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波斯帝國是什麼族人建立的
哈哈,其實你的問題牽涉了非常多的民族,首先我說一下什麼是閃米特族人
閃米特族人又稱閃族人或塞姆人,是起源於阿拉伯半島和敘利亞沙漠的游牧民族,相傳諾亞的兒子閃姆即為其祖先。阿拉伯人、猶太人及敘利亞人都是閃米特人。今天生活在西亞北非的大部份居民就是阿拉伯化的古代閃米特人的後裔。而非常有趣的是,在中世紀的歐洲,所有東方人,也就是亞洲人都被他們認為是閃米特族人。而自從新巴比倫王國被滅之後,波斯的地盤上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閃米特人,所以波斯除了滅了他,和他基本啥關系沒有。但是要是往上說,還是有點關系,那就是波斯曾今的宗主國米底王國和新巴比倫王國將曾今最霸道的亞述王朝給滅了,還分了地。而米底王朝,我之後會講到。
之後來介紹下波斯帝國,波斯帝國建立的時間是公元前559年,是由居魯士二世建立的王國,但是請注意這里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居魯士的身世是什麼,如果要說到他的身世則要先說一下米底人建立的帝國:米底王國(又稱瑪代王國、米底亞(拉丁文)王國),根據希羅多德文本記載,米底王國的創建者是迪奧塞斯。因他善良忠誠、常為人民解決爭端,在公元前700年左右被推舉為國王,並建造了埃克巴坦那。然而,由於這個記載與亞述的一些文獻相違,因此歷史學家一般以弗拉歐爾特斯(即迪奧塞斯的兒子)作為米底的開國君主。
而這個帝國亡國的原因就是前面講到的居魯士,公元前585年,米底最後的國王阿斯提阿格斯繼位,他把女兒下嫁給了當時隸屬於米底的波斯部落的阿契美尼德家族的岡比西斯一世,後來生下王子居魯士;但是在前560年的米底王國的統治下有520萬人口。前553年—前550年,居魯士二世起兵反叛米底,最後打敗阿斯提阿格斯,建立了阿契美尼德帝國,米底王國結束。
所以,綜上所述,波斯帝國其實本來是米底王國的一個部落,所以一般來說波斯人屬於米底人是說的通的,當然,有部分資料顯示米底人和波斯人屬於同宗但是同時期發展來的,也就是說米底人和波斯人是一個主脈上的兩支,當然,不管他們是從屬關系還是平等關系,他們關系密切是一定的。
而米底人和波斯人屬於的族就是我們熟知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或譯為亞利安人(梵文:आर्य ārya,意為「高尚」),屬高加索人種(白色人種),該人種身材較大,皮膚淺白,面長多毛,鼻骨高,瞳孔顏色淺,虹膜多成淺灰至藍色,發色多變。原居於今天俄羅斯西南部烏拉爾山脈附近的古代部落,採用印歐語系的語言。而為什麼他有名就是因為,這個北方民族太彪悍也太會跑了,現在歐洲北非中東大部分的民族都是他的後裔,你想想,他從俄羅斯跑起,多會跑啊,我之後會列出我復制的雅利安人所有後裔,你就可以有個形象的認識了:
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一支,從俄羅斯南部的庫班地區越過高加索山脈進入小亞細亞的安那托利亞。這些人和當地原居民雜居、融合,被稱為盧維人、帕來人、赫梯人、呂底亞人。
同一時期,居於黑海沿岸的另一支,進入巴爾干半島的東北部,為斯拉夫人的前身。接著陸續分批進入希臘,被稱為希臘人。
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於東歐草原西部(大約在今天的多瑙河下游平原)的一批雅利安人,沿多瑙河向西挺進,他們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今天的義大利一帶,被稱為拉丁人。拉丁人是這些遷移民族中最著名的一支。與此同時,另一些雅利安人繼續向西和北兩個方向遷移,形成了西歐和中歐的塞爾特人和北歐的日耳曼人。
也是從公元前2000年代初開始,又一支雅利安部落從裏海東岸分批南下進入伊朗高原,稱為伊朗雅利安人,早期進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先後在兩河流域北部和南部分別建立了胡里特王國、古提王朝、米坦尼王國和喀西特王朝,居民被稱為胡里特人和加喜特人。後來進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則定居在這一地區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別建立了米底王國和波斯帝國,被稱為米底人和波斯人。
而最先進入伊朗高原的一部分雅利安人則繼續向東南方向移動,在公元前1200左右越過阿富汗興都庫什山脈約於公元前1200年來到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流域,他們遇到了當地土著達羅毗荼人的頑強抵抗,這使得雅利安人不得不放慢征服的腳步,經過約6個世紀的漫長戰爭,雅利安人最終把大量土著達羅毗荼人趕走,有的則變成了印度雅利安人的奴隸。印度北部也叫雅利安·伐爾塔,巴利文的「雅利安·阿雅塔南」(ariyam ayatanam,意為「雅利安人的國土」)。耆那教經典也經常提到雅利亞和蔑戾車之間的差別;在泰米爾文獻中,北印度的國王是指雅利安人的國王。種姓制度把人分成雅利安瓦爾那與達薩瓦爾那。
『貳』 以前一直以為波斯就是印度 今天才知道原來波斯是伊朗
我們通常會在小說當中聽說過波斯古國,然而現在我們卻很少會聽說的,事實上,這個國家是存在的,但是如今已經變成了伊朗這個名字,為何會這樣改名。在武俠小說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波斯古國。但是,如今把名字改成了伊朗。其實要說到波斯古國,其實是有非常久的歷史的,在最早的時候時候是居魯士大帝創建了波斯帝國。
相關資料表明,居魯士大帝當時是現在伊朗的一個地區的小頭領,在不斷的擴展中,對古中東進行了統一,於是創建了波斯古國。最後波斯帝國滅掉了古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其實歐亞非三大洲都有他們的領土。在繁榮的時候疆土是非常大的。
在之後,波斯帝國遇到多次的滅國,但是之後都重頭再來,可以說波斯帝國像小強一樣頑強,我們中國在換了朝代之後都會改名字,但是波斯帝國一直沒有改名字。這其實要從波斯帝國的民族歷史來說起。雅利安人在古代的時候是非常強大的,經過了古巴比倫以及古印度還有古埃及, 波斯帝國延續的時間非常長,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之後卻改名為伊朗。
其實波斯帝國是被禮薩·汗推翻的,這個人從小生活很貧困,年紀很小就加入軍隊,之後還帶兵鎮壓過革命,到了1925年的時候,他因為有英國的支持,因此發動政變,當上了首相以及國防大臣。之後他推翻了波斯帝國卡扎爾王朝,之後上台把帝國名字改成了伊朗。
為何會有伊朗這個名字呢?其實說到伊朗,翻譯過來中文就是雅利安人家園,我們都知道波斯帝國其實都是在伊朗高原活動的,其實伊朗高原也有這個意思。由於禮薩·汗明白,波斯帝國這么長歷史的會功績都是雅利安人的功勞,因此想要得到更多的雅利安人的支持。
從這點來說,伊朗的意思就會比波斯更加廣泛,波斯只是住在波斯的雅利安人,但是伊朗可以表示全部的雅利安人。另外,在波斯的時候,波斯和伊朗常常是通用的,然而在波斯的歷史書籍當中,波斯人的祖先也是在伊朗,所以之後波斯帝國改名成為伊朗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伊朗有更深層的意義。
然而禮薩·汗即便想要把伊朗建設得更好,但是這一切並沒有他想像的這么好,之後他還是因為英國和美國的逼迫,之後只能選擇退位,並且被趕出了伊朗,在海外逃亡,之後病逝,可見命運也是非常悲慘的。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波斯帝國和伊朗的歷史,可以多看相關的資料和書籍,會讓你有更深的理解!
『叄』 波斯人是指哪個國家的人
主要是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其他國家也有少數波斯人。
波斯人是西亞伊朗的主體民族,亦稱帕爾斯人。人口2041萬(1985),約佔全國總人口的51%。主要居住在伊朗中部和東部諸省。另有60多萬人散居在阿富汗斯坦和伊拉克等國境內。
屬歐羅巴人種南支地中海類型。使用波斯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信仰伊斯蘭教,多屬什葉派。伊朗主體民族,亦稱帕爾斯人,人口2041萬(1985),約佔全國總人口的51%,主要居住在伊朗中部和東部諸省。
波斯人相信是雅利安人的後裔,雅利安人在公元前約2000年由中亞移入伊朗。雅利安人分拆成兩個主要民族,即波斯人及米底人,波斯語及伊朗語支始出現,他們與伊朗高原的原住民通婚,如埃蘭人。公元前九世紀出現了對波斯人的一些記載,在亞述人的文獻里,他們被稱為「帕爾蘇」(Parsu),居住在爾米亞湖的東南岸。
公元前六世紀,古波斯人成為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統治者,他們統合伊朗高原各民族,建立了波斯帝國。多個世紀以來,波斯帝國受到多個王朝的統治,一些王朝由伊朗語民族統治,如阿契美尼德王朝、安息、薩珊王朝、塔希爾王朝、薩法爾王朝、白益王朝、薩曼王朝及薩法維王朝;一些王朝不是由伊朗語民族統治,如馬其頓帝國、塞琉古帝國、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伽色尼王朝、古爾王朝、塞爾柱王朝、帖木兒王朝、白羊王朝、黑羊王朝、阿夫沙爾王朝、贊德王朝及愷加王朝。
阿契美尼德王朝及薩珊王朝是在伊朗南部法爾斯建立的,而安息則是在伊朗北部建立。根據在伊朗發現的一些來自阿契美尼德王朝時代的楔形文字,證明波斯一詞的當地用語在王朝建立時已用以指稱伊朗。
『肆』 波斯指的是什麼
指伊朗的舊稱。
波斯 bō sī
1.國名,今伊朗的舊名,在亞洲西部。
2.燭工、燭商所供奉的行神。相傳波斯原為一貧苦樵夫,伐樹時,偶然間砍倒一棵樹,見樹皮上有白脂,進貢於禹,後制為蠟燭,遂被奉為行神。
古代文明及民族:
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舊稱譯音,也就是說波斯是伊朗的古名。歷史上在西亞、中亞、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薩法維帝國等。極盛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臨巴爾干半島與地中海,南抵亞丁灣和紅海,北達高加索山脈跟鹹海,波斯帝國是第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從公元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古代君主制國家。而波斯人則從薩珊王朝(波斯第二帝國)時期起開始稱呼自己的古代君主制國家為埃蘭沙赫爾,意為「雅利安人的帝國」。
引證解釋:
1. 國名,即伊朗,我國歷史上亦稱安息。位於西南亞,南臨波斯灣和阿曼灣。早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和我國有友好往來,並通過「絲綢之路」進行經濟、文化交流。
2. 國名,即蘇木都剌國,史書上亦稱八昔,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參閱宋周去非《嶺外代答》卷三、《元史·武宗紀》。
3. 古代中國人認為波斯是海外出產珍寶的地方,因以借指寶貝。
《三寶太監西洋記》第四回:「手兒里一傍把個包來拆開,只見包兒裡面端正有兩件波斯。」
4. 指識寶的外國商人。因波斯人善經商,在我國古代的文獻中常把波斯作為商人的代稱。
宋·樂史《楊太真外傳》卷下:「交趾貢龍腦香,有蟬蠶之狀,五十枚。波斯言老龍腦樹節方有。禁中呼為瑞龍腦。」
5. 戲稱長髯者。因波斯人每多須,故雲。
元·關漢卿《緋衣夢》第三折:「為因老夫滿面虯須,貌類色目人,滿朝人皆呼老夫為波斯錢大尹。」
『伍』 波斯帝國屬於什麼民族
波斯帝國:
古國名。波斯人原居中亞一帶,約公元前二千年末葉遷到伊朗高原西南部。公元前六世紀於米堤亞統治下形成強大的部落聯盟。公元前550年部落首領居魯士滅米堤亞建國,定都蘇薩。公元前六世紀中葉,征討小亞細亞和兩河流域南部,並遠征中亞,形成帝國。在岡比西斯(公元前529—前522年)和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前486年)統治時期,疆土東抵印度河,西迄巴爾干,北及中歐,南至埃及,形成古代最大的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奴隸制軍事大帝國。公元前五世紀和希臘爭奪東地中海霸權,爆發持續43年的希波戰爭(公元前 492-前449年),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統治。劃分為二十三個郡,分建四個都城:蘇薩、巴比倫、埃克巴坦那、波斯波利斯,建有驛道網。公元前四世紀左右,國勢轉衰。公元前330年,被馬其頓亞歷山大滅亡。波斯吸取埃及和兩河流域的藝術成果,並對造型藝術進行了獨特的創造。有著名的波斯波利斯百柱大廳、人物浮雕、釉陶和有壁畫的宮殿。創立瑣羅亞斯德教(傳入中國稱祆教或拜火教)。
波斯最早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
伊朗高原北接裏海和中亞盆地,東北起自興都庫什山脈,西北倚高加索山脈,西有札格羅斯山脈,南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其四境或阻以高山,或面臨大海,是比較閉塞的內陸高原。
伊朗高原最古的居民是依藍人部落。公元前4000年,他們已定居於札格羅斯山脈的西南部,公元前2000年代後期,曾形成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7世紀被亞述擊敗,逐漸衰落。
波斯帝國以前,伊朗高原西部曾先後興起過埃蘭和米底。
公元前7世紀後半期,伊朗高原西部形成米底人的奴隸制國家,它曾與新巴比倫王國結成軍事聯盟,於公元前 612-前605年擊滅並瓜分了亞述帝國。但米底國家歷時短暫,於公元前550年亡於波斯。
當公元前7世紀米底強盛時,波斯人的部落聯盟,受米底統治。公元前553年出身於阿黑門尼德氏族的居魯士(公元前558-前529)率領波斯人起來反抗米底的統治,於公元前550年滅米底王國。隨後,居魯士率兵進行擴張戰爭,征服小亞細亞,又於公元前538年佔領巴比倫城,滅新巴比倫王國。公元前529年,居魯士死於對中亞細亞的擴張戰爭中,這時波斯帝國已基本上形成。居魯士死後,其子岡比西斯二世(公元前529-前522)於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
公元前522年,祭司高馬達起兵反抗波斯,奪取了政權,並以免稅三年和不服兵役為號召。一時波斯帝國境內被征服民族紛紛獨立。高馬達起兵後,岡比西斯死於從埃及回國的途中。出身於阿黑門尼德氏族的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1-前485)在波斯貴族的支持下,殺高馬達,奪得了政權。大流士一世即位後,殘酷鎮壓了波斯帝國境內各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斗爭,不僅恢復而且又擴大了帝國的疆土:東起印度河,西至小亞細亞沿岸,並曾一度佔有了歐洲的色雷斯部分地區,南有埃及,形成包括整個中近東地區的領土空前廣闊的奴隸制大帝國。從大流士一世時起,帝國的首都共有四個:蘇撒、愛克巴坦那、巴比倫、帕賽波里斯,波斯國王及其宮廷一年四季輪流駐蹕於每個都城。
在大流士一世統治的晚期,公元前492年和公元前40年,曾兩度派兵西侵希臘。此後,希臘和波斯之間的戰爭持續多年,以波斯的失敗而告終,史稱"希波戰爭"。
龐大的波斯帝國只是一個暫時的軍事行政聯合,歷時半個世紀之久的希波戰爭使波斯帝國元氣大傷。困於內外重重矛盾的波斯帝國,從公元前5世紀末起便急劇衰落。當馬其頓-希臘東侵時,波斯軍隊無力抵抗,屢戰屢敗,終於在公元前330年滅亡了.
『陸』 波斯族包括哪些國家
主要是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其他國家也有少數波斯人。
波斯人是西亞伊朗的主體民族,亦稱帕爾斯人。人口2041萬(1985),約佔全國總人口的51%。主要居住在伊朗中部和東部諸省。另有60多萬人散居在阿富汗斯坦和伊拉克等國境內。
屬歐羅巴人種南支地中海類型。使用波斯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信仰伊斯蘭教,多屬什葉派。伊朗主體民族,亦稱帕爾斯人,人口2041萬(1985),約佔全國總人口的51%,主要居住在伊朗中部和東部諸省。
『柒』 波斯人到底指的是哪個地方的人
波斯人.伊朗 主要民族 。又稱伊朗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東部。另有部分波斯人分布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國。屬歐羅巴人種南支。使用波斯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有相當多的阿拉伯語借詞。古波斯文曾用楔形文字 ,7 世紀後改用阿拉伯字母。信伊斯蘭教,多屬什葉派 。絕大多數波斯人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城市居民從事棉毛紡織、制毯等手工業 ,少數人從事商業和石油工業。擅長建築、繪畫、制毯和燒瓷,歷史悠久,工藝精美。 不過現在我們如果在新聞中會聽到波斯人,就是伊朗人
『捌』 波斯國屬於現在的哪個國家
是伊朗。
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舊稱譯音,也就是說波斯是伊朗的古名。歷史上在西亞、中亞、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薩法維帝國等。
極盛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臨巴爾干半島與地中海,南抵亞丁灣和紅海,北達高加索山脈跟鹹海,波斯帝國是第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從公元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古代君主制國家。
而波斯人則從薩珊王朝(波斯第二帝國)時期起開始稱呼自己的古代君主制國家為埃蘭沙赫爾,意為「雅利安人的帝國」。
神話
在考古文化史上,古波斯屬於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地域,也就是今天的西亞文化地域。考古學者的研究證明,遠古時期,古老的波斯人和雅利安人原來同屬印歐語系中的一個分支,他們的居住地在今天的南俄羅斯草原以及伏爾加河東部地區,
因為草原特殊的地理自然環境,他們依靠游牧來維持生活。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漸漸分化成波斯——雅利安人和印度——雅利安人,這種分化直接影響到民族宗教和神話傳統的形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波斯
『玖』 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相貌區別是什麼
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確長得一模一樣,他們都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閃米特人後代。波斯文明早於阿拉伯文明,阿拉伯文化很多方面都是從波斯文化直接搬來的。波斯人信奉"拜火教",就是張無忌的"明教"。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
波斯人就是現在的伊朗人,伊拉克人。一個被美國人制裁,窮的叮當響。一個被美國人打了稀巴爛,也是窮的叮當響。阿拉伯人就是現在的沙特人,阿聯酋人,因為有石油,被美國人捧在手心裡,富的流油。
波斯人是西亞伊朗的主體民族,亦稱帕爾斯人。人口2041萬(1985),約佔全國總人口的53%。主要居住在伊朗中部和東部諸省。另有60多萬人散居在阿富汗斯坦和伊拉克等國境內。
分支和近親民族
波斯人分布在伊朗、伊拉克、阿富汗斯坦等國。跟伊朗的波斯人(西波斯人)一樣,中亞塔吉克人(東波斯人)都是多支伊朗民族的後裔,他們的祖先包括來自伊朗的波斯人及其他入侵者。由於在歷史上血統產生了相互影響的作用,塔吉克人及法爾西萬與霍拉桑地區的波斯人有密切的關系。
其他較細小的與其有關的民族有阿富汗斯坦及巴基斯坦的基齊勒巴什人(Qizilbash),他們與法爾西萬及亞塞拜然人有血統關系。在高加索,塔特人(Tats)集中分布在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及俄羅斯的達吉斯坦共和國,他們的祖先是薩珊王朝時期在這些地方定居的商人。
西印信仰瑣羅亞斯德教的帕西人居住在古吉拉特邦、孟買及巴基斯坦南部地區,他們大部分是波斯人瑣羅亞斯德教教徒的後裔。伊拉尼(Iranis)是另一個南亞西部的細小民族,他們是後期波斯瑣羅亞斯德教教徒移民的後裔。
另外,阿富汗的哈扎拉人及艾馬克人(Aymāq)具有伊朗化蒙古人及突厥人的血統。
以上內容來源:網路-波斯人
『拾』 波斯人的人種問題
波斯人屬歐羅巴人種((歐洲人所說暗白人種),南支地中海類型。不屬於混血,與阿拉伯半島的閃米特人種沒有關系,使用波斯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信仰伊斯蘭教,多屬什葉派。
波斯人相信是雅利安人的後裔,雅利安人在公元前約2000年由中亞移入伊朗。雅利安人分拆成兩個主要民族,即波斯人及米底人,波斯語及伊朗語支始出現,他們與伊朗高原的原住民通婚,如埃蘭人。
公元前九世紀出現了對波斯人的一些記載,在亞述人的文獻里,他們被稱為「帕爾蘇」(Parsu),居住在爾米亞湖的東南岸。
波斯人是西亞伊朗的主體民族,亦稱帕爾斯人。人口2041萬(1985),約佔全國總人口的53%。主要居住在伊朗中部和東部諸省。另有60多萬人散居在阿富汗斯坦和伊拉克等國境內。
(10)俄羅斯波斯是什麼民族擴展閱讀:
生活在中東地區的波斯人、土耳其和庫爾德等民族被外界誤認為是阿拉伯人的現象在歐美和東亞地區十分普遍,因為阿拉伯人是中東的第一大民族,人口高達三億,比中東其他民族的總和都要多。
因為石油和戰亂等原因,他們在各國媒體的露鏡率也非常高,因此很多對地理和民族不太了解的人都會誤以為中東只有阿拉伯人,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阿拉伯人開始代表了整個中東地區。
對於經常被誤認為阿拉伯人,很多伊朗的波斯人對此事非常反感,他們並不是反感外界對中東民族的不了解,也不是因為他們對阿拉伯人有敵意,而是因為他們嘆息自己的民族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如今卻被許多人不了解,甚至被誤認為伊朗是阿拉伯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