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這8條分別是什麼魚
從你的圖片上看,三號位紅鯛(diao)魚一般分布在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等地,紅鯛魚肉味鮮美醇正,營養豐富,是迎賓待客的名貴海味佳餚。
㈡ 世界上最小的魚是什麼有圖片
日前,澳大利亞科學家正式宣布,他們確認了世界上最小、最輕的魚。這種魚體長僅7毫米左右,體重1毫克,一百萬條才能湊足1公斤,堪稱脊椎動物中當之無愧的「小字輩」。
據英國媒體7月8日報道,設在悉尼的澳大利亞博物館研究人員透露說,這種魚雖然是世界上身材最小體重最輕的,但名字很有趣,叫「胖嬰魚」。這種魚雄性平均體長僅7毫米,雌性平均體長大約為8.4毫米,估計再小的魚釣鉤對它們來說都無法下咽。
「胖嬰魚」外形細長,看起來像條小蟲子,它們無鰭,無齒,無鱗。身體除眼睛外無色素沉著,全身透明。雌魚在2-4周大的時候產卵,「胖嬰魚」一般壽命在2個月左右。
摘取世界最小魚桂冠的「胖嬰魚」只有在澳大利亞東海岸的一座島嶼附近才能找到。科學家1979年首次發現這種纖小的魚,但是直到目前才為其最終劃清歸屬。現在,有關科學家已經將這種魚登記為新物種,並作為最小的脊椎動物申報了吉尼斯紀錄。
在「胖嬰魚」之前,科學家認定的世界上最小的魚是鰕虎魚,主要產於菲律賓群島周圍海域。
成年胖嬰魚體長近8毫米,體重1毫克,需要100萬條胖嬰魚才能湊夠1公斤,是已知最小的脊椎動物。
http://dl.shi.sina.com.cn/upload/58/98/22/1262589822.13318372.jpg
㈢ 世界最小的魚是什麼魚
世界上最小的魚是菲律賓的鰕虎魚。鰕虎魚生活在菲律賓群島的一些河流及湖泊中,體長1~1.5厘米,是最小的脊椎動物。別看它小,這種鰕虎魚具有強大的繁殖力,數量非常之多,當地居民常把它們捉來充當食物。50年代菲律賓漁業局曾捕獲過鰕虎魚中的小中之最,體長還不到1厘米,把這種小魚稱之為鰕虎魚,也許是因為它長得大小、不像魚而像小蝦米,「鰕」和「蝦」同音同義,但它又確實是魚而不是蝦,所以把它稱之為鰕虎魚。魚和蝦的含義都有了。
㈣ 菲律賓的maya maya是什麼魚
如題 , 菲律賓Maya-maya(瑪雅瑪雅魚) 指通常為紅色,盡管大部分為藍色或黃色條紋,且通常在臉頰有鱗片的笛鯛科魚類 並非單指某一種
㈤ 這是什麼魚
鮋科魚,鹹水環境
學名:玫瑰毒鮋;俗名:石頭魚(網路有資料,為了不重復浪費資源請自行搜索,我就不做無謂的復制粘貼了)產於菲律賓、印度、日本和澳洲,我國內盛產於台灣、江南沿海一帶。
請注意,石頭魚背鰭基部有毒腺,如果被石頭魚的刺刺傷,毒素馬上侵入人體,輕則造成腫痛,重則可能會造成痙攣和昏迷,因此應及時就醫
㈥ 菲律賓的hasahasa是什麼魚小小一條的白色的沒有鱗片的.中文叫什麼
如題 , 短鯖魚 Short Mackerel (Hasahasa) 學名
鯖科 Scombridae 金帶花鯖屬 (羽鰓鮐屬 ) Rastrelliger 魚類
下圖為 短體金帶花鯖 Rastrelliger kanagurta (短體羽鰓鮐), 俗名 鐵甲
肉厚刺少,家庭多以紅燒、糖醋、熏制、味道尚好。除鮮食外多腌製成咸魚出售。含組胺較多,又易變質。因此,在購銷活動中一定要注意保鮮,質次的魚絕對不能銷售和食用,以防過敏中毒。屬肉食性,常出現在動物性浮游生物豐富的地方,喜群游,有時會一游一面張大口以攝食性浮游生物,有時也吃甲殼類,具趨光性但討厭強光。
㈦ 菲律賓的淡水魚類有鯽魚嗎
有鯽魚 鯽魚在這邊特別便宜,因為菲律賓很多海魚,鯽魚刺比較多 吃起來比較麻煩。
㈧ 菲律賓的labolabo是什麼魚
這是石斑魚,你問的稱呼是菲律賓本地叫法。
㈨ 這是什麼魚
蝦虎魚
蝦虎魚,英文名:Eucyclogobiusnewberryi,屬鱸魚目,蝦虎魚亞目。其特點是身體細長,有兩條脊鰭。第一條有幾根細微的脊骨,頭部和兩側有一系列小的感覺器官,尾巴呈圓形,身上都有明亮的色彩。有些種類,如歐洲的水晶蝦虎魚呈現透明的色彩。多數成年魚身長約10厘米,分布在菲律賓的一種蝦虎魚身長只有13毫米,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之一。分布於全世界,全球大約有800多種,它們多數棲息在熱帶海水中,是一類體型小的的食肉類魚。 蝦虎魚主要棲息在海水中,是一類體型小的食肉類魚,大多數(約700種以上)種類屬於蝦虎魚科。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蝦虎魚
亞目 蝦虎魚
拉丁學名 Eucyclogobiusnewberryi
分布區域 分布於全世界,多數棲息在熱帶海水中
目 鱸魚
1基本簡介
蝦虎魚,英文名:Eucyclogobiusnewberryi,屬鱸魚目,蝦虎魚亞目。其特點是身體細長,有兩條脊鰭。第一條有幾根細微的脊骨,頭部和兩側有一系列小的感覺器官,尾巴呈圓形,身上都有明亮的色彩。有些種類,如歐洲的水晶蝦虎魚呈現透明的色彩。多數成年魚身長約10厘米,分布在菲律賓的一種蝦虎魚身長只有13毫米,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之一。分布於全世界,全球大約有800多種,它們多數棲息在熱帶海水中,是一類體型小的的食肉類魚。大多數(約700種以上)種類屬於蝦虎魚科。
2主要特徵
它們主要棲息在海水中,是一類體型小的食肉類魚,大多數(約700種以上)種類屬於蝦虎魚科。它們的特點是身體細長,有兩條脊鰭。第一條有幾根細微的脊骨,頭部和兩側有一系列小的感覺器官,尾巴呈圓形,身上都有明亮的色彩。有些種類,如歐洲的水晶蝦虎魚呈現透明的色彩。多數成年魚身長約10厘米,分布在菲律賓的一種蝦虎魚身長只有13毫米,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之一。
各種蝦虎魚組成了分類學中的蝦虎魚科 (Gobiidae),又作鰕虎魚科。它是魚類中最大的一個科,已知有超過2000種。絕大多數體型小,一般短於10 cm。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要數Trimmatom和Pandaka屬的蝦虎魚類,它們完全成熟後也短於1 cm 。當然,也有些體型較大的蝦虎,比如擬蝦虎魚Gobioides的種類,體長可超過30 cm,,但這是少有的例外。
㈩ 什麼魚最大,什麼最小
最大的魚是鯨鯊,通常體長在10米左右,最大個體體長達20米,體重10-15噸,為最大的魚類。
世界上最小的魚是菲律賓的鰕虎魚。鰕虎魚生活在菲律賓群島的一些河流及湖泊中,體長1~1.5厘米,是最小的脊椎動物。別看它小,這種鰕虎魚具有強大的繁殖力,數量非常之多,當地居民常把它們捉來充當食物。50年代菲律賓漁業局曾捕獲過鰕虎魚中的小中之最,體長還不到1厘米,把這種小魚稱之為鰕虎魚,也許是因為它長得大小、不像魚而像小蝦米,「鰕」和「蝦」同音同義,但它又確實是魚而不是蝦,所以把它稱之為鰕虎魚。魚和蝦的含義都有了。這種魚雖然是世界上身材最小體重最輕的,但名字很有趣,叫「胖嬰魚」。這種魚雄性平均體長僅7毫米,雌性平均體長大約為8.4毫米,估計再小的魚釣鉤對它們來說都無法下咽。
「胖嬰魚」外形細長,看起來像條小蟲子,它們無鰭,無齒,無鱗。身體除眼睛外無色素沉著,全身透明。雌魚在2-4周大的時候產卵,「胖嬰魚」一般壽命在2個月左右。
摘取世界最小魚桂冠的「胖嬰魚」只有在澳大利亞東海岸的一座島嶼附近才能找到。科學家1979年首次發現這種纖小的魚,但是直到目前才為其最終劃清歸屬。現在,有關科學家已經將這種魚登記為新物種,並作為最小的脊椎動物申報了吉尼斯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