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白俄羅斯軍閥為什麼厲害

白俄羅斯軍閥為什麼厲害

發布時間:2022-06-12 07:47:55

A. 張宗昌曾有一支白俄軍,戰術奇葩作風兇殘,後來為何消失了

張宗昌的白俄軍後來一部分在軍閥混戰中消耗掉,另外一部分則解散了。白俄軍的來歷十月革命以後,俄國爆發了內戰,最終白軍戰敗,大量不肯向新政權投降的舊貴族、舊軍人逃亡海外,因為當時稱革命為赤色革命,所以這些逃亡海外的俄國人就被稱為白俄。其中俄國遠東地區的白俄一部分逃到日本,更多的則是逃到東北。

B. 地方軍閥中為什麼桂系最厲害

桂系是真的很能打,也很厲害,粟裕在他的《戰爭回憶錄》中,對桂系的評價也挺高的,至少是承認桂系很厲害。桂系之所以厲害,是因為戰士都是用命在給拼呢,而且桂系的軍官都是從底層一層一層升上來的,對於打仗,都是非常有經驗的,而且桂系手裡面也有錢,後勤保障都很好,所以就很厲害。

廣西一帶雖然普通大眾很窮,但是軍閥卻很有錢。因為廣西有個好鄰居,那就是雲南。雲南出大煙,大煙的利潤是極高的。但是因為交通不發達,雲南的大煙要想去到廣東,必須經過廣西,軍閥一直控制著這條交通要道。所以桂系軍閥從大煙銷售里能抽很多錢。

士兵兇悍、軍官素質也不差,還有錢,所以桂系非常厲害。

C. 二百多萬流亡海外的白俄,對蘇德戰爭的態度是什麼

自1917年俄國爆發革命和內戰之後,200餘萬對於蘇聯政權持反對態度的俄羅斯人,主動或被動的離開俄國,開始在全世界各地流浪。這些因俄國革命和俄國內戰而離開俄國的俄羅斯人,被稱之為白俄。

鄧尼金

二戰期間,鄧尼金敏銳的發現了希特勒的野心,並將德國視為“俄國最險惡的敵人”,多次呼籲流亡白俄和蘇聯警惕德國野心。蘇德戰爭爆發之後,據說,鄧尼金還曾以個人的名義,呼籲全世界各地的俄羅斯人團結起來,為民族而戰。不過,二戰期間,鄧尼金居住於被德國佔領的法國,他是否有足夠的膽量和機會發出這種呼籲,尚存疑問。

但毋庸置疑的是,鄧尼金為首的一大批白俄人士反對德國對於蘇聯的侵略,並積極支持蘇聯的衛國戰爭。當然,這部分人也並非因此完全站在了蘇聯的一邊,作為蘇聯政權曾經的敵人,他們依然對蘇聯抱有敵意。只是基於民族大義在民族危亡之際支持蘇聯罷了。

D. 民國時期,白俄貴族少女來到我國,為何最後會落入人販子手中

眾所周知,俄國的10月革命在當時也讓俄國的那些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當時生活的逼迫下,也有很多俄羅斯人逃到了中國境內。這是因為在國家的地理位置上面來看,俄羅斯和中國是接近的,所以就有很多的俄羅斯人在當時逃到了中國的東北境內。對於這樣的做法,在當時來看也不是一種比較明智的做法,畢竟當時的中國也比較艱難,處於民國時期,在當時可以說是軍閥們一手遮天,橫行霸道。中國人民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

可是這樣的嚴懲制度在他被殺害後,就發生了大的變化,從這以後東北地區也便成為了日軍囂張跋扈的地區。在日本人的佔領之下,東北地區的女性生命安全就再也不能夠受到保障。從這開始,這些販賣人口的頭頭也可以明目張膽的去販賣女性,並且還不會受到懲罰。這是因為那些販賣人口的頭目在販賣後會給日軍一些好處,也可以說是達到了利益上的共贏。所以才能夠在中國的境內大肆販賣人口,導致這些從俄羅斯境內逃到中國來的女性,也就是白俄貴族少女,來到中國後,大多數都落入到了人販子的手中。

E. 張宗昌手下的白俄軍隊為何後來沒了音訊

提到張宗昌,後人第一反應也許會說他是三不知將軍:士兵不知道有多少,老婆不知道有多少,錢不知道有多少。這只怕是後世流傳的諷刺段子,以此來襯托張宗昌無知和庸俗罷了。要是較真起來,張宗昌還是個人物,一個在亂世由做短工、拉過車、賣過布底層人物起家的逆襲人物。

士兵不知道有多少為例,這一方面顯示出張宗昌士兵之多,另一方面,表現出在那個亂世,幾乎天天作戰,天天有逃兵,天天招兵買馬,因此確切的統計一個不斷變化的數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張宗昌不知道具體數量的軍隊中,可以確定的是有一支超過5000人的白俄軍隊,這支軍隊指哪打哪,逢戰必勝,並且,由於白俄人身材魁梧,並且在戰場上非常殘忍,因此,常讓其他軍閥們心生畏懼,不佔而退。

這支白俄軍隊的來歷,可以追溯到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後,蘇聯紅軍打敗了沙俄軍隊,一些沙俄軍隊便向西伯利亞撤退,有些甚至逃竄到我國東北地區。

在十月革命發生時,張宗昌已經在東北游盪,並且在1920年當上了張作霖的高參。1922年,張作霖被吳佩孚打敗,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候,張作霖部下的高士儐、盧永貴率眾2萬人宣布獨立,並反對張作霖,張作霖已經無力討伐高、盧二人,張宗昌便毛遂自薦,說願意為大帥分憂。張作霖兵力有限,只給張宗昌一營憲兵百餘人來對付高、盧2萬人。但張宗昌成功了,他利用過去綠林中的身份,瓦解了這兩萬人,還收編了數千人,張作霖大喜,委任他為吉林第三混成旅旅長。

此時張宗昌准備擴充軍隊,恰好有一支一萬多人的白俄軍隊被蘇聯紅軍打敗,逃竄到東北地區,走投無路,他們聽說張宗昌招兵,便來投奔,張宗昌大喜,除了對自願隊伍的人分發遣散費用外,其餘五千人都被張宗昌納入部下,並得到步槍6000多支,機槍、大炮、彈葯若干。張宗昌將這支部隊編成了騎兵部隊、炮兵部隊、鐵甲車隊,由白俄軍官統領,他們的軍餉,是中國士兵的兩倍,還從不拖欠,因此,這支軍隊對張宗昌也願意拚命。平時,張宗昌出遊時,經常帶著這支部隊招搖過市,因此,民間有這樣的歌謠

張宗昌,出了營;前面走的是白俄兵:護兵左邊走,馬弁右邊行,洋號嗒嗒響,洋鼓響咚咚,咚咚嗒嗒真威風!街上行人攆干凈,雞狗當道也不行!

這支部隊給張宗昌也立下過不小的功勞。1924年,張作霖南下搶地盤時,張宗昌打頭陣,就把這一支白俄軍隊放在放在最前面。當白俄軍隊到江蘇時,江蘇軍隊一看見個頭高大的白俄軍人,心裡害怕,不戰而退。隨後,這支部隊進入上海,如若無人之地。1925年,浙奉戰爭爆發,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向北進攻,卻被這支白俄軍隊打的落花流水。

不過到了1928年,北伐軍北上攻佔了濟南,張宗昌兵敗,倉皇撤退。對張宗昌來說,失去了山東的地盤,就意味失去了經濟來源,因此他已經沒有經濟能力來養這支龐大的白俄僱傭軍,最終不得不遣散他們。

這支軍隊平時仗著權勢招搖過市,為非作歹,民憤極大,一旦失勢遣散,中國士兵有群起而攻之的怨恨,時人回憶,當時被毆、被殺者不再少數,而多數被遣返回國,此後,這支白俄軍隊徹底退出了中國的歷史舞台。

F. 民國時期,桂系軍閥為什麼說厲害

一、新桂系主要人物出身近代軍校,受過孫中山的民主思想影響,軍事、政治、經濟素質相對較高。。

二、新桂系提出「三自」、「三寓」政策,開辦廣西大學,招攬人才。使廣西的政治、經濟、科技、工業、教育、文化、衛生、交通、航運等各方面相繼近代化。。

三、廣西歷史上一直處於邊遠落後之地,科教文衛建設都十分落後,但民風彪悍。。

四、新桂系將領,多為四校同學,並採取獨特的集體領導,團結力較之其他軍閥更強。。

G. 白俄的中國白俄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時,也給中國「送」來了俄國難民(即「白俄」)。盡管「白俄」的遷徙也頗費周折,但「白俄」最終在中國得到了收留居停。白俄,指二十世紀上半葉流亡於中國上海和東北等地的俄羅斯難民,他們集中居住於上海租界,特別是上海法租界中。
白俄在上海渡過了日本佔領的艱難時期,但是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上海的白俄就不得不陸續遷出了。上海的俄國建築也沒能逃脫文化大革命的破壞。1966年,畢勛路口為紀念詩人去世一百周年而建的普希金像被紅衛兵打得粉碎,1987年,普希金像得到重建,是中國極為罕見的外國作家紀念物。當前上海白俄及後裔分布於俄國、美國及南美國家。
俄羅斯人在上海形成自己的社區比其他僑民要晚得多。沙俄時代,俄國在上海的勢力較小。甲午戰爭以前,俄國的對華貿易僅有磚茶一項較為重要,在長江中游的漢口開設了3大洋行,經營收購和壓制磚茶的業務。然後經水路運往天津,再經過張家口、庫倫運抵俄國。上海是俄國商人的必經之處,但是極少有俄國人定居此處。直到19世紀末,俄羅斯帝國政府發現日本准備覬覦遼東半島,開始將經營重點轉向滿洲,因此中國與北方鄰國之間的貿易額猛然劇增。海參崴與上海之間開通了定期輪船航線之後,俄國茶葉商人立刻開始定居在這個中國的商業首都。到1905年,大約有350民俄國僑民在上海公共租界定居。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在1896年開設了俄國駐上海領事館。今天,當年的古老建築仍然為俄國駐上海領事館所使用,是外灘地區一座規模較小的建築物。1915年有402人,多數住在公共租界蘇州河以北的提籃橋地段(又名匯山,Wayside),住在法租界的只有41人。他們在北河南路距離北火車站不遠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小型的東正教堂,稱為主顯堂,這座上海最早的東正教堂後來毀於1932年「一二八」戰火。 俄國「十月革命」後曾有過幾年內戰,到1922年10月,紅軍已取得全面勝利。俄國資產階級濱海地區臨時政府最後一任首腦季捷里赫斯將軍下令,所屬軍隊向中朝邊境附近撤退,並宣布讓所有自願離境者隨同出國。
在人潮滾滾的白俄流亡者中,首批是博羅金將軍率領的第一團和莫爾恰諾夫將軍的第三團,夾雜著沒錢的男女平民逃到了中國境內的琿春附近,總共約有七千人左右。其後,跟隨而至的白俄輾轉到哈爾濱和東北各地,人數多達二十萬。
比較有錢的兩千多名白俄則爭相投奔斯塔爾克海軍少將,買票坐船從海路逃亡。當時斯塔爾克麾下有大小軍用船隻三十多艘,其中戰艦、炮艇、軍用運輸船、客輪、貨輪、破冰船、軍用駁船、軍用通信船、掃雷艦、海關緝私艦、快艇等,應有盡有。這些船隻早已裝滿了原有的沙俄海軍官兵和軍需品,還有與軍隊掛邊的士官武備學校的學員。在這種滿員待航的情況下,從彼得格勒、莫斯科、波羅的海沿岸逃亡到濱海地區的白俄難民,又手舉盧布潮水般地湧上了船。
為逃避蘇俄紅軍的追趕,這三十多條戰船滿載九千多難民,駛往朝鮮元山港。但這些逃難船隊剛進永興灣,便受到日本警察的阻攔。斯塔爾克一面向日本當局提出抗議,一面派人與駐元山的各國領事館交涉,呼籲救助白俄難民。在西方外交和輿論的壓力下,日本當局允許老弱病殘5300人上岸,暫居在元山海關的空屋中。
在三十多人相繼病死後,斯塔爾克萬般無奈,只得帶領15艘最為堅固的艦船,載著三千多人向中國的上海駛去。白俄難民船隊開到距上海100海里時,突然遭到強台風襲擊,「德德莫夫中尉」號炮艇被巨浪打翻,37人葬身海底。1922年12月5日,斯塔爾克率領14艘艦船終於馳抵吳淞口。這使中國官方和上海租界當局慌亂不堪。北洋政府立即下令,除有特殊情況者外,白俄難民一律不準上陸。
斯塔爾克決定實施小股登陸,但都被中國官兵發現並送回。偷渡不成,白俄難民中有朋友和親戚在上海的便提出投親靠友。上海當局覺得這個理由不太好拒絕,於是,滬上軍政要人和中國紅十字會理事長庄得之、美國駐滬紅十字會會長白汕脫與俄國難民領袖斯塔爾克、上海俄僑通商事務局會辦格羅謝等,共同協商解決的方案。斯塔爾克說明艦船上的糧食所剩無幾,燃煤已到山窮水盡地步,懇請中國當局允許難民上岸脫離苦海。上海當局根據北京政府指示,同意籌款賑濟,並當場認捐二萬元,供給燃煤2000噸、麵粉1500袋,但仍要求難民盡早離滬。斯塔爾克回到旗艦「貝加爾」號,傳達中國當局的處置方策,決定力爭使中國政府接受700名少年孤兒士官生。幾經交涉,中國政府終於同意白俄士官生和在滬有親戚朋友的一千二百多人在上海登陸,其餘的人隨斯塔爾克分乘12艘較好的艦船前往馬尼拉。
哪知到了1923年3月14日,第二批白俄難民180人又到達上海。他們在朝鮮元山將乘用的俄艦賣掉,然後到日本轉乘「長崎丸」抵滬。1923年6月28日,第三批七百名白俄難民乘俄艦「埃利多拉多號」又到了吳淞口並滯留不走。9月14日,由遠東哥薩克軍團首領格列博夫率領的兩艘戰艦又駛進上海長江口,與前艘戰艦匯合。中國海軍派「永績」號軍艦上前阻攔,並上船檢查,發現所載軍火頗多,遂限格列博夫48小時內率部離開上海。
格列博夫素以性格倔強著稱,他拒不降下俄羅斯帝國的三色國旗,更不交出船上的武器。為達到離船登岸的目的,他派人分散乘小船自己設法混上岸去。真有一百餘人偷登成功,他們拿出銀兩買通上海租界當局,在法租界租到一幢房屋,以登岸養病為名,讓哥薩克官兵24人一組,輪流上岸休養。格列博夫發現吳淞口浦東沿江有兩處房子,被稱作驗疫所閑置未用,就與江蘇特派交涉員許秋帆聯系,將兩所房子借給白俄難民輪流居住。
1925年春,格列博夫因食物中毒到岸上休養,白俄難民發生沖突,三艘戰艦相互開槍開炮,死傷三人。中國當局擔心他們鬧出更大的事情,就與蘇聯方面聯系。這時白俄難民另一首領阿尼西莫夫將軍帶74人也向蘇聯駐上海領事提出請求,被准予回國。另一艘戰艦「扎希特尼」號則開往東北,賣給了奉系軍閥張作霖。剩下的「鄂霍次克」號年久失修接近報廢。格列博夫手下已有40人在貧病交加中死去,剩下的120人最後被中國當局收容。

閱讀全文

與白俄羅斯軍閥為什麼厲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