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俄羅斯艦載機都用K來表示
你好,艦載機應該是самолёт на военных кораблях
原因是艦船的俄語首字為K,所以都使用了這個型號。
----------原創回答團專屬標識------------------
原創回答團團員:阿廖沙為您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㈡ 俄海軍為何放棄重型艦載機SU-33,轉而使用MIG-29K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跟大家科普一個常識,蘇-33戰機其實就是我們今天遼寧艦上的殲-15樣機,我國選用殲-15戰機做艦載機絕對是明智之舉,畢竟蘇-33是一款代表第三代戰機最高配置的戰機,和美國的F-18大黃蜂戰機性能是平分秋色的,直到美國的超級大黃蜂三代半戰機的出現。
再說這些年,印度海軍直接把俄羅斯米格-29戰機的名聲摔成了翔,俄羅斯何曾不想找回蘇-33做艦載機呢?只不過不好意思開口罷了。曾經可以和美國一決雌雄的蘇聯,現在在俄羅斯的手裡沒落到現在這種地步,其實也怪叫人心疼的。只要俄羅斯能服個軟,來跟中國說說好話,我相信中國會幫助這個好夥伴的。對此,你們怎麼看呢?
㈢ 為什麼美國的飛機都以f和b開頭,而俄國的大都以蘇或米格開頭
「米格」是研製此系列飛機的公司的名字,這個公司叫」米高楊」,」米格」和」米高楊」拼寫一樣,音譯不同.
還有」蘇」系列的,代號」蘇」因為是」蘇霍伊」公司研製的 。美國那邊的:A.傷病員運輸機; B、轟炸機; BF.轟炸/戰斗兩用飛機; BT、轟炸/魚雷攻擊兩用機; F.戰斗機; G.單發動機運輸機; H.傷病員運輸及空中醫院飛機; J、運輸機; J.雜務機, JR.雜務、運輸機; LN.教練滑翔機; LR.運輸滑翔機; M.海軍陸戰隊或海外遠征軍使用的飛機; N.教練機; O.觀測機; OS.觀察、偵察機; P.海上巡邏機; P.海上巡邏轟炸機; PT、海上巡邏魚雷攻擊機;PTB.海上巡邏、魚雷攻擊轟炸機; R.競速比賽機; R.運輸機; S.偵察機; SB.偵察轟炸機; SN.偵察教練機; SO.偵察、觀測機; T、運輸機; T、魚雷攻擊機; TB.魚雷轟炸機; TD.靶機; HN.教練用直升機; HO.觀測用直升機; HR.運輸用直升機; J.雜用直升機。1945年二戰結束後,上述41種記號被簡編成以下8種: A.攻擊機; F.戰斗機; G.滑翔機; O.觀測機; P、海上巡邏機; R.運輸機; T、教練機; U、雜務機。
㈣ 俄羅斯海軍為何放棄重型艦載機蘇-33,轉而去使用臭名昭著的MIG-29K
蘇-33造價太高了,所以俄羅斯海軍才會放棄它。
㈤ 俄軍為何拋棄大長腿蘇-33,選擇了小短腿米格-29k
我覺得選擇了小短腿米格是一個無奈之舉,因為俄羅斯海軍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期,而且他們的經濟狀況發展的不是很好,所以根本原因就是沒有這么多錢去支撐海軍的發展了。現在整個俄羅斯的經濟是處於一個低迷的狀態,未來形勢可以說是不太好。不要說造航母了,連航母配套的各種設施都沒有辦法去研發和維護。所以他們只能選擇小短腿米格29 。
對於俄羅斯現在的這種狀況是一直在惡化的,因為之前俄羅斯是想要把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封存起來的,如果一旦把這航母封存起來,那麼對於俄羅斯來講,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㈥ 請問蘇聯為什麼要讓蘇33艦載機退役,而由米格29K中型艦載機代替
在船上的蘇-33戰機是一個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的產物。的目的,蘇聯研製的蘇-33,是為了對抗美國的海上制空權保證F-14「雄貓」飛機中的戰斗機。在蘇聯幾次,打擊伊朗的F-14戰斗機,結果結束對伊朗的F-14擊落的第二代戰斗機。 F-14,蘇聯是一個可怕的空戰對手。最初的想法?必須取消,因為沒有對抗美國的F-14重型制空戰斗機米格-23艦載版的計劃。
蘇聯,開發和生產的各類戰斗機,蘇-27的F-14在整體性能最接近的是能夠對賭,和海上制空權的F-14競爭。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航母艦載機的總人數和美國的海軍航空兵在海上爭奪制空權,只用質量取勝的理念。
因此,蘇聯當局下令F-14為假想敵,海軍艦載版的蘇-27K,在陸基空軍的蘇-27的基礎上開發的設備「庫茲涅佐夫」級航母。談到重大改進,從蘇-27K更名為蘇-33戰機在俄羅斯時代。
「瓦良格」號航母的設計還配備了蘇-33重型戰斗機。甲板,制動裝置,存儲容量大,停車位置和圓形的中轉平台都配備了蘇-33的技術要求。
蘇聯時代的裝備一定數量的米格-29K艦載機的計劃。的支持下,蘇-33的空對空戰斗機和對地攻擊能力的補充。類似美國海軍的F-14戰斗機F18戰斗機配置程序。
蘇聯崩潰,該計劃已被取消。比較的蘇-33和米格-29的性能,俄海軍強於米格-29蘇-33的戰鬥力。因此,蘇-33在「瓦良格」號航母在服務。
在冷戰結束,美國海軍的作戰任務的變化。贏得了海上制空權的任務,所以跳的海軍干預,陸地和海上打擊任務。空軍戰斗機比F-14,F-18戰斗機是更適合的空地上實施打擊的作戰任務。加上F-14重型機床的維護成本,提高成本遠遠高於F-18戰斗機。因此,美國海軍決定讓F-14都退役。
蘇-33型艦載機,作為對抗F-14的目的出生的所有F-14退役的對手,成為唯一的重型制空戰斗機。俄羅斯要做到這一點重新評估的價值和服務的蘇-33戰機的優點和缺點。結束了蘇-33重型戰斗機,米格-29K戰斗機的艦載艦載適應性和經濟的維護是遠遠優於引進的蘇-33
加上印度改進的米格29K戰機及其生產技術。俄羅斯和印度都採用這種艦載機,可以是雙贏和維護生產線的大規模生產的單機成本,更有利於設備用品及維修了很多。
因此,俄羅斯已決定讓蘇33退役。 「瓦良格」號航母的主要艦載飛機在未來的新設計的米格-29K艦載機。
中國海軍為什麼要選擇蘇-33為藍本的發展,中國的艦載飛機?
原因:首先,蘇33的設計目標,中國海軍的需求是一致的。 SU-33的原型T10K不可替代的參考樣本對中國的發展艦載飛機的第一次。三,瓦良格號航母的設施都配備了蘇-33的要求。
自主開發的中國原創艦載機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需要採取的技術風險。因此,為了確保目標。發展的SU-33,F-15為藍本,是不可避免的。
㈦ 為什麼俄羅斯的飛機有米格...和蘇..兩個型號
俄羅斯有米高揚、蘇霍伊、伊柳辛、伊爾庫特,雅克和圖波列夫等飛機廠商設計局,其常見的飛機編號都以廠商名字開頭為編號,美國是因為F的含義為戰斗,所以不同型號不同廠商的戰機都以F開頭
㈧ 俄海軍為何放棄重型艦載機SU-33,轉而使用MIG-29K呢
據我所知,蘇33自服役以來,並沒有進行過任何技術升級和改進。這使得蘇33技術狀態還是維持在90年代初的水平,僅相當於艦載版的早期蘇27戰斗機。米格29K雖然是一款中型戰斗機,但憑借優異的航電系統和出色的多用途作戰能力,基本上可以滿足俄海軍的需要。 所以 俄海軍放棄重型艦載機SU-33,轉而使用MIG-29K。
俄羅斯海軍選擇米格29K作為主要艦載機,理由如下。蘇-33自服役以來,沒有進行任何技術升級和改進。因此,蘇-33的技術狀態仍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水平,僅相當於早期蘇-27戰機的艦載機版本。它的航空電子系統仍然是一種老式的儀器。在26噸的起飛重量下,有效載荷約為6.7噸。如果裝載4.7燃油,有效載荷只有2噸,只能執行空戰任務,其多用途能力相對較差。這不僅難以滿足俄海軍的作戰需求,也使其落後於主流戰斗機的發展趨勢。米格29K雖然是一款中型戰斗機,但憑借其出色的航電系統和出色的多用途作戰能力,基本能夠滿足俄海軍的需求。
㈨ 俄放棄蘇33選擇米格29K是因為經濟嗎
艦載機米格29K相對於原來的米格29差不多是一架全新設計的戰機,尤其是原版米格29被人詬病的航程和載彈量上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滑躍式甲板也造成蘇33/殲15不能夠滿載起飛,實際上和米格29 K的航程以及載彈量區別不大,又有印度分擔生產線和研發成本。所以選擇米格29K對俄羅斯海航也是一個合理經濟的選擇。
㈩ 為什麼俄羅斯的米格戰機叫米格米格是誰
米格(mig)二字,取自於前蘇聯兩位著名飛機設計師——阿 伊 米高揚和米 約 格列維奇姓氏第一個字母。米高揚和格列維奇都曾在著名的波利卡爾波夫設計局工作。1939年底,前蘇聯政府決定成立一個新的戰斗機設計局,選中了米高揚和格列維奇去完成這一重任,這就是今天的米高揚 格列維奇設計局
米格飛機在世界航空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以下是米格一系列飛機的簡介,首先介紹一下米格飛機的創始人:米高揚。
1905年,米高揚出生在阿爾明尼亞的一個貧苦農民家裡,童年時代當過放羊娃,青少年時代,他曾在第比利斯和頓河羅斯托夫求學。1925年,米高揚進入莫斯科「迪納莫」工廠當車工,不久應征入伍。1931年,米高揚離開連隊進入布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學習。
在學院學習時,米高揚和三位同學設計了一種小型體育運動飛機「十月號」。它的重量只有250公斤,最大時速為130公里。「十月號」採用了襟翼、前線縫翼、阻力板等,用來改善起飛著陸性能。這在三十年代初都算是新技術。「十月號」曾獲准投產並在社會上贏得了聲譽,使這位未來的著名設計師初露鋒芒。
畢業後,米高揚到一家航空工廠當軍代表,該廠設計室是當時蘇聯唯一的殲擊機研製中心,負責人是著名設計師波里卡爾波夫。1937年,米高揚調到這里工作,正式開始了飛機設計生涯。不久,米高揚一躍而成為這個設計室的第二把手。
在這個設計室里有位才華橫溢的設計師,名叫格列維奇。米高揚和格列維奇一見如故。後來,這兩位志同道合的設計師合作了幾十年。他們的性格通然不同:米高揚血氣方剛,精力充沛;格列維奇老成持重,沉著穩健。這是一對理想的夥伴。兩人姓氏的字頭合起來便是「米格」他們設計的飛機就是世界聞名的「米格」飛機。
後來,由於設計思想的不同,使米高揚和波里卡爾波夫產生嚴重分歧,而分道揚鞭。1940年,米高揚和格列維奇組建了自己的設計機構--實驗設計室。以後這個室發展成了龐大的米高揚設計局。從那時起,米高揚的「高空高速」的設計思想便成了當時該局的指導思想。米格飛機也從此開始孕育,並陸續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