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蘇聯為什麼改名俄羅斯
蘇聯是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組成,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簡稱,解體後,加盟共和國中的俄羅斯接替了前蘇聯的大部分工業和農業地區,就是現在的俄羅斯。
其實俄羅斯這個稱呼,早在公元9世紀左右就開始出現了,十四世紀後期,伊凡三世把俄羅斯的土地聯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國家,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國內有大約160個民族,俄羅斯族則占據總人口的80%。
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語:Russian Federation),亦稱俄羅斯(俄語:Россия,英語:Russia),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半總統制共和國。
位於亞歐大陸北部,地跨亞歐大陸兩大洲,國土面積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俄羅斯是五大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此外,它還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金磚國家之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俄羅斯
『貳』 前蘇聯為什麼改名叫俄羅斯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簡稱蘇聯,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22,402,200 平方公里),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根據蘇聯憲法,蘇聯是聯邦制國家,由15個平等權利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盟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首都為莫斯科,武裝力量名稱為紅軍。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故在解體前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並對議案擁有否決權。1991年12月25日19時32分蘇聯紅旗從克里姆林宮上降落,代之的是白、藍、紅三色俄羅斯聯邦國旗,蘇聯解體,從此正式成為歷史。而俄羅斯則接管了蘇聯的大部分工業和農業地區,即現在的俄羅斯。
『叄』 蘇聯是如何變成俄羅斯的
蘇聯為什麼解體的原因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嚴重的經濟危機。從50年代後期起,美蘇開始爭霸。沉重的軍備負擔及經濟體制上的種種弊病(如為了滿足軍事上的需求,蘇聯一貫側重發展軍火工業和重工業,導致農、輕、重比例失調。)嚴重影響了蘇聯經濟的健康發展。盡管從50年代赫魯曉夫上台起,蘇聯幾任領導人都曾對舊經濟體制進行改革,但見效甚微。進入80年代,長期積累的經濟惡果導致蘇聯經濟急劇惡化。到1991年2月,國民生產總值下降20%,財政赤字達3000億盧布,通貸膨脹率高達300%,經濟已全面萎縮。第二,社會動盪不安,否定歷史、反馬克思主義的各種思潮泛濫。蘇聯否定歷史的思潮可上溯到50年代赫魯曉夫執政期間。1956年,赫魯曉夫在蘇共20大上作了《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批判了斯大林的一些錯誤,在社會上引起震動,進而引發了一股全盤否定斯大林,否定歷史、否定社會主義的政治「暗流」。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掀起第二次重評斯大林的浪潮,使「暗流」發展成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思潮,並進一步蔓延。戈爾巴喬夫極力主張的以「多元化」、「公開性」、「民主化」為核心的新思維及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在蘇聯的泛濫,進一步搞亂了人們的思想,導致人們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產生嚴重動搖。同時,右翼勢力和民族分離主義思潮抬頭,社會矛盾、民族矛盾急劇激化。第三,西方勢力的影響。西方國家一直以蘇聯為主要對手,以軟化、肢解的手法推行和平演變戰略。如為了鼓勵實施「新思維」的內部演變政策,西方給予蘇聯某些好處,以達到穩住蘇聯的目的;另一方面西方又繼續鼓勵蘇聯民族主義分子鬧獨立搞分裂,以達到最終肢解蘇聯的目的。
解體後的國家分別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俄羅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烏克蘭、喬治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
『肆』 為什麼蘇聯解體後變成了俄羅斯
葉利欽認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中除了俄羅斯的都應該分離,所以他主動推動蘇聯解體並成立俄羅斯聯邦,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大部分遺產,也是蘇聯的最重要主體。勉強可以如你所說蘇聯解體變成了俄羅斯,很勉強
『伍』 蘇聯是咋解放的.為什麼改為叫俄羅斯
1917 年 3 月,俄羅斯帝國爆發二月革命,導致沙皇下台,俄羅斯帝國解體。出現 列寧宣布一切權力歸蘇維埃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俄語意為「代表會議」)並存的局面。最後以列寧為首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左翼(布爾什維克)聯合其它極左翼政黨在聖彼得堡發動叛亂,於 1917 年 11 月 7 日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史稱「十月革命」。革命後改國名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俄羅斯或俄羅斯聯邦或蘇維埃俄國或蘇俄(1922 年蘇聯成立後蘇俄成為歷史名稱)。1991 年 12 月 25 日蘇聯解體,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決定改國名為俄羅斯聯邦。
『陸』 蘇聯怎麼解體怎麼又變成了俄羅斯
蘇聯是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是由東歐各個社會主義國家組成的 上世紀末東歐劇變 1991年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辭職 標志著蘇聯解體 蘇聯並不是俄羅斯 俄羅斯只是蘇聯最大的一個共和國 當然解體後就不存在蘇聯這個國家了
『柒』 蘇聯怎麼變成俄羅斯的
蘇聯當年很強大。美國對蘇聯及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平和演變,培養代理人,滲透反 共思潮。
蘇聯在八十年代末時,與我國現在的社會狀態相近,反對布爾什維克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沒有資本主義制度好,總之,西方一切都好。
美國在蘇聯培養的代理人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等逐步掌握了實權。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在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辭職、並解散布爾什維克(俄共),將國家權力和核密碼箱移交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自此蘇聯解體,各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
我們千萬千萬不能走蘇聯的老路。
『捌』 俄國為什麼從蘇聯變成了俄羅斯
蘇俄在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之後成立了臨時政府。但是這個臨時政府並不是很團結,後來,布爾什維克黨奪權,成立了蘇聯,時間是1922年。之後列寧帶領蘇聯人民走出了戰爭的陰影。當列寧去世之後,斯大林上台。斯大林推行斯大林模式。這是一種計劃經濟,也就是這樣的「計劃」將蘇聯推入無底深淵的。由於蘇聯長期的發展導致了輕重工業嚴重的失調,而且常年的軍備競賽導致蘇聯體系臃腫,內憂外患。在強大的經濟浪潮的沖擊下,和「布拉格之春」的夭折之下,東歐各國紛紛推出蘇聯,蘇聯經濟嚴重危機。蘇聯人只能宣布解體。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淪為三流國家,只能通過販賣技術來維持國家財政。
『玖』 蘇聯為什麼改名為俄羅斯了怎麼搞的謝謝!
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領導人在著名的別洛韋日叢林中簽訂了成立獨聯體的文件。蘇聯不再存在。有關蘇聯帝國的衰亡原因已經很多。但是研究人員往往忽略了導致蘇聯迅速解體的三大原因。俄羅斯前副總理謝爾蓋-沙赫賴近日撰文指出這三大原因。
解體三大原因
首先,蘇聯憲法給了加盟共和國以自由退出蘇聯的權利。
90年代末,「改革」已經奄奄一息。隨著中央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削弱,權力開始向加盟共和國和自治共和國發展。不是由全民直接選舉而只由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蘇聯第一任總統的弱點表現越來越明顯。同加盟共和國的任何一名總統相比,他的合法程度最差,權威性也最差。
所謂的「自治化計劃」成了蘇聯解體的第三大原因。為削弱俄羅斯和「民主」的,建議把俄羅斯聯邦中的自治區提升到加盟共和國的地位,結果在蘇聯境內出現了35個獨立的共和國。俄羅斯聯邦變成一個滿是洞眼的大乳酪,出現了近20個自治區,俄羅斯因此可能失去51%的土地及其戰略資源和近2000萬的人口。
鑒於俄羅斯聯邦面臨實際分裂的危險,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為保障聯邦的完整性,於1990年6月12日以絕對多數票通過了俄羅斯聯邦國家主權宣言。但俄羅斯聯邦宣布,仍將是更新了的聯盟的一部分。
蘇共出現裂痕
蘇共出現了裂痕。俄羅斯聯邦沒有自己的共產黨。伊·波洛茲科夫和根納季·久加諾夫在緊急關頭,為了與聯盟的領導相對抗,成立了俄羅斯共產黨,從而為蘇共的解體,也是蘇聯的解體做出決定性貢獻。
蘇共中央1990年11月和1991年4月這兩次全會意味著戈爾巴喬夫在與反對派斗爭中遭到嚴重失敗。為把戈爾巴喬夫從蘇共中央總書記和蘇聯總統的位置上拉下來,黨准備在1991年9月召開蘇共代表大會和蘇聯人民代表大會。戈爾巴喬夫為保住自己的地位,求助於加盟共和國的領導,承諾大大擴大他們的權力,並於1991年8月搶先簽訂了新的聯盟條約。根據蘇聯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的命令,錄下了總統同共和國領導人的秘密會談。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搶在戈爾巴喬夫和加盟共和國領導人的前面,發動了政變。
但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並不是蘇聯解體的基本原因,只是為天平倒向解體一側增添了最後一點分量。鑒於1991年8月19日至21日的事件,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於1991年8月25日呼籲蘇共中央「通過一個困難但卻是誠實的自我解散的決定」,他說,「共和國共產黨和地方黨組織的去留由他們自己決定」。他還說,「不認為自己能夠繼續履行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職務,所以我要退出自己的權力」。這是蘇共解體的開始,而正式解體是1991年10月底。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就這樣決定了蘇共的解體,不能對它進行改組,從而阻斷了分階段改組加盟共和國的任何企圖。幾乎就在蘇共解體的同時,統一國家的分裂如雪崩般地展開,這是合乎邏輯的。這項破壞工作的最後一步就是1991年12月1日烏克蘭舉行的全民公決。在這場公決中,絕大多數公民支持烏克蘭獨立。
因此,1991年12月8日三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簽署的協定正式圈定了已成事實的蘇聯的消亡。。。
『拾』 蘇聯為什麼改名俄羅斯
不是蘇聯改名俄羅斯,而是蘇聯是由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組成,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簡稱,加盟共和國中的俄羅斯接替了前蘇聯的大部分工業和農業地區,就是現在的俄羅斯。
其實俄羅斯這個稱呼,早在公元9世紀左右就開始出現了,十四世紀後期,伊凡三世把俄羅斯的土地聯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國家,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歷史:
從9世紀基輔羅斯建立算起是千餘年,但是,就是在這十來個世紀里,俄羅斯民族飽經磨難,先是在蒙古人的鐵蹄之下忍辱負重,後又一度被波蘭佔領險些亡國,最後在拿破崙戰爭和兩次世界大戰中飽受戰火的蹂躪,生靈塗炭,國將不國。但俄羅斯民族以頑強堅忍的性格不斷戰勝欺辱他們的強敵,艱難成長,最終成為世界民族之林中一個偉岸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