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糧價小麥,玉米大約多少錢一噸。
看中華糧網,每天公布糧價。2月7日公布的美國3月紅冬小麥交貨價為每噸1543元,到岸價2245元
玉米1276元每噸,到岸價1936元
Ⅱ 在俄羅斯玉米大約多少盧布一斤
在俄羅斯玉米價格也不同的,也不是新鮮的,是真空包裝的,30—50盧布一斤把。
Ⅲ 中國進口玉米多少錢一噸
中國進口玉米多少錢一噸這個根據進口的不同國家和地區,價格也會有很大的差別,而且跟玉米的品種質量也有聯系。
如果品質特別好的玉米,那麼價格在每噸3600元到5000元左右,但如果品格比較差一點的話,3000以下就可以買到。
Ⅳ 俄羅斯玉米進口一噸多少錢的關稅
配額內的玉米關稅是1%,配額外的是65%。
1.玉米進口關稅稅額=完稅價格×進口關稅稅率。
2.計算關稅應注意第一點為:進口稅款繳納形式為人民幣。進口貨物以外幣計價成交的,由海關按照簽發稅款繳納證之日國家外匯管理部門公布的人民幣外匯牌價的買賣中間價摺合人民幣計征。
3.計算關稅應注意第二點為:人民幣外匯牌價表未列入的外幣,按國家外匯管理部門確定的匯率摺合人民幣。
4.計算關稅應注意第三點為:完稅價格金額計算到元為止,元以下四捨五入。完稅稅額計算到分為止,分以下四捨五入。
(4)從俄羅斯進口玉米一噸多少錢擴展閱讀
進口關稅配額申請者基本條件
1.前一年10月1日前在工商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納稅記錄和誠信情況;嚴格執行糧食流通統計制度、遵守糧食經營者最低最高庫存規定。
2.近三年,在海關、工商、稅務、外匯、檢驗檢疫、糧食流通、環保等方面無違規記錄,無不良貸款信用記錄,沒有違反《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的行為。
3.為國營貿易企業。
4.前一年有進口實績(不包括代理進口)的企業。
5.前兩年內任一年玉米用量5萬噸以上的飼料生產企業。
6.前兩年內任一年玉米用量15萬噸以上的其他生產企業。
7.前一年無進口實績,但具有進出口經營權並由所在地商務部門出具加工貿易生產能力證明、以玉米為原料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
Ⅳ 目前進口玉米的成本是多少怎麼算啊在哪裡能找到這樣的答案啊
http://www.yumi.com.cn/index/2011/gongsi/
9月合約9月交貨美玉米中國口岸完稅價2748.5元/噸免稅價2420.6元/噸較廣東港低29.4元/噸
Ⅵ 目前從美國進口一噸優質玉米到中國港口的價格為多少
從美國進口一噸優質玉米到中國港口,可按以下方法計算:進口貨物成本核算參考: 進口貨物總成本應為:下述六項總和。
一、人民幣貨價成本=外匯貨價X當天外匯兌人民幣換率;
二、運費+保險費(根據不同國家、地區運輸方式收取);
三、關稅、增值稅(根據海關及國家稅務稅率規定收取);
四、辦理進口批文及中文標簽等費用(並非所有商品);
五、港口及進口手續費用;
1、港口碼頭費:約RMB200—600元左右;
2、檢驗檢疫費:約RMB150—400元左右(或約為貨值的0.5%-0.3%);
3、報關費: 約RMB300—600元左右;
4、單證錄入費:約RMB90—180元左右;
5、海關驗貨費:約RMB200—450元左右(若不發生則無須交納)。
後市展望:
目前正處於新、陳玉米過渡時期,9月中下旬,華北產區新玉米將由南向北批量上市,再加上,目前仍約有2500萬噸已成交拍賣糧尚未出庫。而玉米工業需求增長緩慢,非洲豬瘟疫情仍在持續蔓延,玉米飼用需求受限,玉米供需無缺口,預計9月底至10月份,隨著新玉米集中上上市,預計玉米價格季節性回調概率較大。
我國玉米產量基本上用於國內的消費。從玉米消費結構上看,仍然以飼料消費為主,飼料消費結構由過去結構單一轉變為產品結構多元化。配合飼料中,禽、豬、水產、反芻料都佔有較大比重。除飼料消費以外,工業用玉米又是一個重要的消費渠道。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海關總署-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63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玉米期貨
Ⅶ 俄羅斯玉米和國產玉米的區別
摘要 1、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玉米量較少。雖然俄羅斯地大物博,但是由於俄羅斯大部分國土都位於寒冷的地區,所以可以種玉米的地區並不是很多。按照以往我國進口玉米的國家來看,俄羅斯並不是我國玉米進口的主要國家,我國主要從阿根廷、巴西等國進口玉米,我國每年從俄羅斯進口玉米量少之又少,所以俄羅斯限制糧食出口,並不會導致我國玉米價格突然大增。
Ⅷ 請問各位大俠,玉米的本錢一斤或一噸是多少錢呢
現目前玉米的價格大概一噸在2200元左右。
Ⅸ 進口玉米多少錢一噸
你是說,問一下,現在進口玉米多少錢一斤吧,現在一般從老美外進口在1380元左在一噸。而我國玉米在8角一斤吧,
Ⅹ 中國進口美國的玉米多少錢一噸
美國玉米。進到中國來。每噸大約是1800~2000塊錢左右。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從貿易夥伴位次來看,美國降為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合作夥伴。中國出口至美國3.73萬億元,下降10.7%;進口8453億元,同比減少17.1%。,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包括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等。而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包括農產品(如大豆、豬肉)、礦產品、纖維素漿(紙漿)、紙張、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化工產品、光學、鍾表等產品。
拓展資料
1、貿易壁壘(Trade Barriers/Barrier to trade) 又稱貿易障礙。對國外商品勞務交換所設置的人為限制,主要是指一國對外國商品勞務進口所實行的各種限制措施。
2、一般分非關稅壁壘和關稅壁壘兩類。就廣義而言,凡使正常貿易受到阻礙,市場競爭機製作用受到干擾的各種人為措施,均屬貿易壁壘的范疇。如進口稅或起同等作用的其他關稅;商品流通的各種數量限制;在生產者之間、購買者之間或使用者之間實行的各種歧視措施或做法(特別是關於價格或交易條件和運費方面);國家給予的各種補貼或強加的各種特殊負擔;以及為劃分市場范圍或謀取額外利潤而實行的各種限制性做法等等。
3、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所推行的關稅自由化、商品貿易自由化與勞務貿易壁壘,盡管在關稅方面取得較大進展,在其他方面卻收效甚微。某種形式的貿易壁壘削弱了,其他形式的貿易壁壘卻加強了,各種新的貿易壁壘反而層出不窮。
4、隨著WTO等國際間貿易組織成員的不斷增加以及各地區組織的建立,如北美自由貿易區等,對這兩類組織的非成員國關稅壁壘還在起著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國際上非關稅壁壘的作用正在上升,或有上升的趨勢。一些發達國家利用其自身的技術優勢對來自其它國家產品的認證要求,極大地阻礙了欠發達和發展中國家製成品的出口;而只能出些資源性的初級產品。加劇了南北間的經濟及貿易發展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