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擁有多少外國資本

俄羅斯擁有多少外國資本

發布時間:2022-06-10 21:17:03

㈠ 詳細的俄羅斯國情

四、經濟
[編輯本段]
俄羅斯是世界經濟大國。蘇聯時期它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蘇聯解體後其經濟一度嚴重衰退。2000年之後俄羅斯的經濟迅速恢復發展。2006年俄羅斯的經濟全面超過解體前的1990年。2007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35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豐富的資源為俄羅斯工農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俄重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部門發達。近年來俄羅斯的電子計算機工業、宇航航空工業、高科技產業迅速崛起。特別提出的是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獨特的地位,實力雄厚,其武器產品出口到全球各地。俄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

資源
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種類多,儲量大,自給程度高。森林覆蓋面積8.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儲量6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2-13%。煤蘊藏量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鐵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鋁蘊藏量居世界第二位。水力資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鈾蘊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黃金儲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最大的煤礦:庫茲巴斯
最大的鐵礦:庫爾斯克
最大的油田:第二巴庫、秋明
工業
俄羅斯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業產值為112090億盧布 ,同比增長6.1% 。 工業從業人口2055.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30.5%。 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羅斯重工業發達。主要工業區有:
聖彼得堡工業區:以石油化工、造紙造船、航空航天、電子為主。
莫斯科工業區:以汽車、飛機、火箭、鋼鐵、電子、為主。
烏拉爾工業區:以石油、鋼鐵、機械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以煤炭、石油、天然氣、鋼鐵、電力為主。
俄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聖彼得堡工業區
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莫斯科工業區。
農業
2004 年農業產值為13663億盧布 ,同比增長1.6% 。 農業人口66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9.9%。 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服務業
2004 年服務業產值 42035 萬億盧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25% 。 2004 年服務 業從業人口400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59.6%。

旅遊業
為新興經濟部門,近年來發展較快,但在國民經濟中尚不佔重要地位。國內主要旅遊點是莫斯科、聖彼得堡市、黑海療養地、伏爾加河沿岸城市、下諾夫哥羅德和濱海邊疆區。俄目前吸引外國旅客不到國際旅客流量的 1 %,排名未進入世界前 40 名。

2003年俄入中國境的人數為137.1678萬人次,其中持旅遊簽證的68.7521萬人次;中國入俄境人數為67.9608萬人次,其中持旅遊簽證的有20.3264萬人次。

交通運輸
俄羅斯的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管道運輸均很發達。
以鐵路、管道為主。
鐵路在歐洲部分比較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
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
管道主要運輸石油、天然氣。
鐵路:至 2003 年底鐵路總里程為 13.9萬公里,客運量 1571 億人公里,貨運量 18016 億噸公里( 2004 年)。
公路:至 2003 年底公路總里程 90 萬公里,客運量 1681 億人公里,貨運量 1821 億噸公里( 2004 年)。
水運: 2003 年海運商船 3900 艘,總噸位 830 萬噸。 2004 年,海運貨運量 589 億噸公里,內河貨運量 878 億噸公里。主要海港位於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巴倫支海、白海等,包括摩爾曼斯克、聖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新羅西斯克等。
空運: 2001 年民用飛機有 7 萬多架,國際航線總長約 8 萬公里 。 2003 年客運量 52 億人公里,貨運量 30 億噸公里( 2004 年)。主要機場有莫斯科的謝列梅傑沃 2 號國際機場、謝列梅傑沃 1 號國際機場、伏努科沃 1 號國際機場、多莫傑多沃機場、聖彼得堡國際機場、新西伯利亞機場、葉卡捷琳堡機場,哈巴羅夫斯克機場等。
管道運輸: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總長 21.3萬公里,2004 年輸油氣總量 24133 億噸公里。

銀行
主要銀行有:
1 、俄羅斯儲蓄銀行, 1991 年成立,注冊資本 241 億盧布。
2 、俄羅斯外貿銀行, 1990 年成立,注冊資本 65.5 億盧布。
3 、工商銀行, 1988 年成立,注冊資本 22.9 億盧布。
4 、首都儲蓄銀行-農工銀行, 1988 年成立,注冊資本 21.6 億盧布。
5 、國際工業銀行, 1992 年成立,注冊資本 18.5 億盧布。
6 、天然氣工業銀行, 1990 年成立,注冊資本 18.5 億盧布。
此外俄大銀行還包括外經銀行、阿爾法銀行和古打銀行等。

對外貿易
2004年俄對外貿易總額2780億美元,同比增長31.1%。其中出口1832億美元,進口948億美元,順差884億美元。

2004年俄主要貿易對象為:歐盟(45.1%),其中德國(9.3%),義大利(5.9%),荷蘭(6.5%),芬蘭(3.2%),法國(2.9%),瑞典(1.2%);獨聯體國家(18.3%),其中白俄羅斯(6.8%),烏克蘭(6.6%),哈薩克(3.2%);中國(5.8%),美國(3.8%)。

2004 年在與非獨聯體國家的貿易中,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56.8%),金屬及其製品(16.9%),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7.5%),化工產品(6.6%);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40.9%),食品和農產品(18.1%),化工產品(15.9%),金屬及其製品(7.9%),紡織服裝類商品(4.5%)。

對外投資
截止 2004 年底,俄累計對外投資 69 .73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佔60%,協議投資佔6.2%,其他投資佔33.8%。主要投資對象國有:英國(18.6%)、塞普勒斯(10.9%)、荷蘭(8.8%)。

截止2003年底,俄對華投資項目1542個,實際投資額3.38億美元。

外國資本
截止2004年底,俄累計吸引外資820億美元,同比增長43.8%,其中直接投資佔44.1%,協議投資佔1.9%,其他投資佔54%。

2004年吸引外資405億美元,同比增長36.4%,其中直接投資佔23.3%,協議投資佔0.8%,其他投資佔75.9%。外國對俄投資主要分布在:批發、零售業及日用品修理業130.37億美元,加工業102.36億美元,采礦業99.34億美元,不動產25.72億美元,交通、通訊業20.33億美元,國家管理和軍事安全、社會保障10.59億美元,金融業10.01億美元,建築業2.34億美元,農業、林業1.21億美元,公用事業1.07億美元。
2004年主要對俄投資國:德國(佔11.4%)、英國(10.6%)、美國(8.1%)、法國(4.7%)、維京群島(2.3%)、瑞士(2.1%)、奧地利(1.7%)。

人民生活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 盧布(約218美元),同比實際增長7.8%。2004年俄職工人均月工資6828盧布(約237美元),同比實際增長10.8%。2004年12月消費品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1.7%。

㈡ 俄羅斯經濟總量是多少

1.71 萬億美元(名義, 2021 年) 4.32 萬億美元(購買力平價,預計 2021 年)。

俄羅斯廣闊的地理環境是其經濟活動的重要決定因素,一些消息來源估計該國擁有世界上 30% 以上的自然資源。俄羅斯被廣泛描述為能源超級大國;因為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儲量,第二大煤炭儲量,第八大石油儲量,和歐洲最大的油頁岩儲量。

它是世界領先的天然氣出口國,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和生產國。俄羅斯的外匯儲備是世界第五大。它擁有大約 7000 萬勞動力,是世界第六大勞動力。俄羅斯的大型汽車工業按產量排名世界第十。

它擁有龐大而復雜的軍火工業,能夠設計和製造高科技軍事裝備,是世界第二大軍火出口國。俄羅斯還擁有世界第五大億萬富翁。

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許多重工業和國營事業例如鋼鐵,金屬冶煉、造船、石化工業、航空工業、核能工業、汽車製造等,軍火工業產值為世界前兩位,軍火出口額約與美國相當。

在蘇聯解體後,重工業雖受到不少打擊,但是最近十年內逐漸恢復工業產值,並走向市場經濟的開放體制。目前投入金融業和資訊科技,互聯網等新興產業。

對外貿易

俄羅斯進口食品、陸運、葯品、紡織品和鞋類。主要貿易夥伴是:中國(占總出口的 7%,占進口的 10%)、德國(占出口的 7%,占進口的 8%)和義大利。此頁麵包含一張包含俄羅斯貿易平衡歷史數據的圖表。

俄羅斯是世界第 16 大出口經濟體(2016 年) )並且是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出口國。在俄羅斯,服務業是最大的經濟部門,占 GDP 的 58%。

在服務業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批發和零售貿易、汽車、摩托車以及個人和家庭用品的維修(占 GDP 總額的 17%);公共行政、衛生和教育(12%);房地產(9%)和運輸存儲和通信(7%)。工業占總產出的 40%。

㈢ 詳細講述一下俄羅斯的經濟體系

經濟俄羅斯現在的經濟狀況人均GDP應該在6000美圓.但是含金量非常高,都是靠工業和科技的,不像有些國家都是靠炒股炒樓的.但不管怎麼說和蘇聯時期比起來還差的遠,俄羅斯現在的綜合國力估計相當於蘇聯70年代的水平. 發展 俄羅斯是世界經濟大國。蘇聯時期它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蘇聯解體後其經濟一度嚴重衰退。2000年之後俄羅斯的經濟迅速恢復發展。2006年俄羅斯的經濟全面超過1990年解體前。2007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35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豐富的資源為俄羅斯工農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俄重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部門發達。近年來俄羅斯的電子計算機工業、宇航航空工業、高科技產業迅速崛起。特別提出的是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獨特的地位,實力雄厚,其武器產品出口到全球各地。俄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出口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 資源 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種類多,儲量大,自給程度高。森林覆蓋面積8.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儲量6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2-13%。煤蘊藏量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鐵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鋁蘊藏量居世界第二位。水力資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鈾蘊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黃金儲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最大的煤礦:庫茲巴斯 最大的鐵礦:庫爾斯克 最大的油田:第二巴庫、秋明 工業 俄羅斯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業產值為112090億盧布 ,同比增長6.1% 。 工業從業人口2055.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30.5%。 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羅斯重工業發達。主要工業區有:中央工業區,西北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西西伯利亞工業區等。 聖彼得堡工業區:以石油化工、造紙造船、航空航天、電子為主。 莫斯科工業區:以汽車、飛機、火箭、鋼鐵、電子、為主。 烏拉爾工業區:以石油、鋼鐵、機械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以煤炭、石油、天然氣、鋼鐵、電力為主。 俄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聖彼得堡工業區 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莫斯科工業區。 中央工業區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區,以其生產的大量工業品供應全國。 農業 2004 年農業產值為13663億盧布 ,同比增長1.6% 。 農業人口66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9.9%。 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服務業 2004 年服務業產值 42035 萬億盧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25% 。 2004 年服務 業從業人口400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59.6%。 交通運輸 俄羅斯的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管道運輸均很發達。 以鐵路、管道為主。鐵路在歐洲部分比較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管道主要運輸石油、天然氣。 鐵路 至2003 年底鐵路總里程為13.9萬公里,客運量1571 億人公里,貨運量18016 億噸公里(2004 年)。 公路 至2003 年底公路總里程90 萬公里,客運量1681 億人公里,貨運量1821 億噸公里(2004 年)。 水運 2003 年海運商船3900 艘,總噸位 830 萬噸。 2004 年,海運貨運量 589 億噸公里,內河貨運量878 億噸公里。主要海港位於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巴倫支海、白海等,包括摩爾曼斯克、聖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新羅西斯克等。 空運 2001 年民用飛機有7 萬多架,國際航線總長約8 萬公里 。 2003 年客運量52 億人公里,貨運量 30 億噸公里(2004)。主要機場有莫斯科的謝列梅傑沃2號國際機場、謝列梅傑沃 1號國際機場、伏努科沃1號國際機場、多莫傑多沃機場、聖彼得堡國際機場、新西伯利亞機場、葉卡捷琳堡機場,哈巴羅夫斯克機場等。 管道運輸 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總長 21.3萬公里,2004 年輸油氣總量 24133 億噸公里。 金融銀行 主要銀行有: 1 、俄羅斯儲蓄銀行, 1991年成立,注冊資本 241 億盧布。 2 、俄羅斯外貿銀行, 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 65.5 億盧布。 3 、工商銀行, 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 22.9 億盧布。 4 、首都儲蓄銀行-農工銀行, 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 21.6 億盧布。 5 、國際工業銀行, 1992年成立,注冊資本 18.5 億盧布。 6 、天然氣工業銀行, 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 18.5 億盧布。 此外俄大銀行還包括外經銀行、阿爾法銀行和古打銀行等。 對外貿易 據俄羅斯海關委員會統計,2009年俄羅斯貨物貿易進出口3891.4億美元,較上年(下同)減少37.6%。其中,出口2339.4億美元,減少36.4%;進口1552.1億美元,減少39.3%;順差787.3億美元,減少29.7%。 2009年俄羅斯對荷蘭、義大利、中國、德國和土耳其的出口額分別佔俄羅斯出口總額的15.1%、8.5%、6.9%、4.9%和4.6%,為353.2億美元、198.0億美元、161.8億美元、114.9億美元和107.8億美元;自中國、德國、美國、烏克蘭和法國的進口額分別佔俄羅斯進口總額的14.2%、12.3%、5.7%、5.5%和5.1%,為219.6億美元、190.5億美元、89.0億美元、85.9億美元和79.4億美元。俄羅斯前五大順差來源地依次是荷蘭、義大利、土耳其、波蘭和哈薩克,順差分別為323.3億美元、127.2億美元、77.0億美元、60.3億美元和53.0億美元,減少36.1%、41.1%、30.5%、41.8%和21.5%;逆差主要來自德國、中國和法國等,其中對德國和中國逆差減少40.7%和59.5%,但對法國逆差增長12.9%。 對外投資 截止2004 年底,俄累計對外投資 69 .73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佔60%,協議投資佔6.2%,其他投資佔33.8%。主要投資對象國有:英國(18.6%)、塞普勒斯(10.9%)、荷蘭(8.8%)。 截止2003年底,俄對華投資項目1542個,實際投資額3.38億美元。 外國資本 截止2004年底,俄累計吸引外資820億美元,同比增長43.8%,其中直接投資佔44.1%,協議投資佔1.9%,其他投資佔54%。 2004年吸引外資405億美元,同比增長36.4%,其中直接投資佔23.3%,協議投資佔0.8%,其他投資佔75.9%。外國對俄投資主要分布在:批發、零售業及日用品修理業130.37億美元,加工業102.36億美元,采礦業99.34億美元,不動產25.72億美元,交通、通訊業20.33億美元,國家管理和軍事安全、社會保障10.59億美元,金融業10.01億美元,建築業2.34億美元,農業、林業1.21億美元,公用事業1.07億美元。 2004年主要對俄投資國:德國(佔11.4%)、英國(10.6%)、美國(8.1%)、法國(4.7%)、維京群島(2.3%)、瑞士(2.1%)、奧地利(1.7%)。 生活水平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 盧布(約218美元),同比實際增長7.8%。2004年俄職工人均月工資6828盧布(約237美元),同比實際增長10.8%。2004年12月消費品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1.7%。</SPAN></p>

㈣ 俄羅斯是個怎樣的國家

政治
1993年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舉行全體公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同年12月25日,新憲法正式生效。這部憲法確立了俄羅斯實行總統制的聯邦國家體制。 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總統是國家元首,是俄羅斯聯邦憲法、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的保障;總統按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決定國家對內對外政策;總統任命聯邦政府總理、副總理和各部部長,主持聯邦政府會議;總統是國家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並領導國家安全會議;總統有權解散議會,而議會只有指控總統犯有叛國罪或其他十分嚴重罪行並經最高法院確認後才能彈劾總統。 根據憲法,俄羅斯聯邦會議是俄羅斯聯邦的代表與立法機關。聯邦會議由聯邦委員會(上院)和國家杜馬(下院)兩院組成。 聯邦委員會由俄羅斯聯邦每個主體各派兩名代表組成:一名來自國家代表權力機關,一名來自國家執行權力機關,主要職能是批准聯邦法律、聯邦主體邊界變更、總統關於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決定境外駐軍、總統選舉及彈劾,中央同地方的關系問題等。
經濟
俄羅斯2010年按匯率計算,GDP總量為14769億美元,人均GDP10000餘美元。俄羅斯的經濟結構非常不合理,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於資源行業,包括石油、天然氣、礦石和木材等,受這類商品價格的波動影響非常大。因此,在資源價格上漲的情況下,2000~2008年間,俄羅斯經濟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2008年末2009年初,社會各界普遍認為,2009年俄羅斯經濟會有所下降,但不至於劇烈滑坡。然而,金融危機對俄羅斯經濟的沖擊卻出乎預料,由於石油價格暴跌,資源的國際需求減少,俄羅斯經濟在2009年遭到重創,自2000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下滑幅度超過了二十國集團及金磚四國。2009年1月至10月,GDP同比下降9.6%,2009年按照美元匯率計算的GDP,下降了25%左右;梅德韋傑夫估計,2009年降幅為7.5%;世界銀行認為降幅可達8. 7%。俄羅斯甚至認為,其經濟躋身於金磚四國已名不符實。[2]
發展
俄羅斯是世界經濟大國。蘇聯時期它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蘇聯解體後其經濟一度嚴重衰退。2000年之後俄羅斯的經濟在大量出售資源的情況下得以迅速發展。2006年俄羅斯的經濟總量超過1990年解體前。2007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35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豐富的資源為俄羅斯工農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俄重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部門發達。近年來俄羅斯的電子計算機工業、宇航航空工業、高科技產業迅速崛起。特別提出的是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獨特的地位,實力雄厚,其武器產品出口到全球各地。俄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出口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
資源
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種類多,儲量大,自給程度高。森林覆蓋面積8.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儲量6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2-13%。煤蘊藏量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鐵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鋁蘊藏量居世界第二位。水力資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鈾蘊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黃金儲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最大的煤礦:庫茲巴斯 最大的鐵礦:庫爾斯克 最大的油田:第二巴庫、秋明
編輯本段工、農業、服務業
工業
俄羅斯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業產值為112090億盧布 ,同比增長6.1% 。 工業從業人口2055.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30.5%。 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羅斯重工業發達。主要工業區有:中央工業區,西北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等。 聖彼得堡工業區:以石油化工、造紙造船、航空航天、電子為主。 莫斯科工業區:以汽車、飛機、火箭、鋼鐵、電子、為主。 烏拉爾工業區:以石油、鋼鐵、機械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以煤炭、石油、天然氣、鋼鐵、電力為主。 俄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聖彼得堡工業區 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莫斯科工業區。 中央工業區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區,以其生產的大量工業品供應全國。
農業
2004 年農業產值為13663億盧布 ,同比增長1.6% 。 農業人口66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9.9%。 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規范化
服務業
2004 年服務業產值 42035 萬億盧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25% 。 2004 年服務 業從業人口400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59.6%。
編輯本段交通運輸
俄羅斯的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管道運輸均很發達。 以鐵路、管道為主。鐵路在歐洲部分比較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管道主要運輸石油、天然氣。
鐵路
至2003 年底鐵路總里程為13.9萬公里,客運量1571 億人公里,貨運量18016 億噸公里(2004 年)。
公路
至2003 年底公路總里程90 萬公里,客運量1681 億人公里,貨運量1821 億噸公里(2004 年)。
水運
2003 年海運商船3900 艘,總噸位 830 萬噸。 2004 年,海運貨運量 589 億噸公里,內河貨運量878 億噸公里。主要海港位於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巴倫支海、白海等,包括摩爾曼斯克、聖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新羅西斯克等。
空運
2001 年民用飛機有7 萬多架,國際航線總長約8 萬公里 。 2003 年客運量52 億人公里,貨運量 30 億噸公里(2004)。主要機場有莫斯科的謝列梅傑沃2號國際機場、謝列梅傑沃 1號國際機場、伏努科沃1號國際機場、多莫傑多沃機場、聖彼得堡國際機場、新西伯利亞機場、葉卡捷琳堡機場,哈巴羅夫斯克機場等。
管道運輸
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總長 21.3萬公里,2004 年輸油氣總量 24133 億噸公里。
編輯本段金融
銀行
主要銀行有: 1 、俄羅斯儲蓄銀行, 1991年成立,注冊資本 241 億盧布。 2 、俄羅斯外貿銀行, 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 65.5 億盧布。 3 、工商銀行, 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 22.9 億盧布。 4 、首都儲蓄銀行-農工銀行, 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 21.6 億盧布。 5 、國際工業銀行, 1992年成立,注冊資本 18.5 億盧布。 6 、天然氣工業銀行, 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 18.5 億盧布。 此外俄大銀行還包括外經銀行、阿爾法銀行和古打銀行等。
對外貿易
據俄羅斯海關委員會統計,2009年俄羅斯貨物貿易進出口3891.4億美元,較上年(下同)減少37.6%。其中,出口2339.4億美元,減少36.4%;進口1552.1億美元,減少39.3%;順差787.3億美元,減少29.7%。 2009年俄羅斯對荷蘭、義大利、中國、德國和土耳其的出口額分別佔俄羅斯出口總額的15.1%、8.5%、6.9%、4.9%和4.6%,為353.2億美元、198.0億美元、161.8億美元、114.9億美元和107.8億美元;自中國、德國、美國、烏克蘭和法國的進口額分別佔俄羅斯進口總額的14.2%、12.3%、5.7%、5.5%和5.1%,為219.6億美元、190.5億美元、89.0億美元、85.9億美元和79.4億美元。俄羅斯前五大順差來源地依次是荷蘭、義大利、土耳其、波蘭和哈薩克,順差分別為323.3億美元、127.2億美元、77.0億美元、60.3億美元和53.0億美元,減少36.1%、41.1%、30.5%、41.8%和21.5%;逆差主要來自德國、中國和法國等,其中對德國和中國逆差減少40.7%和59.5%,但對法國逆差增長12.9%。
對外投資
截止2004 年底,俄累計對外投資 69 .73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佔60%,協議投資佔6.2%,其他投資佔33.8%。主要投資對象國有:英國(18.6%)、塞普勒斯(10.9%)、荷蘭(8.8%)。 截止2003年底,俄對華投資項目1542個,實際投資額3.38億美元。
外國資本
截止2004年底,俄累計吸引外資820億美元,同比增長43.8%,其中直接投資佔44.1%,協議投資佔1.9%,其他投資佔54%。 2004年吸引外資405億美元,同比增長36.4%,其中直接投資佔23.3%,協議投資佔0.8%,其他投資佔75.9%。外國對俄投資主要分布在:批發、零售業及日用品修理業130.37億美元,加工業102.36億美元,采礦業99.34億美元,不動產25.72億美元,交通、通訊業20.33億美元,國家管理和軍事安全、社會保障10.59億美元,金融業10.01億美元,建築業2.34億美元,農業、林業1.21億美元,公用事業1.07億美元。 2004年主要對俄投資國:德國(佔11.4%)、英國(10.6%)、美國(8.1%)、法國(4.7%)、維京群島(2.3%)、瑞士(2.1%)、奧地利(1.7%)。
生活水平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 盧布(約218美元),同比實際增長7.8%。2004年俄職工人均月工資6828盧布(約237美元),同比實際增長10.8%。2004年12月消費品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1.7%。
編輯本段軍事
裝備
俄羅斯米-117
首先,俄羅斯軍事非常強大。他和美國一樣擁有著全球最強大的核武庫。它的武裝力量主要由陸軍、空軍、海軍三大軍種和戰略導彈兵、太空兵、空降兵三個兵種組成。武裝力量中軍人數量為113.4萬人。武裝力量除正規軍外,還包括邊防、內務、安全、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武裝力量由議會、總統、政府按憲法規定的許可權共同指揮,總統是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軍隊的任務是抵抗外來侵略和履行俄羅斯承擔的國際義務;軍隊人數不得超過全國人口總數的1%;實行義務兵與合同兵兩種兵役制度,服役期限分別為:艦隊水兵2年,其它士兵1年半,受過高等教育的1年等。俄海軍擁有太平洋艦隊、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裏海獨立區艦隊。
國防
1992年3月16日,俄羅斯國防部正式成立。同年10月9日生效的俄羅斯《國防法》規定,除正規軍外,俄羅斯武裝力量還包括邊防、內務、安全、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軍隊的任務是抵抗外來侵略和履行俄羅斯承擔的國際義務;軍隊人數不得超過全國人口總數的1 %;實行義務兵與合同兵兩種兵役制度,服役期限分別為:艦隊水兵2 年,其它士兵1年半,受過高等教育的1年等。1993年11月,葉利欽批准了《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說基本原則》,取消了「合理足夠」的防禦理論和軍隊人數不得超過全國人口數量1 %的限額,並首次賦予軍隊參與國內政治生活的職能。1997年12 月公布《國家安全構想》,認為對俄最大的安全威脅是國內經濟危機,在遭到外國武裝入侵時有權使用一切手段進行自衛。2000 年1 月,代總統普京正式簽署新的《國家安全構想》,視俄內部經濟危機和民族分離主義為國家安全最主要的威脅,強調來自外部的威脅也日益加大,將過去只有在國家生存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才使用核武器,調整為在受到外來常規軍力入侵時就可以動用核武器以先發制人。2002年10月莫斯科人質事件後,普京總統責成國防部總參謀部修改俄軍事學說和國家安全構想中關於軍隊使用部分,俄政府已開始根據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特點,對軍事理論和國家安全學說進行新的調整。 1998 年俄全面開始軍事改革。主要內容是改變軍種構成,第一步:將戰略火箭軍、軍事航天部隊和反導彈防禦部隊合並為戰略火箭軍,將空軍和防空軍合並成空軍,保留陸軍、海軍,但取消陸軍總司令部,改組為陸軍總局,賦予各軍區戰役-戰略司令部的地位;第二步:按軍隊使用范圍--陸地、空中、宇宙和海洋劃分為三個軍種。在此基礎上,俄逐步開始推行兵役制改革。2001年12月7日,俄總理卡西亞諾夫表示,俄軍隊應由正規部隊、補充合同兵及預備役部隊三部分組成,義務兵服役期可能縮短。2002年提出部分軍隊實行合同兵役制及縮短義務兵服役期所需的全部費用。2002年俄政府頒布法令,提高軍人待遇。2003年7月,俄政府通過俄軍實行合同兵役制專項計劃,根據該計劃,至2007年底,按合同服役的兵士和中士人數將佔到俄軍總兵員的49%。截止2004年1月1日,俄軍(不含政府其他強力部門)總員額為113.2萬人,軍隊文職人員86.7萬人。 俄武裝力量由陸軍、空軍、海軍三個軍種和戰略火箭兵、空降兵、航天兵三個獨立兵種組成。全國分為六個軍區。2003年俄國防預算4115億盧布(其中國防部經費3800億盧布),約占當年國家財政預算支出的10.40%,GDP的3.1%。俄海外駐軍主要集中在獨聯體各國,包括駐塔吉克201摩步師、駐南高加索俄軍集群、駐摩爾多瓦共和國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俄軍戰役集團、駐烏克蘭塞瓦斯托波爾黑海艦隊以及其他一些部隊。2003年,俄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名義在吉爾吉斯坦特設立空軍基地。

㈤ 俄羅斯的經濟誰能跟我詳細介紹一下

你還有如何詳細了解
網路,俄羅斯
經濟
編輯

俄羅斯風光(21張)
俄工業、科技基礎雄厚,蘇聯曾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1978年被日本趕超。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一度嚴重衰退。蘇聯解體後俄經濟持續下滑,2000年普京執政至今,俄經濟快速回升,連續8年保持增長(年均增幅約6.7%),外貿出口大幅增長,投資環境有所改善,居民收入明顯提高。工業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及化工等;輕紡、食品、木材加工業較落後;航空航天、核工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財政金融總體趨好。2006年黃金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三位;盧布升值了7.6%;國際信用評級提高。自2006年7月起,俄實行盧布完全可自由兌換,匯率穩定。[3]

2005年底,俄國民生產總值由1999年的1570億美元恢復增長到約7500億美元,黃金外匯儲備由1998年底的不足100億美元增長到1822億美元。直至2006年底更已突破了2800億美元儲蓄大關,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外匯儲蓄的國家之一。
在全球金融危機和國際油價暴跌的雙重夾擊下,2002-2012年保持高速增長的俄經濟正在大幅放緩,2008年12月經濟增長率同比萎縮1.1%,出現2002年來的第一次負增長。據有關部門披露的數字顯示,2008年11月俄工業企業生產迅速萎縮,當月國內工業增加值與10月相比下降了10.8%,比2007年同期則下降了8.7%。這種下降幾乎涵蓋了俄所有工業生產領域。[27]

貨幣

俄羅斯貨幣(8張)
盧布為本位貨幣單位,輔幣是戈比。

1盧布=100戈比。紙幣面額有10、50、100、500、1000、5000盧布,1盧布,2盧布,5盧布,10盧布鑄幣,另有1、5、10、50戈比鑄幣。
盧布匯率(2013年09月29日)1美元=32.335俄羅斯盧布,1人民幣元=5.2855俄羅斯盧布,1日元=0.3291俄羅斯盧布,1英鎊=52.1785俄羅斯盧布,1歐元=43.7255俄羅斯盧布

工業
俄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業產值為112090億盧布 ,同比增長6.1%。工業從業人口2055.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30.5%。
工業基礎雄厚,部門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緩慢,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重工業發達。
俄羅斯主要工業區
主要工業區
莫斯科工業區: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以汽車、飛機、火箭、鋼鐵、電子為主。
聖彼得堡工業區:以石油化工、造紙造船、航空航天、電子為主,是俄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烏拉爾工業區:以石油、鋼鐵、機械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以煤炭、石油、天然氣、鋼鐵、電力為主。
俄IT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在軟體開發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涌現出了Yandex,卡巴斯基等世界著名的軟體製造商。

農業

俄羅斯農業(6張)
農業人口66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9.9%。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規范化。

小麥進口
據俄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3年1月到5月期間,俄小麥進口量達到了36.28萬噸。
這份報告顯示,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只有300噸。從獨聯體國家進口的小麥數量為35.3萬噸,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4.19萬噸。[28]

服務業
2004年服務業產值42035 萬億盧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5%。2004年服務業從業人口400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59.6%。

金融
俄羅斯人口密度
主要銀行有:
俄羅斯儲蓄銀行,1991年成立,注冊資本241億盧布。
俄羅斯外貿銀行,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65.5億盧布。
工商銀行,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 22.9億盧布。
首都儲蓄銀行-農工銀行,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21.6億盧布。
國際工業銀行,1992年成立,注冊資本18.5億盧布。
天然氣工業銀行,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18.5億盧布。

對外貿易
據俄海關委員會統計,2009年貨物貿易進出口3891.4億美元,較上年(下同)減少37.6%。其中,出口2339.4億美元,減少36.4%;進口1552.1億美元,減少39.3%;順差787.3億美元,減少29.7%。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
2012年外國對俄投資總額為1546億美元,同比減少18.9%。其中:外國直接投資為186.7億美元,同比增長1.4%;證券投資為18.2億美元,同比增長1.3倍;其它類投資為1340.9億美元,同比下降21.8%。外資主要投向製造業、金融、商業、交通工具和電器維修、礦產開采、房地產及租賃服務等領域,投資額合計達1508.1億美元,占同期外國對俄投資總額的97.5%。
截至2012年底,俄累計向境外投資1178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739.3億美元,佔62.8%;證券投資126.8億美元,佔10.8%;其他類投資311.9億美元,佔26.4%。
俄累計對外投資位列前位的國家分別是荷蘭、塞普勒斯、瑞士、美國、英國、白俄羅斯、盧森堡、維京群島、奧地利、烏克蘭。

居民收入
莫斯科大學校徽
據俄聯邦統計局估計,2012年11月俄羅斯居民的月均加算工資為27607盧布,與2011年相比增加了14.2%。[30]
根據俄首都經濟政策和發展部的數據顯示,莫斯科居民2012年10月份人均收入增加了11%,達到了45600盧布,同時,退休金也漲到了9870盧布。[31]
2011年11月,俄居民的實際收入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0.2%。2011年前11個月的居民收入同樣上漲了0.2%。11月的居民平均收入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漲了14.4%,達到24310盧布(約合830美元)。
研究表明,2006至2010年間,俄公民收入增長的平均速率達到通貨膨脹率增速的1.5倍。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盧布(約218美元),同比實際增長7.8%。2004年俄職工人均月工資6828盧布(約237美元),同比實際增長10.8%。2004年12月消費品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1.7%。

㈥ 俄羅斯外國投資者及外國投資

160.外國投資者及外國投資

外國投資者———按照所在國法律確定民事權利能力並根據該國法律有權在俄羅斯聯邦境內進行投資的外國法人;按照所在國法律確定民事權利能力並根據該國法律有權在俄羅斯聯邦境內進行投資的外國非法人組織;按照國籍所在國法律確定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並根據該國法律有權在俄羅斯聯邦境內進行投資的外國公民;按照永久居住地所在國法律確定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並根據該國法律有權在俄羅斯聯邦境境內進行投資的長期居住在俄羅斯聯邦境外的無國籍人員;根據俄羅斯聯邦的國際協議有權在俄羅斯聯邦進行投資的國際組織。

外國投資———外國資本以屬於外國投資者所有的民事權利客體的形式,如果這些民事權利客體根據聯邦法律在俄羅斯聯邦未被禁止流通或限制流通,其中包括貨幣、有價證券(外幣及俄羅斯聯邦貨幣)、其他財產、財產權、對智力活動成果特權有貨幣估價的(知識產權),以及服務和信息,投入俄羅斯聯邦境內的經營活動客體。

外國直接投資———外國投資者根據俄羅斯聯邦民事法律在俄羅斯聯邦境內獲得以公司形式成立的或重新成立的商業組織注冊資本(合股資本)10%以上股份(投資);對俄羅斯聯邦境內成立的外國法人分支機構固定資產的投資;外國投資者在俄羅斯聯邦境內作為融資租賃(長期租賃)出租人出租獨聯體海關進出口稅則第16類和第17類所列海關估價不少於100萬盧布的設備。

161.外國投資者的法律制度

(1)除了聯邦法律規定的一些例外,外國投資者的活動及其使用投資所得利潤的法律制度所提供的優惠不能少於俄羅斯投資者的活動及其使用投資所得利潤的法律制度。

(2)聯邦法律可以為外國投資者規定一些限制性例外,其限度只能是維護《憲法》制度原則、道德,保護他人健康、權利和合法利益,保證國家防衛和安全所必需的。

可以根據俄羅斯聯邦社會經濟發展的利益對外國投資者以優惠的形式規定鼓勵性例外。優惠的種類及提供方式由俄羅斯聯邦立法加以規定。

(3)外國法人在俄羅斯聯邦境內設立的分支機構可以履行部分職能或全部職能,包括以建立它的外國法人(下稱母公司)的名義行使代表處的職能,其條件是母公司設立的目的及其活動具有商業性質;母公司應按其在俄羅斯聯邦境內開展上述活動所接受的義務直接承擔財產責任。

(4)外國投資者,在俄羅斯聯邦境內建立的有外國投資的商業組織(外商對該組織法定或合股資本的投資份額不少於10%)進行再投資時,完全享受本聯邦法規定的法律保護、保障及優惠。

(5)俄羅斯的經營公司,從外國投資者加入之日起,即獲得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地位。從該日起,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及其外國投資者即享受本聯邦法所規定的法律保護、保障及優惠。

(6)外國投資者從經營公司中撤出(如有幾個外國投資者參加的,則所有外國投資者全部撤出)之日起,該經營公司失去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地位。從該日起,上述經營公司及外國投資者即喪失本聯邦法所規定的法律保護、保障及優惠。

162.對外國投資者在俄羅斯聯邦境內活動的保障

(1)對俄羅斯聯邦境內外國投資者的權益應給予充分的無條件的保護。這種保護是以本聯邦法、其他聯邦法、其他俄羅斯聯邦法規,以及俄羅斯聯邦簽署的國際條約為保障的。

(2)對於因國家機關、地方自治機關或其工作人員的非法行為(不作為)而給外國投資者造成的損失,外國投資者有權根據俄羅斯聯邦民事立法要求賠償。

(3)外國投資者有權在俄羅斯聯邦境內以俄羅斯聯邦立法所不禁止的任何方式進行投資,應根據俄羅斯聯邦立法對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法定(合股)資本的投資額進行估價。

對投資額的估價應以俄羅斯聯邦貨幣進行。

由外國政府、國際組織或在其監督范圍下的組織所進行的交易,以及上述公司所取得的直接或間接擁有俄羅斯經營公司固定資產的25%以上的處理權,或其他可能封鎖此種經營公司管理機構的決議的交易,則這些交易必須符合《俄羅斯聯邦對外資進入保障國防和國家安全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公司程序法》(以下簡稱《外國投資程序法》)的第9至第12條。

163.外國投資者權利和義務向他人轉讓的保障

(1)外國投資者根據合同有權轉讓自己的權利(讓渡訴求)和義務(轉移責任)。根據法律或法院判決,外國投資者有義務依照俄羅斯聯邦民事立法向他人轉讓自己的權利(讓渡訴求)和義務(轉移責任)。

(2)如果外國或其全權國家機構為了外國投資者利益而為其出資,對在俄羅斯聯邦境內的投資進行了擔保(根據保險合同),此項投資的外國投資者的權利又轉讓(讓渡訴求)給該國或其全權國家機構,則在俄羅斯聯邦這種權利轉讓(讓渡訴求)是合法的。

164.外國投資者及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的財產被國有化及徵用時的賠償保障

(1)除聯邦法律或俄羅斯聯邦簽署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特殊情況及理由之外,外國投資者或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的財產不應被強制沒收,包括被國有化和徵用。

(2)在被徵用的情況下,應向外國投資者或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支付被徵用財產的價款。引起徵用的情況終止時,外國投資者或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有權通過司法程序要求追回仍保留的財產。但在此情況下,他們應退回已得到的賠償金,同時應考慮到因財產價值降低而帶來的損失。

在實行國有化的情況下,應向外國投資者或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賠償被國有化的財產的價值及其他損失。有關損失賠償的爭議應按本聯邦法第10條規定的程序解決。

165.保障外國投資者和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不因俄羅斯聯邦法律發生變化而受到不良影響

(1)在向優先發展的外國投資項目開始劃撥資金的當日,如果出台了關於調整徵收進口關稅、聯邦稅(俄羅斯聯邦境內所產商品的消費稅、增值稅除外)、上繳國家預算外基金費(上繳俄羅斯聯邦退休基金費除外)幅度的新的俄羅斯聯邦法律法規,或對現行俄羅斯聯邦法律法規作出了修改和補充,使外國投資者和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在執行優先投資項目中的稅負總額加大,或對在俄羅斯聯邦的外國投資的禁令和限制增多,則這些新的俄羅斯聯邦法律法規以及對現行俄羅斯聯邦法律法規的修改和補充在《俄羅斯聯邦外國投資法》(以下簡稱《外國投資法》)第9條第2款規定的期限內將不適用於執行優先發展的外國投資項目的外國投資者和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但前提是上述外國投資者和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運入俄羅斯聯邦海關境內的貨物專用於執行優先投資項目。

第9條第2款第1段適用於外商對法定(合股)資本的投資份額超過25%的含外資經營公司以及執行優先投資項目的含外資經營公司,而不管該商業組織中外商對法定(合股)資本的投資份額多少。

(2)第9條第1款關於保證外國投資者投資條件和制度穩定性的規定適用於投資項目回收期,但不超過自外商向該項目劃撥資金之日起的7年。根據項目種類對投資項目回收期的分類應按俄羅斯聯邦政府規定的程序進行。

(3)在外國投資者和有外國投資的商業組織所執行的優先投資項目涉及生產領域、交通設施建設或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且外國投資總額不少於10億盧布(不少於按本聯邦法生效之日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當日匯率折算的等值外幣金額)、回收期超過7年的特殊情況下,俄羅斯聯邦政府應決定延長本條第1款規定的對上述外國投資者和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實行穩定投資條件和制度的期限。

(4)第9條第1款的規定不適用於為維護《憲法》制度原則、道德,保護他人健康、權利和合法利益,保證國家防衛和安全而對俄羅斯聯邦法令進行的修改和補充或實行的俄羅斯聯邦新法律法規。

(5)俄羅斯聯邦政府應確定對在徵收進口關稅、聯邦稅收和上繳國家預算外基金費、對俄羅斯聯邦境內外國投資的禁令和限制等方面對外國投資者和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發生不利變化的評定標准;確認《外國投資法》第24條規定的聯邦權力執行機構對優先投資項目進行注冊的程序;對外國投資者和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在按第9條第2、第3款規定執行優先投資項目期間履行應盡義務的情況進行監督。

如果外國投資者和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不履行本款前半部分所規定的義務,則將取消本條所規定的對其實行的優惠。因享受上述優惠而未支付的金額,應按俄羅斯聯邦法律規定程序予以追回。

166.保障在俄境內使用和向俄境外匯出收入、利潤及其他合法所得

外國投資者在遵照俄羅斯聯邦法律納稅後有權在俄羅斯聯邦境內自由使用其收入和利潤,用於遵照《外國投資法》第4條第2款規定進行的再投資或其他與俄羅斯聯邦法律不相抵觸的目的,有權不受任何限制地向俄羅斯聯邦境外匯出其投資所得收入、利潤及其他合法所得外匯款項,其中包括:

投資所得利潤、股息、利息和其他收入;

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或在俄羅斯聯邦境內設立分支機構的外國法人在執行合同及其他交易中履行義務所得款項;

外國投資者因撤銷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或外國法人設立的分支機構或出讓投資財產、財產權和知識產權所得款項;

《外國投資法》第8條規定的補償金。

167.保障外國投資者享有將最初作為外國投資帶入俄羅斯聯邦境內的器材和以文件或電子載體記錄形式的信息無障礙地帶出俄羅斯聯邦境外的權利

以文件或電子載體記錄形式的信息帶入俄羅斯聯邦境內的外國投資者有權無障礙地(不實行配額、許可證和採取其他對外貿易活動的非稅率調節措施)將上述器材和信息帶出俄羅斯聯邦境外。

168.保障外國投資者享有購買有價證券的權利

外國投資者有權根據俄羅斯聯邦有價證券法購買俄羅斯經營公司的股票及其他有價證券和國家有價證券。

169.保障外國投資者享有參與私有化的權利

外國投資者有權按照俄羅斯聯邦有關國有和地方所有財產私有化的法律所規定的條件和程序,以獲得國家和地方財產所有權或者在私有化企業法定(合股)資本中獲得一定份額(投資)的途徑參與國有和地方所有財產的私有化。

170.保障給予外國投資者獲得土地、其他自然資源、建築物、設施和其他不動產的權利

外國投資者應按照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主體的法律享有獲得土地、其他自然資源、建築物、設施和其他不動產的權利。

如俄羅斯聯邦法律未作其他規定,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可以在招標(拍賣、競買)中獲得租賃土地的權利。

171.外國投資者和有外國投資的商業組織享有海關稅費的優惠

外國投資者和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實施優先投資項目時的海關稅費優惠應按照《俄羅斯聯邦海關法》(以下簡稱《海關法》)和《俄羅斯聯邦稅法》(以下簡稱《稅法》)予以提供。

172.俄羅斯聯邦主體和地方自治機關給予外國投資者的優惠和保障

俄羅斯聯邦主體和地方自治機關在各自管轄范圍內可以給予外國投資者優惠和保障,用俄羅斯聯邦主體預算資金和地方預算資金以及預算外資金對外國投資者實施的投資項目進行撥款並給予其他形式的支持。

173.外國投資者需遵守俄羅斯聯邦的法律

外國投資者必須遵守俄羅斯聯邦反壟斷法,不進行惡意競爭及限制性經營活動,包括以生產某種搶手商品、然後將外國生產的類似商品打入市場而自行停業為目的在俄羅斯聯邦境內建立有外國投資的商業組織或外國法人的分支機構,甚至利用有關價格、劃分商品銷售市場或參與招標(拍賣、競買)的惡意協議。

174.有外國投資的商業組織和外國法人分支機構的母公司所實施的財產保險

如俄羅斯聯邦法律未作其他規定,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應自行辦理有關財產損失(滅失)、短缺或損壞的風險,民事責任風險和企業經營風險的財產保險,而外國法人分支機構的上述財產保險則由其母公司自行辦理。

175.有外國投資的商業組織的設立和撤銷

(1)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的設立和撤銷應按照《俄羅斯聯邦民事法典》(以下簡稱《民事法典》)和其他聯邦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但聯邦法律根據《外國投資法》第4條第2款所作的規定除外。

(2)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作為法人應在向有關機關呈送下列文件的一個月內,到司法機關辦理國家注冊:

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章程和成立合同(俄羅斯聯邦民事立法規定的情況下);

外國投資者所在國家商業目錄,或其他能確認外國投資者法律地位的文件的摘錄;

由為外國投資者服務的銀行開具的有關其支付能力的證明文件;

關於支付注冊稅的單據;

為維護憲法制度、道德,保護他人健康、權利和合法利益,保證國家防衛和安全等目的,有外國投資的經營公司可能被拒絕辦理注冊;

外國投資者可因未能辦理國家注冊而依照法律程序提出申訴。

176.外國法人分支機構的設立和撤銷

外國法人分支機構設立的目的是在俄羅斯聯邦境內進行其母公司在俄羅斯聯邦境外所從事的經營活動,撤銷時應根據作為外國法人的母公司的決定。

應按照俄羅斯聯邦政府確定的程序並通過注冊辦法對外國法人分支機構的設立、經營活動及撤銷實施國家監督。

《外國投資法》第24條中所規定的聯邦執行權力機構實施對外國法人分支機構的注冊。

為維護憲法制度、道德,保護他人健康、權利和合法利益,保證國家防衛和安全等目的,外國法人分支機構可能被拒絕辦理注冊。

177.對外國法人分支機構章程的要求

(1)母公司應向本聯邦法第24條所規定的聯邦執行權力機構呈交外國法人分支機構章程及其他文件,文件清單以及在本條第2、第3款中涉及的對文件內容的要求應由俄羅斯聯邦政府予以批准。

(2)在外國法人分支機構的章程中應註明分支機構及其母公司的名稱,母公司的法律組織形式,分支機構在俄羅斯聯邦境內的所在地,母公司的法定地址,建立分支機構的目的及其經營項目,分支機構固定資產投資的構成、金額及期限,分支機構的管理程序。外國法人分支機構章程中可以載入其他反映該分支機構在俄羅斯聯邦境內的經營活動特點及與俄羅斯聯邦法律不相抵觸的信息。

(3)對外國法人分支機構固定資產投資的估價由母公司根據國內價格或國際市場價格進行。投資額的估價應以俄羅斯聯邦貨幣進行。外國法人分支機構固定資產投資估價的金額應在外國法人分支機構章程中註明。

(4)外國法人分支機構有權自注冊之日起在俄羅斯聯邦境內從事經營活動。

外國法人分支機構自撤銷注冊之日起應停止在俄羅斯聯邦境內的經營活動。

178.42種對保障國防和國家安全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活動

以下42種屬於本聯邦法規定的對保障國防和國家安全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活動:

(1)實施能夠積極影響水文氣象作用和現象的工程;

(2)實施能夠積極影響地球物理作用和現象的工程;

(3)使用傳染病病原體相關的經營活動;

(4)核裝置、放射源和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質保管點、放射性廢料倉庫的布局、基建、使用和停止使用;

(5)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質處理,其中包括勘探和開采鈾礦石,生產、使用、加工、運輸和保管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質過程中的處理;

(6)放射性廢料在其保管、加工、運輸和埋藏過程中的處理;

(7)開展科學研究和試驗設計工作過程中,使用核材料和(或)放射性物質;

(8)核裝置、放射源和核材料與放射性物質保管點,放射性廢料倉庫的設計;

(9)為核裝置、放射源和核材料與放射性物質保管點、放射性廢料倉庫設計和製造設備;

(10)為確保核裝置、放射源、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質保管點,放射性廢料倉庫的核安全和放射安全以及對處理核材料、放射性物質和放射性廢料的經營活動,而對設計、工藝圖件和論證的文件進行鑒定;

(11)根據俄羅斯聯邦法律,應當取得許可的、密碼(密碼書寫)設備、受密碼(密碼書寫)設備保護的信息系統、電信系統的研製、生產;

(12)根據俄羅斯聯邦法律,應當取得許可的密碼設備的推廣活動;

(13)根據俄羅斯聯邦法律,應當取得許可的密碼設備的技術維護活動;

(14)提供信息編碼領域內的服務;

(15)查明住所及技術設備中為了秘密獲取信息的電子設備的使用(如果上述活動是為了保障法人自身需要的情形除外);

(16)開展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法人,為銷售能夠秘密獲取信息的特種技術設備而開展的研製、生產、銷售和購買活動;

(17)研製武器裝備和軍事設備;

(18)生產武器裝備和軍事設備;

(19)修理武器裝備和軍事設備;

(20)回收利用武器裝備和軍事設備;

(21)武器裝備和軍事設備的貿易;

(22)兵器和火器的生產(冷兵器、民用和公用武器除外);

(23)武器彈葯和彈葯部件的生產(民用和公用武器彈葯的生產除外);

(24)兵器和火器的主要部件及武器彈葯的貿易(冷兵器、民用和公用武器及民用和公用武器彈葯除外);

(25)研製和生產彈葯及其組件;

(26)回收利用彈葯及其組件;

(27)工業用炸葯的生產及其推廣;

(28)保障航空安全的活動;

(29)航天活動;

(30)研製航空設備,其中包括雙重用途的航空設備;

(31)生產航空設備,其中包括雙重用途的航空設備;

(32)維修航空設備,其中包括雙重用途的航空設備(民航單位完成的組件和機組維修除外);

(33)試驗航空設備,其中包括雙重用途的航空設備;

(34)在居民佔俄羅斯聯邦主體居民人數1/2或1/2以上的地區內開展電視播放業務;

(35)在居民佔俄羅斯聯邦主體居民人數1/2或1/2以上的區域內開展無線電廣播業務;

(36)為列入自然壟斷主體清冊中的經營主體提供1995年8月17日頒布的第147號《俄羅斯聯邦自然壟斷法》第4條第1款中所指定范圍內的服務,但大眾電信和公眾郵政通訊服務、沿分配管網傳送熱能、電能服務的自然壟斷主體除外;

(37)由列入聯邦競爭保護法的第23條中清冊中、佔主導地位的經營主體,在下列地點實施經營活動:

1)在俄羅斯聯邦地理邊界內電信服務市場上(提供網際網路接入的服務除外);

2)在5個和5個以上的俄羅斯聯邦主體地區內固定電話通訊服務市場上;

3)在聯邦級城市的地理邊界內固定電話通訊服務市場上;

(38)在製造武器裝備和軍事設備所使用的特種金屬和合金生產領域內、占據主導地位的經營公司開展經營活動;

(39)在聯邦級礦產資源區塊上開展地質研究和(或)礦產勘探和開采;

(40)捕撈(捕獲)水生生物資源;

(41)經營主體從事印刷業,如果該經營主體能夠保證單印頁每月印刷兩億頁以上;

(42)從事編輯經營主體和(或)定期出版物的出版人,其每單個期刊的發行量不低於100萬份。

179.《外國投資程序法》涉及的交易

(1)下列種類的交易屬於應當預先協商的交易:

1)經過交易(有關具有戰略意義及使用聯邦級礦產資源區塊的經營公司法定資本的股票或股份交易除外)外國投資者或投資集團獲得:

ⓐ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公司法定資本中具有表決權的股票(股份)總數50%以上的直接或間接支配權;

ⓑ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公司的唯一執行機構和(或)集體執行機構成員50%以上,和(或)極有可能選舉出此類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或其他集體管理機構成員50%以上的任命權。

2)對具有戰略意義及使用聯邦級礦產資源區塊的經營公司法定資本股票(股份)的交易,經過該類交易,外國投資者或投資集團獲得。

3)此類公司法定資本中具有表決權的股票(股份)總數10%以上的直接或間接支配權。

4)具有戰略意義的公司的唯一執行機構和(或)集體執行機構成員10%以上,和(或)極有可能選舉出此類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或其他集體管理機構成員10%以上的權利。

5)如果外國投資者或投資集團擁有對具有戰略意義及使用聯邦級地下資源區塊經營公司法定資本中具有表決權的股票(股份)總數的10%以上的直接或間接支配權,外國投資者或投資集團再針對該公司的法定資本的股票(股份)的收購交易。

6)關於外國投資者或投資集團內經營公司或個體私營業主對於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公司行使管理人(管理組織)職能的合同。

7)針對外國投資者、國際組織或其控制的組織收購具有戰略意義的公司法定資本中具有表決權的股票(股份)總數25%以上直接或間接支配權,或者獲得其他有可能阻止此類公司管理機構通過決議,或者獲得具有戰略意義及使用聯邦地下資源區塊的經營公司法定資本中具有表決權的股票(股份)總數5%以上的直接或間接支配權的交易。

8)其他一些針對向外國投資者或投資集團轉交具有戰略意義經營公司管理機構決定權的交易,其中包括企業開展經營管理活動的條件。

(2)尤其是,屬於《外國投資程序法》第7條第1款第1項和第2項中所指定的交易如下:

1)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公司法定資本中具有表決權的股票(股份)的買賣、贈予、更換合同,以及其他一些協議,根據該協議上述股票(股份)的所有權轉給外國投資者或投資集團;

2)委託管理合同和(或)類似的協議,其以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公司法定資本中具有表決權的股票(股份)為標的。

(3)如果外國投資者或投資集團通過第三方進行交易,導致其直接或間接對具有戰略意義公司的控制,也就可以確定是外國投資者或投資集團對該類公司的控制,那麼任何一種交易都屬於導致對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公司進行控制的,也是應當根據本聯邦法的規定需要預先協商的。

(4)本條規定連同與本法第7條第1至第3款中規定的情形,適用於其他一些因收購股票(股份)而導致外國投資者或投資集團直接或間接控制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公司行為。其中包括:根據1995年12月26日頒布的第208號《股份公司法》(以下簡稱《股份公司法》)第842條規定,外國投資者或投資集團履行購買此類公司有價證券的義務。

(5)如在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公司股東大會上因經營公司對個人股票(其法定資本的股份)收購或贖買、轉讓、股東之間分配屬於公司的股份、優惠股轉成普通股以及俄羅斯聯邦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造成經營公司法定資本中具有表決權的股票(股份)比例關系發生變化,並由此確定外國投資者或投資集團控制該公司,在這種情況下,外國投資者或投資集團必須在確定控制該公司之日起不超過3個月的期限內、按照本聯邦法規定的程序,遞交協商認定控制的申請。

180.對具有戰略意義經營公司的檢查程序

(1)自確定《外國投資程序法》第9條第3款和第5款所列事實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授權機構必須向保障安全的聯邦權力執行機構寄發有關提供對國防和國家安全產生威脅的資料咨詢函,或者因與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公司開展交易,或者其法定資本股票(股份),或者根據本聯邦法第7條第5款經認定存在對具有戰略意義經營公司的控制,而缺乏這類威脅的資料咨詢函,並從確定上述事實之日起30日內,檢查該公司是否符合下列特徵:

該公司是否具有實施本聯邦法第6條所規定的經營項目,及應根據俄羅斯聯邦法律頒發的許可證。

該公司是否有權在聯邦級礦產資源區塊上開展地質研究和(或)礦產勘探和開采。

(2)在本條第1款所列出的咨詢函後附一份申請書。

(3)從授權機構的咨詢函發出之日起20日內,由保障安全的聯邦權力執行機構向授權機構寄發因開展的相應交易或者依據本聯邦法第7條第5款認定存在控制而對國防和國家安全造成威脅或缺乏此類威脅的鑒定結論。

(4)如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公司符合第10條第1款第2項所列特徵,則從確定該事實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授權機構必須向跨部門國家機密保護委員會寄發咨詢函,要求提供存在俄羅斯聯邦國際條約方面的信息資料,根據是否存在的情況,申請人是外國自然人的或者作為多個、具有一定職務的外國自然人或是法人申請人的員工,可以根據俄羅斯聯邦法律的規定訪問國家秘密的信息。

(5)自授權機構的咨詢函發出之日起14日內,跨部門國家機密保護委員向授權機構寄發有關本條第4款所規定的是否存在俄羅斯聯邦國際條約方面的鑒定結論。

(6)授權機構自第10條第1款規定的檢查工作結束並收到本條第3款和第5款所列保障安全的聯邦執行權力機構的鑒定結論及跨部門國家秘密保護委員會的鑒定結論(如根據本條第4款的規定寄發該咨詢函)之日起3日內,授權機構向委員會發出上述鑒定結論、申請和通過本聯邦法第9條第1款第2項和第3項、第10條第1款所規定開展檢查而獲得的材料,以及本單位關於預先協商交易或協商認定控制決定或關於不需預先協商交易或協商認定控制決定提出的建議。

(7)對於授權機構依照對申請審查情況和對具有戰略意義的公司進行檢查情況而作出的決定、作為(不作為),申請人可以按照規定程序向法庭提出異議。

㈦ 現在俄羅斯政治經濟情況。誰可以分析一下,800到1000字

樓主您好!

政治:

憲法
1993年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舉行全體公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同年12月25日,新憲法正式生效。這部憲法確立了俄羅斯實行總統制的聯邦國家體制。 俄羅斯聯邦實行的是聯邦民主制。以俄羅斯聯邦憲法和法律為基礎,根據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又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原則行使職能。總統是國家元首,任期4年,08年修憲改為6年,由人民直選產生。總統擁有相當大的行政權力,有權任命包括了總理在內的高級官員,但必須經議會批准。總統同時也是武裝部隊的首領以及國家安全會議的主席。並可以不經議會通過直接頒布法令。總統不可以連任超過2屆。

政黨
俄羅斯實行多黨制,主要有以下政黨:統一俄羅斯黨、俄羅斯共產黨、俄羅斯自由民主黨、公正俄羅斯黨、亞博盧」聯盟、右翼力量聯盟;

議會
俄羅斯議會正式名稱為俄羅斯聯邦會議。
根據俄憲法,俄羅斯聯邦會議是俄羅斯聯邦的代表與立法機關。聯邦會議採用兩院制,下議院稱國家杜馬(State Duma,代表聯邦各主體),上議院稱聯邦委員會(Federal Council,代表聯邦)。
聯邦委員會(上議院)由俄羅斯聯邦諸聯邦主體各派兩名代表組成:一名來自國家代表權力機關,一名來自國家執行權力機關,主要的職能是批准聯邦法律、聯邦主體邊界變更、總統關於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決定境外駐軍、總統選舉及彈劾,中央同地方的關系問題等。 國家杜馬(下議院)的職權是同意總統對總理的任命;決定對總統的信任問題;任免審計院主席及半數檢查員;實行大赦;提出罷免俄羅斯聯邦總統的指控;通過聯邦法律。

政要
現任總統: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2012年5月7日就職)
現任總理:德米特里·阿納托利耶維奇·梅德韋傑夫(2012年5月8日獲得任命)[2]
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議長瓦蓮京娜·馬特維延科(2011年9月就職)
國家杜馬:(議會下院)議長謝爾蓋·納雷什金(2011年12月就職)

經濟:

經濟總量
俄羅斯2010年按匯率計算,GDP總量為1.4769萬億美元,人均GDP1萬美元左右。俄的經濟結構非常不合理,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於資源行業,包括石油、天然氣、礦石和木材等,受這類商品價格的波動影響非常大。俄經濟在2009年遭到重創,自2000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下滑幅度超過了二十國集團及金磚四國。2009年1月至10月,GDP同比下降9.6%,2009年按照美元匯率計算的GDP,下降了25%左右;梅德韋傑夫估計,2009年降幅為7.5%;世界銀行認為降幅可達8. 7%。 俄羅斯是世界經濟大國。蘇聯時期它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蘇聯解體後其經濟一度嚴重衰退。2000年之後俄羅斯的經濟在大量出售資源的情況下得以迅速發展。2006年俄羅斯的經濟總量超過1990年解體前。2007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35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

出口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

工業
俄羅斯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業產值為112090億盧布 ,同比增長6.1%。工業從業人口2055.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30.5%。工業基礎雄厚,部門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緩慢,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羅斯重工業發達。主要工業區有:中央工業區,西北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等。
聖彼得堡工業區:以石油化工、造紙造船、航空航天、電子為主。
莫斯科工業區:以汽車、飛機、火箭、鋼鐵、電子、為主。
烏拉爾工業區:以石油、鋼鐵、機械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以煤炭、石油、天然氣、鋼鐵、電力為主。
俄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聖彼得堡工業區
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莫斯科工業區。
莫斯科工業區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區,以其生產的大量工業品供應全國。

農業
2004 年農業產值為13663億盧布 ,同比增長1.6%。農業人口66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9.9%。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規范化。

服務業
2004 年服務業產值 42035 萬億盧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5%。2004 年服務業從業人口400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59.6%。

交通運輸
俄羅斯的交通部門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管道運輸均發達。 以鐵路、管道為主。鐵路在歐洲部分比較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管道主要運輸石油、天然氣。 鐵路 至2010 年底鐵路總里程為87,157 km,客運量1571 億人公里,貨運量18016 億噸公里(2004 年)。 公路 至2010 年底公路總里程982,000 km,客運量1681 億人公里,貨運量1821 億噸公里(2004 年)。 水運 2010年總水程:102,000 km。2003 年海運商船3900 艘,總噸位 830 萬噸。2004 年,海運貨運量 589 億噸公里,內河貨運量878 億噸公里。主要海港位於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巴倫支海、白海等,包括摩爾曼斯克、聖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新羅西斯克等。 空運 全國總機場數量:1,213 (2010)。直升機場:50 (2010)。[3]2001 年民用飛機有7 萬多架,國際航線總長約8 萬公里。2003 年客運量52 億人公里,貨運量 30 億噸公里(2004)。主要機場有莫斯科謝列梅傑沃2號國際機場、謝列梅傑沃 1號國際機場、伏努科沃1號國際機場、多莫傑多沃機場、聖彼得堡國際機場、葉卡捷琳堡克爾索沃國際機場、 新西伯利亞機場、哈巴羅夫斯克機場。 管道運輸 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總長 21.3萬公里,2004 年輸油氣總量 24133 億噸公里。
金融
主要銀行有: 1.俄羅斯儲蓄銀行,1991年成立,注冊資本 241 億盧布。 2.俄羅斯外貿銀行,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 65.5 億盧布。 3.工商銀行,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 22.9 億盧布。 4.首都儲蓄銀行-農工銀行,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 21.6 億盧布。 5.國際工業銀行,1992年成立,注冊資本18.5 億盧布。 6.天然氣工業銀行,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 18.5 億盧布。 此外俄大銀行還包括最大的私人銀行阿爾法銀行、古打銀行、羅斯銀行、外經銀行等。
對外貿易
據俄海關委員會統計,2009年貨物貿易進出口3891.4億美元,較上年(下同)減少37.6%。其中,出口2339.4億美元,減少36.4%;進口1552.1億美元,減少39.3%;順差787.3億美元,減少29.7%。 2009年俄羅斯對荷蘭、義大利、中國、德國和土耳其的出口額分別佔俄出口總額的15.1%、8.5%、6.9%、4.9%和4.6%,為353.2億美元、198.0億美元、161.8億美元、114.9億美元和107.8億美元;自中國、德國、美國、烏克蘭和法國的進口額分別佔俄進口總額的14.2%、12.3%、5.7%、5.5%和5.1%,為219.6億美元、190.5億美元、89.0億美元、85.9億美元和79.4億美元。俄前五大順差來源地依次是荷蘭、義大利、土耳其、波蘭和哈薩克,順差分別為323.3億美元、127.2億美元、77.0億美元、60.3億美元和53.0億美元,減少36.1%、41.1%、30.5%、41.8%和21.5%;逆差主要來自德國、中國和法國等,其中對德國和中國逆差減少40.7%和59.5%,但對法國逆差增長12.9%。 對外投資 截止2004 年底,俄累計對外投資 69 .73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佔60%,協議投資佔6.2%,其他投資佔33.8%。主要投資對象國有:英國(18.6%)、塞普勒斯(10.9%)、荷蘭(8.8%)。 截止2003年底,俄對華投資項目1542個,實際投資額3.38億美元。 外國資本 截止2004年底,俄累計吸引外資820億美元,同比增長43.8%,其中直接投資佔44.1%,協議投資佔1.9%,其他投資佔54%。 2004年吸引外資405億美元,同比增長36.4%,其中直接投資佔23.3%,協議投資佔0.8%,其他投資佔75.9%。外國對俄投資主要分布在:批發、零售業及日用品修理業130.37億美元,加工業102.36億美元,采礦業99.34億美元,不動產25.72億美元,交通、通訊業20.33億美元,國家管理和軍事安全、社會保障10.59億美元,金融業10.01億美元,建築業2.34億美元,農業、林業1.21億美元,公用事業1.07億美元。 2004年主要對俄投資國:德國(佔11.4%)、英國(10.6%)、美國(8.1%)、法國(4.7%)、維京群島(2.3%)、瑞士(2.1%)、奧地利(1.7%)。 2011年12月16日加入世貿組織。
人民生活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 盧布(約218美元),同比實際增長7.8%。2004年俄職工人均月工資6828盧布(約237美元),同比實際增長10.8%。2004年12月消費品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1.7%。

㈧ 俄羅斯擁有多少美國國債

美國財政部依舊按照慣例於7月17日公布了今年5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數據會有二個月的滯後期),這一報告與上月中旬公布的4月數據從總體額度上來看,沒有特別大的變化,不過,這其中卻隱含著一項驚人的改變,這就是石油大國俄羅斯已從這一名單中不見了,如下兩圖對比。盡管目前俄羅斯到底持有多少美債的准確數據不得而知,但幾乎可以確信的是,俄羅斯持有的數量低於本次名單中最少的智利持有的302億美元,而可能被囊括在了「其他」一欄當中。要知道,根據上一次的報告,俄羅斯在4月拋售美債金額高達474億美元,持有金額由3月的961億美元降至487億美元,幾乎減持了50%。而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8報道分析,俄羅斯拋售至少三分之一持有的美國國債,已退出美國國債持有大國行列。

㈨ 俄羅斯為什麼有那麼多富豪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蘇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層爭奪權力的斗爭拉開了帷幕,經過幾輪較量,赫魯曉夫最終掌握了蘇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赫魯曉夫剛剛嘗試搞了一些改革,就於1964年被趕出了政治舞台,從此,蘇聯進入了「停滯時代」和短命而頻繁更迭的老人政治時代,一直到1985年比較年輕、富有朝氣的戈爾巴喬夫上台,才給蘇聯社會帶來了新的希望。這時,一方面是蘇聯社會官僚特權階層已經修煉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貪污盛行、腐化成風,官員們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大肆投機倒把,非法生意、「影子經濟」和黑市交易已經形成氣候,另一方面是剛剛上台的戈爾巴喬夫推出了《改革與新思維》。正是在這種社會轉型的背景之下,在戈爾巴喬夫上台之後的一兩年內蘇聯開始出現了第一批合法生意人和大規模的私營企業。隨著《個體勞動法》和《合作社法》的頒布,私營者或者國有企業建立起了成千上萬個合作社,無數「記賬式」盧布通過合作社變為現金,外貿自由化開辟了簽訂大標合同的可能,第一批「大款」開始在蘇聯社會應運而生。隨著1991年底蘇聯解體、民主派上台執政、實行價格自由化,俄羅斯新富豪們斂財的環境更為寬松,暴富的機遇也更多了,他們利用各種關系獲取進出口許可證和配額,按照國內價格在俄羅斯買進石油和石油製品、金屬,特別是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木材、化肥、皮毛等原料,然後按照國際市場價格倒手出境,這樣一轉手就可以在一夜之間獲取暴利,而一般來說在當時能夠搞到進出口許可證和配額的主要是有權力背景的俄羅斯富豪或者乾脆就是掌握權力資源的政府官員。在短短二十年的轉型過程中,俄羅斯涌現出了一大批身價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資產的新富豪,他們積累財富速度之迅猛為世人所驚嘆,同時他們斂財的手段和路徑也為世人所好奇。2000年前,俄羅斯尚無一人入圍《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到2003年就已經有17名億萬富翁榜上有名,其人數僅次於美國、德國和日本,名列第四;2004年5月,《福布斯》確定:身價至少達10億美元的俄羅斯富翁為36人,億萬富翁的人數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這個人數在2006年增至44人,2007年增至53人。2002年和2003年連續兩年被《福布斯》評為俄羅斯首富的梅納捷普銀行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2003年的個人資產為80億美元,而到2004年就達到了150億美元。2006年俄羅斯首富的桂冠則被俄羅斯新富豪的後起之秀——俄羅斯石油大亨阿布拉莫維奇摘取,他的個人資產達到了180億美元。近年來,隨著石油、天然氣價格的不斷上漲,不僅個人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俄羅斯大富豪的人數在增加,而且資產超過1億美元的中等富豪人數以及資產超過1000萬美元和100萬美元的俄羅斯小富豪的人數也在增加。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擁有多少外國資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