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羅斯有什麼厲害的導彈
俄制X-31導彈的最新版X-31PK "凱旋"S-400防空導彈
2. 俄羅斯SS-X-26導彈有哪些精確制導技術
SS-X-26導彈的彈頭較小,因此必須有非常高的命中精度,有報導稱SS-X-26的精度甚至超過SS-21近程導彈的精度(CEP<35m)。為了達到高命中精度,俄羅斯可能採用的精度制導技術包括毫米波雷達主動末制導、利用GLONASS全球定位系統衛星提供的末制導、改進的慣性平台和復合制導技術。
導彈在發射前將目標信息輸入彈頭內的計算機,機內儲有地形圖,高度表啟動以後,計算機開始搜尋其儲存的目標數據,同時數字感測器針對每一個存儲的高度進行顯示對比,由裝在鼻錐部位的光學感測器搜索目標,並與計算機數據進行比較,一旦確定目標位置後,導引頭隨即將其鎖定,並通過控制尾翼將彈頭引向目標,達到准確的命中精度。
3. 介紹目前各主要國家(或地區)導彈的精度,以及實力對比…
德國:「V-2」、「霍特」、「羅蘭特」
俄羅斯:「白楊」、「飛毛腿」、「日灸」、「薩姆-2」、「驕子」、「安泰」
中國:「東風」、海基型號「巨浪」、「紅旗」、「上游」、「海鷹」、「鷹擊」、「紅箭」、「霹靂」、「閃電」
法國:「飛魚」、「西北風」
美國:「戰斧式」、「 愛國者」、「魚叉」、「響尾蛇」、「阿薩特」、「地獄火」、「潘興」、「民兵」、
台灣:「天劍」、「雄風」,"天弓」、「靑鋒」
印度:「天空」
巴基斯坦:「哈塔夫」
朝鮮:「勞動」、「大浦洞」
伊朗:「流星」
英國:「星光防空導彈」
導彈有那麼多種類,你讓我們怎麼比?
4. 俄羅斯空地導彈的性能如何
「瞪眼1」是以色列拉斐爾公司為裝備以色列空軍F-4戰斗機而研製的中程防區外對地攻擊導彈,用來攻擊陸上機動目標和固定目標,其改型可用來攻擊堅固目標。該彈於70年代開始研製,1983年開始裝備以色列空軍。1987年美國空軍根據一項海外武器評價計劃對其進行了評價,經過16個月的鑒定試驗後決定將其作為過渡性常規防區外武器引進,裝備B-52和F-111轟炸機,並將其命名為HaveNap,代號為AGM-142。X-25式空地導彈是蘇聯第二代戰術空地導彈,北約稱之為AS-10克倫。60年代末、70年代初開始研製,70年代中期服役,以取代第一代克里牛X-23式戰術空地導彈,裝備現役各型對地攻擊飛機。X-25是導彈本身的型號,對應的英文型號為Kh-25。
性能特點:採用模塊化設計,配以不同導引頭適應不同任務需要。多數型號不具備全方位作戰能力,易受自然條件影響。機載裝備配套性能相對較差,在一定難度上影響了導彈總體性能。主要改型:X-25已經形成了一個導彈系列,有電視型X-25MT、無線電指令型X-25MP、被動雷達型X-25MП、半主動激光型X-25MЛ和紅外成像X-25MTП,供對地攻擊飛機選用,可攻擊戰場上的各種目標。
基本數據:導彈型號X-25MP;射程2~8千米;使用角度50米-5千米;制導方式無線電指令;命中精度4~5米左右;彈徑275毫米;彈長3830毫米;導彈質量320千克;戰斗部質量140千克;翼展820毫米;引信採用觸發引信;動力裝置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導彈最大飛行速度850米/秒;導彈型號X-25MT;射程20千米;使用角度50米-12千米;制導方式電視自控;命中精度4~5米左右;彈徑275毫米;彈長4040毫米;導彈質量300千克;戰斗部質量90千克;翼展820毫米;引信採用觸發引信;動力裝置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導彈最大飛行速度850米/秒。
導彈型號X-25MЛ;射程2~20千米;使用角度50米-5千米;制導方式半主動激光;命中精度4~5米左右;彈徑275毫米;彈長3750毫米;導彈質量300千克;戰斗部質量90千克;翼展820毫米;引信採用觸發引信;動力裝置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導彈最大飛行速度850米/秒。
導彈型號X-25MT П;射程20千米;使用角度50米~12千米;制導方式紅外成像;命中精度4~5米左右;彈徑275毫米;彈長4355毫米;導彈質量300千克;戰斗部質量90千克;翼展820毫米;引信用觸發引信;動力裝置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導彈最大飛行速度850米/秒.識別特徵:採用不同導引頭時,彈頭尖部形狀不一,雷達型為尖錐狀,激光型、電視型、外紅型為半球形。
彈體特徵:圓柱形彈體。採用兩組控制翼面,第一組位於彈體頭部偏後,梯形,4片,面積較小,第二組位於彈體底端偏前,4片,大面積直角梯形,兩側彈翼中間偏後,有類似發動機小型噴口裝置。彈體下方、兩組控制翼面之間,有條形突出物貫通彈體。
俄羅斯的空地導彈1961年7月在列寧格勒舉辦的海軍展覽會上,蘇聯率先公開展出了AS-1空地導彈。同一時期在土希諾舉辦的航空展覽會上展出AS-2、AS-3和AS-4。
新型Kh-22M空地導彈是在原來Kh-22M的基礎上改進了末端尋的器,並採用了固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射程更遠,速度更高。該導彈從轟炸機上發射後,迅速爬升到高空,在慣導裝置的控制下對目標區域進行巡航。一旦飛臨目標上空,在主動雷達尋的器的控制下進行近乎垂直的俯沖,導彈飛行路線在雷達監視和防空系統打擊范圍內出現「死區」,即使在末段飛行過程中遭遇攔截,導彈也可能會命中目標。
5. 俄羅斯的導彈到底有多強
導彈是每個國家都會擁有的武裝力量,二戰結束之後,所有的國家從戰爭中脫離,開始了自己軍事復甦,作為二戰的戰勝國,蘇聯也開始了自己軍事強化的漫長之路。想要在軍事中強大,導彈是不可缺少的軍事裝備,蘇聯在研製導彈方面做了很長時間的研究,經過不斷地更新,R77導彈成為了當時稱霸全球的導彈之一。
根據報道,俄羅斯不僅僅把R77用在了本國的國防上,並且大量外銷與其他國家,作為喜歡購買其他國家軍事武器的印度,在1999年向俄羅斯購買了2000枚R77導彈。
6. 為什麼俄羅斯彈道導彈的精度(CEP)基本都低
慣性制導技術是彈道導彈必備的制導技術。早期的彈道導彈只在發動機工作期間採用慣性制導技術進行制導,發動機關機後不再進行制導,因此導彈在飛行過程中產生的累積誤差無法得到修正,導彈的精度比較低。
隨著技術的發展,通過提高慣性器件的精度並使用誤差補償方法,慣性制導的精度越來越高。同時,在彈道導彈飛行過程的中段和末段也引入制導技術,組成復合制導系統。中段制導技術有導航衛星制導、天文制導、無線電制導等技術(這是俄羅斯的弱項)
末段制導技術有地形圖像匹配製導技術、光學自尋的制導等。控制系統的敏感測量裝置所測得的相關信息經導彈上計算機處理,並經過變換放大裝置將測得的微弱信號變換和放大,形成相應的控制導彈飛行的指令,再通過執行機構控制調整導彈的速度和姿態,不斷修正累積誤差,使導彈沿預定彈道飛行,直到命中目標。因此彈道導彈的精度越來越高,越打越准。
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以圓概率誤差(CEP),向目標發射同一類型多枚導彈,要求半數導彈落在以目標為圓心的圓內,該圓的半徑即(CEP)來衡量。早期的戰略彈道導彈命中率很低,美國 「雷神」的CEP在4~8千米之間,蘇聯研製的「警棍」的CEP高達8千米。現在戰略導彈的精度得到很大提高,俄羅斯 「白楊-M」的CEP為350米,而美國「三叉戟2」的CEP約為90米,差不多一個足球場大小。如果使用的是核彈頭,那麼這樣的誤差可以忽略。
7. 俄羅斯RS-24洲際彈道導彈有哪些優點
俄羅斯RS-24洲際彈道導彈:RS-24的10枚分彈頭可能採用了吸波吸熱或反射折射等反雷達、反紅外探測方面的新技術,增加了對方反導系統的跟蹤、識別難度,有效提高了導彈彈頭的突防能力。
該導彈裝置了增程推進系統,可使其射程達12000千米以上,遠優於「白楊-M」的9000千米,這就可以使RS-24導彈機動到俄羅斯國土縱深發射,以確保在對手導彈防禦系統攔截前實現多彈頭分離,有效突破,又能保證精確擊中美國的重要目標,摧毀目標。
8. 俄羅斯「道爾」地空導彈有哪些特點
俄羅斯是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研製「道爾」地空導彈的,這是當今世界上惟一一種採用垂直發射的低空近程地空導彈系統。西方把它叫做「薩姆」-15。1991年交付部隊使用。「道爾」地空導彈系統能對付作戰飛機以及那些精確制導的空地武器,是一種近程、低空的地空導彈武器系統。
9. 俄羅斯最厲害的戰略導彈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俄羅斯最厲害的戰略導彈是白楊系列導彈。一直以來,俄羅斯底氣十足的原因是他們有能突破美國反導系統的白楊-M導彈。最近,俄羅斯又要對其戰略導彈部隊大擴軍了。俄國防部長伊萬諾夫宣布,俄軍計劃到2015年前共采購69套白楊-M彈道導彈系統,這些導彈系統除包括井式導彈系統之外,還包括機動式的導彈系統。
白楊-M導彈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就已經在研製了,但由於蘇聯解體,直到1993年底,俄羅斯軍方才宣布,在莫斯科熱工技術研究院的主持下,俄羅斯為戰略火箭部隊研製出了一種新型的戰略導彈。1994年12月24日,這種被命名為「白楊-M」的新型導彈進行第一次飛行試驗,標志著第一種完全在俄羅斯境內研製、生產的戰略彈道導彈的誕生。
其實,白楊-M導彈雖然其大小及某些設計特性都明顯地受到了反導條約的限制:最大飛行距離為10000公里,長22.7米,殼體最大直徑1.86米,重47.1噸,彈頭重1.2噸(長5.2米),但是,白楊-M導彈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其不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改裝成多彈頭的導彈,而且其分彈頭還可以單獨制導,這對於在距離打擊目標100公里處分離的彈頭抗擊敵方的干擾信號相當有益。此外,彈頭的分離還是在戰斗部每30-40秒自動更換飛行參數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敵方的反導系統不僅來不及確定彈頭的分離點,也根本無法判定戰斗部本身的飛行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