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蒙古和俄羅斯的戰爭
蒙古攻陷莫斯科、征服俄羅斯是第二次西征時的事情,不是成吉思汗本人所謂,當時成吉思汗已經去世,是其長孫拔都所為。蒙古軍隊不僅征服了整個俄羅斯,主力進入歐洲,在多瑙河一帶大破歐洲聯軍,佔領了今天的波蘭、匈牙利等地,掠奪南歐及亞得里亞海一帶,震驚整個歐洲,歐洲人一度以為蒙古人有魔鬼相助,對陣蒙古人時軍隊中帶有教士用十字架和聖水來驅邪,英國國王下令禁止 船隻出海以防蒙古人入侵,這也是歐洲人心中「黃禍」的由來。
後來,蒙古大汗窩闊台病逝,拔都為了爭奪大汗位置,下令回軍,到伏爾加河流域時得知新大汗已經產生,於是就地駐扎,建立新的汗國——「欽察汗國」。
具體進程如下:
1235 年,窩闊台召集諸王大會,決定征討欽察、斡羅思等國,命各支宗室均以長子統率出征軍,萬戶以下各級那顏也派長子率軍從征。諸王以術赤子拔都為首,以老將速不台為主帥。
1236 年秋,滅不里阿耳。
1237 年春,滅欽察;秋,進兵斡羅思,攻取也烈贊(梁贊)城。
1238年,分兵四齣,連破莫斯科、羅斯托夫等十餘城,合兵圍攻弗拉基米爾大公國首府,陷之。
1239年滅高加索山北麓之阿速國,攻入斡羅思南境;遣使至乞瓦(基輔)諭降,被殺。
1240 年,拔都親統大軍圍困乞瓦,四周架炮猛攻。其王米海依畏敵,先已逃入孛烈兒(波蘭),名將德米特爾領導乞瓦軍民進行了英勇抵抗,城破,德米特爾受傷被捕,拔都嘉其忠勇,赦之不殺,但乞瓦軍民則遭到殘酷屠掠。蒙古軍攻陷乞瓦後,繼續西進,攻佔伽里赤,其王逃入馬札兒(匈牙利)。
1241 年春,拔都分兵兩路,一路由諸王拜答兒、大將兀良合台率領,攻孛烈兒;一路由拔都、速不台率領攻入馬札兒。拜答兒一軍破散多米兒城,抵克剌可夫,孛烈兒王棄城遁,蒙古軍焚毀其城,遂入西里西亞境。西里西亞侯集孛烈兒諸軍,與來援之捏迷思(德國)軍聯合抗敵,激戰於里格尼茨,被蒙古軍擊潰。里格尼茨之戰使歐洲諸國十分震驚,感受到蒙古入侵的嚴重威脅。但由於教皇和德國皇帝的尖銳矛盾,未能採取一致的對策。蒙古軍獲勝後,又攻入莫剌維亞,南下與拔都軍會合。拔都軍在撒岳河(當即《元史》所載郭寧河)畔擊潰馬札兒軍,進拔佩斯城(當即《元史》所載馬茶城),分兵四齣抄掠。有一支進至維也納附近的諾依施達。冬,拔都大軍渡過禿納河(多瑙河),攻陷格蘭城。
1242 年初,遣諸王合丹率一軍追擊馬札兒王別剌四世。不久,窩闊台死訊傳來,拔都率軍東還,1243 年初,到達伏爾加河下游的營地。從此拔都就在這里立國,建薩萊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為國都。統有東起也兒的石河,西至斡羅思的遼闊地域,史稱欽察汗國(因以原欽察部地為中心而得名)。
② 蒙古到底統治俄羅斯多少年
從1243年,金帳汗國的建立,再到1502 年滅亡,蒙古帝國統治了俄羅斯長達225年。
莫斯科基本是蒙古人創造的一座城市,克里姆林宮也是當年蒙古皇帝的宮帳。當年俄羅斯人以今烏克蘭首都基輔為中心,莫斯科是一個不被人看重的小地方。只是因為蒙古人來到莫斯科,變其為汗國的政治中心。
很多學者認為,蒙古帝國對俄羅斯的統治,讓原本分散的俄羅斯諸公國聯合起來,為以後的統一創造了條件。前蘇聯科學院院士阿.勒.奧克帕拉德尼科夫曾指出:「蒙古征服者入侵俄羅斯後,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各公國聯合起來同入侵者進行斗爭。
客觀上蒙古的入侵促進了俄羅斯的統一,同時為俄羅斯境內的蒙古汗國滅亡後建立統一、強大的俄羅斯國創造了條件。
(2)蒙古怎麼滅的俄羅斯擴展閱讀
成吉思汗及子孫建立的蒙古帝國,領土包含了今日中國周邊的多個國家,面積達到了3300萬平方公里。那時,俄羅斯大部分土地也歸蒙古帝國管轄。
成吉思汗及子孫建立起來的蒙古帝國實際上由5部分組成,核心部分就是中國歷史上所稱的元朝,屬於元朝的權力核心,此外還有四大汗國。
四大汗國分別是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和伊兒汗國。其中,金帳汗國的面積很大,東起也兒的石河(額爾齊斯河),西到斡羅思,南起巴爾喀什湖、裏海、黑海,北到北極圈附近,也就是今天的俄羅斯大部分區域。
金帳汗國也叫做欽察汗國。根據資料記載,成吉思汗做大之後,分別給兒子們封地。長子術赤的封地在額爾齊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包括額爾齊斯河流域和阿爾泰山地區),術赤的斡爾朵(行宮)設在額爾齊斯河流域。
術赤的子孫很爭氣,逐步將金帳汗國的面積增大。1236年,術赤次子拔都統帥「長子軍」西征,到1240年先後征服了欽察草原、克里木、高加索(到打耳班)、保加爾(保加利亞)、伏爾加河和奧卡河地區以及第聶伯河流域的羅斯各公國。
③ 違背成吉思汗命令贏得勝利,蒙古大將速不台如何擊敗俄羅斯聯軍
蒙古士兵沖進聯軍的方陣將他們分割得四分五裂,聯軍無所適從,慌張之中被蒙古軍擊敗了。戰爭持續,速不台說敵方投降就撤兵,但他把俘虜都殺死了。
速不台只有三萬人的軍隊,這樣算下來是要一杠四的節奏,但速不台勇敢,在接到成吉思汗的密令之後看都不看,他意識到了這是一場死戰,因為自己跑了也是被追著打,還不如直上,畢竟這邊都是勇敢果斷的蒙古人。於是在他精密的策劃下他們勝利了,拆開密令果然是要撤兵的,那就高高興興回家吧。
④ 蒙古統治俄羅斯多久
蒙古統治俄羅斯225年。從1243年,金帳汗國的建立,再到1502年滅亡,蒙古帝國統治了俄羅斯長達225年,相關資料顯示,莫斯科基本是蒙古人創造的一座城市,克里姆林宮也是當年蒙古皇帝的宮帳。當年俄羅斯人以今烏克蘭首都基輔為中心,莫斯科是一個不被人看重的小地方。只是因為蒙古人來到莫斯科,變其為汗國的政治中心。
蒙古統治俄羅斯相關內容
從9世紀開始形成的俄羅斯公國是一個鬆散的組織,並不是鞏固的中央集權統一體。蒙元王朝征服俄羅斯並將其分封為金帳汗國後,俄羅斯的土地上第一次出現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金帳汗國允許俄羅斯各公侯國保留自治政權,但必須向欽察汗國稱臣,接受冊封詔令,繳納貢賦,承擔軍役。
⑤ 莫斯科公國是如何擺脫蒙古統治的
眾所周知,莫斯科開始被蒙古統治是在1243年,作為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的一部分被蒙古統治。蒙古人以俄制俄統治了包括莫斯科在內的絕大多伏爾加河流域地區。欽察汗國建立後,莫斯科僅作為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被蒙古人統治。這是莫斯科未擺脫蒙古統治之前的大致情況。
在莫斯科被統治的幾十年間,他的力量不斷增長,莫斯科大公不斷向其他公國擴張,除了暴力方式外,也用金錢賄賂欽察汗國,最終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如願得到了“弗拉基米爾”的稱號,這個稱號是蒙古統治下的俄羅斯的最高稱號,莫斯科大公也幾乎得到了俄羅斯內部的統治地位。
第三次最終勝利:欽察汗國下一任統治者阿合馬汗做了最後嘗試恢復蒙古對俄羅斯的統治,在1480年率軍入侵,阿合馬汗意圖聯合波蘭,立陶宛但沒有得到響應,加上是遠征而後勤難以支持不得不退兵,伊凡三世因此勝利。
蒙古大軍在歸途中軍心不穩慢慢瓦解,阿合馬汗也被諾蓋人擊殺。欽察汗國的大汗真是命運多舛啊……在這之後,蒙古人對俄羅斯人兩百年的統治宣告結束。
莫斯科也就此最終擺脫了蒙古統治。為俄羅斯以後的獨立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來到16世紀時,莫斯科建立起來了中央集權制度並宣告統一,成立俄羅斯國,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為沙皇。
⑥ 蒙古人征服俄羅斯有多殘暴,不到三年俄羅斯全境淪陷
1242年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第二子拔都結束西征建立了東起也兒的石河(額爾齊斯河),西到斡羅思,南起巴爾喀什湖、裏海、黑海,北到北極圈附近的遼闊廣大的欽察汗國。欽察汗國境內居民成分復雜,社會發展水平不一。明朝推翻元朝的同時,欽察汗國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興起的白帳汗國所取代,而後俄羅斯開始崛起,蒙古人在中、東歐、西、北亞逐漸失去了影響力。
1472年,阿合馬汗發動了與莫斯科公國的戰爭,戰爭以阿合馬的戰敗而告終。1480年,阿合馬再次出兵進攻莫斯科公國,強迫其納貢,由於阿合馬的同盟軍立陶宛大公未能如期出兵援助,致使阿合馬到烏格拉河後撤兵,回到伏爾加河下游時,被諾該帳汗國人殺死,蒙古人對羅斯公國的統治到此結束(統治時間長達238年)。1502年,末代大汗賽克赫阿里被克里米亞汗國擊敗,欽察汗國滅亡。
莫斯科公國(1283—1547年),13世紀末期由弗拉基米爾大公國分封而成,首都莫斯科。
從14世紀初起,該公國陸續合並四周王公領地,國勢漸強。14世紀20年代後,接受興起於亞洲草原北部的欽察汗國冊封,取得代征全俄貢納的權力,到40年代成為全羅斯最強的公國。
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擊敗欽察汗國分裂後的大帳汗國,使得俄羅斯從大帳汗國獨立出來,到16世紀30年代瓦西里三世時期,以莫斯科公國為中心的俄羅斯統一國家基本形成。
16世紀中葉,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1547—1594)自稱為「沙皇」,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開始建設沙皇專制的中央集權政體,邁出了俄國中央集權化的第一步。他對內實行野蠻殘暴的政策,設立特轄區與特轄軍,打擊特權貴族,血洗有著自由傳統的諾夫哥羅德。對外大肆發動侵略戰爭,吞並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企圖打通波羅的海作為俄羅斯的出海口,但在利沃尼亞戰爭中慘敗。
1713年,以莫斯科公國為核心的、地處歐洲最東部邊緣的俄羅斯統一集權國家正式形成,改名為俄羅斯帝國。
⑦ 俄羅斯是個「戰斗民族」,為啥被蒙古統治了二百多年
「父兄之血似流水浸濕土地,無數兄弟子女皆為奴隸,田園荒蕪、草木叢生,屍骨遍地……」
十三世紀是人類歷史上遭受到大屠殺的一個世紀,蒙古部落在中國北方崛起,當時南宋、西夏、金國、大理等國家都沒有把蒙古放在眼裡,殊不知幾十年後,蒙古人成為他們心中的噩夢。
1218年,蒙古滅亡西遼,1219年蒙古大軍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爾加河流域。1227年,西夏國被蒙古消滅,不過在西夏國投降前夕,成吉思汗鐵木真染病去世。
被殺戮嚇破了膽的這些「倖存者」,一路逃亡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向周圍的人講述,蒙古大軍是多麼多麼可怕,他們是魔鬼、他們是惡魔。
而這,正是蒙古人想要達到的效果,一路西征的過程中,蒙古人只是攻破並屠戮了不多的城池,但是一路上很多城邦早就被嚇破了膽,早在蒙古大軍到來之前就敞開城門做出了投降的姿態。
什麼叫「不戰而屈人之兵」,除了動嘴皮子,這也是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絕佳方法啊!
1236年,成吉思汗的兒子闊窩台征討歐洲,攻打基輔羅斯公國。開打前,窩闊台也不知道基輔羅斯公國的戰鬥力究竟是什麼水平,所以沒有貿然進攻,而是試探性進攻。
結果不試不要緊,一試嚇一跳,成吉思汗發現基輔羅斯公國就是一個紙老虎,看上去很厲害,其實扛不住傷害。僅僅一年時間,蒙古人就佔領了基輔羅斯公國,把這個國家給滅了。
⑧ 俄羅斯是否被蒙古完全統治
俄羅斯被蒙古完全統治了,蒙古人在三次西征的第二次擊敗了當時俄羅斯地區的所有大公,俄羅斯北部地區盡降。
1237年,成吉思汗之孫拔都率大軍越過烏拉爾山,先後佔領里亞贊、弗拉基米爾等城,繼而奪取整個東北地區,然後揮師南進。
1240年佔領基輔,西南羅斯各公國也相繼被征服。蒙古大軍所到之處,富庶的羅斯城市變為廢墟,無數居民慘遭殺戮。1243年拔都在伏爾加河下游扎營,建立了以薩萊為中心的幅員廣闊的金帳汗國(又名欽察汗國)。
蒙古征服羅斯各公國後,並未長期佔領,而是很快退回了草原,從遠方統治著羅斯。金帳汗國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保留羅斯各公國的政權,要他們分別接受冊封和詔令,稱臣納貢,承擔軍役。
如發生反叛,則對其進行懲罰性的征略。平時則派「八思哈」(баскак,派駐征服地的官長)率兵駐扎在各公國,監視羅斯王公和徵收賦稅。城鄉居民都被登記入冊,強迫其繳納全部財產的1/10,違者即被賣身為奴。
後來,金帳汗從羅斯王公中選拔一人,冊封為「弗拉基米爾及全俄羅斯大公」,負責征繳全俄羅斯對金帳汗國的貢賦,受封者有權將弗拉基米爾城及其四周並入自己的領地。金帳汗以此為釣鉺,唆使羅斯諸王公相互攻訐,以實現其分而治之的目的。
(8)蒙古怎麼滅的俄羅斯擴展閱讀:
在遭受蒙古軍蹂躪的同時,羅斯各國還受到瑞典和德國條頓騎士團(十字軍的一支)、立陶宛、波蘭等國的入侵。
十四世紀時,羅斯的土地分成三大部分。東北羅斯包括弗拉基米爾—蘇茨達爾公國和諾夫哥羅德被金帳汗所控制;西南包括基輔、車爾尼哥夫、斯摩棱斯克、波洛茨克等為立陶宛大公所有;而加利支則屬於波蘭。
15世紀時,東斯拉夫人的三大民族即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分別在東北、西北、西南三個地區逐漸形成。蒙古統治羅斯長達240年之久,對羅斯只有索貢掠奪,完全不管其生產建設,故此在蒙古統治時期羅斯經濟和文化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⑨ 強大的不可一世,蒙古是怎麼滅亡的
從孛兒只斤·鐵穆耳開始,政治就日漸十分混亂。1351年,劉福通率白蓮教教眾和被征挖黃河河道的河工起事,組織紅巾軍對抗元軍,開始了紅巾軍起義。
1368年,朱元璋驅逐了大元,建立明朝,大蒙古對中國的統治結束,回到老家蒙古高原。蒙古高原的大蒙古國也沿用對漢人的大元國號,漢人史官史稱北元,至1388年去元國號,或1402年去元國號,而結束後衍生為韃靼和瓦剌 。
諸汗國中,窩闊台汗國的領地在1309年被蒙古察合台汗國和元帝瓜分。蒙古察合台汗國在1369年分裂,而蒙古伊兒汗國在1357年滅亡,最終均在1388年被帖木兒帝國征服。
蒙古術赤汗國到1480年或1502年之後就滅亡,裂解為的克里米亞汗國存在到1783年,至於阿斯特拉罕汗國,喀山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均最終在16世紀中被沙皇伊凡四世治下的俄羅斯沙皇國全部佔領。
帖木兒是西察合台汗國的中亞河中地區的渴石地區的突厥貴族巴魯剌思氏的後裔,埃米爾,由於後來他迎娶了察合台汗國的公主,是鐵木真的直系七世孫,於是他也宣稱自己是蒙古黃金家族後裔。
他在1369年自立蘇丹,發動七次征伐東察合台汗國的戰爭後,迫使察合台汗國臣服,和在1381年—1387年征服在1357年滅亡後的蒙古伊兒汗國的衍生的幾個小汗國(卡爾提德王朝、丘拜尼王朝、莫扎法爾王朝、黑羊王朝、白羊王朝、札剌亦兒王朝)。
1391年和1394—1395年征伐術赤汗國脫脫迷失,征伐印度德里蘇丹國,攻陷德里、西面擊敗當時如日中天的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安卡拉戰役)和埃及馬木留克王朝。
帖木兒帝國的疆土,鼎盛時東起印度德里和費爾干納盆地,西至小亞細亞,北自鹹海和錫爾河河谷,南達波斯灣。1404年帖木兒率領20萬軍隊進攻中國明朝,結果在1405年進軍途中病死。帖木兒死後,其帝國分裂,1506年亡於烏茲別克人昔班尼。
帖木兒帝國不是大蒙古國的一部分,但是屬於後蒙古勢力,疆土大多在原大蒙古國的地方。1506年帖木兒帝國被突厥的烏茲別克部落滅亡,後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於1526年征伐印度德里蘇丹國,建立莫卧兒王朝,自稱印度斯坦王,名義上存在到1857年。
蒙古的歷史:
蒙古族的發展歷史分為四個階段:原始社會時期、民族的統一與對外征伐、元朝滅亡後的蒙古諸部和蒙古國的獨立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建立。
1、原始社會時期
根據《史記》記載,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涅古斯和乞顏兩個氏族,他們被其他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逃到了額爾古涅昆(額爾古納河畔山嶺)一帶居住下來,公元8世紀,由於人口的不斷增長,不得不向外遷徙,這時已分出了70個分支了,這70個分支被稱為「迭兒勒勤蒙古」。
公元前5至前3世紀,東胡各部還處於原始氏族社會發展階段,各部落過著「俗隨水草,居無常處」的生活。
4世紀中葉,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帶的鮮卑人的一支,自號「契丹」。居於興安嶺以西(今呼倫貝爾地區)的鮮卑人的一支,稱為「室韋」。
6世紀以後,室韋人分為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深末恆室韋、大室韋等5部,各部又分為若干分支。後來,達怛又成為蒙古諸部的總稱。
12世紀時,這部分人子孫繁衍,氏族支出,漸分布於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組成部落集團。其中較著名的有乞顏、札答蘭、泰赤烏、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
2、民族的統一與對外征伐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里勒台(大聚會)上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蒙古汗國的建立,對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義。從此,中國北方地區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個部落而組成的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
凡是這個國家統轄的漠南、漠北地區,概稱為蒙古地區,此地區各個部落的居民,統稱為蒙古人。蒙古族這時從遼、金時期(916~1234)被統治的民族成為統治民族。
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從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後建立橫跨歐亞的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四大汗國。在西征的同時,又揮師南下。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歷經70餘年征戰,統一了中國,建立元朝。
1368年,元朝滅亡,殘餘力量退居蒙古草原。
3、元朝滅亡後的蒙古諸部
元朝滅亡後,明朝在遼東西部、漠南南部、甘肅北部和哈密一帶先後設置了蒙古衛所20多處,各衛所長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領主擔任。15世紀初,漠西蒙古瓦剌部和東部蒙古的韃靼部先後向明朝稱臣納貢,建立了臣屬關系。
15世紀,蒙古南北被達延汗重新統一,分東部蒙古為喀爾喀、兀良哈、鄂爾多斯、土默特、察哈爾、喀剌沁(永謝布)六部。
明末清初。蒙古處於分裂割據狀態,以大漠為界,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三部分。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注意與明朝修好,發展貿易關系。
明末,女真建立後金政權。1636年後金改為清,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後被清朝征服。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軍入關統一中國,直到1757年平定準噶爾部落。
至此蒙古族完全置於清朝的統治之下。清朝為了加強對蒙古族的統治,在重新調整蒙古原來的大小封建領主的基礎上,參照滿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區建立了盟旗制度。
4、蒙古國的獨立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建立
沙俄在18世紀就對蒙古懷有領土野心。其官方刊物曾公開聲稱,俄羅斯在外蒙古有特殊使命,戈壁沙漠是帝國遠東和東南部的天然邊界。不過,當時沙俄的侵略重點在於鯨吞整個滿洲(中國東北),對外蒙古的入侵還放在次要位置。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特別是1860年清朝政府被英法聯軍打敗,沙俄強迫清廷訂立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從中國割佔去大片的領土,並在蒙古地區攫取了許多特權。
1904—1905年,在遼東半島爆發了日俄戰爭。結果沙俄在同日本爭奪中國東北的戰爭中失敗,遂與日本簽訂了劃分南北滿洲勢力范圍的密約,把南滿讓給日本,換取日本承認它在外蒙古的「特殊利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繼蘇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率先與新中國建交之後,蒙古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10月16日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系。[8]
20世紀90年代前後,受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的影響,蒙古人民共和國廢除馬克思列寧主義,改稱蒙古國。政治上開始實行多黨制,經濟上實行市場經濟,開始擺脫蘇聯70年的控制,人們在思想上掀起了恢復民族文化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