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兩次車臣戰爭,俄軍與車臣叛軍的傷亡比是多少
第一次車臣戰爭時,俄軍初期投入38000人,後增兵至70500人。車臣方面是15000正規軍加15000民兵。結果是俄軍5732人戰死和失蹤,17892人負傷。而車臣方面軍人陣亡人數,按車方數據是3000人,而俄方數據是15000人。
第二次車臣戰爭時,俄方初期投入93000人,後來減少到45000人。車臣方面是22000人。
所以第一次傷亡比是5:1,第二次傷亡比為2:1
❷ 車臣戰爭有多慘烈
車臣戰爭,是指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聯邦和其下屬的車臣共和國分離分子之間爆發的兩次戰爭。車臣戰爭有著深刻的歷史和民族因素。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4年12月11日,1996年8月31日停火,車臣獲得非正式的獨立地位。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9年8月,2000年2月28日俄羅斯控制了絕大部分車臣土地,獲得勝利。
戰爭結果慘烈:
第一次車臣戰爭給俄軍帶來嚴重的傷亡代價。根據官方數字,俄軍死亡人數為3826人,傷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蹤。此外,此次戰爭亦導致超過10萬平民死亡,大量設施遭嚴重破壞。在此後3年,盡管車臣仍為俄羅斯共同體的其中一員,但實質上卻享有事實獨立。
第二次車臣戰爭中的准確死亡數字不明,非官方的數字估計有25000人至50000人死亡或失蹤,大多數是車臣平民。俄羅斯方面有逾5200人陣亡(根據俄國官方數字)。有民間團體估計俄軍方面(至2005年)有約14000人陣亡。
參考:第一次車臣戰爭網路
http://ke..com/view/350909.htm
第二次車臣戰爭網路
http://ke..com/view/1771936.htm
❸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出動4萬大軍,為什麼會折戟而歸
1991年,隨著世界兩大超級大國之一蘇聯的轟然倒塌,獨立後的俄羅斯聯邦不但沒有預想的自由和美好,反而開始迎來多米諾骨牌效應——猶如蘇聯的15個加盟共和國一樣,俄羅斯聯邦境內的諸多自治共和國也紛紛提出了獨立的願望和要求。
葉利欽
然而,車臣並沒有因此放棄作戰,一方面,車臣境內的車臣非法武裝繼續使用游擊戰等方式繼續抵抗著俄軍,另一方面,無所不用其極的車臣人開始在俄羅斯境內採用恐怖襲擊的手段要挾俄國政府。
例如,1955年6月14日,車臣非法武裝首領巴薩耶夫帶領100多名恐怖分子闖入了布瓊諾夫斯克,扣押了1000多名人質,並以次要挾俄國政府,葉利欽被迫作出重大讓步,基本滿足了巴薩耶夫要求“俄軍立即停止一切軍事行動、撤出車臣”的要求。
此起彼伏的人質事件在俄羅斯國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俄羅斯國家杜馬也因此通過了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在這種情況下,1996年6月,面臨新一任總統選舉葉利欽為了謀求連任,只能選擇盡快結束這場流血戰爭。
最終,通過談判,俄羅斯聯邦政府與車臣非法武裝簽訂了停戰協定,俄軍宣布了撤軍計劃。葉利欽也宣布“戰爭已經結束,俄軍取得了最後勝利”。然而,葉利欽的宣布很顯然只是一個遮羞布,車臣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進一步惡化。
而且,在長達1年9個月的第1次車臣戰爭期間,俄羅斯軍隊不但付出了6000多人的死亡和50多億美元的代價,而且,戰爭也給車臣帶來了巨大的傷亡,當時車臣,有近10萬平民死亡,杜達耶夫集團也遭遇了1萬多人的傷亡,25萬多人淪為難民,車臣幾乎淪為廢墟。
最為重要的是,由於第1次車臣戰爭虎頭蛇尾,俄軍表現拙劣,戰爭結束之後,車臣人不但沒有因此屈服,反而由於巨大的損失和血親復仇的傳統,對於俄軍更為仇視,獨立的意志也更為堅定,這最終釀成了第2次車臣戰爭。
❹ 「傷亡數多達2萬」,俄羅斯建國以來最慘一戰是哪一戰
車臣戰爭是俄羅斯建國以來最慘一戰,近4000名俄軍精銳喪命, 這場戰爭讓現在很多的俄羅斯民眾仍然心有餘悸。車臣地區是斯大林時期被征服的地區,但是他們只是表面上臣服當時的蘇聯,在蘇聯解體之後,車臣開始進行了報復行動。飽受壓迫的車臣人的反俄羅斯情結非常高漲,他們發動了空前的反抗運動,把解決問題的方法訴諸於武力,車臣人分裂武裝得到了大量的武器裝備, 對俄羅斯的統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一直到後來普京上任,俄羅斯對於車臣地區的掌控才有所好轉。普京展現出了鐵血強硬、果敢堅毅的形象, 對於車臣地區的匪徒毫不手軟,第二次車臣戰爭俄軍以陣亡1173人 代價收復了大片土地,減少了車臣地區人員的活動范圍,再次控制了車臣絕大多數土地, 基本情況穩定下來。
❺ 俄羅斯兩次車臣戰爭傷亡有多慘烈
車臣問題起源:沙俄向南擴張強行吞並車臣,蘇聯政府對車臣民族政策錯誤接著錯誤增加車臣的仇怨和離心傾向。
結局:
1.慘勝如敗:第一次車臣戰爭俄軍死傷1.6萬車臣武裝用恐怖襲擊逼俄就範;
2.被出賣的勝利:後來葉利欽私心作祟妥協俄羅斯不敗而敗撤出車臣;
3.以石擊卵:第二次車臣戰爭俄軍傷亡萬余橫掃北高加索平定車臣;
4.「沒有結束日」的勝利:普京鐵腕使俄羅斯避免分裂卻不得不面對恐怖襲擊。
影響:.
加深了俄羅斯的經濟危機。
1991年以來,俄羅斯工農業生產持續大幅度下降,使經濟處於深刻危機狀態,俄軍進攻車臣消耗了大量軍費,使經濟危機形勢更加嚴重。據1995年1月俄聯邦財政部副部長阿列克薩申科估計,車臣軍事行動已耗費8000多億盧布。此外,從車臣逃亡的30多萬難民也需化費大量資金安置和救助,而重建變成廢墟的格羅茲尼城市則需要5萬億盧布。車臣危機使俄羅斯經濟形勢更加惡化,經濟繼續大幅度下滑,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盧布持續大幅度貶值,1995年12月1美元=4650盧布,1996年12月1美元=5500盧布,1997年曾達到1美元=6000盧布。到1996年8月俄羅斯和車臣達成和平協議,俄羅斯政府在車臣戰爭中耗費的資金約為50-60億美元(約合3萬億盧布),這對俄羅斯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俄羅斯是獨聯體國家中經濟基礎條件最好和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可是近幾年來經濟形勢卻是比較差的國家之一,這在一定程度上與車臣戰爭的影響有關。
❻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面對小小的車臣為什麼損失慘重
車臣問題一直是俄羅斯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而車臣也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第一次發生局部戰爭的地方。車臣的面積相對於俄羅斯來說還不到1‰,但卻一直是俄羅斯國軍事政治投入的一個熱點。
當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的時候,俄羅斯出動了8萬大軍想要征服車臣,但最終卻於折戟而歸。
我們先來了解下車臣。
根據官方數字,俄軍死亡人數為3826人,傷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蹤。此外,這次戰爭亦導致超過10萬平民死亡,大量設施遭嚴重破壞。在此後3年,盡管車臣仍為俄羅斯共同體的其中一員,但實質上卻享有非正式的獨立。
俄羅斯面對小小的車臣為什麼損失慘重?
一、俄羅斯是典型的尚武不善戰,敗多勝少,勝也是慘勝。
克里米亞戰爭被英法聯軍打的那叫一個慘,日俄戰爭被小日本修理,一戰把沙皇都打沒了,蘇芬戰爭軍隊比別人人口都多,結果愣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二戰更是慘,至今男多女少,阿富汗戰爭就更不提了。
二、俄羅斯的進攻是在敵占區。
當今世界進入敵占區不敢大開殺戒是所有正規部隊的噩夢,在古代可以以屠城威懾敵方,致使敵方不敢反抗,現在要保護平民所以敵方武裝可以輕易混進民眾間對軍隊開槍,俄羅斯在車臣的失利基本源於此。
三、政客的無能
第一次戰爭後期俄軍在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後重兵把車臣武裝已經圍在山坳里了,正准備發揮武器優勢強力打擊的時候被無恥的政客出賣了簽訂了停戰協議,普京也多次提到這個事情。
四、俄羅斯損失慘重的原因還是多方面輕敵
從裝備來說,T80最後基本被T62代替,甚至只裝備波浪火控的T54表現都比80好,對付車臣狙擊手的辦法少,米格24面對城市作戰手足無措。我總感覺全球軍隊如果講火氣時代巷戰,非蘇軍德軍莫屬,為什麼師傅被徒弟吊打呢?想不通。
結語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正規軍的巨大損失,尤其是一個月250輛以上的坦克損失告訴我們,武器不是最重要的,沒有正確的指揮和戰術才是最可怕的。在己方保存相當實力的前提之下,城市作戰可以有效殺傷進犯對方,甚至達成最後擊退敵人的戰略目的。
❼ 兩次車臣戰爭,俄軍與車臣叛軍的傷亡比是多少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第一次車臣戰爭時,俄軍初期投入38000人,後增兵至70500人。車臣方面是15000正規軍加15000民兵。結果是俄軍5732人戰死和失蹤,17892人負傷。而車臣方面軍人陣亡人數,按車方數據是3000人,而俄方數據是15000人。 第二次車臣戰爭時,俄方初期投入93000人,後來減少到45000人。車臣方面是22000人。結果是,按俄官方統計,俄方陣亡3725名士兵、2085名內務部隊士兵加1072名車臣警察、106名情報官員。但俄民間的「士兵母親委員會」聲稱有14000人陣亡。車臣抵抗力量則有14113名軍人在截止2002年底的戰爭中陣亡,另有2186名軍人在俄國佔領後的反抗活動中被打死。 另外,估計兩次戰爭中車臣平民死亡可能達20萬。 雖然上述統計口徑相互有較大出入,但依然能看得出,第一次車臣戰爭俄軍打得不好,初期輕敵而投入兵力少,後來被迫「添油」,因此兩軍傷亡相近,甚至俄軍可能多些。第二次車臣戰爭俄軍高度重視,初期就全力以赴,結束主要戰事後才減少兵員對付零星反抗,因此雖然陣亡總數比前次略有上升,但與投入兵力相比傷亡率下降,而車臣抵抗力量的傷亡命率則比上次大幅上升。 顯然,第二次比第一次的俄軍與車臣叛軍傷亡率有所改善但提高不太明顯。但關鍵一點,俄軍第一次車臣戰爭打敗了,而第二次車臣戰爭打贏了,並且基本上全殲了車臣的抵抗力量,這才是決定性的。
❽ 車神戰爭俄羅斯損失
第一次車臣戰爭,對俄羅斯和它的軍隊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噩夢,更為准確的說這就是一次軍事上的重大失敗。根據俄羅斯國防部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自1994年12月戰爭爆發到1996年8月30日,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一共陣亡2986人、傷17655人、失蹤378人、被俘523人;損失各種作戰飛機27架,坦克裝甲輸車輛562餘輛;車臣武裝分子死亡14986人,受傷、被俘大約40000人。但西方國家估計的俄軍死亡人數卻已達到1.5萬餘人。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方面有逾5200人陣亡(根據俄國官方數字)。有民間團體估計俄軍方面(至2005年)有約14000人陣亡。
❾ 車臣戰爭中,俄軍付出了怎麼樣的代價
車臣戰爭是指1994年之後俄羅斯車臣地區發生的兩場當地分離主義武裝同俄羅斯聯邦之間的戰爭,包括1994年到1996年第一次車臣戰爭及1999年到2009年間的第二次車臣戰爭。
這兩場戰爭都造成了極大的傷亡,根據官方數字,第一次車臣戰爭俄軍死亡人數為3826人,傷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蹤。根據俄方統計,車臣武裝分子陣亡或失蹤17391人。此外,此次戰爭亦導致超過10萬平民死亡,大量設施遭嚴重破壞。而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方共損失近7000名正規軍、內務部隊及情報人員;車臣方面則有1萬4千餘名武裝分子死亡。
❿ 第一次車臣戰爭打得很慘烈
第一次車臣戰爭發生於1994-1996年,是俄羅斯與車臣武裝分子之間的一次軍事沖突。
第一次車臣戰爭給俄軍帶來嚴重的傷亡代價。根據官方數字,俄軍死亡人數為3826人,傷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蹤。此外,此次戰爭亦導致超過10萬平民死亡,大量設施遭嚴重破壞。在此後3年,盡管車臣仍為俄羅斯共同體的其中一員,但實質上卻享有事實獨立。
攻打格羅茲尼時,俄軍與杜達耶夫分子展開巷戰,戰線拉得過長,有時俄軍和車臣武裝之間的距離僅有幾十米,此時俄軍航空兵提供火力支援時,對飛行員和航行引導員的瞄準轟炸精度要求特別高。實戰結果令人遺憾,據參加過格羅茲尼攻奪戰的俄軍空降兵和步兵講,由於瞄準誤差較大,引導不準,多次發生誤炸事件,已被俄軍完全攻佔的樓房經常遭到已方航空兵航彈和無控火箭彈的襲擊,損失較大。盡管如此,俄軍航空兵還是在攻佔格羅茲尼的戰役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