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戰和二戰共傷亡多少人
一戰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捲入戰亂。戰場上雙雙傷亡人數達3000多萬,還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戰爭帶給人類空前的災難.第一次世界大戰打了四年多,最終以同盟國集團的德、奧等國戰敗而結束。
二戰是歷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戰爭,共有5500萬-6000萬人死亡,1.3億人受傷,合計死傷1.9億人,
㈡ 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損失了多少人
美軍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共派出兵力270萬,累計傷亡超過30萬人,其中死亡人數超過10萬。損失的艦船飛機也是不計其數。
日本想通過索羅門群島來夯實東南亞的戰略位置,並以此來切斷澳大利亞與美國之間的補給線。而美國當時的想法是,通過索羅門群島來實現阻止日本擴張的目的。然後,他們就在瓜島相遇了。
這一仗一開始日本差不多是勢在必得,但卻犯了戰略性錯誤。日本進攻的重點只放在了奪取機場上,而忽視了美軍的補給線。於是,一場遭遇戰最終給打成了消耗戰,而日本由於幾乎無法正常補給,最後不得不淪落到人吃人的地步。
最終,雙方付出的代價是:
日本:38艘艦船沉沒,683架飛機損毀,19200人陣亡,其中8500人死於戰斗,其餘10700人,大多死於飢餓。
美國:29艘艦船沉沒,615架飛機損毀,7100人陣亡,7700餘人受傷。
瓜島戰役的勝利,使美國首次取得了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相應地,日本在太平洋上已經從攻勢轉為了守勢。美國的全面勝利,也就只剩下了一個時間問題。
1945年2月,硫磺島戰役,傷亡26040這是一場本沒什麼懸念、美軍實力一邊倒的戰斗。美國以5倍於日本的兵力,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是,代價是巨大的。
雙方投入的力量為:
美國:包括3個陸戰師、第五艦隊等在內的110000名軍人,以及500多艘艦船。
日本:主要是陸軍109師團和海軍警衛隊,共計21060名軍人,以及23輛坦克、438門火炮、33門海軍炮和69門反坦克炮。
最終的結果則為:
美國:1艘航母沉沒,1艘航母嚴重受損,137輛坦克被毀,6821人死亡,總傷亡人數26040人。
日本:18000人在戰斗中死亡,216被俘,其它約3000人一直躲藏到幾周甚至幾年之後,最終被消滅或投降。
硫磺島戰役是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唯一一次美國傷亡人數超過日本的戰役,戰斗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不過好在平民在戰前已經全部撤離,整個36天的戰斗沒有造成平民傷亡。
1945年3月,沖繩戰役,傷亡75357人沖繩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最後一次大規模行動,也是整個太平洋戰區發起的最大規模的兩棲作戰。整個戰役持續了3個多月,共造成18.5萬人傷亡,另外還有4~15萬沖繩平民死亡。
此次戰役,美國的主力是第十集團軍和第五艦隊,其中,第十集團軍投入了全部54萬兵力的近一半,高達25萬。而日本的兵力為11.6萬,包括32軍的7.6萬人,和沖繩4萬左右的本地部隊。
沖繩戰役的結果:
美國:12艘驅逐艦沉沒,15艘兩棲登陸艦沉沒,221輛坦克被毀,763架飛機被毀,最高20195人死亡,總傷亡人數75357人。
日本:1艘戰列艦、1艘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沉沒,27輛坦克被毀,1430架飛機被毀,死亡人數約11萬。
沖繩的地理位置對美國來說極其重要,因此即便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也是在所不惜。奪取沖繩之後,美國就擁有了一個理想的艦隊基地,為入侵日本本土做好了准備。
「沒落行動」部署
當然,美國計劃中的入侵日本的「沒落行動」,最終被原子彈轟炸所代替,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沖繩戰役的慘狀所震驚到了。如果沒有原子彈,美國將在不久後,發起一個比諾曼底登陸規模還要大得多的兩棲戰役,而美國要為此付出的代價,將是超過100萬人的死亡。
倘若當時原子彈沒有準備好,這一幕相信會有人樂意見到。
……
在太平洋戰場上,雖然在大部分戰斗中,美國擁有絕對的優勢,但實際上美國人的總傷亡人數超過了日本。
另外,也可以發現,日本傷亡人數中,受傷的比例要比美國低不少。這其中主要有2個方面的影響:
㈢ 美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共傷亡多少人
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傷亡情況(不含俘虜):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傷亡人員總計為101.3萬。其中死亡40.5萬人(陣亡佔29.1萬人)、受傷累計60.8萬人次。美軍傷亡人員約70%分布於歐非戰場,其中僅西歐戰場(1944年6月-1945年5月)便有13.5萬人陣亡、45.1萬人(次)受傷。
1、從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3月底,據不完全統計,日軍共斃、傷、俘同盟國軍隊30萬人,擊沉、傷大型作戰艦只約40艘。日軍傷亡約4萬人,傷巡洋艦2艘、驅逐艦3艘。
2、瓜島:日軍在西南太平洋地區兵力為陸軍17軍,司令百武中將,下轄約13個大隊,臘包爾組建第8艦隊,司令三川海軍中將,下轄5個戰隊、2個大隊,共有輕重巡洋艦7艘,及幾艘驅逐艦和潛艇。瓜島駐軍僅海軍警備隊240人,施工部隊2700人。
美軍攻擊部隊下轄2個特混編隊,共有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1艘、輕重巡洋艦14艘、驅逐艦32艘,以及其他艦艇。地面作戰部隊有海軍第1陸戰師以及第2陸戰師一部。
1942年8月7日戰役開始,1943年2月結束,雙方各損失驅逐艦以上艦只24艘,日軍損失各型飛機600架,盟軍先後投入兵力6萬,傷亡5800人,日軍侵入瓜島兵力約3.5萬人,被殲2.4萬人。
3、阿留申群島作戰:1843年初阿圖島駐日軍2500人,基斯卡島日軍6000人。擔任對阿留申作戰美軍第8艦隊。司令金凱德,轄作戰船隻54艘9其中重巡3艘,護航航母一艘,戰列艘3艘,驅逐艦15艘。各型飛機250架,登陸部隊為1個步兵師。5月11日美1個陸軍師登陸阿圖島,30日全殲島上日軍。7月29日日軍撤離基斯卡島。此戰日軍亡3000餘人,3艘驅逐艦,5艘潛艇被擊沉,4艘驅逐艦重傷。
4、新喬治亞群島:日軍14000人,飛機150架,作戰艦支17艘。美軍2個師,紐西蘭軍1個師,共58000人,各型作戰艦支134艘,飛機1290餘架。此戰美軍傷亡5000餘人,損失作戰艦支8艘,飛機141架。日軍傷亡2500人,損失艦艇19艘,飛機790餘架。
5、布根維爾島作戰:此島及周圍小島駐日軍6萬人,11月1日美軍14000人在該島奧古斯塔皇後灣登陸,該處日軍只有300人,美軍佔領登陸場,12月下旬美軍進一步擴大登陸場兵力增至44000人,並建了簡易機場。島上其它區域日軍被孤立。
6、吉爾伯特群島:日軍5300人。美軍1個陸戰師、1個步兵團和其他部隊組成。1943年10月下旬日海軍在交戰失利後被迫撤退,島上日軍只好為天皇玉碎了。
7、新幾內亞反攻:巴布亞半島作戰,1943年2月2日美軍佔領布納,日軍傷亡12000餘人,美、澳聯軍傷亡8500人。2月底,日軍亡3600人。
8、馬紹爾群島作戰:日軍傷亡和被俘11000餘人,美軍傷亡2200人。1943年夏,麥克阿瑟指揮的西南太平洋部隊已擁有14個澳大利亞師和3個美國師,海軍為第7艦隊,共有飛機1400架。
9、馬里亞納作戰:日軍駐軍6萬人,美軍登陸兵12萬人。塞班島作戰日軍亡23000餘人,被俘900餘人,美軍傷亡16000人。關島作戰日軍亡17000人,被俘1250人,美軍傷亡9200人。提尼安島作戰日軍亡6050人,被俘約200餘人,美軍傷亡1700餘人。
10、菲律賓作戰(含萊特島作戰):日軍傷亡被俘45萬人,被擊沉艦只68艘,損失飛機7000架(其中神風自殺機700餘架)。美軍傷亡62000人,損失艦只21艘,各型飛機900架。
11、硫磺島作戰:日軍3萬餘人,美軍22萬人。日軍亡25000餘人,被俘1000人,美軍傷亡21000人。
12、沖繩島作戰:美軍公布日軍傷亡11萬餘人,被俘9000人,損失飛機7830架,其中特攻機2200架,美軍傷亡75000餘人,,損失飛機763架,驅逐艦以下船舶損失400餘艘,大多為神風自殺機擊毀。
13、以上作戰日軍傷亡71萬餘人,美軍傷亡22萬餘人,另1943年3月底之前盟軍傷亡與被俘30萬人,未計算西南半島43年3月底後的戰損。
14、蘇軍出兵東北,日軍傷亡、被俘68萬人。
15、中國戰場殲滅日軍105萬人,偽軍118萬人,俘日軍127萬人。
16、廣島原子彈日本亡71000人,傷68000人,長崎原子彈日本亡35000人,失蹤5000人,傷6萬人。
17、據美《馬歇爾報告書》記錄美、英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使日軍共損失124.7萬人(含印緬戰場美、英、中三國聯軍殲滅日軍16萬人)
㈣ 二戰初期美軍在菲律賓損失拉幾個師
二戰初期菲律賓群島的美菲集團計有13萬人(麥克阿瑟中將任司令,其中3.1萬美國人)
結果美菲聯軍士兵死亡2500人,負傷5000人,110000人被俘虜(其中包括美軍中將溫賴特)。
㈤ 1.一戰各國死亡人數(一一列舉)
具體如下:
協約國士兵的陣亡: 5,497,600
比利時: 13,700
英國: 908,000
澳大利亞:60,000
法國:1,240,000
法國殖民地:114,000
希臘:5,000
義大利:650,000
中國:3000
日本:300
同盟國士兵的陣亡:3,382,500
奧匈帝國:1,200,000
保加利亞:87500
德意志帝國:1,770,000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一戰
㈥ 一戰二戰各國死傷人數
■一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20世紀初的一場人類浩劫,大戰使各國人民遭受空前災難,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共計7340餘萬人 ,直接參戰部隊2900多萬人,死於戰場的約1000多萬人,受傷的約2000萬人,受戰禍波及的人口在13億以上,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75%,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
·協約國士兵的傷亡: 5,497,600
比利時: 13,700
英國: 908,000
澳大利亞: 60,000
加拿大: 55,000
印度: 25,000
紐西蘭: 16,000
南非: 7,000
聯合王國: 715,000
法國: 1,240,000
法國殖民地: 114,000
希臘: 5,000
義大利: 650,000
日本: 300
黑山: 30,000
羅馬尼亞: 336,000
俄羅斯: 1,700,000
塞爾維亞: 450,000
美國: 50,600
·同盟國士兵的傷亡: 3,382,500
奧匈帝國: 1,200,000
保加利亞:87500
德國: 1,770,000
奧斯曼帝國: 325,000
·平民的傷亡: 6,493,000
奧匈帝國: 300,000
比利時: 30,000
英國: 31,000
保加利亞: 275,000
法國: 40,000
德國: 760,000
希臘: 132,000
羅馬尼亞: 275,000
俄羅斯: 3,100,000
塞爾維亞: 650,000
奧斯曼帝國: 1,000,000
■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在1939—1945年,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國家發動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大戰,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軍民死亡5120 余萬人,最後以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的徹底失敗而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盟國軍隊死亡人數
澳大利亞:23,400
巴西:493
加拿大:37,500
中國:3,800,000 (包括傷亡)(資料來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陳列)
捷克斯洛伐克:46,000
法國和「自由法國」的武裝力量: 210,000
希臘: 88,300
印度: 36,000
荷蘭: 7,900
紐西蘭: 11,625
挪威: 2,000
波蘭: 123,000
南非:6,840
蘇聯:13,700,000 (一說8,668,000)
英國:264,000
美國: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義大利(從1943年起):17,500
·受襲擊國家軍隊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20,000
比利時:12,000
保加利亞(從1944年起):1,000
捷克斯洛伐克:46,000
丹麥:1,800
芬蘭:82,000
衣索比亞:5,000
希臘:88,300
印度:24,300
盧森堡:4,000
蒙古:3,000
荷蘭:7,900
挪威:3,000
菲律賓:27,000
波蘭:123,000
羅馬尼亞(從1944年起):5,000
南斯拉夫:300,000
·軸心國軍隊死亡人數
保加利亞(到1944年至):9,000
德國:3,500,000 (包括德國軍隊中的奧地利人和蘇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200,000
義大利(到1943年至):60,000
日本:1,850,000
羅馬尼亞(到1944年至):290,000
維希法國(Vichy France):1,200
·平民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100,000
奧地利:125,0000
比利時:76,000
保加利亞:10,000
中國:30,000,000 (原有關於中國二戰傷亡數字從何而來,7,750,000數據何以存在,據中國抗日戰爭統計資料為平民傷亡在30,000,000人)-網路的精神在於客觀與真實。
捷克斯洛伐克:294,000
丹麥:2,000
衣索比亞:5,000
芬蘭:2,000
法國:350,000
德國:1,6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驅除出東歐國家的德國人:2,000,000
希臘:325,000
匈牙利:290,000
印度:25,000
義大利:153,000
日本:672,000
荷蘭:200,000
挪威:7,000
菲律賓:91,000
波蘭:5,680,000
羅馬尼亞:200,000
蘇聯:13,000,000
英國:92,700
美國:6,000
南斯拉夫:1,200,000
猶太人:6,000,000(雖說猶太人沒有國家,但是作為平民在戰爭中死亡數巨大,應該得到反應。)
總計平民死亡:約2730萬人
㈦ 美日太平洋戰爭的時候,美軍和日軍的傷亡各是多少軍艦飛機的戰損又是多少
這個問題其實真的很大,涉及很深的歷史,哥來給你講講吧。
首先是日本為什麼要發動太平洋海戰。一,它是個傳統的島國,對海域比較青睞,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情愫在裡面。像中國,雖然也臨海,而且有那麼大的海域,包括南海,但中國自古就認為自己是個陸地國家,對海洋資源根本不重視,因此現在南海出現很多問題可以說是歷史原因了。二、甲午海戰之後,日本自我感覺不錯。賺了台灣島外帶2.3億兩銀子(3000W是用來贖回遼東的),實際上日本得到的不止這些,大概有2.6億的樣子,用這些錢大大發展了軍工和教育,從此日本在國際上真的是牛 B起來了。第三,在甲午海戰的時候,本來遼東半島被日本劃去了,但俄國干涉了,日本被迫把到嘴的肥肉吐出來,可以說真的很不爽。所以後來日本用甲午海戰賠款的錢,充分備戰,1904年對俄國不宣而戰。一方面俄國把遠東事務放在歐洲事務的後面,不重視,另一方面日本家底都拿出來了,可以說是舉國之力,另外日本特工還資助列寧在俄國搞革命,弄得沙俄當時里外不顧。所以這一次日本又贏了。這一戰,日本真正進入世界強國,因為這是近代戰爭中第一次亞洲國家打敗歐洲國家,日本覺得自己足夠牛掰了,打贏了中國和俄國,就開始挑戰美國。(當然日本還是沒有俄國強大,畢竟俄國陸軍主力都還在歐洲沒動,遠東准備也不充分,俄國當時的重點是歐洲和國內,遠東這邊根本忙不過來。但日本人沒認清這點,後來二戰爆發後,還想敲詐蘇聯一筆,發動諾門坎戰役,結果慘敗,南北並進的計劃直接夭折,只敢南下不敢北進了。)而且事實上,這時美日在海洋上的防圈也開始重合了。當時一戰後,日本接管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事務,包括一些海島殖民地。第四,就是美日早就有淵源。一戰前日本就想吞並夏威夷,當時夏威夷是個島國,叫夏威夷王國,開始是英國的,後來被法國佔了,又後來,美國佬給錢給武器,支持反對派,然後反對派推翻了政府,成立了共和國,加入了美聯邦(這個套路美國人太熟悉了)。夏威夷加入美國的時候,島國上的移民大多是日本移民,所以日本人就不願意了,就想占回來。一直到後來,各種原因促使了日本對美宣戰,偷襲了珍珠港。
再看你的問題,蛙跳戰術是43年以後,山姆大叔麥克阿瑟在太平洋戰爭中創立,也就是發展成後來的「非線性戰術」。42年6月,中途島海戰以後,日本就喪失了海上控制權,也就是制海權。什麼是制海權?就是說這片海域,我可以走,你不能走。為什麼,因為這片海域都是我的艦隊,都是我的飛機在巡航,我有裝備,也有石油能源供應做儲備。日本當時日子並不好過,石油被禁運,中途海戰損失又重,所以無力出戰,只能龜縮在一個一個的海島上防守。相對於在海上拼武器拼能源拼裝備拼國力,龜縮在海島上防守,可以說日本算是可以降低非常大的消耗,因為日本是島國,耗不起,所以說美國可以嘗試各種戰術包括蛙跳戰術,日本就只能龜縮著防守了,當然偶爾也可以出海作戰,但這僅僅是偶爾。
海島登陸很難打,有些海島翻來覆去的爭奪,易守難攻,美國佬打的很辛苦,好在武器和補給充足,但也扛不住。所以麥克阿瑟就採用了新的戰術,蛙跳戰術。跳過日本人前面布防完善的海島工事,艦隊直接繞過去從那些薄弱的海島下手,逐步蠶食日本的海上控制權。
至於戰損,從珍珠港海戰到日本投降,在太平洋戰場,日本總共死亡150萬多,其中陸軍110萬,海軍40萬,這不包括受傷和失蹤的數據。美國傷亡(受傷和死亡)43萬,其中死亡12萬。太平洋海戰是英美聯合作戰,英國也有損失的,但和美國人比少很多。
㈧ 反法西斯戰爭各國傷亡人數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軍隊傷亡情況
1、澳大利亞傷亡人數為23,400;
2、加拿大傷亡人數為37,500;
3、中國傷亡人數為2,050,000;
4、南非傷亡人數為6,840;
5、紐西蘭傷亡人數為10,000;
6、法國和解放法國隊伍傷亡人數為210,000;
7、美國傷亡人數為292,000;
8、英國傷亡人數為264,000;
9、巴西傷亡人數為943;
二、受襲擊國家傷亡人數
1、阿爾巴尼亞傷亡人數為20,000;
2、比利時傷亡人數為12,000;
3、保加利亞傷亡人數為1,000;
4、捷克斯洛伐克傷亡人數為46,000;
5、丹麥傷亡人數為1,800;
6、芬蘭傷亡人數為82,000;
7、衣索比亞傷亡人數為5,000;
8、希臘傷亡人數為88,300;
9、印度傷亡人數為24,300;
10、盧森堡傷亡人數為4,000;
11、菲律賓傷亡人數為27,000;
12、挪威傷亡人數為3,000;
13、荷蘭傷亡人數為7,900;
14、波蘭傷亡人數為123,000;
15、南斯拉夫傷亡人數為300,000;
16、羅馬尼亞(從1944年起)傷亡人數為5,000;
17、蒙古傷亡人數為3,000;
三、軸心國傷亡人數
1、保加利亞(到1944年)傷亡人數為9,000;
2、匈牙利傷亡人數為200,000;
3、日本傷亡人數為1,850,000以上;
4、羅馬尼亞(至1944年)傷亡人數為290,000。
四、平民傷亡人數
1、阿爾巴尼亞傷亡人數為10,000;
2、奧地利傷亡人數為125,000;
3、比利時傷亡人數為76,000;
4、保加利亞傷亡人數為10,000;
5、中國傷亡人數為17,000,000以上;
6、捷克斯洛伐克傷亡人數為294,000;
7、丹麥傷亡人數為2,000;
8、衣索比亞傷亡人數為5,000;
9、芬蘭傷亡人數為2,000;
10、法國傷亡人數為350,000;
11、希臘傷亡人數為325,000;
12、匈牙利傷亡人數為290,000;
13、印度傷亡人數為25,000;
14、羅馬尼亞傷亡人數為200,000;
15、波蘭傷亡人數為5,680,000;
16、菲律賓傷亡人數為91,000;
17、挪威傷亡人數為7,000;
18、荷蘭傷亡人數為200,000;
19、南斯拉夫傷亡人數為1,200,000;
20、美國傷亡人數為6,000;
21、英國傷亡人數為92,700;
22、蘇聯傷亡人數為17,400,000以上;
23、日本傷亡人數為672,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缺醫少葯、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
在這7000萬人中蘇聯佔2660萬(1941年-1945年,軍人佔35%,蘇聯方面因戰爭造成的傷病人數也是及其巨大的,僅在冊軍人的傷病累計數便高達1830多萬人次),中國約佔1800萬人。
7000萬人按死因可分為三類:一是死亡的軍人;二是死於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三是死於戰爭相關原因的人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軍人死亡人數合計約有1800多萬(不含死亡的俘虜);死於交戰各方刻意殺戮的平民和戰俘大概也有1800多萬(其中80%以上死於納粹德意志第三帝國之手);而死於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缺醫少葯、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等的人數則在1500-3000多萬。
軍隊在戰爭中的損失(減員)一般由死亡、傷病、被俘、失蹤等幾部分構成,而軍人的死亡又包括陣亡、因傷致死、其它原因致死等成分。
另外,軍隊所處的戰爭態勢不同,其損失的構成便有極大差別,以蘇德戰爭期間的蘇軍為例,蘇軍的歷年月均損失為:1941年71萬,1942年61.4萬,1943年65.5萬,1944年57.3萬,1945年70萬,相差並不太大,損失最慘的1941年與損失最輕微的1944年之比不過為1.24倍。
但其歷年損失中死、傷、俘構成比例卻有天壤之別,其1941年死亡及被俘失蹤人員月平均為49.6萬,1942年為27.1萬,1943年19.2萬,1944年14.7萬,1945年18.6萬,其高低之差達3.37倍以上。
一般來說,處於進攻的一方其傷員所佔比例較大,而敗退的一方,由於其傷員無法及時撤出,或最終成為俘虜,或因得不到有效醫治而死亡,因此敗退的一方其損失中死亡、被俘人員所佔的比例一般都較大。
其中又尤以被合圍的部隊最為典型,如被合圍在斯大林格勒的28萬德軍,除了3萬多傷員空運出圍外,剩下的就非死即俘了。日本在太平洋戰場所遇也有類與此,一個個的島嶼成了已喪失制海權的日軍的死亡陷阱,死亡成了絕大部分守島日軍的歸宿。
㈨ 越戰美軍死傷多少
美軍: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死亡5.8萬人,受傷30.4萬人,2000多人失蹤。
㈩ 菲律賓一戰,美菲聯軍的人數是日軍二倍以上,為何最終還會慘敗
武器十分落後。當時的美菲聯軍的武器裝備十分落後,並且子彈數量不足,但是日本軍隊使用的都是先進的沖鋒槍,因此美菲聯軍會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