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克里米亞要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
烏克蘭是所有東斯拉夫人的發祥地,基輔羅斯被蒙古人滅國後,一部分去了今天俄羅斯地區,一部分留在烏克蘭,被波蘭統治。
而俄羅斯強大後,借著烏克蘭人造波蘭反的機會,佔了今天烏克蘭的東部
所以烏克蘭和俄羅斯就是二毛與大毛的關系
特別是烏克蘭東部,對俄羅斯的認同感很高,而烏克蘭西部,就比較親西方,特別是那個最早獨立的利沃夫市,它原來就是波蘭領土,現在也是波蘭人主流
克里米亞又是另外一個問題,這個地方是俄羅斯千辛萬苦從奧斯曼手上搶來的,原住民是韃靼人,或者說克里米亞韃靼人,斯大林時期誣陷韃靼人跟納粹勾結,把他們強制遷徙,從此俄羅斯人成了當地主要人口,一直到現在,即使近年來被流放到烏茲別克的克里米亞韃靼人不斷回歸,人數也只有10%出頭,俄羅斯人佔了58%。
這個半島原來是蘇俄領土,赫魯曉夫把這給了烏克蘭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跟烏克蘭商量過要回來,烏克蘭不幹,還往那裡努力移民,但現在烏克蘭人依然只有25%
這地方地理位置重要,是黑海出海口,而且有塞瓦斯托波爾,從沙俄到蘇聯都是毛子最大的造船基地,蘇聯的核動力航母都是這里造的,現在也是被俄羅斯黑海艦隊租借為軍港
總之這塊地方對俄羅斯很重要,而克里米亞對俄羅斯也有相對歸屬感
2. 歷史上俄羅斯和克里米亞的關系是怎樣的俄羅斯為什麼這么重視...
是這樣的,以前克里米亞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屬國。
昔日奧斯曼土耳其強大的時候,他們也經常到烏克蘭和俄羅斯掠奪奴隸,一度到莫斯科附近搶掠
日後,在與土耳其的戰爭中,俄國逐漸佔了上風,最後吞並了克里米亞,將其作為黑海艦隊基地,試圖從這里進入地中海
為了限制俄國的企圖,英國和法國聯手,發動了克里米亞戰爭
之後,在赫魯曉夫執政時期,為了慶祝昔日俄羅斯和烏克蘭合並,他把克里米亞的歸屬地劃給了烏克蘭
3. 克里米亞和俄羅斯是什麼關系
在蘇聯時期,俄羅斯和烏克蘭是一個國家中的兩個成員國。簡單來說,就是蘇聯的兩個部分,所以,俄羅斯將克里米亞送給了烏克蘭。
基本上,就像中國的兩個省,重新劃分了一下界限,但還是一個國的。
可後來,蘇聯解體了,變成了兩個國家。當時,俄羅斯並沒有試圖收回克里米亞,因為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系親密。可前幾年,烏克蘭倒向了西方,於是俄羅斯出兵,收回了克里米亞。
4. 克里米亞為什麼不選擇徹底獨立,而是選擇加入俄羅斯
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亞搞了一次全民公投,結果顯示,96%的投票者贊成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
三、物是人非的克里米亞。當年沙俄吞並克里米亞後,對於當地蒙古人血統的韃靼人,採取了血腥的民族同化政策,大量的當地韃靼人遭到迫害。因此,二戰德國人佔領克里米亞時,韃靼人主動投降德國,幫助德國進攻蘇俄,意圖藉助德國人脫離沙俄的殘酷統治。二戰結束後,蘇俄對於世代居住在克里米亞的韃靼人,進行了嚴厲的報復。將整個韃靼民族定為叛國罪,全部流放到中亞苦寒之地。流放路上,餓死凍死的韃靼人不計其數。同時受到這種迫害的還有車臣人。蘇俄又將大量俄羅斯人,遷居克里米亞,填補韃靼人的缺失。在當地徹底清除韃靼數百年的民族印記,換上俄羅斯人的印記。使得原本由韃靼人控制的領土,變成了俄羅斯人的家園。
5. 克里米亞和俄羅斯的關系
克里米亞以前既不屬於屬於烏克蘭也不屬於俄羅斯,克里米亞最早的原住民是凱爾特人,後來因為歷史原因,他們先後被斯基泰人,哥特人,匈奴,哥薩人,拜占庭人以及蒙古人先後佔領,後來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克里米亞又落入韃靼人手中。淪為克里米亞的附屬國,再到後來的1774年俄羅斯帝國迫衰落的使奧斯曼帝國承認克里米亞獨立(相單與甲午海戰結束後日本逼迫清朝承認朝鮮半島獨立性一樣。),從1777年起,克里米亞汗王沙希因附屬俄羅斯。不久,克里米亞貴族起義反對沙希因,沙希因向俄國人請求援助。波特金率7萬俄軍到達克里米亞,1783年俄羅斯正式將整個克里米亞半島納入版圖,並入俄國的克里米亞隸屬塔夫里達州管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克里米亞半島也是一些很血腥的戰役的戰場。1941年德國軍隊在試圖佔領連接克里米亞半島和大陸的地峽時損失慘重。最後德軍還是沖破了蘇軍的防線,只有塞瓦斯托波爾從1941年10月一直堅持到1942年7月4日。
1944年,蘇軍重新解放塞瓦斯托波爾,蘇聯屠夫斯大林為了牢牢掌握克里米亞的領土,(最簡的方法就是驅逐克里米亞半島的主體民族韃靼人,引進俄羅斯人進入克里米亞,也就是後來為什麼克里米亞半島絕大部分是俄羅斯族。))與德國合作為由,把全部韃靼人居民強逼流放到中亞, 克里米亞韃靼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也被改為克里米亞州, 大約46%被流放的人死
於飢餓或疾病。
1954年時任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為了慶祝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家兄弟結盟300周年,就將克里米亞當做「生日禮物」送給烏克蘭妹紙。當時的蘇共領導人覺得蘇聯是永不可破的聯盟,就覺得將克里米亞割讓給烏克蘭只不過是重新劃分省級(今天哈俄關於薩克斯坦北部領土糾紛就是這樣一個原因。)但俄羅斯沒想到的是1991年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半島竟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對此許多半島俄羅斯居民對此不滿。島上還駐有俄羅斯的黑海艦隊,當時情況相當緊張,有爆發戰爭的可能。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勢力在選舉中失利後,情況開始減緩。1992年5月5日克里米亞半島宣布獨立,後來決定成為烏克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俄羅斯租借塞瓦斯托波爾軍港的部分作為黑海艦隊的基地。
6. 為什麼克里米亞願意加入俄羅斯,而不願意隨烏克蘭加入歐盟
自我認為是因為相對於俄羅斯來說烏克蘭太弱,而且歐盟自身的門檻很高。不僅如此,克里米亞和俄羅斯之間有著聯系。克里米亞本身就是說的俄語,還有一些生活習慣和俄羅斯想像。所以會選擇加入俄羅斯。
三. 俄羅斯和克里米亞之間存在著聯系。
之前俄羅斯和克里米亞都是蘇聯的一部分,後來蘇聯解體,俄羅斯和烏克蘭就獨立了。克里米亞以自治身份加入了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關系日益惡化,克里米亞的經濟也日益蕭條,所以現在希望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的呼聲日益高漲起來。
綜上所述,克里米亞願意加入俄羅斯還是有很多原因的,為了克里米亞的未來發展和改善俄羅斯人的生活。
7. 克里米亞為何加入俄羅斯
一是克里米亞原是前蘇聯的領土,(那裡基本上都是俄羅斯人)我聽說那是在斯大林時代為了友好(當時還都是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俄羅斯共和國把她的克里米亞劃給了烏克蘭,就像我國毛澤東時代,為了表示中朝兩國的兄弟之情,把原來完全屬於中國的長白山從中間劃開一國一半,就這樣長白山東面的主峰和天池的東半部成了朝鮮的了。二是烏克蘭確實在前蘇聯解體後發展的沒有俄羅斯富裕,再加上原本是社會主義的國家受的教育與西方是截然不同,肯定不少人還留戀過去的思想,俄羅斯現在比解體時好得多,,所以人心思歸。另外,克里米亞是俄羅斯得出黑海的重要基地,這里也是軍事必爭之地,俄羅斯也決不會放棄的,自然要鼓動回歸的。誰對誰錯?歐美也從來是兩面三刀,什麼時候是一條標准,別看他們人多,普京是看透了他們,大國與他們硬對硬,其實他們也是束手無策的,色厲內荏的。
8. 克里米亞為什麼入俄
克里米亞為何要加入俄羅斯 歷史上本是一家
烏克蘭這幾天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這個前蘇聯第三大加盟共和國正在經歷著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而俄羅斯的出兵無意更使得烏克蘭的局勢變得前景不明。雖然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聲明警告俄羅斯不要武力干涉,否則後果自負,但俄羅斯已經全面控制了克里米亞。克里米亞是個什麼地方?俄羅斯為何選擇出兵這里?這要從克里米亞的地理和歷史說起。
從地圖上看,克里米亞半島位於烏克蘭南部,像一個菱形的錐子一樣直插進黑海,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因此,俄羅斯乃至前蘇聯時代大名鼎鼎的黑海艦隊,即駐扎於克里米亞半島西南角的塞瓦斯托波爾。蘇聯解體時,俄烏兩國為了黑海艦隊的歸屬鬧得不可開交。雖然最終達成協議,但是關於塞瓦斯托波爾的問題依然沒有很好解決。俄羅斯想長期租用此地作為黑海艦隊基地,但是烏克蘭並不願意。根據1997年俄烏簽署的租賃協議,在2017年5月之前,俄黑海艦隊必須滾蛋。
再回到克里米亞的歷史。因其特殊的戰略地位,克里米亞歷史上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哥特人、匈奴人到可薩人,從拜占廷帝國、金帳汗國到奧斯曼帝國,克里米亞的主人換了一茬又一茬。十八世紀後期,日益強大的沙俄逼迫奧斯曼帝國承認克里米亞的獨立。1783年俄羅斯正式將整個克里米亞半島納入版圖。
1853年至1856年間,著名的克里米亞戰爭(我們小時候的課本上叫克里木戰爭)爆發。這場因爭奪巴爾干半島控制權而引發的沙俄與歐洲世界的戰爭是一戰前最大的一次國際戰爭。戰爭的起因有著復雜的宗教背景,但宗教的名義之下,實質上還是為了擴張地盤的需求。一開始是沙俄同土耳其打了起來。但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東擴計劃使得整個歐洲大陸都感到了危機,於是奧地利和普魯士也參與進來。但是最終導致尼古拉一世失敗的是強大的英法的介入。俄土戰爭變成俄羅斯同歐洲諸國的戰爭,這是尼古拉一世所沒想到的。從多瑙河到克里米亞,沙皇的軍隊節節敗退,最終簽訂城下之盟。
克里米亞戰爭是世界史上第一次現代化戰爭,在軍事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新式線膛步槍、蒸汽動力戰艦、鐵路、無線電通訊等科技發明在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法聯軍的長官利用無線電從千里之外指揮前線作戰,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的第一次。軍事後勤體系發展為一個獨立部門,工程保障、戰地醫療、後勤運輸能力得到極大提高。現代戰爭或者戰斗中官兵們統一對表確定時間,就是在法軍進攻馬拉科夫要塞中第一次採用的。
戰爭的失敗直接導致了俄國此後的農奴制改革。而遠在大洋彼岸本來和此事無關的美國人則意外撈到了一筆好處。因為擔心緊挨著英屬殖民地加拿大的阿拉斯加被英國人趁機佔領,抱著與其白白丟失,不如賣了換錢,同時也讓美國制約英國的考慮,沙俄非常急切地希望能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阿拉斯加和美國本土之間隔著一個加拿大,美國本來並沒有染指阿拉斯加的意圖,現在來了一個上門買賣,不要白不要。1867年10月,阿拉斯加正式成為美國領土。美國為此付出的代價,僅僅是740萬美金。這真是史上最便宜的一次領土交易。
再回到克里米亞。並入沙俄版圖後,克里米亞成為了俄羅斯聯邦的一員。二戰後期,斯大林以克里米亞半島韃靼人與德國合作為由,將大量居民流放中亞,大多數人慘死異鄉。1945年2月,出於重新分配戰後世界格局和敦促蘇聯對日作戰的考慮,美蘇英三國首腦在克里米亞的海濱度假勝地雅爾塔舉行了一次秘密會晤,簽訂了著名的《雅爾塔協定》。美英背著中國做出了大量損害中國權益以換取蘇聯對日宣戰的承諾。
戰後的1954年,為慶祝烏克蘭的哥薩克人鮑格丹·赫梅爾尼茨基俄羅斯「結盟」300周年,赫魯曉夫大筆一揮,將原屬於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劃給了烏克蘭。這就是現在克里米亞屬於烏克蘭領土的起源。雖然劃歸了烏克蘭,但是因為長期屬於俄羅斯領土,克里米亞人民的俄羅斯情結與俄羅斯的克里米亞情結一樣,都是根深蒂固的。劃歸烏克蘭後,雖然官方語言規定是烏克蘭語,但實際上克里米亞人民的日常語言依然是俄語。1991年,借蘇聯解體之機,本來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克里米亞差點鬧了獨立,最後在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協商中,以自治共和國的身份留在了烏克蘭版圖內。
由於歷史上和俄羅斯千絲萬縷的聯系,加之黑海艦隊的存在,克里米亞隨時都可能成為俄烏兩國的火葯桶。烏克蘭地處俄羅斯與歐洲大陸的緩沖地帶。烏克蘭向俄羅斯傾斜得多一點,克里米亞基本上就平安無事;烏克蘭向北約傾斜多一點,克里米亞就有可能成為導火索。此次烏克蘭事件中,俄羅斯一直密切關注著局勢的發展。政局的變動無疑將影響烏克蘭日後的外交走向。無論是從趁亂收回克里米亞,一勞永逸解決黑海艦隊駐地問題,還是借口克里米亞問題出兵以影響烏克蘭政局走向,普京都必然會在合適的時機把克里米亞問題挑起來。今天的消息是,克里米亞議會已經同意回歸俄羅斯。可想而知,在接下來的可能的克里米亞全民公投中,結果依然如此。
9. 克里米亞為何選擇並入俄羅斯7年過去了,克里米亞得到了什麼
首先,我們應該對俄羅斯、烏克蘭和克里米亞進行明確的行政區劃,即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獨立的國家,而克里米亞是俄羅斯聯邦的成員。
早在1783年,克里米亞就成為蘇聯的一部分。後來,赫魯曉夫在他的政府期間以「慶祝俄烏聯盟300周年」的名義將克里米亞作為禮物贈送給烏克蘭,為克里米亞歸屬問題埋下了巨大隱患。
國家內部行政區域的調整是可以理解的,但赫魯曉夫不可能預見到37年後蘇聯的解體會發生如此劇烈的變化。
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爭端陷入僵局。畢竟,克里米亞的主要地理位置使其成為不可避免的戰場。
這個連接良好的島嶼不僅是通往歐洲和中東的航線,也是俄羅斯通往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港口。無論如何,克里米亞陷入沖突是不可避免的。
最終的結果很明顯:俄羅斯利用其鐵腕外交重新獲得了對克里米亞的行政權力。
對於超過50%是俄羅斯人的克里米亞來說,吞並更像是歸鄉。
獨立後,烏克蘭面臨著來自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和國內經濟困難。當然,俄羅斯不會在分裂勢力猖獗的克里米亞投入太多資金。其結果是,原本相對富裕的克里米亞不僅遭受了越來越多的苦難,而且還面臨著當前動盪的風險。
作為一個海港,克里米亞一直以旅遊業而聞名,旅遊業帶來的收入一直是這個國家的主要財政收入。
然而,在屬於烏克蘭期間,由於局勢不穩定、經濟惡化等因素,前往克里米亞的遊客數量大幅下降。
自然,克里米亞希望俄羅斯能引領自己的經濟復甦。克里米亞的回歸對俄羅斯人民來說確實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大批俄羅斯人湧入克里米亞觀光,也使克里米亞整體經濟在短時間內反彈。
這里有一個悖論。克里米亞堅持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部分原因是烏克蘭經濟不景氣,但俄羅斯的經濟也陷入了嚴重困境。
那麼,人口和領土都不算太小的克里米亞,為什麼沒有像其他歐洲小國那樣獨立呢?擁有豐富礦產資源和地理位置的克里米亞並非沒有獨立的條件,那麼它為什麼還想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呢?
首先,讓我們從「歷史上的克里米亞」開始。
一個民族的現在是它的過去的展示。克里米亞的許多俄羅斯族人實際上並不是當地居民。
300多年前,沙皇俄國強行吞並克里米亞後,民族同化遭到鎮壓,導致克里米亞鞭笞者受到嚴重迫害。
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克里米亞自願向德國投降,希望藉助德國力量擺脫沙皇俄國。然而,德國納粹早已成為公眾批評的對象,二戰結束後,蘇聯甚至在克里米亞進行了一種「叛逃」的報復性屠殺。
災難消失後,克里米亞的景觀上開始點綴著俄羅斯人的痕跡。
克里米亞民族也已經從一個輕佻的民族變成了俄羅斯人。重要的一點是,現在克里米亞的居民實際上是俄羅斯人。
因此,在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並入烏克蘭之後,分裂分子從未退卻,而對於被並入烏克蘭的俄羅斯人來說,盡早返回祖國是他們的首要任務。這就是為什麼克里米亞不尋求獨立,而是要求融入俄羅斯——這是其祖國的召喚。
其次,克里米亞之所以不能選擇獨立,是因為它弱小,只能站在大國一邊生存。
克里米亞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但這實際上是港區最大的危險。克里米亞的軍隊一直依賴於俄羅斯的武器,而它的人口太少,無法與歐洲的人口競爭,這讓它很容易遭到搶劫,而不是自衛。
所以,在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中,克里米亞只能選擇「站隊」的方式,以避免戰火的燃燒。
俄羅斯當局很難知道西方的經濟困境何時會結束,也很難知道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系是會進一步惡化還是會好轉。在這樣一個危險的形勢下,俄羅斯和克里米亞應該積極尋求一條有利於自身發展的道路,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克里米亞當局還將發展目標確定為對外出口貿易、對內吸引外資、重點發展新型旅遊業、加快發展輕工業和科技產業。
在引進雙管齊下的發展模式後,克里米亞經濟在過去10年也實現了飛躍。全國經濟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1.5倍,蘇聯解體和烏俄混合戰爭帶來的半個世紀的經濟停滯和人口減少有了明顯改善。
克里米亞融入俄羅斯在七年前就受到了人民的青睞,從現在開始的七年內,甚至從更長遠來看,這無疑將是一個既有挑戰又有機遇的選擇。
一方面,克里米亞現在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得到了大國的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對於克里米亞來說,如何擺脫西方的束縛,人民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10. 克里米亞戰爭,為何讓美國和俄羅斯成為了朋友
這是因為當時的克里米亞戰爭使得俄羅斯將阿拉斯加州地區賣給了美國,也使得美國占據了一片非常龐大的領土。當然俄羅斯在當時面對著非常大的國際壓力,使得俄羅斯為了籌集經費才會賣掉阿拉斯加州地區。然而這項決議在後來讓俄羅斯感到後悔不已,因為阿拉斯加州地區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並且石油資源也非常的豐富。
當然這也可以充分地體現當初美國和俄羅斯其實是非常緊密的朋友,不過後來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使得現在美國和俄羅斯成為了主要的競爭對手,並且後來蘇聯和美國之間也發生了長時間的冷戰矛盾。這也使得兩個國家之間有著非常深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