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在俄羅斯人收入是什麼水平
俄官方統計,俄羅斯近幾年經濟發展比較平穩,貨幣收入低於貧困線的人口占居民總數的18.9%(1992年為33.5%,1995年為25%)。但貧困人口分布地區不均勻:在烏斯季奧爾登斯基自治區貧困人口佔83%、印古什佔78%,是絕對的多數。在伊萬諾夫州和卡爾梅克自治區,陷於絕境的貧困人口超過一半。這種岌岌可危的情況在俄羅斯8個地區表現得較為嚴重。首都莫斯科的生活水平在俄羅斯連第二位都沒排上,低生活水平的居民佔17.1%。最好的地區是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貧困人口數量在俄羅斯各地區差距達 11.2倍。
一般來說,最貧困的人是生活在最偏遠地區。但俄羅斯並不完全是這樣。例如:涅涅茨自治區,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29000美元,領先俄羅斯,相當於德國的經濟水平。在楚科奇自治區為19000美元,當地人並不滿足這樣的生活水平。豐富的自然資源可以給這些地區的居民提供高水平的生活保障,他們有機會成為富翁。但不是所有地區都能達到這項水平,國家資源還要再次分配。因此出現了資源豐富的有保障地區的居民生活並不好,他們腳下到處是億萬財富,卻沒有他們生活所需要的。
2004年,俄羅斯人均 GDP已接近4000美元,但俄羅斯一些地區這項指標沒有達到或者說僅達到400美元,地區間的差距大概在80倍左右。差距不僅反映在原料和非原料產地,而且反映在聯邦自治區內部。雅拉斯拉夫州不是首都所在地,不是俄羅斯的中心,也沒有自然資源,然而,按俄羅斯標准,人民生活得非常好:人均收入是俄羅斯最低生活標準的2百倍,貧困人口只佔17.9%。鄰近的是伊萬諾夫州——人均收入勉強達到基本生活標准。一大半居民生活在貧困中。地圖上這兩個鄰近的州,反差如此之大。
俄羅斯居民普遍認為,我們在一個國度里生活,但就好像在不同的星球一樣:一些人可以買宮殿、豪華快艇、足球俱樂部,而另一些人連香腸都買不起。政府官員置若罔聞,工作按部就班。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振振有辭地說,在所有地區貧困人口越來越少。俄羅斯陷入了困境,居民感到生活越來越窮。出路只有一個——逐漸均衡發展經濟。
對於低收入群體的正式統計還沒考慮到無收入群體。對俄羅斯中產階級和富裕階層國家統計局還沒有引起注意。政府的主要任務是降低貧困人口。在俄羅斯對中等收入的界定始終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1998年經濟危機後,俄官方規定的最低生活標准為 1054盧布(3盧布約合人民幣1元);2001年低收入定義為每人每月低於1524盧布。2005年俄羅斯居民生活水平研究中心認為,達到最低生活標准2.5倍為中等收入。目前定為5500盧布。在這個生活水平上,佔俄羅斯居民 38.8%。這只是平均情況。然而,有37個州明顯落後。那裡居民的平均收入是其他地區的1/3。按照中產階級家庭數量,地區差距比按照貧困家庭的數量距離更大,大約在70倍。例如秋明州這個比例達66%,莫斯科63%,聖彼得堡57%。在薄弱地區,還沒達到 2%。
如果按照俄羅斯統計局評價的貧困人口越來越少,那麼,富裕居民的數量也不會增長很快。實際上與去年相比,中產階級的數量增加了1.8%。國家居民生活水平研究中心認定中產階級收入為5500盧布,也就是少於200美元。這是多麼可笑!哪有這樣的中產階級。按照這樣的邏輯,其餘居民就應該是貧困階層。如果按國際標准看,中產階級的財富應該更多一些。俄羅斯的實際情況是在1.2—2.7萬盧布/月。對於莫斯科人來說,應該在3.5—7萬盧布/月之間。這樣的家庭應該有相匹配的住房、汽車、大筆銀行存款,可以到舒適的環境中度假療養,其中包括到國外旅遊。這才是真正的中產階級的生活!按照官方統計,這樣的人在俄羅斯只有1300萬人(9%)。而富豪有220萬人(1.5%)。
這種貧富分化比較集中地表現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不同經濟部門之間貧富差距的擴大。貧困地區就業人員的收入比富裕地區就業人員的收入低1/3;貧困地區領取慶恤金的居民比富裕地區的多30%。不同經濟部門之間的收入差距也持續拉大,特別是石油能源部門、金融部門的職工收入遠遠高於其他部門的職工收入。公職人員的工資水平相對較低。一般公務員月工資收入只有幾百美元,與私營部門職工平均收入相比相差幾倍到幾十倍。因此,公務執行中違規收費和公開的勒索行為是常見的現象。
面對這種情況,俄政府今年已投入了成百億盧布的資金用以脫貧。財政撥了款,但22個地區不僅沒達到中等水平,而且仍然落後於其他地區。地方政府投入很少,他們習慣坐享其成,他們忘記了自己的職責。例如,最近4年。財政主要投入在俄羅斯南部,資金幾乎增長了3.5倍,而北高加索地區與國家平均水平的差距實際上並沒有縮小。由於國家投入的不均衡,人們生活在一個國度,實際上好像生活在不同的國家。
在俄羅斯,各項社會改革仍然在繼續,教育和醫療改革逐漸向貨幣化過渡。也就是說,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費用。住房和公共設施改革也在進行,100%的貨幣化是大勢所趨。在不久的將來,社會福利優惠政策會越來越少,隨之,貧困人口的數量會越來越大。兩極分化不僅不會消失,而且差別會越來越大。
② 俄羅斯貧富差距很大嗎
我覺得十分大,因為在俄羅斯富人是占相當大數量的,但是貧窮的人也屢見不鮮。我在一份報紙上看到,以為老婦人對著菜價飛速上漲之勢,而顯得束手無策的圖片,說明一些俄羅斯民眾還是無法面對菜籃子的問題的
③ 俄羅斯 工資
俄羅斯最低工資為0,我確定,消費也不高,我家就在邊境
不過俄羅斯社會保障是非常好的,比如看病不花錢啊,生個孩子給你套房子啊
俄羅斯人很懶的,確切的說是不用象人國人這么拚命,照樣生活的很滋潤
④ 各國規定的最低工資
一、最低工資標准與最低年收入
世界多數國家用法律規定最低工資標准,並根據經濟狀況定期或不定期調整。在規定最低工資的國家中,60%的國家只規定一個標准,40%的國家對不同工種規定不同最低工資標准,為了便於比較,在有不同的最低工資時,本文只採用最低的數據。
1.規定最低月工資。這樣的國家最多,如:盧森堡16420元/月,冰島14993元/月,比利時14407元/月,荷蘭13820元/月,奧地利10000元/月,安道爾8979元/月,塞普勒斯7890元/月,希臘7400元/月,西班牙 7280元/月,以色列6853元/月(或平均
工資的47.5%),馬爾他6300元/月,斯洛維尼亞5890元/月,葡萄牙5250元/月,捷克
3060元/月,斯洛伐克2960元/月,土耳其2860元/月,波蘭2810元/月,愛沙尼亞2780元/月,匈牙利2700元/月,拉托維亞2540 元/月,立陶宛2320元/月,智利2310元/月,阿根廷2232元/月,俄羅斯
1921元/月,巴西1790元/月,羅馬尼亞1530元/月,伊朗 1518元/月,阿爾及利亞1500元/月,秘魯1298元/月,保加利亞1230元/月,加彭1200元/月,科威特960元/月,剛果810元/月, 巴基斯坦486元/月,賴比瑞亞442元/月,喀麥
隆424元/月,柬埔寨392元/月,越南320元/月。
2.規定最低小時工資。這樣的國家有德國81.5元/小時(西部)和65.8元/小時(東部),紐西蘭60.80元/小時,日本60.29元/小時,加拿大54.45元/小時,美國50.75元/小時,韓國24元/小時,馬紹爾14元/小時。
3.同時規定最低小時工資或日工資以及最低月工資或最低周工資。這樣的國家有摩納哥 92.61元/小時或14046元/月,法國88.20元/小時或13377元/月,愛爾蘭86.5元/小
時或14620元/月,安道爾是71.80元 /小時或8979元/月,英國64.66元/小時或10100元/月,澳大利亞87.29元/小時或3317元/周,荷蘭646元/日或3228元/周或 13986元/月。
4.規定最低工資的同時規定強制性獎金。有幾個國家除了法律規定最低工資外,還強制支付年終獎金和生活津貼,如馬爾他1424元/周+2703元年終獎+2420元年生活津貼。
5.法律不規定最低工資,由勞資雙方協議規定。一些工會組織較好的資本主義國家工人經過多年 的斗爭,整體工資水平較高,國家無需再用法律的形式規定最低工資,工資
標准通過勞動合同的方式規定,但有個公認的標准,如:瑞典22700元/月,瑞士 20838元/月(非熟練工)和26374元/月(熟練工),奧地利11667元/月。
6.由於各國政府對領最低工資的人給予減免稅和多種福利,這樣,領取最低工資的人的年收入實際要搞出工資很多,因此,分析各國領取最低工資者的年收入能更准確地反映其收入情況。
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的最低收入平均為41535元,排在前20名的國家除澳大利亞、新西 蘭、加拿大和美國外,都集中在歐洲。這些國家是(從高到低)挪威339132元/
年,芬蘭240000元/年,瑞典223200元/年,冰島208396 元/年,愛爾蘭185353元/年,摩納哥168550元/年,丹麥158991元/年,德國142128元/年,盧森堡141379元/年,荷蘭 134421元/年,澳大利亞133203元/年,比利時131992元
/年,法國122941元/年,紐西蘭117117元/年,加拿大113638元 /年,聖馬利諾111097元/年,義大利110265元/年,瑞士108577元/年,安道爾107748元/年,美國105560元/年。
中國最低年收入為6120元,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5%,排在158位,倒數第26位,最低收入排名在中國之後的25個國家有14個在非洲,8個在亞洲,大洋洲、美國和歐洲各有一個國家。
二、衡量最低工資的三個指標
衡量最低工資的指標有3個,第一個是最低工資與人均GDP的比率,用於解釋國家勞動力的價值;第二個是最低工資與平均工資的比率,用於解釋分配公平情況;第三個是最低工資的增長率,用於解釋國家對低收入群體的關注情況。
最低工資與人均GDP的比值世界平均為58%,中國比較熟悉的國家的數據是:衣索比亞 127%,剛果金125%,阿富汗113%,巴基斯坦110%,印度106%,芬蘭66%,奈及利亞
66%,摩洛哥64%,喀麥隆63%,紐西蘭62%, 瑞典61%,丹麥61%,孟加拉61%,古巴60%,伊朗59%,菲律賓59%,蒙古56%,比利時52%,澳大利亞51%,法國51%,德國45%,希 臘44%,挪威43%,葡萄牙42%,加拿大41%,義大利
40%,韓國37%,瑞士36%,美國32%,日本32%,英國28%。中國是25%,世界排 第158位。值得注意的是,有25個國家(多數是非洲國家)是高債務國,其最低工資超過人均GDP。
世界各國平均工資數據不全,本報告採用經合組織的數據。經合組織24國最低工資與平均工資的 比值平均為50%,由高到低排名為:瑞士83%,瑞典76%,芬蘭73%,挪威71%,
愛爾蘭60%,丹麥58%,德國58%,義大利54%,波蘭 52%,葡萄牙51%,希臘50%,法國49%,比利時46%,澳大利亞45%,荷蘭45%,西班牙45%,盧森堡41%,韓國37%,澳大利亞36%, 捷克36%,日本35%,英國30%,美國30%,匈牙利
29%。24國平均工資占人均GDP的81%,最低工資與人均GDP的比值是41%。
中國平均工資如果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最低工資是平均工資的21%。發展中國家平均工資占人均GDP的比重高於發達國家,一般在110%左右。
在2001至2007年間,最低工資年增長率(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發達國家為3.8%,發展中國家為 6.5%,世界平均為5.7%。在1995年至2007年間,世界人均GDP每增加1個百分
點,平均工資增加0.75個百分點。
⑤ 月工資7000盧布在俄羅斯是一什麼水平
1、在俄羅斯7000盧布算低水平的收入。
2、在俄羅斯的城市平均工資為:莫斯科最高, 不到40000盧布每月,一般城市30000盧布每月, 部分城市20000多每月。
3、俄羅斯2014年月平均工資32600盧布,合人民幣3200元每月。2015年起最低工資標准5965盧布。
⑥ 俄羅斯工廠一個月多少
俄國企高管多是40歲以上的男性,收入大體在月薪22萬盧布左右(現在盧布與人民幣匯率約1:10)。
大型國企的銷售總監多是30到40歲的年輕人,收入大體在月薪18萬盧布左右。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年收入為三百多萬盧布,總理梅德韋傑夫的年收入為四百多萬盧布,政府各部部長的年收入都在300萬盧布以上。相比之下,俄頂級國企老總的收入要比政府高官多得多:俄國家石油公司高管的年收入可達6000萬盧布,國家銀行高管的年收入也高達4000萬盧布。
俄政府網站同時發布的對該決議的說明中稱,企業負責人薪酬水平將取決於其勞動復雜程度、管理規模、業務特點及企業的重要程度。生產特殊重要產品、獨一無二產品和特殊戰略意義產品的企業,其負責人平均薪酬上限可以提高。
俄羅斯普通民眾在2015年的新年也得到了更多生活保障。從1月1日起,俄羅斯最低工資標准每月增加411盧布,達到5965盧布。按照最新匯率,這最低工資標准大約摺合人民幣586元。
⑦ 俄羅斯的社會福利政策
1,全民公費醫療。僅僅是俄羅斯的社會福利,就令人驚訝。在中國,享有公費醫療的,僅僅是政府公務員或少數國營企事業單位職工。即便在部分發達國家,全民保健也還是奮斗中的目標。然而,在俄羅斯,民眾卻人人享有免費醫療,不管工人、農民、還是無業者,只要是俄羅斯公民,就一律享有公費醫療。
2,免費教育。即便是在經濟最困難的時候,俄羅斯也沒有停止實施義務教育制度,正所謂「再窮不能窮教育」。在俄羅斯,孩子上學,一律免費,連教科書,都由學校無償提供。非但如此,所有學校,每天都免費向學生供應一頓豐盛的早餐或午餐。
3,全民公費醫療。僅僅是俄羅斯的社會福利,就令人驚訝。俄羅斯人還享受許多令中國人羨慕的福利。比如,居民住房不收費,即便開始了住房改革,即把公有住宅轉給私人,政府仍然規定,人均18平方米以下的部分無償轉給個人,18平方米以上部分也只收很少的錢。又比如,自來水、熱水(每天24小時供應)、供暖,從來不收費,索性連水表都省了,以致於俄羅斯公民根本不知「水表」為何物。僅對天然氣和電,有極低收費,然而,這種收費,對居民來說,根本就算不上開支。綜合全部社會福利,包括對住宅和物業管理的補貼,2003年,俄羅斯社會福利政策耗資2.8萬億盧布,相當於政府全部預算的68%。
九十年代初期,俄羅斯政治民主化的同時,實施經濟私有化。「休克療法」使俄羅斯遭遇短暫困難。完成艱難的體制轉型後,俄羅斯經濟自1998年開始起飛。最近幾年的經濟增長率依次是:2000年,9%;2001年,5%;2002年,4.3%;2003年,7.3%。目前,俄羅斯人均產值2060美元,中國人均產值1060美元。——但是真正熟悉蘇聯歷史的人都知道,1992年以前俄羅斯普通人民的生活比現在還好!其實俄羅斯的福利是前蘇聯建立的,不是政變後私有化才有的,主張私有化的人多次想取消原來的福利,但人民不答應,前蘇聯的一個東歐國家最近想取消公費醫療搞了一個公民投票,結果多數人不同意,也沒有搞成。一些斷章取義,利用前蘇聯的福利政策,為所謂「私有化」塗脂抹粉,實在是在歪曲事實。請問:俄羅斯延續的前蘇聯的福利是「改革」的結果嗎?
前蘇聯的人民生活如何?早在1970年我在東北農場勞動時,留學生對我講了很多,東北人把俄國人叫老毛子。90年代後,從俄羅斯回來的普通留學生和長期旅遊者告訴我的情況是:俄羅斯的私有化受到人民的抵制。實際上已經被暫停了。許多前蘇聯的福利仍然保留下來,這是其社會沒有發生大動盪的原因,新GCD的領導人久加諾夫曾經在一個宴會上找到普京:「為斯大林乾杯!」普京毫不猶豫地舉杯,「為斯大林乾杯!」。
葉利欽曾經多次想解散GCD,但是都沒有成功,普京上台後採取了「容共」的政策,允許GCD活動,實際是為了社會平衡。葉利欽時代的七個金融寡頭,被普京搞垮了三個,普京說他們是強盜小偷並警告他們誰再鬧就公布材料。這一點大得人心。美國有評論說,普京是對私有化反攻倒算,甚至懷疑普京的路線是沒有GCD的GCD路線。特別是這次拍賣尤克斯下屬的尤甘斯,讓美國大為惱火。尤甘斯實際是被國有化了。有趣的是俄羅斯把私有大公司收歸國有,我們這里的經濟學家卻宣揚私有化。普京對尤甘斯國有化,是要掌握財力,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有國家能調動的財力,這是基本的常識,俄羅斯軍費緊張科研經費緊張,所以國家要掌握財力 。
我問過許多去俄羅斯回來的人,有一個90年代初,政變前的留學生告訴我,宿舍里有冰箱、冰箱里有香腸、麵包、牛奶但是沒有酒和飲料。一個經歷政變前後的留學生告訴我的。老百姓生活與前蘇聯相比略有下降。
俄羅斯也有少數巨富,但是老百姓瞧不起他們,認為他們是靠盜賣國有資產暴富的。所以普京打擊金融寡頭,普通百姓高興。俄羅斯老百姓最看不起的有四種人:醉漢、吸毒者、巨富、克格勃。
總而言之,俄羅斯老百姓的生活是比前蘇聯略有下降,但這是以前社會主義的結果,不是92年私有化的成果。許多留學生告訴我沒有一個政治家敢把前蘇聯的社會主義否定得一干二凈。現在俄羅斯有出現了斯大林熱,連跑美國的索爾仁尼琴都表示贊成。因為俄羅斯來說大國地位的下降是最痛苦的。他們的理想人物是彼得大帝。斯大林是個獨Cai者,人們只是把他看成是領導衛國戰爭有功的人。
「俄羅斯全民公費醫療,農民,無業者,只要你是俄羅斯公民,就一律公費醫療。」基本如此,而且蘇聯時期就是如此,這不是葉利欽和金融寡頭的發明,而是葉利欽、蓋達爾想變而不敢變的東西。前蘇聯的公費醫療保留到現在,所以老百姓日子還過得去。
我想問一問那些說社會主義不好的人,如果前蘇聯一無是處,那為什幺老百姓有汽車、有房子、有公費醫療?可能有人又要批判平均主義大鍋飯了。其實,福利並不等於大鍋飯。無論是前蘇聯的華沙條約國還是歐盟國家都在搞社會福利。這就是現在歐盟承認俄國是市場經濟國家的原因,當然,還有政治原因。歐盟國家經常批評俄國的政治,但是並沒有批判前蘇聯的福利,因為他們自己也在不同程度的搞社會福利,瑞典的社會福利比前蘇聯還高。
一代人、幾代人的概念,俄羅斯是我們的老大哥,我們跟著它的腳步,一個腳步一個腳步踏出來。可是,現在你到了莫斯科機場,就發現,我們中國中等城市以上的機場,包括深圳,包括天津,不要講北京、上海了,我們的機場都比它大,比它漂亮,比它現代化。那麼,俄羅斯改革、開放的路子跟我們差不多,又在九一年以後變成民主政治,照理講,民主在西方國家,民主和市場經濟是掛鉤,不是說民主發展得越快,市場經濟越好嗎 ?
俄羅斯的經濟,你可以看出來,它的人民收入遠遠落後於中國。當然我不說內陸,俄羅斯內陸也有很窮的地方,遠東地區也很窮。可是,一般的講,它的狀況比我們中國差很遠。為什麼呢?
俄羅斯雖然有民主的框架,可以仍然有過去獨裁專政時候的心態。在機場,我觀察了一下,我兩次進出莫斯科,移民官看護照、蓋章,一個人平均二十分鍾,到咱們中國平均兩分鍾出去一個,你就不能比啊。
俄羅斯人也沒有笑容,也沒有幽默感。莫斯科的商店很多是很豪華的,差別很大。可是商店裡的服務員,沒有服務的概念,沒有笑容,每一個人講話就跟吵架一樣。
莫斯科跟中國的交往也非常多。我們這次去,因為廣交會開幕了,莫斯科人到中國廣交會去做買賣的非常多,所以在莫斯科跟香港之間的機位難求。我為了提早回來,我還走很多後門,莫斯科航空公司後門,才幫我弄了兩個位子回來。從這里看,俄羅斯人對中國有一種嫉妒、羨慕的成份。
我們「神舟五號」發射成功,俄羅斯電台都在播,而且全程的播,而且俄羅斯的人對這個也非常感到高興,畢竟過去是戰友,現在是戰略夥伴的關系,友好同盟的關系。
我們不久之前訪問了久加諾夫,俄共主席,他就講,你們中國好在哪裡?你們有一個偉大的領袖。他指的是鄧小平。他說,改革開放,你們做對了,我們俄羅斯就敗在戈爾巴喬夫手裡。我自己親身的觀察,我發現俄羅斯在某一方面,軍事科技可能要高於我們,可是整體來說,真的遠遠落後於我們。俄羅斯的教師工資大約每月100--300元人民幣,政府官員的工資也不高,俄羅斯教育研究院院長的級別很高.至少相當於我們的副部級,但是他的工資僅摺合人民幣700元 。
收人盡管很低,但無論是莫斯科還是聖彼得堡,我所見到的是男人衣著考究,女人漂亮時髦,商店裡食品豐富,總體感覺是,人們的生活並非貧窮。我曾根據當地的物價對俄羅斯人的收入與支出粗略做一番對比,結論是:他們掙的錢根本不可能滿足現在的生活水平。那麼他們哪兒來的錢呢?
老百姓錢從哪兒來,「影子經濟」下,「灰色收入」有之,各有各撈錢的渠道,但重要的是政府的高福利政策。對於正處於經濟困難中的政府,維持如此高的社會福利,真的是很不容易。
就說莫斯科市民的私家車吧,莫斯科市區馬路上跑的車,在品牌和新舊程度上遠不及北京。市區街道上,到處跑的是舊車、破車,早就該淘汰了。可入家畢竟是有車族.大街上.見不到自行車,市民出行,除了乘地鐵,擠公共,就是開私家車。
又深入了解了一下,算是基本上揭開了謎:市民們在生活上有許多不用花錢的地方。盡管俄羅斯經濟蕭條,但它的社會福利仍然令人羨慕。首先,居民住房不收費,雖然現在也學我們,開始住房改革,把公有住宅轉給私人,但政府規定,人均18平方米以下的部分無償轉給個人,18平方米以上部分也只收很少的錢。還有,自來水、熱水(一天24小時供應)、供暖,從來就不收費,索性連水表都省了。這個國的公民根本不知水表為何物。天然氣和電的計價收費也是粗放型管理的低收費,這種收費對居民來說根本就不算是開支。
除此之外,俄羅斯的全民公費醫療也著實令人不可思議。我國的公費醫療僅僅是對公職人員及國有企事業職工而言的。你沒有有國家編制的工作,就享受不到公費醫療。而俄羅斯卻是全民公費醫療,農民,無業者,只要你是俄羅斯公民,就一律公費醫療。手術免費,住院免費,治療免費,唯一不免的只有葯費。所有的人得了病,不管什麼病,甚至都不管你是不是俄羅斯人,只要在俄羅斯境內的任何人得了病,救護車就給你往醫院拉,就給你治。
俄羅斯的經濟雖然是多年來處於停滯狀態,但它的義務教育制度卻依然如故。用我們的話說,叫作「再窮不能窮教育」,學生上學一律免費,教科書均由學校無償提供。而且所有的學校一律免費供應全體學生一頓豐盛的、營養充分的早餐或午餐。我曾就此詢問過俄方人員,為什麼要免費供餐。俄方人已感到很吃驚,竟反詰;「學校不供餐,讓孩子們到哪吃飯呢?」我說:「難道他們家裡不給做飯嗎?」「家裡?營養怎麼保證?」,俄方人員吃驚的表情使我感到慚愧一人家認為天經地義的事,我都當作問題來提 !
俄羅斯社會的優惠政策和福利補貼很多,如: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物業管理以及許多行業和階層享受的免費住宅、療養、交通等等。如果綜合全部社會優惠,包括對住宅和物業管理的補貼,2003年的社會優惠政策所需要的資金高達2.8萬億盧布,相當於政府全部預算的68%。。
但是在有些領域不改革已經不行了。比如住宅物業領域。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對住宅實行無償私有化,將現有住房無償轉歸住戶所有。住宅私有化了,但是物業管理、房屋修繕費用仍然由國家承擔。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住宅和公用設施已經老化,不進行大規模修繕或更新無法正常運轉。俄政府計劃對物業實行有償管理。這項計劃幾乎遭到全社會的反對,尤其那些低收入家庭堅決反對繳納物業管理費。
各種不合理的優惠政策已經成為俄政府的沉重負擔,成為經濟發展的阻力。但在社會分配兩極分化極其嚴重的情況下,不解決社會弱勢群體的生活和保障問題,社會政策方面的改革勢必滋生不滿情緒。
住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缺水,「節約用水」早已成為北京人耳熟能詳的口號,可是,莫斯科市內那浩浩盪盪歡躍棄騰的莫斯科河居然如此寬廣,水量充沛得令人心生妒意!聖彼得堡市也是如此,該市毗鄰波羅的海,著名的涅瓦河直通內地,站在聖彼得城內的大橋上,眼看著深藍色的涅瓦河水泛著雪白的浪花奔流而去,河面上還有五顏六色的沖浪小帆上下翻飛,恐怕沒有幾個中國人會不眼紅。
艷羨也好,妒嫉也罷,據實論,俄羅斯的確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國度。我們常常自誇「地大物博」,到了俄羅斯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地大物博。以莫斯科為例,該市所轄面積極大,城區內早已留足了大面積的綠地,甚至還有成片的樹林。市內道路非常寬闊,有時甚至使人感到空曠。據介紹,莫斯科市民60%以上在郊區建有私家別墅。由於土地資源豐富,別墅的土地成本極低,而且,市郊的自然環境也很好,樹林,湖泊、草地隨處可見。市民可以隨便選個地方就蓋別墅,既不用「規劃』批准,也不用購置土地,交地價。蓋別墅時還可就地取材,自己動手砍樹鋤草,因為政府不收任何費用,所以這樣的別墅造價很低。我曾經同一位俄羅斯朋友開玩笑,說要買下一座80平方米的小別墅,那小別墅建在草地上,樹林旁,不遠處有一個小湖,可以釣魚,這樣的別墅,我問他賣多少錢,他出了個價,嚇我?跳:500美元?如此低廉的造價如此寬松(簡直就是放任)的政策,難怪市民們紛紛跑到郊區去建別墅。
⑧ 普京說「總統並不擁有最高的薪水」,那麼俄羅斯誰擁有最高薪水
俄羅斯擁有最高薪水的不是單個,而是按批算:頂尖運動員、各行業科研人員、國防技術人員。這三種在俄羅斯的薪水是最高的,具體問題下面分析:
一、頂尖運動員。俄羅斯雖說是戰斗民族,但是在運動會上面,金牌數量卻不是很多,但是只要有一個是金牌,那麼有可能就成了傳奇的存在,比如撐桿跳的伊辛巴耶娃,就刷新了一次又一次記錄,她的薪水及獎金,在俄羅斯國內是較高的存在,因為屬於神話級別的人,她的薪水在俄羅斯運動員層面上是最高的。
所以說,總統擁有的不是最高的薪水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是不要忘了,俄羅斯的總統,有權調配所有人員的薪水,他做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走國家報銷,也就是說普京並不需要薪水。
⑨ 俄羅斯工資多少一個月
俄國企高管多是40歲以上的男性,收入大體在月薪22萬盧布左右(現在盧布與人民幣匯率約1:10)。
大型國企的銷售總監多是30到40歲的年輕人,收入大體在月薪18萬盧布左右。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年收入為三百多萬盧布,總理梅德韋傑夫的年收入為四百多萬盧布,政府各部部長的年收入都在300萬盧布以上。相比之下,俄頂級國企老總的收入要比政府高官多得多:俄國家石油公司高管的年收入可達6000萬盧布,國家銀行高管的年收入也高達4000萬盧布。
俄政府網站同時發布的對該決議的說明中稱,企業負責人薪酬水平將取決於其勞動復雜程度、管理規模、業務特點及企業的重要程度。生產特殊重要產品、獨一無二產品和特殊戰略意義產品的企業,其負責人平均薪酬上限可以提高。俄羅斯普通民眾在2015年的新年也得到了更多生活保障。從1月1日起,俄羅斯最低工資標准每月增加411盧布,達到5965盧布。按照最新匯率,這最低工資標准大約摺合人民幣586元。
相比之下,2014年中國幾個中等省份的最低工資:江西省1390元、四川省1400元、內蒙古1500元、貴州省1250元、河南省1400元。
⑩ 俄羅斯的中產階級的工資能有多少
當下,俄羅斯人平均月工資10800盧布,約合人民幣3650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資最高,目前人均約2萬盧布,摺合人民幣6700元;與中國接壤的遠東地區最低,月均工資在9500至10000盧布(人民帀3200至3360元)之間。
莫斯科今年第三季度,人均最低生活標准為月5124盧布(折人民帀每月1700元,北京市2006年7月1日起,基本生活費確定為每人每月448元,僅為莫斯科最低生活費標的26%),有勞動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標准為5795盧布,退休人員3533盧布,兒童是4381盧布。
那再由我國某些人推認的"中產'標准:"年收入20萬元以上',來看,北京人均月收入1822.26元,而俄羅斯莫斯科為6700元以上即在莫斯科年收入達到約740000人民幣(221萬盧布)以上算是中產
即月工資應該為:6.2萬人民幣(18.4萬盧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