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中國為什麼持有俄羅斯債

中國為什麼持有俄羅斯債

發布時間:2022-06-22 13:37:34

1. 為什麼中國和俄羅斯減持美國國債

中國作為美國國債持有量世界第二的國家,一再減持的行為雖然惹人注意,但仍被普遍認為是"合理且可以理解的"。

"今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加速下跌,美元貶值成為定勢,減持美元資產是外匯儲備保值增值理所當然的選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認為。但他同時指出,相對於我國1.5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350億"只是很小一部分,不會對美國造成影響"。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月度數據顯示,中國從去年3月份的4211億元開始減持,連續6個月平均減持額在50億美元以上,10月份的減持量達到了8個月以來的最高點,為86億美元,而11月份在10月份的基礎上只減少了2億美元。

這種漸進且相對溫和的減持方式更容易讓市場接受。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專家易憲容認為:"中國提出外匯儲備投資要走多元化道路,就要優化資產結構,調整投資策略,運用組合投資工具。"

而這種思路已經被中國的外儲投資管理人靈活運用。美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從2007年1月份開始大量買入美國市政債券,總買入量達到1464億美元,且月均買入量超過130億美元,大大超過了國債買入量。

"發達國家的債券都有合理健全的信用評級。市政債券的收益率比國債高,風險比公司債低,比較適合中國外匯儲備投資對資產保值的要求。"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研究部專家張瀛說。
中國和俄羅斯都受到美國的打壓,使得中,俄的戰略合謀。中國和俄羅斯減持美國國債要從各個方面來看,一旦美元大幅貶值我們全國人民辛苦好幾年的錢都打水漂了!

2. 中國還俄羅斯借款是怎麼回事

蘇聯吧,中國沒欠俄國債.
經過一輪談判後,作為貸款的附加條件,蘇聯要求「將中國不再使用的全部剩餘的鎢、銻、鉛、錫提供給蘇聯政府」,期限為14年,前4年以易貨方式提供,從1955年開始作為償還貸款的供貨。蘇方要求的數量令周恩來頗感為難:「鎢第一個兩年每年8000噸,第二個兩年每年9000噸,最後10年每年10000噸;銻第一個兩年每年6000噸,第二個兩年每年7000噸,最後10年每年8000噸;錫第一個兩年每年7000噸,第二個兩年每年8000噸,最後10年每年10000噸;鉛第一個兩年每年5000噸,第二個兩年每年6000噸,最後10年每年8000噸」。[55]上述戰略物資中國確有一定儲藏量,但開采和生產極為落後。解放前鎢砂最高年產11458.3噸,而1949年僅2766.58噸,1936-1948年平均年出口約7386.6噸;銻礦年產分別為22401噸和1204.77噸,1937-1947年平均年出口約4512.7噸;錫年產分別為11710噸和3500噸,1939-1948年平均年出口3787.1噸;鉛最高年產約10000噸,自給略有剩餘。[56]所以,蘇聯提出的條件顯然是中國力所不及的。

據此,周恩來在談判中提出免除鉛、減少錫和銻的供貨。[57]經過反復談判,蘇方最後接受了中國的請求,不過,蘇聯提出的這個附加條件使毛澤東感到莫斯科處事多少有些盛氣凌人的味道。針對這種情況,中方在起草關於貸款的議定書時,特意首先提到:「鑒於蘇聯缺乏戰略原料(鎢、銻、鉛、錫)的困難狀況,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幫助蘇聯政府,同意將中國不再使用的全部剩餘的鎢、銻、鉛、錫提供給蘇聯政府」。[58]當這個文件發回北京讓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後,劉少奇給毛澤東去電匯報說,政治局會議認為貸款議定書前言中幫助蘇聯政府數句似可刪去。但毛澤東堅持這種說法,他在復電中稱:「借款議定書前言數句,意即為中國對蘇聯之報酬,不宜刪去。」[59]顯然,因為這種條件表明中國得到蘇聯貸款並非是單方面的求援,而同時也為蘇聯提供了幫助。

在經濟貸款中,還有一項更能說明上述問題,這就是橡膠貸款。橡膠是蘇聯本身無法生產而在冷戰的環境中又很難從其他國家進口的戰略物資,因而希望通過中國的途徑搞到。早在與毛澤東的第一次會面時,斯大林就詢問中國南方是否能夠種植橡膠。[60]1950年11月斯大林要求中國為蘇聯代購橡膠5000噸,周恩來為此致信毛澤東等人,告以莫斯科來電內容,並建議不管中國如何困難,都應轉賣蘇聯5000噸。後經毛澤東同意,並與陳雲商定:多給蘇聯3000噸,共8000噸橡膠,並可代訂5-7萬噸。[61]但隨後美國開始實行對中國的經濟封鎖政策,中國要進口橡膠也非常困難了。盡管如此,中國政府還是在1951年上半年利用在天津和廣州的兩家英國公司進口了4800噸橡膠。[62]

斯大林對中國能夠向蘇聯提供橡膠表示滿意,但又感數量不足,希望中國大量種植橡膠,以保證這種戰略物資的供應。[63]20世紀初中國從馬來亞半島引進橡膠樹,但只有海南島地區適宜種植。解放初期,種植面積29332畝,年產橡膠約7500擔,尚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64]1952年3月,斯大林提出以創辦中蘇股份公司的形式在中國開發橡膠生產。斯大林沒有想到,股份公司的方式更為中國領導人所反感。毛澤東同意在中國南方種植橡膠,但認為採取股份公司的形式「在中國目前政治情況下不太合適」,建議由蘇聯提供貸款和技術設備,而中國以生產的橡膠償還貸款,並答應按低於世界市場的優惠價格向蘇聯提供年產橡膠量的50%以上。[65]

1952年9月斯大林與周恩來會談時雙方簽訂了橡膠貸款協定。斯大林在會談中直率地說:「我們想從你方每年得到1.5-2萬噸橡膠。你們說有困難,好像不同意。問題是我們需要橡膠,因為製造汽車和卡車需要大量橡膠,而這些車都是供給你們的。」周恩來回答,中國將採取一切措施保證如數供應,但考慮到「敵人的封鎖和其他反華措施」,擔心無法完成義務而被視為違反協定。斯大林對此表示理解,但又不客氣地指出,中方應千方百計地按規定數量完成供貨,至於協定的寫法可以緩和些。如果中國不能按商定的數量提供橡膠,蘇聯只好減少中國的卡車訂貨。同時,對於周恩來提出的1億盧布的貸款數額,斯大林也表示有困難。[66]9月15日雙方簽訂了關於在中國種植橡膠的技術合作協定。協定規定,蘇聯向中國貸款7000萬盧布,在出產橡膠之前,中國每年需從第三國為蘇聯盡可能購得1.5-2萬噸橡膠,不足部分以鎢、鉬、錫、鋁、銻等原料頂替;出產橡膠後,每年產量的70%提供給蘇聯,1963年以前按國際市場價格計算,以後則按低於國際市場8%的價格售與蘇聯。[67]

顯然,簽訂這個橡膠貸款協定使中國成為了蘇聯的橡膠生產基地,這是中方所不情願的,所以斯大林去世和朝鮮戰爭結束後不久,如前所述,中國就提出中止這一協定。作為替代,1953年5月15日中蘇兩國簽訂的協定規定,在1954年至1959年間,中方向蘇方提供鎢砂16萬噸、銅11萬噸、銻3萬噸、橡膠9萬噸等戰略物資,作為對蘇聯援建項目補償的一部分。[68]

到1964年,中國提前一年還清了50年代蘇聯的全部貸款和利息,1965年10月以前又還清了蔗糖貸款和貿易欠款。至此,中國還清了所欠蘇聯的全部債務。[69]同年12月3日,外交部長陳毅接見日本記者時宣稱,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沒有任何外債的國家。[70]中國人民當時的驕傲和喜悅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這同時也表明,對於如何在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中利用外資,「借雞下蛋」的道理,中國領導人當時尚未參悟。至於傳聞中所說的蘇聯在與中國關系惡化後曾追逼還債,筆者沒有看到任何歷史文獻的記載。

3. 美國制裁俄羅斯,為什麼還要借錢給俄羅斯花買俄羅斯國債

十五六年以前,你還記得中國經常被制裁嗎?美國、歐洲、日本甚至韓國都經常叫囂經濟制裁中國,現在呢?只要中國減持美國的國債,美國立刻就會陷入麻煩,所以十幾年沒聽說過美國制裁中國了。
你明白了?

4. 中國如何投資俄羅斯債券

可以少買,不會大量買的。
買外債是儲存外匯的重要方式,所以一定要買信用高的硬通債券,世界上唯一符合這標準的只有美債,所以我國購買大量美債。至於俄羅斯國債,沒有大量購買的可能性,少買一些是可以的。
中國有投資俄羅斯股票市場的基金,目前有幾只QDII基金產品涉及俄國股票市場。信誠金磚四國基金,招商標普金磚四國指數基金就是其中的QDII基金。

5. 中國對俄羅斯有何投資

1、中國有投資俄羅斯股票市場的基金,目前有幾只QDII基金產品涉及俄國股票市場。 信誠金磚四國基金,招商標普金磚四國指數基金就是其中的QDII基金。
2、QDII基金是經該國有關部門批准從事境外證券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業務的證券投資基金。和QFII一樣,它也是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有限度地允許境內投資者投資境外證券市場的一項過渡性的制度安排。
3、QDII意味著將允許內地居民外匯投資境外資本市場,就目前而言,即指投資於香港資本市場。QDII可以為我國有序開放資本市場積累經驗,將為培育內地機構投資者起到積極作用。特別是對香港資本市場,雖然從資金狀況看,對市值已近34000億港元的香港市場而言,可能只是杯水車薪,據有關專家預測如果允許施行QDII,先期進入香港市場的資金不會超過五十億美元。

6. 為什麼中國增美債,而日本俄羅斯美債

周末已經悄悄發生了兩件大事,而這兩件大事,幾乎很少人關注到,為了避免危機的到來,而採取的這兩項政策,本身就很敏感,也註定了必須要低調而悄悄進行。一是對黃金進口加強了管制,二是對外匯取現、匯款等進行核查。這兩件事情的核心和本質就是外匯管制!

1、限制黃金進口,實質上就是減少外匯的消耗量,因為中國是黃金的需求大國,而且很多中國大媽,更是將黃金作為貨幣的替代品。一旦一個國家的貨幣貶值的話,那麼更會引發普通百姓對黃金的搶購熱潮,這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都發生過。任何發生貨幣的危機的國家,這種情況會更加明顯。而且黃金進口是最能消耗一個國家外匯的。

2、對於外匯的取現和轉賬的核查,這明顯宣告了外匯管制的極大加強。這背後說明,現在中國大量資金在外流,對於外匯需求量非常大。這項政策和限制黃金進口同時推出,大家可以想像,實際上中國的外匯流出,很大程度和黃金相關,而且非常嚴重。

3、中國連續六個月減持美國國債。說明中國的外匯需求吃緊,必須拋售美國國債來應對,滿足對購匯的需求。中國過去一直是美債的第一持有國,因為連續減持,已經被日本超過。減持的原因,實際上是被動的,就是為了應對國內對美元的需求。

4、人民幣突然暴漲。人民幣突然暴漲,除了拯救中國樓市和亞投行,同時為了降低人民幣貶值預期,減少拋售人民幣的浪潮。大量的拋售人民幣,購入美元,會使得人民幣貶值預期更強烈。

5、我一直強調並建議,為了避免發生像俄羅斯那樣的貨幣危機,中國在目前階段必須加強外匯管制。今年是美元大走強的一年,而且這種走強會持續很長時間,將會導致大量新興國家的貨幣發生危機,而為了避免危機,提前加強外匯管制是必須、必要的,不能等到像俄羅斯那樣,最後才採取外匯管制,最終還是避免不了盧布崩潰的命運。如今,我的建議逐漸在被採納。

現在的一個現實情況時,人民幣已經很難長時間維持強勢,而美元又在走一個超級長的大牛市,資金不可避免的在想盡一切辦法流出中國,大面積流出的後果,很可能導致人民幣發生貨幣危機。而採取外匯管制,至少在當前可以為延緩或解決危機贏得時間和條件。現在處於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對於人民幣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7. 俄羅斯欠中國多少錢,怎麼欠下來的,以前中國也欠過俄羅斯的錢,俄羅斯逼債狠著呢

截至今年10月1日,俄羅斯國家外債總額為405.448億美元。
俄羅斯外債有兩部分
第一,蘇聯債務。80年代中期以後,蘇聯外債增長較快,到1991年解體的時候,外債已達到969億美元的規模,債務水平世界第二。外債急劇增加的主要背景是80年代中期蘇聯開始出現資金不足、投資不振和經濟持續下滑的趨勢。
第二,俄羅斯在困局中發生的新債務。獨立後的俄羅斯由於經濟困難又舉借了大筆新債。俄羅斯在推行激進經濟轉軌過程中,國內生產全面下降,經濟長期處於衰退之中。為克服國內經濟危機,必須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則必須要有相應規模的投資。而當時俄羅斯的現實情況是國內儲蓄嚴重不足,國內儲蓄率僅為25%,實際存款數額僅相當於居民收入的8%~10%,可轉化為投資的儲蓄數量非常有限,投資缺口較大。本來可以期待外國直接投資來彌補投資缺口,但當時的俄羅斯不僅外國直接投資量較小,而且國內資本外逃嚴重,國內資金不足的問題越發嚴重。俄羅斯開始期待通過國際金融援助完成經 濟轉軌。
其中最大宗的是歐洲債券,國內外幣國債券,巴黎債權人俱樂部貸款。中國持有的債務數目非常小。

8. 中國持有俄羅斯多少國債

應該沒有持有俄國國債
盧布不算是一種國際重要儲備貨幣 俄國經濟遠沒有到那個地步
我同學是莫斯科留學 他說那邊的很多人是用美金結算的

9. 中國以前是不是還了很多鐵給俄羅斯

嗯,對於樓主的這個問題,我要做出一下闡述,首先還了很多不單單很多鐵還有其它的並且實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用落井下石一點不為過,但是債主不是俄羅斯,而是叫蘇聯,後來解體後才有了俄羅斯。確切說那時候落井下石的是前蘇聯!

閱讀全文

與中國為什麼持有俄羅斯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