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烏沖突,俄軍損失慘重,為什麼俄羅斯到現在還沒有使用先進武器打擊烏軍
俄烏沖突中,俄羅斯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常規武器,不用先進武器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比如蘇-57戰斗機,平均1架戰機的單價超過7000萬美元,即便是對於每年軍費也就500-600億美元的俄羅斯來說,一年恐怕也就新采購個位數的蘇-57戰機。2020-2021年間,該戰機的服役總數還沒有達到10架,如果在烏克蘭被擊落1架,那就太心疼了。
先進的武器在大規模進入服役、並且形成規模效應之前,還是先不要急於投入戰場。所以,雖然俄軍損失很大,但是並沒有把一些「壓箱底」的先進技術拿出來,還是藏著掖著部分裝備,作為最後的王牌、底牌,應對最為嚴峻的形勢才會使用。
⑵ 日俄戰爭時期日俄兩國的軍隊誰的損失比較大
一、日俄戰爭時期日方軍隊傷亡較俄方大,但論損失,是俄羅斯比較大。
二、日本是戰死(當場陣亡和負傷死)五萬多人,加上病死和其他一些死亡為八萬八千人,但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俄國被迫於1905年9月5日在朴茨茅斯同日本簽訂和約。朴茨茅斯和約規定: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享有政治軍事及經濟上之「卓越利益」,並且不得阻礙或干涉日本對朝鮮的任何措置。俄國將旅順口、大連灣並其附近領土領水之租借權以及有關的其他特權,均移讓與日本政府。俄國將由長春(寬城子)至旅順口之鐵路及一切支線,以及附屬之一切權利、財產和煤礦,均轉讓與日本政府。此外,條約還規定將庫頁島南部和俄國對遼東半島的租借權以及其附近一切島嶼永遠讓與日本。這場戰爭的意義除了確立了日本的強國地位之外更重要的是「歷史上第一次一個亞洲國家戰勝了一個歐洲國家,而且是一個大帝國。
參戰方兵力 400,000人(日本) 參戰方兵力 500,000人(俄羅斯)
傷亡情況 日本:死亡82847人,傷153584人,被俘約2000人
俄羅斯:陣亡42628人,傷146032名,被俘79454人
三、備註:日俄戰爭(英文:Russo-Japanese War,日文:日露戦爭,俄文: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而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戰爭。以俄羅斯帝國的失敗而告終。
地 點 中國東北及黃海地區
時 間 1904年2月8日 - 1905年9月5日
參戰方日本帝國、俄羅斯帝國
結 果 日本獲勝
主要指揮官 (日)大山岩、黑木為楨:(俄)馬卡洛夫、庫羅帕特金
英文名稱 Russo-Japanese War
⑶ 二戰中俄羅斯到底損失多少人
應該是前蘇聯...不是俄羅斯..
《中國青年報》駐俄羅斯首席記者
解密:蘇聯在二戰期間到底死了多少人?
2010年5月9日是俄羅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紀念日,也是俄羅斯二戰勝利65周年紀念日。那麼當年的蘇聯在二戰期間到底死了多少人至今還是個迷。
每逢5月9日都有許多「權威專家」發表「權威數據」。俄羅斯媒體說,斯大林時代公布的蘇聯在二次大戰中的死亡人數是1000萬人,但到了戈爾巴喬夫時代,這個數字已經改為2700萬人。現在一些歷史學家認為,蘇聯當時的死亡人數可能高達4200萬人。目前,非常重要的蘇聯情報機構和蘇共的檔案至今仍沒有被解密,而在被解密的檔案中,歷史學家們也懷疑是否能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歷史資料。有人說,眾多的蘇聯檔案被解密還需要等很長時間……
5月5日,俄羅斯國防部衛國烈士紀念局局長亞歷山大·基里林今天在莫斯科向記者透露,1941年至1945年衛國戰爭期間,蘇聯共損失2660萬人,戰斗傷亡人數超過860萬人。這組數據將交給國家領導人在5月9日宣布。
基里金說:「包括遠東地區戰役在內,戰爭期間蘇軍損失人數(包括在戰場上犧牲的、負傷後犧牲的或者被俘後沒回來的)共計866.84萬人,其中陸軍和海軍損失50.93萬人,蘇聯克格勃邊防軍損失61.4萬人,內務部內衛部隊損失9.77萬人。損失總人數為2660萬人。」
他透露,戰爭期間共動員2950萬人服役。1945年7月1日前,蘇軍人數為1139萬人,在醫院療傷人數為104.6萬人。
蘇軍和德軍損失比例為1.3比1。德軍損失人數約為600萬人,其盟軍損失80.6萬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
⑷ 莫斯科保衛戰蘇聯損失人數是多少
雖然關於二戰莫斯科戰役蘇聯的傷亡數字有多個版本(主要是出於對此役的開始和結束時間界定不同),但絕對沒有350萬那麼多!現將出入較大的兩個版本分列如下:
(1)據俄羅斯公布的資料,當年蘇聯紅軍自1941年9月30日到12月5日的戰役防禦階段,共戰死和失蹤51萬4338人,負傷14萬3941人。戰役反攻期間的12月5日到1月7日蘇聯紅軍共戰死和失蹤13萬9586人,負傷23萬1369人。戰役中總共損失約103萬人(其中陣亡和失蹤65萬,負傷37萬)。
(2)蘇聯官方檔案:紅軍在莫斯科防禦戰役中共有214338人陣亡,143941人受傷;紅軍在莫斯科進攻戰役中共有139586人陣亡,231369人受傷。兩者合計,在莫斯科戰役中,紅軍共有35.3萬人陣亡,37.5人受傷。總計損失72.9萬人。
另外,以上兩個版本均未計入蘇聯平民在此役中的傷亡,但即使將加上這一部分(跟後來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有50萬蘇聯平民死亡相比)也要小得多,所以距離樓主提出的「蘇聯損失350萬」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⑸ 蘇聯在衛國戰爭中軍隊損失情況是說明了什麼
20世紀80年代後期,蘇聯首次披露了其在衛國戰爭中軍隊損失情況,2700萬,這是個驚人的數字。有人說,這表明斯大林在軍事上無能,雖然蘇聯最終戰勝了德國,但在戰爭的開始階段,斯大林顯出了無能,尤其與德軍損失285萬情況相比,更覺如此。其實,如果斯大林真的知道希特勒要進攻蘇聯,他就可能先發制人以獲得突襲優勢。但是斯大林相信希特勒不會對蘇發動進攻,因此,蘇聯紅軍才沒有戰爭的准備,結果在德國閃擊戰的面前,潰退得那麼慘烈。正因為斯大林相信德國不會進攻蘇聯,所以,斯大林才絕對不會進攻德國。斯大林的這些想法,與希特勒進攻蘇聯時面臨的情況非常相似。
⑹ 俄國最慘敗仗:沙皇絕望自殺,數十萬人陣亡,損失大片國土嗎
俄羅斯被譽為「戰斗的民族」,俄國的歷史就是一部擴張史,但是俄國在擴張過程中,曾遭到過依仗慘敗!這場戰爭對俄國而言,簡直是一場災難,數十萬人在戰場上陣亡,沙皇因不堪屈辱而自殺,戰後俄國還損失大片國土。另外這場戰爭還影響了俄國的歷史進程,那麼這到底是一場怎樣的戰爭呢?
這場戰爭就是1853-1856年間的克里米亞戰爭,也稱之為第九次俄土戰爭!話說這場戰爭從表面上看是因宗教問題而起的,俄國信仰東正教,於是它向奧斯曼帝國提出在「聖地」建立俄羅斯的保護地。到1853年,俄國提出奧斯曼帝國承認沙皇對蘇丹(奧斯曼帝國最高統治者)統治下的東正教臣民有保護權。
這場戰爭讓俄國損失慘重,俄國軍隊損失50多萬人,戰爭花費達8億盧布,與此同時,俄國還在《巴黎和約》上丟掉大片領土。按照條約規定,俄國將多瑙河口和比薩拉比亞南部割讓給摩爾達維亞,高加索的卡爾斯歸還給奧斯曼,並放棄對土耳其境內的東正教的保護權,同時黑海中立化,不得在黑海沿岸設立海軍兵工廠和海軍要塞。
⑺ 拿破崙遠征俄羅斯一共折損了多少軍隊
法皇拿破崙一世借口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破壞《提爾西特和約》,遂率軍60萬,分二路渡過涅曼河侵入俄境,企圖殲滅當面俄軍20餘萬,一戰定勝負。俄軍在巴爾克萊指揮下執行後退決戰方針,但引起強烈不滿,8月20日換上庫圖佐夫出任俄軍總司令,不到一星期就在博羅季諾和法軍血戰,雙方傷亡慘重。爾後俄軍主動撤離莫斯科,機動至卡盧加.威脅法軍交通線,並組織軍民「堅壁清野」,襲擾法軍。法軍飢寒交迫.只好撤出莫斯科.沿南方撤回。俄軍轉入反攻,追殲大量法軍。法軍喪失了全部騎兵和幾乎所有炮兵,只剩三萬人退出國境。
1812年,拿破崙一世在歐洲大陸獲得了空前的軍事勝利,法國佔領了幾乎整個義大利、德意志地區(成立了受法國控制的萊茵聯邦),擊敗了歐洲強國奧地利,大敗普魯士,控制了義大利、尼德蘭等地和西班牙北部。為了獲得整個歐洲的霸權,讓當時的法國的死敵、海上帝國英國臣服,法國聯合其他歐洲大國發起了「大陸封鎖」政策,但俄羅斯帝國處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且對法國的擴張存有強烈的戒心,所以在參加法國的大陸封鎖一段時間後,退出了和法國的聯盟,成為歐洲大陸阻止拿破崙實現爭奪世界霸權計劃的中堅力量。俄國的敵對行為招致拿破崙的憤怒,並萌生通過戰爭迫使俄國投降的念頭。
從1811年開始,為了准備入侵俄國,拿破崙的軍事和外交政策有越來越強的針對性。
1812年春,法國分別同普魯士和奧地利結成短暫的軍事同盟。根據盟約,為了對俄作戰,普軍2萬人,奧軍3萬人歸拿破崙指揮。法國的其它附庸國政府也開始訓練遠征俄國的軍隊。在這一年,拿破崙准備了空前強大的軍隊,其控制的由歐洲各民族組成的軍隊總數達到約120萬人,其中一半用於進攻俄國。
俄國在獲悉法國即將入侵的消息後,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備戰,包括加強軍隊和預防戰時孤立無援的措施。在外交方面,俄國也有所建樹,1812年4月,俄國同瑞典締結盟約,規定雙方共同行動,反對法國。戰爭爆發後,俄英締結了和約,結束同土耳其的戰爭,對俄國來說,和英國這個海上帝國結盟是政治上的巨大勝利。
1812年夏,拿破崙集結軍隊61萬,分為三路,其中中路由其親自帶領指揮,這支龐大的軍隊被拿破崙稱為「大軍」(Grande Armée),大軍在法國控制的華沙公國集結,6月24日,渡過涅曼河,向俄國不宣而戰,這場為了爭奪歐洲霸權的戰爭爆發了。
兵力對比
法國:作戰兵力:30萬(其餘為別國軍隊),分為兩個梯隊,第一梯隊分3個集團,共44.4萬人,940門火炮;第二梯隊17萬人,432門火炮;
俄國:西部邊境共軍隊22-24萬(實際可用兵力60萬),分3個集團,火炮942門。
俄法戰爭對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拿破崙法國因為戰敗而分崩離析,其建立的歐洲秩序很快就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很多法國佔領的領土發生民族獨立運動。拿破崙本人也因為戰敗而退位,被放逐到義大利沿海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上。通過俄法戰爭和後來的滑鐵盧戰役,拿破崙一世的軍事和政治生涯就此終結。而俄國來說,俄法戰爭充分體現了俄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戰後俄國成為了歐洲舉足輕重的力量。
⑻ 對馬海戰,俄軍損失是日軍的900多倍,是什麼導致了俄軍的大潰敗
如果說近代海戰史上有什麼笑話的話,那麼發生於1905年的對馬海戰怎麼也能名列前三,甚至能勇登榜首。此戰中,俄國海軍被擊沉6艘戰船,有2艘被俘獲,5000人陣亡,6000人被俘,僅有1艘巡洋艦和2艘魚雷艇逃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
說起這場海戰,可謂令人唏噓不已。此前日俄戰爭爆發之初,部署於太平洋的俄國艦隊慘敗,尼古拉二世不甘失敗,又從波羅的海向太平洋征調海軍,決定再與日本海軍決戰。
究其根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層的錯誤決斷,在初戰失利的情況下,還征調艦隊超遠距離奔襲,以至於最終落得慘敗。另外,在對馬海戰發生期間,俄國艦隊表現得也十分機械,對日本海軍的襲擊毫無應對方案,在指揮官重傷後,整個艦隊更加陷入慌亂之中,毫無招架之力。從這一點來說,俄國海軍的戰斗素質與日本海軍之間的差距也很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