為主,山與山之間均有因沉積物形成的盆地,且盤地邊緣均向上尖滅,形成地層封閉。海坪周圍的地層封閉,有儲積大量油氣的可能性。雖然此次探測所用的僅為普通性質的閃電反射法震測,必須做出更詳細的地球物理勘測才可確定,但是此項消息傳出後,立即引起了菲律賓及越南武力侵佔南沙地區島嶼的動機。 我國於1974年經過「西沙自衛反擊戰」,一舉收復西沙群島的所有島礁。
越南從1973年起,南越政府已經開始搶占我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到1975 年4月,北越打敗南越後立即派兵佔領了這些島嶼,陸續在1973-1974,1978,1988, 1990-1991,和1998年先後侵佔了我國南沙群島29個島嶼之多。為侵佔我國南沙群島數目最多的國家。
菲律賓從1970~1980年先後侵佔了我國南沙群島中的9個。
馬來西亞從1983~1986 年, 共侵佔我南沙群島中的10個島礁。
現狀
目前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除黃岩島)已全部被我收復;東沙群島在台灣的控制之下。南沙群島的情況最為復雜。目前總共有三個國家在實際控制數目不等的南沙群島島礁。有越南29個、菲律賓:9個、馬來西亞10個、中國台灣1個。而聲稱對南沙群島全部或部分島礁擁有主權的則有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尼。
各佔領方 佔領島礁數目 主基地 兵員 軍事設施
中國 7(駐軍,不是佔領) 永暑礁 260 直升機平台
中國台灣 1 太平島 100 直升機平台
菲律賓 9 中業島 480 1300米跑道
越南 29 中礁、南威島600 600米跑道
馬來西亞 10 彈丸礁 70 600米長跑道
國際背景
南海問題的核心問題是能源問題。包括兩個層面,第一是南海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第二的層面是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國和美、日的能源之路。正因為如此,決定了南海問題的復雜性和長期性。隨著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深入,各國對能源――石油的需求呈不斷上升趨勢。抗不見。作為一個國家經濟、國防的命脈,沒有哪個國家會對石油的來源和運輸問題視而不見。南海周邊國家對南海提出主權要求,主要是因為南海被相信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油氣資源。而世界大國美國和地區大國日本、印度等對南海問題的介入則主要是因為擔心一旦中國完全控制南海,就會扼住美日的石油命脈;同時也使得他們遏制中國的戰略徹底失敗。因此,這些大國不會坐視中國完全控制南海,會變著法的支持南海周邊國家和中國對抗。因此近年來,南海地區並非風平浪靜,小的摩擦十分頻繁,大的沖突也會時而發生(象近期又出現了印尼軍艦炮擊我漁船的事件)。
總體來說我國在南海問題上實力還是有限的。主要體現在:一、海空軍的遠程作戰能力比較有限,特別是象南沙群島,距離最近的海南的基地也有1000多公里,因此存在的問題是即便能夠佔領南海諸島,如何守住這些島嶼也是個很大的難題。二、我國周邊存在爭議的問題還很多,中日的釣魚島問題以及最重要的台灣問題,都使得我國在南海問題操作時有了很多的顧慮,外交迴旋的餘地也少了很多。因此我國提出了「擱置主權、共同開發」的國策,這其實也是很無奈的,誰願意擱置主權啊?只是不這么說的話,別人把石油都採光了,我們還在和他爭論這是誰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