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些國家允許有雙重國籍身份
①韓國:2010年修正後的國籍法規定,以提交「不行使外國國籍誓約書」代替"放棄外國國籍",從2011年1月1日起,最終可以同時保有韓國國籍及外國國籍。
②菲律賓:依據菲國新的兩層國籍法案,在菲律賓本鄉出世但已參加其它國籍的菲律賓人,在發誓忠於菲律賓後,仍然能夠保存或從頭取得菲律賓國籍。
這個經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簽署的新兩層國籍法,使 350 萬原已失去國籍的海外菲律賓人從頭取得菲律賓籍,他們在菲律賓享有投票、就業、出資、競選公職等國民待遇 (在海外從事公職或在外國軍隊執役的人在外)。
③柬埔寨:柬埔寨政府負責國際關系的高級官員11日表示,為了表彰好萊塢女星、《古墓麗影》女主角安吉麗娜·朱莉對該國環保工作所作的貢獻,柬埔寨國王決定授予她柬埔寨國籍。
④烏茲別克:該國現在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產國和第2大棉花出口國,世界第7大黃金生產國,同時烏國也是區域內重要的天然氣、煤、銅、石油、銀和鈾生產國。該國亦為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道路平穩轉型的獨特範例。
⑤愛爾蘭:根據報告,截至2016年4月人口普查日,愛爾蘭約有53萬多非愛爾蘭籍移民,比2011年減少了1.6%。非愛爾蘭籍移民的人口比例也從2011年的12.2%縮減到2016年的11.6%。非愛爾蘭籍移民人口減少的部分原因是許多移民選擇了雙重國籍。
(1)菲律賓海外公民指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基本原則
中國政府處理雙重國籍問題的基本原則是:
①堅持一人一個國籍,不承認雙重國籍;
②尊重當事人本人的意願;
③選擇了中國國籍的華僑,應當遵守所在國的法律、風俗習慣,同當地人民友好相處,不參加當地的政治活動,但他們的正當權益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
參考資料:雙重國籍_網路
❷ 菲律賓人入境中國需要什麼條件和材料
根據中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實施細則規定,外國人申請簽證需回答被詢問的有關情況,並履行下列材料:
1、提供本人有效護照或者能代替護照的有效證件;
2、填寫簽證申請表及提交照片;
3、交驗與申請事由相關的證明;
4、外國人來中國定居或者居留1年以上的,在申請入境時還須交驗健康證明書。
申請方式:
1、向中國駐外的使、領館或者外交部授權的駐香港、澳門簽證處申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外國人入境應當向中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申請辦理簽證。」
2、向中國國內的出入境管理機關申請。國內的出入境管理機關是公安部、公安部委託的地方公安機關和外交部、外交部委託的地方外事部門。一般來講外交和公務護照的簽證由外交部和地方外事部門辦理;普通護照的簽證由公安機關辦理。
3、與中國政府簽訂簽證協議的國家的人員,入境按照協議辦理。這里的按照協議辦理,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中國同有些國家簽訂互免簽證和簡化簽證手續的;二是中國同毗鄰國家簽訂關於邊境居民相互往來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2)菲律賓海外公民指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針對邊民入境的特殊性,作出如下規定:
1、持邊境通行證和邊境居民身份證進入中國的規定,只適用於對方國家的邊民,不適合居住在該邊境地區的第三國人和該國的非邊境居民。
2、外國邊民入境時,必須從中國指定的口岸或通道入境。
3、外國邊民入境後只能在我邊境地區或限定的地區活動,不能超過限定的區域進入中國內地。如果要進入內地,必須向當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方可進入,否則視為非法入境。
4、外國邊民入境的活動限於短期的探親、訪友、求醫買葯、互市、通婚、朝聖、小額貿易、入境做工、以及參加傳統的民族節日等。在特定情況下,還有過耕過牧。
5、外國邊境居民入境後,應當在邊境地區的縣(市)范圍內活動,停留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個月。外國邊境居民入境後,在中國境內住宿的,必須履行住宿登記手續。
❸ 菲律賓移民的入籍條件
一、可選擇投資移民菲律賓獲得永居,要求如下:
1、年齡小於35歲的投資7.5萬美元菲律賓上市公司股票;
2、年齡在35歲或以上在菲律賓銀行存款2萬美金;
3、受養人超過兩名以上,每增加一人,需多存款1.5萬美金。
二、可直接獲得移民入籍身份成為公民; 關於獲得永居身份證入籍菲律賓流程:
1、申請人必須親自到菲律賓移民局辦理手續(打指模、眼膜、簽名)停留菲律賓三個工作日;
2、待司法部批准入菲律賓籍公文後,轉呈菲移民局申請菲律賓籍身份證明;
3、送交菲律賓外交部申請護照時,申請人須親自到菲律賓外交部送件,停留時間兩天;
4、間隔10 個工作日左右,申請人須再次親自到菲律賓外交部蓋手指模;
5、待菲律賓外交部批出護照,申請人到菲律賓領取護照。
菲律賓退休移民
類別一:傳統計劃:
1.35至49周歲的申請人,將5萬美元的定期存款,放在退休署指定在發展銀行的賬戶。
2.50周歲及以上的申請人,將2萬美元的定期存款,放在退休署指定在發展銀行的賬戶。
3.申請人如果只帶配偶和1個21歲以下未婚子女,或者帶2個21歲以下未婚子女,菲律賓移民不需要增加投資款。在此基礎之上,每加一個21歲以下未婚子女,需要增加15,000美元/人的投資款。
4.無犯罪記錄。
類別二:微笑計劃(2011年5月5日推出)
1.35歲及以上的申請人,將2萬美元的定期存款,放在菲律賓發展銀行。
2.申請人如果只帶配偶和1個21歲以下未婚子女,或者帶2個21歲以下未婚子女,不需要增加投資款。在此基礎之上,每加一個21歲以下未婚子女,需要增加15,000美元。
3.無犯罪記錄。
菲律賓投資移民:
1.21周歲申請人。
2.無犯罪記錄
3.投資7.5萬美金到菲律賓。
投資方式:1、成立公司;2、投資已成立公司;3、購買上市公司股票。
❹ 菲律賓都有什麼移民簽證類型
菲律賓的移民簽證有以下三類:
一、特別退休居留簽證(SRRV)
菲律賓退休移民署(PRA)屬於菲律賓國家機構,專權審批國家移民局簽發的特別退休居留簽證(SRRV)。我國35歲以上的合法公民及其家庭成員都可申請此簽證,擁有此簽證可享有多次進出菲國的簽證、永久居留權和免稅的優惠待遇。
(一)申請特別退休居留簽證的資格:
1、所有外國公民(與菲律賓無邦交的國家的公民和外交部歸類被限制的人除外),申請人年齡至少達到法定35周歲即可參加此計劃。
2、申請人的配偶及子/女(21歲以下未婚者)
3、銀行存款要求--申請人需要電匯或將銀行匯票,在菲律賓退休管理局規定的銀行中開戶1個月的美元定期存款。存款數額如下:50周歲及以上者,存款額為20,000美元 ;35周歲至49周歲者,存款額為50,000美元
(二)申請特別退休居留簽證的文件:
1、菲律賓退休管理局(PLRA)申請表;
2、有效護照(有效期不可少於一年)和入境簽證;
3、無犯罪公證(16歲以上人士要呈交,有效期6個月);
4、身體健康公證(有效期6個月);
5、結婚公證(有效期6個月),如果配偶加入;
6、子/女出生證書及公證,如果仍依靠父母的21周歲以下未婚子女加入;
7、1x1和2x2寸的照片(白底彩色)各6張。
註:以上各項公證文書須中英文格式,一式兩份,並送到省外辦或外交部認證後再到菲律賓駐華領事館認證方可。
(三)申請特別退休居留簽證的時間
申請人須持旅遊簽證入境菲國交齊上述文件和存入上述款項,文件和資金完全無誤之後的14個工作日之內,為申請人辦出特別退休居住簽證。
註:倘若申請人由於個人原因,要在菲律賓取得健康證明和無犯罪紀錄證明,需多加3-5個工作日和相應的服務費。手續辦後申請人將獲得菲律賓退休署PRA頒發的全部證書及菲律賓移民局簽發的SRRV特別居留簽證,成為華僑。所有上述證件和簽證可由菲律賓國總統府及外交部公證並由我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認證。五年後,可以申請入籍,成為菲國公民。
二、特殊投資居留簽證(SIRV)
菲律賓投資署屬於菲律賓國家機構,專權審批國家移民局簽發的特殊投資居留簽證(SIRV)。我國合法公民及其家庭成員都可申請此簽證,擁有此簽證可享有多次進出菲國的簽證、永久居留權和免稅的優惠待遇。
(一)申請特殊投資居留簽證的資格
1、所有外國公民(與菲律賓無邦交的國家的公民和外交部歸類被限制的人除外)都可參加此計劃。
2、申請人的配偶及子/女(21歲以下未婚者)
3、銀行存款要求--申請人需要電匯或將銀行匯票,在菲律賓投資署規定的銀行中開戶並存入75,000美元存款。
(二)申請特殊投資居留簽證的文件:
1、菲律賓投資管理局申請表
2、有效護照(有效期不可少於六個月)和合法入境簽證
3、無犯罪公證(16歲以上人士要呈交,有效期6個月)
4、身體健康公證(有效期6個月)
5、結婚公證(有效期6個月),如果配偶加入
6、子/女出生公證,如果仍依靠父母的21周歲以下未婚子女加入
7、1 x 1和2x 2寸的照片白底彩色(各6張)
8、 公司名稱注冊和其它投資證明
註:以上各項公證文書須中英文格式,一式兩份,並送到省外辦或外交部認證後再到菲律賓駐華領事館認證方可。
(三)申請特殊投資居留簽證的時間:
申請人須持旅遊簽證入境菲國交齊上述文件和存入上述款項,文件和資金完全無誤之後的30個工作日之內,為申請人辦出臨時居住簽證。半年後辦出永久居住簽證。手續辦後申請人將獲得菲律賓移民局簽發的SIRV特殊投資居留簽證及全部證書,成為華僑。所有上述證件和簽證可由菲律賓國總統府及外交部公證並由我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認證。十年後,可以申請入籍,成為菲國公民。
(四)投資報告要求:
作為特殊投資居留簽證持有者,只要其投資存在,就有權居住在菲律賓,應該提交規定形式的年終報告以證明其投資仍在菲國內。如果從菲律賓收回投資,其特殊投資居留簽證將自動終止。
三、特殊永久居留簽證(SPRV)
菲律賓參議院通過一項針對中國人的移民新政策,授權國家移民局自2008年1月1日起向中國公民簽發特殊永久居留簽證每年配額50份。我國合法公民及其家庭成員都可申請此簽證,擁有此簽證可享有多次進出菲國的簽證、永久居留權和免稅的優惠待遇。
(一)申請特殊永久居留簽證的資格:
1、所有外國公民(與菲律賓無邦交的國家的公民和外交部歸類被限制的人除外)都可參加此計劃。
2、申請人的配偶及子/女(21歲以下未婚者)
3、銀行存款要求--申請人需要電匯或將銀行匯票,在菲律賓的銀行中開戶並存入40,000美元存款。
(二)申請特殊永久居留簽證的文件:
1、 菲律賓永居簽證申請表
2、有效護照(有效期不可少於六個月)和合法入境簽證
3、無犯罪公證(16歲以上人士要呈交,有效期6個月)
4、身體健康公證(有效期6個月)
5、結婚公證(有效期6個月),如果配偶加入
6、子/女出生公證,如果仍依靠父母的21周歲以下未婚子女加入
7、1 x 1和2x 2寸的照片白底彩色(各6張)
註:以上各項公證文書須中英文格式,一式兩份,並送到省外辦或外交部認證後再到菲律賓駐華領事館認證方可。
(三)申請特殊永久居留簽證的時間:
申請人須持旅遊簽證入境菲國交齊上述文件和存入上述款項,文件和資金完全無誤之後的14個工作日之內,為申請人辦出特殊永久居留簽證。手續辦後申請人將獲得菲律賓移民局簽發的居留簽證及全部證書,成為華僑。所有上述證件和簽證可由菲律賓國總統府及外交部公證並由我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認證。十年後,可以申請入籍,成為菲國公民。
菲律賓移民的優點:
1. 以華僑身份回國求學、投資可依法享有政策優惠。
2. 以華僑身份在國內可享受投資與稅費的減免。
3. 以華僑子女身份,在報考各級學校會得到成績上的加分。
4. 以菲籍身份辦理港澳移民較容易。
5. 以菲籍身份辦理第三國的簽證相對較容易。
6. 菲律賓有雙重國籍政策,申請者可保留原國籍。
7. 菲律賓移民無任何居留時限(移民簽)要求,終生有效。
8. 菲律賓沒有生育管制,持菲國綠卡,不受國內計劃生育限制,可按自己家庭計劃生育子女。
9. 菲律賓護照可在38個國家免簽證及落地簽證,如亞洲各國、香港、澳門等。
10. 持菲SRRV有效簽證或永久居民證者,子女入學不用辦學生簽證,學費與菲律賓本地生沒有區別。
11. 持菲SRRV有效簽證或永久居民證者,享有任何時候多次往返進入菲律賓的權利。
12. 持菲SRRV有效簽證或永久居民證者,進口價值7000mei元的個人財產、家用電器、傢具可免海關關稅。
13. 菲律賓知名度高,屬中等規模國家,非一些小國可比。
14. 菲律賓與中國距離近,由北京只要飛航5小時直達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15. 菲律賓人口有八千萬,華人社會地位很高,受人尊重。
16. 菲律賓自然資源豐富且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商機特多。
17. 菲律賓官方語言為英語,教育體制亦為美式,在菲律賓英語環境下學習英語,所需生活及教育費用均低於中國。
18. 菲律賓華僑特多,持菲護照不會讓其他海關覺得奇怪而問題多多。
19. 菲律賓自然環境美麗,千島之國,當地人熱情好客,友好善良,是退休移民,休閑養老的好選擇。
20. 當申請人取得菲律賓永久居民證後,可替家眷申請依親申請,同樣取得永久居民身份。
❺ 海外菲律賓人的人口與僑民
全世界有八百多萬海外菲律賓僑民,占總人口10%。考慮到非法滯留的移動人口,實際數字可能更高,有可能是一千一百萬。每年,有超過一百萬菲律賓人在海外工作。菲律賓僑民人口是世界第三,在中國(3千5百萬)與印度(2千2百萬)之後。
據菲律賓國家統計局預計,2010年底菲律賓人口數量達9401萬。菲律賓人口委員會執行主任托馬斯·歐西亞斯說,菲律賓每年出生大約200萬人,今年底全國總人口將達到9580萬人,人口增長率約2.04%,與1.04%的理想增長率相差甚遠。 菲律賓目前是全球人口最多的20個國家之一,也是東南亞地區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國家。在菲律賓,一對夫妻生育三、五個孩子相當平常,在商場里常能看到一對夫婦拖著一大群孩子逛街的情景。而未婚生育、低齡生育的現象也不罕見,在記者認識的朋友中,有一位當地記者,30多歲就已當上了外公;一位20多歲的司機已有4個孩子,據稱他16歲時和女友生下頭胎,等18歲結婚時已生下兩個孩子,但記者問會不會再生,這位司機朋友帶著苦笑回答,不生了,「四個已經太多了」。
❻ 關於菲律賓國籍人員永久居留中國的問題。
職業簽證是「Z」,訪問簽證是「F」,訪問簽證不能給中方工作的,要不就屬於非法就業,被公安機關發現了遣送回去幾年都進不來。你兩想要結婚可以申請辦理結婚證,和雙方都是中國人的辦理地點不一樣,要詢問民政部門。
❼ 菲律賓沒有身份證怎麼證明你是不是菲律賓公民
我在菲律賓出生的· 像你說那的那些貧民窟的人民一般70%左右會在家裡找人來接生最主要的是窮 這里醫院開銷非常大 特別是貧民窟的人民更負擔不了 這裏手續很容易哪 第一這里沒有計生問題 要生幾個政府不管你
對於那些沒有在醫院生的他們可以到菲律賓 NSO政府部門去辦 一般像在家裡接生的,手續一般都是接生婆幫他們去辦 2600菲幣 (380多人民幣) 包生包手續
像那個納稅卡 的問題這里的人一般都不用繳什麼稅的 像我們在公司買東西都直接加12% 國家稅收 個人稅的話一般窮人是不繳的
保險卡這里叫SSS 那些有正規工作的公司會提供保險卡 勞保 還有最低工資每個禮拜停一天還有.....
如果是那些菲正式的就沒有了
像我們這邊一個禮拜算一次工資 屬於非正式
駕照容易拿 一張300人民幣包過 先去辦學生證然後就可以去駕駛學校學了 一個月後就可以去考了 1天就可以拿出來
留學生的黃卡簡稱 ICARD 這個是證明這些是拿外國手續的 菲律賓沒有什麼身份證 一般就用POSTAL ID 駕照 SSS TIN ID 這幾款ID最多的在用 一般都用這幾種ID 來識別 ~
❽ 菲律賓作為AOSIS問題的參與討論國出於什麼立場,可以提出哪些問題或者什麼權利與義務
由國家利益的特點和減排立場的相近性決定,世界200多個國家自然的分成歐盟集團、傘形國家集團、發展中國家集團以及OPEC成員小島國聯盟五大不同的利益組合。
菲律賓屬於發展中國家集團。
20國集團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南非、阿根廷、墨西哥、巴基斯坦、泰國、委內瑞拉、菲律賓等發展中國家。20國集團是2003年8月份由20個主要發展中國家組成的非正式談判聯盟。
爭論一 發展中國家是否應該進一步細分?
發達國家:中印等國「相對發達」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一直極力將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大國拉入減排范疇,要求發展中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中也承擔量化減排指標。
為了讓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承擔強制性減排義務,一些發達國家提出,發展中國家應該細分為「相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的發展中國 家」。他們 認為中國、印度等一些新興經濟體屬於「相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溫室氣體排放在過去的20年中增量迅速,因此理應承擔一定的減排責 任。
發展中國家:這是曲解核心原則 發展中國家認為,人類活動、特別是工業化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絕大多數都來自發達國家。並且,發展中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與發達國家有著本質的區別,對發達國家的「奢侈排放」應予限制,而對發展中國家的「生存排放」和「發展排放」應 予保障。
針對將發展中國家細分為「相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的觀點,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於慶泰曾指出,這是部分國家在曲解「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這一氣候談判的核心原則。
所謂的「區別」主要是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區別,前者是全球變暖問題 的製造者,後者是該問題的受害者。對於發達國家造成的問題,發展中國家不可能承擔共同的責任。
爭論二 全球溫度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內?
發達國家:2攝氏度是生存底線 今年7月的G8峰會上,各國達成的共識之一,是以工業化前的水平為基準,將 全球溫度的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
目前科學界越來越多的共識趨向於認為,2攝氏度的升幅是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生存的底線。如果超過這一水平,地球氣候系統將出現動盪。發展中國家:現在
沒有一致結論
面對氣候變化最為脆弱的小島嶼國家認為,把全球溫度的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是遠遠不夠的。菲律賓代表認為,氣溫升高2度,會使菲律賓三分之一的國土消失。
因此,小島嶼國家聯盟要求,應把地球氣溫限制在比工業革命之前高1.5攝氏度的水平。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的專家則認為,現在確定全球變暖帶來的風險水平還為時尚早。中國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未來100年的氣候模型方案,目標是預測當全球變暖達到某個臨界點時將導致環境崩潰。對於溫度改變多少是危險的,現在還沒有一致的結論。
爭論三 資金與技術支持應通過何種方式?
發達國家:應通過市場化運作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組織與國際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於宏源介紹說,資金機制一直是氣候變化談判中的焦點問題之一。根據相關的國際公約,發達國家有責任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為技術開發和轉讓提供資金保障。但是這筆錢發達國家應該怎麼出、出多少,還有待達成共識。
英國認為,發達國家能夠拿出1000億美元來援助發展中國家,就已經不錯了。
至於這筆資金的財政來源,有些人認為碳市場應該成為未來主要的融資渠道,可以從全球清潔發展機制收入中抽取。還有的人則提出,可以推動全球性碳稅。
發展中國家:市場行為只是補充
5月20日,中國公布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的立場:發達國家應該拿出GDP的0.5%-1%向發展中國家兌現資金與技術的支持。
針對發達國家提出的通過市場行為獲得資金,中國指出這是在混淆概念,向發展中國家兌現資金與技術的支持是發達國家的責任,是政府行為。通過碳排放市場 和私有部門籌集的資金只能作為補充。
菲律賓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迄已同126個國家建交。對外政策目標是:確保國家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推動社會發展,保持菲律賓在全球的競爭力;保障菲海外公民權益;提升菲律賓國際形象;與各國發展互利關系。
❾ 境外人員是什麼意思
境外人員就是邊境外的人,就是指持有外國國籍的人員。在我國境外人員主要指外國國籍人員、港澳台人員(雖然不是外國國籍的人員,但在我國仍特稱為境外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