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都說得那麼絕了,幹嘛還留在哪裡
菲律賓人由於被西班牙殖民近年,所以習得西班牙人最不好的特點,那就是懶。中國人由於勤奮加上聰明,所以在菲律賓都還是混得不錯的。
在菲律賓的中國人90%以上都是福建泉州,晉江,石獅過去的。這兩年留學生多了後,很多人也都留在菲律賓創業,所以還是有很小一部分是全國各地去的。留學留下來的人基本都集中在馬尼拉,而閩南人是遍布菲律賓各個地方。
這里的中國人基本上都是做生意的,打工的都是些留學生一類的沒有合法拘留身份的人。這里中國人打工的工資最低在比索,差不多有幣。但是工作輕松,壓力很小,節假日有多,而且這個是最低的價格,一般的中國人的薪水都在-比索,摺合幣左右。
其實近兩年新來菲律賓的外國人最多的是韓國人,而不是中國人。菲律賓氣候宜人,風景優美,物價相對韓國便宜太多。所以來菲律賓的韓國人越來越多。
菲律賓的幸福指數在全球來說都是相當高的,這里生活很愜意。請個傭人在家也就-幣一個月,生活舒適又悠閑。一般來菲律賓1、2年以上的人都不願意離開了!
2. 移民菲律賓適合居住的城市有哪些
到那裡,還不如在中國
3. 菲律賓移民的真實生活揭秘,菲律賓華人移民一共有多少
你好,
菲律賓位於亞洲東部,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台灣省遙遙相望,南和西南隔蘇拉威西海、蘇祿海以及巴拉巴克海峽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相望,西瀕南海,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主要民族有米沙鄢人、他加祿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外來居民有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等。由於歷史原因,菲律賓融合了許多東、西方風俗習慣特點。
經濟實力
華僑華人只佔菲律賓總人口的2%不到,但其經濟實力不容小覷,成為許多產業部門的主導力量。在二戰結束後,華商抓住了菲律賓社會經濟轉型的機遇,及時從商業為主轉向製造業等更多的行業,向多元化發展,在進口貿易、製造業和第三產業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績。根據華僑華人研究專家莊國土教授的研究統計,在2009年底菲律賓的248家上市公司中,華商所佔的比例為30%,共有73家。近年來,菲律賓華商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也成績斐然,以2015年福布斯菲律賓十大富豪榜為例,華商富豪的人數業已過半,而菲律賓首富也是華人。
政治參與
在東南亞華人社會中,菲律賓華人融入主流社會的程度較高,上世紀大部分華人已歸化當地,不再以「僑」自居。政治身份轉變帶來的主要效應,便是參政意識的提高。1986年的菲律賓大選為華人參政的突破口,在這場選舉中,總統候選人科拉松·阿基諾(Cojuangco Aquino)公開宣稱擁有華裔血統,與她一樣具有華裔背景的政治實權人物亦所在多有;更重要的,華人選民也受到此選舉的鼓舞,積極參與政治。90年代以後,菲律賓主流政治不再是菲人或混血群體的專利,更多華人參與其中。
他們在菲律賓主流政治中的參與,更多地立足於菲華社會,在維護華人利益的基礎上推動華菲的融合。進入21世紀,菲華人參政、從事公職的情況更行普遍,在2011年菲律賓政府的部級官員中,華裔達15名之多;占所有國會議員中的比例超過12%,較過去有了很大的突破。目前,在菲律賓政府中擔任重要職位的華人就有總統發言人陳顯達、科技部長蒙特約和稅務局長洪欣欣等。下圖為亞洲首位女總統阿基諾夫人。
菲律賓華人移民一共有多少?
1980年代末,菲律賓有近100萬的華僑華人,約占菲國內人口的1.5%。而根據《華僑華人藍皮書:華僑華人研究報告2013》的最新統計,菲律賓華僑華人將近162萬。
菲律賓華人,可以說遍布全菲各地。據統計,目前在菲律賓人口的華人約有百萬,其中先祖來自福建閩南者(泉州、漳州、廈門)十之八九,當中又以泉州為最。在所有菲律賓華人之中,不論其已否菲化,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屬閩南裔;其餘約百分之十,以廣東籍為多,其它省籍為數無幾。
建議採納謝謝! 本司加拿大技術移民30萬人民幣,不成功不收費!!
4. 都說菲律賓不好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多過去那邊 過去那邊的都是那個地區的人 過去那裡都干什麼從事什麼職業
目前就在這邊,呆了半年了,菲律賓的工作是真實的,一般中國人去菲律賓工作90%都是去那邊做菠菜行業,不懂什麼行業的話,自己網路一下。公司都是包吃包住,正常剛來這邊,試用期一般工資是六千到八千,看你做的崗位。招聘的崗位大多都是客服,推廣,電銷,翻譯,行政,人事,Java,計算機工程師。如果你是技術人員的話,每個月十萬到幾十萬都是有的,這里一個美工,月入都幾萬都很正常。普通員工的話,在這邊工資最高的是做推廣,基本都是一萬以上,有業績,每個月拿兩三萬不是問題,厲害的一個月十萬都是有可能的,屬於薪資彈性非常大的一個崗位。但是這一塊同時壓力也大,有相對的業績要求。如果沒做過,想挑戰高工資的,找工作的時候最好找公司有提供資源的,不提供資源的,很難做。客服崗位相對穩定,平時主要是處理客戶的一些問題,然後會牽扯到出入款的問題,這個崗位需要心理強大,能承受一些低素質客戶找麻煩,也需要特別細心,因為客服崗位直接牽扯到公司的資金,如果出錯,自己也需要賠償,基本都要女生,對打字速度有要求,一般是每分鍾五十以上。薪資第一年基本在八千到一萬左右。人事工作內容相對比較輕松,但是也有業績要求,由於招聘的困難性,被開除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是一個流動很大的崗位,收入一般都能達到一萬多。基本這邊所有崗位,你做都是能在一萬以上,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你必須要長期在一個公司做下去,才能賺到錢。這邊的公司有好的,也有坑的,找工作,挑選公司時,一定要了解清楚,首先要考慮工資是否正規可靠,有沒有正規的牌照,再挑選比較好的薪資待遇。但是找工作時,不要盲目的只看待遇,這邊有些無良的HR,還有黑中介,為了自己的業績,為讓你來,薪資待遇什麼都忽悠,然後你來了以後,發現待遇根本沒有說的那麼好,要明白,任何行業在薪資待遇方面,都有他的標准在那裡,要學會辨別真假。其次,這邊工作都會要求員工將護照交由公司保管,是這里公司的一個正常現象。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公司要給你辦理工作簽證,方便管理,另一方面,因為辦理工簽公司需要支付費用, 擔心員工隨意離開,給公司造成損失。正規公司,離職時,公司只會跟員工收取員工應該支付的費用,正常就是工簽費,如果你是做的時間短,又要公司給你購買了機票,辦理了簽證,還有保關,這些也需要向公司支付,部分公司可能會存在ID卡(進出辦公樓的憑證)的費用,這個一般在一到兩百快,當然,這些費用是根據你個人情況而定,除此之外如果還有別的費用,那就是坑。當這些費用算好,也會給你結算應該支付給你的工資,然後完成正常賠付,辦理完離職手續,就會返還你護照。總之,出國找工作一定要找正規合法的公司,多了解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整個菠菜行業蓬勃發展,國人越來越多,大樓越來越多,微信附近的人不是中介、外賣、第三方,其實就是國人招嫖。各個大樓周邊走幾步就是中國超市,跟國內一樣,買啥都有,只是價格貴了點,移民局到處都是送護照辦工簽的國人。反觀中企員工辦工簽由於各種原因,門路不通。色情業從最初的本地人,到國人,到現在的歐美日韓樣樣俱全,國內來回的航班,機艙里大部分是菠菜從業者。有的人省吃儉用2年首付,有的人入不敷出離開時還負著債,有的人下了班吃喝嫖賭。有的人下班堅持健身,有的人一年到頭拿底薪,有的人第三個月就領2萬,有的人到了第二天就想走。有的人與同事結婚還把丈母娘接來帶孩子,大家都心累想家,年假的時候嘴上說不來了,但最後還是踏上了出國的航班。每天坐飛機到菲律賓的中國人百分之80都是從事這個行業,俗稱:菠菜行業、BC業。這個行業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原來在國內,後來國內嚴打,基本都搬到了東南亞。菲律賓居多、其次是柬埔寨、然後是泰國、馬來西亞、緬甸也有,國內依舊存在不少做這一行的。由於此行業的特殊性,上手難度不大,只要有錢有點關系的都可以做,前些年不傻基本都會撈到金,隨著國內的打壓以及他們同行間的惡性競爭現在貌似沒那麼吃香了。在瘋狂淘金熱的驅使下,近幾年東南亞遍地開花,造就了許許多多的公司、小平台,黑平台。據不完全統計,菲律賓從事BC業直到現在至少有30萬人、柬埔寨也有不少於20萬。由於菠菜公司什麼人都敢招,也導致了菲律賓、柬埔寨的華人魚龍混雜、參差不齊,也經常惹出事端。老一代菲律賓華人辛辛苦苦維護起來的好形象,這幾年漸漸的被這幫人給毀壞了。柬埔寨近幾年中國人的形象也是越來越差。如果東南亞的BC行業非得排個名的話,那菲律賓絕對算是龍頭老大了。柬埔寨這些年雖然也如火如荼的發展著,但始終不如菲律賓,菲律賓的優勢在於有一家專門的監管菠菜公司的機構(PAGCOR)。2017年10月之前PAGCOR部門頒發的BC證只有35家,直至現在也只有46家而已,這46家合法牌照公司大部分是BC技術公司。想要躋身到46家裡面不僅公司要有很大的實力,還要不菲的費用。真正意義上的合法公司只有46家,但菲律賓多如牛毛的公司是否合法呢?答案是合法的,大部分都是掛靠牌照、子公司。BC在菲律賓合法而且必須在正規公司才合法,但是在國內非法,這點需謹記。不喜勿噴,喜歡有禮貌的人?
5. 寶蓋山的寶蓋山下石獅城
30多萬人,僑眷僑屬占石獅市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石獅市的旅外華僑主要分布在菲律賓、新加玻、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越南、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石獅與台灣海峽隔海相望,有著悠久的地緣、血緣關系。祖籍石獅市的台胞有30多萬人,居住在石獅的台灣籍同胞有二、三百人。
姑嫂塔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據史料記載,正是從那時候起,晉江、石獅一帶的先民大量移居菲律賓。《泉州府志》中載,從宋崇寧元年(1102年)到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這650年中,泉州發生大旱11次,造成了「民多餓死」、「民多游移」、「種不入土、民相食」等悲慘情景。在那兵荒馬亂,天災人禍的困迫下,鄉民大量遠涉重洋,背井離鄉到菲島謀生。因住番定居國外,故鄉人稱華僑為「番客」,指的是從「番邦」返「唐山」的客人。
時朝著名文人何喬遠在《鏡山全集》中說:(華橋)「皆背離其室家,或十餘年末返者,返則兒子長育至不相識。蓋有新婚之別,娶以數日離者。「這說明了晉江、石獅一代的鄉民出洋謀生的辛酸歷程。
早期鄉民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離鄉背井。不少往菲律賓謀生的人,都有一定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在菲從事生產勞動,與菲人友好相處,共同開發菲島,授以各種技能。菲律賓史學家賽迪博士說:「華人帶來他們祖國的絕好文明、忍耐、勤勞和歷史悠久的民族手藝「。
據有關歷史著作的記載,至少自春秋戰國起,晉江、石獅與台灣就已存在血緣關系。由於地理位置的相近,客觀上為早期石獅人移居台灣提供了方便。同時,政治上、經濟上的密切聯系也成為宋元時期石獅人移居台灣的重要社會因素。
解放後,特別是六十年代以來,石獅僑屬則大量定居港澳地區或轉往東南亞各國。由於歷史和血緣的關系,生活在境外的右獅華僑,華人後代,港澳台同胞,一向熱愛祖國,熱愛故鄉,在各個不同時期都作出過積極的貢獻。例如《大侖蔡氏宗譜》記載,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僑居菲律賓的石獅華僑就有匯款回家「買田蓋屋」的習慣和「借貸親人經營商業」的史實。近代由於華僑的事業有所發展,華僑回鄉投資或捐辦各種行業的日益增多。許多華僑紛紛在石獅投資興辦錢庄,百貨商場、旅社、交通業、房地產業以及為家鄉捐資辦學等。
1978年以後,黨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的僑務及外事政策,維護了海外華僑和港澳台同胞的正當權益和利益,更加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忱。他們捐助的公益事業建設資金達數十億人民幣,捐辦的項目涉及學校、醫院、公路、電力、農田、水力、幼兒園、敬老院等。
1987年石獅建市後,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僑鄉的優勢也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僑務工作得到更進一步的重視。在捐贈家鄉與興建公益事業的同時,華僑投資企業也不斷增加。華僑、港澳台同胞直接投資的方式從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補賞貿易等「三來一補「業務與舉辦中外合作、中外合資、外商獨資辦企業並舉。華僑在石獅投資辦廠,不僅繁榮了僑鄉經濟,而且解決了眾多勞動力就業問題。
當我們站在姑嫂塔上遠眺石獅全景時,可見到四處高樓林立,廠房眾多,公路四通八達到處一片欣欣向榮的繁忙景象,而這無一不與廣大愛國華僑,港澳台同胞的努力息息相關。
6. 泉州的海外華僑有多少他們分布在世界的那些地方為家鄉辦了哪些公益事業投資建設了哪些項目
祖籍泉州的海外華人華僑大約有700多萬,分布於世界五大洲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90%居住在東南亞各國,旅居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4個國家的泉州僑民,尤為集中。旅外鄉親心系桑梓故土,懷揣回報家鄉、兼濟蒼生的博愛情愫,捐資於文教、衛生、交通、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建造樓宇、購贈設備、設立基金等,濟世惠民,拳拳愛心,赫赫義舉,德澤黎民而功施社稷,貢獻至偉。
城鄉處處,先後涌現了華僑大學、仰恩大學、光前學村、慈山學村、季延中學、梧桐中學等巨額僑資建造的知名學府。泉州大地,星羅棋布的僑建學校、醫院、體育館、圖書館、老人會、道路、橋梁,凝聚著海外赤子奉獻給父老鄉親的一片真情。
改革開放以來,泉州已接受「三胞」捐資超過60億元人民幣。捐資超億元的個人或團體有李氏基金、黃仲咸、洪祖杭等9個團體和個人,捐資超千萬元的有107人。尤其是教育事業,華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更是傾注了巨大的熱情和財力,在捐助的60多億元善款中,70%以上用於興教助學,可以說,泉州從幼兒園、小學、初高中到中專、大學乃至老年大學,85%以上學校受益於三胞的捐助。其中設立各類教育基金會843個,基金總額達4.32億元,以基金獲利歷年用於獎教助學逾5億元。愛心所及,不囿於一時一地,有的惠及全省、乃至全國。
7. 現在的菲律賓亂嗎,馬尼拉亂嗎,華人去了住哪條街
如果是去工作的話,公司都是包住的,一般在公司附近,主要集中在馬卡提。
馬尼拉治安還行,偶爾會發生搶劫事件,以下是優伯整理出來的幾處搶劫高發地帶,望注意財物安全。
① Makati Square,住在makati square附近,在PBCOM、6789等大樓上班的小夥伴請注意這條上下班必經之路。
② Jazz Mall,住在Jazz Mall附近的小夥伴請注意,Jazz Mall是搶劫高發地帶,今年已經出現過不少搶劫傷人事件了。
③ Techzone,從cityland到techzone上班的小夥伴請注意這條線路:techzone正門右拐(出門面對buendia ave)。
④ 海洋館,去海洋館的小夥伴也要注意咯!那邊的菲籍馬夫會稱贊中國,借機與中國人套近乎,從而騙你上馬車實行搶劫。
8. 石獅姑嫂塔的來歷
石獅姑嫂塔的來歷:
姑嫂塔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據史料記載,正是從那時候起,晉江、石獅一帶的先民大量移居菲律賓。《泉州府志》中載,從宋崇寧元年(1102年)到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這650年中,泉州發生大旱11次,造成了「民多餓死」、「民多游移」、「種不入土、民相食」等悲慘情景。在那兵荒馬亂,天災人禍的困迫下,鄉民大量遠涉重洋,背井離鄉到菲島謀生。因住番定居國外,故鄉人稱華僑為「番客」,指的是從「番邦」返「唐山」的客人。
傳說故事:
傳說在很早以前,石獅寶蓋山下有一戶農家,父母過世後,兄妹兩相依為命。後來阿兄娶了妻子。妻子非常賢惠,對小姑也非常好。一家三人雖然生活清苦,卻也過得平平淡淡,沒有缺少歡樂。
有一年苦旱,天不下雨,五穀無收。自古閩南地區田少人多,遇到災害人民無法謀生,就紛紛到南洋。阿兄只好和妻子、妹妹商量,跟著同鄉到南洋去。阿兄去了南洋,幾年沒有回家鄉,也沒有寄來一封信。他到底是死是活,是好是壞,真叫姑嫂兩人牽腸掛肚,日夜思念。姑嫂兩人經常登上寶蓋山頂,對著大海看啊看,可是每次卻只能看到一個灰濛蒙的大海,哪有阿兄的歸帆?
為了能看得更遠的大海,她們一次又一次的扛來石頭,堆迭起來,年久月深,成為一個高高的站台,她們站在石台上,踮起腳尖,不停地看啊盼啊,可是一月過了又一月,一年過了又一年,阿兄還是沒有回來。有一天,姑嫂倆看到孩子們在放風箏,心想,可以寫封信,把它綁在風箏上,讓風箏隨風飄到南洋去。可是放風箏,得有風箏繩索。姑嫂倆就剪下自己長長的頭發搓成風箏的繩子。
這繫上家信的風箏,飄到南洋上空落了下來。系在風箏上的家信被番客們撿到,輾轉傳到阿兄的手裡了。原來阿兄到了南洋後也沒有找到什麼好出路。他落泊在外,沒有臉面給家裡寫信。他讀完姑嫂倆這血淚寫成的家信,悲痛大哭,就急急忙忙收拾行裝,趕回故鄉。
這日,天氣晴朗,姑嫂兩人又登上寶蓋山頂的站台,對海眺望。一會兒,大海出現了歸帆,親人相聚就在眼前了。可是,就在這一剎那間,狂風大作,海浪滔天,船翻沉海底。姑嫂眼睜睜看著即將相會的夫、兄葬身大海,慘哭幾聲,相抱跳崖自盡。後來,鄉親們為了紀念這對姑嫂,就在姑嫂倆迭石堆台的地方,建了一座石塔,叫姑嫂塔。這當然是傳說,但姑嫂塔的傳說卻是僑鄉人民移民海外的歷史見證,是人間最深沉感情的記載。
9. 為何那麼多人選擇菲律賓移民,到底哪裡好
眾多海外國家,選擇菲律賓移民還是不錯的,不管是教育、環境、投資、以及辦理速度都是有很大的優勢。很多人選擇海外旅遊,大多會選擇菲律賓,菲律賓的空氣非常新鮮,風景也特別優美。對環境污染控制的非常嚴,是個仰賴的好地方,關於教育方面,菲律賓注重教育,從小學到大學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孩子可以上很好的國際學校。很多高凈值人士會選擇移民菲律賓,辦理菲律賓護照,合理正規的實現是務籌劃,更重要的是菲律賓護照辦理速度快,快至15天就可以獲取,效率以及安全度特別高。
10. 關於石獅姑嫂塔的調查報告,報告內容
這塔的第一層西面開了一個拱形門,第二層以上各層有兩個門洞,轉角倚柱體梅花形,頂置護斗,塔身層層向上縮小,每層迭澀出檐。每一層的塔身外都有圍欄環衛四周;塔的裡面有石階直通塔頂。第二層的門額上刻「萬壽寶塔」四個字。第五層的外壁有一個方形龕,龕里有石刻二女像,傳說這二女是姑嫂。明代蘇紫溪有詩說:「瓊樹當空出,飛帆帶月遙。二妃環佩響,秋色正蕭蕭。」這首詩就是寫姑嫂塔的。
幾百年來,人們都叫它「姑嫂塔」,為什麼不叫它「萬壽塔」或「關鎖塔」呢?《閩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昔有姑嫂嫁為商人婦,商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
在閩南僑鄉及東南亞華僑聚居地,還流傳著更為傳人的姑嫂塔的故事。傳說很久以前,閩南天旱,莊稼顆粒無收,一位名叫海生的窮人無法繳交財主的田租,被迫離別新婚的妻子和心愛的妹妹,遠走南洋,約定三年後回來還債。窮哥哥往南洋後,姑嫂倆天天登上寶蓋山遠眺大海歸舟,盼望骨內親人回家團聚。轉眼三年已到,窮哥哥乘船回來,姑嫂倆在山上看到哥哥的船已近海岸,誰知忽然颳起狂風下起暴雨,驚濤駭浪把窮哥哥乘坐的大帆船打翻了。窮哥哥葬身大海,姑嫂倆喜盡悲來,縱身跳人大海……人們為了紀念她們,就建起了這座姑嫂塔。
這當然是傳說,但它卻是僑鄉人民過去苦難生活和悲慘遭遇的見證,也是僑鄉人民移民海外歷史的見證。大家知道,石獅市是聞名遐邇的閩南僑鄉和與港台有密切親緣關系的地區。目前,旅居海外的華僑,外籍華人,港澳地區的同胞有 30多萬人,僑眷僑屬占石獅市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石獅市的旅外華僑主要分布在菲律賓、新加玻、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越南、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石獅與台灣海峽隔海相望,有著悠久的地緣、血緣關系。祖籍石獅市的台胞有30多萬人,目前居住在石獅的台灣籍同胞有二、三百人。
姑嫂塔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據史料記載,正是從那時候起,晉江、石獅一帶的先民大量移居菲律賓。《泉州府志》中載,從宋崇寧元年(1102年)到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這650年中,泉州發生大旱11次,造成了「民多餓死」、「民多游移」、「種不入土、民相食」等悲慘情景。在那兵荒馬亂,天災人禍的困迫下,鄉民大量遠涉重洋,背井離鄉到菲島謀生。因住番定居國外,故鄉人稱華僑為「番客」,指的是從「番邦」返「唐山」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