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究竟有多少叛軍

菲律賓究竟有多少叛軍

發布時間:2022-06-06 04:08:08

1. 菲律賓政府軍怎麼就不能剿滅這些叛軍

1.政府軍作戰實力虛弱,戰術,武器,訓練等都完全不能滿足作戰要求。
2.對方實力比較大,以最近與政府軍激戰的叛軍「阿布沙耶夫」來講,已經被世界列為恐怖組織,該組織與著名恐怖組織「基地」有密切聯系,且成員多為穆斯林大學生,文化水平較高。
3.政府沒本事,消極作戰。而且國內各種矛盾多,不能支撐太大規模的戰斗。
菲律賓最大的兩個反政府武裝」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阿布沙耶夫「都是穆斯林,反政府武裝的發展也與國際伊斯蘭社會的支持分不開

2. 關於"菲律賓政變"的評論

專家連線

阿羅約仍能掌握大局

東南亞問題專家翟昆談菲律賓政變

本報訊(記者馬晶)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東南亞研究室主任翟昆24日接受本報電話采訪時表示,就目前的形勢看,即使阿羅約仍然能夠基本掌握菲律賓局勢,但是仍然難以避免政變頻發的惡性循環。

翟昆說,菲律賓的政治體制中一直存在「軍隊干政、人民上街」的傳統,因此多年來一直政變頻發。2001年埃斯特拉達被迫下台後,阿羅約開始擔任總統,但是一直有人認為她的上任具有一定的不合法性,來自各種勢力的反對者始終都在策劃推翻她,所以針對阿羅約的小規模政變經常發生,這些政變一般以軍隊少壯派為主,也有政客參與,不過都不怎麼成氣候。

此外,近兩年來,阿羅約一直身陷各種政治丑聞中,除了去年披露的錄音帶丑聞以外,她的家人也紛紛被指責貪污腐敗。加上近來菲律賓國內社會事件,如踩踏、泥石流等頻發,這些都造成了下層人民的不滿。因此近年來菲律賓政變有升級的趨勢。

翟昆認為,目前菲律賓經濟情況比較穩定,另外阿羅約主要受到中上階層的支持,因此預計她基本還能夠控制菲律賓局勢。不過,不斷發生的政變,使阿羅約疲於應付,無力解決上述矛盾、穩定國內政治和社會秩序,因此,在未來阿羅約任內,類似的小政變還將繼續發生。

事件內幕

政變勢力曾向美國示好

《時代》雜志記者親歷反政府秘密會議

本報綜合報道據美國《時代》雜志報道,23日晚間,《時代》雜志的一位記者在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胞弟的家中親歷了反對派召開的一次秘密會議,會上醞釀出了政變計劃,據稱還與美國官員通了電話。

據報道,在前總統阿基諾胞弟何塞·許寰哥的家中,阿羅約的反對者們召開了一次特別的會議,並商討出政變計劃。與會的至少有12名中級官員和商人,許寰哥的女兒邁琪在桌子上擺滿了雞肉三明治、通心粉沙拉和玉米餅,阿羅約的政敵、商人帕斯特·塞康則在計劃成立一個新的政府。

會議中,塞康與一個據他說是在華盛頓的美國官員通了電話,電話中他向美國官員保證,政變後的政府仍會對美國友好。隨後,帕斯特又與被稱作「德爾塔」的菲律賓偵察突擊隊司令丹尼洛·里姆准將通電話,里姆在電話中證實針對阿羅約的行動計劃進展順利。塞康稱,參與計劃的軍方人員將於24日上午在馬尼拉的EDSA神廟列隊行進,紀念「人民力量運動」20周年。

但是里姆將軍在24日上午被逮捕,計劃中的政變暫時流產。截至目前,塞康和參與那次秘密會議的人沒有一個遭到逮捕。盡管反對派24日計劃舉行大規模示威,領導示威的人還包括前總統阿基諾,但是警方已經取消了所有街頭集會,馬尼拉全城布滿兵力。

安保措施

總統府設下三道關卡

數千示威者匯聚馬尼拉,前總統阿基諾參加遊行

本報綜合報道 24日,盡管阿羅約總統宣布實行緊急狀態,仍然有數千名示威者聚集在首都馬尼拉舉行抗議活動,要求阿羅約下台。

當天,馬尼拉已經緊張的安全戒備進一步加強。500多名防暴警察和300多名特種部隊士兵被部署在街頭。政府取消了所有的集會許可,並要求學校停課。在馬尼拉各地,安全部隊還設置了許多檢查站。

總統府周圍設置了3道關卡,並有裝甲車巡邏。在通向總統府的路上,安全部隊部署了更多的鐵絲網和集裝箱作為路障,只有重要官員被允許進入。安全委員會成員必須把汽車停在外面,步行進入總統府。主戰坦克和大型運兵車已經開進軍隊總部,以保障軍營內部穩定,嚴防軍營被陰謀政變者控制。

菲律賓軍方司令部也加強了警衛,美聯社記者稱,看到大約8車全副武裝的士兵被增派駐守此處。

目前,幾十個反政府組織的大約4000名示威者仍然聚集在大馬尼拉地區,紀念「人民力量運動」推翻馬科斯政權20周年,要求阿羅約立即下台,前總統阿基諾也參與其中,並在人群中做出了「斗爭」的手勢。反暴警察不得不使用盾牌與警棍,試圖阻止抗議者前進。(馬晶)

社會影響

緊急狀態引發市場波動

業內人士對菲律賓經濟前景悲喜參半

本報綜合報道 菲律賓進入全國緊急狀態之後,菲律賓比索和股市都出現了下跌。

據路透社報道,在當天緊急狀態宣布以後,比索對美元的匯率下跌了1%左右。而菲律賓股票交易所綜合指數下跌幅度達2.1%,為去年12月19日以來的最低點。

新加坡Informa全球市場公司分析師帕特里西亞·路表示,市場對於緊急狀態的直接反應將是普遍恐慌,隨著周末的到來,很難預測市場能否保持穩定。他表示,如果緊急狀態能夠在周末迅速結束,那麼市場的情況可能不會變得太壞。

菲律賓Metro銀行投資人員帕迪拉則認為,24日菲律賓市場的震盪可能只是暫時的。(馬晶)

新聞背景

菲律賓坐下「政變病」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政變和兵變就一直伴隨著菲律賓這個東南亞國家,而軍隊更是兩度在政權更迭中扮演重要角色。現任總統阿羅約上台以來,已經成功地化解了200多起軍事政變。以下是菲律賓歷史上幾次主要的政變事件。

1986年2月22日,菲律賓國防部長恩里萊和武裝部隊代理參謀長拉莫斯發動兵變,宣布脫離新當選的總統馬科斯,表示支持反對黨領導人阿基諾夫人。

1987年8月28日凌晨,霍納桑上校發動兵變,兵變部隊來自呂宋島中部的新怡詩夏省。但由於武裝部隊仍然支持阿基諾總統,此次兵變失敗。兵變中有53人死亡,300人受傷。

1989年12月1日晨,霍納桑再次發起兵變,封鎖機場並且轟炸總統府。美軍出動戰斗機幫助阿基諾解除了長達1周的圍困。

1990年10月,約200名叛軍強行佔領了駐扎在棉蘭老島武端市的陸軍第402旅旅部,宣布成立「棉蘭老聯邦共和國」,兩天後被政府軍粉碎。

2001年1月,菲律賓國防部長安吉洛·雷耶斯、武裝部隊總司令奧蘭多·梅爾卡多以及軍警高級官員宣布對埃斯特拉達總統不滿,力挺副總統阿羅約上台取而代之。

3. 2000年美國人在菲律賓被綁架

http://news.sina.com.cn/world/2000-4-18/82603.html
外電三寶顏十七日消息:劫持二十九名人質的穆斯林極端組織周一聲稱,如果美國總統柯林頓拒絕他們釋放阿拉伯恐怖分子的要求,他們將綁架或殺死美國人。

該組織要求釋放的恐怖分子包括一九九三年紐約世貿大廈爆炸案的策劃者優素福,以及陰謀炸毀紐約市紀念碑的阿布杜爾拉赫曼。
阿布薩亞福叛軍組織是巴西蘭省兩大穆斯林叛軍組織中較小一個,但它的行為更加激進。它今年三月份在攻擊政府軍哨所時,擄走五十多名人質做「肉盾」,目前仍將二十九名人質關押在原始森林中的匿藏處。
該組織提出幾項釋放人質的要求,並希望菲律賓總統埃斯特拉達正式向柯林頓轉達釋放恐怖分子的要求。在一周內給予答復。
該組織發言人阿馬德說,如果美國拒絕這一要求,他們將綁架或殺死在菲律賓的美國人。該組織還提出釋放囚禁在巴西蘭的二名同夥,以及在該省公共場所撤除十字架等要求。巴西蘭省長表示,如叛軍不在本月底釋放人質,將率領五百名武裝民眾營救人質。

另:
由於時間實在太久了,後文找不到相關新聞報道了,根據鳳凰衛視前幾天的節目說是只活下來兩個。可見菲律賓警方並不是因為人質是中國人便不想盡力,而是實在是沒什麼能力。現在美分多,網上大量充斥著如果是美國人怎麼怎麼樣以映射我國國力,實際上,不僅是美國人被害,還有一次三個法國人經過解救一個都沒活。

4. 菲總統杜特爾特如何鼓勵原住民殺叛軍

殺一個獎勵2萬元

5. 菲律賓叛亂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推翻這個政府

繼菲律賓海軍陸戰隊司令雷納托·米蘭達少將突遭解職之後,菲律賓警方2月27日宣布,他們已經對16名涉嫌政變陰謀的人員提起訴訟,這些人中包括4名國會左翼議員。
菲律賓當局29日指控前總統埃斯特拉達的一名助手涉嫌捲入周末發生的兵變。

卡德納斯曾經擔任埃斯特拉達政府副官,他被指控讓近300名官兵在27日強佔了馬尼拉一個商業中心前藏在他家中。

他們占據這個地點長達19個小時,但兵變最終和平結束。

卡德納斯是28日被捕的,警方說在卡德納斯的住宅發現了武器彈葯以及類似反叛軍人佩戴的紅色袖章。

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周二在軍隊司令部發表演說,警告「那些仍然生活在獨裁和欺騙的黑暗時代的人」,說必須把他們粉碎。

警方宣布,正在調查阿羅約總統的另一個政敵、反對派參議員霍納桑,他是埃斯特拉達的盟友。

阿羅約總統下令成立兩個獨立的委員會,調查在周末發動兵變的官兵們提出的投訴,一個委員會將調查有關士兵工資過低以及高級軍官貪污腐敗的投訴,另一個委員會則調查企圖兵變的士兵們的指稱:軍隊以炸死平民來上演恐怖襲擊,以說服美國為菲律賓政府提供更多錢進行反恐。

但阿羅約表示,那些涉及兵變的人將面對「法律制裁

6. 為什麼菲律賓的叛軍在此後與美國作戰

所謂叛軍就是反政府武裝力量。一個合法的政府可以安定民生,秩序井然,這個政府被國際認可,承認了它的合法性。如果有誰想破壞這個國家的秩序,美國幾乎都要插手管。故稱美國為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寬″!美國可以把這些開支拿來建設國家、提升自己人民的福利,何樂不為?

7. 從親美到反美,南亞小國菲律賓究竟都經歷了什麼

南亞小國菲律賓不是反美,而是減少美國對菲律賓的控制。

他在表達對美國的不滿的過程中在各國,他還表達了對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個人不滿。相反,在新總統特朗普上任後。杜特爾特一向尊重特朗普。特朗普上台近兩年以來,他從未批評過杜特爾特的反毒品運動,遭到了諸如人權之類的trick倆的攻擊,而且兩者的處事風格相似。杜特爾特的實用主義也賦予菲律賓更大的自治權。他沒有與美國結盟。相反,它只是與保持與美國的軍事同盟分開了經濟和外交距離,為了減少美國干預內政和控制的可能性。

8. 菲律賓為什麼軍隊那麼弱

不存在沒人沒錢的尷尬局面?別搞笑,菲律賓軍隊弱,最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窮,現代戰爭基本就是在拼錢,要打造強大的海陸空三軍,除了要有好裝備,還要有很高水平的訓練,招兵也得給足夠好的待遇,還要負責退役就業安排,給獎金和撫恤金等等,這一切都是需要錢!自動化武器,消耗彈葯很快的,一場激戰消耗幾百萬發子彈都是常事。菲律賓每年的軍費才幾億美元,怎麼打造得了強大的軍隊啊,光是維持那十幾萬軍隊都很勉強,三軍裝備都很老舊,陸軍由於長年跟叛軍作戰,戰鬥力還可以,但海空軍沒有好裝備,基本沒法打,菲律賓海空軍裝備基本都幾十年前的舊貨,落後得很,數量又很少。美國或許可以給菲律賓幾千萬援助,送他們一點老舊巡邏艇,但杯水車薪,更不可能讓美國去養菲律賓軍隊的。何況一個國家的國防現代化是買不來的,沙特買來那麼多先進裝備,那群老爺兵待遇好得要命,卻一樣給胡塞武裝打得落花流水。
不是人多,軍隊就強的。曾經印度那麼大,幾億人口,還不是給英國幾千人就征服了。清朝百萬大軍,也給英法幾千軍隊就打敗過。菲律賓經濟還可以?菲律賓經濟很差才對,菲律賓自97年金融風暴後就很差,也就恢復友中政策後,經濟才恢復高速增長。菲律賓人均GDP才3000美元,也就中國人均GDP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而且菲律賓中央zf控制的地盤很小,各地家族勢力很強大,還經常都是收不上稅,而且南部基本為YSL叛軍控制。

9. 菲律賓屠殺事件是怎麼一回事

據菲律賓媒體報道,近百名荷槍實彈的武裝分子,23日在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上的馬京達瑙省劫持了51名人質,其中包括34名記者。當地軍方稱,目前人質已有36人遇害,大部分被砍頭致死。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對此表示強烈憤怒,下令不惜一切代價追捕兇手。
菲軍隊曾在馬京達瑙省打擊叛軍(資料圖片)
郭娟 制圖重慶晚報11月24日報道 據菲律賓媒體報道,近百名荷槍實彈的武裝分子,23日在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上的馬京達瑙省劫持了51名人質,其中包括34名記者。菲律賓軍方消息稱,目前人質已有36人遇害。對此,菲律賓總統阿羅約表示強烈憤怒,並發誓要將殺人犯繩之於法。槍手圍堵汽車據報道,劫持事件發生地距離菲律賓首都馬尼拉930公里,屬菲律賓南部馬京達瑙省下轄的布欒鎮。當日上午9時,該鎮鎮長易卜拉辛·曼古達達圖委派自己的妻子埃斯梅爾,率領家人、助手和支持者,以及當地新聞記者,浩浩盪盪前往當地一處選舉辦公室,報名參選2010年省長選舉。就在一幫人尚未抵達選舉辦公室,突然一夥荷槍實彈的武裝分子圍住三輛車,攔住了他們去路,不容分說將人質帶到附近的山村。目擊者稱,武裝分子打扮很像該省民兵,總數大約有100人,不過到目前為止,當地政府尚未核實這一數字。大部分女性遭先奸後殺據易卜拉辛介紹,上午10時左右,他收到妻子埃斯梅爾的簡訊說,他們一行人遭武裝分子劫持。他立即與妻子通電話,然後就再也無法與她取得聯系。他說:「妻子被殺前,我還曾與她通電話,在電話中我聽到打耳光的聲音。」他表示,被劫持的人質除了他的妻子、姐姐和弟弟外,還有兩名律師,34名准備報道他參選省長一事的記者以及其他政界人士。易卜拉辛悲痛欲絕地說:「妻子被武裝分子先奸後殺。大部分女性死者有明顯的被糟蹋痕跡。」就在易卜拉辛收到簡訊數小時後,先期參與搜救人質的菲律賓軍方駐馬京達瑙省部隊,在事發地點先發現了34具遇害者屍體。據當地軍方負責人阿爾弗雷德·卡頓介紹,遇害者大部分被武裝分子砍頭致死。疑是政敵仇殺早些時候,菲律賓軍方發言人羅米歐·布郎納中校表示,綁匪很可能與馬京達瑙省現任省長安達爾·安帕有關。據悉,馬京達瑙省有兩大強勢的政治家族——曼古達達圖家族與安帕圖恩家族,這兩大家族長期不和。其中,安帕圖恩家族相當厲害,現任省長就是該家族成員,當地盛傳該家族甚至還有私家武裝。布郎納說,易卜拉辛是下屆省長的熱門人選,為阻止他參選,幕後主使很可能是安帕的兒子。目前,省長尚未對劫持事件發表意見。總統下令追凶菲律賓政府23日對當天的人質劫持事件表示憤怒,總統阿羅約下令不惜一切代價追捕兇手。軍方發言人卡頓說,雖然尚不能確定綁架分子的身份,軍方已經接到政府命令,全力以赴找到劫持事件的幕後主使。事件發生後,菲律賓新聞界對此表示強烈譴責,菲律賓政府棉蘭老島事務顧問杜雷扎建議該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只有每個人都不能持有武器,馬京達瑙省才能安全。三名記者遲到僥幸逃過一劫據悉,原本前來登記報道的記者共有37名。大部隊早上9點後出發,不過有三名前去的記者稍微遲到了,因此他們到其他記者住的酒店問路。酒店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們三個人,兩名騎摩托車的男子到處詢問記者們去了哪裡,還試圖詢問所有記者的名字。這三名記者意識到此行相當危險,臨時決定不去臨鎮謝里夫阿瓜克,僥幸逃過被殺的厄運。新聞背景菲政治對立家族用暴力解決分歧上周,菲律賓2010年大選開始選舉人登記備選工作,選舉投票將一直持續到明年5月10日。不過,菲律賓激烈的政治選舉斗爭之外,暴力總是如影隨形,尤其在馬京達瑙省等南部地區。長期以來,這一地區反政府武裝、極端分子的活動都很猖獗,加上激烈的家族沖突有,南部地區一直以來都是菲律賓政府安全部隊的老大難問題。

10. 請問目前戰亂地區或國家有哪些

1.東部剛果(金):自從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發生後,盧安達胡圖族和圖西族武裝之間的沖突就波及到相鄰的剛果(金),導致這里也不再穩定。從那以後,剛果(金)地區就成了無法無天的戰亂之地,導致100多萬剛果人逃離家園。2003年,剛果(金)圖西族首領洛朗-恩孔達佔領這里,並建立保衛人民國家議會。2009年1月,恩孔達被盧安達軍方逮捕,但是保衛人民國家議會和其他叛軍組織繼續堅持沖突。圖中是2009年1月19日,戈馬附近的當地人抬著親屬,將其葬在一個難民營地旁。

2.克什米爾:自從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以來,克什米爾一直是雙方沖突的焦點之一。為了這塊有爭議的領土,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經進行了三場戰爭,小規模邊境沖突更是時有發生。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動盪不安,近來兩名穆斯林平民遇害更是令緊張局勢升級。圖中是2010年2月5日,印度警察向斯利那加街道上的抗議人群發射催淚瓦斯,一名克什米爾穆斯林又將瓦斯罐扔回去。

3. 伊朗:2009年伊朗總統大選後,反對派質疑內賈德靠舞弊勝選,數百萬伊朗人走上街頭支持反對派候選人穆薩維。選舉後抗議很快發展成「綠色革命」,成為伊朗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但是與塞爾維亞、喬治亞以及烏克蘭的「顏色革命」不同,伊朗「綠色革命」並未席捲全國,政府甚至利用軍隊鎮壓抗議。圖中是2009年12月27日,一名帶著綠色腕帶的抗議者與民兵發生爭議。

4.查德:查德內戰已經進入第五個年頭,因為反政府叛軍經常得到蘇丹援助。但是,被戰爭撕裂的查德不僅是成千上萬蘇丹達爾富爾難民的安全天堂,也是中非共和國難民的避難之所。2009年5月,查德政府軍成功阻止叛軍佔領查德首都恩賈梅納推翻政府,圖中三名查德士兵在戰斗之餘休息。

5.東查德:在過去五年間,在東查德和蘇丹達爾富爾地區,至少40萬難民逃入查德沙漠中的難民營。兩個國家的叛軍組織以國家忽略種族迫害為由,與政府軍發生戰斗。平民們經常被困於戰火中,還有忍受保守強奸和種族清除的恐懼。圖中是2008年6月26日,來自蘇丹的難民撿拾樹枝用以在查德難民營中生火。

6.朝鮮:在朝鮮戰爭結束半個多世紀後,朝鮮與韓國之間的關系依然十分緊張。雙方從未簽署國正式的和平協議,美國在韓國的駐軍達2萬多人。朝鮮領導人金正日1994年繼承父親金日成的職務後,忽略美國再三警告著手開發核計劃。2006年,朝鮮第一次核試驗成功,2009年5月第二次核試驗成功。圖中是2009年2月19日,在朝韓非武裝區兩側,韓國士兵與朝鮮士兵面對面站崗。

7.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西北邊境省和聯邦直轄部族地區是世界上最不穩定的兩大戰區之一。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的邊境線長達2400公里,自從2001年以來,兩個地區的伊斯蘭民兵與巴基斯坦政府軍就開始激戰。「基地」組織的高級領導人也被認為藏在這里,美國利用無人轟炸機搜尋恐怖分子和塔利班領導人。圖中是2010年2月1日,武裝分子毀掉了白沙瓦的北約聯軍儲油庫,一名巴基斯坦士兵正在警戒。

8.巴基斯坦:當伊拉克和阿富汗吸引公眾注意後,巴基斯坦的安全和穩定成了美國反恐戰爭中最重要的任務。在美國壓力下,巴基斯坦最近開始對其邊境地區的塔利班武裝加大進攻力度。巴基斯坦政府軍在反對塔利班的鎮壓叛亂中取得一些成功,但卻是以疏遠民眾和動搖巴基斯坦社會為代價的。圖中是2009年6月21日,從巴基斯坦北部戰區中逃出的難民,他們現在住在斯瓦比難民營中。

9.索馬里:自從20世紀90年代,索馬里就沒有中央政府,和平也遠去。索馬里前總統巴雷1991年被推翻後,叛軍組織分裂成以軍閥為首的不同陣營。美國曾與1992年採取「恢復希望」行動,但在「黑鷹墜落」後,被迫與1994年撤出。2006年,伊斯蘭法庭聯盟曾給索馬里帶來暫時的和平和穩定。2007年初,在聯合國支持下成立過渡聯邦政府。今天,索馬里的大部分地區都在伊斯蘭武裝組織控制下,現任總統、前伊斯蘭法庭聯盟領導人謝赫-艾哈邁德只能控制少數地區。圖中是2007年11月19日,在摩加迪沙附近難民營的索馬里人在准備午餐。

10.索馬里:現在索馬里沖突主要發生在中央政府與伊斯蘭武裝組織「青年黨」之間。「青年黨」最近公開宣稱,他們將參加「基地」組織領導的國際聖戰運動。圖中是2009年12月1日,「青年黨」民兵襲擊政府陣地,一名政府軍士兵站在一名被打死的武裝分子旁邊。

11.菲律賓:菲律賓時亞洲內戰持續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40年的沖突導致4萬人死亡。內戰始於1969年,名為「新人民軍」的反政府武裝要推翻費迪南德-馬科斯的獨裁統治。盡管馬科斯1989年去世,但國際調停依然失敗,包括挪威長達20年的和解嘗試。「新人民軍」採取游擊戰術和招募童子軍。圖中是2006年10月17日,菲律賓政府軍士兵在瞭望塔中巡邏。

12.加沙:2007年,經過有爭議的議會選舉和與法塔赫激戰後,哈馬斯控制了加沙地帶。以色列加強制裁,哈馬斯和其他基金組織用自製火箭彈襲擊以色列城市報復。2008年12月,以色列發動了目的在於摧毀哈馬斯武裝力量的大規模「鑄鉛」行動,雙方都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哈馬斯被譴責使用人盾,以色列被指責使用白磷彈肆意屠殺平民。圖中是2009年1月5日,以色列空襲後,一名巴勒斯坦男子正在廢墟中尋找可用之物。

13.印度:印度總理辛格曾表示,印度毛派武裝(納薩爾派)已經成為印度面臨的最大國內安全挑戰。納薩爾運動始於1967年的當地農民叛亂,隨著時間流逝,這場運動已經演化成以推翻印度政府、建立共產主義政權的全國性反政府運動。在過去10年間,毛派武裝佔領的地區擴大了四倍,全國223個地區都有他們的身影。圖中是2010年1月7日,毛派武裝抗議安得拉邦政府的公共汽車旅行。

14.阿富汗:2001年遭遇「9-11」恐怖襲擊幾個月後,美國即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及其盟友「基地」組織發動進攻,並建立了以卡爾扎伊為首的政權。8年後,大選未能給阿富汗帶來穩定,塔利班的反抗依然堅韌。2009年12月,美國總統奧巴馬下令增兵3萬人進入阿富汗,駐阿聯軍總人數超過15萬人。圖中是2010年2月16日,一個阿富汗家庭看著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進入馬爾賈。

15.奈及利亞:1995年,包括劇作家和環保人士肯-薩羅維瓦被奈及利亞軍政府絞死後,尼日三角洲的武裝運動就開始風起雲涌。10年前,薩羅維瓦抗議石油公司在開發石油過程中,造成當地人貧困和環境污染。今天,尼日三角洲解放運動要求分享奈及利亞更多的石油財富,並且清理當地的石油污染。2008年9月,尼日三角洲解放運動成員慶祝勝利。2010年1月30日,尼日三角洲解放運動拒絕單方面停火協議,導致石油公司遭綁架和襲擊擔憂擴散。

16.南奧塞梯:南奧塞梯位於喬治亞與俄羅斯邊境之間。1988年,南奧塞梯人民陣線要求從喬治亞獨立出去,並入俄羅斯。從那時開始,雙方的軍事對峙就時常發生。2008年,俄羅斯介入沖突中,支持南奧塞梯分離武裝。今天,南奧塞梯依然在俄羅斯控制之下,但俄格關系十分緊張。圖中是2008年8月9日,俄羅斯軍隊政治穿越山區進入南奧塞梯戰區。

17.尼泊爾:盡管2006年簽署的全面和平協議標志著尼泊爾10年內戰結束,但尼泊爾兩大主要政黨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維持政治穩定。2009年5月,代表尼泊爾國大黨的總統拉姆-亞達夫推翻總理、尼泊爾共產黨領導人普拉昌達解僱軍方領袖卡特瓦爾的決定,迫使普拉昌達辭職,雙方再起紛爭。圖中是2009年5月3日,一名支持國大黨的尼泊爾學生抗議解僱卡特瓦爾。

18.中非共和國:2004年,中非共和國經歷了近10年的動盪後,終於全面爆發內戰,自稱民主同盟軍的叛軍向弗朗索瓦-博齊澤總統領導的政府發動進攻。盡管2007年4月13日,雙方簽署正式和平協議,但零星的沖突依然持續發生。2007年以來,歐盟派遣維和部隊援助中非共和國政府,保護平民。圖中是2009年2月12日,法國軍官邁克爾與當地一名村官交談。

19.緬甸:自從1949年開始,克倫邦少數種族反對緬甸政府,沿著泰國邊境建立了克倫族「高都麗」自治邦,緬甸自此陷入世界上最長期的內戰深淵。2009年6月,緬甸政府軍在緬泰邊境的克倫族叛軍發動進攻,佔領7個叛軍營地,迫使4000多名克倫叛軍逃入叢林。圖中是2006年1月31日,克倫民族解放軍一名士兵背著機關槍,慶祝反抗政府57周年。

20.哥倫比亞:自從1964年以來,哥倫比亞就是世界上沖突最劇烈的地方之一。哥倫比亞政府、准軍事組織、販毒集團以及游擊隊等組織,互相攻伐不休。在沖突中,綁架人質、走私毒品、對平民發動恐怖襲擊等,已經成為哥倫比亞平民的日常生活一部分。圖中是2009年11月3日,哥倫比亞政府軍奇襲「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武器庫。

21.秘魯:1980年以來,秘魯政府一直致力於撲滅游擊組織「光輝道路」,該組織以推翻利馬政府、建立工人階級專政為目標。20世紀80年代,「光輝道路」十分活躍,但1992年該組織領導人阿維馬埃爾-古斯曼被捕後,該組織開始消聲滅跡。直到2002年3月,美國駐秘魯大使館遭到「光輝道路」炸彈襲擊,當時恰好是美國總統小布希訪問利馬幾天前。圖中是2007年11月27日,秘魯內政部長在檢查警方繳獲的「光輝道路」的武器和制服。

22.北愛爾蘭:1969年,愛爾蘭最古老政黨新芬黨下屬秘密武裝組織——臨時愛爾蘭共和軍,開始武力反對駐扎在北愛爾蘭的英國軍隊,以實現愛爾蘭的完全統一。但自從英國議會宣布直接管制阿爾斯特後,雙方沖突開始升級。從1969年到1998年,沖突共造成3500多人遇難。盡管雙方1998年簽署和平協議,但這場政治動亂並未徹底結束。2009年3月,可以看到愛爾蘭勒根街頭上被毀掉的汽車殘骸。

23.蘇丹達爾富爾:近年來達爾富爾地區沖突已經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戰亂之一。沖突起源於地理分歧:蘇丹的權力和資源主要集中於北方的首都喀土穆周圍,其他地區則被邊緣化。20世紀初,西部的達爾富爾叛軍拿起武器抗議,而政府也以武力相回應,導致至少30萬人遇難。今天,沖突已經平靜下來,聯合國維和部隊開始執行維和任務。但40萬蘇丹難民住在外國難民營中,國內另有120萬難民無家可歸。圖中是2009年3月12日,蘇丹難民路過查德歐盟維護部隊駐地。

24.南蘇丹:蘇丹總統巴希爾已經成為世界上唯一被以戰爭罪起訴的國家現任首腦,國際刑事法庭已經於2009年3月4日發出逮捕令。但是達爾富爾還不是巴希爾唯一頭疼的地方,石油資源豐富、自治的南部蘇丹也從未中斷與喀土穆爭權,直到2005年在美國協調下簽署全面和平協議。2011年,蘇丹將舉行公投,決定南蘇丹是否獨立出蘇丹。雙方正在重新武裝,近來南蘇丹已經數十人被殺。圖中是2009年3月18日,支持者問候巴希爾,他在北方依然很受歡迎。

25.墨西哥:盡管墨西哥是一個發達國家,但長期的毒品走私和暴力已經重創了這個國家,與毒品有關的暴力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讓觀察家擔心墨西哥會失控。2007年1月份以來,墨西哥毒品暴力已經造成一萬人死亡。盡管卡爾德龍總統加倍努力鎮壓販毒集團,但與美國邊境城市提華納、華雷斯市等,依然是可卡因和大麻的轉運中心,並且成為暴力中心。圖中是2009年8月2日,華雷斯市戒毒中心發生暴力事件,至少18人死亡,5人受傷。

26.印尼:自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印尼最東部的巴布亞省和西巴布亞省就開始上演脫離這個島國的叛亂活動。在美國《紐約協議》的支持下,荷蘭於1961年放棄了這兩個省,但當地巴布亞人沒有同意。今天,巴布亞武裝叛軍用弓箭反對印尼軍隊。2009年12月份,「自由巴布亞運動」領導人凱利-誇利亞被擊斃。圖中是2009年7月21日,「自由巴布亞運動」成員在記者招待會上,否認他們參與2002年銅礦和金礦襲擊事件。

27.伊拉克:2003年12月13日,也就是美國入侵伊拉克9個月後,美軍在提克里克一家農場附近抓獲了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經過了三年的內戰和混亂,美國終於取得了成功。但是盡管2007年美國同意了大衛-彼得雷烏斯將軍的「增兵」行動,但伊拉克依然政治動盪,而且暴力事件頻發。伊拉克依然有5萬名美軍,圖中是2009年10月25日,一名美軍士兵站在巴格達省議會前警戒,那裡幾個小時前剛剛被炸彈襲擊。

28.葉門:自從2004年6月,葉門政府就與什葉派武裝「胡塞叛軍」發生沖突。一些分析家將這場沖突為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之間的代理人戰爭。因為沙特該地區的遜尼派大國,對邊境發動空襲支持葉門政府;而伊朗是什葉派勢力,支持叛軍。盡管2010年2月,葉門政府與叛軍簽署了休戰協議,但現在就認為沖突結束還言之過早。圖中是2010年2月17日,一隊叛軍驅車通過沙特邊境的葉門控制區。

29.烏茲別克:向高加索和中亞的其他前蘇聯國家一樣,烏茲別克同樣面臨著打擊極端伊斯蘭主義和聯合溫和派穆斯林的兩難問題。烏茲別克政府虐待恐怖嫌犯的行為,導致其與當地穆斯林組織關系變緊張。2005年,該國內政部和安全部隊向安集延穆斯林抗議者開火,導致187人死亡(另有說超過1500人死亡)。圖中是2005年5月17日,烏茲別克駐倫敦大使館被用紅顏料塗抹。
30.烏干達:在過去22年間,烏干達叛軍「聖主抵抗軍」在烏干達北部十分活躍,並且波及到中非共和國、剛果(金)以及蘇丹。起初,「聖主抵抗軍」是以推翻烏干達政府、建立基督神權政治為目標,現在它已經淪落為靠掠奪為生。烏干達政府軍與「聖主抵抗軍」曾在2006年簽訂停戰協議,就在所有人期盼和平到來時,雙方談判陷入僵局。圖中是2007年9月24日,一名婦女和她的孩子靠在被毀掉的棚屋旁邊。
31.泰國:泰國政府一直與穆斯林關系緊張,許多穆斯林生活在南部的北大年地區。2004年,雙方緊張關系開始升級,當時北大年地區的伊斯蘭叛軍開始分離叛亂行動。曼谷政府宣布,難以控制的南部地區不久後就會穩定。但與此同時,死亡人數卻在不斷上升。2008年3月,超過3前武裝人員被殺死。圖中是2010年2月15日,泰國士兵正在檢查一名被打死的武裝分子屍體。
32.衣索比亞歐加登:歐加登地區主要以索馬里人為主,從1984年開始,「歐加登解放陣線」就致力於脫離衣索比亞,進而加入索馬里。衣索比亞政府嚴厲鎮壓叛亂,雙方沖突經常導致援助組織的援助行動受阻。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究竟有多少叛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