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東寧中俄水域邊界長多少公里
東寧境內主要的界河是瑚布圖河(烏沙河),全長114公里、作為界河的長度是99公里。
瑚布圖河在團山子匯入綏芬河,該段綏芬河有2公里也是界河。
所以東寧縣的水域邊界長101公里。
B. 東寧跟俄羅斯相鄰的地方(指俄羅斯地名)
東寧縣對面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烏蘇里斯克,相距有55公里。
C. 俄羅斯離中國多遠
俄羅斯的東南面是直接與中國接壤的。
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最長9000公里,南北最寬4000公里。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
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3807公里。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以大陸性氣候為主,溫差普遍較大,1月氣溫平均為-5~-40℃,7月氣溫平均為11~27℃。
中國與俄羅斯接壤的城市:
1、琿春市
隸屬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地處吉林省東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南,政區以琿春嶺為界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哈桑區接壤,邊境線全長246千米。琿春市是中國唯一地處中、朝、俄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
2、滿洲里市
滿洲里市,是由呼倫貝爾市的5個縣級市之一,為內蒙古自治區計劃單列市。滿洲里西臨蒙古國,北接俄羅斯,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城市。中俄邊境滿洲里管段全長101.1公里,其中滿洲里轄區內的國境線全長54公里(包括水界12.7公里)。
3、綏芬河市
綏芬河市,是牡丹江市的5個縣級市之一,駐地綏芬河鎮。綏芬河市因境內的綏芬河而得名,綏芬河是一座風光秀麗的邊境山城,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邊境線長27公里。
4、東寧市
東寧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179公里,南與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相鄰,是東北亞國際大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樞紐。
D. 靠近俄羅斯邊境的中國城市
1、綏芬河市
綏芬河市,是牡丹江市的5個縣級市之一,駐地綏芬河鎮。唐稱「率賓水」,金稱「蘇濱水」、「恤品水」,明稱「速頻江」、「恤品河」,清代始稱「綏芬河」。綏芬河市因境內的綏芬河而得名,綏芬河是一座風光秀麗的邊境山城,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邊境線長27公里,轄區面積460平方公里,總人口69607人,下轄綏芬河鎮、阜寧鎮。
2、東寧市
東寧市,是黑龍江省直轄,牡丹江市代管的縣級市。東寧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29°53′—131°18′,北緯43°25′—44°35′,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179公里,南與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相鄰,是東北亞國際大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樞紐。
是國家一類陸路口岸。東寧於清末設治,2015年12月,東寧撤縣設市。
3、琿春市
琿春市,隸屬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地處吉林省東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南,政區以琿春嶺為界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哈桑區接壤,邊境線全長246千米;西南以圖們江為界與朝鮮咸鏡北道相鄰,邊境線全長139.5千米。
北部以老爺嶺為界與汪清縣毗連,西北角與圖們市相連,東北與黑龍江省東寧市相鄰。介於東經130°03′21″—130°18′33″,北緯42°25′20″—43°30′18″之間,總面積5145平方千米。
4、密山市
密山市隸屬於黑龍江省雞西市的縣級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與虎林市毗鄰,南與俄羅斯隔興凱湖相望,西與工業重地雞西市為鄰,北與七台河市相接。擁有興凱湖國家自然保護區,鐵西自然保護區,蜂蜜山等旅遊景點。截至2014年,密山市轄7鎮9鄉,人口43.38萬。
5、黑河市
黑河市,黑龍江省地級市,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小興安嶺北麓,境內群山連綿起伏,溝谷縱橫,地勢西北部高;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68726平方千米,下轄1個區、3個縣級市、2個縣;2018年總人口159.3萬人。
黑河市歷史悠久。據考古證明,早在舊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此地活動,形成古代土著民族的基礎。黑河市境內黑河口岸與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黑龍江相望,是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的國家一類口岸。
E. 中國到俄羅斯多少公里
中國離俄羅斯有2850公里。
俄羅斯的東南面是直接與中國接壤的。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最長9000公里,南北最寬4000公里,和中國相隔2850公里。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
中國與俄羅斯接壤的城市
滿洲里市滿洲里市,是由呼倫貝爾市的5個縣級市之一,為內蒙古自治區計劃單列市。滿洲里西臨蒙古國,北接俄羅斯,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城市。中俄邊境滿洲里管段全長101.1公里,其中滿洲里轄區內的國境線全長54公里(包括水界12.7公里)。
東寧市東寧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179公里,南與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相鄰,是東北亞國際大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樞紐。
F. 中國有哪些城市和俄羅斯接壤
中國和俄羅斯交界的口岸城市有:滿洲里、綏芬河、黑河、琿春。
G. 中國離俄羅斯有多少公里
中國離俄羅斯有2850公里。
俄羅斯的東南面是直接與中國接壤的。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最長9000公里,南北最寬4000公里。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
琿春市,滿洲里市的介紹:
琿春市隸屬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地處吉林省東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南,政區以琿春嶺為界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哈桑區接壤,邊境線全長246千米。琿春市是中國唯一地處中,朝,俄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
滿洲里市滿洲里市,是由呼倫貝爾市的5個縣級市之一,為內蒙古自治區計劃單列市。滿洲里西臨蒙古國,北接俄羅斯,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城市。中俄邊境滿洲里管段全長101.1公里,其中滿洲里轄區內的國境線全長54公里包括水界12.7公里。
H. 東寧是中國哪個省的
東寧縣
東寧縣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與俄羅斯接壤,擁有國家一類陸路口岸。縣域面積7137平方公里,轄6鎮102個行政村,人口20.8萬,有漢、朝、滿、回等10個民族。由於地處長白山支脈老爺嶺和完達山余脈結合部,境內山巒起伏,風景宜人。東寧縣城地處盆地,三面環山,受日本海影響,氣候獨特,年有效積溫3000℃,無霜期150天左右,年平均氣溫6℃,是一個山青水秀、氣候溫和、物產豐饒的魚米之鄉,素有「塞北江南」之美譽。
依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資源條件,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東寧縣委、縣政府以建設「沿邊工貿旅遊城市」為發展目標,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並駕齊驅,全面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近年來,東寧縣大力發展口岸經濟,加強國際間經濟技術合作,推動對外開放戰略升級,邊境貿易迅猛發展,外經貿骨幹企業不斷發育壯大,已有108戶企業具有邊境小額貿易權,其中: 有10戶企業具有全球現匯貿易經營權,有6戶企業被外經貿部授予 「聯合經營出口商品」和「核定公司專營進口商品」資格,1戶企業具有自營產品出口經營權。初步形成了以華宇工貿集團、吉信工貿集團為龍頭的外經貿骨幹企業群體,領先一步開拓、佔領和利用俄市場;工業體系進一步完善,以電力、煤炭、建材、食品加工為骨乾的工業體系初步形成,工業產品量大質優,工業硅、陶瓷、水泥、酒類、煤炭、紅磚等地工產品出口量逐年增加,八寶山珍、優質蘋果梨、優質大豆、精製免洗米等名優特產品享譽國內外;農業產業化經濟格局已經確立,以菌、煙、果、菜、畜為支柱的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農業主導產業區域化布局、集約化經營已形成規模。全縣耕地面積75萬畝,種植蔬菜4萬畝,其中棚室3500畝、溫室1100畝,年產各類蔬菜14萬噸。果樹面積13.5萬畝,產果面積6萬畝,年產鮮果3萬噸,成為全省沿邊最大的果菜生產基地。省級幸福村現代農業示範區、東寧鎮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建設全面啟動,並初具規模。食用菌產業發展迅猛,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大力扶持黑木耳產業的發展,成立黑木耳產業辦公室,組建食用菌產業協會,在產前指導、產中管理、產後銷售等環節對種植戶進行服務,建成了名聞遐邇的全國無公害黑木耳栽培示範縣。2004年全縣種植黑木耳2.4億袋,年產黑木耳1000萬公斤。為搞活黑木耳流通市場,在綏陽鎮建設了全國最大的黑木耳批發大市場,年銷售額達3億元,形成了買全國、賣全國的格局,有力的推動了黑木耳產業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日趨加快和世界區域經濟合作的不斷加強,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縣域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東寧在經濟發展中特別是對俄邊境貿易上具有的諸多有利條件和優勢日益顯現。
區位優勢獨特。東寧處在東北亞區域中、俄、朝三角地帶的中心環節,陸路可通朝鮮、俄羅斯及原蘇聯其它國家,跨海可向韓國、日本延伸,是東北亞國際貿易通道上的重要一站。東寧與俄羅斯經濟發達的濱海邊疆區毗鄰,邊境線長145公里。東寧口岸是距俄遠東地區最大城市海參崴最近的口岸,兩地僅距153公里。中俄兩國在這里公路相聯,公路與鐵路、港口相接,是中俄水陸聯運的最佳路線。這種獨特優越的區位和便捷的通關條件,客觀上使東寧成為東北亞區域經濟圈中重要的人員流動、物資集散、信息傳遞的中心,在擴大沿邊開放、推進東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
資源相對富集。東寧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一、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已探明的礦產有煤炭、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粘土、葉臘石、沸石、石墨、鐵、鋅、黃金、銅等二十多種,許多礦種儲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的精查儲量2.8億噸,遠景儲量12億噸,石灰石儲量80億噸,石英石儲量3000萬噸,葉臘石儲量1000萬噸,粘土儲量600萬噸。二、植物資源豐富。縣內山多林密,森林覆蓋率達88%,有紅松、赤松、水曲柳、柞樺木等70餘種木材,林木蓄積量3500萬立方米。三、食用菌、山野菜、中草葯資源多。盛產黑木耳、松茸、元蘑、蕨菜、薇菜等名貴山珍食品和黃芪、元術、刺五加、桔梗等200餘種中草葯。其中:黑木耳種植歷史悠久,品質上乘,被稱為「天下第一耳」;松茸具有豐富的營養和葯用價值,被海內外消費者稱為「神菌」;東寧大豆籽粒飽滿,蛋白質含量高,是北京亞運會指定的運動員營養原料;盛產的灘頭魚聞名全國。四、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境內有渤海國古跡、東寧要塞群遺址、綏芬河大峽谷、神仙洞、吊水湖、仙人橋、10平方公里回歸國土森林等迷人的邊塞山水景色和人文景觀。東寧要塞群遺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戰場,深度開發價值極為可觀。
邊境貿易增勢強勁。從清朝末年起,東寧地區就是中、俄、朝三國商賈雲集之地,以「填不滿的海參崴,拉不完的雙城子,裝不盡的三岔口」之說蜚聲海外。1989年,國家批准東寧為一類陸路口岸。1990年,東寧口岸正式開通。從此,東寧縣實施以貿興業戰略,對外經貿快速發展。貿易種類由初始的單一易貨貿易發展到現匯貿易、旅遊貿易、民間小額貿易、經濟技術合作和勞務輸出等多元形式,探索出了一條「內建基地,外拓市場」的邊貿發展之路。東寧口岸主要進口商品有木材、化肥、成品鋼材、廢舊金屬、化工產品等,主要出口商品有蔬菜、水果、電子產品、小食品、服裝、家電等。積極開拓俄羅斯市場,已有16家外經貿企業分別在俄十月區、烏蘇里斯克、海參崴、哈巴羅夫斯克等地建立果菜、食品和輕工產品批發市場,基本輻射俄濱海邊區主要城市。其中,烏蘇里斯克市果菜食品批發市場庫房面積2.4萬平方米,年批發零售水果4萬噸、蔬菜5萬噸、肉類3萬噸、大米l萬噸,年營業額超2億美元。在黑龍江省19個沿邊口岸中,東寧口岸經濟效益好、對國家貢獻大,進出口總值和口岸貨運量連續10年保持黑龍江省公路口岸第一位、沿邊口岸第二位,經濟技術合作指標始終保持全省領先位次。
城市基礎設施和對俄流通合作功能日臻完善。交通、通訊實現現代化,程式控制電話國際直撥,行動電話與全國聯網;以公路為主的交通運輸網路已經形成,北上可通過206省道進入301 國道直通哈爾濱,南下可通過雞圖公路經吉林通往全國各地,東進可與俄羅斯公路、鐵路相通。總投資4.9億元的東寧地方鐵路已峻工通車。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鎮道路硬化率、城區自來水入戶率分別達到60%和85%;文化 、體育、衛生設施得到了改善;口岸新聯檢大樓和「中國電子口岸」設施投入使用。園區建設初具規模,2004年4月28 日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俄東寧——波爾塔夫卡互市貿易區重新啟動建設,開發面積6平方公里,內設國際貿易區、貨運倉儲區、出口加工區、管理服務區、休閑娛樂區、口岸管理區六個區,具有自由貿易、流通導向、倉儲加工、信息服務、金融結算、旅遊娛樂、生活服務等功能,一期工程建設的國際貿易中心佔地13.5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2005年5月正式開業;「浙江工業園區」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將吸納70-90家浙江民營企業入區建廠,依託浙江省雄厚的產業資本、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科學的管理經驗,從事對俄市場緊缺的服裝、鞋帽、建築裝飾材料、食品、電子產品等商品加工;對俄進出口工業園區、綏陽進口鋸材加工園區、華宇工業園區建設全面啟動,迅速壯大,為國內外企業前來東寧發展進出口加工業提供了空前廣闊而堅實的投資平台。
開放活力日趨提升。改革開放特別是口岸開通以來,東寧經濟得到較快發展。2004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4億元,財政收入1.6億元;進出口總值完成7.4億美元,口岸過貨量26萬噸,出入境旅遊人員18萬人次,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6.9億元,在全牡丹江市名列第一位。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縣委、縣政府提出建設「誠信東寧」的理念,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出台各項優惠政策,設立外商投資服務中心,對外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縣政府各職能部門實行公示制、承諾制,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辦事效率,維護社會治安,為企業發展營造了寬松的投資環境。
面對新一輪競相發展熱潮,東寧縣審時度勢,搶抓機遇,科學確定了「提前五年翻兩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塞北江南」的土地上涌動著爭先苦幹、趕超發展的創業春潮。放眼未來,東寧縣將堅持口岸經濟發展方向,以對俄貿易為先導,以進出口加工業為支撐,以特色農業為基礎,以邊境旅遊為拉動,深入實施工業興縣、外向帶動、招商引資戰略,推進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協調進步,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建設發展,一座開放、繁榮、富庶、文明的沿邊工貿旅遊城市迅速崛起。
I. 俄羅斯與中國東線和中國什麼地方連接
1、
位於黑龍江省綏
市,
與
鐵路的交軌出,是黑龍江省唯一的對俄邊境鐵路口岸,也是我國對俄經貿的重要口岸之一。
距俄
對應的
鐵路口岸
捷闊沃26公里,距
市123公里,距俄方
重點、
230公里,距俄方
最大的海運港口
369公里。該鐵路口岸地處要道,陸海聯運克到達日本的
、
,韓國的
,美國的
等地區,處於
中心位置,市黑龍江省
的主通道,的原有時十分突出。
(1)
鐵路口岸
鐵路口岸建於1899年6月,
至俄
區間開始通車,距今已經有百年多歷史。1994年1月經中俄兩國政府確認為國際鐵路客貨運輸口岸,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開展
工作。綏芬河鐵路口岸現為一等客貨運輸站,主要辦理
河國際、國內旅客運輸,以及自站貨物的到發、裝卸等作業。現有南、北兩個站場,共佔地27萬多
米,有線路84條,年設計
能力1000萬噸;國際旅客候車室各一座(位於南站場)。
該口岸進出口
約占黑龍江省口岸進出口
的80%。2006年完成758.1萬噸,增長2.1%,創歷史新高;出入境人員實現54.4萬人次,減少2.7%。
(2)綏芬河公路口岸
綏芬河公路口岸位於
東部,是
(綏滿公路)的起止點,距俄對應口岸城市
區16公里,距俄
陸路將同樞紐
市120公里,距俄
河
270公里。該口岸1988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開展臨時汽車過貨運輸,1994年1月經中俄兩國政府確認為國際客貨運輸口岸,200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作為國家
正式
,目前實行6天12小時無午休工作制。口岸通道現場佔地15萬平方米,旅檢通道9條、貨檢通道4條;建有
自動檢測設備和萬米
,口岸設計運能為年過貨物100萬噸,
50萬人次。2006年進出口
完成26萬噸,減少8.9%;出入境人員實現62.9萬人次,減少5.1%。
目前綏芬河公路口岸已正式開通綏芬河-
、綏芬河-
斯克、綏芬河-
、
-
斯克、哈爾濱-
公路客運線路,開行27對旅客班車。
2、
公路口岸
是1989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
的國家
,1990年3月經
兩國政府換文確認為雙邊
運輸口岸,同年5月正式開通使用。1992年12月經中俄兩國政府換文確認開展旅客運輸,陸續開通客運和
務。該口岸通道位於黑龍江省
,與對應的俄
波爾塔夫卡公路口岸隔瑚布圖
。
架有永久性橋梁,連接雙方口岸過境公路,距俄方十月區政府所在地波科洛夫卡34公里,距
最大的
市符拉迪沃
54公里。
該口岸封閉監管區佔地6.2萬平方米,設處境檢查通道6條,入境檢查通道3條,車輛檢查通道2條。貨檢區設出入境檢查通道各2條,口岸新建設施貨運檢查
達120萬噸/年,客運檢查
達60萬人次/年。目前,
公路口岸已實行6天12小時無午休工作制。2006年進出口貨運旅.6萬噸,減少0.5%;出入境人員53.6萬人次,減少13.8%。
3、
水運口岸
水運口岸現由東、西兩個作業區組成、西部作業區簡稱西港,即未擴大開放錢的
水運口岸,是1986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
的國家
,同年5月正式開通使用,1994年1月經中俄兩國政府確認為國際客貨運輸口岸。該港口位於黑龍江省
境內
、黑龍江交匯處南岸,與俄
對應口岸下列寧斯闊耶隔江相距35公里,與俄
夫斯克邊疆區
港口水上距離272公里。該港口江面寬闊,水深流緩,是
最末端港口,也是中外
進出
河運口岸的必經之路,為江海聯運的始發港之一。現有深水
5個,可停靠3000噸級的船舶,
6個月。西港
佔地面積1260平方米,備有
設備23台套,港內
3條1.81公里,港外
2.62公里,年吞吐貨物能力70萬噸。
東部作業區簡稱
,為該口岸擴大開放港口,198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驚醒冰封期臨時汽車運輸,1995年經
批准開展
期臨時汽車
運輸。該港口位於
區東北38公里的
西北端,距俄對應口岸下列寧斯闊耶港僅3公里,距俄
港240公里,有較強的
。
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現有3個
和460平方米
基地,硬化場地道路及查驗通道2萬平方米。港口至同江的38公里
已完成鋪軌,2007年可正式通車運營。該港口
期開展
、汽車
運輸,冰封期開展冰上汽車運輸,流
開展
運輸,基本實現了全年通關。
該口岸2006年進出口貨運量完成54萬噸,比上年增長23.6%;出入境人員實現9.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4.7%。
1、
水運口岸
水運口岸是1982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對外恢復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1983年3月經
兩國政府換文確認為邊境地方貿易口岸,1986年9月經
兩國政府補充換文確認為國家貿易口岸,當月正式對外恢復開通使用,1990年3月經中國與蘇兩國政府換文確認為國際客貨運輸口岸。2004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開展
工作。該口岸位於黑龍江省北部邊陲,中俄
黑龍江上有末端南岸
內,隔江與俄
口岸相對,雙方貨運碼頭相距3500米,客運碼頭相距750米。由該口岸經
可與俄
河
連接,經其空中航線可與俄國內各大城市相通;由該口岸沿黑龍江水道下行,還可抵達
各港口直至
沿岸各國港口。
水運口岸早在1858年即成為我國對俄貿易口岸,1957年恢復通商,開展
。現已成為貿易、旅遊以及國際旅客服務的多功能口岸、口岸
多元化,四季運行:
期開展水上
河
運輸,冰封期開展冰上汽車運輸,流
開展
運輸和
。現有客、貨運碼頭及明水期汽車
與冰封期汽車運輸兼用碼頭各1處,擁有千噸級
12個。貨運碼頭岸線長612
,年貨物吞吐能力120萬噸。客運碼頭岸線長98
,路建通道14條,年
能力00萬人次。
該口岸2006年進出口貨運量完成29.7萬噸,比上年減少33.2%;出入境人員實現108.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6%,首次突破百萬人次。
2、
公路口岸
公路口岸是1989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對外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1992年10月經中俄兩國政府換文確認為雙邊公路客貨運輸口岸,1993年5月正式開通使用。1994年1月經中俄兩國政府再次確認為雙邊客貨運輸口岸。該口岸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邊陲
檔壁鎮,
的西北岸1.5公里處,距
38公里,距內陸
約100公里。與俄濱海邊疆區對應口岸圖里洛格隔
相望,相距僅有1公里,距俄最近城市卡緬雷博洛夫64公里,距俄
重要
河
斯克150公里,距俄濱海邊疆區
符拉迪沃
260公里。
該口岸基礎及
,功能齊全。口岸現場佔地面積1.4萬平方米,設有4條貨檢通道,東側建有2萬平方米的貨物
。中俄雙方共同在
上修建了一座長33米、寬12米的永久性
梁,可常年
過貨。該口岸年國貨能力在50萬噸以上,年過客能力在30萬人次以上。
該口岸2006年進出口貨運量完成1.5萬噸,比上年減少34.6%;出入境人員實現25.6萬人次,比上年減少10.8%。2007年-3月進出口貨運量完成0.27萬噸,比上年增長11.7%;進出境人員實現4.5萬人次,比上年減少24.4%。
3、
公路口岸
公路口岸是1989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對外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1992年10月經中俄兩國政府換文確認為雙邊公路客貨運輸口岸,1993年5月正式開通使用,1994年1月經中俄兩國政府再次確認為雙邊客貨運輸口岸。該口岸位於黑龍江省東部邊陲
區東南58公里處,與俄濱海邊疆區對應寬
沃隔
相望,相距僅有1公里,與其所在對
列所扎沃茨克市相距只有8公里。在黑龍江省東部延邊扇狀開放口岸群中,該口岸位居中點位置。正對面是俄濱海邊區和
邊區結合部。俄著名的
大鐵路和與之並行的
貫穿該地區,由此向北可深入
,向南可到達濱海便去首府符拉迪沃
和
,並可通向韓國、日本及
。
區內交通十分便利,既有省級公路貫穿全境,又有哈東鐵路由此經過。
該口岸基礎及
日趨完善,客貨
不斷增強。目前建有1000平方米旅檢廳、250平方米
貨檢廳,修建了1640
二級水泥路面口岸過境公路、5萬平方米口岸現場倉儲設施、近8萬平方米
基地、2萬平方米硬化地面露天
。中俄雙方共同在
界河上修建了一座長207.08米、寬13.96米,橋下可通航的永久型
梁,使口岸不受季節影響,可
過客過貨。該口岸年過貨能力可達260萬噸,年過客能力可達100萬人次。該口岸2006年進出口啊貨運完成6.5萬噸,比上年增長27.3%;出入境人員實現0.7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8.8%。2007年1-3月進出口貨運量完成1.7萬噸,比上年增長12%;出入境人員實現0.1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0.8%。
J. 俄羅斯離中國多遠呀
9000公里。
俄羅斯的東南面是直接與中國接壤的,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最長9000公里,南北最寬4000公里,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
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3807公里,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以大陸性氣候為主,溫差普遍較大,1月氣溫平均為-5至-40℃,7月氣溫平均為11至27℃。
中國與俄羅斯接壤的城市:
1、琿春市:隸屬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地處吉林省東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南,政區以琿春嶺為界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哈桑區接壤,邊境線全長246千米,琿春市是中國唯一地處中、朝、俄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
2、滿洲里市:滿洲里市,是由呼倫貝爾市的5個縣級市之一,為內蒙古自治區計劃單列市。滿洲里西鄰蒙古國,北接俄羅斯,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城市,中俄邊境滿洲里管段全長101.1公里,其中滿洲里轄區內的國境線全長54公里。
3、綏芬河市:綏芬河市,是牡丹江市的5個縣級市之一,駐地綏芬河鎮。綏芬河市因境內的綏芬河而得名,綏芬河是一座風光秀麗的邊境山城,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邊境線長27公里。
4、東寧市:東寧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179公里,南與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相鄰,是東北亞國際大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