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諾貝爾獎哪個國家拿的最多
諾貝爾獎美國拿的最多。
根據獲獎時國籍與原國籍,截至2015年10月12日,各大洲下列國家出現最多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1、美國327人
2、英國98 人
3、德國76 人
4、法國48 人
5、瑞典27人
6、日本27人
7、俄羅斯19人
8、瑞士17人
9、荷蘭14人
10、義大利14人
通過以上排名可知,美國得獎人數為327人,是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
據相關資料統計,截止2018年10月,按照諾貝爾獎得主數量(校友、教職工以及研究人員),世界前30名高校名單如下 :
1、哈佛大學:158人
2、劍橋大學:118人
3、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07人
4、芝加哥大學:98人
5、哥倫比亞大學:96人
6、麻省理工學院:93人
7、斯坦福大學:83人
8、加州理工學院:73人
9、牛津大學:69人
10、普林斯頓大學:65人
11、耶魯大學:61人
12、康奈爾大學:58人
13、柏林洪堡大學:55人
14、巴黎大學:50人
15、哥廷根大學:45人
16、慕尼黑大學:42人
17、哥本哈根大學:39人
18、(並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37人
18、(並列)紐約大學:37人
20、洛克菲勒大學:36人
21、賓夕法尼亞大學:35人
22、倫敦大學學院:34人
23、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32人
24、(並列)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30人
24、(並列)明尼蘇達大學:30人
26、(並列)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27人
26、(並列)海德堡大學:27人
28、(並列)曼徹斯特大學:25人
28、(並列)密歇根大學:25人
28、(並列)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25人
❷ 獲諾貝爾獎的俄羅斯科學家有誰
伊•巴甫洛夫(1849-1936)著名生理學家,1904年因在血液循環與消化生理學方面的經典著作被授予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
伊•梅契尼柯夫(1845-1916)著名生物學家與病理學家,比較病理學、進化胎生學、微生物和免疫學的奠基人之一,1908年與德國科學家P•歐利希共獲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
尼•謝苗諾夫(1896-1986)著名化學物理學家,開辟了有關燃燒、爆炸、火焰傳播的獨立研究領域,1934年創建了鏈反應的數量通論,1956年與美國科學家C•欣謝爾伍德共獲諾貝爾化學獎。
巴•切連科夫(1904-1958)物理學家,1934年在蘇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作研究生時發現了「切連科夫效應」,於1958年與蘇聯物理學家塔姆、弗蘭克分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伊•弗蘭克(1908-1990)物理學家,1937年與塔姆一起,對切連科夫效應提出了理論解釋,三人因此同獲1958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❸ 世界上有多少人獲得諾貝爾獎
截至2020年,930個人和25個組織
1901年至2020年,共有934個獲獎者和28個組織被授予諾貝爾獎。
其中,經濟科學領域的獲獎者為86個。
少數個人和組織獲得了不止一次的榮譽,總計930個人和25個組織獲得了諾貝爾獎。
❹ 諾貝爾獎獲得者有多少人
截止至2018年,總計908個次、27次授予團體榮獲。
其中有4位個人以及1個團體(聯合國難民署)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1個團體(紅十字會)曾三次獲得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
諾貝爾獎主要設置有以下6個獎項:
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
(其中,前五個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第六個獎項是1969年首次頒發)。
2015年10月,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諾貝爾獎)
❺ 俄羅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哪些人
1930年,蒲寧,名作《米佳的愛情》
1958年,帕斯捷爾納克,名作《日瓦戈醫生》
1965年,肖洛霍夫,名作《靜靜的頓河》
1970年,索爾仁尼琴,名作《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
1987年,布羅茨基,名作《詩選》(1977年加入美籍)
近幾十年沒有。
❻ 俄羅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哪些人
至今為止,俄羅斯歷史上共有五位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們分別是:
1、蒲寧(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нин)
伊萬·阿列克謝耶維奇·蒲寧,一譯布寧。俄國作家。生於沃羅涅日一破落貴族家庭。少年輟學。曾做過校對員、統計員和圖書管理員等。1891年曾出版過一部詩集。但從90年代起致力於小說創作1920年離開俄國定居法國。1930年出版描寫貴族生活的長篇小說《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
1933年,憑借作品《米佳的愛》獲諾貝爾文學獎,是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獲獎理由:由於他嚴謹的藝術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在散文中得到繼承。
2、帕斯捷爾納克(Борис
Леонидович
Пастернек)
鮑利斯·列奧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蘇聯作家、詩人、翻譯家。1890年2月10日生於莫斯科,主要作品有詩集《雲霧中的雙子座星》、《生活是我的姐妹》等。1960年5月30日,帕斯捷爾納克在莫斯科郊外彼列傑爾金諾寓所中逝世。1982年起,蘇聯開始逐步為帕斯捷爾納克恢復名譽。
1958年,憑借作品《日瓦戈醫生》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在當代抒情詩和俄國的史詩傳統上,他都獲得了極為重大的成就。
3、肖洛霍夫(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Шолохов)
米哈依爾·肖洛霍夫(1905-1984),是二十世紀蘇聯文學的傑出代表,196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蘇聯著名作家,曾獲得列寧勛章和「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當選蘇共中央委員、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科學院院士、蘇聯作家協會理事。
1965年,憑借作品《靜靜的頓河》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由於這位作家那部關於頓河流域農村之史詩的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活力與藝術熱忱——他籍這兩者在那部小說中描繪了俄羅斯民族生活之某一歷史層面
4、索爾仁尼琴(Александр
Исаевич
Солженицын)
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俄羅斯作家,二戰時的蘇聯炮兵連長,因勇敢獲得二枚勛章,1945年因通信中不敬被流放哈薩克8年,此段經歷後來成為他作品的主題。他死後,被譽為「俄羅斯的良心」。
1970年,憑借作品《癌症病房》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由於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籍著它,他繼承了俄國文學不可或缺的傳統。
5、布羅茨基(Иосиф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родский)
1940年5月24日,布羅茨基生於蘇聯列寧格勒,1955年開始創作詩歌,1972年被剝奪蘇聯國籍,驅逐出境,後移居美國,曾任密歇根大學駐校詩人,1977年加入美國籍,主要著作有詩集《詩選》、《言論之一部分》、《二十世紀史》、《致烏拉尼亞》、以及散文集《小於一》等。
198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他的作品超越時空限制,無論在文學上或是敏感問題方面都充分顯示出他廣闊的思想及濃郁的詩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約瑟夫·布羅茨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米哈依爾·肖洛霍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鮑利斯·列奧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伊萬·阿列克謝耶維奇·蒲寧
❼ 歷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人數總數是多少啊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屆諾貝爾獎頒
德國科學家倫琴因發現X射線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貝林因血清療法防治白喉,破傷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費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獲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歷史學家塞道爾·蒙森獲諾貝爾文學獎。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勒納因陰極射線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拜耳因研究有機染料及芳香劑等有機化合物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科學家科赫因對細菌學的發展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畢希納因發現無細胞發酵獲諾貝爾化學獎。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埃爾利希因發明「606」、俄國科學家梅奇尼科夫因對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德國作家歐肯因《偉大思想家的人生觀》獲諾貝爾文學獎。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義大利科學家馬可尼、德國科學家布勞恩因發明無線電報技術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奧斯特瓦爾德因催化、化學平衡和反應速度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獲諾貝爾化學獎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瓦拉赫因脂環族化合作用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獲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作家海澤因小說《傲子女》、《天地之愛》等獲諾貝爾文學獎。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維恩因發現熱輻射定律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格利雅因發現有機氫化物的格利雅試劑法、法國科學家薩巴蒂埃因研究金屬催化加氫在有機化合成中的應用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作家霍普特曼因劇本《織工們》獲諾貝爾文學獎。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勞厄因發現晶體的X射線衍射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威爾泰特因對葉綠素化學結構的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普朗克因創立量子論、發現基本量子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哈伯因氨的合成獲諾貝爾化學獎。
註:本屆諾貝爾獎僅頒發兩項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斯塔克因發現正離子射線的多普勒的效應和光線在電場中的分裂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能斯脫因發現熱力學第三定律獲諾貝爾化學獎。(1921年補發)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籍德裔科學家愛因斯坦闡明光電效應原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英國科學家希爾因發現肌肉生熱、德國科學家邁爾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謝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弗蘭克、赫茲因闡明原子受電子碰撞的能量轉換定律而共同獲得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法國人白里安因促進《洛迦諾和約》的簽訂、德國人施特萊斯曼因對歐洲各國的諒解作出貢獻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維蘭德因發現膽酸及其化學結構獲諾貝爾化學獎。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溫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維生素的關系獲諾貝爾化學獎。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作家曼因小說《布登勃洛克一家》獲諾貝爾文學獎。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費歇爾因研究血紅素和葉綠素,合成血紅素獲諾貝爾化學獎。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博施、伯吉龍斯因發明高壓上應用的高壓方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科學家瓦爾堡因發現呼吸酶的性質的作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斯佩曼因發現胚胎的組織效應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德國人奧西茨基因揭露德國秘密重整軍備獲諾貝爾和平獎。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英國科學家戴爾、德國科學家勒維因發現神經脈沖的化學傳遞而共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庫恩因研究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獲諾貝爾化學獎。但因納粹的阻撓而被迫放棄領獎。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學家盧齊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布特南特因納粹的阻撓而被迫放棄領獎。
德國科學家多馬克因發現磺胺的抗菌作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因納粹的阻撓而放棄。
1940年~1942年的諾貝爾獎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影響而中斷。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哈恩因發現重原子核的裂變獲諾貝爾化學獎。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瑞士籍德國作家黑塞因小說《玻璃球游戲》等獲諾貝爾文學獎。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狄爾斯、阿爾德因發現並發展了雙稀合成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施陶丁格因對高分子化學的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玻恩因對粒子波函數的統計解釋、德國科學家博特因發明符合計數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醫生福斯曼、美國醫生理查茲、庫南德因發明心導管插入術和循環的變化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1年12月10日第六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國科學家霍夫斯塔特因確定原子核的形狀與大小、德國科學家穆斯堡爾因發現穆斯堡爾效應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3年12月10日第六十三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詹森、美國科學家梅耶因創立原子核結構的殼模型理論、美國科學家維格納因發現原子核中質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對稱原理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義大利科學家納塔、德國科學家齊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67年12月10日第六十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艾根、英國科學家波特因發明快速測定化學反應的技術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71年12月10日第七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總理(前西德)勃蘭特因「緩和二次大戰後歐洲緊張局勢」獲諾貝爾和平獎。
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作家伯爾因對復興德國文學作出了貢獻獲諾貝爾文學獎。
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費舍爾、英國科學家威爾金森因有機金屬化學的廣泛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79年12月10日第七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國科學家布朗因、德國科學家維蒂希因在有機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85年12月10日第八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馮克利津因發現量子霍爾效應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12月10日第八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魯斯卡、比尼格、瑞士科學家羅勒因研製出掃描式隧道效應顯微鏡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科學家赫希巴赫、美籍華裔科學家李遠哲因發現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國科學家波拉尼因發明紅外線化學研究方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87年12月10日第八十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瑞士科學家米勒、德國科學家柏諾茲因發現新型超導材料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8年12月10日第八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戴森霍費爾、胡貝爾、米歇爾因第一次闡明由膜束的蛋白質形成的全部細節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89年12月10日第八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國科學家拉姆齊因發明觀測原子輻射和計量原子輻射頻率的精確方法、美國科學家德默爾特因創造冷卻捕集電子的方法、德國科學家保羅因在50年代發明的「保羅捕集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內爾、扎克曼因發現細胞中單離子道功能,發展出一種能記錄極微弱電流通過單離子道的技術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5年12月10日第九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克魯岑、美國科學家莫利納、羅蘭因闡述了對臭氧層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了人造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劉易斯、維紹斯、德國科學家福爾哈德因發現了控制早期胚胎發育的重要遺傳機理,並利用果蠅作為實驗系統,發現了同樣適用於高等有機體(包括人)的遺傳機理,而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
1999年12月10日第九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因《鐵皮鼓》、《我的世紀》等作品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01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克特勒、美國科學家康奈爾、維曼因在鹼性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以及凝聚態物質性質早期基礎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❽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俄羅斯人
獲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俄羅斯人一共有5個伊凡·布寧(1933年)帕斯捷爾納克(1958年)肖洛霍夫(1965年)索爾仁尼琴(1970年獲獎 )約瑟夫·布羅茨基(1987年)生平你就自己動手搜索一下吧,很多的
❾ 三位俄羅斯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發現改變了世界,請問是哪三位
截至目前,俄羅斯科學家已經在各領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發現。 以下是其中最傑出的三項發明。
瑞典物理學家佩爾•德爾辛(Per Delsing)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闡述了這種革命性新材料的非凡特質。他說道,用石墨烯製成的一平方米吊床(一個原子厚)足以支撐一隻4公斤重的貓。吊床本身重約1毫克,就像貓的胡須一樣重。
❿ 諾貝爾獎獲獎者人數國家排行榜
諾貝爾三大科學類獎總排名(469人,分屬於26個國家)---截至2002
1.美國--204人
2.英國--69人
3.德國--63人
4.法國--27人
5.瑞典—16人
6.荷蘭—13人 瑞士--13人
7.俄國--11人
8.丹麥--8人
9.奧地利-7人
10.義大利-6人 加拿大-6人 日本--6人
11.比利時--4人 澳大利亞-4人
12.匈牙利--2人 阿根廷--2人
13.挪威,芬蘭,捷克,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南非,印度,巴基斯坦均為1人
1901-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物理學獎、醫學獎和經濟學獎獲獎人數前10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271個,英國80個、德國65個、法國29個、瑞典18個、瑞士15個、荷蘭14個、俄羅斯14個、奧地利11個、丹麥9個,日本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