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鄂溫克人
歷史上異地而住的鄂溫克族居民,曾分別被稱為「索倫」、「通古斯」、「雅庫特」等。1957年,根據本民族意願,統一民族名稱為鄂溫克。「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的鄂溫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布特哈旗、阿榮旗、額爾古納左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及黑龍江省訥河縣等地。人口少而分布廣,多與蒙古、達斡爾、漢、鄂倫春等族交錯雜居。鄂溫克族自治旗是其主要聚居區,地屬大興安嶺西側緩坡和草原。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鄂溫克族人口數為30505。使用鄂溫克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分海拉爾、陳巴爾虎、敖魯古雅三個方言。沒有本民族文字。牧區學校通用蒙古語、蒙古文,農業區和靠山區通用漢語、漢文。
據考古學和人類的研究,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銅石器並用時代,鄂溫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貝加爾湖和貝加爾湖沿岸地區。在黑龍江,七游,石勒喀河洞穴中發現了具備鄂溫克族體質特徵的頭蓋骨,與頭蓋骨一起還發現了貝加爾湖地方特有文化與裝飾。符合鄂溫克人的傳說。傳說中鄂溫克人的祖先生活在勒拿河、「拉瑪」湖(即貝加爾湖)。另一傳說,他們的故鄉在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總之,鄂溫克人生活在貝加爾湖以東和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的山林中,使用弓箭、扎槍,從事打獵和捕魚。食物用火燒著吃,或把石頭燒熱,放入盛水的皮樺桶中煮肉吃。取火用兩塊石頭打擊出火星,用樺皮纖維引火。住樺樹皮蓋的「撮羅子」。當時正處在母權制氏族社會階段。他們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北朝與隋唐時期室韋各部中的某些地理、習俗與鄂溫克族有淵源關系的部落,特別是其中的『『北室韋」、「缽室韋」、「深未沮室韋」,以及唐代在貝加爾湖東北苔原森林區使鹿的「鞠」部落等。後來,他們向東發展,其中一支來到黑龍江中游雅克薩(今俄羅斯阿爾巴津)一帶,明代文獻中記述的「乘鹿出入」的「北山野人」,一般認為即鄂溫克與鄂倫春人的直接祖先。清代文獻中的「索倫部」,廣義包括達斡爾族、鄂倫春族和鄂溫克族,專指則是鄂溫克族。此外,稱為「索倫別部」的「喀穆尼堪」,也指鄂溫克的一支。
在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龍江流域以前,上述各部的鄂溫克居民都已歸順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的大汗政權。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以前,即已在鄂溫克地區確立管轄制度,以後又日趨嚴密。清廷將鄂溫克族以氏族為單位編成「佐」,選拔了佐領等官,每年向清朝進貢貂皮。17世紀中葉後,由於沙俄的侵略,清朝將鄂溫克族遷到大興安嶺嫩江各支流(甘河、諾敏河、阿倫河、濟心河、雅魯河、納莫爾河等)流域居住。這是「布特哈打牲部」之一,共分5個「阿巴」(即圍獵場)。雍正九年(1731)將5個圍獵場的鄂溫克壯丁按住地規定旗色,編成八旗。次年,清朝從布特哈地區抽調1600多名鄂溫克族兵丁,攜帶家屬遷至呼倫貝爾草原,駐守邊防。其後代即現在居於鄂溫克族自治縣的鄂溫克族。清廷還曾派鄂溫克族的八旗官兵駐防愛輝、墨爾根、齊齊哈爾、伊犁、塔城、科布多、烏里雅蘇台、烏魯木齊等地。他們在維護祖國的統一、保衛邊疆方面作出了貢獻。1732年,清朝從布特哈地區抽調一千六百名鄂溫克兵丁,攜帶家屬遷至呼倫貝爾草原地區,其後裔就是今天的鄂溫克族自治旗的鄂溫克族。
社會經濟
由於鄂溫克族居住分散,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社會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聚居於鄂溫克族自治旗和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族占本族人口的半數以上,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住蒙古包,過游牧生活。早在17世紀末,鄂溫克族已處於由原始社會末期向階階社會過渡的階段。至1945年8月解放前,鄂溫克地區已處於小家庭為主體,組成「尼莫爾」的游牧小集團。「尼莫爾」原是由三、五戶以至十多戶有血緣關系的保留部落外殼的游牧封建社會,其社會結構是以若干小家庭組成的生產互助單位,成員屬同一氏族,沒有剝削關系。後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建立在封建依附關系基礎上的社會生產組織,一般由一戶封建牧主和若干貧苦牧民共同組成。牧主與牧民佔有牲畜的數量相差懸殊,牧場形式上是「尼莫爾」佔有,實際上已產生了封建剝削。從事農業和半農半獵的鄂溫克族居民早已進入封建社會。此時只有居住在額爾古納左旗的極少數人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階段,生活在原始森林中,飄泊不定,住著簡陋的帳幕——「撮羅子」。因他們飼養馴鹿,常被稱為使用馴鹿的鄂溫克人,過著共同狩獵、平均分配的原始社會生活。
在漫長的舊社會里,鄂溫克族人民深受苦難,處於日趨貧困衰亡的境地。在清代,統治者驅使他們去打仗,大多死於戰場。日本侵略者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加上天花、傷寒、性病等蔓延,人口急劇下降。1931年輝河沿岸鄂溫克族居民為3000多人,到1945年只剩存1000餘人。1945年8月,鄂溫克族獲得新生。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幫助他們恢復和發展生產。1947年開始在經濟比較發達的牧區、農區(包括靠山區)進行民主改革;在尚保留原始社會殘余的游獵區,則大力扶助他們發展生產,通過合作化使之直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到1958年基本上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同年8月1日成立了鄂溫克族自治旗,還先後建立5個民族鄉和一個民族索木(區)。培養出許多本族幹部。自治旗成立以來,逐步改變了過去「逐水草而居」的狀況,實行定居放牧,一批獵民、牧民新村相繼出現在林區和草原。採取「以牧為主,結合畜牧業發展多種經濟」的方針,使畜牧業迅速發展;興修水利,開發缺水牧場2000多平方公里,基本上實現了割草、運草、提水、葯浴、彈毛、制氈等方面的機械化。牲畜頭數比1949年增長7倍多,牲畜和畜產品有20多種跨入出口物資行列。農業、編織、養鹿、捕魚以及採集木耳、榛子、蘑菇等多種經營逐步發展起來。輝河兩岸有200多里長的天然蘆葦資源,每年都為國家提供大批優質造紙原料。鄂溫克族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較顯著的改善。1945年前,他們幾乎全是文盲,自治旗成立時僅有9所小學,現在小學教育已普及,並有了18所中學,還有不少青年邁進大學之門,一支本民族的知識分子隊伍正在成長。在鄂溫克地區基本上建成了醫療衛生防疫網,「克山病」已經得到控制,舊社會流行的瘟疫已絕跡。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各項事業更是蒸蒸日上。
文化藝術
鄂溫克族的民間文學十分豐富,有歷史傳說、神話、故事、諺語、謎語等,生動感人。雖產生於不同時代,但都反映了現實的生活。例如:「人類來源的傳說」對他們的遷徙歷史、古代生活和自然景象都作了樸素的描繪和解釋。當代文學的著名作家有烏熱爾圖,他的代表作有《一個獵人的懇求》等。他們能歌善舞,民歌優美動聽,風格獨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詞。特別是牧歌和獵歌,表現了鄂溫克族勇敢而質朴的性格。每逢年節或舉行婚禮時,多由婦女跳鄂溫克舞蹈。「努給勒」舞步獨特,剛健有力,節奏性強,以「跟靠步」和「跺步」為其舞蹈特點。獵區的舞會多在晚間圍繞篝火舉行,主要跳「跳虎」和「獵人舞」等舞蹈。鄂溫克族居民從青少年時即開展射擊、跳高、跳遠、撐桿跳、滑雪等運動。造型藝術有刺綉、雕刻、繪畫等,喜在器皿上飾以多種花紋圖案,並善於用樺皮作原料製成禽獸形狀的兒童玩具。
生活和風俗習慣
鄂溫克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尚保有氏族外婚及姑舅表婚的特點,婚姻只能在不同氏族之間進行,同一氏族內禁止通婚。他們也與蒙古、鄂倫春、達斡爾等族通婚。在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人中尚保有「逃婚」習俗,互戀的青年男女決定結婚日期後,女方乘黑夜逃至男方所塔的「撮羅子蟹里,由候在此處的老婦把姑娘八根小辮改梳成兩根,即成為合法的婚姻。人死後,以前曾行天葬(即風葬),後因受鄰近兄弟民族的影響,多改土葬。
鄂溫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樺皮佔有一定的位置,可稱之為「樺皮文化」。其打獵、捕魚、擠奶用的製品很多都是用樺皮製作的。餐具、釀酒具、容器、住房「撮羅子」、籬笆、皮般。甚至人死後裹屍都用樺皮製作。除此外,鄂溫克族許多服飾也是用樺皮做的。象樺樹皮帽、樺樹皮鞋等十分廣泛。各種樺樹皮製品,尤其是樺樹皮容器,除了輕便實用外,還配有花紋圖案裝飾。一般婦女從七八歲開始學習世代相傳的雕刻、壓印、繪畫、拼貼等手藝,逐步產生了鑽研技藝的熱情,對器皿用具進行美術創作。圖樣多源於生產、生活之中,有花草、樹木、山峰、蟲魚、石崖等模仿自然構圖,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鄂溫克族人不但勤勞、勇敢、純朴、爽快,而且具有誠實的美德。在鄂溫克族獵人和牧人中,不知道什麼叫偷竊。獵人和牧民在森林和草原上設有倉庫,存食品、衣物、工具等,從不上鎖,如果有人途中斷糧、缺衣,可以到任何二個倉庫去取。鄂溫克族講究禮節,非常好客。年輕人見到長輩,要施禮問安和敬煙。最通常的禮節是屈膝、側身、拱手作揖。家中來了客人被認為是喜事,牧區對客人敬以奶茶,獵區則以鹿或犴的胸口肉以及馴鹿奶待客。節日主要有祭敖包、陰歷年和「米闊勒」節等。祭敖包時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每次敖包會上還要舉行賽馬、摔跤等活動。「米闊勒」節是生產節日,每年夏歷五月二十二日舉行,這一天要給馬烙印、剪鬃、去勢、除壞牙,給羊剪耳記號等,並舉行宴會。
宗教信仰
過去,鄂溫克族多信薩滿教,牧區的居民同時信喇嘛教。1945年前還保留有動物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殘余,部分氏族以鳥類和熊等為圖騰崇拜對象。各氏族或大家族有巫師「薩滿」,多由頭人(酋長)擔任。
⑵ 敖魯古雅鄂溫克人的簡介
鄂溫克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人數較少的一員,全國不足兩萬人,鄂溫克人解放前分為「通古斯」、「索倫」、「雅庫特」三部分,解放後經過民族識別,統一稱為「鄂溫克族」。敖魯古雅鄂溫克又是鄂溫克族中最少的一部分,戶數不住200戶,人口不足1000人,常年生活在森山老林深處,以狩獵和馴鹿為主,2003年為了改善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根河市人民政府將他們搬遷到山下,從事馴鹿和旅遊業。
⑶ 《額爾古納河右岸》裡面的鄂溫克人為什麼都叫俄羅斯名字
因為鄂溫克族和額爾古納河岸那邊的俄羅斯人是同一支的
⑷ 鄂倫春族與鄂溫克人的區別
這兩個民族在活動區域、信仰、習俗、甚至族名含義都大同小異,基本相同的。
鄂倫春族是中國東北部地區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是狩獵民族,因此他們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顯示了狩獵民族特點 。
主要居住在大興安嶺山林地帶,使用鄂倫春語,鄂倫春語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沒有文字 。
在長期的狩獵生產和社會實踐中,鄂倫春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頭創作、音樂、舞蹈、造型藝術等.
鄂溫克族(俄語:Эвенки,舊稱通古斯或索倫)是東北亞地區的一個民族,主要居住於俄羅斯西伯利亞以及中國內蒙古和黑龍江兩省區,蒙古國也有少量分布。鄂溫克是鄂溫克族的民族自稱,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 。
鄂溫克民族的語言文化具有獨特性,屬阿爾泰語系之通古斯語族北語支,在日常生活中,鄂溫克人多數使用本民族語言,沒有本民族的文字 。鄂溫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農民則廣泛使用漢文 。
鄂溫克人是從游牧發展到定居的,從事畜牧業生產方式的人群。他們的傳統文化具有極大的豐富性,最為突出的是服飾文化知飲食文化 。
⑸ 鄂溫克族自治旗的人口民族
2013年,鄂溫克族自治旗總戶數達53719戶,比上年減少3612戶,總人口為143415人,比上年減少58人。從性別構成來看:男性人口74077人,女性人口為69338人,性別比為106.8,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從年齡結構看:18歲以下人口為17980人,占總人口的12.3%,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18---35歲人口為39639人,占總人口的27.6%,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36---60歲人口為68236人,占總人口的47.6%,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60歲以上人口為17860人,占總人口的12.5%,比上年上升1.1個百分點,鄂溫克族自治旗進入老齡化社會趨勢已明顯加快。
鄂溫克族自治旗是個多民族聚居地區,由25個民族構成,少數民族人口為59205人,比上年增加340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41.3%,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125545人,占總人口的比例為87.5%,比去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 各鄉鎮人口構成情況鄉鎮人口(2013年)巴彥托海鎮2.43萬大雁鎮7.29萬伊敏河鎮2.12萬紅花爾基鎮0.41萬巴彥塔拉達斡爾族鄉0.22萬巴彥嵯崗蘇木0.13萬輝蘇木0.44萬錫尼河西蘇木0.39萬錫尼河東蘇木0.43萬伊敏蘇木0.48萬各民族人口構成情況民族 2013年 占總人口(%) 2012年 占總人口(%) 漢族 84210 58.7 84608 59.0 蒙古族 28120 19.6 27903 19.4 達斡爾族 14105 9.8 14117 9.8 鄂溫克族 11422 8.0 11269 7.9 滿族 3528 2.5 3531 2.5 回族 1371 1.0 1386 1.0 朝鮮族 205 0.14 204 0.14 俄羅斯族 185 0.13 184 0.07 錫伯族 101 0.07 103 0.07
⑹ 介紹一下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
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訥河縣和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大部分鄂溫克人以放牧為生,其餘從事農耕。馴鹿曾是鄂溫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譽為「森林之舟」。
鄂溫克族有自已的語言但無文字。鄂溫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農民則廣泛使用漢文。鄂溫克族信奉薩滿教和喇嘛教,口頭創作有神話、故事、歌謠、謎語等,還善於用樺樹皮刻剪成各種工藝品。
習俗
鄂溫克族好客並講究禮節,到鄂溫克族家裡做客,主人把皮墊擺在哪裡,客人就在哪裡落座,不得隨意挪移皮墊。客人落座後,女主人隨即端上奶茶,然後煮獸肉,肉煮好後,女主人拿出獵刀切一小塊肉投入火堆里,然後再給客人們吃。如果來者是貴客,通常還要獻上馴鹿的奶。鄂溫克族待客必須有酒,除飲用白酒外,家家都能自釀野果酒。敬酒時主人要高舉酒杯先往火中傾注點滴,自己先呷一口再請客人喝。鄂溫克族認為:外出的人誰也不會背著房子走,如果自己不招待別人,自己出門後也不會有人照顧。
食俗
純畜牧業生產區的鄂溫克族以乳、肉、面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離開牛奶,不僅以鮮奶為飲料,也常把鮮奶加工成酸奶和干奶製品。主要奶製品有:稀奶油、黃油、奶渣、奶乾和奶皮子。最常見的吃法是將提取的奶油塗在麵包或點心上食用。
肉類以牛羊肉為主。過去每戶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來只羊和兩頭牛。冬季到來之前是鄂溫克族大量宰殺牲畜儲存肉類的季節。食肉的方法有:手把肉、灌血腸、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
居住在北部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裡的鄂溫克族,完全以肉類為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達犴肉、鹿肉、熊肉、野豬肉、狍子肉、灰鼠肉和飛龍、野雞、烏雞、魚類等,食用方法也與牧區略有不同,其中罕達犴、鹿、狍子的肝、腎一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則要煮食。
魚類多用來清燉,清燉魚時只加野蔥和鹽,講究原湯原味。 鄂溫克族很少食用蔬菜,僅僅採集一些野蔥,做成鹹菜,作為小菜佐餐。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主食漸被麵食如:面條、烙餅、饅頭等所代替。
鄂溫克族都以奶茶為飲料,飲用時根據個人的口味再加黃油、奶渣。此外,還飲用麵茶、肉茶。林區的鄂溫克族還飲用當地特有的馴鹿奶。
鄂溫克族傳統炊餐用具別具特色,有用罕達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鹿角做成的酒盅,犴子肚盛水煮肉、罕達犴筋縫制的鹿皮盛糧口袋,樺木、皮製的各種碗、碟等。如今瓷、鋁、鐵、塑料製品已廣為使用。
節慶
除春節等節日與鄰近其他民族的節日一樣外,鄂溫克族還要在農歷五月下旬擇日舉行「米調魯節」。「米調魯」是歡慶豐收之意。節日期間,人們要身著盛裝,男人們要進行剪馬鬃、馬尾活動,屆時牧民家家都要備下豐盛的酒肉,宴請親朋好友。
⑺ 鄂溫克旗人口多少人口
鄂溫克旗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截止到2013年,人口為143415。
⑻ 鄂溫克族現有多少人
鄂溫克族,人口2.6萬餘人,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和黑龍江省。鄂溫克族主要從事畜牧業,也有少數人從事農業或狩獵。居住在內蒙古額爾古納左旗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的鄂溫克人,以狩獵和飼養馴鹿為生,被稱為"使用馴鹿的鄂溫克人"。他們還善於就地取材,利用樺樹皮製成水桶、水碗、搖籃、盒子等生活用品以及輕便的交通工具——樺樹皮船,形成了一套風格獨特的樺樹皮製作工藝,令人贊嘆不已
⑼ 鄂溫克人中通古斯人的生產方式,索倫人呢請簡要回答
達斡爾族 清初文獻中,又有打虎兒、打呼兒、達呼兒、達瑚里等譯名。原來生活於黑龍江中、上游地帶,以射獵為業,部分居民兼營農耕。清初慣用索倫部一名。此名大抵是這一地帶射獵部落的泛稱,而並非專用的部名或族名。因而又有索倫達呼爾或達呼爾索倫等稱謂,以區別於從事農耕的達斡爾人。早在清太宗時,索倫達斡爾部首領即向滿洲進貢貂皮求保護。一六四三年(崇德八年),達斡爾居民曾擊退自俄羅斯來犯的哥薩克騎兵。一六五○年(順治七年),俄國哥薩克兵侵佔務農達斡爾人的城堡雅克薩城。清軍連年作戰,擊敗俄國侵略軍。達斡爾人南遷到嫩江流域。一六六五年(康熙四年),依旗制,設索倫部落二十九佐領。一六六七年,從事農耕的達斡爾另編十一佐領。一六六九年置總管。駐於齊齊哈爾西北一百六十里的布特哈地方,統領達斡爾等打牲部落。一六八四年(康熙二十三年),清軍收復雅克薩城,布特哈達斡爾兵曾參加對俄作戰。雍正時,依八旗制度編組布特哈諸部,達斡爾族編為三旗,即鑲黃旗、正黃旗和正白旗。又抽調達斡爾兵,在呼倫貝爾至中俄交界處游牧,另編佐領。另挑選兵丁駐守齊齊哈爾城北三百四十里本爾得地方,與其他打牲部部落兵丁,共一千名編為八旗,設總管統轄,稱為打牲處總管。其地即稱打牲總管地方。(《高宗實錄》卷一二六、《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七一)達斡爾兵還被征調去西北,與准噶爾部作戰。乾隆時,先後調遣達斡爾兵數千人攜眷駐防維吾爾族住區的所謂回部各城,編入索倫營,歸伊犁將軍統轄。
現在生活在呼倫貝爾地區的鄂溫克族,是近世確定的族名。清代文獻中無此名,而把他們納入泛稱的索倫部落之內。他們的地位和經歷,與索倫部的其他各族略同。
網路_清代吧_清朝統治下的各民族清朝統治下的各民族
⑽ 全世界蒙古族人口多少
全世界蒙古人為1000多萬人。中國的蒙古人口為598萬人(2010年人口普查),在中國少數民族人口裡排名第九(2010年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在新疆、河北、青海都有分布,其餘散布於河南、四川、貴州、北京和雲南等地。鄂溫克族(2萬7千人)和土族(24萬人)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人的分支;中國蒙古族主要分布於東北地區;遼寧70萬、吉黑70多萬、內蒙古蒙古族人口417萬;蒙東就有340萬其中雲南有5000餘人,聚居在通海縣新蒙鄉,分中村、下村、白閣、交椅灣和陶家嘴5個自然村,是蒙元(拖雷汗國)初年隨忽必烈大汗征戰遺留在雲南的蒙古人後裔。通海蒙古人從祖國西北大草原來到雲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鳳山腳下,已有740多年的歷史。蒙古國的總人口大約有280萬人(2006年7月統計265萬人),其中80%是喀爾喀蒙古人。俄羅斯有大約100萬蒙古人。有在西伯利亞的布里亞特蒙古人(約40萬人)、鄂溫克族(在俄國被認為是蒙古人的一支)(約3萬人在俄國)、衛拉特人【含卡爾梅克人(Хальмгуд)17萬和杜爾伯特人(Dörbed)】,在原來為清帝國外蒙古唐奴烏梁海的圖瓦共和國的圖瓦人。另外,分布在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哈扎拉族人(近四百萬人)是蒙古人和中亞其他民族的混血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