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核潛艇為什麼這么慢

俄羅斯核潛艇為什麼這么慢

發布時間:2022-06-24 02:58:57

⑴ 怎麼俄羅斯建造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的速度這么快,差不多一年一艘了!

北風之神級按這個建造速度應該還是可以的。在前蘇聯時期,蘇聯核潛艇的建造速度是各國不可比擬的。可以說蘇聯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核潛艇建造能力。而且蘇聯的核潛艇設計和製造機構主要就分布在俄羅斯境內,可以說蘇聯解體後對俄的潛艇建造能力打擊不大。目前的主要問題是布拉瓦潛射彈道導彈,不能完全讓人放心。前蘇聯研究彈道導彈的機構主要分布在烏克蘭。蘇聯解體後,對就對俄羅斯的影響很大了。加之以前潛射彈道導彈都是在陸上進行試驗,而且取得成功後再上艇進行試驗。布拉瓦是直接有核潛艇進行發射試驗,目前布拉瓦的狀態還不能完全得到肯定。即使北風之神級一年建一艘,如果布拉瓦導彈不能完全過關,那麼她也只能待在港里,沒有任何戰略價值。可見,戰略核潛艇從側面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整體國防工業能力。

⑵ 各國核潛艇水下作業時間,美85天,俄45天,中國的數字是多少

航空母艦作為當今世界上水上作戰能力最強的兵器,一直為各軍事大國所重視,可以說航空母艦的軍事地位是不可撼動的。但這並不意味著航空母艦就能獨霸海域。為了打破航空母艦的軍事神話,核潛艇就以深海殺手的身份登上舞台,在多次戰役中大放異彩,逐漸為軍事大國所看重,而隨著歷史腳步的行進,核潛艇的作用也由單一的作戰演化為多方面,不僅在軍事中擔當重任,在科研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

⑶ 核潛艇的建造有多難,為什麼

一艘戰略核潛艇相當於把一個反應堆和12枚洲際彈道導彈小型化,塞進一條一百多米長的潛艇裡面;這艘潛艇得能下潛到三四百米的水下,還得能潛伏好幾個月,還得達到22節的航速。想想有多難吧。說句題外話,核三位一體打擊能力之中,戰略核潛艇還算是門檻最低的一個,五常都有;路基洲際彈道導彈英法就沒有了,主要是國土面積小,很難掩護;戰略轟炸機就只有熊和同溫層堡壘了,轟6K加長劍10的組合只能算準戰略轟炸機,圖16再怎麼改也是殘廢。國家的檔次就這么分出來了。日本再有錢也只是肥羊,美國爸爸說整你就整你;俄羅斯再窮也敢叫板,窮橫窮橫的,靠的還是腰裡的傢伙。

⑷ 為何近幾年,俄羅斯的軍費大量向小型核武器和核潛艇等方面傾斜

這是因為俄羅斯國內並沒有能力研製一些大型的軍艦,所以才會使得俄羅斯的軍費開支越來越重視一些小型核武器或者是核潛艇的發展。這是因為這些軍事裝備可以對敵人造成非常大的威懾以及有效殺傷,再加上俄羅斯對於核潛艇還有核武器方面都有非常多的經驗以及研發能力,使得俄羅斯才會格外的注重核武器的研發。

所以我們現在才看到俄羅斯的軍費開支大量的用於核潛艇和核武器的上面的發展。這也可以說是現在俄羅斯的一種無奈之舉,如果不研發這些核潛艇或者是核武器的話,將會使得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出現嚴重的下滑。

⑸ 中美俄核潛艇數量對比:美71艘,俄31艘,中國的數據讓人驚喜

國家之間處處都存在著競賽,在曩昔,國家之間都是通過戰爭來決定誰強誰弱,到了現在,因為人們神往和平,因而戰爭離我們現已很遠了,可是競賽仍然存在,當下的競賽是科技的競賽,是軍事裝備的競賽,具有先進的軍事裝備在一定程度上就說明晰自己的水平。

核潛艇便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根據一些資料顯示,俄羅斯的核潛艇有37艘,美國的有71艘,而我國的核潛艇數量與美俄對此後,讓人驚喜。

結語

核潛艇具有常規潛艇所不具備的強大優勢,這也是設計大國追求核潛艇的原因,核潛艇搭載的潛射核武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我國目前最強的潛艇應該是研製中的096型核潛艇,據相關消息096核潛艇或將搭載巨浪-3潛射彈道導彈,這款導彈是和東風-41有著同樣的威懾力。

⑹ 中美俄核潛艇航速是多少美國39節,俄羅斯46節,我國是多少

當人類研製出船隻以後,我們對於海洋的了解也在不斷加深,隨著時代的發展,船隻也被投入到了戰場上,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這些海軍武器中,核潛艇絕對是一個讓人無法忽視的存在。我們從核潛艇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款武器裝備主要是在水下執行軍事任務。而在水中運行時所產生的阻力,會比在水面上運行時更大,因此核潛艇要想在水中保持較高的航行速度也會更加困難。

總的來說,在核潛艇的研製上我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是只要我們能夠堅持下去,相信未來的中國一定會擁有更多性能出眾的核潛艇,我國的海軍實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⑺ 升宏寶:俄羅斯為何每年只造核潛艇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已經很瘦弱了,面臨著西方的封鎖,經濟制裁,財政國民經濟發展增長很慢,沒有多餘的錢用於國防,每年能造出核潛艇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⑻ 核潛艇航行那麼慢要開多久才到美國啊

核潛艇速度很快的,一般都可以達到30節,比常規潛艇快。幾天就到美國近海岸。核動力不是吹的。

⑼ 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的性能怎麼樣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為俄羅斯寄予厚望的最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首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於2006年下水。

955型北風之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的技術指標如下:水面排水量14720噸,水下排水量17000噸,艇體尺寸長為171.5米,寬13米,吃水10.5米,水面最大航速12~16節,水下最大航速26~27節,最大潛深450米,安全工作深度400米,人員編制130人。

艇體採用水滴型的流線造型,與971型阿庫拉級相似。這種外型結構能夠在保證水下高航速的同時,減少艇體與水流之間的摩擦,降低航行時的噪音。

北風之神的主動力裝置為1座OK-650型壓水反應堆和2座汽輪機,雙軸推進。其中OK-650型壓水反應堆也是台風級的主動力裝置,最大功率為380兆瓦,汽輪機的最大輸出功率為74570千瓦,強勁的主動力裝置使得該級艇的最大水下航速達到27節,水下機動性能超過美國的俄亥俄級。另外還裝有兩個低噪音推進電動機,用於水下低航速時的安靜航行。

水下安靜性能一直以來都是俄羅斯核潛艇的詬病,也直接影響著俄核潛艇的水下生存和對抗能力。俄羅斯的技術人員一直以來都在為此孜孜不倦的努力著。在阿庫拉和奧斯卡等上一代核潛艇降噪成就的基礎上,設計人員花了很大力氣,將北風之神的水下靜音性能又提升了一大截。

首先北風之神的艇體表面貼敷了厚度超過150毫米的高效消聲瓦,同時主機等主要雜訊源安裝了整體浮筏式雙層減振基座及隔音罩,艇內機械裝置也進行了降噪設計,設計人員還在消除紅外特徵、磁性特徵、尾流特徵等方面都採取了一些獨到的隱形措施。

在國際上大多數下一代新型核潛艇均採用新式的泵噴式推進器的時候,俄羅斯卻絲毫沒有理會國際潮流的變化,在其最新型的885型北德文斯克級攻擊核潛艇上依舊採用傳統的7葉大側斜螺旋槳,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同期建造的955型北風之神應該也不會採用泵噴式推進器,而沿用傳統的螺旋槳推進裝置。

但可以肯定地是其航行時噪音要小於上一代潛艇,北風之神的水下航行噪音僅為108分貝,比一向以靜音聞名的美國俄亥俄級的110分貝還要小,而俄羅斯上一代的台風級水下航行噪音為115~135分貝。

潛艇水下噪音每減小6分貝就可使敵人被動聲納的探測距離縮短一半,一旦潛艇自身噪音降到90分貝,那麼海洋背景噪音就可以完全掩蓋潛艇行蹤。美國海軍已經開始擔心自己的聲納系統無法在遠距離上及時准確地發現北風之神。

作戰性能

在主要作戰性能指標上,北風之神級比台風級要有很大提高,有些方面甚至要優於美國俄亥俄級,主要表現在:

戰略導彈方面。北風之神級首艇上裝有16個導彈發射筒、12枚「圓錘」洲際導彈,射程1.1萬公里以上,導彈艙設在指揮台圍殼之後

。而後服役的同型潛艇將完整配備16枚「圓錘」M戰略導彈。而美國的俄亥俄級所配備的「三叉戟-II」型洲際彈道導彈最大射程只有1.12萬公里,且每枚只載8個彈頭,小於「圓錘」M的10個彈頭數量。因此戰略導彈作戰能力上北風之神略勝一籌。

常規自衛武器方面。北風之神裝備了4至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16枚魚雷和SS-N-15型反潛導彈,同時還配備了SA-N-8型近程艦空導彈,自身防衛作戰能力相當強悍。

俄海軍還在考慮將來裝備速度達200節的「暴風」高速魚雷,這種魚雷不僅能有效地反潛,而且也能反魚雷,一旦真正裝備,那無疑將會是對手的夢魘。

電子系統方面。由於歷史原因,蘇聯在電子工業方面始終與西方等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差距較大,電子系統落後嚴重製約著蘇/俄核潛艇的發展。但是俄羅斯設計人員在北風之神潛艇的電子作戰系統上下了很大功夫,大大縮小了與西方先進水平的差距。

艇上安裝了一套「公共馬車」型作戰控制指揮系統和一套「斯卡特」型綜合聲納系統,後者包括艇艏聲納、舷側聲納和拖曳線列陣聲吶。同時整艘艇的設備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艇員人數比台風級的163人大幅減少,與俄亥俄級的134人接近。

從整體戰術技術指標上看,955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達到了俄海軍的基本作戰要求,趕上並略領先於美國俄亥俄級潛艇,能夠替代體積龐大、效費比不高的台風級承擔戰略核反擊的重任。

研製歷程

在北風之神研製之初,蘇/俄海軍高層就下達了配套的潛射彈道導彈研製計劃,研製工作在原有的PCM-52「鱘魚」基礎上進行,計劃代號「小帆船」,研製單位是著名的馬克耶夫設計局。蘇/俄海軍認為:己方在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多以液體燃料推進劑為主,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固體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由於結構簡單、重量輕和便於儲備保管等因素已經成為世界強國海軍潛射彈道導彈發展的方向。

裝備台風級的SS-N-20雖然是固體燃料彈道導彈,但是其高達100噸的重量要比美國「三叉戟」導彈多了近40噸,推力卻要小30%,最大射程僅為9000公里,突防能力也要低於「三叉戟」導彈。

整體看來,蘇/俄固體潛射彈道導彈要比美國落後5年左右。這對於誓與美國一較高下的紅色帝國是難以忍受的,因此高層下達的SS-N-28的性能指標要求相當苛刻:發射重量不能超過100噸,要盡量達到「三叉戟」導彈的標准,能夠攜帶10枚分導式核彈頭,射程要達到10000公里,並且須具備較強的末端突防能力和較高的命中精度。

為了配合試驗,俄海軍將一艘台風級核潛艇(「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改裝為試驗艇,計劃一旦完成試驗,就對其餘5艘台風級進行改裝並把導彈安裝在研製之中的北風之神上

參與競標的有兩家機構:馬克耶夫設計局和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其中後者為俄羅斯戰略火箭部隊研製了赫赫有名的「白楊」及「白楊-M」陸基戰略導彈。

雙方都拿出了自己的設計方案,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的設計方案,即在陸基「白楊-M」導彈的基礎上,研發可與「白楊-M」通用70%零部件、並能滿足俄軍技術指標要求的新型導彈。

考慮到「白楊」及「白楊-M」導彈有非常高的試射成功率,同時新導彈可與陸基導彈通用大部分零部件,能夠節約研製成本、縮短研製時間、減輕日後維護負擔。

唯一讓人擔心的是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沒有研發過潛射彈道導彈,經驗不足。經過慎重仔細研究,俄國防部仍然決定將新導彈的研製計劃交予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項目代號為「圓錘」,總設計師為著名的「白楊-M」之父尤里?索洛莫諾夫。

需要指出的是,圓錘與「白楊-M」雖然有著技術聯系,但前者不是後者的簡單復制,由於潛射和陸基的不同技術要求,它們分屬於兩種不同的武器系統。

在新導彈研製計劃下達的同時,俄海軍司令庫洛耶多夫大將在1998年9月指示「紅寶石」中央設計局按照圓錘導彈的設計方案和技術指標對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進行重新設計。

雖然獲得了圓錘導彈的研製合同,但是由於經費過於緊張,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一直沒有獲得任何研製經費,因此進展十分緩慢。圓錘導彈的研製資金全部足額發放,研製進入加速軌道。經過索洛莫諾夫率領的設計小組的艱苦努力,圓錘導彈設計草案在2000年通過驗證後很快就於2004年進入原型彈模擬試驗階段。

2004年底,TK-208潛艇在白海進行了圓錘導彈模型的水面及水下發射試驗並取得了初步成功。2005年9月27日21時22分,這艘潛艇在白海海域水面,試射圓錘導彈,導彈飛行了6000公里後准確命中了位於堪察加半島庫拉靶場上的靶標。

同年12月21日,TK-208潛艇在同一地點水下發射了一枚圓錘導彈,成功命中目標。前幾次的成功試驗讓俄海軍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但好景不長,2006年9月7日、10月25日、12月24日在白海海域進行的連續三次水下發射試驗均未能成功,導彈在發射數分鍾後均偏離軌道墜入大海。試驗失敗後,反對聲浪四起:一方面導彈試射的花費過高,俄羅斯不能再往一個沒有希望的項目上投入資金了;

另一方面導彈的陸海通用性是最有爭議的,目前幾乎所有核大國的潛射彈道導彈都是專門研製,原黑海艦隊司令巴爾金上將就公開指出:「導彈彈頭以及設備艙確實可以統一,但其他系統就不同了。

雖然外界非議頗多,但俄高層還是選擇了支持圓錘項目,主要是因為北風之神很快就要服役並承擔作戰任務,不能到最後出現有艇無彈的尷尬局面,圓錘無論如何也要研製成功。

2007年將成為圓錘導彈關鍵的一年,俄高層已經給海軍和設計局下達了死命令:只能成功,不許失敗。而俄國防部已決定將該導彈的發射試驗次數增加至15次,確保導彈日後服役的可靠性。

圓錘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借鑒了白楊-M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研製經驗,具有突防能力強和圓概率誤差較小等特點。該導彈與白楊外形相似,只是射程略微降低,為10000公里。

圓錘洲際彈道導彈仍然採用三級火箭助推,使用固體燃料作為推進劑。與液體燃料火箭導彈相比,圓錘洲際彈道導彈具有更長的待命時間,在接到發射命令後數分鍾之內便可以發射。新導彈的發射重量可能略低於白楊,白楊導彈的發射重量為47噸,估計圓錘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重量接近40噸。

新導彈的載荷為一枚55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為了能夠突破美國的BMD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俄羅斯在設計彈頭時採取了多項措施,如加裝防輻射及電磁干擾的防護罩,增加誘餌裝置等。

另外,俄羅斯還為圓錘洲際彈道導彈研製了分導式彈頭,一般可攜帶6枚,如果減少誘餌數量的話,攜帶分導式彈頭的數量可以超過6枚。圓錘洲際彈道導彈彈頭段安裝有PBV助推系統,由它負責控制投放彈頭,這些彈頭通過自帶的慣性導航系統和「格羅納斯」(類似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接收機定位。彈頭的命中精度達到350米,但令人奇怪的是,這一精度要低於俄羅斯其他先進導彈的精度,如「白楊」的命中精度為21.9米。

關於白楊M陸基彈道導彈:該導彈長22.7米,直徑1.95米,導彈發射重量47.2噸,投擲重1200千克,飛行距離超過10000千米,核裝葯的准確當量雖未公布,但根據某些信息可以確定,彈頭爆炸當量約為55萬噸。

有限海基核力量

對於俄羅斯而言,北風之神的服役象徵意義要更大於現實意義。毫無疑問,它是俄羅斯在經歷十餘年低谷之後,重築海基戰略核威懾力量的里程碑。但北風之神並不能在短時間內恢復俄羅斯的海基核威懾力量。

首艇雖然已經開始海試,但圓錘導彈是不可能在今年裝艇使用的。莫斯科熱學技術研究院首席導彈設計師尤里?所羅莫諾夫就公開宣稱「照原計劃在2007年將這種導彈部署到一線部隊,這種可能性已經變得微乎其微」。

根據俄海軍的時間表,第二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最快也要等到2008年才能交付俄海軍,而第三艘則要等到2012年才能完工。

雖然俄羅斯計劃在2017年前建造8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但是原子能科學家公報的專家們卻不相信這一點。羅伯特?諾里斯和漢斯?克里斯滕森認為,如果建設仍按現有速度進行,那麼最後一艘北風之神要等到2026年才能服役,與第一艘北風之神潛艇安放龍骨的時間相差30年之久。

他們認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這支北風之神核潛艇艦隊在規模上將與英國或法國的戰略核潛艇編隊相似——大約由4艘戰略核潛艇組成。而且即使8艘北風之神全部順利服役,比不上美國現有的14艘的規模,俄羅斯的海基核力量將是一支規模有限威懾力量。

這與俄羅斯未來追求非對稱的有限威懾的武裝力量發展戰略是相吻合的。或許,我們應該適應一個只擁有有限國家利益,追求有限戰略目標的俄羅斯。聖安德烈旗指引下的俄羅斯海軍不是,也不再可能是當年稱雄大洋的紅海軍。北風之神或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但俄羅斯已經不準備再把洲際彈道導彈對准全世界每一個角落了。

⑽ 俄羅斯只有潛艇保持著世界先進水平,其他方面都越來越落後,真是這樣嗎

事實上不是這樣子的。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不僅僅在核潛艇保持世界領先水平,還有航母核戰斗機也都是世界的頂尖水平。在其他的方面也不是落後,雖然近幾年的經濟發展不是很理想,但是俄羅斯還有著發達的工業和豐富的資源。


對於俄羅斯來說作為世界上第二大軍事強國,核潛艇作為俄羅斯的王牌即使在經濟困難的時候俄羅斯也要優先發展和潛艇技術,所以在沒有有很先進的水上裝備的俄羅斯,核潛艇成為了發展的王牌。在自己的戰略計劃中把發展核潛艇作為了重要的部分。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核潛艇為什麼這么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