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白俄羅斯的粥哪裡有

白俄羅斯的粥哪裡有

發布時間:2022-06-13 08:07:29

『壹』 白粥火鍋哪裡有

順德美食素來聞名天下,廣東名菜名廚也多半出自其中,親自品嘗後才明白各中原由———只要用心,再簡單的食物也能做出烹出別致風味。

走在廣州街頭,大小餐館前的粥類招牌隨處可見:果汁粥、菜汁粥、雞汁粥、什錦粥……數不勝數。而就在這種強手林中,順德粥仍然能以鮮明個性殺出來,驚艷於食客間。最早以粥做鍋底的是順德毋米粥殺到廣州天河北,粥里不見米粒,卻有一定的稠度,缺點是大火極易糊底。最近區庄立交附近新開的「湘粵香伴」,招牌的香伴粥做火鍋底,入口有特別的香味。

「香伴粥」由一幫順德資深粥品師傅主理。開鍋之際,服務員端上的是一鍋乳白透亮的清粥,仔細撈起卻不見米。外表雖然單純,個中內容卻決不簡單。香伴粥選用的是特別的香米,輕輕擂過,讓米一粒粒碎成兩三瓣,再漂洗,然後用油鹽拌勻,稍腌片刻再放入大瓦煲里煮。等一煲粥煮到水米交融,粥水滾開呈菊花狀,一層層從裡面往外翻,這時,從花心處舀上來的粥水,就是粥清,也就是粥中精華。吃一口,清甜綿軟,順滑如湯。吸收了各種美味精華的粥底已是濃稠雪白,香郁撲鼻。

撤下粥底,換上一鍋濃香的雞肉。這可不是一般的雞,至少養了3年,上桌前已經在廚房燜了一會兒,端上來再用文火接著細細地燜。裡面搭配了各種材料,鱔片、姜絲、蒜頭,混合在一起,散發出讓人慾罷不能的濃香。待湯汁完全滲入雞肉,更是醇厚濃郁。

底涮時間

不同的涮料下鍋時間不同,魚片、鱔片稍稍過水即可,豬肉丸則需細細煮上幾分鍾,蘸以醬料,錦上添花。這是一個漫長而愜意的過程,三五好友圍坐一爐,談笑間不時探下小勺,分辨一下火候,其樂融融。粥底涮得久了,漸漸濃稠起來,這時可以歇一口氣,換換口味,試試燜鍋。

粥底特色

順德香伴粥的最大特色可涮之菜囊括種種,動、植、飛、潛,無所不包。而涮料又是精心製作而成。一個個看似簡單的豬肉丸,一口咬下鬆脆異常爽滑彈牙,原來這豬肉丸不是用機器攪拌出來,而是完全以手工製作,把一大塊豬肉切碎,狠狠地摔打、擠壓,伴以馬蹄、香菇,清甜鮮美。

傳說中的做法如下:

1、把新米擂成兩三瓣,用油鹽拌勻,稍腌片刻。
2、腌過的碎米放進厚身的大瓦煲里煮。
3、等到粥象菊花樣滾開,粥水一層層從裡面往外翻時,從花心處舀粥水上來做火鍋湯底可以了。

另外,據說涮粥底火鍋講究涮菜的順序,就是先涮海鮮河鮮再肉類再蔬菜。

★小松博客原創整理.轉載請註明★

『貳』 白俄羅斯有哪些著名的旅遊景點

明斯克市

白俄羅斯共和國首都,座落在斯維斯洛奇河畔(第聶伯河支流),人口170萬。面積229平方公里。℃。明斯克迄今已有935年的歷史。史籍中有關明斯克的最早記載是1067年。14世紀初,明斯克被並入立陶宛大公國,1793年並入俄羅斯,為明斯克省中心。1919年1月1日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明斯克為共和國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明斯克於1941年6月28日淪陷。德國法西斯在明斯克及附近地區殺害了40餘萬人。明斯克80%的住房和幾乎所有的工廠、發電站、科研機構和劇院被毀。1944年7月3日蘇聯紅軍解放了明斯克。1946年開始重建工作。1972年1月明斯克成為蘇聯第11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明斯克曾兩次榮獲列寧勛章,1974年被授予「英雄城市」稱號。

斯科里納大街

原名列寧大街,白獨立後改用白著名作家和詩人弗蘭齊斯克·斯科里納名字命名,總長11公里,寬48-70米,自東北至西南穿過明斯克,是明斯克市的中軸線和主要交通要道。該街橫跨流經明斯克市的斯維斯洛奇河,與連接市內各區的主要交通要道相交叉。街道旁建築多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新修建。大街途經數個廣場,其中著名的有勝利廣場、獨立廣場(原列寧廣場)、十月廣場和雅庫博·科洛斯廣場。

勝利廣場

座落於明斯克市中心,1947年建成,長225米,寬175米。廣場上矗立著偉大衛國戰爭陣亡烈士紀念碑,高40米,碑身底部四面鑲嵌大型金屬浮雕群,表現白俄羅斯軍民英勇抗敵的戰斗歷程。碑頂為象徵英雄城市的五星勛章。紀念碑前是體現烈士不朽精神的長明聖火。廣場兩側整齊排列的石碑上刻著前蘇聯12個英雄城市的名稱。廣場地下是寬敞的人行信道,信道的中央大廳內建有一個直徑達2米的琥珀花環,花環內設有照明裝置。當燈光亮起的時候,整個花環就象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提醒著過往行人不要忘記為勝利而光榮犧牲的死難烈士。目前,勝利廣場已成為白俄羅斯舉行隆重紀念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每逢「」勝利日、獨立日等重大節日,白俄羅斯都要在該廣場舉行隆重的獻花儀式。外國領導人來訪時,通常都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

偉大衛國戰爭歷史國家博物館

位於明斯克市共和國宮左側,是白俄羅斯最大、收藏品最多的一座衛國戰爭紀念館。博物館於1944年10月22日首次對外開放,主要展品來自1942年10月在莫斯科舉辦的「白俄羅斯的生活和戰斗歷程」展。這些展品集中反映了白俄羅斯軍民在1941年-1945年間抗擊德國法西斯的悲壯歷史。1966年博物館正式遷入現在的三層建築內,共有25個展廳,總面積3600平米,、文物及藝術作品。博物館內院是專門的展示坪,陳列著蘇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武器裝備實物。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博物館

位於明斯克市中心斯科里納大街31a。1898年3月1-3日,在位於當時明斯克市扎哈里耶夫街133號的一座房子里,來自俄國各地馬克思主義小組的9名代表秘密舉行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蘇聯共產黨前身)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了成立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決議,選出了3人組成的中央委員會。這次會議標志著俄國無產階級斗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1923年該會址被定為國家級歷史文物。1941年德軍入侵後,會址被焚毀。1948年在舊址重建俄社會民主工黨一大博物館。後又遷到現在的地址。1992年2月該館轉歸白文化部管理,成為白國家歷史文化博物館分館。

淚島

位於明斯克市特洛伊茨老城城外的斯維斯洛奇河中,是為紀念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中陣亡和失蹤的800多名白俄羅斯官兵建造的建築群。島中心矗立著陣亡將士的紀念塔碑。在建築時,陣亡官兵的母親們給該島起名為「悲痛和眼淚的島」,後來簡稱為「淚島」。

聖靈主教大教堂

明斯克東正教重要的活動中心,始建於1633年,1642年完工,屬巴洛克建築風格。最初曾是天主教女修道院的主教堂。1860年,該教堂轉為東正教教堂。1870年教堂開設聖靈修士修道院。1918年,修道院被關閉,聖靈大教堂的禮拜活動也被禁止。教堂變為消防隊訓練場地,隨後被改為檔案館。1943年,教堂開始恢復東正教禮拜活動,所屬修道院也予以恢復。1947年,教堂頂部安放東正教大十字架。20世紀50年代上半葉,對教堂內部進行過一次維修。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對教堂進行最後一次修葺並保持至今。教堂中供奉著一些宗教珍品,如,明斯克聖母聖像等。

「哈丁」德國法西斯大屠殺紀念館

「哈丁」系偉大衛國戰爭前白一普通村落,共29戶人家。1943年3月2日德國法西斯以搜查白游擊隊員為名闖進該村,將149人(其中包括75個兒童)全部殺害。為紀念「哈丁村」及被法西斯毀掉的其它白俄羅斯村莊,1969年5月7日在原哈丁村建成紀念建築雕塑群。該建築雕塑群佔地50公頃,恢復了舊哈丁村的的原貌。名為《不屈的人》的銅像位於建築群的中心,旁邊是排列整齊的花崗石板。在該建築群內還建有死難者公墓。公墓白色大理石上銘刻著死者留給生者的話:「請善良的人們記住,我們熱愛生命、祖國和親愛的你們。我們被活活燒死了。我們請求所有人:將悲痛化作勇敢和力量,為了這個世界永久和平與安寧,為了無論何時、何地再也不會有人被燒死」。在石碑另一面上刻有生者對死者的回答:「你們是我們的親人。在你們面前人們悲傷地低下頭。在黑色的災難日子裡,你們接受了死亡,沒有向法西斯殺人犯屈服。但你們對祖國強烈的愛永存。人民對你們的思念將如大地和太陽一樣永恆」。

白俄羅斯國立大學

創立於1921年10月,是白俄羅斯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學校之一。下設物理系、半導體物理和電子系、機械數學系、應用數學和信息系、生物系、化學系、地理系、語言系、法學系、歷史系、哲學經濟系、新聞系、國際關系系、預科系、對外預科系、高校教師進修系、經營與信息技術系、電腦和編程進修系、技術管理系、附屬中學、應用物理問題研究所、物理化學問題研究所、核問題研究所、共和國高校研究所、科學工程中心、基礎圖書館、信息出版和計算中心等27家單位。學校共有83個專業,125個教研組,學生人,教師1441人,其中包括211位博士或教授,935位副教授或副博士。

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

建於1939年,前身是白俄羅斯國家畫廊,1957年改名為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該館是白造型藝術品收藏量最大的博物館,其藏品規模在獨聯體國家中名列前茅。衛國戰爭前的藏品主要是在白俄羅斯明斯克、維捷布斯克、莫吉廖夫等州博物館收集的白俄羅斯聖像、十六至十八世紀的木雕、十月革命前的畫作及部分蘇聯藝術家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入侵時,美術館被炸毀,大部分館藏藝術品被德國法西斯分子搶劫,至今下落不明。日後經白藝術家和收藏家阿拉多瓦婭的不懈努力,該館得以重建。目前展出和庫存藝術品共多件,包括白俄羅斯、俄羅斯及其它國家藝術家在繪畫、雕塑、實用裝飾等方面的作品。

國家歌劇芭蕾舞大劇院

1933年奠基,1939年落成,共能容納1500人,其中池座1200人,包廂(三層)300人。偉大衛國戰爭時期劇院受到較大程度的破壞,1948年進行了修復。1978年重新進行了內部裝修。該劇院主要上演經典芭蕾舞和歌劇。

布列斯特市

白俄羅斯西南邊境城市,距明斯克350公里,位於穆哈維茨河和布格河交匯處,是布列斯特州的首府,人口29萬。該市建於1019年。歷史上,該地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賈集散之處。15-16世紀布列斯特成為立陶宛大公國政治和經濟重鎮之一,19世紀起,成為俄國格羅德諾省的縣城。該市與波蘭接界,扼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通往中東歐和西歐鐵路、公路交通要沖,是歐亞大陸橋上的重要樞紐。由於該市 擁有銜接東西的優越地理位置,發達的交通運輸設施以及高素質的勞動力,因而,前蘇聯政府就曾考慮在此開辟經濟特區。1996年,白在此開辟了國內第一個自由經濟特區。該區由兩部分組成,分別位於該市的西北部和東部,面積共70平方公里。

布列斯特要塞

1830年在布列斯特老城基礎上構築,始為臨時工事,1833-1842年間改建為永久工事。該要塞座落於穆哈維茨河和布格河兩河支流及渠道分割成的4個小島上,由中央工事和3個橋頭堡組成。中央工事為環形封閉式,,磚牆厚2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要塞外圍又增築了兩道堡壘地帶,變得更加堅固。該要塞現只保存部分遺跡。1918年3月3日蘇維埃俄國與德國及其盟國在要塞內簽訂了著名的布列斯特和約,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爭取到寶貴的「喘息時機」。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軍隊開始進攻蘇聯,駐守在布列斯特要塞的蘇軍浴血抵抗月余,在偉大衛國戰爭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1965年,要塞被授予「英雄要塞」稱號。目前,在要塞遺址上建有歷史博物館,供遊人參觀。

別洛韋日國家森林公園

。系歐洲最大的平原森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80項人類遺產之一。林區景觀優美,植物、動物種類繁多,許多為世界珍稀品種。夏季為旅遊、度假勝地。林中野牛為歐洲最大動物,世上稀品,,高2米,重1000公斤,壽命25-30年。1914年曾多達700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獵絕。1946年從波蘭運進5頭繁殖,現達300多頭。20世紀50年代,在森林公園中心的村莊維斯庫利建成前蘇國家領導人的官邸。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葉利欽、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維奇在這里簽署了宣告蘇聯不復存在的《成立獨聯體協議》。

『叄』 白俄羅斯歷史沿革的介紹

蕎麥粥,早餐有各種各樣的粥,一般是蕎麥、燕麥為主,最主要的一點是這里的粥沒有湯水,只是乾的,就像是我們這里的大米飯,但是大米飯是在蒸的時候水分漸漸的消失,而這里的是在煮熟後瀝干水分 。 俄式松餅,有各種各樣的口味,像是豬肝、牛肝的味道,還有蘋果的味道的,所以在口味上來說既有鹹的,也有甜的。 羅宋湯,白俄羅斯這里的湯主要就是羅宋湯,在上面淋上酸奶油,味道會更好的。

『肆』 白俄羅斯最好吃的美食

白俄羅斯人是很講究飲食的,所以這里的菜餚品種很多,像是那珍貴的魚子醬、甜美的羅宋湯,還有那傳統的小煎餅,都是很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而且這里由於氣候的原因,主要以各種各樣的肉類為主。
在這里,早餐有各種各樣的粥,一般是蕎麥、燕麥為主,最主要的一點是這里的粥沒有湯水,只是乾的,就像是我們這里的大米飯,但是大米飯是在蒸的時候水分漸漸的消失,而這里的是在煮熟後瀝干水分;還有那歐拉季益,一種傳統的俄式的松餅,也有各種各樣的口味,像是豬肝、牛肝的味道,還有蘋果的味道的,所以在口味上來說既有鹹的,也有甜的;還有那傳統的俄式煎餅,而且造型多樣。
這里的小菜一般是魚子醬還有小餐包,魚子醬的種類很多,既有鮭魚子,也有黑魚子、鱘魚子等品種,而小餐包並不是麵皮的外衣,而是一種香腸,外面的腸衣是非常脆的,裡面的肉餡是香嫩的,一般是作為冷盤或者是夾在麵包裡面吃。白俄羅斯這里的湯主要就是羅宋湯,在上面淋上酸奶油,味道會更好的

『伍』 白俄羅斯的食物

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飲食文化是一樣的。美食都享有悠久的歷史兼容了英法菜系的精華,燒烤系列比較誘人。菜有腌三文魚、肉醬茄子等,據說是最地道的味道。主食中有一道「羊肉包子」,國人看了也許覺得普通,外表跟天津灌湯包子差不多,但入口能品嘗到極濃而鮮美的羊肉汁.

我國人最熟悉的莫過於「土豆燒牛肉」。著名的魚子醬也不容錯過。魚子醬是頂級美食,其尊貴程度甚至要超越中餐里的鮑魚。魚子醬分為紅魚子醬和黑魚子醬兩種,黑色的產於鱘魚,紅色的產於鮭魚。而更珍貴的是黑魚子醬。如果說鮑魚是美食中的黃金的話,那麼魚子醬則是美食中的玉,為了避免高溫烹調影響品質,魚子醬一般生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魚子醬切忌與氣味濃重的輔料搭配食用。

含羞草沙拉:其實並不是由含羞草做成的,而是以米飯為主原料,其他配料有金槍魚、青椒、洋蔥,最後再在外面撒上一層特製的沙拉醬與芝士粉。

烤魚:俄式烤魚選用的是鱸魚,先把鱸魚煎熟,再在鱸魚表面放上燒好的蘑菇、雞蛋、洋蔥,最後在上面覆蓋上一層潔白的奶汁,再撒上一些芝士。普通俄式烤魚需要放入一些黃油炒過的番茄醬,與奶汁摻雜起來,透出一種粉紅色。酸奶——益生菌保護腸道酸奶中含有益生菌,可保護腸道,避免致病細菌的產生。另外,有些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可以促進血液中白細胞的生長。雞湯——美味的感冒葯雞肉在烹飪過程中釋放出來的半胱氨酸,與治療支氣管炎的葯物乙醯半胱氨酸非常相似,有鹽分的雞湯可以減輕痰多的症狀,因為它與咳嗽葯的成分很像。燉雞湯時加些洋蔥和大蒜,可讓效果更顯著。牛肉——補鋅增強免疫力鋅在飲食中非常重要,它可以促進白細胞的生長,進而幫助人體防範病毒、細菌等有害物質。即使是輕微缺鋅,也會增加患傳染病的風險。牛肉是人體補充鋅的重要來源,適當進補牛肉對免疫系統有益,可預防流感。蘑菇——增加白細胞抗感染長久以來,人們就把蘑菇當做提高免疫力的食物。理由是:吃蘑菇可以促進白細胞的產生和活動,讓它們更能抗感染。魚和貝類——補硒防病毒研究指出,補充足夠的硒可以增加免疫蛋白的數量,進而幫助清理體內的流感病毒。硒主要來源於牡蠣、龍蝦、螃蟹和蛤蜊等海鮮類食品。深海魚中的歐米伽-3能夠幫助血液產生大量抗流感細胞,也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茶——抗細菌防流感研究發現,連續兩周每天喝5杯茶(紅茶、綠茶都可)的人,其體內會產生大量抗病毒干擾素,可以有效幫助人體抵禦流感,同時,還可以減輕食物中毒、傷口感染、腳氣,甚至是肺結核和瘧疾的症狀。大蒜——大蒜素抗感染和細菌實驗結果表明,食用大蒜可讓感冒發生幾率降低2/3。經常咀嚼大蒜的人患結腸癌和胃癌的幾率也會大大降低。因此,建議每天生吃兩瓣蒜,並在烹飪菜餚時加入一些大蒜末。燕麥和大麥——抗細菌抗氧化燕麥和大麥都含有β葡聚糖,這種纖維素有抗菌和抗氧化的作用。食用燕麥和大麥,可以增強免疫力,加速傷口癒合,還能幫助抗生素發揮更佳效果。紅薯——增強皮膚抵抗力皮膚是人體抵抗細菌、病毒等外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維生素A對皮膚組織有重要作用。而補充維生素A最好的辦法就是從食物中獲取β胡蘿卜素,紅薯是獲得這種營養的最快途徑,它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且熱量低。另外,紅棗、胡蘿卜汁加蜂蜜、菊花茶、菊花粥、銀耳粥,對於預防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都有一定作用,常吃可提高機體免疫

『陸』 中國最有名的粥在那個地區

廣東的粥是有名的,花樣繁多。

廣東粥的種類極多,從富貴到貧賤,從清雅到俚俗。誇張一點說,北方能包到餃子里的,廣東都能煮到粥里。白粥全國百姓都煮,沒有什麼稀奇。廣州人家裡當然也煮。不過我曾經見過菜譜介紹如果把粥煮得綿軟水火交融。方法是煮之前把米洗凈,用一點油腌半個小時再煮。我試了一次,果然香滑很多。勞動人民的智慧,就是不能不佩服啊。粥店裡的「粥底「,據說還要放大地魚或者柴魚干,豬骨,腐竹。講究一點的還加上瑤柱。具體這些材料的組合有多少版本,恕我無知。

店裡吃到的,最常見的當然是馳譽中外,名聞遐邇的皮蛋瘦肉粥。還有滑雞粥,牛肉粥,魚片粥,肉片粥,及第粥,艇仔粥,等等。皮蛋瘦肉粥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就不解釋了。牛肉粥魚片粥肉片顧名思義,粥滾了把肉片放下去燙熟,曰「滾「。加上蔥絲。不愛吃蔥可以叫「走青「、及第粥名字好聽,其實就是把肝片腰片粉腸肉片肉丸一起下鍋滾熟,下水開會而已。下水粥好象不雅,根據種種傳說是哪位嶺南狀元愛吃的,就叫了及第粥。嶺南狀元稀少,偶然有一個,真有藏之名山讓後世兒孫代代效仿的必要。用「狀元及第「來為人人愛吃的粥品命名,採取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義務教育,深明小孩子「記吃不記打「的真諦。廢話少說,起鍋以後趕快挑肝片腰片吃,不然就老了。艇仔粥據說是以前白鵝潭的花艇上賣的,也是雜燴粥,有魚片肉絲,豬皮絲,魷魚絲,起鍋加上炸花生,薄脆。骨腩粥是用大條魚腩連骨滾成。魚腩就是魚肚皮,很多膠質或脂肪,從來沒敢細想。不過我家爺爺最愛吃這一部分。魚雲粥和骨腩粥有點象,都是有骨頭的魚滾的粥。我個人最愛吃滑雞粥。不知道為什麼,粥里的雞塊特別的鮮甜有雞味。難道是因為太少,吃得著不如吃不著?真沒出息。這些粥都叫「滾粥「,意思是一滾就吃得,要個新鮮脆嫩勁兒。粥底是戲台,材料是角兒。戲台的存在是為了角兒們有個艷光四射的地方。粥的存在是為了材料的鮮味不會散失。這些粥講究火候和粥底夠不夠綿。我都自己在家試做過,不過從來沒有街上任何一家小店的好吃。一是因為年幼識淺,火候掌握不好,粥底煮得要麼死樣活氣,水和米誰也不愛理誰,要麼都糊到鍋底上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材料總是煮老,因為怕它生。後來乾脆放棄,到街上去吃。而且為了一碗及第粥豬肝豬心每樣買一兩也真真瑣碎死人,趕不上薛寶釵的冷香丸也差不多了。近年來流行粥火鍋的吃法,鍋底是一煲白粥,生片生肉丸放到粥里燙熟,最後再喝粥。我沒吃過,不過想為肯定不會難吃。但是估計不能燙大油葷比如肥牛肥羊什麼的。試想粥上面漂著一層牛羊豬油,那是多麼可怕的場面,好象同時請孔子和李逵吃飯。

除滾粥以外還有長時間靠火候的粥,真正把水米和材料煮到大而化之的境界。柴魚花生粥應該是一例,不過很多人對它印象都不好,因為是小學加課間餐的不二之選。其實如果魚干選得好,花生煮得爛,還是很鮮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材料選得好,什麼不好吃呢?豬骨粥或者燒豬骨粥也是很鮮香的,鮮是來自大地魚干,香是來自豬骨。不過也要在外面吃才好吃,因為店裡的鍋大,火力均勻,一煮半天,真能把魚干豬骨煮到羽化登仙。也有加上白菜乾的,一文一武,一葷一素,一吹一唱。還有一半鮮豬骨加一半燒豬骨煮的粥,叫金銀豬骨粥。類似還有金銀雞粥,文武鴨煲。在海生漁港吃他家有名的蟹粥,揭開蓋熱氣騰騰,浮著一層蟹油。這油可不是李逵,是顏回。粥煮黃了,小螃蟹煮白了,精華全到了粥里。連罄三碗,意猶未盡。覺得這粥最宜情侶,可能因為它亦清亦濃,不葷不素,復雜卻又不難懂。上一次去吃,是和那時的愛人一起。現在已經不愛他了,粥的美味在記憶中一點沒變。想著下次回去,如果有緣,要帶現在的愛人一起去吃。實在無緣,獨酌亦佳。只是一個女孩子吃這么一大鍋,也不怕人笑話!

皮蛋粥也可長煲,把皮蛋煮到融化,濃香甘甜。也可以用來騙怕吃皮蛋的老外。我就對室友干過這種事情。雖然她們贊不絕口這粥太香了,但是見到整個黑不溜秋的皮蛋還是怕怕。以為是化石恐龍蛋呢。曾經見過網上一個菜譜介紹「皮蛋鹹蛋腐竹咸瘦肉粥「,做法是先把一塊瘦豬肉用鹽腌一夜,洗凈鹽水切塊。薄腐竹掰碎。米用油腌半小時加入一鍋水裡,煮開才下切塊的皮蛋,腐竹,瘦肉,鹹蛋黃。一個半小時後粥已經煮得均勻,把肉塊用撈出用筷子搗碎放回粥里,再切碎一個皮蛋,煮十分鍾起鍋即可。皮蛋分開煮,是為了粥里既有皮蛋香,又有皮蛋塊。空山見了人,又聞人語響。在香港的時候還吃過咸雞粥,我猜可能也是把走地雞先用鹽略腌一成咸雞,再煮粥。肉類一腌咸,香味便得以升華,好象中了進士。咸瘦肉粥我只做過精簡版本,就是把皮蛋咸瘦肉一起下鍋,沒加腐竹鹹蛋也沒把肉塊弄碎。結果米放多了,煮成了無定形煲仔飯。然而還是很香的,自己一個人兩頓全吃了。

上述粥都有點下里巴人的味道,雞鴨魚肉的還要吐骨頭。前邊已經說了廣東的粥雅俗共賞,各得其所。就說說我喝過印象最深的粥。一是瑤柱白果粥,厚味高格,不見油葷。一是菜心粥。菜心嫩莖切成小片,在粥里一滾便起,真有「陽春白雪「的印象。新鮮鮑魚價錢便宜,切薄片滾粥也十分清鮮。北極貝滾粥也有其事,不過個人的美學以為象牙白的粥底宜綠不宜紅,諸位不要介意追究。只是蝦粥沒聽說過也沒吃過,不知是我孤陋還是真的沒有蝦滾粥這回事。可能蝦們都忙著做蝦餃雲吞去了。龍蝦粥倒是聽說過,富貴吃法,無緣得嘗。好粥的共性是:鮮甜。

『柒』 白俄羅斯首都是哪裡有那些著名城市使用何種語言

首都明斯克
主要語言
白俄羅斯語
主要城市
戈梅利、莫吉廖夫、維捷布斯克和布列斯特

『捌』 白俄羅斯的社會

現行教育法為1991年10月29日頒布的「白俄羅斯共和國教育法」,2002年3月19日頒布《白俄羅斯共和國教育法修正案》。普通學校實行十一年制(從1998年起向十二年制過渡)免費義務教育,高等院校學制4-5年,分免費和繳費兩種形式。2001年教育經費占國家預算支出的5.9%。現有4454所學前教育機構(在學兒童402,999人)、4767所普通中等教育機構(在校生1,541,990人)、152所中等專業學校(在校生144,841人)、57所高等院校(其中國立高等院校43所、非國立高等院校14所,在校生277,700人)。據統計,現代普通中等教育機構的工作人員共149,182人,其中教師137,181人;在高等院校工作的有20,086人。
著名大學有: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成立於1921年,QS世界排名前600;白俄羅斯國立文化藝術大學,成立於1975年;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成立於1920年;白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成立於1922年;白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成立於1930年;白俄羅斯國立經濟大學,成立於1933年;白俄羅斯國立農業大學,成立於1940年;明斯克國立語言大學,成立於1948年。 白俄羅斯醫療衛生水平在獨聯體國家中列於位於前列。白俄羅斯先發規定實行免費醫療制度。醫療衛生事業主要靠國家財政支持。
截止2014年白俄羅斯有13所醫學和葯品科研所,4個中央科研實驗室,4所醫學院和4所醫生進修學院等。受1986年烏克蘭切爾諾核泄漏事故影響,白俄羅斯某些地區仍遭受核輻射威海,其中以東南部最為嚴重。 截至2009年年底,共有1257家報刊。主要報刊:《蘇維埃白俄羅斯報》,1927年創刊,總統辦公廳機關報,用俄、白兩種文字出版,發行量約4萬份,是白發行量和影響最大的報紙。《共和國報》,白俄羅斯政府機關報,日報。1991年創刊,混用俄、白兩種文字出版,發行量約9.4萬份;《人民報》,1990年創刊,原來是議會機關報,現改為政府機關報,混用俄、白兩種文字出版,發行量約2.8萬份;《星報》,議會機關報,有工作人員80人。每周出版5天,只用白俄羅斯文出版;《為了祖國的榮譽》,國防部機關報,混用俄、白兩種文字出版,發行量約1.7萬份;《青年旗幟報》,國家青年事務委員會和白俄羅斯青年愛國聯盟機關報,混用俄、白兩種文字出版,發行量約1.9萬份;《白俄羅斯田野》,政府所屬農業報,混用俄、白兩種文字出版,發行量約3.5萬份;《新聞球》報,創辦於1991年,屬私人辦報,工作人員41名。每周出版3次。
主要通訊社:白俄羅斯國家通訊社(白通社),前身是1921年1月成立的俄羅斯電訊社白俄羅斯分部,1931年3月正式改稱白通社,現隸屬總統辦公廳,共有176名工作人員,其中記者55人,向白及其他獨聯體國家的220家新聞單位提供白語、俄語和英語新聞。現任社長德米特里·茹克。國際文傳電訊社,隸屬於俄羅斯國際傳媒集團「國際文傳電訊社」,1994年成立。社長維亞切斯拉夫·津科維奇·尼古拉耶維奇。獨立通訊社「別拉潘」,1993年成立,約有70名工作人員,其中記者35人。
白俄羅斯國家廣播電視公司:直屬總統管轄,公司主席、副主席由總統任免。公司下轄新聞部、電視台、電台、無線電技術中心和商業廣告部,在各州設有分部,其廣播電視服務覆蓋全國。共有約3000名專業人員。
白俄羅斯廣播電台創建於1925年11月,現有專業人員400名。在兩個無線電波段上用單聲道和立體聲播出四套節目:第一套節目每天播出19小時。第二套節目每天播出16小時。「首都」廣播電台每天播出12小時。以上三套節目混用俄、白兩種語言廣播,烏克蘭、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與白相鄰地區及俄羅斯烏拉爾以西地區可收聽到。「白俄羅斯」國際電台每天用白語、俄語、德語、英語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20多個歐洲和非洲國家廣播4小時。
白俄羅斯國家電視台創建於1956年,現有各類專業人員700名。下設電視節目管理處及社會節目、少年兒童節目、科普與教育節目、電視片和體育節目五個創作部門和青年節目、文藝節目、音樂與娛樂節目三個編輯部。混用白語和俄語播出,日播出時間約20小時。 長途運輸以鐵路為主。截止2014年全國鐵路總長5600公里,其中894公里為電氣化鐵路,鐵路貨運量384.02億噸公里。現代白俄羅斯的主要干線擔負著全國貨運量的約75%和客運量的50%強。布列斯特—明斯克—奧爾沙—俄羅斯邊境的雙軌電氣化鐵路全長612公里,貨車運行速度達90公里/小時,客車運行速度達160公里/小時。 2008-2013年白俄羅斯鐵路貨運量和客運量年份鐵路貨運量(億噸公里)鐵路客運量(億人公里)2008年489.9481.882009年427.4274.012010年462.2575.782011年496.0679.422012年484.5189.772013年438.1890.03白俄羅斯鐵路擔負著與亞太地區國家鐵路運輸機構的聯運工作,包括中國。布列斯特—烏蘭巴托—中國的呼和浩特之間有定期的集裝箱列車《蒙古維克多》號運營。
白俄羅斯計劃開通集裝箱快速列車,該車將從中國新疆的烏魯木齊市出發,從多斯特克邊境通行站,經哈薩克和俄羅斯過境中轉運輸。 截止2014年白俄羅斯公路網的全長8.36萬公里,其中1.54萬公里為國道,6.82萬公里屬地方公路。全國有5300座橋梁,高架橋全長為173公里。公共公路網的密度為400公里/千平方公里。
石油運輸管道2936公里,天然氣運輸管道6301公里,石油產品運輸管道1265公里。
2008年貨運量為734.12億噸公里,其中鐵路貨運量489.94億噸公里,公路貨運量242.31億噸公里,內河運量1.32億噸公里,航空貨運量5500萬噸公里。
2009年客運總量215.04億人公里,其中鐵路客運量81.88億人公里,公路客運量81.04億人公里,內河運量約300萬人公里,航空客運量12.8億人公里。
國際運輸:國際運輸主要以海運與公路多式聯運為主或者鐵路運輸,多式聯運首先海運到立陶宛的克萊佩達或者周邊其它港口,然後拖車運輸到明斯克等內陸城市。(歐運EUROTRANS-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境內有5條Е級國際公路,全長1841公里。2號歐洲交通走廊(柏林—華沙—明斯克—莫斯科—下諾夫哥羅德),9號歐洲交通走廊(赫爾辛基—聖彼得堡—莫斯科/普斯科夫—基輔—基什訥烏—布加勒斯特—季米特洛夫格勒—亞歷山德魯波利斯)及其全長達1513公里的B9號支線(加里寧格勒/克萊佩達—考納斯—維爾紐斯—明斯克—基輔)。 白俄羅斯有7個國際機場:明斯克國家機場,明斯克1號機場,戈梅利機場,格羅德諾機場,布列斯特機場,莫吉廖夫機場和維捷布斯克機場。這些機場不僅擔負著國內航線的運輸,還有飛往各國的國際定期航班以及包機旅客航班。
明斯克國際機場可保證屬於國際民用航空組織規定的第I和第II兩個范疇的飛行,可起降任何型號的飛機。戈梅利機場,格羅德諾機場,莫吉廖夫機場和維捷布斯克機場可起降伊爾-76,圖-154,В-737,В-757型飛機和此級別以下的飛機。布列斯特機場可起降АН-124(魯斯蘭型),伊爾-76,圖-154,安-310-300,В-767-200型飛機和此級別以下的飛機。
白俄羅斯航空運輸主要有三家航空公司:白俄羅斯航空,戈梅利航空機場以及航空運輸出口航空公司。其中前兩家企業主要從事客運航空運輸,航空運輸出口航空公司在貨運航空運輸市場上佔有主導地位。 別洛韋日叢林國家公園(佔地87,000公頃)是在最古老的國家保區之一,修建於1990年。別洛韋日叢林國家公園位於白俄羅斯西南的格羅德諾和布列斯特州,距明斯克340公里。國家保護區內有59種哺乳動物(包括6種國家保護動物)、253種鳥類,包括《紅皮書》上所列的75種。約300頭歐洲野牛是國家保護區最珍貴的動物。 別洛韋日叢林獨具特色,是中歐平原上最大的古老森林。這里的森林平均樹齡超過100年,部分地區樹齡超過250至350歲。別洛韋日叢林內有1000多種參天大樹:400至600年歷史的橡樹、250至350年歷史的灰樹和松樹、200至250年歷史的杉樹。就動植物種類的多樣性而言,別洛韋日叢林在歐洲是獨一無二的。1992年,別洛韋日叢林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93年,國家保護區更名為生物圈保護區,1997年,別洛韋日叢林被歐洲委員會授予獎狀
布拉斯拉夫湖區國家公園建於1995年,位於與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交界的布拉斯拉夫行政區。公園總面積69100公頃。約200個池塘是公園內的「珍寶」。布拉斯拉夫的湖泊總面積為114平方公里。
普里皮亞季國家公園建於1996年,位於戈梅利州。公園佔地188485公頃。該公園以珍稀的動植物而聞名。
納羅奇國家公園建於1999年。公園內的納羅奇湖被稱為「國家之珠」。納羅奇湖是白俄羅斯最大的湖,美麗的湖泊和游樂設施總是吸引許多遊人。公園內還有國家最大的納羅奇療養院和一個假日營地。全年240天遊人均可在此享受舒服的假期,一年中有約100天可在此游泳。另外,納羅奇湖也以礦泉水而聞名。 蕎麥粥,早餐有各種各樣的粥,一般是蕎麥、燕麥為主,最主要的一點是這里的粥沒有湯水,只是乾的,就像是我們這里的大米飯,但是大米飯是在蒸的時候水分漸漸的消失,而這里的是在煮熟後瀝干水分 。
俄式松餅,有各種各樣的口味,像是豬肝、牛肝的味道,還有蘋果的味道的,所以在口味上來說既有鹹的,也有甜的。
羅宋湯,白俄羅斯這里的湯主要就是羅宋湯,在上面淋上酸奶油,味道會更好的。

『玖』 白俄羅斯有什麼特產

1、亞麻籽油,白俄羅斯盛產亞麻,亞麻的品質也非常好,它的副產品亞麻籽油也是給家人最好的保健品之一。

2、蕎麥粥,早餐有各種各樣的粥,一般是蕎麥、燕麥為主,最主要的一點是這里的粥沒有湯水,只是乾的,就像是大米飯,但是大米飯是在蒸的時候水分漸漸的消失,而這里的是在煮熟後瀝干水分 。

3、俄式松餅,有各種各樣的口味,像是豬肝、牛肝的味道,還有蘋果的味道的,所以在口味上來說既有鹹的,也有甜的。

4、羅宋湯,白俄羅斯這里的湯主要就是羅宋湯,在上面淋上酸奶油,味道會更好的。

5、伏加特,白俄羅斯的伏特加酒以穀物或馬鈴薯為原料,無色且不甜、不苦、不澀。一口下去只有火辣辣的刺激感。


『拾』 有沒有專門的粥店

有粥店,可以主打各種各樣的粥品,養生粥等,然後配有簡餐小菜炒菜等,如今快節奏生活和養生之道,快捷餐廳值得推廣,我以前旅遊去過山西運城市就有幾家粥屋,品嘗過幾次挺好的,店鋪生意好。

閱讀全文

與白俄羅斯的粥哪裡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