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羅斯的國土面積是多少人口和民族及其它情況.
俄羅斯國土面積是1709.82萬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人口數量為1.445億,主要民族為俄羅斯人。
俄羅斯聯邦,又稱俄羅斯,簡稱俄聯邦、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被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並建立俄羅斯帝國。
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於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達到鼎盛時期。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同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組建蘇聯。冷戰期間成為超級大國,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霸。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
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此外,俄羅斯還是金磚國家之一。
(1)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是什麼地形擴展閱讀:
一、地理位置
俄聯邦位於歐洲大陸的東部和亞洲的北部、中部。它北臨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波羅的海的芬蘭灣,西南靠黑海,陸鄰挪威、芬蘭、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中國、蒙古和朝鮮。
二、簡史
公元882年,奧列格大公建立基輔羅斯大公國。12世紀,基輔羅斯分裂成許多獨立的封建公國。1480 年,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莫斯科大公國。
1547年,伊凡四世(雷帝)改大公為沙皇,開始向西、南和東方擴張。1721年,彼得一世稱帝,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
1917年,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建立了歷史上*個社會主義政權。1922年12月,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等4個蘇維埃共和國締結聯盟條約,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聯盟逐漸演變為15個加盟共和國)。
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發表「主權宣言」。1991年12月21日獨聯體成立,同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獨立國家,並作為原蘇聯繼承國取代其在聯合國等組織的地位。
三、地形與氣候
俄聯邦西部為東歐平原,東部是高原和山地。地形從北向南依次為:北極沙漠帶,凍土帶,森林凍土帶,森林帶,森林草原帶,草原帶和半沙漠帶。
俄聯邦的氣候基本上屬於北半球溫帶和亞寒帶的大陸性氣候,氣候差異較大,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夏季南北氣溫相差懸殊。
其主要特點是: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暫、溫暖;春秋季短;氣溫年差較大。俄聯邦的西部和西北部無高山阻擋,來自大西洋的水氣可長驅直入,成為俄聯邦陸地上主要水分來源。
大西洋氣流的消長及其影響程度的差異,決定了俄聯邦廣大平原地區的降水量分布、氣溫和濕潤狀況的變化。北大西洋暖流是俄聯邦西北部沿海地區熱量的重要來源,使這一帶的冬季氣溫遠遠高於同緯度其它地區。
如地處北極圈內的摩爾曼斯克,1月份平均氣溫為-9.9℃,高於同緯度其它地區20℃以上,為俄聯邦北部不凍港。
俄1月份平均氣溫從北高加索地區的0℃至零下5℃到雅庫特的零下40-50℃,最低可達零下65-70℃;7月份平均氣溫從西伯利亞北部沿海地區的1℃到裏海沿岸低地的24-25℃。
四、行政區劃
俄聯邦由89個聯邦主體組成,其中有:
21個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原名巴什基爾),布里亞特,達格斯坦,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卡爾梅克,卡累利阿,科米,馬里,莫爾多瓦,北奧塞梯,韃靼,圖瓦,烏德穆爾特,車臣,印古什,楚瓦什,雅庫特-薩哈,哈卡西亞,阿爾泰,卡拉恰耶夫-切爾斯克,阿第蓋。
6個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斯塔夫羅波爾,阿爾泰,克拉斯諾雅爾斯克,濱海,哈巴羅夫斯克。
49個州:阿穆爾,阿爾漢格爾斯克,阿斯特拉罕,別爾哥羅德,布良斯克,弗拉基米爾,伏爾加格勒,沃洛格達,沃羅涅日,下諾夫哥羅德(原名高爾基州),伊凡諾沃,伊爾庫茨克,加里寧格勒,特維爾(原名加里寧州),卡盧加,堪察加,克麥羅沃,基羅夫,
科斯特羅馬,薩馬拉(原名古比雪夫州),庫爾干,庫爾斯克,列寧格勒州(州中心列寧格勒市現改名為聖彼得堡市),利佩茨克,馬加丹,莫斯科州,穆爾曼斯克,諾夫格羅德,諾沃西比爾斯克(新西伯利亞),鄂木斯克,奧倫堡,奧勒爾,奔薩,彼爾姆,普斯科夫,
羅斯托夫,梁贊,薩拉托夫,薩哈林,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州中心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現改名為葉卡捷琳堡),斯摩棱斯克,坦波夫,托木斯克,圖拉,秋明,烏里揚諾夫斯克,車里亞賓斯克,赤塔,雅羅斯拉夫。
10個自治區:涅涅茨,雅馬爾涅涅茨,太梅爾,楚克奇,科米彼爾米亞茨(彼爾姆州境內),埃爾基,卡里亞斯克,漢特-曼西斯克,阿加布里亞特(赤塔州境內),烏斯特奧登斯基(伊爾庫茨克州境內)。
2個直轄市:莫斯科市,聖彼得堡市。
1個自治州:猶太自治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境內)。
首都--莫斯科市,860萬人口。
⑵ 俄羅斯各州州會是什麼
俄羅斯各州的州會有:
莫斯科州Moskva oblast:莫斯科Moskva
梁贊州Ryazanskaya oblast:梁贊Ryazan
別爾哥羅德州Belgorodskaya oblast:別爾哥羅德Belgorod
布良斯克州Bryanskaya oblast:布良斯克Bryansk
弗拉基米爾州Vladimirskaya oblast:弗拉基米爾Vladimir
沃羅涅日州Volonezhskaya oblast:沃羅涅日Volonezh
伊萬諾沃州Ivanovskaya oblast:伊萬諾沃Ivanovo
特維爾州Tverskaya oblast:特維爾Tver
圖拉州Tulskaya oblast:圖拉Tula
斯摩棱斯克州Smolenskaya oblast:斯摩棱斯克Smolensk
雅羅斯拉夫州Yaroslavskaya oblast:雅羅斯拉夫爾Yaroslavl
聖彼得堡市Sankt Peterbuog:聖彼得堡Sankt Peterbuog
列寧格勒州Leningradskaya oblast:聖彼得堡Sankt Peterbuog
摩爾曼斯克州Murmanskaya oblast:摩爾曼斯克Murmansk
普斯科夫州Pskovskaya oblast:普斯科夫Pskov
俄羅斯行政區的劃分比較復雜,俄羅斯聯邦現由85個聯邦主體組成(22個自治共和國、9個邊疆區、46個州、3個聯邦直轄市、1個自治州、4個民族自治區)。2000年5月13日普京以第849號總統令將俄聯邦89個聯邦主體劃分為七個聯邦區(Federal'nyj Okrug)。
2014年增加到九個,使聯邦中央與聯邦主體之間增加了一個管理監督機構。
⑶ 歐洲,俄羅斯,日本,為什麼沒有沙漠
氣候原因。因為氣候比較溫暖濕潤,所以沒有沙漠。
不過嚴格意義上而言,因為烏拉爾以西屬於歐洲。所以地理范圍上的歐洲,還是有一點沙漠的。
按廣義上的地理劃分,烏拉爾河以西屬於歐洲,也存在一片沙漠,叫做雷恩沙漠,在裏海沿岸.主要分布在自伏爾加河下游附近到裏海沿岸的高加索及附近地區,比較零星地分布在阿斯特拉罕州,卡爾梅克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和車臣共和國的北部,另外斯塔羅夫彼爾邊疆區和伏爾加格勒洲也有少量分布.面積都不大,名字地圖上沒有標出,不過阿斯特拉罕州東部的屬於哈薩克雷恩沙漠的一部分.
⑷ 按要求答俄羅斯資料
1、主要地形區: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四大地形區。俄羅斯的地形特點是西部以平原地形為主,東部以高原山地地形為主。
2、東歐平原。注入裏海。
3、俄羅斯是個地跨兩洲的國家,領土的3/4都在亞洲。歐洲部分領土只點1/4,但是,這里卻集中了全國3/4的人口;俄羅斯的首都和主要城市工業也都集中在歐洲部分;另外,俄羅斯歷史上就 是歐洲國家,它們的生活、文化都深受歐洲影響,與歐洲有著密切的和悠久聯系。
4、俄羅斯地勢東高西低。受地勢影響,河流多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查資料查的眼暈,也不知道你是否用得著。
⑸ 阿拉斯特罕在現在的哪裡
俄羅斯境內:阿斯特拉罕(Astrakhan)(伏爾加河流經的最後一個大城市)附近的伏爾加河右岸高達12米。阿斯特罕位於伏爾加河三角洲地區
資料:阿斯特拉罕州概述
*地理位置 阿斯特拉罕州位於東歐平原的東南部,擁有伏爾加河和阿赫圖巴河的漫灘地、伏爾加河三角洲及靠裏海低地半沙漠地區。其南鄰裏海,西南和西部與卡爾梅克共和國相連,北部是伏爾加格勒州,東部和東北部與哈薩克共和國接壤。
平坦的地表低於海平面(海拔從北部的——2.7米到南部的——27.5米),北部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在平原上零星分布著一些小的窪地和隆起的圓頂形鹽漬高地。唯一的高點是博爾山,也叫博戈多,海拔高度是150米。南部是波浪狀的平原並分布著一些沙地和丘陵。
阿斯特拉罕州氣候為典型的乾旱的大陸性氣候,一月份平均氣溫為零下6.9℃,七月份平均氣溫25.1℃;年降水量175~244毫米,植物生長期(溫度在5℃以上)216天,氣溫總和3840℃。
境內主要河流為伏爾加河及其支流阿赫圖巴河。在棕土沙漠上長生著蒿類及豬毛菜是本州特有的。
在伏爾加河裡生長著60多種魚,其中30多種可以捕撈的。在1919年建立的阿斯特拉罕禁獵區面積60公頃,這里有300多種植物,這里鳥類品種特別多,大概有260多種(其中60種棲息鳥)。
*領土及行政區劃 阿斯特拉罕州於1943年12月27日正式歸屬於俄聯邦,其領土面積為4.41萬平方公里,佔俄聯邦領土總面積的0.26%。
行政單位的數量為11個行政區、3個州屬城市、3個區屬城市、4個市屬區、11個鎮、145個行政農庄。
州的行政中心為阿斯特拉罕市。該市成立於1558年,從莫斯科到阿斯特拉罕市的距離為1534公里。該市有4個區,分別為基洛夫區、里瑪區、蘇維埃區和特魯索夫區。1987年該市有人口50.9萬人,1994年有人口51.2萬人。
主要城市有阿斯特拉罕、阿赫圖賓斯克(成立於1959年,人口51.4萬人),卡梅賈克(成立於1973年,人口15.5萬人),納里馬諾夫市(成立於1984年),哈拉巴利市(成立於1974年,人口19萬人)。
*歷史 第一次提及到阿斯特拉罕的是13世紀生活在伏爾加河右岸的韃靼居民。由於阿斯特拉罕位於陸路和水路的交叉地,所以很快成為大的貿易城市,在1459年~1556年是阿斯特拉罕國重要城市。為擺脫克里米亞汗國的統治,阿斯特拉罕國與俄羅斯交好起來,並於1533年與俄羅斯簽定了聯盟條約。走出裏海的願望促使俄羅斯於1554年向阿斯特拉罕國進攻。當時阿斯特拉罕國的可汗雅姆古爾契被推翻,伊斯蘭教的教徒們把伊萬四世推上了諸侯的位置。1556年阿斯特拉罕最終歸入俄羅斯。
如今的阿斯特拉罕的基本雛形建於1558年,新的城堡建在環伏爾加河及其支流的扎雅契高成多爾戈丘陵上。城內有由8個塔樓組成的石頭城牆(1580年~1620年間由工匠米哈伊爾·米亞基謝夫建造)和聖母升天節大教堂(1700年~1710年間由工匠孚洛費伊·米亞基謝夫建造)及聖靈降臨節大教堂(大約1700年建造)。
1670年~1671年間,由斯捷潘·拉茲領導的起義軍於1670年8月24日佔領了被哥薩克首領B·烏索和Ф·謝魯克亞克控制長達17個月的阿斯特拉罕。1705年這里又發生了抗稅和反對剃須的暴動。1706年3月13日Б.Л.謝列梅耶夫率領的沙皇軍隊平息了這場暴亂。
1717年11月22日,彼得一世下令建立阿斯特拉罕省,其管轄的是1708年劃入喀山省的部分,並把以下的城市其周邊地區歸入阿斯特拉罕管轄:阿斯特拉罕、古里耶夫雅伊茨基、季米特里耶夫斯克(現在的卡梅什市)、彼得洛夫斯克、薩馬拉、西比爾斯克(現在的烏里揚諾夫斯克、塞茲蘭、捷列克、察里津(現在的伏爾加格勒市)、紅雅爾黑雅爾、基茲利亞爾。
為了加強地方的政權,俄羅斯採取了減少阿斯特拉罕省管轄區的措施。1728年把薩拉托夫市、薩馬拉市、西比爾斯克市、塞茲蘭市及上述周邊縣從阿斯特拉罕省劃分出去歸到喀山省。但在1739年至1780年間,薩拉托夫市又重新歸入阿斯特拉罕省。
成立於1737年的、為保護信使、郵局及提供警衛服務的300人的小分隊於1750年3月28日,改編成阿斯特拉罕500人的軍團,在1817年又擴大到有三個團、1600人的哥薩克部隊。在1920年這支部隊被最終解散。
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人民委員會於1928年5月21建立了下伏爾加州,首府定在薩拉托夫市。1934年1月10日,下伏爾加州分成薩拉托夫州和斯大林格勒州,阿斯特拉罕歸入了斯大林格勒州。1943年12月27日,阿斯特拉罕州歸入俄羅斯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⑹ 為什麼俄羅斯分為很多「共和國」
因為俄羅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完整的稱呼是:俄羅斯聯邦。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即俄羅斯聯邦中央政府之下成立了很多自治共和國。這些自治共和國和其他州、自治州、自治區、邊疆區和聯邦直轄市一樣屬於俄羅斯聯邦的一級行政單位,其級別就像我們的「省」。
22個自治共和國如下:
阿迪格共和國、阿爾泰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卡累利阿共和國、科米共和國、馬里埃爾共和國。
摩爾達維亞共和國、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圖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車臣共和國、楚瓦什-恰瓦什共和國、克里米亞共和國(與烏克蘭存在爭議)。
(6)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是什麼地形擴展閱讀
一、阿迪格共和國
阿迪格共和國是俄羅斯的聯邦主體之一,屬南部聯邦管區,位於庫班河和拉巴河的左岸,大高加索山脈北麓,其中,阿迪格人佔22.1%,還有俄羅斯人(佔68%)、烏克蘭人、亞美尼亞人、韃靼人、德意志人、希臘人、茨岡人等。
阿迪格人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12至16世紀先後受金帳汗國、奧斯曼帝國、克里米亞汗國統治,19世紀中期被沙俄征服,大部分阿迪格人逃往土耳其和約旦等地。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成立了阿迪格民族自治州,1991年升格為自治共和國。
二、阿爾泰共和國
阿爾泰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屬西伯利亞聯邦管區。位於歐亞大陸中心、西西伯利亞南部的阿爾泰山地,東鄰圖瓦共和國,南與哈薩克、中國和蒙古接壤,北與科麥羅沃州搭界,西北是阿爾泰邊疆區。面積92600平方公里。
首府戈爾諾-阿爾泰斯克,距首都莫斯科3641公里,和莫斯科的時間差是早3個小時。原名為戈爾諾-阿爾泰自治州。1992年改為今名。該州大部分領土原為中國所有,於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後被俄國侵佔。
三、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
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是俄聯邦的聯邦主體之一,屬伏爾加聯邦管區,是一個多民族共和國,在共和國境內生活著110多個民族,人口較多的為俄羅斯人、巴什基爾人及韃靼人。
巴什科爾托斯坦是俄羅斯聯邦人口眾多和經濟潛力雄厚的共和國之一。便利的地理交通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強大的工業和高度發達的農業,政局穩定、民族和睦,這一切使得巴什科爾托斯坦在俄羅斯聯邦的經濟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四、布里亞特共和國
布里亞特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的自治共和國之一,屬於西伯利亞聯邦管區。共和國面積35.13萬平方千米,俄羅斯人占總人口的70%,當地民族蒙古族布里亞特人佔24%。
南鄰蒙古國,西鄰圖瓦共和國,而北部與西北部與伊爾庫茨克州接壤,東鄰後貝加爾邊疆區。共和國有4/5的面積被森林覆蓋,樹木種類主要是紅松和冷杉林,木材儲備量達20億立方米。
五、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位於大高加索山脈的北部,其中心部分臨卡巴爾達平原,厄爾布魯士山是這個共和國的獨特標志。 共和國由南至北距離100公里,由東至西175公里。
其南鄰喬治亞共和國,北鄰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西鄰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東部和東南部毗鄰北奧塞梯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的地形屬山地地形,在共和國境內有高加索的最高山——厄爾布魯士峰(5642米)。境內主要河流有捷列克河、馬爾卡河、巴克桑河。
⑺ 地理俄羅斯
面積
1707.55萬平方公里(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占蘇聯領土面積的76%),水域面積佔13%,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人口
俄羅斯人口分布極不均勻,歐洲部分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4/5。而廣大東部地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不足一人。城市人口佔全國的73%。1.41億(2008年政府估計,世界第9名)。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世界國家和地區第209名)。性別比為0.88。
民族
俄羅斯共有民族130多個。其中俄羅斯人佔79% 。主要少數民族有德意志、韃靼、烏克蘭、楚瓦什、巴什基爾、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烏德穆爾特、亞美尼亞、阿瓦爾、馬里、哈薩克、奧塞梯、布里亞特、雅庫特、卡巴爾達、猶太、科米、列茲根、庫梅克、蒙古、印古什、圖瓦等。
語言
俄語(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俄羅斯聯邦的官方語言。各共和國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有30多種語言。並在該共和國境內與俄語一起使用,目前俄語是四個獨聯體國家的官方語言。
宗教
主要宗教為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2001年俄權威社會調查機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 %信奉東正教,5%信奉伊斯蘭教,信奉天主教和猶太教的各為1 %,0.8 %信奉佛教,其餘信奉其它宗教。
俄羅斯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1707.52萬平方公里(占蘇聯領土面積(2200萬平方公里)的76%),居世界第一位,東西最長為9000公里,南北最寬為4000公里。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7653公里。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的地形: ①主要山脈:烏拉爾山脈、達高加索山脈。 ②兩大平原: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氣候
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到-35℃,7月平均溫度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冬季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於針葉林生長。 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包括烏拉爾區)、大部分城市和首都莫斯科均在歐洲部分。西部幾乎全屬東歐平原,向東為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北西伯利亞平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聳立著達高加索山脈,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冬季嚴寒漫長;北冰洋沿岸屬苔原氣候(寒帶氣候),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氣候。從北到南依次為極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帶和半荒漠帶。大河有伏爾加河、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等。
河流和湖泊
①歐洲第一長河——伏爾加河,全長3685千米。(俄羅斯的母親河,五海通航) ②西伯利亞地區的鄂畢河、葉尼塞河(水流最湍急)、勒拿河(全國最長)。 ③貝加爾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和裏海。
自然資源
俄羅斯資源總儲量的80%分布在亞洲部分。 ①森林和水力資源。 ②礦產資源:煤(庫茲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庫油田)、天然氣、鐵(庫爾斯克)、錳、銅、鉛、鋅等。石油探明儲量6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2-13%,居世界第二位。森林覆蓋面積8. 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 7%,居世界第一位。林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資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核能發電量為1310億千瓦/小時。核電佔俄電力的10%。煤蘊藏量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鋁蘊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鐵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鈾蘊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黃金儲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工業
俄羅斯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業產值為112090億盧布 ,同比增長6.1% 。 工業從業人口2055.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30.5%。 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羅斯重工業發達。主要工業區有:中央工業區,西北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西西伯利亞工業區等。 聖彼得堡工業區:以石油化工、造紙造船、航空航天、電子為主。 莫斯科工業區:以汽車、飛機、火箭、鋼鐵、電子、為主。 烏拉爾工業區:以石油、鋼鐵、機械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以煤炭、石油、天然氣、鋼鐵、電力為主。 俄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聖彼得堡工業區 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莫斯科工業區。 中央工業區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區,以其生產的大量工業品供應全國。
編輯本段農業
2004 年農業產值為13663億盧布 ,同比增長1.6% 。 農業人口66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9.9%。 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編輯本段服務業
2004 年服務業產值 42035 萬億盧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25% 。 2004 年服務 業從業人口400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59.6%。
編輯本段交通運輸
俄羅斯的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管道運輸均很發達。 以鐵路、管道為主。鐵路在歐洲部分比較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管道主要運輸石油、天然氣。
鐵路
至2003 年底鐵路總里程為13.9萬公里,客運量1571 億人公里,貨運量18016 億噸公里(2004 年)。
公路
至2003 年底公路總里程90 萬公里,客運量1681 億人公里,貨運量1821 億噸公里(2004 年)。
水運
2003 年海運商船3900 艘,總噸位 830 萬噸。 2004 年,海運貨運量 589 億噸公里,內河貨運量878 億噸公里。主要海港位於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巴倫支海、白海等,包括摩爾曼斯克、聖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新羅西斯克等。
空運
2001 年民用飛機有7 萬多架,國際航線總長約8 萬公里 。 2003 年客運量52 億人公里,貨運量 30 億噸公里(2004)。主要機場有莫斯科的謝列梅傑沃2號國際機場、謝列梅傑沃 1號國際機場、伏努科沃1號國際機場、多莫傑多沃機場、聖彼得堡國際機場、新西伯利亞機場、葉卡捷琳堡機場,哈巴羅夫斯克機場等。
管道運輸
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總長 21.3萬公里,2004 年輸油氣總量 24133 億噸公里。
⑻ 15個前蘇聯國現在一共有多少人
前蘇聯成立於1922年12月30日,是一個由15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的國家,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人口多分布於歐洲,在蘇聯解體之前面積2240萬平方千米,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2.901億(1990)。
有100多個民族,其中俄羅斯人佔51%,烏克蘭人佔15% ,烏茲別克人佔6%,白俄羅斯人佔4%,其他哈薩克人、韃靼人 、亞塞拜然人、亞美尼亞人、喬治亞人、摩爾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庫曼人、德意志人、吉爾吉斯人、猶太人、拉脫維亞人、愛沙尼亞人等約佔24% 。官方語言為俄語 。有200多種民族語言和方言,其中斯拉夫語族佔75% ,印歐語佔8% ,阿爾泰語佔12%,烏拉爾語佔3%,高加索語佔2%。蘇聯主要宗教為俄羅斯東正教,其他有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
蘇聯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烏茲別克、哈薩克、喬治亞、亞塞拜然、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土庫曼、亞美尼亞、摩爾多瓦、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15個加盟共和國,巴什基爾、布里亞特等20個自治共和國,8個自治州,10個自治區和129個邊疆區或州。
不過這對於范宇都不是問題,他將豬大腸清洗干凈之後,投入冷水鍋中煮上。多加薑片和黃酒,又扔進去幾瓣大料,這些東西增香去腥,可讓豬大腸的味道改善不少。
另一邊的灶台上,豬肉也已經焯好。他取了一隻砂鍋,少點了一些菜油,又放了一勺飴糖到砂鍋中。飴糖就是麥芽糖,倒也能替代蔗糖做菜。
此時大宋,雖然有白砂糖,卻只是富貴人家才用得起。尋常人家想吃甜的,就只有飴糖和一些黑糖。
太白樓的後廚之中,倒是備有一罐飴糖,這才讓范宇沒有出了丑。
飴糖下鍋,遇到熱油立時便翻滾起了泡沫,泛起一陣陣的焦香。
范宇眉頭一挑,急忙將焯好的豬肉倒入砂鍋之中翻炒。翻得幾鏟之後,一塊塊的豬肉便被糖色染紅,甚是好看。
砂鍋之中加水,恰恰漫過豬肉。蔥姜大料都放入砂鍋,又倒了一些醬油和黃酒進去,撒了上好的青鹽試好鹹淡,便蓋上了鍋蓋用大火燒開改為小火慢燉。
等范宇這一通忙活,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時辰,外面樓上的幾人等得有些心焦。
吳掌櫃與那青年客人大眼瞪小眼,也不知道後廚是個什麼情形。
「掌櫃的,將你那伙計叫來問問。」青年客人喝了一肚子茶水,有點坐不住,便對吳掌櫃道:「咱們總是十乾等著也不是事兒,也不知道這位小哥還有多久才能將菜做好。」
⑼ 俄羅斯母親河是什麼河
伏爾加河
伏爾加河是歐洲最大的河流,古代稱″拉″(pa),中世紀人們改稱為″伊基爾″(Итиль),至於什麼時候叫它″伏爾加″,已無從可考。伏爾加河全長3690公里,發源於特維爾州奧斯塔什科夫縣境內瓦爾泰丘陵地帶,流經俄羅斯13個聯邦主體,它們依次是特維爾州、雅羅斯拉夫爾州、柯斯特羅馬州、伊凡諾夫州、下諾夫哥羅德州、馬利共和國、楚瓦什共和國、韃靼共和國、烏利揚諾夫斯克州、薩馬拉州、薩拉托夫州、伏爾加格勒州、阿斯特拉罕州,最後注入裏海。
伏爾加河匯集了約15萬個支流水河,在俄羅斯遼闊的歐洲平原上流過,灌溉面積達1.36億公頃,佔俄羅斯歐洲地區面積的四分之一,差不多是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三個國家面積的總和。伏爾加河上建有四座大型水庫:雷賓斯克、高爾基、古比雪夫和伏爾加格勒水庫,它們在地圖上都
佔有明星的位置。除這四大水庫外,還有一些小型水庫,自然,每個水庫都是發電站。伏爾加河岸水力發電站的發電總量約佔全國各類動力發電問題的百分之十左右,雖然在俄羅斯所佔比例不大,但對於其他國家來說,那可是個不小的電量。伏爾加河流域居住著六千萬居民,即俄羅斯人口的五分之二,農業、工業、漁業產值約佔全國總產值的四分之一,航運貨物量是全國水運的百分之七十。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伏爾加河在俄羅斯的國民經濟中,在俄羅斯人民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人們親切地將它稱為″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