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視劇「大商道」里的庫倫是指現在的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嗎
是。
② 清朝時庫侖是今天那裡
清朝時庫倫即現在的烏蘭巴托,是蒙古國首都,位於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脈南端,鄂爾渾河支流圖拉河畔,地處北緯48度23分32秒,東經107度17分58秒,海拔1351m。
烏蘭巴托市距中國邊境718公里,距俄羅斯邊境542公里。
烏蘭巴托始建於1639年,當時稱「烏爾格」,1778年起,「烏爾格」逐漸定居於現址附近,並取名「庫倫」和「大庫倫」,蒙古語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庫倫為烏蘭巴托,並定為首都,意思是「紅色英雄城』。
(2)俄羅斯庫倫塔在哪個塔里擴展閱讀:
1、自然資源
2015年烏蘭巴托開採煤礦,自然資源豐富,可以提供國內70%的石油需求。烏蘭巴托正在建設可發展能源,預計2021年可出口本國電能至俄羅斯。
2、人口分布
烏蘭巴托常住人口143.5萬人,人口密度為305人/平方千米,烏蘭巴托市居住著許多民族和種族,其中喀爾喀蒙古人佔88%,哈薩克人佔2%,杜爾伯特人佔1.5%。
此外,還有巴亞特、達里崗嘎、烏梁海、扎格欽、達爾哈德、圖爾古特、烏格勤德、烏干圖等種族。烏蘭巴托市民平均年齡非常輕,30歲以下的人口高達74%,有「世界上最年輕的城市」之名。
③ 中國通往蒙古國的口岸有哪些
共對蒙古國開放有10個口岸,它們分別是:
二連浩特鐵路口岸、二連浩特公路口岸、策克公路口岸、甘其毛都公路口岸、珠恩嘎達布其公路口岸、阿日哈沙特公路口岸、滿都拉公路口岸、額布都格水運口岸、阿爾山公路口岸、巴格毛都公路口岸。
以下對五個口岸簡介:
1、二連浩特(鐵路)口岸
該口岸位於中蒙邊界815號界標附近。是中國通往蒙古國的唯一鐵路口岸,與蒙古共和國扎門烏德口岸隔界相望,過貨能力350萬噸,也是歐亞大路橋中的重要戰略樞紐。二連浩特口岸城市轄區面積4015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8平方公里,現有人口近10萬人。
該口岸為國際性常年開放口岸,周末正常開放。口岸開放期間,中方工作時間為北京時間8:00—18:00;蒙方工作時間為烏蘭巴托時間8:00—18:00(夏令時為9:00—19:00)。
2、策克口岸—西伯庫倫
該口岸位於中蒙邊界572號界標附近。策克口岸連接額濟納與蒙古國的南戈壁省。南戈壁省同樣是地廣人稀,口岸貿易以煤炭為主。在口岸北100多公里處,是蒙古國的納林蘇海煤田。豐富的煤田資源通過這個口岸入境,繼而運往酒泉或烏海。
隨著臨(河)哈(密)鐵路與高速公路的建設,阿拉善不僅是歐亞大陸橋上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中國很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口岸上每天拉運煤炭的車輛排成超過一公里的長龍,但其他商貿不多。口岸通道為中蒙邊界策克—西伯庫倫邊防會談會晤通道。
該口岸為雙邊性常年開放口岸。口岸開放期間,中方工作時間為北京時間8:00—17:00;蒙方工作時間為烏蘭巴托時間8:00—17:00(夏令時為9:00—18:00)。
3、甘其毛都口岸—嘎舒蘇海圖
該口岸位於中蒙邊界703號界標附近。該口岸地處半乾旱草原之中、自然環境差,沙塵天氣較多。該口岸設計年貨運能力20萬噸,年客運能力10萬人。甘其毛道口岸對應的蒙古國南戈壁省礦產資源豐富,擁有大量的煤、銅、金礦,礦產儲量大、品位高,開采價值十分可觀。
目前該口岸主要過貸為從蒙古國進口原煤,開設了煤車專用通道。口岸通道為中蒙邊界甘其毛都—嘎舒蘇海圖邊防會談會晤通道。
該口岸為雙邊性季節開放口岸。口岸開放時間為每年3月、5月、8月、11月的16日至30日。口岸開放期間,中方工作時間為北京時間8:00—17:00;蒙古工作時間為烏蘭巴托時間8:00—17:00(夏令時為9:00—18:00)。
4、珠恩嘎達布其口岸—畢其格圖
該口岸位於中蒙邊界1046號界標附近。珠恩嘎達布其口岸位於滿洲里和二連浩特之間,對內輻射內蒙古中東部地區,並向南延伸到東北和華北腹地,距北京、呼和浩特、沈陽、錦州均在900公里以內;對應蒙古國蘇赫巴托省畢其格圖口岸,輻射蒙古國蘇赫巴托省、東方省、肯特省3個省,距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市860公里。
現珠恩嘎達布其口岸以逐漸發展成為以原油、煤炭、螢石等礦能產品,飼草、活馬、羊絨、皮張等畜牧業產品以及建材機電、生活用品等多元型發展的綜合型口岸。口岸通道為中蒙邊界珠恩嘎達布其—畢其格圖邊防會談會晤通道。
該口岸為國際性常年開放口岸。口岸開放期間,中方工作時間為北京時間8:00—17:00;蒙方工作時間為烏蘭巴托時間8:00—17:00(夏令時為9:00—18:00)。
5、阿爾山口岸—松貝爾
該口岸位於中蒙邊界1382號界標附近。阿爾山至蒙古國喬巴山的鐵路,就可以形成東聯朝鮮、韓國、日本、西進蒙古、俄羅斯直至歐洲的國際大通道,這也是聯合國規劃的新的一條歐亞大陸橋。"兩山"鐵路建設事宜也正在積極推進。
努木爾根河是一條中蒙界河,向北便匯入了哈拉哈河,它是聯系中蒙兩國人民的紐帶。哲羅魚是努木爾根河的特產。也是興安盟通往蒙古國東方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連接蒙古國口岸、連通中國與蒙古國貿易往來、推動旅遊開發、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一條重要通道。口岸通道在中蒙邊界1382號界標附近。
該口岸為國際性季節開放口岸。口岸開放時間為每年6月11日至30日、7月16日至30日、8月16日至9月25日。口岸開放期間,中方工作時間為北京時間8:00—17:00;蒙方工作時間為烏蘭巴托時間8:00—17:00(夏令時為9:00—18:0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連浩特口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策克口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甘其毛道口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珠恩嘎達布其口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爾山口岸
④ 西伯利亞聯邦區
(一)地理與地質概況
西伯利亞聯邦區地處俄羅斯聯邦亞洲部分的中部,面積約為514.5×104km2,佔全俄羅斯面積的30%,是俄羅斯面積最大的聯邦區,人口約1928萬。該區擁有貫通俄羅斯南北的北亞大河葉尼塞河及世界最深的淡水湖貝加爾湖,北臨北冰洋的拉普捷夫海、喀拉海,東鄰遠東聯邦區,西鄰烏拉爾聯邦區,南與哈薩克、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與中國接壤范圍狹小。西伯利亞聯邦區由12個聯邦主體構成,包括新西伯利亞州、阿爾泰共和國、阿爾泰邊疆區、布里亞特共和國、外貝加爾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克麥羅沃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鄂木斯克州、托木斯克州、圖瓦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中心城市為新西伯利亞,地理位置見圖5-30,各主體的情況介紹見表5-17。
圖5-30 俄羅斯西伯利亞聯邦區區域簡圖
表5-17 西伯利亞聯邦區主要構成
續表
(二)資源現狀與分布
1.燃料和能源原料
(1)石油和天然氣
西伯利亞聯邦區油氣遠景區集中在3個大的含油氣省,即西西伯利亞含油氣省的東部和東南部、勒拿-通古斯含油氣省和哈坦加-維柳伊含油氣省,有20個含油氣區。從行政區來看,包括了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亞州、托木斯克州、伊爾庫茨克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西伯利亞聯邦區烴類資源現狀見表5-18。石油探明初始資源總量佔24%,天然氣佔16%。
表5-18 西伯利亞聯邦區烴類資源基地現狀
(據А.И.Неволько,2012)
石油、天然氣和凝析油的探明儲量集中在165個油氣田中。石油儲量多產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尤魯布琴-托霍莫和萬科爾斯克油田群,而天然氣儲量則主要集中在伊爾庫茨克州的科維克金氣田群(圖5-31)。
這些油氣田群是向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的俄羅斯新的輸油系統供油和向設計中的西伯利亞天然氣運輸與天然氣加工企業供氣的主要油氣原料基地。截至2011年,其已發證的後備資源佔A+B+C1+C2級石油儲量的93%,天然氣佔86%。2009年以前西伯利亞聯邦區主要的油氣開采區是托木斯克州,每年開采大約(1000~1100)×104t石油,石油進入了西西伯利亞輸油管系統。2009年由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北部萬科爾斯克凝析油氣田的開發,同時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線一期工程投入使用,石油開采量開始加大,2010年西伯利亞聯邦區的石油開采水平比2008年高出一倍,達到2857.2×104t,其中有1500×104t進入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線。從2011年開始通過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線定期向中國供應石油。最近6年的油氣開采動態示於圖5-32。在此期間,西伯利亞聯邦區天然氣開采介於(56~76)×108m3之間。
圖5-31 西伯利亞聯邦區各主體油氣儲量分配
(據А.И.Неволько,2012)
圖5-32 2005~2010年西伯利亞聯邦區烴類原料開采趨勢圖
(據А.И.Неволько,2012)
天然氣資源主要供國內消費,2011年西伯利亞聯邦區石油開采量達到3400×104t。
2005~2011年期間,西伯利亞聯邦區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分別增長了大約8×108t石油和2600×108m3天然氣。在此期間,石油開采總量約1.35×108t,天然氣約440×108m3,就是說新增的油氣儲量比開采量多了近6倍。主要的油氣儲量增長中心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萬科爾斯克含油氣帶和伊爾庫茨克州的科維克金含油氣帶。
靠近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系統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和托木斯克州的地下資源遠景地段,無論是現在還是2020年之前都是優先開展油氣地勘工作的地區(圖5-33)。
(2)煤炭
在西伯利亞聯邦區內,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新西伯利亞州、克麥羅沃州、伊爾庫茨克州、哈卡斯共和國和圖瓦共和國的煤炭儲量已計入國家儲量平衡表。在這些區域以及在阿爾泰邊疆區、外貝加爾邊疆區、阿爾泰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境內擁有下列煤田:庫茲涅茨克、坎斯克-阿欽斯克、戈爾洛夫卡、通古斯、伊爾庫茨克、米努辛斯克、烏魯格-赫姆、連斯基、泰梅爾。2011年西伯利亞聯邦區的А+В+С1級煤炭儲量估計有152×108t,С2級儲量636×108t。儲量主要集中在克麥羅沃州(55.5%)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30.7%)。在這些煤田當中,最有價值的是庫茲涅茨克煤田(其А+В+С1級表內儲量佔到西伯利亞聯邦區褐煤儲量的33.2%)和坎斯克-阿欽斯克煤田(其褐煤儲量佔西伯利亞聯邦區褐煤儲量的51.9%)。克麥羅沃州的煤產量占整個聯邦區產量的68.6%,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煤產量占整個聯邦區的16.3%。西伯利亞聯邦區的煤有3種類型:褐煤佔54.6%,煙煤佔44.7%,無煙煤佔0.7%。12.4%的А+В+С1級表內儲量得到開發。西伯利亞聯邦區的煤平均年產量約為2.5×108t。
圖5-33 西伯利亞聯邦區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勘探工作部署圖
(據А.И.Неволько,2012)
(3)鈾
俄羅斯超過90%的鈾儲量集中在西伯利亞聯邦區的3個主體中,即外貝加爾邊疆區、布里亞特共和國和圖瓦共和國。到2011年1月1日為止,國家儲量平衡表統計了20個鈾礦床,其В+С1級表內儲量為11.27×104t(佔西伯利亞聯邦區儲量的94.5%),С2級儲量5.19×104t(佔92.9%)。普利阿爾貢礦山化工生產聯合體自由控股公司擁有12個鈾礦床的開采許可證,2010年采出2869t鈾。布里亞特共和國統計了13個礦床的鈾儲量:其中В+С1級儲量有6526t,С2級有3973t,表外資源量為66124t。除了希阿格達礦床儲量外,其餘鈾礦床只統計了表外資源量。2010年布里亞特共和國用堆浸法產出135t鈾。鑒於俄羅斯鈾的礦物原料基地的現況,只有在發現新的鈾礦省和產有可盈利開采鈾礦床的礦區情況下,才能成功解決現有問題。俄羅斯擁有相當多鈾的預測資源量,大部分集中在研究較少的東西伯利亞和西西伯利亞,約55%的預測資源量屬於P3級。
2.黑色金屬
(1)鐵
截至2011年1月1日,西伯利亞聯邦區А+В+С1級的鐵礦石儲量近74.9×108t(佔俄羅斯儲量的13%),C2級為33.8×108t。
西伯利亞聯邦區的戈爾納亞紹里亞、庫茲涅茨克山、戈爾內阿爾泰等地探明了一些矽卡岩-磁鐵礦礦床。鐵礦石主要集中在7個礦區:哈卡斯-薩彥(哈卡斯共和國),東薩彥,安加拉-皮特,中安加拉(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有22個礦床),安加拉-伊利姆和安加拉-卡塔(伊爾庫茨克州有11個礦床),涅爾琴斯克(尼布楚)-扎沃茨科伊,恰爾斯克(外貝加爾邊疆區有6個礦床)。最大的礦床是開采中的阿巴坎(哈卡斯共和國),其次依次是科爾舒諾沃、魯德諾戈爾斯克、塔委揚那(伊爾庫茨克州)、塔什塔戈爾、舍列格什、卡茲(克麥羅沃州),准備開採的鐵礦床是奇涅伊(外貝加爾邊疆區)和克拉斯諾亞羅沃(伊爾庫茨克州)。按照工業開發程度可以劃分如下:該聯邦區16.5%的儲量正在開發,12.5%准備開發,71%是未發證的後備資源。2011年該聯邦區采出了大約1700×104t鐵礦石。
(2)錳
該聯邦區錳礦主要位於克麥羅沃州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截至2011年1月1日,西伯利亞聯邦區А+В+С1+С2級錳礦石儲量為1.7×108t。所有表內礦床都發放了許可證,但實際上並沒有進行工業開采。最大的礦床是克麥羅沃州的烏辛斯克礦床,佔全俄羅斯儲量的55%。第二大的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波羅日斯克礦床,佔全俄羅斯儲量的12.7%。另外,克麥羅沃州的杜爾諾沃(Дурновское)礦床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馬祖利斯基(Мазульское)礦床也進行了小規模開采。2010年該聯邦區總共采出了1.55×104t錳礦石。
(3)鉻
西伯利亞聯邦區缺少鉻鐵礦礦石的表內儲量。到2003年1月1日為止,核定的預測資源量產於阿爾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外貝加爾3個邊疆區:Р2級為2350×104t,Р3級為2000×104t,占整個俄羅斯預測資源量的9%。
(4)鈦
西伯利亞聯邦區鈦儲量佔俄羅斯儲量的48.8%。到2011年1月1日為止,國家儲量平衡表統計的鈦(TiO2)儲量為:А+В+С1級6492×104t,С2級6193×104t,表外儲量1179×104t。主要集中在外貝加爾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克麥羅沃州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釩鈦磁鐵礦礦床中,約有一半是未發證後備資源。奇涅依鐵-鈦-釩礦床位於外貝加爾邊疆區北部,是西伯利亞最有遠景的原生鈦礦床之一。
在西伯利亞探明了下列鈦鐵礦-鋯石砂礦床:塔拉礦床(鄂木斯克州)、奧爾登斯科耶礦床(新西伯利亞州)、杜岡和格奧爾吉礦床(托木斯克州)、尼古拉耶夫礦床(克麥羅沃州)。克麥羅沃州的尼古拉耶夫礦床只有表外儲量。2010年,杜岡鈦鐵礦采選聯合企業自由控股公司對杜岡礦床南亞歷山大地段的鋯石-金紅石-鈦鐵礦礦砂進行了試驗性工業開采和加工,總共采出了3.16×104m3礦砂,損失了1500m3礦砂。試驗性采場的設計開采年限為6.6年。到2003年1月1日為止,西伯利亞聯邦區經核定的預測資源(TiO2)為:P1級8620×104t,P2級1.976×108t。
3.有色金屬
(1)銅
西伯利亞聯邦區是俄羅斯主要的銅產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諾里爾斯克-哈拉耶拉赫(Норильско-Хараелахская)成礦帶的「十月」礦床(佔俄羅斯聯邦А+В+С1級銅總儲量的25.5%)和塔爾納赫礦床(佔12.8%)都是大型硫化物銅鎳礦床,兩個礦床的開采量佔到俄羅斯開采量的61%,外貝加爾邊疆區的烏多坎含銅砂岩-頁岩礦床的銅儲量佔俄羅斯聯邦總儲量的22.7%。А+В+С1級銅表內總儲量為4394.1×104t,占已發證後備資源量的95%。2010年開采了49.8×104t銅,諾里爾斯克鎳采礦冶金聯合企業自由控股公司開采了其中的 97.1%,其中「十月」礦床占 84%,塔爾納赫礦床佔10.1%,諾里爾斯克1號礦床佔2.8%。
(2)鎳
俄羅斯探明的鎳儲量大部分(71%)集中在諾里爾斯克礦區的「十月」、塔爾納赫、諾里爾斯克1號等在采礦床。鎳國家儲量平衡表統計了(作為未發證後備礦床)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格羅祖博夫礦床、上金角礦床,以及圖瓦共和國霍武阿克瑟綜合礦床的鎳儲量。諾里爾斯克礦區的綜合礦質量上乘,在極地條件下可保證盈利開采。西伯利亞聯邦區鎳的預測資源有兩種工業成因類型:硫化物型(佔86%)主要分布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布里亞特共和國;硅酸鹽型(佔14%)主要分布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和阿爾泰邊疆區。諾里爾斯克地區的礦床提供了俄羅斯大部分的鎳產量(73.6%)。
(3)鉛
統計了西伯利亞聯邦區44個礦床鉛的表內儲量:В+С1級為1148×104t,С2級為435×104t。主要集中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托克敏斯科-奧克烈夫(Токминскоокревской)地區,僅該區的戈列夫黃鐵礦-多金屬礦床P1級鉛儲量就佔全俄羅斯總儲量的40%。位於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奧澤爾和霍洛德寧礦床,已准備進行開采。上述礦床的鉛儲量佔俄羅斯聯邦А+В+С1級全部鉛儲量的73.3%。2010年西伯利亞聯邦區開采出11.9×104t鉛,其中78.9%來自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開采戈列夫鉛鋅礦床的戈列夫公司。
(4)鋅
統計了46個礦床鋅的表內儲量:А+В+С1級為2944×104t,С2級為3005×104t。正在開發的工業級鋅的儲量只佔1.9%,89%的儲量准備開發,7.5%的鋅儲量是未發證的後備資源。統計了謝苗諾夫、阿爾加恰和哈普切蘭加礦床的表外鋅儲量。奧澤爾、霍洛德寧、戈列夫3個礦床的鋅儲量即佔到俄羅斯聯邦А+В+С1級全部鋅儲量的48.8%。2010年西伯利亞聯邦區開采出5.2×104t鋅。
(5)鋁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阿爾泰邊疆區及克麥羅沃州、新西伯利亞州有一些小型未開發的鋁土礦床。西伯利亞聯邦區統計了15個鋁土礦礦床的儲量。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鋁土礦儲量很少,僅佔俄羅斯聯邦鋁土礦儲量的6.4%,其鋁土礦礦床位於邊遠地區且鋁土礦質量差。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大部分探明鋁礬土儲量(60.6%)集中在岑特拉利諾耶中型礦床,其餘的是一些小型礦床。
(6)霞石
西伯利亞聯邦區統計了5個霞石礦床的儲量(其中兩個礦床只有表外儲量):1個在克麥羅沃州(佔俄羅斯儲量的2.1%),2個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佔全俄羅斯儲量的10%),哈卡斯共和國和圖瓦共和國各1個(佔俄羅斯儲量的6.8%)。該聯邦區А+В+С1級霞石儲量為8.36147×108t,其中10.2%為已發證後備資源。只有一個無需選礦且較富的霞石礦床,即克麥羅沃州的基亞-沙爾特礦床正在開發;剩下的礦床屬於未發證的後備資源。2010年基亞-沙爾特礦床開采了460×104t礦石,其儲量可以保證開采22年。
(7)銻
西伯利亞聯邦區統計了6個礦床的銻儲量,А+В+С1級銻的總儲量為90952t。其中,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烏傑列依金銻礦床銻儲量佔俄羅斯的15%。布里亞特共和國的霍洛德寧多金屬礦床和外貝加爾邊疆區的日普霍沙銻礦床的規模也較大。所有儲量均屬未發證後備資源。
(8)汞
統計了7個礦床汞的表內儲量:阿爾泰邊疆區2個,圖瓦共和國和阿爾泰共和國各2個,克麥羅沃州1個;阿爾泰共和國和圖瓦共和國還有2個表外礦床。上述礦床的А+В+С1級儲量為3095t(佔俄羅斯聯邦儲量的20%),C2級儲量為2368t,表外資源量1882t。尚未開采汞。
(9)錫
西伯利亞聯邦區錫的В+С1級儲量為78142t(佔俄羅斯總儲量的10.4%),С2級為100508t,表外儲量為112655t。統計了36個礦床(15個原生礦床,21個砂礦)的表內錫儲量:外貝加爾邊疆區28個(9個原生礦床,19個砂礦),伊爾庫茨克州4個(原生礦床),布里亞特共和國1個(原生礦床),新西伯利亞州2個(砂礦),圖瓦共和國1個(原生礦床)。2010年,西伯利亞聯邦區未進行錫的開采。
(10)鉬
鉬自由控股公司以哈卡斯共和國索爾礦床為基地開采出俄羅斯大部分的鉬。外貝加爾邊疆區的日列肯礦床和布格達亞礦床含有俄羅斯27%的中低質量的鉬礦石儲量。許多礦床的劣質礦石被列為非經濟級礦石,這種礦石儲量增長落後於其儲量消耗。西伯利亞聯邦區有22個鉬礦床,其中7個是網脈型礦床。其А+В+С1級儲量佔俄羅斯聯邦儲量的83%以上,С2級儲量佔70%以上。
(11)鎢
西伯利亞聯邦區有28個鎢礦床,其中11個是砂礦床。А+В+С1級WO3儲量為373357t(佔俄羅斯儲量的30%),С2級為67243t,表外儲量為173532t。2010年開采出963t鎢。
(12)鈮
俄羅斯大部分鈮儲量集中在西伯利亞聯邦區境內的3個礦床:伊爾庫茨克州的別洛濟馬礦床,外貝加爾邊疆區的卡圖金礦床,圖瓦共和國的烏盧格-坦澤克礦床,它們也是西伯利亞聯邦區鉭儲量最大的礦床。
(13)鋯
西伯利亞聯邦區的鋯儲量佔俄羅斯聯邦鋯儲量的43%,大部分鋯儲量集中在外貝加爾邊疆區的卡圖加綜合性稀有金屬礦床(其А+В+С1級儲量佔俄羅斯聯邦總儲量的36.1%)和圖瓦共和國的烏盧格-坦澤克綜合性稀有金屬礦床(佔34.3%)中。А+В+С1級表內儲量為351.2×104t,С2級為406.1×104t,表外儲量為141.4×104t,分布在6個礦床中(其中,2個原生礦床,4個砂礦床)。
(14)釩
西伯利亞聯邦區的大部分儲量(98.7%)產於外貝加爾邊疆區的奇涅伊鈦-磁鐵礦礦床中:C1級為239×104t,С2級為235×104t。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五氧化二釩儲量為6.24×104t。西伯利亞聯邦區尚未開采釩。
4.貴金屬
(1)金
探明的西伯利亞和遠東礦床儲量構成了俄羅斯聯邦金礦物原料基地的基礎。西伯利亞聯邦區 А+В+С1級探明表內金儲量居俄羅斯聯邦首位(佔俄羅斯聯邦探明金儲量的41.7%),其開采量(39.5%)位居第二。西伯利亞聯邦區 А+В+С1級表內金儲量為3438.8t,產於1719個礦床中。眾所周知,92%的儲量產於原生金礦床,8%產於砂礦床。
西伯利亞聯邦區大部分工業級金儲量(91.2%)產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和外貝加爾邊疆區的一些大型和特大型礦床(蘇霍伊洛格、奧林匹亞德、達拉孫、諾里爾斯克綜合礦床群、祖-霍爾巴等)中。936個礦床是已發證的後備資源,共擁有51.6%的工業級儲量。在西伯利亞已發證的後備資源中,各主體金的工業儲量不等,從13%(伊爾庫茨克州)到98%(哈卡斯共和國)。伊爾庫茨克州的原生金儲量獨占鰲頭,只有5.63%的儲量是已發證後備資源。這是因為,占該州儲量89.44%或者西伯利亞聯邦區三分之一儲量的蘇霍伊洛格礦床被列入了儲量表。在已發證後備資源中有64%是砂礦儲量。未發證的後備資源都是些極難開採的小型、偏遠、埋藏型低品位砂礦。2011年西伯利亞聯邦區采出了100多噸金。區內的大部分金產量來自於原生金礦床(76%)。西伯利亞聯邦區金的年產量大於1t的只有6個主體:外貝加爾邊疆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布里亞特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圖瓦共和國。
(2)銀
西伯利亞聯邦區已經探明和統計了105個銀礦床,分布於6個聯邦主體(布里亞特共和國、圖瓦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以及阿爾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外貝加爾3個邊疆區),所有礦床都是綜合性的,其中最大的是特大型的諾里爾斯克銅鎳礦床群和烏多坎砂岩銅礦床。西伯利亞聯邦區銀的表內儲量為:А+В+С1級32254t,С2級18684t,表外儲量5857t。2010年開采銀312t。96%的工業級儲量為已發證後備資源。
(3)鉑族金屬
俄羅斯幾乎全部(99%)的表內鉑族金屬儲量集中在諾里爾斯克礦區的3個綜合性銅鎳礦床(「十月」、塔爾納赫和諾里爾斯克1號)中。鉑族金屬是銅鎳礦石中的伴生組分。這些礦石中,大約1/3是高品位礦石,其中伴生的鉑族元素金屬含量比南非布希維爾德雜岩單一鉑族金屬礦床礦石中的鉑族元素含量(4.5~6g/t)還要高出一倍。在已發證後備資源中85%是А+В+С1級儲量。2010年西伯利亞聯邦區從地下采出了149.6t鉑族金屬。
(三)礦物原料基地發展方向
1.烴類原料
1)發展東西伯利亞和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油氣原料開采基地,保證達到俄羅斯能源戰略規定的油氣儲量和烴類開采量增長指標,以及規劃中的東西伯利亞—太平洋建立輸油管線的負荷水平。
2)准備建立天然氣開采原料基地。2007年9月3日經俄羅斯聯邦政府批准通過,由天然氣工業自由控股公司協助制定了《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建立向中國和其他國家出口天然氣的開采基地及運輸和供氣系統的規劃》。
3)西伯利亞聯邦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是開發貝加爾-阿穆爾鐵路干線影響帶的自然資源,包括在安加拉河上修建博古昌水電站,開發特大型蘇霍伊洛格金礦床、卡圖加稀有金屬礦床、烏多坎銅礦床、奇涅伊鐵-鈦-釩礦床、阿普薩特煤礦床,以及「青年」石棉礦床。總投資能力將達70億~100億美金(不含該段的石油和天然氣管線建設)。
2.金屬礦產
1)進一步擴大鈾礦物原料基地,為今後若干年的開采工作準備儲量。要完成這項任務就要在布里亞特共和國的維季姆坎地區和外貝加爾邊疆區的遠景區大力開展地勘工作,針對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邁梅恰-阿納巴爾地區的不整合型礦床以及西西伯利亞南部葉尼塞和庫倫達地區的層狀氧化帶型礦床開展普查工作。
2)開采西西伯利亞的大型鐵礦床,在托木斯克州建立新的礦物原料基地,在開發外貝加爾邊疆區別列佐夫和鐵嶺礦床的基礎上,建立新的冶金工廠。
3)在克麥羅沃州基礎設施較好的一些地區,進一步開發小型氧化錳礦床和大型烏辛斯克礦床,並在梅日杜利列琴斯克地區打造新的運輸系統。
4)開發比現在在采礦床(外貝加爾邊疆區的布格達亞礦床和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奧列基特坎礦床)質量還好的後備鉬礦床。開發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因庫爾和霍爾托松鎢礦床。
5)重新在奧爾洛夫和葉爾馬科夫礦床開采鉭、鈮和鋯,在塔塔爾、艾特卡、卡圖加礦床加強鈮的開采。開采伊爾庫茨克州一些新的最有遠景的(如別洛季馬和大塔格納)礦床。
6)開采托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亞州和鄂木斯克州的綜合性鈦-鋯砂礦床,在外貝加爾邊疆區奇涅伊和克魯奇納原生礦床的基礎上,組織鈦的開采和冶煉生產工作。
7)開發特大型烏多坎銅礦床。評估諾里爾斯克地區目前尚未查明的傳統礦產資源基地的前景,進一步研究東薩彥地區金角礦結和其他綠岩構造以及分異的超鎂鐵質和斜長岩帶的前景研究。
8)開發業已探明的並准備新的礦物原料基地:魯德內阿爾泰的多金屬礦床,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奧澤爾和霍洛德寧礦床,外貝加爾邊疆區的諾沃希羅卡和諾伊翁-托洛戈伊礦床,圖瓦共和國的克孜勒-塔什特格礦床。
9)評估在薩拉伊爾、下-安加拉、米努辛斯克和濱貝加爾地區建立原生鋁土礦礦物原料基地的可能性。重新開展鋁土礦普查工作,評估非鋁土礦原料,首先是鋁硅酸鹽(霞石、原鉀霞石、白榴石、培長石)及伴生組分的發現前景並進行預測。
10)開發伊爾庫茨克州的蘇霍伊洛格金礦床,開展普查評價工作,以便在外貝加爾邊疆區發現金斑岩銅礦型礦床,及在西伯利亞地台褶皺邊緣發現蘇霍伊洛格型和奧林匹亞德型礦床。
⑤ 庫倫現在是什麼城市
清朝時庫倫是現在的烏蘭巴托,是蒙古國首都,位於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脈南端,鄂爾渾河支流圖拉河畔,地處北緯48度23分32秒,東經107度17分58秒,海拔1351m。烏蘭巴托市距中國邊境718公里,距俄羅斯邊境542公里。
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在清代民初稱為庫倫或大庫倫,意為城圈,用作地名。原名烏爾格,後改稱庫倫,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改名烏蘭巴托市(意為紅色英雄城)。庫倫是外蒙古首府,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前身。烏蘭巴托始建於1639年,當時稱「烏爾格」,蒙語為「宮殿」之意,為喀爾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駐地。「烏爾格」在此後的150年中,游移於附近一帶。1778年起,逐漸定居於現址附近,並取名「庫倫」和「大庫倫」,蒙古語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庫倫為烏蘭巴托,並定為首都,意思是「紅色英雄城」。
烏蘭巴托是蒙古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工業,科技中心。烏蘭巴托有300多年歷史,始建於1639年,1778年起,逐漸定居於現址附近,並取名庫倫和大庫倫,蒙古語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庫倫為烏蘭巴托,並定為首都,意思是紅色英雄城。烏蘭巴托是一座具有濃郁草原風貌的現代化的都市。蒙古全國46%人口居住在烏蘭巴托,其中74%的人口是青壯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輕的城市之一。
⑥ 庫倫是中國地方、烏蘭巴托是蒙古對嗎
不對,庫倫是烏蘭巴托的別名,是蒙古國首都,在1924取得獨立後就不屬於中國領土范圍。
烏蘭巴托,別名庫倫,是蒙古國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工業,科技中心。烏蘭巴托始建於1639年,當時稱「烏爾格」,蒙語為「宮殿」之意,位於蒙古國北部圖拉河北岸,為喀爾喀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一世的駐地。
「烏爾格」在此後的150年中,游移於附近一帶。1778年起,逐漸定居於現址附近,並取名「庫倫」和「大庫倫」,蒙古語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庫倫為烏蘭巴托,並定為首都,意思是「紅色英雄城』。
蒙古國(蒙古語:Монгол улс ),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北、俄羅斯聯邦以南,是一個地處亞洲的內陸國家。首都及最大城市為烏蘭巴托。政治制度是議會制共和國。
蒙古,歷史上曾被匈奴、鮮卑、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統治。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國;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7世紀末,被納入清朝統治范圍。1921年,取得事實獨立;1924年,成立受前蘇聯控制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92年2月改國名為「蒙古國」。
⑦ 烏蘭巴托的導游詞
烏蘭巴托 意思是「紅色英雄城」,原名庫倫,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 (Ulan Bator) 是一座具有濃郁草原風貌的現代城市。它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面積47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4.2萬(2004年底) ,其中70%的人口是年輕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輕的城市之一。
烏蘭巴托位於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爾渾河支流圖拉河畔,海拔1351米。這里地處內陸,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最低氣溫達-40℃,夏季最高氣溫達35℃,年平均氣溫-2.9℃。烏蘭巴托南北兩面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圖拉河從城南的博格多山腳下自東向西緩緩流過,東西兩面為廣闊的草原,也是城市發展的走向。城市主要街區坐落在圖拉河北岸。市區沿著土拉河布局,呈狹長形,西部有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國際機場,市區南面有蒙古的聖山,山頂有蒙古人民革命紀念碑,可俯瞰全市。市中心有蒙古議會大樓,總統府和人民廣場。目前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商業設施均較不發達,市區內四處可見大片的蒙古包和簡易的木板房。連接中俄的鐵路貫穿烏蘭巴托,北至蘇赫-巴托爾,南抵中國內蒙古的二連浩特。
烏蘭巴托始建於1639年,當時稱「烏爾格」,蒙語為「宮殿」之意,為喀爾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駐地。「烏爾格」在此後的150年中,游移於附近一帶。1778年起,逐漸定居於現址附近,並取名「庫倫」和「大庫倫」,蒙古語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庫倫為烏蘭巴托,並定為首都,意思是「紅色英雄城』。
是蒙古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交通中心。市區沿著土拉河布局,呈狹長形,西部有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國際機場,市區南面有蒙古的聖山,山頂有蒙古人民革命紀念碑,可俯瞰全市。市中心有蒙古議會大樓,總統府和人民廣場。目前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商業設施均較不發達,市區內四處可見大片的蒙古包和簡易的木板房。連接中俄的鐵路貫穿烏蘭巴托,北至蘇赫-巴托爾,南抵中國內蒙古的二連浩特。
如今,烏蘭巴托已由蒙古昔日的宗教中心變成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附近的礦產資源主要是煤。全國大部分工廠企業設在這里,工業以輕工業和食品工業為主,全市工業總產值約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烏蘭巴托市地毯廠生產的純羊毛地毯多次獲得萊比錫國際博覽會獎牌,還有裘皮服裝、山羊絨和駝絨製品,成了該市主要的出口創匯產品。
烏蘭巴托是全國交通運輸的樞紐。這里有通向全國各省市的公路網和飛機航線,有鐵路同中國、俄羅斯相銜接。還有固定的航班開往北京和莫斯科。烏蘭巴托鐵路局同中國呼和浩特和天津市鐵路局在國際聯運方面有著密切的合作。烏蘭巴托鐵路局統管蒙古全國的鐵路及國際聯運,承擔著全國貨運周轉量的80%和客運周轉量的近50%。從烏蘭巴托向南北延伸的鐵路干線,不僅在蒙古經濟建設中發揮著巨大作用,而且是連接中蒙俄三國並繼續延伸的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文化教育方面,全國8所高等院校,這里就有7所。還有中等專科學校、職業技術學校和十年制中學。據統計,烏蘭巴託人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在上學。
烏蘭巴托市寬廣整齊、風景秀麗。它既是蒙古草原上一座古老的城市,又是一座新興的年輕城市。市內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在現代化樓群之中,傳統的蒙古包仍然可見。
烏蘭巴托同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和天津市結為友好城市。
烏蘭巴托位於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爾渾河支流圖拉河畔,海拔1351米。這里地處內陸,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最低氣溫達-40℃,夏季最高氣溫達35℃,年平均氣溫-2.9℃。烏蘭巴托南北兩面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圖拉河從城南的博格多山腳下自東向西緩緩流過,東西兩面為廣闊的草原,也是城市發展的走向。城市主要街區坐落在圖拉河北岸。
⑧ 庫倫的沙漠叫什麼名
塔敏查干沙漠。
塔敏查干是蒙古語(tamin chagan),塔姆的意思是地獄,塔敏是塔姆加詞綴表示所屬in構成,查乾的意思是白色,也指沙漠,這個意思在地名里常見。
塔敏查干沙漠自奈曼旗東部伸入到庫倫旗,曲折蛇行入科爾沁左翼後旗境內,呈東西走向,在庫倫北部坨甸區的南沿,海拔250米—300米之間。
庫倫旗是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下轄的一個旗,旗人民政府駐庫倫鎮。位於通遼市西南部。東鄰科爾沁左翼後旗,南接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和彰武縣,西連奈曼旗,北臨開魯縣。
(8)俄羅斯庫倫塔在哪個塔里擴展閱讀
沙漠的成因
1、不合理的農墾
在牧區出現了濫墾草場的現象,致使草場沙化急劇發展。
2、過度放牧
由於牲畜過多,草原產草量供應不足,使很多優質草種長不到結種或種子成熟就吃掉了。另外,像占牲畜總數一半以上的山羊,行動很快,善於剝食沙生灌木莖皮,刨食草根,再加上踐踏,使草原產草量越來越少,形成沙化土地,造成惡性循環。
3、不合理的樵採
樵採是造成我國灌溉綠洲和旱地農業區流沙形成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