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通過碑文,你認為菲律賓政府和人民對麥哲倫有怎樣的歷史評價你認為應當如何評價麥哲倫
菲律賓政府和人民認為麥哲倫是侵略者,他們勇敢地進行了反侵略斗爭。對於麥哲倫,我們應把他置於待定的歷史背景下去分析。他率領的船隊首先實現了環球航行,最終征實了地圓說。為世界航海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處在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歐洲。麥哲倫和其他探險家的活動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殖民主義色彩。因此可以說,麥哲倫是一個傑出的杭海家,也是一個殖民強盜。參考101教育PPT的課件得到的答案,是一款不錯的教學軟體,還可以自由切換PPT背景圖片。
⑵ 通過材料三的碑文,你認為菲律賓政府和人民對麥哲倫又怎樣的歷史評價你認為應當如何評價麥哲倫
①紀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對麥哲倫評價,評價依據是他 領導了第一次環球航行,對人類文明做出了貢獻; ②紀念碑背面的文字是對拉普拉普的評價,評價依據 是他領導反侵略斗爭,對祖國做出了貢獻。 ③價值判斷具有相對性,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求 不同,價值判斷也就不同,會對同一事物或行為做 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斷; ④價值判斷的相對性並不否定價值判斷的客觀性,做 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必需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2)從這座奇特的紀念碑,說明文明遺址保護 的文化意義。(12分) ①文化遺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 標志,對於民族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作用; ②文化遺址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 作用; ③文化遺址對於展示世界文化多樣性具有獨特 作用; ④文化遺址對於還原和客觀評價歷史具有史實 證據的價值。
⑶ 思考:麥哲倫到達菲律賓時與當地人發生武裝沖突,對於菲律賓人來說,麥哲倫等人的到來意味著什麼
對於當地土著人來說,麥哲倫等人的到來意味著土地和財富的喪失。
⑷ 如何評價麥哲倫
麥哲倫是一個很偉大的人,對後世航海和科學事業所做的貢獻,卻是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忘記的。
1519—1522年的麥哲倫環球航行歷時整三年,行程約8萬千米,可分為六大段,即大西洋段、麥哲倫海峽段、太平洋段、東南亞段、印度洋段和返航中的大西洋段。
主要介紹
斐迪南·麥哲倫(全名費爾南多·德·麥哲倫,西班牙語:Fernando de Magallanes;英語:Ferdinand Magellan,1480年—1521年4月27日),葡萄牙探險家、航海家、殖民者,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
1519年—1522年9月,率領船隊完成環球航行,麥哲倫在環球途中在菲律賓死於部落沖突中。船隊在他死後繼續向西航行,回到歐洲,並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斐迪南·麥哲倫
⑸ 通過碑文,你認為菲律賓政府和人民對麥哲倫有怎樣的歷史評價,你 認為應當如何評價
①紀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對麥哲倫評價,評價依據是他 領導了第一次環球航行,對人類文明做出了貢獻; ②紀念碑背面的文字是對拉普拉普的評價,評價依據 是他領導反侵略斗爭,對祖國做出了貢獻。 ③價值判斷具有相對性,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求 不同,價值判斷也就不同,會對同一事物或行為做 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斷; ④價值判斷的相對性並不否定價值判斷的客觀性,做 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必需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2)從這座奇特的紀念碑,說明文明遺址保護 的文化意義。(12分) ①文化遺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 標志,對於民族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作用; ②文化遺址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 作用; ③文化遺址對於展示世界文化多樣性具有獨特 作用; ④文化遺址對於還原和客觀評價歷史具有史實 證據的價值。
對於麥哲倫,
我們應把他置於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去分析。
他率領的船隊首先實現了環
球航行,
最終證實了地圓說,
他對世界航海史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了
很大的促進作用。
但處於資本主義萌芽前夕的歐洲,
麥哲倫和其他探險家的活動都不可避免
地具有殖民主義色彩。因此可以說,麥哲倫是一個傑出的航海家,也是一個殖民強盜。
⑹ 麥哲倫究竟是怎麼死的
在菲律賓,裝的太大了,被搞掉了,里外挑撥,里外不是人
在宗教外衣的掩護下,麥哲倫對宿務島的酋王胡馬波納進行威脅利誘,軟硬兼施,讓他起誓服從於西班牙國王並成為一名忠實的基督教徒。可是離開宿務島不遠的馬坦島上的小酋王西拉布拉布對胡馬波納的卑鄙行徑惱怒萬分,他發誓要誅死一切投降者。然而,他手下有一位效忠於酋王胡馬波納的小首領,認為西拉布拉布的行為是不忠,是謀反。他暗底里派自己兒子帶上兩只山羊求見麥哲倫,要求麥哲倫次日出兵征服西拉布拉布的部落。
麥哲倫調了3隻小船,挑了60名船員,全副武裝,氣勢洶洶地向馬坦島進發。他們在黎明前3小時到達了目的地,但沒有立即開火。麥哲倫先派人去島上說服西拉布拉布,使他屈服於西班牙國王,可是西拉布拉布毫不示弱,答道:「我們也有戈矛哩!」
戰鬥打響了。島上的居民打得很頑強。標槍、利箭暴雨般地射向來犯者。麥哲倫一夥寡不敵眾,節節敗退。麥哲倫命令幾名船員去燒島上居民的房屋,企圖以此緩解他們的進攻。沒想到,土著一看到自己的房子被燒,變得越發狂怒、勇猛。兩個去燒房子的船員來不及逃脫,當場喪命。麥哲倫自己腿上也挨了一箭,只得下令撤退。誰知船員們聽說撤退,便抱頭鼠竄,丟下麥哲倫和其他6人,直奔小船逃命。
土著居民包圍了麥哲倫等人。一位勇士剛想用標槍向麥哲倫射去,可麥哲倫先下了手,他把自己的長劍刺入了對方的胸膛。由於用力過猛,再則右臂負傷,他無法拔回長劍。在這一瞬間,其他幾位勇士蜂擁而上,把麥哲倫砍翻在地。他在土著居民憤怒的刀槍下一命嗚呼。
麥哲倫在企圖奴役菲律賓人民的戰斗中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雖然他對擴大人類地理知識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我們還應看到他也充當了近代殖民主義的開路先鋒望採納謝謝。
⑺ 麥哲倫和其他船員為什麼被菲律賓人殺
1、麥哲倫想通過扶持菲律賓一些土著充當傀儡,以達到菲律賓成為西班牙領土的目的。為了加強消滅不服從的人,麥哲倫親自帶了50多個船員登陸。結果被圍殺。
具體經過如下:
麥哲倫到達宿霧島後,表示如果當地土著首領承認自己是西班牙國王的屬臣,就向他們提供軍事援助。為了使首領信服西班牙人,麥哲倫在附近進行了一次軍事演習。宿霧島的首領接受了這個建議,一星期後,攜帶全家大小和數百名臣民作了洗禮,在短時期內,這個島和附近島上的一些居民也都接受了洗禮。
麥哲倫成了這些新基督徒的靠山。為了推行殖民主義的統治,他插手附近小島首領之間的內訌。1521年4月27日夜間,他帶領60多人乘三隻小船前往小島,由於水中多礁石,船隻不能靠岸,麥哲倫和船員50多人便涉水登陸。不料,反抗的島民們早已嚴陣以待,麥哲倫命令火炮手和弓箭手向他們開火,可是攻不進去。接著,島民向他們猛撲過來,船員們抵擋不住,邊打邊退,島民們緊緊追趕。麥哲倫急於解圍,下令燒毀這個村莊,以擾亂人心。島民們見到自己的房子被燒,更加憤怒地追擊他們,射來了密集的箭矢,擲來了無數的標槍和石塊。當他們得知麥哲倫是船隊司令時,攻擊更加猛烈,許多人奮不顧身,紛紛向他投來了標槍,或用大斧砍來,麥哲倫就在這場戰斗中被砍死。
2、西班牙曾經統治菲律賓300多年。所以西班牙語極大的影響了菲律賓語。
1542年,西班牙著名航海家洛佩茲繼麥哲倫之後第二個來到這個群島。為了在亞洲炫耀西班牙帝國的「功績」,便按照西班牙皇太子菲律普的名字,把群島命名為菲律賓群島。
1565年,宿霧島為來自墨西哥的西班牙人所佔領,此即西班牙統治菲律賓的開始。
1754年,蘇祿國王上表乾隆帝請以蘇祿國土地、丁戶編入中國版籍,乾隆帝婉言謝絕。
1851年,西班牙侵佔和樂島,清朝與藩屬國蘇祿王國的交往中斷。西班牙完全控制菲律賓。
1898年,爆發美西戰爭。菲律賓名義上「獨立」,實際上轉由美國託管。三百年裡,菲律賓土著語與西班牙語融合,形成了現在的菲律賓語。
⑻ 麥哲倫是怎麼死的
麥哲倫是歐洲偉大的航海家他曾多次向葡萄牙國王申請做一次環球航行,但沒有獲得批准。為了實現自已的願望,後來他移居到西班牙並得到了西班牙國王的允許和資助。公元1519年9月20日,麥哲倫率領的船隊向西面進發,他們從聖羅卡啟航後,穿越了大西洋,又沿南美洲大陸的海岸南下,穿過後來被命名的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至1521年4月7日抵達菲律賓的宿務島時只剩下3條船了。現在,每當我們提起麥哲倫時,馬上就會聯想到他帶領船隊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的壯舉。可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很少注意到,麥哲倫本人並沒有完成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航海,他在途中的一次激烈戰斗中丟了性命。
至於麥哲倫究竟是怎麼死的?目前大致有3種說法是認為麥哲倫干涉島上的內訌,在一次戰斗中被殺。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當船隊西行來到現在的菲律賓群島時,麥哲倫發現群島上的兩個小島正為些事務發生爭執,於是他想通過插手兩個部族的械鬥,從而達到控制這塊美麗富饒地方的目的。但是,當麥哲倫他們在幫助一個部族進攻另一個部族時,吃了大敗仗。麥哲倫被活活打死,他的助手卡諾帶領剩下的2條船逃離了這個群島,向東南方行進,越過馬六甲海峽,經印度洋西航回國。二是認為麥哲倫是在同菲律賓人的沖突中戰死的。
持此說法者認為,麥哲倫經過長期的旅行後,已沒有食物可吃,在這種情況下,這個遠征隊到達了拉德隆群島。他們發現了菲律賓群島,在這里同菲律賓土人發生了沖突,麥哲倫最後戰死了,其他幾名船長也被殺害了。從實際情況來看,因飢餓而和當地居民發生沖突是無法避免的。三是認為麥哲倫在島上進行侵略活動,被當地居民殺死。當麥哲倫一行來到宿務島時,富庶的島嶼立即引起了麥哲倫的極大興趣,他決心把這個異國的島嶼變成西班牙的殖民地。在宗教外衣的掩護下,麥哲倫動用武力強令當地的酋長胡馬波納飯依基督教,並讓他起誓服從於西班牙國王。
離宿務島不遠的馬克坦島上,小首長拉普拉普對胡馬波納的卑鄙行徑惱怒萬分,發誓要殺死一切投降者,並對麥哲倫的警告不屑一顧,聲稱他不會放棄原來的信仰,並且也絕不聽從入侵他的國家的陌生人的任意擺布。麥哲倫得知後,憤怒到了極點,當即決定派兵攻打馬克坦島。恣意妄為的麥哲倫認為對手不過是一群草寇,因而沒有讓經驗豐富的軍官參戰,同時也拒絕了降服於他的幾位其他部落頭領提出的幫忙的請求。他匆匆召集350名志願者,其中大多為缺乏作戰經驗的士兵、普通水手、廚師、侍從等,便氣勢洶洶地撲向了馬克坦島。誰料到,拉普拉普手下的人都是些驃悍善戰的勇士。結果,馬克坦人把這些西班牙航海者殺得大敗,麥哲倫本人及其7名隨從在激戰中被殺。麥哲倫究竟因何而死?目前看來還難以達成共識,有待於人們進一步研究。
⑼ 麥哲倫和其他船員為什麼被菲律賓人殺
因為麥哲倫本就是殖民者。本來就是報著開辟航道,殖民侵略的目的,環球航行的。對菲律賓土著來說,丫就是個侵略者。
⑽ 麥哲倫及其船隊對人類歷史做出了什麼貢獻 菲律賓人如何評價她
費爾南多.麥哲倫(約1480-1521年),葡萄牙破落騎士家庭出身。1496年起,在葡萄牙的航海事務廳供職,熟悉航海事業。
1505-1512年,麥哲倫作為葡萄牙遠征隊的一名水手,前往印度、馬六甲、蘇門答臘、爪哇等地從事殖民活動,在海戰中多次負傷,受到葡王的青睞。他到過摩鹿加群島(又譯馬魯古群島)的布魯、安汶和班達島,熟知再往東就是一片汪洋大海。他相信地圓說,而且他的經歷使他很容易聯想到,經過摩鹿加群島以東的汪洋就能到達哥倫布所發現的美洲;換句話說,摩鹿加就在美洲的西方,只要能找到通往「大南海」的海峽,從歐洲西航同樣能夠到達摩鹿加群島。他向葡王提出自己的計劃,遭到拒絕。1517年10月,麥哲倫憤而遷往西班牙。1518年3月,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接見麥哲倫,並同他簽訂遠洋探險協定。協定規定:任命麥哲倫為新發現地的總督和欽差大臣,有權得到新發現地全部收入(扣除開支後)的1/20和新發現6個島嶼中的2個;西班牙王必須為探險隊裝備5艘船(130噸的和90噸的各2艘,60噸的1艘),提供必需的物資、武器和保障供應人員。
1519年9月20日,麥哲倫率領265人,分乘5艘船,從塞維利亞的外港聖盧卡啟航。1520年1月,麥哲倫一行到達拉普拉塔河口,經實地勘察證明它不是一個海峽。2月24日,船隊駛抵聖馬提阿斯灣。再往南行都是航海家從未到過的地方,而且冬季臨近,風雪交加,航行極其困難。3月31日,船隊駛進接近南緯50度的聖胡利安港,只好在這里過冬。8月24日,麥哲倫的船隊繼續南航。10月24日,船隊駛進南緯52度處的一個海峽;這個海峽很長,而且忽寬忽窄,彎彎曲曲,港汊交錯,潮汐洶涌。有一條船在困難面前喪失信心,掉頭逃回西班牙。麥哲倫率領3艘船(另一艘早已沉沒),經過38天的艱苦航行,於11月28日走出海峽,進入浩翰無邊的「大南海」。溝通大西洋和「大南海」的通道終於找到,下一步就是要在「大南海」里前進了。從1520年11月底到1521年3月初,船隊在「大南海」里航行3個多月,竟沒有遇到一次暴風雨,於是麥哲倫便稱它「太平洋」,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1521年3月,麥哲倫的船隊駛抵菲律賓群島的馬薩瓦島(馬索華島)。8年前麥哲倫從東方回到西方,現在他又從西方繞到東方,實際上他的西航理想已基本實現。4月27日,麥哲倫率領數十名殖民者進攻宿務島以東的馬克坦島,強令該島人民稱臣納貢,被當地首領拉普拉普領導的戰士擊斃。不久,西班牙殖民者用血腥手段征服這個地區,並以王子菲利普的名字命名,這就是今天的菲律賓。5月1日,船隊離開宿務島,於11月8日輾轉到達摩鹿加群島的提多爾島。12月21日,剩下的一艘船維多利亞號,在船長埃里?卡諾的率領下單獨返航。該船滿載香料,為避免葡萄牙人攔截,直接橫渡印度洋,繞道好望角,再沿非洲西海岸北上,於1522年9月6日回到出發地聖盧卡港。麥哲倫的船隊整整用3年時間,完成人類史上第一次的環球航行,無可辯駁地證明地圓學說是正確的,為人們地理知識的擴大和科學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關於親你說的對菲律賓的影響,個人以為打破了世界分化的格局,開創了西方向東方求富的海上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