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前蘇聯為什麼會打贏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你好!我認為原因有四:
1、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是伏爾加河下游上的一個重要的港口,在蘇聯的第一次衛國戰爭期間,斯大林曾親自指揮紅軍在這里擊退了哥薩克白衛軍的進攻,後來就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了這座城市,這里是蘇聯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象徵!守住她就有守住整個蘇維埃政權的意義
2、斯大林格勒是蘇聯重要的重工業生產基地,斯大林格勒的拖拉機廠是1942年以後蘇聯為數不多的可以生產T-34、KV-1、JS-2等型坦克的工廠之一。同時由此向東是蘇聯大面積的糧食生產區,一旦失守,蘇聯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將被敵人所控制。
3、由斯大林格勒再往東南方向,就會進入外高加索地區,該地區有大量的加盟共和國存在,特別是像哥薩克族、等民族歷來對蘇聯政府呈現出不友好的態度,一旦德軍入侵該地區很可能與之形成聯盟而在蘇聯的後方形成一個反蘇的勢力,而從斯大林格勒到伏龍芝市之間蘇聯再沒有大型的軍事重鎮,所以不可能對這個可能形成的反蘇勢力構成威脅。
4、由於斯大林格勒是伏爾加河下游的一個重要的港口,所以它承擔了大量與外界聯系的任務,由此可以通過水路到達亞速海、黑海沿岸!
B. 蘇聯為什麼閃擊俄羅斯
擴張土地。蘇聯是一個人口眾多、國土強大的,可以長期作戰,也是工業大國,想要給國家擴張土地,就展開了閃擊俄羅斯。
C. 蘇聯為什麼要以犧牲30萬人的代價進攻柏林呢
1945年時候的德國基本上是敗局已定,在這一年4月16日,柏林戰役爆發,這一戰是蘇德之間的最後一站,也是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最後一場大型戰役,我們知道這個時候德國的情況已經不太妙了,為什麼不是選擇圍而不攻,而是對柏林發動大規模的作戰,並且付出30萬的代價,說實話這個代價還是有點大的,為什麼蘇聯會選擇進攻柏林呢?
我們知道二戰期間,德國很多技術都優於其他國家,而蘇聯為了可以拿到這些武器,從而加快本國的武器研發速度,因此,蘇聯必須加快進攻,並且迅速將武器運送回國,這樣也方便蘇聯國內研究,因此,蘇聯很快對德國科技成果進行搶占,而美軍認為蘇軍搶走武器,那美軍搶走科學家要他們到美國進行研發武器,這樣也可以加快自己國家的武器發展。
D. 為什麼當年要和俄羅斯打
1959年中蘇就分裂了。在當年的羅馬尼亞第二次工人代表大會上,中蘇代表各自攻擊赫魯曉夫和毛澤東,激化了當時兩個社會主義大國本來就有的矛盾。赫魯曉夫當即就決定取消一切對華援助,並且在中蘇邊境陳兵過百萬。而在珍寶島發生的沖突只能算上一個地區性小規模沖突,雙方損失都不大,只是蘇聯吃了一點虧。這場沖突可以視為蘇聯對中國實力的一個試探,同時也是對國際社會反應的一個試探。
E. 拿破崙為什麼要攻打俄國
拿破崙之所以要攻打俄國是因為想要統治整個歐洲,而歐洲大陸上只有俄國沒有被他控制,而且拿破崙明白只有把俄國踩在腳下,才能征服英國。
1812年9月7日,拿破崙率領法軍獲得了極為艱難且浩大的博羅季諾戰役的戰術勝利,但雙方均損失慘重,俄軍優秀指揮官巴格拉季昂親王、火炮指揮官庫來索夫戰死。
9月16日,拿破崙進入莫斯科。但在戰略上,俄軍司令庫圖佐夫、巴克萊等人力排眾議,放棄首都,與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帶著剩餘的俄國高級將領和大部分居民撤出,逐步深入俄羅斯腹地,採取堅壁清野戰術,拯救剩餘的俄軍的有生力量。
拿破崙本以為亞歷山大一世將會妥協,未料到迎接他的卻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
同時,俄羅斯的寒冬,成為了拿破崙的最大阻力,由於法軍物資補給不足延滯、兵力分散,俄軍迎來重大轉機,庫圖佐夫以逸待勞並趁機不斷襲擾法軍,在幾個星期的災難對戰中,本處以優勢的法軍不是戰死就是凍死,最後回到法國的只有不到3萬人。
(5)蘇聯為什麼進攻俄羅斯擴展閱讀:
拿破崙有著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從土倫戰役到滑鐵盧戰役的23年期間,親自指揮各大戰役近60次,其中50餘次勝仗,小戰役數不勝數。
他多次在國內外擊退反法聯盟的入侵和鎮壓反動勢力的叛亂,進行七次與反法聯盟的戰爭,在軍事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他持續不斷的對外擴張打破了歐洲各國的權力均衡,沉重反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制度,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維護了資產階級的利益。
但拿破崙發動的戰爭並非都是正義的,戰爭的性質從自衛反擊轉變為侵略擴張。大體以1810年為分界點:
①前期:在這之前的戰爭是以正義為主的,他多次在國內外擊退反法聯盟的入侵和鎮壓反動勢力的叛亂;由他所建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沉重反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制度,奠定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秩序,在客觀上,有利於歐洲各國封建制度的土崩瓦解和當地人民的革命運動與解放戰爭。
②後期:在這之後則屬於侵略擴張戰爭,拿破崙先後入侵西班牙,大陸經濟封鎖英國,進軍俄國莫斯科。武裝侵犯了歐洲許多國家的主權獨立,掠奪了歐洲許多國家的財產,激起了當地人民的反抗,導致了戰爭最後以失敗告終。
F. 先後曾在俄國折戟沉沙的拿破崙和希特勒,為何非要進攻俄羅斯
近幾百年來,崛起的歐洲,先後發生了兩次很有意思的事,那就是先後曾統一歐洲大陸的拿破崙和希特勒,接連發動了對於俄羅斯的進攻,但卻不約而同的折戟沉沙,最終,也因為對於俄羅斯的進攻,兩個一度統治整個歐洲的軍事強人霸業成空。
巴巴羅薩計劃
然而,令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地處苦寒之地的俄羅斯軍隊固然在正面戰斗中不是法軍和德軍的對手,但是,憑借堅定的抵抗意志和正確的戰略戰術,再加上冬天俄羅斯寒冷無比的氣候,俄羅斯生生拖垮了拿破崙和希特勒曾橫掃歐洲大陸無敵手的軍隊。並最終導致了拿破崙帝國和希特勒第三帝國的滅亡。
G. 當年蘇聯為什麼攻打中國
當時蘇聯在社會主義陣營中一家獨大,為了切身利益,要求中國完全聽從蘇聯的安排。
H. 蘇聯衛國戰爭簡介
蘇聯衛國戰爭是蘇聯人民為反對法西斯德國及其盟國而進行的正義戰爭。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1年春,德軍控制了西歐、北歐和巴爾干半島。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糾集其附庸國芬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分三路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使蘇聯國土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歐洲主戰場,蘇聯人民在斯大林領導下,開始了衛國戰爭,二次大戰進入了新階段。
衛國戰爭初期,德軍迅速佔領立陶宛全部,拉脫維亞大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一部分。1941年10月,德軍大舉進犯莫斯科,蘇軍展開積極防禦,消滅德軍大批有生力量,1942年1月取得莫斯科會戰的勝利。1942年11月9日,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展開反攻,1943年2月2日全殲德軍主力,德軍損失慘重,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蘇軍基本上扭轉了衛國戰爭和二次大戰的全局。不久蘇軍又取得了庫爾斯克戰向的勝利,收復大片失地。1944年蘇軍發起戰略性總反攻,通過對德軍10次打擊,全部收復淪陷的土地,並把軍事行動轉為在德國及其附庸國的領土上進行,迫使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匈牙利先後退出戰爭,轉而反對德國。
1945年初,蘇軍展開強大攻勢,攻入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進占東普魯士和西里西亞。1945年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並於5月8日迫使德國無條件投降。
I. 為什麼拿破崙和希特勒都要進攻俄國
法蘭西的拿破崙、德意志的希特勒這二位可謂是歐洲近現代歷史上的戰爭狂人。
拿破崙,1769年8月15日出生於科西嘉島,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歷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21年5月5日,病逝於聖赫勒拿島。
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出生於奧地利布勞瑙,奧地利裔德國人,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總理,納粹黨黨魁,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1945年4月30日,在德國總理府地下室自殺。
這二位相隔了120年,根本搭不上界的歐洲戰爭狂人,都幹了同一件事情,就是都對俄國這么感興趣,先後攻打俄國。二人相差120歲,卻都要攻打俄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俄國,又名俄羅斯聯邦,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這兩位歐洲戰爭獵人都要攻打俄國這個龐然大物,是有其共同原因的。
三是先下手為強。斯大林上台後大力的發展重工業,經濟發展速度、蘇軍戰鬥力等都直線飆升。蘇聯擁有220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人口近2億,產油世界第二,1937年工業產值佔世界總額的10%,1938年就升至近20%,而且每年還在翻倍的增長。龐大的國土、龐大的工業產能、龐大的軍工體系以及龐大的軍事能力,讓希特勒非常擔心。也就是說,對蘇聯的進攻越拖延蘇聯實力會越強大,日後的進攻難度將會成倍增大。加之考慮到蘇聯春夏秋三季缺而冬季漫長的氣候特點。鑒於這樣因素,希特勒認為對蘇聯的進攻越早越有利,所以迫不及待地進攻了蘇聯,但是仍然低估了蘇聯的實力。
J. 什麼仇什麼怨拿破崙和希特勒為什麼都要進攻俄國(前蘇聯)
我們都知道拿破崙和希特勒兩人都是在戰爭中聞名的人,拿破崙和希特勒一個是法蘭西的一個是德國的,兩人相隔了一百多年,但是卻都做了同樣的一件事情,那便是都進攻了前蘇聯。那麼兩者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關聯呢?
而當時的前蘇聯實力也是不差,若是可以拿下蘇聯,那稱霸歐洲便不再是夢了,所以對於自己如此強大的野心,再對上蘇聯這樣的一塊「大肥肉」,不管是誰,都會有想要將它收歸囊中的想法的,這樣,戰爭也就隨之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