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方國家有哪些
正北:俄羅斯、蒙古
西北:哈薩克、巴基斯坦
㈡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南方還是北方
聖彼得堡,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處於北緯59°~60° 、東經29°~30°之間,是俄羅斯的中央直轄市,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俄羅斯西北地區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是世界上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個,又被稱為俄羅斯的「北方首都」。
http://ke..com/link?url=4I5LJnV4VQKmeiKicW_dhyXqMkJfnYFCN8AReQp_Odp7RnwLNPvBKfEVKaiGFDT0b-8LElozNNbLF-oAifR9hklcyUfEHsIl0kFTiPDrO1e
㈢ 請問一下,俄羅斯包括哪些共和國和哪些州其行政區劃如何
俄羅斯聯邦主體列表編號 縮寫(ISO 3166-2) 聯邦主體 首府 聯邦管區 經濟區
共和國(республики,respubliki)
01 AD 阿迪格共和國
(Адыгея) 邁科普
(Майкоп) 南部 北高加索
02 BA 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
(Башкортостан) 烏法
(Уфа) 伏爾加 烏拉爾
03 BU 布里亞特共和國
(Бурятия) 烏蘭烏德
(Улан-Удэ) 西伯利亞 東西伯利亞
04 AL 阿爾泰共和國
(Алтай) 戈爾諾-阿爾泰斯克
(Горно-Алтайск) 西伯利亞 西西伯利亞
05 DA 達吉斯坦共和國
(Дагестан) 馬哈奇卡拉
(Махачкала) 南部 北高加索
06 IN 印古什共和國
(Ингушская) 馬加斯
(Магас) 南部 北高加索
07 KB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Кабардино-Балкарская) 納爾奇克
(Нальчик) 南部 北高加索
08 KL 卡爾梅克共和國
(Калмыкия) 埃利斯塔
(Элиста) 南部 伏爾加
09 KC 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
(Карачаево-Черкесская) 切爾克斯克
(Черкесск) 南部 北高加索
10 KR 卡累利阿共和國
(Карелия) 彼得羅扎沃茨克
(Петрозаводск) 西北部 北方
11 KO 科米共和國
(Коми) 瑟克特夫卡爾
(Сыктывкар) 西北部 北方
12 ME 馬里埃爾共和國
(Марий-Эл) 約什卡爾奧拉
(Йошкар-Ола) 伏爾加 伏爾加-維亞特卡
13 MO 莫爾多瓦共和國
(Мордовия) 薩蘭斯克
(Саранск) 伏爾加 伏爾加-維亞特卡
14 SA 薩哈共和國(雅庫特)
(Саха (Якутия)) 雅庫茨克
(Якутск) 遠東 遠東
15 SE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
(Северная Осетия-Алания) 弗拉季卡夫卡茲
(Владикавказ) 南部 北高加索
16 TA 韃靼斯坦共和國
(Татарстан) 喀山
(Казань,韃靼語:Qazan) 伏爾加 伏爾加
17 TY 圖瓦共和國
(Тыва) 克孜勒
(Кызыл) 西伯利亞 西西伯利亞
18 UD 烏德穆爾特共和國
(Удмуртская) 伊熱夫斯克
(Ижевск) 伏爾加 烏拉爾
19 KK 哈卡斯共和國
(Хакасия) 阿巴坎
(Абакан) 西伯利亞 西西伯利亞
20 CE 車臣共和國
(Чеченская) 格羅茲尼
(Грозный) 南部 北高加索
21 CU 楚瓦什共和國(恰瓦什)
(Чувашская (Чаваш)) 切博克薩雷
(Чебоксары) 伏爾加 伏爾加-維亞特卡
邊疆區(края,krai)
22 ALT 阿爾泰邊疆區
(Алтайский) 巴爾瑙爾
(Барнаул) 西伯利亞 西西伯利亞
23 KDA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
(Краснодарский) 克拉斯諾達爾
(Краснодар) 南部 北高加索
24 KYA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
(Красноярский)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Красноярск) 西伯利亞 東西伯利亞
25 PRI 濱海邊疆區
(Приморский) 符拉迪沃斯托克
(Владивосток) 遠東 遠東
26 STA 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
(Ставропольский) 斯塔夫羅波爾
(Ставрополь) 南部 北高加索
27 KHA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Хабаровский) 哈巴羅夫斯克
(Хабаровск) 遠東 遠東
州(области,oblast)
28 AMU 阿穆爾州
(Амурская) 布拉戈維申斯克
(Благовещенск) 遠東 遠東
29 ARK 阿爾漢格爾斯克州
(Архангельская) 阿爾漢格爾斯克
(Архангельск) 西北部 北方
30 AST 阿斯特拉罕州
(Астраханская) 阿斯特拉罕
(Астрахань) 南部 伏爾加
31 BEL 別爾哥羅德州
(Белгородская) 別爾哥羅德
(Белгород) 中部 中央黑土
32 BRY 布良斯克州
(Брянская) 布良斯克
(Брянск) 中部 中部
33 VLA 弗拉基米爾州
(Владимирская) 弗拉基米爾
(Владимир) 中部 中部
34 VGG 伏爾加格勒州
(Волгоградская) 伏爾加格勒
(Волгоград) 南部 伏爾加
35 VLG 沃洛格達州
(Вологодская) 沃洛格達
(Вологда) 西北部 北方經濟區
36 VOR 沃羅涅日州
(Воронежская) 沃羅涅日
(Воронеж) 中部 中央黑土
37 IVA 伊萬諾沃州
(Ивановская) 伊萬諾沃
(Иваново) 中部 中部
38 IRK 伊爾庫茨克州
(Иркутская) 伊爾庫茨克
(Иркутск) 西伯利亞 東西伯利亞
39 KGD 加里寧格勒州
(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ая) 加里寧格勒
(Калининград) 西北部 西北
40 KLU 卡盧加州
(Калужская) 卡盧加
(Калуга) 中部 中部
41 KAM 堪察加州
(Камчатская) 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
(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Камчатский) 遠東 遠東
42 KEM 克麥羅沃州
(Кемеровская) 克麥羅沃
(Кемерово) 西伯利亞 西西伯利亞
43 KIR 基洛夫州
(Кировская) 基洛夫
(Киров) 伏爾加 伏爾加-維亞特卡
44 KOS 科斯特羅馬州
(Костромская) 科斯特羅馬
(Кострома) 中部 中部
45 KGN 庫爾干州
(Курганская) 庫爾干
(Курган) 烏拉爾 烏拉爾
46 KRS 庫爾斯克州
(Курская) 庫爾斯克
(Курск) 中部 中央黑土
47 LEN 列寧格勒州
(Ленинградская) 聖彼得堡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西北部 西北
48 LIP 利佩茨克州
(Липецкая) 利佩茨克
(Липецк) 中部 中央黑土
49 MAG 馬加丹州
(Магаданская) 馬加丹
(Магадан) 遠東 遠東
50 MOS 莫斯科州
(Московская) 莫斯科
(Москва) 中部 中部
51 MUR 摩爾曼斯克州
(Мурманская) 摩爾曼斯克
(Мурманск) 西北部 北方
52 NIZ 下諾夫哥羅德州
(Нижегородская) 下諾夫哥羅德
(Нижний Новгород) 伏爾加 伏爾加-維亞特卡
53 NGR 諾夫哥羅德州
(Новгородская) 諾夫哥羅德
(Новгород) 西北部 西北
54 NVS 新西伯利亞州
(Новосибирская) 新西伯利亞
(Новосибирск) 西伯利亞 西西伯利亞
55 OMS 鄂木斯克州
(Омская) 鄂木斯克
(Омск) 西伯利亞 西西伯利亞
56 ORE 奧倫堡州
(Оренбургская) 奧倫堡
(Оренбург) 伏爾加 烏拉爾
57 ORL 奧廖爾州
(Орловская) 奧廖爾
(Орёл) 中部 中部
58 PNZ 奔薩州
(Пензенская) 奔薩
(Пенза) 伏爾加 伏爾加
59 PER 彼爾姆州
(Пермская) 彼爾姆
(Пермь) 伏爾加 烏拉爾
60 PSK 普斯科夫州
(Псковская) 普斯科夫
(Псков) 西北部 西北
61 ROS 羅斯托夫州
(Ростовская) 頓河畔羅斯托夫
(Ростов) 南部 北高加索
62 RYA 梁贊州
(Рязанская) 梁贊
(Рязань) 中部 中部
63 SAM 薩馬拉州
(Самарская) 薩馬拉
(Самара) 伏爾加 伏爾加
64 SAR 薩拉托夫州
(Саратовская) 薩拉托夫
(Саратов) 伏爾加 伏爾加
65 SAK 薩哈林州
(Сахалинская) 南薩哈林斯克
(Южно-Сахалинск) 遠東 遠東
66 SVE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
(Свердловская) 葉卡捷琳堡
(Екатеринбург) 烏拉爾 烏拉爾
67 SMO 斯摩棱斯克州
(Смоленская) 斯摩棱斯克
(Смоленск) 中部 中部
68 TAM 坦波夫州
(Тамбовская) 坦波夫
(Тамбов) 中部 中央黑土
69 TVE 特維爾州
(Тверская) 特維爾
(Тверь) 中部 中部
70 TOM 托木斯克州
(Томская) 托木斯克
(Томск) 西伯利亞 西西伯利亞
71 TUL 圖拉州
(Тульская) 圖拉
(Тула) 中部 中部
72 TYU 秋明州
(Тюменская) 秋明
(Тюмень) 烏拉爾 西西伯利亞
73 ULY 烏里揚諾夫斯克州
(Ульяновская) 烏里揚諾夫斯克
(Ульяновск) 伏爾加 伏爾加
74
CHE 車里雅賓斯克州
(Челябинская) 車里雅賓斯克
(Челябинск) 烏拉爾 烏拉爾
75 CHI 赤塔州
(Читинская) 赤塔
(Чита) 西伯利亞 東西伯利亞
76 YAR 雅羅斯拉夫爾州
(Ярославская) 雅羅斯拉夫爾
(Ярославль) 中部 中部
聯邦直轄市(федеральные города,federalnyye goroda)
77 MOW 莫斯科(Москва) 中部 中部
78 SPE 聖彼得堡(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西北部 西北
自治州(автономная область,avtonomnaya oblast)
79 YEV 猶太自治州
(Еврейская) 比羅比詹
(Биробиджан) 遠東 遠東
民族自治區(автономные округа,avtonomnyye okruga)
80 AGB 阿加布里亞特自治區
(Агинский-Бурятский) 阿金斯科耶
(Агинское) 西伯利亞 東西伯利亞
81 KOP 科米彼爾米亞克自治區
(Коми-Пермяцкий) 庫德姆卡爾
(Кудымкар) 伏爾加 烏拉爾
82 KOR 科里亞克自治區
(Корякский) 帕拉納
(Палана) 遠東 遠東
83 NEN 涅涅茨自治區
(Ненецкий) 納里揚馬爾
(Нарьян-Мар) 西北部 北方
84 TAY 泰梅爾(多爾干-涅涅茨)自治區
(Таймырский (Долгано-Ненецкий)) 杜金卡
(Дудинка) 西伯利亞 東西伯利亞
85 UOB 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自治區
(Усть-Ордынский Бурятский) 烏斯季奧爾登斯基
(Усть-Ордынский) 西伯利亞 東西伯利亞
86 KHM 漢特-曼西自治區
(Ханты-Мансийский) 漢特-曼西斯克
(Ханты-Мансийск) 烏拉爾 西西伯利亞
87 CHU 楚科奇自治區
(Чукотский) 阿納德爾
(Анадырь) 遠東 遠東
88 EVE 埃文基自治區
(Эвенкийский) 圖拉
(Тура) 西伯利亞 東西伯利亞
89 YAN 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
(Ямало-Ненецкий) 薩列哈爾德
(Салехард) 烏拉爾 西西伯利亞
㈣ 俄羅斯有哪些地方
俄羅斯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以下舉出部分例子:
1、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處於北緯59°~60° 、東經29°~30°之間,是俄羅斯的中央直轄市,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俄羅斯西北地區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是世界上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個,又被稱為俄羅斯的「北方首都」。
2、葉卡捷琳堡
葉卡捷琳堡始建於1723年,以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是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區中心城市、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首府,也是烏拉爾和俄羅斯聯邦重要工業、交通、貿易、科學、文化中心。
3、伏爾加格勒
伏爾加格勒是俄羅斯城市名,1925-1961年名為斯大林格勒,舊名察里津,城市位於伏爾加河畔,受伏爾加河的滋潤,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歷來被稱為俄羅斯的「南部糧倉」。
4、新西伯利亞
行政區位上新西伯利亞是新西伯利亞州的首府,該州則屬於俄羅斯新劃分的七個頂級行政區中西伯利亞聯邦管區的一部份,也是整個西伯利亞地區最大城市。新西伯利亞城市人口,在俄羅斯國內僅次於莫斯科與聖彼得堡。該城境內工廠非常多,並擁有一些俄羅斯最好的大學、博物館和劇場。
5、索契
索契位於俄羅斯聯邦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與喬治亞接界處、黑海沿岸,南北寬40-60公里,東西長145公里,是俄羅斯最狹長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城市之一。 索契城建立於160年前,是黑海邊俄羅斯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4年,城市有37萬人,但每年接待遊客超過300萬,是全球著名的黑海海濱度假城市。
㈤ 俄羅斯的國家全名叫什麼
俄羅斯全名為俄羅斯聯邦。
俄羅斯聯邦(俄: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Russian Federation)又稱俄羅斯(俄:Россия,英:Russia),簡稱俄聯邦、俄 。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5)俄羅斯北方國家是哪些擴展閱讀:
公元9世紀,在建立以基輔為中心的古羅斯國家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俄羅斯人的祖先古羅斯部族人(東斯拉夫人),並成為此後國家名稱。
「俄羅斯」這個稱呼是中國人通過較早接觸俄羅斯人的蒙古人學來的,在蒙古語中很少有以輔音R開頭的,而蒙古人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往往都要加上相應的母音O,因此「羅斯」在蒙古語便譯為OROS,第一個音節為O。這也是中國元朝史籍中稱為「斡羅斯」或「鄂羅斯」的原因。
到了明朝,中俄聯系中斷,直到明末中俄才有直接接觸,那時候中漢人便直譯為「羅剎」。羅剎國這一稱呼直到清初仍舊存在,比如康熙帝下令編纂的中俄交涉史料就定名為《平定羅剎方略》。
但清朝的統治民族是滿洲族,受蒙古族影響較深,故採取源於蒙古語的間接音譯,在康熙以後統一稱為「俄羅斯」並沿用至今,俄羅斯帝國簡稱沙俄,即沙皇俄國。
㈥ 俄羅斯北方首都聖彼得堡有哪些必看的景點嗎
聖彼得堡不愧是俄羅斯的文化首都。這里有很多的一流博物館、音樂廳、劇院和圖書館。盡管這些是在18世界建造的,時間比較久遠,但是涅瓦河上的城市-聖彼得堡依然在文化領域上遙遙領先,是一座當之無愧的文化城市。
1、艾爾米塔什國家博物館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大名,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慕名而來,這里有大量針對的展品,展品數量超過300萬件。一座建築根本容納不了這么多展品,遊客們至少需要參觀5個建築,才能盡數觀看所有展品。
2 、藏珍館
藏珍館擁有300年的歷史了,珍藏館其實應叫做彼得大帝人類學、人種學博物館。建館之初到現在旅客絡繹不絕,這里有著不尋常的奇跡,你可以親眼見證。
3、聖彼得堡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不僅包括主體建築-具有傳奇色彩的彼得巴甫洛夫要塞,還包括彼得巴甫洛夫大教堂和其他7個建築:什利謝利布爾斯克要塞、勝利廣場列寧格勒英雄守護者紀念碑及名人故居等。
4、緬希科夫宮
緬希科夫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想必大家都知道他,他是彼得一世的戰友,也是第一位聖彼得堡省督。您是否知道緬希科夫宮是聖彼得堡第一座用石頭建造的宮殿?
5 俄羅斯博物館
所有年齡段的喜歡繪畫藝術的人們應該都會喜歡俄羅斯博物館。這里有10到19世紀俄羅斯的藝術作品,各種主題及藝術手法一定會讓遊客們驚詫不已。
6 聖以撒大教堂
這就是一個建築奇跡,大教堂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觀和內部裝修。百米的建築由112個柱子支撐起來,內部面積有4000平方公里。室內的裝修也非常完美:300個浮雕及各式雕塑、彩花玻璃等。
7 滴血大教堂
教堂的名稱、藝術建築創作、琺琅飾品及寶石都打上了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烙印,從獨一無二精緻的地毯到教堂的穹頂都是偉大的傑作。這是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教堂,位置就建在沙皇遭到致命重傷的地方。
㈦ 俄羅斯北邊是哪個國家
俄羅斯北邊是地理意義上的最北——北極,沒有其他國家
但地球是圓的,這個方向一直過去(地理上說事先北再南)是加拿大、美國
㈧ 俄羅斯分為哪幾個國家
俄羅斯有22個自治共和國
俄羅斯境內的民族成分復雜多樣,因此在俄羅斯聯邦中央政府之下又成立了很多自治共和國。這些自治共和國和其他州、自治州、自治區、邊疆區和聯邦直轄市一樣屬於俄羅斯聯邦的一級行政單位。
目前來講,這樣的一級行政單位在俄羅斯有85個,分別是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1個自治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和3個直轄市。在這二十二個共和國里,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總統,它們享受著比自治區和自治州更大的自治權利。
主要城市
莫斯科:首都,位於東歐平原。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交通樞紐,還是機械工業和紡織工業中心。是僅次於英國倫敦的歐洲第二大城市,已有800年的歷史。人口約850萬(截至2002年12月)。
聖彼得堡:全國第二大城市,被譽為「北方之都」,西北聯邦區首府。地處波羅的海沿岸的綜合性工業中心。著名的艾爾米他日博物館,又名「冬宮」。
葉卡捷琳堡:全國經濟第三大、人口第五大城市,烏拉爾聯邦區首府。地處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俄羅斯
㈨ 俄羅斯周邊有哪些國家
俄羅斯周邊的國家有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中國等國家。介紹如下:
1、挪威, 意為「通往北方之路」,是北歐五國之一,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挪威領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漫長曲折,沿海島嶼很多,被稱為「萬島之國」,領土與瑞典、芬蘭、俄羅斯接壤,屬地還包括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首都為奧斯陸。
2、芬蘭,位於歐洲北部,北歐五國之一,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國土總面積33.8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00公里,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
3、愛沙尼亞共和國,簡稱愛沙尼亞,與南方的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並稱為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位於波羅的海東岸,芬蘭灣南岸,西南瀕臨里加灣,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脫維亞和俄羅斯接壤。
4、拉脫維亞共和國,簡稱拉脫維亞。國名源自民族語,意為「鎧甲」,「金屬制的服裝」,是一個位於歐洲東北部的議會共和制國家。西鄰波羅的海,與在其北方的愛沙尼亞及在其南方的立陶宛共同稱為波羅的海三國。東與俄羅斯、白俄羅斯二國相鄰,全國總面積64589平方公里。
5、白俄羅斯共和國,簡稱白俄羅斯,是位於東歐的內陸國家。東及北部與俄羅斯為鄰,南部與烏克蘭接壤,西部同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毗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