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雅庫特被稱為冰凍之國,生活在零下50度的雅庫德人是怎樣取暖的
雅庫特人在家裡就靠暖氣之類的來取暖,在外面也只能靠厚厚的衣服來維持溫度,他們還吃生肉來維持自身的體力,補充能量。
說起最冷的地方,我們一般都會想到北極和南極,但是兩個地方都沒什麼居民生活在這里,雅庫特被稱為「冰凍之國」的城市,這里有二十多萬的居民生活在這里,他們叫雅庫特人,根據資料的記載,可能雅庫特人以前是匈奴人,而且黑龍江地區也生活著雅庫特人,所以雅庫特人似乎和我們有著一種緣分。
雅庫特人除了吃生肉來維持體力外,就是靠厚厚的衣服來保持溫度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天天呆在家裡取暖的,所以雅庫特人藉助衣服來保持溫度,令人驚訝的是,這么冷的天氣,還有雅庫特人冬泳,他們認為在冰水裡冬泳是有益於健康的。
B. 雅庫特到底有多冷低溫天氣下雅庫特人民都是如何生存的
在最冷的地方,人們會想到南極或北極。事實上,還有一個更冷的地方,那就是俄羅斯薩哈共和國的東部。這個地方有“冰凍之國”的稱號,氣溫已經達到零下50度。雖然這個地方很冷,但仍然有數十萬人,他們是雅庫特人。雅庫特是俄羅斯東北部一大片地區,與印度大致相同,但人口比羅德島少。雅庫特以其極端惡劣的氣候而聞名,其溫度是北半球有史以來最低的。世界上最冷的兩個有人居住的地方,維科亞斯克和奧米亞克,也位於雅庫特。
C. 俄羅斯的「極寒冰城」溫度達-64℃,當地居民是如何生活的
當地居民穿著厚厚的皮草,食物主要以肉為主,很少能吃到新鮮蔬菜,據說出門時根本不敢攜帶金屬物品。提到最冷的地方你想到哪裡呢?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南極或者北極,其實在俄羅斯有一個地方比南極還要冷,那就是雅庫茨克。這邊又被人稱為“極寒冰城”,據說溫度最低時可以達到零下64℃,距離北冰洋非常近,俄羅斯的貝加爾湖、紅場等等,在它面前那都是小兒科。很多人非常好奇,生活在這么寒冷的地方,他們究竟要如何生活呢?其實當地人早已適應了這種極寒的環境,並且有著很多自娛自樂的活動項目。
三、娛樂項目
雖說天氣寒冷,但當地人依然少不了一些娛樂項目,例如日常活動有冰釣、冰泳等等。在如此寒冷的環境下游泳活動,光想想都是一件很有勇氣的事情。當地居民無聊時還會去逛露天市場,在這邊遍地擺放的都是各種魚肉,可以隨意挑選選購。
四、出行
在這里每年至少有三個月的時間保持在零下40度左右,所以開車出門時通常不會關閉引擎,如果熄火了,想要開啟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D. 冰凍之國,生活在零下50度的雅庫特人,他們究竟吃什麼為生
靠吃生肉和生魚片為生。這個地方在俄羅斯境內,被稱為薩哈共和國。這個地方,從沙俄統治時期,就是流放政治犯的地方,後來蘇聯解體,俄羅斯成立後,將這個地方改稱薩哈共和國。因為極端的嚴寒,導致蔬菜水果生長不出來,所以薩哈畜牧業是比較發達的,當然,因為獨特的地理原因,它的漁業也是很發達的。
當然,冰凍之國最為出名的當屬他們的魚類,他們的的河流湖泊中生存著大量的魚。因為民族特性以及環境因素,他們經常會捕撈起魚類,進行簡單的處理之後,製成生魚片直接食用,味道極其鮮美。這里的魚類種類也很豐富,有:
紅魚、江鱈、茴魚、秋白鮭、寬鼻白、鱒魚、白鮭魚、梭魚、目荀白鮭、鱘魚等。
所以,即使是生活在零下五十度的環境里,雅庫特人也很滋潤。
E. 全球最冷的地方那些人們怎麼生活的
坐落俄羅斯東部西伯利亞區域的奧伊米亞康是世界上最冰冷永久定居點。冬天,這兒的氣溫常常能夠下降到零下50攝氏度以下,最冷時乃至到達零下70度,被稱為世界「寒極」這兒的居民每年冬天,包裹的結健壯實眉毛睫毛依然會上冰。看到奧伊米亞康村你就再也不會覺得冷了,也能夠說你看到奧伊米亞康村就會覺得一顫抖。人類一向都對極點事物十分有愛好,而奧伊米亞康村,就是目前人類長居的世界上最冷的當地,前史最低溫到達-71.2℃,冷到你無法幻想的境地。世界上最冷的村莊——奧伊米亞康村-71.2
因為極寒氣候,所以這兒幾乎寸草不生,根本長不了莊稼,距離這兒的城市又太遠,並且路途太險阻,很難供應糧食到這兒,所以奧伊米亞康鄉民首要吃魚、馴鹿、馬等一些肉類食用品。
奧伊米亞康村的房子都是十分特別的,修建在深埋於地下的木樁上,房子與地上最少有1米的距離,不能直接建在凍土上,否則室內熱氣就會讓凍土凍結,發作房子坍毀。不過建好之後的房子十分健壯,並且很厚,門窗都有四五層,就是為了避免寒氣侵入。也許你看到奧伊米亞康村的水管是在地上上的感到古怪,但是在這兒埋在地下也是沒有用的,所以鋪在地上上,沿途設加熱站,才幹保證管內的水流通。
F. 雅庫特人常年生活在冰凍世界,他們平時吃什麼
在俄羅斯和撒哈共和國交界處有這樣一群雅庫特人,他們常年生活在零下50度的環境中,有著極強的耐寒能力。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吃什麼去維持自己的體力呢?雅庫特人日常是以腌制過的生魚片為主食,當然還有鹿肉。在極寒的環境下,他們能夠吃的東西很少,幫助他們維持生命的兩種食物是魚肉和鹿肉。
一、雅庫特人在稱之為冰凍之國的雅庫特地區,常年保持在零下50度的溫度,一年四季都是白雪皚皚的場景。而在這一群人中,依靠自己強大的能力和智慧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在頂端的食物鏈人群會受制於地理環境的影響而鍛煉自己的生存能力。
雅庫特人的生活方式幾乎是純原始的狀態,這種原始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如今大部分人嚮往的,但是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每天要為自己的口腹所奔波,也並非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G. 俄羅斯雅庫茨克的人怎麼生活
他們那裡可冷了,現在就零下50度左右。說的話不是俄語,但是他們會點俄語,等於咱中國的少數民族,毛子不喜歡他們,他們也不大喜歡毛子。我在俄羅斯留學,我們樓層有幾個家是那邊的朋友,他們長得就跟中國人差不多。不過毛很長,哈哈哈。
H. 零下52度的雅庫茨克,菜市場都會賣些什麼人們如何生活的
筆者作為一個正宗的北方人,對冬天的菜市場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菜市場中一卡車一卡車的白菜,但是在零下52度的雅庫茨克,這里的菜市場售賣的東西主要有魚等海產品,還有已經凍成磚頭一樣的鹿肉。最後還有各種各樣比較耐寒的蔬菜售賣。
最後就是各種耐寒的蔬菜,不過這些蔬菜還是少數,畢竟大部分植物根本沒辦法抵抗雅庫茨克零下52度的低溫,很容易被凍死或者凍傷。所以在雅庫茨克,最讓人感到驚奇的往往是整個菜市場根本沒有什麼賣菜的。所以這一點和我們北方還是有所區別的,畢竟一到冬天就購買上幾十斤大白菜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不可能缺少的景象。
I. 俄羅斯雅庫茨克逾百居民被凍傷,極寒地區如何防凍
到了冬天我國北方地區就會變得非常的寒冷,尤其是我國的東北地區,經常會出現零下30多度的天氣,這對於正常人來說都已經算是一個極限了,然而俄羅斯庫亞茨克地區的100多名居民卻被凍傷了,據了解當地的溫度已經達到了零下41度到43度左右。而且最冷的時候甚至可以達到零下48度到52度之間。雖然我們都知道俄羅斯地區到了冬天之後就會成為極寒地帶,但是面對著如此寒冷的情況,應該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沒有出現了。當地的很多中小學生也因為這種極寒的天氣,紛紛的停課待在家裡面了,那麼大家在極寒的地區生活的話,究竟該如何防止被凍傷呢?
3.飲食上作出調整除了多穿一點之外,平時在飲食方面也要做出較多的調整,多吃一些高熱量抗寒能力比較強的食物,比如說羊肉,牛肉這些紅肉類的食物,平時在喝水的時候也可以在水裡面加入一些生薑,紅棗,桂圓,生薑,紅糖等。多吃多喝這些食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身體的抗寒能力。
J. 俄羅斯這村莊,溫度低至零下70度,村民是如何生活
奧伊米亞康位於東西伯利亞面積422km²,因迪吉爾卡河上游,為北半球「寒極」之一。2018年1月中旬,奧伊米亞康村測得-67℃的極寒天氣,幾乎追平1933年2月測到的-67.7℃記錄。奧伊米亞康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居住地之一,有500名村民常年生活在這里。
奧伊米亞康是俄羅斯聯邦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一個小鎮,距薩哈(雅庫特)共和國首府雅庫茨克600千米,從雅庫茨克出發到奧伊米亞康只有一條公路-----科雷馬公路,被稱為」白骨公路「
奧伊米亞康共有500名居民,很多住戶的祖輩早已在此居住。大部分居民都以狩獵為生,或者飼養奶牛和馴鹿。這里曾有過一家牛奶加工廠,已於2007年10月關閉。為了防止奶牛被凍傷,人們用皮質袋子把奶牛的乳房包裹起來。盡管如此,當地居民並不缺少奶,他們把冷凍後的奶保存在地下1米的地窖中。
蘇聯時期,奧伊米亞康就已經聞名於世,因為這里居住著許多長壽老人。完全純凈的空氣和水、積極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飲食等傳統因素很可能在這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地診所的因諾肯季·諾夫戈羅多夫醫生介紹說,當地的兒童死亡率一直很高,以前只有身體非常強壯和各方面都很健康的新生兒才能存活。諾夫戈羅多夫醫生已經71歲,他的助手也已72歲。診所沒有專門的手術室,甚至沒有X光機。僅有的11張床位已被患者占滿,因為其他地區的醫院不願接收他們。人們主要以馴鹿飼養、狩獵和捕魚為生。奇怪的是,當地人並沒有營養不良,醫生說,秘訣在於當地人攝入動物奶,奶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此外還會採摘野生漿果補充營養。
在奧伊米亞康村,經歷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創紀錄低溫的村民仍在世的沒幾個了。不過85歲的耶果爾·維諾庫羅夫就是一位。「當那個最可怕的冬天到來時,我還只有五六歲,」他說,「我們一連好幾個星期不能出門。天是那麼冷,鳥兒在空中也被凍僵了,掉到了地上。大地看上去像分裂了,在那種溫度下,空氣本身也像乾草一樣咯咯作響。整個冬天我們外出的惟一辦法,就是將臉裹在兔子皮毛里。
盡管有著種種嚴峻情形,但許多人說他們熱愛這種氣候,渴望著過嚴冬。村民瓦倫京·阿特拉索夫說:「寒冷對你有好處。它能讓你保持健康,能殺死細菌。我可以在莫斯科生活,但這里才是我想呆的地方,這里可以狩獵和捕魚。這兒的生活對於你們來說看上去艱難,但我們擁有潔凈的空氣,干凈的食物、蘑菇和漿果。我們很快樂。
通古斯人安德烈·達尼洛夫已是102歲的高齡。他一直以馴鹿為生。如今,通古斯人不再用馴鹿皮做帳篷,因此在戶外溫度達到-60℃的時候,安德烈可以住在帆布帳篷中。他的父母分別在117歲和108歲時去世。安德烈的朋友阿里揚和阿夫洛斯尼婭夫婦住在蒙古包中,沒有孩子。不久前,90歲的他們收養了一個女孩子做養女。平時,他們以養牛為生。他們說,幾乎從未生過病,都是因為經常食用名叫「哈耶克」和「喬爾切赫」的兩種奶製品。哈耶克的味道和顏色會讓人想到脂肪油,而喬爾切赫從其配方來看,更像是人們平時吃的冰淇凌,將鮮牛奶和漿果攪拌在一起,將糊狀物經過冷凍之後製成餅形就成了喬爾切赫。
奧伊米亞康最有名的一道菜是生凍魚片。當地人通常在冰下捕捉味道鮮美的鱘魚、秋白鮭和寬鼻白鮭當原料。通古斯人捕魚時,可以一擊即中,然後將魚冷凍。冷凍時,魚要始終保持順直的狀態,否則很難切片。吃生凍魚片有些像吃西班牙火腿。將在室外凍好的魚拿進屋中後,立刻要切成薄片。剝魚皮時要格外注意,要在每一層中都保留一層薄薄的皮下脂肪,這里富含有益心臟和延緩衰老的ω-3脂肪酸。
這些菜餚在任何一座俄羅斯南部城市都是無法烹飪的,甚至都無法運輸。同炫目的陽光、百歲的馴鹿人和雅庫特矮馬一樣,它們都是只屬於北部寒極地區。
如此低溫給日常生活造成諸多不便,譬如鋼筆墨水凍結、玻璃鏡片凍裂、電池電量流失迅速。當地人說,汽車發動機必須保持全天候工作,熄火片刻後可能無法重啟。雖然這里有手機網路,但手機在極端寒冷天氣中根本無法使用。
冰凍天氣給村民造成的另一困擾是埋葬逝者,他們必須用煤點燃篝火,燃燒數小時,以便讓泥土解凍,然後把滾燙的煤推至一旁,開始挖掘,挖下十來公分後,再次點篝火解凍,多次重復。挖一個足夠埋葬棺材的墓穴可能需要花費3天。
村子裡幾乎沒什麼現代化設施,村民如廁大多需要走出家門,多數家庭仍然靠燒煤或木材取暖。供電依靠煤炭發電,一旦煤炭供應中斷,村裡的發電站就開始燒木材。如果斷電,整個村莊會在5小時內陷入癱瘓,水管會凍裂。 許多村民有電腦,還有速度較慢的互聯網,這里有進口的糖果和餅干,但村民的食物大體上還是傳統的凍魚條和馬肉。它們被保存在從房子下面挖掘出的洞穴里,通過活門可以進入,通常是從廚房進去。雅庫特人仍然固守著傳統,熱愛著自己的生活方式。
村裡有一家小商店,出售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