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俄羅斯有多少軍人包括預備役
截止2009年12月1日,俄軍(不含政府其他強力部門)總員額為103萬人,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曾表示,到2012年,俄軍人數將減至100萬人以下,軍官人數將從35.5萬人降至15萬人。。 俄武裝力量由陸軍、空軍、海軍三個軍種和戰略火箭兵、空降兵、航天兵三個獨立兵種組成。全國分為六個軍區(現在正改為四個軍區)。俄羅斯預備役部隊550~600萬,
『貳』 誰知道俄羅斯有多少兵力 有多少武器
俄羅斯軍隊繼承了蘇軍的70%軍事力量,經過裁減,上世紀末俄軍編制員額已減至約120萬人,僅為蘇軍的27.9%,但俄軍仍是一個裝備精良、規模較大的武裝集團,居世界第三位。預計俄軍在新世紀還有可能作一定程度的裁減。
截止1999年初,俄軍的現役總兵力約115.9萬人,其中義務兵38.1萬人,女兵15.3萬人,國防部工作人員、集中控制的電子作戰、訓練及後方勤務人員共20萬人。預備役約2000萬人,其中約240萬人過去的5年內服過現役。
(1)戰略核力量
戰略核力量總共有14.9萬人,其中空軍、防空軍和海軍共有4.9萬人。
海軍約1.3萬人,412枚戰略導彈裝備於26艘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中。1998年1月1日在削減戰略武器會議第一號公告中,俄宣布總共部署了648枚潛射彈道導彈。
戰略火箭軍10萬人,其中義務兵5萬人。有5個火箭集團軍,編成師、團、營和連,每個發射群通常編10個發射井(SS-18編發射井6個)和1個控制中心;SS-24導彈專用列車12列,每列配發3部發射架。有洲際彈道導彈756枚,反彈道導彈100部,超視距後向散射雷達3部,遠程早期預警雷達6部,"雞舍"系列預警雷達11部。
戰略航空兵3000人,配置在莫斯科附近,轟炸機66架,試驗飛機14架,訓練機5架。
(2)陸軍
俄羅斯陸軍約42萬人,其中義務兵約14.4萬人,僱傭合同兵約17萬人。編制7個軍區、5個集團軍司令部、6個軍司令部。共有6個坦克師、19個摩托化步兵師、5個空降師、4個機槍-炮兵師、3個炮兵師、約32個炮兵旅/團、4個重型炮兵旅、約3個空降旅、2個獨立坦克旅、11個獨立摩托化步兵旅、8個特種作戰旅、13個地對地導彈旅、9個反坦克旅/團、21個防空導彈旅/團、12個直升機團、7個突擊運輸直升機團和7個直升機訓練團。
其他方面軍和集團軍直屬部隊,如工兵、舟橋、管線、通信、電子戰、防化、運輸、補給旅/團/營若干。
坦克約15500輛,主戰坦克包括37輛T-54/55、97輛T-62、189輛T-64、2028輛T-72、3178輛T-80、2輛T-9坦克,另外約有11000輛各型坦克,儲備在烏拉爾山脈以東地區。裝甲輸送車輛有3245輛。
各種火炮約15700門。
地對地導彈約有200部SS-21、116部R-17。蘇聯的戰術火箭部隊大部已被解散。反坦克導彈主要是AT-2、AT-3、AT-4、AT-5、AT-6、AT-7、AT-9、AT-10等幾種型號。
地對空導彈約有1600枚,主要是"薩姆"系列。
直升機約2300架,其中武裝直升機米-24約有1000架,卡-50約4架。運輸直升機約1300架,主要型號為米-6、米-8和米-26。
(3)海軍
俄羅斯海軍總共約18萬人,其中義務兵約1.7萬人。戰略海軍部隊估計為1.3萬人,海軍航空兵約3.5萬人,岸防部隊約1.2萬人。
潛艇約98艘,其中戰略潛艇26艘、戰術潛艇72艘。主要水面作戰艦艇44艘。航空母艦1艘,為"庫茲涅佐夫"號垂直/短距起降飛機航空母艦。巡洋艦17艘,其中核動力導彈巡洋艦2艘、導彈巡洋艦15艘。驅逐艦13艘,護衛艦13艘,小型護衛艦42艘,導彈艇55艘,魚雷艇15艘,巡邏艇約12艘。另外,不家其他作戰艦艇若干。支援艦船和其他艦船約480艘。商船隊有遠洋船約2800艘。
海軍航空兵有各型作戰飛機329架,武裝直升機387架。其中轟炸機71架、反潛作戰飛機約250架、直升機70架、運輸直升機約120架。編成艦隊航空兵4支,每支編成航空兵師,每師(2-3)個團,各團設有司令部分隊和2個航空兵中隊,每中隊(9-10)架悄機。偵察機、反潛作戰飛機、運輸/通用飛機編為獨立團或中隊。
海岸防禦力量有海岸步兵7500人。岸防部隊5000人,均編為後備狀態。
海軍有四大艦隊:
北方艦隊,有潛艇57艘,主要水面作戰艦艇18艘,其他水面艦艇30艘。海軍航空兵有作戰飛機108架,直升機85架。
波羅的海艦隊,有潛艇2艘,全部為戰術潛艇,主要水面作戰艦艇6艘,其他水面艦艇130艘。海軍航空兵有作戰悄機93架,直升機25架。
黑海艦隊約4.8萬人,潛艇10艘,水面作戰艦艇8艘,其中巡洋艦4艘、驅逐艦2艘、護衛艦2艘,其他水面艦艇約90艘。海軍航空兵有作戰飛機17架,直升機30架。
太平洋艦隊,潛艇共28艘,水面作戰艦艇共12艘,其他水面艦艇約110艘。海軍航空兵裝備作戰飛機96架、直升機80架。
(4)空軍
空軍由空軍和防空軍組成,約21萬人,從1998年3月1日起地面防空部隊歸屬空軍指揮。
空軍有作戰飛機約1855架,司令部2個,5個戰術航空兵集群及一些訓練單位。部隊大部分編成航空兵師,每師下轄3個團,每團3個中隊,全師共(90-120)架飛機。獨立團每團(30-40)架飛機。
遠程航空兵司令部轄3個航空兵師,裝備125架圖-22M-3型轟炸機,架上儲備的30架圖-22M-2型和等待銷毀的92架圖-22型轟炸機;空中加油機為20架伊爾-78型空中加油機;訓練機包括10架圖-22M-2/3型、60架圖-134。
戰術航空兵轄5個戰術航空兵集群,裝備對地攻擊戰術機約725架,包括蘇-24型475架,蘇-25型250架。戰斗機約415架,包括米格-29型315架,蘇-27型100架;偵察機約200架,包括米格-25型40架,蘇-24型160架;電子反干擾機包括60架米-8型。訓練單位有作戰轉換中心1個,有飛機80架。空空導彈有AA-8、AA-10和AA-11等型號。空地導彈有AS-7、AS-10、AS-11、AS-12、AS-13、AS-14、AS-16、AS-17、AS-18等型號。
防空軍編為3個防空集團軍,各轄4個獨立防空軍,每個軍下轄航空兵團和獨立中隊,以及地對空導彈防空旅/團。裝備965架作戰飛機,其中戰斗機約800架。包括米格-23型100架,米格-31型425架,蘇-27型275架;空中主和指揮控制飛機包括20架伊爾-76型;訓練單位包括1所訓練學校,4個團,裝備米格-23型165架,拉-39型200架。另裝備有導彈若干。
軍事運輸航空兵司令部編3個師,各下轄3個團,每團裝備飛機30架;另有獨立團若干。
空軍航空訓練學校有5所航校,隸屬於空軍司令部。
另外,俄還儲備有退役飛機約1000架,作戰飛機2868架,直升機805架。
除上述俄軍事力量外,另外還有部分國外駐軍和維和部隊;准軍事部隊約54.3萬人,其中邊防部隊20萬人,直接隸屬於總統,共7個邊防區;內務部隊約23.7萬人,約20個師;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部隊2.5萬人,聯邦特種安全部隊9000人,聯邦電信和情報局5.4萬人。
『叄』 俄羅斯全年有哪些節日
1、新年/元旦(1月1日-10日)
俄羅斯新年是一年中最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俄羅斯傳統節日。
每逢新年,每家每戶,大街小巷,都會布置得很漂亮。但與其他國家不一樣的是,俄羅斯人往往堅持用真的樅樹和彩燈,而非人造樅樹來裝點中央廣場,以及家裡的客廳。
2、聖誕節(俄歷1月7日)
1月6日晚間至7日,俄羅斯所有東正教教堂和許多海外教區(全世界共有超過2.9萬個俄羅斯東正教堂)將在這一天舉行節日禮拜。夜間節日禮拜持續幾個小時,於7日結束。區別於歐洲的聖誕老人,俄羅斯聖誕節派送禮物的是嚴冬爺爺和他的孫女雪姑娘。
3、舊新年(1月14日)
舊新年中,餃子是不可或缺的食物,用雕刻有精美圖案的的餐具來盛放餃子。在很多城市,人們仍然慶祝這個節日,與家人、朋友一起安排一頓豐盛的晚宴,吃餃子。
4、洗禮節(1月19日)
在俄羅斯傳統節日洗禮節那天人們除去教堂祈禱外,還要到江河裡破冰取「聖水」,有的人還要跳進冰窟窿里洗一洗。十八日晚按風俗習慣是占卜時間,尤其是女孩子們要預卜自己的終身大事。
5、祖國保衛者日/男人節(2月23日)
在俄羅斯祖國保衛者日傳統上不僅僅被視為軍人的節日,也被視為所有男人的節日。目前俄羅斯男、女人口比例失調,男女比例四比六,女多於男。男人節這天,俄羅斯男士很得寵,幾乎每個人都能收到女士們爭相送的鮮花和禮物。因此,男人節是俄羅斯一種社會現象,令人艷羨。
『肆』 俄羅斯是當今世界軍事強國之一總兵力達多少萬人
先回答問題:
俄羅斯:總兵力120萬、陸軍26萬、海軍19萬、空軍18.8萬
以下是順帶的很多人都關注的;中、美、俄的軍力對比
目前多數的研究機構都認為其綜合國力(以經濟力、軍事力、外交力、文化軟勢力為主要因素)位居世界前五位之內,其軍事則以毫不質疑之實力位居世界第二位,具體軍力比較為:(1)核彈力量,美國6600枚;俄羅斯6300枚;法國500枚;中國450枚;英國380枚;(2)坦克和裝甲車數量方面,美國2.6萬輛和4.4萬輛;俄羅斯2.2萬輛和3.6萬輛;中國1.9萬輛和3萬輛;(3)戰斗機和直升機數量:美國2800架和3500架;俄羅斯2500架和3000架;中國1750架和1250架;(4)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數量,美國281艘和92艘;俄羅斯310艘和42艘;中國315艘和85艘(5)。武裝力量人數,中國230萬、美國145萬、印度133萬;俄羅斯120萬。
各國擁有的核彈頭數量
美國:6600枚;
俄羅斯:6300枚;
中國:450枚;
各國裝備的坦克和裝甲車數量
美國:2.6萬輛和4.4萬輛;
俄羅斯:2.2萬輛和3.6萬輛;
中國:1.9萬輛和3萬輛;
各國裝備的戰斗機和直升機數量
美國:2800架和3500架;
俄羅斯:2500架和3000架;
中國:1750架和1250架;
各國裝備的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數量
美國:281艘和92艘;
俄羅斯:310艘和42艘;
中國:315艘和85艘;
美國海軍共裝備有12艘大型航空母艦,俄羅斯海軍擁有一艘中型航母。根據俄羅斯最新公布的海軍發展戰略,俄將在今後15年內再建造兩艘新型航母。
各國武裝力量人數對比(四組數字分別表示總兵力和陸、海、空軍人數)
中國:230萬、160萬、40萬、25.5萬;
美國:145萬、51萬、37.9萬、37.6萬;
俄羅斯:120萬、26萬、19萬、18.8萬
『伍』 俄羅斯有多少軍隊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2月22日刊文對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的實力進行了對比,其中,重點比較了五個軍事大國在核武器數量以及常規武裝力量之間的差異。以下便是該文對各國主要軍事指標的分析:
俄羅斯媒體認為,各國擁有的核彈頭數量:中國以450枚排行「第四」,僅以50枚的差距落後於法國。
各國擁有的核彈頭數量
美國:6600枚;
俄羅斯:6300枚;
法國:500枚;
中國:450枚;
英國:380枚;
印度:70枚;
巴基斯坦:30枚。
除上述7國外,還有幾個國家可能也具備一定的核打擊能力。據估計,以色列可能擁有80~100枚核彈頭,伊朗約有25~30枚,朝鮮有15~20枚。
俄羅斯媒體認為,在各國裝備的坦克和裝甲車數量方面:中國以1.9萬輛坦克和3萬輛裝甲車排名「第三」。
各國裝備的坦克和裝甲車數量
美國:2.6萬輛和4.4萬輛;
俄羅斯:2.2萬輛和3.6萬輛;
中國:1.9萬輛和3萬輛;
印度:1.3萬輛和2.1萬輛;
朝鮮:9000輛和1.6萬輛。
俄羅斯媒體認為,在各國裝備的戰斗機和直升機數量方面:中國以1750架戰斗機和1250架直升機排名「第三」。
各國裝備的戰斗機和直升機數量
美國:2800架和3500架;
俄羅斯:2500架和3000架;
中國:1750架和1250架;
印度:1080架和1115架:
朝鮮:553架和410架。
俄羅斯媒體認為,在各國裝備的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數量方面,中國以315艘大型水面艦艇和85艘潛艇排名「第三」。
各國裝備的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數量
美國:281艘和92艘;
俄羅斯:310艘和42艘;
中國:315艘和85艘;
印度:200艘和27艘;
朝鮮:93艘和19艘。
需要說明的是,美國海軍共裝備有12艘大型航空母艦,俄羅斯海軍擁有一艘中型航母。根據俄羅斯最新公布的海軍發展戰略,俄將在今後15年內再建造兩艘新型航母。
俄羅斯媒體認為,在各國武裝力量人數對比方面,中國以230萬總兵力(其中陸軍160萬、海軍40萬、空軍25.5萬)排名「第一」。
各國武裝力量人數對比(四組數字分別表示總兵力和陸、海、空軍人數)
中國:230萬、160萬、40萬、25.5萬;
美國:145萬、51萬、37.9萬、37.6萬;
印度:133萬、110萬、17萬、6.1萬;
俄羅斯:120萬、26萬、19萬、18.8萬;
朝鮮:111萬、95萬、11萬、4.7萬。
『陸』 俄羅斯軍力/國防政策簡介
國名俄羅斯聯邦。
主要統計
面積1707.54萬平方公里。人口1.4672億人(其中,13-17歲男596.7萬人、女573.5萬人:18-22歲男568.4萬人,女553.8萬人;23-32歲男1003.4萬人,女985.2萬人)。國內生產總值1.0069萬億美元(2002年)。國防費480.4億美元。粗鋼5150萬噸(2000年)。原煤2.58億噸(2000年)。天然氣5050億立方米(2000年)。發電量8760億度(2000年)。糧食6408.8萬噸(2000年)。海運能力,商船(載重100噸以上)4543艘,總載重量1659.23萬噸(2001年)。空運能力,固定航班機場75處,客運量565億人公里,貨運量20億噸公里。
國防政策
伊拉克戰爭結束後,俄羅斯對其所面臨的國際國內安全環境進行了重新判斷。普京總統發表了2003年度國情咨文,俄羅斯官方公布了總結前一階段軍事改革、對下一階段俄軍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的官方文件??《俄聯邦武裝力量發展的緊迫任務》。從俄軍政領導講話以及陸續公布的文件看,一年來,俄對世界軍事政治形勢看法又有新的變化,並直接導致俄對其安全方針和軍事戰略的進一步修改。
一、伊拉克戰爭使俄羅斯感受到單邊主義威脅的增大,強國強軍再次成為俄關注的重點
1、認為國際安全形勢更加嚴峻,軍事力量對於保障各國安全的作用明顯提高。俄羅斯承認,從總體上看新的更合理的更民主的國際經濟和政治關系體系正在形成,基本上可以排除爆發核大戰以及俄與美國和北約的之間的大規模常規戰爭的可能。但近年來的國際形勢發展,尤其是美英發動的伊拉克戰爭表明,個別國家不經聯合國授權就發動對一個主權國家的戰爭,使國際安全秩序遭到進一步破壞,單邊主義對世界各國的安全造成新危害。認為「冷戰」的遺跡還繼續存在,從而使國際形勢變得特別復雜。在本世紀初,軍事力量對於保障各國安全的作用明顯提高。面對新的國際安全形勢,俄羅斯必須調整軍事政策,重新定位本國軍事手段的地位和作用,將它作為保障全球穩定的因素。
2、美國加速確立霸權地位,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進一步降低。俄羅斯認為,伊拉克戰爭表明,美國正採取積極措施,按自己的模式從根本上重塑世界。美國致力於對全球的支配地位,確立美國對最重要資源的控制,並按美國的方式改造伊斯蘭世界。美國進一步強化其唯一仲裁法官和憲兵的單極體制,聯合國和歐盟等國際組織處於受其支配的地位。甚至北約也將只承擔在被美國人從「國際恐怖主義分子」手中「解放」出來的領土上進行「維和」的任務。美國將繼續打著反恐戰爭的旗號來建立新的體系。俄還認為,聯合國和聯合國安理會是保障全球穩定的中心要素。降低聯合國安理會的作用,轉而根據某一兩個國家的決定而動用武裝力量,是一個危險的趨勢,這一趨勢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對俄羅斯的政治和軍事利益造成嚴重的威脅。
3、世界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由此引起的新挑戰也越來越多。俄羅斯認為,世界經濟和整個社會生活的全球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大趨勢。在全球軍事一政治關系體系中,如何應對由全球化過程所引起的新挑戰,已經被提到重要日程。這些挑戰包括:大規模毀傷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擴散;國際恐怖主義;民族騷亂:極端宗教團體和集團的活動;販毒和有組織犯罪等。單個國家或組織無法應對這些挑戰,必須廣泛進行國際合作。俄聯邦強力部門,包括特工部門和武裝力量加強與其他國家合作的重要性急劇提高。
4、內部恐怖主義和國際恐怖主義日益交織在一起,對俄構成新的威脅。俄羅斯認為,近年來國際和國內出現的反恐新形勢表明,恐怖主義日益呈現出內外勾結、相互呼應之勢。恐怖主義已經從政治威脅演變為軍事一政治威脅。這表明,當國際反恐聯合戰線的出現已成為現實時,再試圖將恐怖主義勢力區分成「內部的」和「外部的」,已沒有意義。俄羅斯武裝力量對抗恐怖主義的責任范圍也大大擴大了。
二、俄羅斯對威脅做出了新判斷,首次提出了「跨境威脅」的新概念
以往,俄羅斯認為主要面臨著內部威脅和外部威脅等兩種主要威脅。2003年公布的《俄聯邦武裝力量建設面臨的緊迫問題》以及俄國防部長等軍政要人的講話,明確提出未來俄主要面臨著三種威脅:外部威脅、內部威脅和跨境威脅。
外部威脅主要包括:展開旨在對俄聯邦或其盟國發動軍事襲擊的兵力兵器集團;對俄聯邦的領土要求;某些國家或組織研製大規模毀傷武器;外國或外國支持的組織干涉俄聯邦內政;在俄聯邦邊境附近顯示武力,實施具有挑釁目的的演習;在俄聯邦或其盟國邊境附近存在對安全構成威脅的武裝沖突策源地;在俄聯邦邊境或其盟國邊境和與它們領土毗連的海域附近加強軍隊集團,從而導致現有力量平衡被破壞;外國軍隊未經俄聯邦同意和聯合國安理會批准進入與俄聯邦相鄰和友好的國家境內等。
內部威脅主要包括:試圖以暴力改變俄聯邦的憲法制度,破壞其領土完整;計劃、准備並實施旨在破壞和癱瘓俄國家權力和管理機關運作的行動;計劃、准備並實施對國民經濟和軍事目標及生活保障和信息基礎設施的襲擊;建立、裝備、訓練並使用非法武裝隊伍;實施威脅俄聯邦主體范圍內的政治穩定的大規模有組織犯罪活動;分立主義和激進宗教一民族運動在俄聯邦境內的活動等。
俄羅斯首次提出了跨境威脅的概念。所謂跨境威脅,是指兼有內部和外部威脅雙重特徵的威脅,或者說,是形式上表現為內部而實質是外部的威脅。跨境威脅包括:在其他國家境內建立、裝備、保障和訓練武裝隊伍和集團,以便把它們投送到俄聯邦或其盟國境內行動;得到境外直接或間接支持的分立主義、民族主義或宗教極端主義組織旨在破壞俄憲法制度,製造對俄領土完整和公民安全的威脅的活動;跨境犯罪,包括其規模已經威脅到俄聯邦軍事、政治安全或俄聯邦盟國境內穩定的走私和其他違法活動;對俄聯邦及其盟國採取敵對的信息(信息??技術、信息??心理)行動;國際恐怖組織的活動;可能形成在俄聯邦境內進行的毒品交易活動,或利用俄聯邦領土作為中轉地向其他國家運送毒品的活動。
俄羅斯對威脅判斷的基本結論是:無論是內部威脅、外部威脅還是跨境威脅都比較嚴峻,對哪一種威脅都不能輕視。消除外部威脅,以及參與消除內部威脅和跨境威脅,是武裝力量的任務。武裝力量應與其他強力部門以及與俄聯邦盟國的相應機構共同遂行這些任務。
三、俄羅斯強調應對各種威脅要用綜合手段
俄羅斯提出,要把謀求強國地位作為俄羅斯最高國家戰略利益,把10年內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作為中期戰略目標。為保證上述利益和目標的實現,俄應防範和消除各種威脅。應對內部威脅、外部威脅和跨境威脅,任何單一手段都不行,必須綜合運用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等手段。
1、強調以加快自身發展,增強綜合實力來應對威脅。普京總統在2003年《國情咨文》中特別強調,「像俄羅斯這樣的國家,只有成為強國,才可以在現在的邊界范圍內生存和發展」。首先是加快經濟發展,建設有競爭力的市場經濟國家;進行國家行政改革,削減國家機關職能,改善行政程序和司法機制,建設發達的公民社會和穩定的民主國家;大力推進軍事改革,完善軍隊結構,加快軍隊職業化進程和新型武器的換裝速度,建設擁有現代化武裝力量的軍事強國。為此,俄認為必須加強國內各種政治力量的團結,統一人民的意志。
2、強調以外交和軍事手段並重來應對威脅。要充分發揮外交在實現國家利益方面的作用,建立「穩定和可以預見的國際秩序」,不再與美國對抗,把改善俄美關系放在首位,繼續加強與美國的合作;深化俄中睦鄰友好、互利合作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重視發揮上海合作組織的作用;發展與歐盟的戰略夥伴關系,進一步使俄羅斯融人歐洲;重視業已形成的國際反恐聯盟,珍惜他們在打擊國際邪惡勢力方面的作用;維護聯合國的機制,強調聯合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在解決重大國際安全問題上的作用。
3、強調與盟國合作和以發展「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來抵禦威脅。俄認為,獨聯體仍然是俄羅斯唯一所能切實依仗抵禦外部威脅的戰略空間。因此,俄把加強同獨聯體國家關系作為俄對外政策的優先方向。認為2003年4月組建完畢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是可以用來抵禦恐怖主義、跨國犯罪和毒品泛濫等威脅的最有效機制,也是建立和維護穩定和可以預見的國際秩序的重要一步。為此俄羅斯強調,在籌劃武裝力量的建設時,一定要考慮能與其他國家的武裝力量進行有效的合作。
軍事戰略
葉利欽當政後不久,俄羅斯便根據當時國際戰略形勢和俄內外政策的新變化,調整了軍事戰略,提出了以「現實遏制」為原則的軍事戰略。2004年,這一軍事戰略出現了重大調整,首次提出了「以核遏制為依託的機動戰略」。
1、將以核遏制為主的現實遏制戰略,調整為以核遏制為依託的機動戰略。普京擔任總統後,一直醞釀修改俄羅斯的軍事戰略。在2004年1?2月舉行的代號為「安全-2004」首長司令部帶部分實兵的戰略演習中,俄軍第一副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基上將首次透露了俄新調整後的軍事戰略。他說「我們現在這樣表述武裝保衛俄羅斯的主要組織原則:以核遏制為依託的機動戰略」。這標志著俄軍已完成了普京時代的軍事戰略轉變。新戰略的核心內容是:戰略的基礎是核遏制,即強調俄必須保持可靠的、最低限度的核遏制能力;要求常備力量具備遠距離機動作戰的能力,並能夠同時打贏兩場任何類型的局部戰爭;戰爭准備的重點是在西部和西南戰略方向。與以往的軍事戰略相比,新戰略增加了「積極遏制」的因素,對軍隊建設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
2、提出了「先發制人」的用兵方針。俄國防部長伊萬諾夫在2003年的一次講話中提出:「我們不能絕對排除先發制人地使用兵力,如果俄羅斯的利益或它的聯盟義務要求這樣做的話。」「先發制人」用兵方針的提出,是俄針對北約向波羅的海國家擴大、美國和北約在俄周邊頻繁舉行軍事演習以及與獨聯體某些國家軍隊舉行聯合演習、美軍駐軍中亞、車臣恐怖武裝在喬治亞境內的訓練與准備、阿富汗局勢的不穩定、中亞某些國家伊斯蘭極端勢力擴大帶來的政局的不穩定,以及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所表現出來的贖武傾向而做出的一種反制措施,同時也不排除隨著俄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局勢的變化,把這一方針加以固定。與這一方針相呼應,俄在戰爭指導上提出了必須奪取戰略主動權和強化攻勢行動的要求,要求「在發生外部入侵時不僅要進行防禦,而且要以這樣那樣的方法把戰斗行動轉移到敵方境內」。與曾經強調的以防禦戰役為基本樣式的防禦性軍事戰略相比,俄軍事戰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進攻性明顯加重了。
3、提出核武器依然是防止侵略,保障國防安全的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俄認為,「戰略領域的平衡仍然得以維持,這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俄羅斯擁有強大的核力量」。因此,俄羅斯將毫不動搖地保持戰略核力量的潛力。其主要考慮,一是認為盡管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是未來一個時期戰爭的主要樣式,但針對俄的大規模戰爭仍然不能排除。對俄來說,在常規力量削弱的情況下核力量是遏制大規模入侵的最可靠手段。二是認為遏制和反遏制仍將是未來一個時期俄美關系的主線,美國修改核戰略後,使得「核門檻」大大降低,「核武器用於實戰的可能性加大」,對俄羅斯明顯構成現實威脅。三是由恐怖主義和核擴散所導致的針對俄羅斯的恐怖襲擊的可能性加大,防範這類威脅,俄羅斯必須保持有效的核遏制能力。但俄也明確提出,其戰略遏制力量必須進行調整,以適應新形勢下戰略遏制任務的要求。
4、認為現代戰爭和武裝沖突特點發生了新變化。俄羅斯認為,現代戰爭和武裝沖突有如下一些新特點:一是無法找到一種綜合的武裝沖突的類型;二是相當大部分的沖突具有不對稱的性質;三是所有沖突都是在一個戰區范圍內的相對有限的區域內展開,但卻使用了配置在戰區范圍以外的兵力兵器;四是武裝沖突或戰爭初期的意義有了很大提高,奪得戰斗行動初期的主動權,預先決定了戰事的結局;五是與航空兵聯合行動的高精度遠戰武器在戰爭初期發揮了主導作用,但爾後實施作戰的任務依然需要陸軍來承擔。此外,武裝對抗中各個領域的作用進行了重新分配:整個武裝斗爭的進程和結局將主要取決於空中一太空和海上的對抗,而陸上集團則鞏固所取得的軍事勝利和直接保障達成政治目的
5、提出了對軍事藝術指導原則的新認識。俄羅斯認為堅持了多年的在決定性方向集中兵力兵器的原則需要根據新的條件加以修改;戰略、戰役法和戰術間的相互關系將發生變化,能否利用戰略兵器的突擊效果和完成對敵集團的殲滅,都將取決於戰役和戰術范圍內的戰斗行動能否取勝;軍隊在進攻和防禦中的行動方法將進一步接近;迅速摧毀敵政治和經濟管理基礎設施以及通信和無線電電子斗爭系統具有特殊意義;能同敵各種飛行器進行有效斗爭在未來戰爭中具有決定性作用;盡管奪取制空權和密集使用高精度武器對武裝斗爭的結局仍能產生決定性影響,但並不是說以陸軍兵力實施密集的地面戰役就不必要,過分依賴空中支援將成為限制武裝力量戰斗使用的因素。
6、在軍事建設上,由激進式改革轉入「循序漸進和著眼未來的發展」的新階段。俄羅斯在總結了前一階段軍事改革的成就後提出,「大規模」和「破壞」式的軍事改革已經結束,武裝力量將在改革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法律、政治和組織編制基礎上轉向正常建設的軌道,即「從解決武裝力量的生存問題轉向真正的軍事建設」,向建設一支與其「復興俄羅斯」的強國理念相適應的機動型、職業化、全新的軍隊邁進。宣布武裝力量將不再進行大的裁減,目前武裝力量保有人數116萬人,到2005年何能減至100萬人。下一步俄軍建設的主要任務是:保持戰略遏制力量的潛力;增加常備兵團和部隊並以其為基礎組編軍隊集團;改革兵役制度,加快向合同制過渡;提高戰役戰斗訓練水平;完成武器裝備現代化計劃;改進後勤和技術保障體制,建立一體化的武裝力量、其他軍隊、隊伍和機構的跨部門(聯合)技術和後勤保障體制;繼續深化軍事教育改革;完善軍人社會保障體制;完善軍人教育和精神心理保障體制。
7、提出武裝力量應擔負的四項主要任務。俄提出,近年來變化了的國際國內形勢,保障國家安全的新的優先方向,向俄聯邦武裝力量提出了四個方面的主要任務:第一項任務是遏制對俄聯邦安全或利益的軍事和軍事一政治威脅。主要是及時查明軍事一政治形勢發展的威脅傾向,查明對俄聯邦及(或)其盟國發動的武裝襲擊的准備;保持戰略核力量的應有潛力;保持一般任務軍隊(力量)集團的戰斗潛力;在保持戰備,確保戰略展開;組織國土防禦。第二項任務是保障俄聯邦的經濟和政治利益。主要是保障俄羅斯公民的安全;為俄經濟活動的安全創造條件;捍衛俄在其領海、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以及世界大洋上的國家利益;組織和實施信息對抗等。第三項任務是實施和平時期的武力行動。主要是根據國際條約或其他國家協議履行聯盟義務;與國際恐怖主義作斗爭,與政治極端主義和分立主義作斗爭,防止和消除破壞活動和恐怖行動;實施維和行動;預防和消除生態災難及其後果等。第四項任務是使用軍事力量。俄武裝力量將用於武裝沖突、局部戰爭和大規模戰爭。
國防體制
根據1993年12月12日正式通過的《俄羅斯聯邦憲法》、1996年5月31日正式生效的俄聯邦《國防法》,以及俄聯邦有關法律,俄羅斯聯邦總統、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俄羅斯聯邦議會、俄羅斯聯邦政府對保障國家安全、國防能力狀況,對俄羅斯武裝力量和其他軍隊的戰斗准備程度、動員准備程度和戰鬥力負全責。
俄羅斯聯邦總統是國家元首和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他在國防領域的主要職責是:組成並領導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確定俄聯邦軍事政策的基本方針;批准俄聯邦軍事學說;領導俄聯邦武裝力量和其他軍隊;宣布總動員或局部動員,宣布全國或局部地區進入戰時狀態,批准俄聯邦武裝力量使用計劃;頒布俄聯邦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關於實施軍事行動的命令;依照法律決定武裝力量、其他軍隊、軍事單位和機關使用武器裝備執行非使命性任務;批准武裝力量及其他軍隊發展構想與計劃、本土戰場建設計劃、國民經濟轉入戰時計劃、武器裝備和國防工業綜合體發展計劃;授予高級軍銜,任免高級軍官;批准武裝力量及其軍隊的結構、編成及軍人編制人數;決定武裝力量及其他軍隊的部署;批准國防部和總參謀部工作條例;舉行談判和簽署俄聯邦國防領域的國際條約;頒布徵召俄聯邦公民服役和參加軍事集訓的命令等。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是立法機構,是輔助總統進行安全與國防最高決策的機關。安全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確定社會和國家的重要利益,發現安全目標受到的內部和外部威脅;制訂保障俄羅斯聯邦安全的主要戰略方針,起草保障安全的聯邦專項計劃;為總統起草有關國家安全的各種建議、決定和命令。俄聯邦總統任安全會議主席,政府總理任副主席,安全會議秘書、安全局長、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為安全會議常委,政府第一副總理、總統辦公廳主任、國家杜馬主席、聯邦委員會主席、科學院院長、司法部長、警衛局長、內務部長、原子能部長、經濟部長、財政部長、對外情報局長、緊急情況部長、總參謀長為安全會議委員。俄羅斯聯邦議會是俄羅斯聯邦最高代表機關和立法機關,它由聯邦委員會(上院)和國家杜馬(下院)組成。聯邦委員會在國防領域的職能是:審核國家杜馬通過的根據聯邦憲法確定的國防開支;審核俄聯邦總統關於在俄全境或部分地區實施戰時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以及俄聯邦武裝力量、其他軍隊使用武器裝備不按其使命執行任務的命令;決定關於可在俄聯邦境外使用俄聯邦武裝力量的問題。國家杜馬在國防領域的職能是:審核聯邦預演算法規定的國防開支;通過國防領域的聯邦法律。
俄羅斯聯邦政府是俄聯邦最高執行權力機關,它在國防領域內的職能是:落實國防保障措施並在其許可權范圍內對俄聯邦武裝力量及其他軍隊的狀況與保障負責;擬定和向國家杜馬提出聯邦預算中有關國防開支的建議;根據武裝力量及其他軍隊的訂貨,組織對其武器、軍事技術裝備、物資設備的提供與保障;制訂國家武器裝備及國防工業綜合體的發展規劃;確定國家動員任務,確定國家動員計劃、物資儲備計劃;負責軍隊院校、軍事系、軍事教研室的建立和撤銷工作;制定俄聯邦國土戰場建設計劃;負責俄聯邦的兵役工作等。
俄羅斯武裝力量由管理機關、軍團、兵團、部隊、軍事院校以及後勤部門組成。在組織結構上劃分為陸軍、空軍和海軍3個軍種和戰略火箭兵、空降兵、太空兵3個獨立兵種。沒有編人武裝力量的其他軍隊有邊防軍、內衛部隊、俄聯邦安全部的部隊、政府通信部隊、聯邦保衛總局、俄羅斯聯邦鐵道兵、民防部隊、國家消防局等。
俄羅斯武裝力量的領導與指揮體制是:俄羅斯聯邦總統兼俄聯邦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對聯邦武裝力量和其他軍隊實施全面領導,並通過國防部長和總參謀長對武裝力量實施作戰指揮。國防部長通過國防部對聯邦武裝力量實施直接領導。俄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部對武裝力量進行作戰指揮,對武裝力量各軍種的指揮通過各軍種總司令部進行。
國防部的基本職能是:參與制定聯邦軍事政策和軍事學說;制定聯邦武裝力量建設構想,根據國防需要協調武裝力量、其他軍隊、軍事單位和機構的建設和發展構想;協調武裝力量和軍事技術發展的聯邦國家計劃,提出國家國防訂貨建議;提出國防開支預算草案及其使用辦法;組織國防科研和試驗設計工作;為武裝力量及其他軍隊訂購、生產和采購武器、軍事技術裝備、食品、被服和其他物資;負責武裝力量的動員准備;向總統提交共同條令、有關國防部和總參謀部、軍事委員會、後備役委員會的條例草案等。
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的基本職能是:擬定聯邦軍事學說建議;制定聯邦武裝力量建設計劃,協調武裝力量與其他軍隊建設和發展計劃的制定工作;協調擬定武裝力量和其他軍隊員額的建議;擬定應征服役和參加軍事集訓的公民人數;實施情報活動;組織武裝力量與其他軍隊的協同;參與制定民防計劃;組織武裝力量和其他軍隊的動員與戰略展開等。
領導人物
總統兼武裝力量最高統帥普京(1999年12月31日代任,2000年5月7日正式就任)。國防部長謝?鮑?伊萬諾夫(2001年3月28日上任)。總參謀長兼國防部第一副部長阿?瓦?克瓦什寧大將(1997年6月19日上任)。陸軍司令兼國防部副部長尼?維?卡爾米利采夫大將(2001年5月上任)。海軍司令弗-伊?庫羅多耶夫海軍大將(1997年11月7日上任)。空軍司令弗?謝?米哈伊洛夫空軍上將(2002年1月21日上任)。戰略火箭兵司令尼?葉?索洛夫采夫上將(2001年4月26日上任)。太空兵司令尼?彼?阿納托利上將(2001年3月28日上任)。空降兵司令哥?伊?斯帕克上將(1996年12月上任)。
武裝力量
兵力現役部隊編制人數為110萬人,實有96.06萬人(含20萬國防部人員及直屬部隊)。
戰略火箭兵約10萬人,編有4個火箭集團軍。
洲際導彈:725枚,其中SS?18(RS一20)型150枚、SS-19(RS-18)型150枚、SS一24(RS一22)型36枚、SS-25(RS-12M)型360枚、SS一27(白楊一M2)型29枚。反彈道導彈(目前編制在太空兵):100枚,其中SH-1l型36枚、SH一08型64枚。S-400型導彈數目不詳。
陸軍約32.1萬人。編有6個軍區,1個戰役戰略集群、8個集團軍司令部、2個軍司令部、39個師(5個坦克師、19個摩步師、4個空降師、6個機槍/火炮師、5個炮兵師),7個地區訓練中心、13個獨立旅、7個特種部隊旅、18個獨立炮兵旅、15個戰役戰術導彈旅、5個反坦克旅、3個反坦克團、19個防空導彈旅以及其他部隊。
主戰坦克:51740輛,其中T一34型21870輛、T一55型1200輛、T一62型2020輛、T一64A/一B型4300輛、T-72L/一M型9700輛、T一80/一U/UD/UM型4500輛、T-90型150輛,另外在烏拉爾以東還儲存坦克約8000輛。裝甲偵察車:2000輛。PT一76型輕型坦克150輛。裝甲輸送車和步兵戰車:共23475輛,步兵戰車12200輛其中BMP一1型7500輛、BMP一2型4600輛、BMP-3型100輛、BMD型共1800輛(包括BMD-1型、BMD一2型和BMD一3型)、BRM?K型700輛、BTR-80A型28輛。裝甲輸送車:11275輛(其中BTR一50型1000輛、BTR一60/一70/一80型4900輛、BTR-D型575輛、MT?LB型4800輛,另儲存裝甲輸送車1150輛)。各型火炮:20746門,另儲存6213門,其中牽引火炮10065門。自行火炮:4705門。曲射直射兩用炮:820門。火箭炮:2606門。追擊炮:2550門。戰役戰術導彈發射架:約200部。反坦克導彈:AT一2、AT一3、AT一4、AT一5、AT一6、AT一7、AT一9、AT一10型若干枚。火箭筒:RPG一18、RPG一7/一16/一22/-26、RPG-27/一29型若干具。高炮:23、30、37、57、85、100、130毫米若干門。防空導彈發射架:約2670部,其中,SA一4型300部、SA一6型350部、SA-8型550部、SA一9型800部、SA?11型350部、SA-15型120部、SA一12A/B型200部,SA一19、SA一7、SA?14、SA一16、SA一18型若幹部。觀察直升機:140架。米一6、米一8、米一17、米一26型運輸直升機若干架。
海軍15.5萬人(含海軍戰略核力量、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及海岸防禦部隊),編有4個艦隊和1個分艦隊。
海軍戰略核力量 約1.1萬人,裝備戰略導彈核潛艇13艘,攜載彈道導彈216枚,其中,D4級6艘,攜載彈道導彈96枚;「台風」級2艘,攜載彈道導彈40枚;D3級5艘,攜載彈道導彈80枚。
攻擊潛艇:35艘,其中,「奧斯卡」級6艘、「阿庫拉」級9艘、S級1艘、Y級1艘、V3級5艘、K級9艘、T級3艘、F級1艘。其他潛艇5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級1艘。巡洋艦:7艘,其中,「基洛夫」級2艘、「光榮」級3艘,「卡拉」級l艘、「肯達」級1艘。驅逐艦:14艘,其中,「現代」級4艘、「卡辛」級2艘、「勇敢」級8艘。護衛艦:10艘,其中,「克里瓦克」級9艘,N級1艘。巡邏艦艇:23艘。導彈快艇:42艘。水雷戰艦艇:60艘。登陸艦艇:22艘。支援輔助艦艇:436艘。
海軍航空兵約3.5萬人,編有4支艦隊航空兵,217架作戰飛機、102架作戰直升機。轟炸機:圖一22M型45架。殲擊轟炸機:蘇一24型52架、蘇一25型10架、蘇一27型52架。反潛機:圖一142型10架、伊爾一38型26架、貝一12型4架。偵察/電子戰飛機:安一12型18架。運輸機:安一12/一24/一26型共37架。直升機:米一14型3架、卡一27型72架、米一8型8架、卡一29型12架、米一24型15架。
海軍陸戰隊約7500人。編1個獨立師(2500人)、3個獨立旅、3個艦隊特種部隊旅。裝備T一55M、T一72、T一80型主戰坦克160輛,BRDM一2型裝甲偵察車60輛,BMP一2、BMP一3型步兵戰車150輛,BTR一60/一70/一80型裝甲輸送車750輛。各型火炮321門,其中,D一30型牽引火炮10門、2S1型自行火炮102門、2S3型18門、9P138型96門,曲射直射兩用炮:2S9SP型70門、2816型14門、2S23SP型1l門。AT一3/一5型反坦克導彈:72枚。MT一12型反坦克炮:若干門。ZSU一23?4SP型高炮:60門。防空導彈發射架SA一7型250部、SA一8型20部、SA一9/一B型50部。
『柒』 俄羅斯經濟很差,為什麼能養得起那麼龐大的軍事力量
2010年世界軍費開支排名(SIPRI數據)
排名 世界 16204 (億美元)
001 美國 6983
002 中國 1194
003 英國 596
004 法國 593
005 俄 羅 斯 587
可以看出,俄羅斯的軍費開支在英法之後。但是英法各自軍事規模僅僅在30萬左右,俄羅斯軍隊規模120萬,這主要是因為俄羅斯繼承了原蘇聯70%的軍事力量。
而且俄羅斯的領土廣大,必須有一隻規模相對較大的軍隊才能保證這么大領土范圍內的安全保障。
原蘇聯在冷戰時期積累的技術、裝備的領先優勢在現在依然有效,這也決定了俄羅斯目前可以用較少的錢就可以維持這樣一隻龐大的軍隊。
『捌』 俄羅斯的軍事
俄羅斯軍事實力,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最高統帥為俄羅斯聯邦總統,俄羅斯武裝力量由兩大部分組成:國防部所屬的「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隸屬於強力部門其他軍事力量和其他准軍事力量。 1992年3月16日,俄羅斯國防部正式成立。同年10月9日生效的俄羅斯《國防法》規定,除正規軍外,俄羅斯武裝力量還包括邊防、內務、安全、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1993年11月,葉利欽批准了《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說基本原則》,取消了「合理足夠」的防禦理論和軍隊人數不得超過全國人口數量1 %的限額,並首次賦予軍隊參與國內政治生活的職能。1997年12 月公布《國家安全構想》,認為對俄最大的安全威脅是國內經濟危機,在遭到外國武裝入侵時有權使用一切手段進行自衛。
俄羅斯的軍費支出連續多年保持巨幅增長。 總人數為113.4萬人。
俄軍由五大軍兵種組成,包括陸軍、海軍、航空航天軍三大軍種,以及空降兵、戰略火箭兵兩大獨立兵種。並編為西部、南部、中部、東部四大軍區。
陸軍總司令部在莫斯科,2010年總人數約32.2萬人,陸軍兵種構成有摩托化步兵、坦克兵、火箭兵和炮兵、武裝力量防空兵,特種部隊構成有汽車兵、偵察兵、通信兵、無線電電子戰部隊、核生化防護部隊(三防兵)、後勤警衛部隊、技術保障部隊。擁有2.5萬多輛坦克,其中包括9000輛T-72型坦克和5000輛T-80型坦克。俄陸軍在時隔10年後首次補充了30輛T-90型坦克,2005年再補充91輛這種型號的坦克。2006年計劃采購31輛。
航空航天軍,2015年由原空軍和原空天防禦兵部隊合並而成 ,在俄羅斯全境部署,2010年約6000架各型現役戰斗機、運輸機和直升機,其中有14架圖-160戰略轟炸機、63架圖-95戰略轟炸機、158架圖-22遠程轟炸機、350架蘇-27殲擊機、280架米格-31殲擊機、315架米格-29殲擊機、275架蘇-25強擊機、520架蘇-24前線轟炸機、160架蘇-24MP轟炸機、約2000架米-24和米-8直升機,共有25個裝備С-300ПМ、С-300ПСC防空導彈系統的防空導彈團、旅。13000名飛行員。
海軍司令部在莫斯科,2010年約16萬人,由4個艦隊(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加里寧軍事集群、裏海區艦隊構成。海軍16萬人,文職人員12萬人。擁有各類艦艇287艘:潛艇61艘(戰略核潛艇16艘,多用途核潛艇20艘,多用途柴電潛艇25艘),大型水面艦艇146艘(航母1艘,遠洋艦70艘,掃雷艦40艘,登陸艦35艘),小型水面艦艇80艘。作戰飛機300架。2005年海軍將裝備2艘第4代戰略核潛艇。
空降兵,俄羅斯空降兵繼承自蘇聯空降兵,蘇聯空降兵一度達到10萬人的規模,目前約有有3.5萬人規模, ,依然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空降部隊,也是唯一的機械化空降部隊。編為4個近衛師和4個近衛旅1個獨立旅和相關院校與基地,作為俄軍的「一號響應力量」,空降兵在歷次軍事行動中扮演了「急先鋒」。
戰略火箭兵, 編制約為20萬人,主要由機動和固定部署的導彈部隊以及航天發射和相關衛戍部隊組成,共編6個集團軍,其中4個火箭集團軍(下轄19個火箭師)。 除國防部所屬的113萬軍事力量以外,還有邊防、內務、安全、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等軍事力量。
邊防軍, 兵力約18萬人,由議會、總統、政府按照規定許可權共同指揮並由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邊防警衛處管理,戰時可根據總統授權全部或部分地轉隸給武裝力量的軍區(方面軍)司令、艦隊司令和集團軍(區艦隊)司令指揮,平擁有3架伊爾76、18架安74、32架安26等大中型運輸機和大量BPM-97、BTR80步兵戰車。
內衛軍, 2012年兵力182624人,前身可以追溯到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時期。內衛部隊的司令由內務部副部長兼任,實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領導。現任國防部長紹伊古擔任此職。裝備大量BTR70、BTR80、BMP1、BMP2步兵戰車。
『玖』 為什麼俄羅斯一年閱兵幾次
現在的俄羅斯每年只有衛國戰爭勝利日才舉行閱兵式。前蘇聯時期每年有兩次閱兵式的,一次是衛國戰爭勝利日,還有一次就是十月革命節,而後者的閱兵規模等都要比前者大隆重。前蘇聯時期跟美國是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也就淪為了二流國家。衛國戰爭勝利日的閱兵一方面是為了牢記歷史,也是對俄羅斯人的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有利於其國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展示先進武器也算是一種戰略威懾。
『拾』 俄羅斯一天就能出兵140萬,中國有多少兵可用
世界表面上看起來是和平的,但是戰爭危險時刻隱藏著,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時刻警惕戰爭風險,不管是大國還是小國,時刻武裝自己的牙齒,一旦戰爭爆發,是不會給你時間准備的,世界表面上看起來是安寧的,但是很多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比如中東連年打仗,伊拉克戰爭剛剛散去,敘利亞戰爭又開始了。
中國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中國的兵力也很多,曾經還是世界上最多的兵力,後來鄧小平軍改的時候,一下子伸出一個巴掌,於是砍掉了將近50萬的部隊,但是現在中國還有將近200萬的部隊,包括1000萬的預備役士兵,中國的戰爭潛力是很巨大的,這些士兵也都訓練有素,但是目前中國兵力最大的問題是戰鬥力的升級,還有設備的升級,我想如果等到中國部隊實行信息化的時候,中國的士兵應該還會更是,但不會少於150萬的,因為現代戰爭不需要這么多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