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時各國人口排名
二戰時期,印度的總人口約 3.78億,再加上英國的其他殖民地,英國總人口超過4.4億。也就是說,在二戰時期,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應該是英國。其次中國,蘇聯和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參戰國實際上只有8個,分別是中國、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以及德日意軸心國。而人口大國也主要在這些國家裡面。簡單分析下二戰各國人口。
德國的人口比較復雜,但由於德意志民族的單一性,一般以民族來算德國人口,1933年德國人口6603萬。奧地利被德國合並時有近700萬人口,蘇台德區有300萬人口,薩爾區75萬人口,梅梅爾區應該還有若干,波蘭200萬日耳曼人,羅馬尼亞90萬,義大利25萬,阿爾薩斯150萬。不算波蘭、羅馬利亞、義大利總人口人口一般認為是8000萬。
而日本和義大利人口分別為7200萬、4100萬。德國的標準是5個國民出一個兵,日本的標准時7個國民出一個兵,義大利動員力差,30個國民才出一個兵,最後德國動員了1700萬軍人,日本動員了900萬軍人,義大利動員了120萬軍人,合計2720萬軍人。
1939年的時候,英國人口4700萬,法國人口4100萬。蘇聯人口超1.6億,美國人口超1.3億,日本人口7800萬,南斯拉夫有1300萬,中國1937年人口超4.4億。1939年蘇聯人口為16000萬,1940年吞並了波羅的海三國後,1941年戰前蘇聯人口達到了18000萬。名副其實的世界人口大國。
美國自1790年開始,每10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1940年末13216萬,1930年末12320萬,10年只增長了不到1000萬,平均1年一百萬不到,13300萬可以認為是1941年戰前美國的人口。
同盟國5國英美蘇中法,人口合計81000萬人口,最後英國動員400萬,美國動員了1600萬,蘇聯動員了3400萬,中國動員了800萬,法國動員了估計200萬,合計6400萬軍人。
然而,如果廣義地說,這個數據實際上也不準確。因為二戰時的英國依然是日不落帝國。英國本土只發動了400萬軍隊,但英國還擁有埃及、英屬印度(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緬甸等地)、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地,印度仆從軍都有數百萬。
大英帝國崩潰,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依然是中國:
不過在二戰結束後,英國被兩次世界大戰打的已經沒有實力維護大英帝國,他的殖民帝國分崩離析。加拿大獨立、澳大利亞獨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區也全部獨立了出去。當今世界,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依然是中國。其次印度,而美國人口位居世界第三。然而,隨著中國生育率下降,不出十年,印度人口就將超過中國。
❷ 歐洲各國人口排名
根據排行榜123網截止2020年02月17日統計的 歐洲50個國家人口總數為743,836,354人,其中俄羅斯以 143,964,709 人位居第一,成為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德國以 82,293,457 人位居第二,第三至第十名分別是: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烏克蘭、波蘭、羅馬尼亞、等等。
德國的國土面積約為35.74萬平方公里,和我國雲南省面積相當。德國的人口數量約為8269萬人,排名世界第17位,是歐洲除俄羅斯外人口最多的國家,德國人口密度約為231人每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2%。
歐洲人口數量排名第二位的國家:法國。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屬於西歐地區,是歐洲大陸上的主要國家之一,也是歐洲面積第三大,西歐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約為67.28萬平方公里,比我國青海省面積略小。
法國南部地區以山地地形為主,中北部地區為平坦的西歐平原,適宜開展農業生產。法國的人口數量約為6711萬人,排名世界第21位,人口密度約為100人每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9%。
歐洲人口數量排名第三位的國家:英國。
英國是歐洲的老牌強國,領土並不在歐洲大陸,主要領土是隔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的大不列顛島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國土面積約為24.41萬平方公里,與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面積相當。
英國是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濕潤,農業生產方面光照和熱量相對較差。英國的人口數量約為6602萬人,排名世界第22位,人口密度約為270人每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59%。
歐洲人口數量排名第四位的國家:義大利。
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國土包括亞平寧半島以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北部為阿爾卑斯山脈,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等國接壤。
義大利的國土面積約為30.1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個浙江省的大小,義大利的人口數量約為6055萬人,排名世界第23位,人口密度約為200人每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長率為零增長,有些年份甚至是人口負增長。
歐洲人口數量排名第五位的國家:西班牙。
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南臨地中海,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相望,西臨葡萄牙,北部瀕臨大西洋比斯開灣,東北部與法國、安道爾接壤。
西班牙的國土面積約為50.6萬平方公里,比我國四川省的面積略大,西班牙的人口數量約為4657萬人,排名世界第30位,人口密度約為92人每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09%,幾乎接近人口零增長。
❸ 俄羅斯人口有多少
截止2019年,俄羅斯人口數量為1.46 億,俄羅斯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
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被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並建立俄羅斯帝國。
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於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達到鼎盛時期。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同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組建蘇聯。冷戰期間成為超級大國,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霸。
❹ g七國是哪幾個國家、它們人口總計多少
G7國是指這幾個國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七國。G8: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羅斯。g7國家多將近20億人。
20國集團的成員由19國的財政部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組成,即中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義大利,日本,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國和美國。
另外一個成員是歐盟,由歐盟輪值主席國和歐洲中央銀行行長代表歐盟參會。
g七國建立與存在:
七國集團(Group of Seven),是主要工業國家會晤和討論政策的論壇,成員國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義大利和加拿大七個發達國家。
20世紀70年代初,在第一次石油危機重創西方國家經濟後,在法國倡議下,1975年11月,美,英,德,法,日,意六大工業強國成立了六國集團。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g七國建立與簡介
❺ 英國的人口是多少人
6722萬 (2020 年)。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英國人口達6513萬,其中三分之一居住在英格蘭東南部(首都倫敦就有860萬)。在2016年,以地區來分,其中英格蘭人佔83.9%;蘇格蘭人佔8.4%;其他還有威爾斯人佔4.8%、北愛爾蘭人佔2.9%。
截止至2019年,英國的人口有66,959,016人,每年以小於百分之1的增長率在增長。英國國家統計署基於2016年的《國家人口預測》指出,如果近期趨勢繼續下去,英國的人口將在2016年中至2026年中增加360萬。
這表示年平均增長率為0.5%。同期,英格蘭的人口預計將增長5.9%。威爾士為3.1%,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分別為3.2%和4.2%。美國的人口資料局則預測,到2050年的時候,英國的人口將達7,700萬。超過德國和法國,成為俄羅斯以外整個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語言
英國名義上沒有官方語,實際上以英語為主要語言。據估計,95%的英國居民以英語作為的日常語言。
英格蘭以外地區有其他官方語言,例如威爾士語(威爾士人口的26%)、蘇格蘭蓋爾語(6萬人使用)等。世界各地移民到英國的人也講自己的家鄉語言,如華語、粵語、孟加拉語、印地語、旁遮普語和烏爾都語。英國是印度以外印地語使用者最多的地方。
過去大英帝國擴張,英語已是最多國家與地區使用的官方語言、是世界上學習最普遍的語言,在各領域有英語的存在,並產生了許多英語方言,英語成為普遍世界語言,甚至已成為不同語言使用者交流時第一順位使用的語言。
❻ 求德國 美國 英國 俄羅斯人口
俄羅斯
國土面積17,075,400平方公里
人口:約1.49億
美國
首都 華盛頓
美國的國土面積是9,631,418km 2;(不包括關島、波多黎各等海外領土)
人口281,421,906
英國
首都 倫敦
面積 244100 平方公里
人口 約5884萬,其中英格蘭4918萬人,威爾士290萬人,蘇格蘭506萬人,北愛爾蘭169萬人
德國 82,398,326 20
❼ 美國、印度、日本、俄羅斯、英國的人口是多少
美國290,342,554 印度1,049,700,118 日本127,214,499 俄羅斯 144,526,278 英國60,094,648
麻煩採納,謝謝!
❽ 俄羅斯人口面積是多少
俄羅斯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46億(2020年10月)。
俄羅斯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主要城市
莫斯科:首都,位於東歐平原。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交通樞紐,還是機械工業和紡織工業中心。是僅次於英國倫敦的歐洲第二大城市,已有800年的歷史。人口約850萬(截至2002年12月)。
聖彼得堡:全國第二大城市,被譽為「北方之都」,西北聯邦區首府。地處波羅的海沿岸的綜合性工業中心。著名的艾爾米他日博物館,又名「冬宮」。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遠東第二大城市,俄東部地區經濟貿易中心及遠東第一港,世界知名旅遊城市。
葉卡捷琳堡:全國經濟第三大、人口第五大城市,烏拉爾聯邦區首府。地處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
新西伯利亞:人口第三大城市,西伯利亞聯邦區的中心城市。位於西伯利亞大鐵路和鄂畢河的交匯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俄羅斯
❾ 英國有多少人口是非歐洲族裔
約為6200萬。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總人口超過66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83.9%。
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國力迅速壯大。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號稱日不落帝國。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到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資本主義世界霸權的地位被美國取代。不過,現在英國仍是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有巨大影響力的大國,是英聯邦元首國、七國集團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同時也是五大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