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烏克蘭那邊的氣候如何
氣候:
受大西洋暖濕氣流影響,大部分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克里米亞半島南部為亞熱帶氣候。1月平均氣溫-7.4℃,7月平均氣溫19.6℃。年降水量東南部為300毫米,西北部為600~700毫米,多集中在6、7月份。
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從南向北增加,自然植被由南向北從溫帶荒漠、溫帶草原,過渡到亞寒帶針葉林。
地理:
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面積為60.37萬平方公里(約占原蘇聯面積的5.3%),東西長1300公里,南北長900公里。
南臨亞速海和黑海,陸上東北接俄羅斯,北鄰白俄羅斯,西連斯洛伐克、波蘭和匈牙利,南同摩爾多瓦、羅馬尼亞接壤。
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屬東歐平原,最高峰為西部喀爾巴阡山脈的戈維爾拉山(海拔2061米),最長的河流是第聶伯河。
自然資源:
烏克蘭自然資源豐富。它不僅擁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帶」(佔全世界「黑土帶」總面積的40%),而且還蘊藏著70餘種礦藏資源,如瀝青、無煙煤、鐵、錳、鉻、鈦、鉛、鋅、鋁、汞、鎳和一定量的天然氣和石油,頓巴斯是烏克蘭最大的煤田。已探明儲量為420億噸。克里沃羅格的鐵礦儲量為260億噸。
㈡ 烏克蘭在哪個溫度帶
位於歐洲東部,東接俄羅斯、南瀕黑海,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
9世紀時的基輔羅斯一直被奉為東斯拉夫人歷史的開端 ,直至12世紀分裂。14世紀起烏克蘭先後受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立陶宛聯邦統治。
在大北方戰爭(1700-1721年)後,烏克蘭被其他勢力瓜分。19世紀時,烏克蘭大部分被俄羅斯帝國吞並,其餘少部分為奧匈帝國侵佔。在一戰和俄國革命的混亂時期曾短暫獨立為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1917年建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並入蘇聯,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0年通過《主權宣言》。1991年8月24日重獲獨立。
㈢ 烏克蘭十二月份最高溫度最低溫度是多少
春、秋季節短、平均氣溫10-15攝氏度;夏季涼爽平均氣溫24-31攝氏度;冬季比較長平均氣溫在零下9-12攝氏度,最低氣溫零下28攝氏度~
㈣ 俄羅斯夏天最高氣溫是多少度
中部啊,上次我去的時候夏天最高能到30度的。不過當時天氣也反常,平均水平的話在22度到25度上下(全天最高氣溫)
㈤ 烏克蘭的氣候比俄羅斯更適宜人類居住,烏克蘭的黑土地能生產出養活兩倍俄羅斯人口的糧食,烏克蘭這塊鐵怎
因為日本是一個窮國,除了硫磺啥也沒有,俄羅斯是個富國,有石油,天然氣,煤礦,黃金,金剛石,深林,就是一天啥也不用干,躺著睡覺,也能活幾代人,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發展武器,看好家門就行了,一旦資源用完了,再發展科技,也來得及,等幾百年以後吧,人家都不急,你跟著干著急?有啥勁?
㈥ 烏克蘭跟中國的黑龍江在一個緯度上為什麼烏克蘭的氣溫要比黑龍江省要高呢
黑龍江為寒溫帶氣候、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而烏克蘭受大西洋暖濕氣流影響,大部分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克里米亞半島南部為亞熱帶氣候。
㈦ 烏克蘭的地理和氣候是怎樣的
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黑海、亞速海北岸。北鄰白俄羅斯,東北接俄羅斯,西連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羅馬尼亞、摩爾多瓦毗鄰。國土面積為60.37萬平方公里,東西長1300公里,南北長900公里。
烏克蘭境內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6條,最長的是第聶伯河,流經烏克蘭河段長981公里。其它的有南布格河、德涅斯特河、北頓涅茨河、普魯特河、多瑙河(河口部分)等。
烏克蘭境內有3000多個自然湖泊,主要有亞爾普格湖、薩賽克湖、卡古爾湖和阿利別伊湖等。
㈧ 烏克蘭的氣候、時差與著裝是怎樣的
坤二宮國際了解,烏克蘭要比俄羅斯暖和不少,同我們對比來看烏克蘭全境冬季的氣溫和我國北方差不多,只是夏季要比國內絕大多數地區涼爽一些。當採取夏令時制時(3月最後一個星期天起)我國與烏克蘭的時差為-5小時,冬令時(10月最後一個星期天起)我國與烏克蘭的時差為-6小時。
㈨ 烏克蘭和俄羅斯哪個發達烏克蘭現在還使用俄語嗎
引用:烏克蘭是原蘇聯中實力僅次於俄羅期的加盟共和國。
老大是烏克蘭語。是烏克蘭語與白俄羅斯語、俄語、保加利亞語、塞爾維亞語同屬於斯拉夫語族
烏克蘭語是烏克蘭唯一的官方語言。幾個世紀以來盡管遭到沙皇和前蘇聯某些人的阻撓(俄語實際上每個人都會講),但烏克蘭語仍然在烏克蘭西部和中部廣泛使用。目前在首都基輔、東烏克蘭和克里米亞等地仍以講俄語為主。現政府利用一切機會促進烏克蘭語的復興,特別是在學校的教學中。
關於有多大差別...烏克蘭語是小語種,我想在中國沒有幾個人精通,只有問問在中國的烏克蘭人了.
資料:烏克蘭 13世紀,蒙古人佔領了烏克蘭的大部分地區,但加利西亞和沃倫公國卻沒有被蒙古人統治,這兩個公國位於古羅斯的西南邊境地區,該地方的古羅斯人就被稱為「烏克蘭人」,即「邊界上的人」,國名以民族名稱命名。這就是烏克蘭民族和國家名稱的起源。
國旗:呈長方形,由上藍下黃兩塊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長與寬之比為3∶2。烏克蘭曾於1917年建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成為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52年起採用和原蘇聯國旗相似的帶五角星及鐮刀、鐵錘圖案的紅旗,只是旗面下部為藍色寬邊。1991年宣布獨立,1992年恢復烏克蘭獨立時的藍、黃兩色旗為國旗。
國徽:為盾徽。藍色盾面上的金色三叉戟是國徽的主體,它是弗拉基米爾大公時代基輔國家的標志,象徵烏克蘭民族悠久的歷史及其發展的連續性,也是烏克蘭國家觀念復興和為民族獨立而戰的標志。
首都:基輔(kyiv) 。1995年11月23日烏克蘭法律術語委員會決定,將首都的拉丁文拼寫由「kiev」改寫為「kyiv」。人口:262.6萬(2002年12月31日)。
國家政要:總統維克托·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2005年1月宣誓就任,同年2月任職;最高蘇維埃主席弗拉基米爾·利特溫(Vladimir Litvin) ,2002年5月當選;總理尤里·葉哈努羅夫(Yuriy Yekhanurov), 2005年9月任職。2006年1月,烏克蘭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解散政府,尤里·葉哈努羅夫任代總理。
人口:4710萬(截至2005年6月)。烏克蘭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共有110多個民族,主要民族有烏克蘭族(約70%),其他為俄羅斯族、猶太族、白俄羅斯族、摩爾多瓦族、波蘭族和保加利亞族等。官方語言為烏克蘭語,通用俄語。主要宗教為東正教和天主教。
自然地理:面積為60.37萬平方公里(占原蘇聯面積的2.7%),東西長1300公里,南北長900公里,位於歐洲東部,黑海、亞速海北岸。北鄰白俄羅斯,東北接俄羅斯,西連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羅馬尼亞、摩爾多瓦毗鄰。大部分地區屬東歐平原。西部喀爾巴阡山脈的戈維爾拉山海拔2061米,為最高峰;南部有克里米亞山脈羅曼-科什山。東北為中俄羅斯高地的一部分,東南有亞速海近岸丘陵和頓涅茨嶺。境內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6條,最長的是第聶伯河,流經烏克蘭河段長981公里。其它的有南布格河、德涅斯特河、北頓涅茨河、 普魯特河、多瑙河(河口部分)等。境內有3000多個自然湖泊,主要有亞爾普格湖、薩賽克湖、卡古爾湖和阿利別伊湖等。受大西洋暖濕氣流影響,大部分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克里米亞半島南部為亞熱帶氣候。1月平均氣溫-7.4℃,7月平均氣溫19.6℃。年降水量東南部為300毫米,西北部為600~700毫米,多集中在6、7月份。
㈩ 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還有各種氣候特徵
1.地理位置:面積1707.54萬多平方公里(占蘇聯領土面積的76%),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東瀕太平洋,西接波羅的海芬蘭灣,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最長9000公里,南北最寬4000公里。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3807公里。
2.氣候條件: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大陸性氣候為主。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到-37℃,7月平均溫度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 感受真實的貝加爾湖 車里雅賓斯克州 探訪俄羅斯漢特-曼西自治區
3.風俗: 俄羅斯人交際時通常在三種情況下使用「你」:1、對16歲以下的兒童;2、近親之間與同事之間(年輕人之間);3、年輕人對年輕人。對老年人、陌生人(兒童除外)和領導人則稱「您」。對兒童可直呼其名,而對老年人、陌生人和領導人則應呼其名字加父稱。目前在俄羅斯「先生」、「同志」、「公民」三種稱呼並存。一般在商業機構、新聞媒體和官方機構中人們習慣相互稱「先生」;以前在蘇聯時期普遍使用的「同志」,現在仍然在國營企業、軍隊、公安部門使用;而「公民」通常在公共場所使用,比如:火車站、商店等。在公開發言時,一般在發言人的姓後面加上「先生」、「同志」或其相應職稱「教授」、「工程師」等,比如:「現在請扎羅夫教授講話」。在寫公函時,一般寫收件人名字加父稱;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收件人的姓前面應加上「先生」或其相應職稱。大部分俄羅斯人都在家中用餐,只在上班的午休時間才去餐館。遇有喜慶或舉辦婚禮時,俄羅斯居民通常都在餐館舉行,由邀請人付費。朋友聚會一般在家庭環境下進行。客人通常都帶給主人小禮品(蛋糕、酒)和鮮花。
自然資源:俄羅斯地大物博,自然資源豐富。其森林覆蓋面積為8.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51%,木材蓄積量為807億立方米;已探明天然氣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三分之一強,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儲量為6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煤蘊藏量為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鐵、鋁、鈾、黃金的蘊藏量均居世界前列。
豐富的資源為俄羅斯工農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後盾。俄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俄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產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 俄羅斯尤科斯石油公司 俄羅斯2007年GDP同比增長8.1% 俄羅斯經濟繼續強勁增長 俄羅斯信息技術產業飛速發展 IEA:俄羅斯趕超沙特成全球最大產油國 俄羅斯2008年前8個月貿易額同比增長48.4% 普京公布俄政府支持實體經濟計劃 俄總理批准改善金融和經濟形勢行動計劃 普京批准俄社會經濟長期發展構想
5.名勝:克里姆林宮(Kremlin)在莫斯科市中心,瀕莫斯科河,曾為莫斯科公國和18世紀以前的沙皇皇宮。「十月革命」勝利後,成為蘇聯黨政領導機關所在地。始建於1156年,初為木牆,後屢經擴建,至19世紀40年代建大克里姆林宮,為一古老建築群,主要有大克里姆林宮、多宮、聖母九天教堂、參議院大廈、伊凡大帝鍾樓等。宮內塔樓中最宏偉的有斯巴達克、 尼古拉、特羅伊茨克、保羅維茨、沃多夫茲沃德等塔樓,1937年,在塔樓上裝置五角紅寶石星。 克里姆林宮大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