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喬治亞為什麼和俄羅斯開戰

喬治亞為什麼和俄羅斯開戰

發布時間:2022-06-22 16:37:20

⑴ 俄羅斯與喬治亞之所以會開戰的原因是什麼

美國已經承認,俄羅斯在南奧塞梯擊敗了美國,而不是喬治亞軍隊.美國教官曾經花了四年時間來訓練喬治亞軍隊,以使他們能夠攻擊俄羅斯.美國政府拒絕幫助薩卡什維利,因為高加索地區爭奪的目標已經完全不同了.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專家說,俄羅斯已經向全世界證明,它的軍隊仍然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並能夠擊敗由美國專家訓練的得到武裝的敵人.

這位專家指出,俄羅斯軍隊在南奧塞梯的行動證明:1,俄羅斯已經證明自己具有採取軍事行動的能力,而此前許多西方專家對俄羅斯的行動能力表示懷疑;2,俄羅斯軍隊能夠擊敗由美國訓練的軍隊;3,當俄羅斯真正採取軍事行動時,從軍事角度看,美國和北約無力進行干預.

同時,專家認為,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也是對烏克蘭,高加索和中亞各國的軍事示威,是對波蘭,捷克等國的軍事警告.

專家還認為,戰斗實際已經結束,美國是不會以犧牲同俄羅斯的關系幫助喬治亞的,薩卡什維利希望北約捲入沖突的希望已經破滅.

喬治亞始終不過是美國利用的一個玩具.

⑵ 誰能告訴我俄羅斯和喬治亞的戰爭是怎麼回事啊

格俄大規模武裝沖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斯德哥爾摩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負責人科爾奈認為,這一切起源於科索沃問題和北約布加勒斯特峰會。2004年薩卡什維利上台後,隨著美歐積極推動國際社會承認科索沃獨立,南奧和阿布哈茲問題「解凍」的速度加快。南、阿聯合獨聯體內存在領土爭端的其他兩個地區加快謀求國際承認,對格構成很大壓力。在此背景下,格於2004年恢復了對南奧的軍事行動,2006年派武裝警察進駐科多爾峽谷,並試圖控制連接俄與南奧的羅科斯基走廊,但其攻佔茨欣瓦利的嘗試屢以失敗告終。從那時起,薩卡什維利加快了軍事改革的步伐,格軍事實力和軍隊現代化水平迅速提升,在軍隊及武器裝備上取得了對南奧和阿布哈茲的優勢。

目前,格處於進入北約「成員國行動計劃」的關鍵時期,但布加勒斯特峰會幾乎終結了格藉助美國在年底加入北約的希望。輿論普遍認為,最大的障礙就是領土爭端問題。巴庫的政治分析家指出,7月賴斯的造訪重新給了薩卡什維利以鼓勵。而且,今年1月的格總統選舉結果表明,美國並未因這個「壞孩子」的冒險風格而減少對格加入北約的支持。實際上,2005年和2007年圍繞俄軍事基地撤出問題,格俄也一度接近戰爭狀態,在美國及其北約盟國的堅定政治支持下,俄最終妥協了。在解決格西南部的阿扎爾問題上,薩卡什維利也曾展現了他的強硬姿態,結果俄再度退讓,阿巴希澤流亡莫斯科。

格軍力的增強與俄的一再退讓,增強了薩卡什維利解決領土爭端問題的冒險心理。在今年1月總統競選時的講話中他許諾,將在新任期內「徹底而輕松地」解決南奧和阿布哈茲問題。不過,在南奧地區的軍事冒險取得成功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格獲得西方、主要是美國的軍事支持,直接後果就是俄美軍事沖突。在這一問題上,薩卡什維利似乎誤會了美國的意思。俄REGNUM新聞網援引美國一匿名高級外交官的話說,不久前美曾直接向格領導人表示美支持格為實現領土完整所做的努力,但格沒有機會贏得同俄的戰爭,必須通過外交方式解決加入北約問題。美國前國防部長威廉�6�1克恩也在8月9日表示,「如果他們現在是北約成員的話,那麼我們會根據北約章程第五款承擔起保衛喬治亞的責任」。基於上述原因,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安全問題專家克里斯多弗�6�1蘭頓表示,他不明白格為什麼走得這么遠。從這個意義上說,開戰的部分原因在喬治亞。

⑶ 俄羅斯與喬治亞的沖突是怎麼回事

格俄大規模武裝沖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斯德哥爾摩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負責人科爾奈認為,這一切起源於科索沃問題和北約布加勒斯特峰會。2004年薩卡什維利上台後,隨著美歐積極推動國際社會承認科索沃獨立,南奧和阿布哈茲問題「解凍」的速度加快。南、阿聯合獨聯體內存在領土爭端的其他兩個地區加快謀求國際承認,對格構成很大壓力。在此背景下,格於2004年恢復了對南奧的軍事行動,2006年派武裝警察進駐科多爾峽谷,並試圖控制連接俄與南奧的羅科斯基走廊,但其攻佔茨欣瓦利的嘗試屢以失敗告終。從那時起,薩卡什維利加快了軍事改革的步伐,格軍事實力和軍隊現代化水平迅速提升,在軍隊及武器裝備上取得了對南奧和阿布哈茲的優勢。
目前,格處於進入北約「成員國行動計劃」的關鍵時期,但布加勒斯特峰會幾乎終結了格藉助美國在年底加入北約的希望。輿論普遍認為,最大的障礙就是領土爭端問題。巴庫的政治分析家指出,7月賴斯的造訪重新給了薩卡什維利以鼓勵。而且,今年1月的格總統選舉結果表明,美國並未因這個「壞孩子」的冒險風格而減少對格加入北約的支持。實際上,2005年和2007年圍繞俄軍事基地撤出問題,格俄也一度接近戰爭狀態,在美國及其北約盟國的堅定政治支持下,俄最終妥協了。在解決格西南部的阿扎爾問題上,薩卡什維利也曾展現了他的強硬姿態,結果俄再度退讓,阿巴希澤流亡莫斯科。
格軍力的增強與俄的一再退讓,增強了薩卡什維利解決領土爭端問題的冒險心理。在今年1月總統競選時的講話中他許諾,將在新任期內「徹底而輕松地」解決南奧和阿布哈茲問題。不過,在南奧地區的軍事冒險取得成功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格獲得西方、主要是美國的軍事支持,直接後果就是俄美軍事沖突。在這一問題上,薩卡什維利似乎誤會了美國的意思。俄REGNUM新聞網援引美國一匿名高級外交官的話說,不久前美曾直接向格領導人表示美支持格為實現領土完整所做的努力,但格沒有機會贏得同俄的戰爭,必須通過外交方式解決加入北約問題。美國前國防部長威廉•克恩也在8月9日表示,「如果他們現在是北約成員的話,那麼我們會根據北約章程第五款承擔起保衛喬治亞的責任」。基於上述原因,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安全問題專家克里斯多弗•蘭頓表示,他不明白格為什麼走得這么遠。從這個意義上說,開戰的部分原因在喬治亞。

⑷ 喬治亞和俄羅斯為什麼打仗

自打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與喬治亞這兩個新誕生的國家之間矛盾、沖突和對峙幾乎就沒有停止過,而且有越來越緊張的趨勢。2008年4~5月間,由於喬治亞無人駕駛偵察機接二連三被本國國內阿布哈茲軍方擊落,政府大動肝火,開始向與臨近阿布哈茲的地區大量屯兵,而俄羅斯則向阿布哈茲增加維和兵力,聲稱要嚴厲回擊喬治亞可能發動的侵略。雙方劍拔弩張,以致有人用「臨近開戰狀態」來形容俄格關系的危機局面。十幾年來,兩國之間類似的情況經常出現。不過,每次都是只見「烏雲密布」,「雨」並沒有下來。
兩國關系的基本底色
高加索山脈從西北向東南橫亘在黑海和裏海之間,構成歐洲和亞洲分界線的一部分。山脈南北兩側的民族之間、國家之間,關系復雜而特別。高加索山脈北邊稱為內高加索或北高加索,現在屬於俄羅斯的南方大區,那裡有與俄羅斯中央政府關系比較好的北奧塞梯—阿蘭自治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也有與俄羅斯中央政府關系曾經不好的車臣共和國,另外還有卡拉恰伊—切爾卡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高加索的南邊稱外高加索,也稱南高加索,分布著三個國家——以東正教為主要信仰的喬治亞、以傳統基督教為主要信仰的亞美尼亞和信仰伊斯蘭教並與伊朗關系密切的亞塞拜然。高加索山脈把歐亞大陸分成了兩部分,而它自己也被不同的民族和國家分成兩部分,被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大國勢力所撕裂。
一個是與俄關系密切的阿布哈茲
在外高加索的三個國家中,與俄羅斯關系最緊張的是喬治亞。喬治亞是一個小國,國土面積是俄羅斯的0.41%,2006年初的人口總數是俄羅斯的3.1%。兩個大小相差如此懸殊的國家為什麼關系緊張?原因無疑是多層次的,其中,最直接的是喬治亞的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與俄羅斯關系過於密切。
阿布哈茲是喬治亞的一個自治共和國,位於喬治亞西北的黑海之濱,首府是沿海城市蘇呼米,距離俄羅斯南方療養勝地索契非常近。蘇聯時期,斯大林等領導人都在索契建有別墅。在經濟方面,蘇呼米在沙皇俄國和蘇聯時期是茶葉和柑橘的主要產地。阿布哈茲與俄羅斯西南部黑海沿岸地區同屬一個地區經濟圈。另外,阿布哈茲人早在公元6世紀就皈依了基督教,11世紀奧斯曼帝國崛起後又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在歷史、語言和文化上與北高加索人更為接近。阿布哈茲與俄羅斯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往遠遠比與地處山中的喬治亞中心第比利斯的交往更加密切。由於阿布哈茲人長期有親俄傾向,喬治亞在語言文化、民族政策等方面常常對其採取壓制政策。蘇聯解體、喬治亞獨立建國後不久,阿布哈茲也於1992年7月宣布獨立,喬治亞中央當局派兵進駐,由此引發長達一年多的武裝沖突,造成上萬人傷亡,一半居民逃離家鄉。在俄羅斯和國際社會的調解下,沖突雙方於1994年5月在莫斯科簽署了停火協定。根據這個協定,俄羅斯軍隊以獨聯體維和部隊的名義進駐了阿布哈茲地區。從這之後,俄羅斯以各種方式加強與阿布哈茲的聯系,如簡化阿布哈茲人加入俄國籍的手續,重開通往蘇呼米的鐵路等等。喬治亞則對阿布哈茲施行經濟封鎖和禁運。直到今天,這里仍是俄羅斯與喬治亞的角斗場。
一個是有戀俄情結的南奧塞梯
奧塞梯與俄羅斯的密切關系與阿布哈茲的情況又有所不同。奧塞梯分為南北兩部分。在蘇聯時期,北奧塞梯最初只是屬於戈爾自治共和國的一個區,但其後地位不斷提高,相繼於1924年、1936年升格為自治州、自治共和國。蘇聯解體後,北奧塞梯更是升格為俄聯邦的一個共和國。
南奧塞梯在地位上就遠不如北方的兄弟了。蘇聯時期,南奧塞梯雖有自治的地位,但在行政區劃上只是喬治亞的一個自治州。喬治亞獨立後,它仍是一個自治州。因此,南奧塞梯始終謀求與喬治亞平起平坐的獨立地位,不服從格中央政府的管轄。早在1989年,南奧塞梯就和喬治亞政府公開發生沖突,一直持續到1992年夏,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其間,南奧塞梯不僅於1990年1月通過全民公決宣布獨立,而且提出要與俄羅斯的北奧塞梯共和國合並。1992年6月,俄羅斯、喬治亞和南、北奧塞梯四方就和平解決武裝沖突舉行會談,達成了停火、成立維和部隊和監督委員會的協議。7月,俄羅斯、喬治亞和南奧塞梯三方聯合組成的1500人的維和部隊在南奧塞梯和喬治亞邊界建立了安全走廊,實際上是把南奧塞梯從喬治亞分離了出來。考慮到復雜的國際關系,俄羅斯既沒承認南奧塞梯的獨立,也沒支持它同北奧塞梯合並,但明裡暗裡保持著同它密切的聯系。比如,多數南奧塞梯人都持有俄護照,盧布在當地廣泛流通。近十幾年來,由於南奧塞梯的這種暗戀俄羅斯的情結,俄格兩國不僅打嘴仗,有時甚至相互以武力威脅。
還有歷史上的恩怨情仇
除了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利益沖突之外,俄羅斯與喬治亞的關系難以理順還有歷史原因。它們之間的關系非同一般,有學者用「曾經的『兄弟』、今天的『冤家』」一語來形容。喬治亞人建立自己國家的時間比俄羅斯還要早些。不過,到了19世紀上半葉,喬治亞人的國家便被沙皇俄國兼並。十月革命之後,喬治亞一度宣布獨立,但不久就被蘇俄紅軍佔領。1921年2月,喬治亞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3月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同年年底作為聯邦成員加入蘇聯。1936年12月,喬治亞升格為直屬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包括斯大林在內的蘇聯許多重要領導人出自喬治亞。喬治亞在沙皇俄國時期是被征服者,在蘇聯時期則是從屬者,但是喬治亞人總是有一種揮之不去的自主情感。因此,在蘇聯還沒有解體的時候,喬治亞就於1990年11月4日發表獨立宣言並改國名為「喬治亞共和國」,1991年4月9日正式宣布獨立。為了抹去往日的陰影,喬治亞1995年8月通過的新憲法將國名定為「喬治亞」。獨立後,喬治亞積極靠近西方。
又是大國的賭盤
影響俄格關系的還有更為廣泛的國家因素,即喬治亞實際也是西方大國與俄羅斯博弈的「賭盤」。喬治亞國家不大,但地緣政治十分重要,西方國家把它作為從南方擠壓、遏制俄羅斯戰略空間的基地,而失去了中東歐、巴爾乾和波羅的海等傳統勢力范圍的俄羅斯當然不會輕易讓西方的如意算盤得逞。大國之爭反映在喬治亞內部,那就是親俄派和親西派之間沒完沒了的政治斗爭。在2003年的所謂「顏色革命」和2007年大規模反政府的示威遊行的背後,都可以看到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的影子。為了擠壓俄羅斯,北約在1997年和2002年的兩輪東擴把中歐、巴爾干半島北部國家以及波羅的海三國接納進來之後,今年又開始醞釀第三輪東擴,其主要對象之一就是喬治亞,喬治亞有近73%的民眾希望加入北約。如果喬治亞和烏克蘭再加入,北約就把前沿陣地推進到了俄羅斯的西南和南部,在西南對它形成合圍之勢。俄羅斯深感危機,反應也比較強烈,認定這是「危險的信號」。因此,它不僅以恢復遠程戰略轟炸機在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黑海海域及北極地區上空例行戰斗值班飛行來示強,而且以向阿布哈茲增加維和部隊和支持南奧塞梯獨立來威脅北約和喬治亞。現在看來,北約和俄羅斯誰都不肯讓步,博弈還將持續下去,喬治亞在內憂外患的局面下同俄羅斯的關系也就更加難以相處。
目前看來,俄格關系一時還很難得到根本改善,但徹底破裂和全面爆發戰爭也不太可能。喬治亞與俄羅斯的經濟聯系比較密切,特別在電力、石油、天然氣等基本能源的供應方面喬治亞都要依靠俄羅斯。俄羅斯現正在謀求加入WTO,而喬治亞已經是該組織的成員。俄羅斯也不能不有所顧及。外高加索地區的形勢比較復雜,反映在這里的大國關系也很復雜。出於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慮,俄羅斯、西方大國和喬治亞都不會簡單行事,俄格之間的不和諧關系還將持續下去。

⑸ 俄羅斯與喬治亞為什麼發動戰爭

原因太復雜
格俄大規模武裝沖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斯德哥爾摩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負責人科爾奈認為,這一切起源於科索沃問題和北約布加勒斯特峰會。2004年薩卡什維利上台後,隨著美歐積極推動國際社會承認科索沃獨立,南奧和阿布哈茲問題「解凍」的速度加快。南、阿聯合獨聯體內存在領土爭端的其他兩個地區加快謀求國際承認,對格構成很大壓力。在此背景下,格於2004年恢復了對南奧的軍事行動,2006年派武裝警察進駐科多爾峽谷,並試圖控制連接俄與南奧的羅科斯基走廊,但其攻佔茨欣瓦利的嘗試屢以失敗告終。從那時起,薩卡什維利加快了軍事改革的步伐,格軍事實力和軍隊現代化水平迅速提升,在軍隊及武器裝備上取得了對南奧和阿布哈茲的優勢。

目前,格處於進入北約「成員國行動計劃」的關鍵時期,但布加勒斯特峰會幾乎終結了格藉助美國在年底加入北約的希望。輿論普遍認為,最大的障礙就是領土爭端問題。巴庫的政治分析家指出,7月賴斯的造訪重新給了薩卡什維利以鼓勵。而且,今年1月的格總統選舉結果表明,美國並未因這個「壞孩子」的冒險風格而減少對格加入北約的支持。實際上,2005年和2007年圍繞俄軍事基地撤出問題,格俄也一度接近戰爭狀態,在美國及其北約盟國的堅定政治支持下,俄最終妥協了。在解決格西南部的阿扎爾問題上,薩卡什維利也曾展現了他的強硬姿態,結果俄再度退讓,阿巴希澤流亡莫斯科。

格軍力的增強與俄的一再退讓,增強了薩卡什維利解決領土爭端問題的冒險心理。在今年1月總統競選時的講話中他許諾,將在新任期內「徹底而輕松地」解決南奧和阿布哈茲問題。不過,在南奧地區的軍事冒險取得成功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格獲得西方、主要是美國的軍事支持,直接後果就是俄美軍事沖突。在這一問題上,薩卡什維利似乎誤會了美國的意思。俄REGNUM新聞網援引美國一匿名高級外交官的話說,不久前美曾直接向格領導人表示美支持格為實現領土完整所做的努力,但格沒有機會贏得同俄的戰爭,必須通過外交方式解決加入北約問題。美國前國防部長威廉�6�1克恩也在8月9日表示,「如果他們現在是北約成員的話,那麼我們會根據北約章程第五款承擔起保衛喬治亞的責任」。基於上述原因,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安全問題專家克里斯多弗�6�1蘭頓表示,他不明白格為什麼走得這么遠。從這個意義上說,開戰的部分原因在喬治亞。

⑹ 斯大林的故鄉喬治亞,為何與俄羅斯為敵

可能是由於民族性格的問題,俄羅斯在「江湖上」的仇人實在太多了。不算俄羅斯的全球戰略對手美國(附跟班英國),芬蘭、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這些國家對俄羅斯都是刻骨的仇恨。如果你有膽量,可以在這些國家的大街上歌頌俄羅斯,你會收到很多爛番茄和臭雞蛋。

北邊約以阿拉扎尼河為界,河東是亞塞拜然,河西是喬治亞。阿拉尼河中游有一個面積較大的明蓋恰烏爾水庫(完全屬於亞塞拜然),但以明蓋恰烏爾水庫為界,喬治亞與亞塞拜然的南邊界多以陸地劃分為主。

喬治亞的南部是小高加索山脈,喬治亞與土耳其、亞美尼亞的邊界,就以小高加索山脈南部為界,也是人為的陸地劃分,沒有大江大河為界。

⑺ 面對俄羅斯200萬大軍,當年喬治亞為何還敢主動開戰呢

面對俄羅斯200萬大軍,喬治亞還敢主動開戰,是因為兩國之間有矛盾。

⑻ 喬治亞為什麼和俄羅斯打

因為南奧塞梯。
俄羅斯-喬治亞戰爭,是2008年8月8日至18日,喬治亞和俄羅斯為了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而爆發的戰爭。

⑼ 俄羅斯和喬治亞為什麼開戰

俄羅斯和喬治亞圍繞俄駐格軍事基地的矛盾由來已久。雖說第比利斯一直在敦促莫斯科撤軍,格議會本月10日通過的一項決議還是以其強硬的措辭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份決議指出,俄駐格軍事基地不具有任何法律地位,俄必須在今年5月15日之前提出撤軍時間表,否則格將採取單方面措施結束這些基地的存在。耐人尋味的是,莫 斯科對此做出的反應相當平和。拉夫羅夫外長對新聞界發表談話時表示,喬治亞行政機構並不支持議會通過的這項決議,俄格雙方將就有關問題繼續談判。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喬治亞保留了4個軍事基地,分別設在瓦季阿尼、古達烏塔、阿哈爾卡拉基和巴統。根據兩國1999年在伊斯坦布爾發表的聯合聲明,俄羅斯削減了在喬治亞的軍事存在。除設在第比利斯的俄駐外高加索俄軍集群司令部外,俄羅斯僅保留了在阿哈爾卡拉基和巴統的兩個軍事基地。圍繞這兩個基地的駐扎時間和條件等問題,俄格雙方始終沒有達成協議。俄方強調,從格撤軍之前要在俄境內興建新的軍事設施,這一工程投資巨大,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喬治亞則要求俄羅斯在3年內撤出軍事基地。 俄格爭論的焦點看似撤軍時間和資金數額,其實這並非問題的實質。雙方在地區安全問題上存在著原則分歧。在莫斯科看來,駐格軍事基地的命運關乎俄能否繼續對外高加索地區局勢施加影響力。 此間輿論分析說,俄羅斯在外高加索地區的戰略合作夥伴是亞美尼亞。俄羅斯同亞美尼亞關系密切,而且還在該國部署了規模較大的軍事基地。從政治角度看,駐亞美尼亞軍事基地沒有什麼令莫斯科擔憂之處。但俄羅斯同亞美尼亞之間沒有邊界,俄向駐亞軍事基地提供給養必須以喬治亞為過境通道。喬治亞不僅反俄情緒強烈,而且同美國保持著密切的軍事合作,俄羅斯擔心從喬治亞撤軍後過境通道也將隨之關閉。如此一來,俄駐亞美尼亞軍事基地同大本營之間的聯系將變得十分脆弱,俄在整個外高加索地區的影響力也會受到威脅。 從地緣角度看,俄羅斯在外高加索的進退還有可能影響到它在中亞地區的地位。分析人士指出,中亞國家一直希望擺脫對俄羅斯輸油管道的依賴,正在興建的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管道工程已經折射出各方在地緣戰略方面的不同考慮。俄撤出駐格軍事基地後,中亞國家有可能進一步加強同外高加索國家的合作,將這一地區當成自己向西方出口能源產品的通道。 聯繫到這些背景,人們就不難理解軍事基地問題在俄格關系中處於何等重要的位置。莫斯科並非不想改善同第比利斯的關系,但是雙邊關系的改善無論如何不能削弱俄羅斯在外高加索地區的軍事存在。這始終是俄羅斯處理同喬治亞關系時的底線。不過,一味強硬也並非良策,俄目前的做法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方面,喬治亞有可能繼續採取單方面行動,激化兩國在軍事基地問題上的矛盾;另一方面,其他原蘇聯國家將因此加大對莫斯科的戒心,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將借機指責莫斯科的外交政策仍有「帝國情結」。 人們注意到,堅持原則立場的同時,俄在撤軍期限等具體問題上也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就在格議會通過強硬決議的當天,俄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局局長馬祖爾克維奇上將發表談話說,從喬治亞撤出軍事基地至少需要3年至4年的時間,在今後的談判過程中俄國防部將堅持這一立場。喬治亞官方人士立即對此做出反應,稱俄羅斯開始在撤軍問題上表現出現實的態度。 俄羅斯在國外的駐軍集中在獨聯體國家,除在喬治亞的基地外,還在塔吉克、摩爾多瓦、烏克蘭、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吉爾吉斯斯坦建有軍事基地。對俄羅斯而言,這些基地不僅擁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價值,同時也是保持對獨聯體國家影響力的現實手段。隨著西方大國對獨聯體事務介入程度的加深,如何強化上述軍事存在已成為莫斯科亟待考慮的課題。

閱讀全文

與喬治亞為什麼和俄羅斯開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