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介紹一下前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越詳細越好。
1980年5月,前蘇聯「基洛夫」級大型核導彈巡洋艦的首艦-「基洛夫」號出現在波羅的海,它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導彈巡洋艦,艦長248米,寬28.5米,滿載排水量約28000噸,艦員編制900人。它是除航空母艦之外,世界上最大的水面戰斗艦艇。「基洛夫」級艦體艦型豐滿,首部明顯外飄。寬敞的尾部呈方形,設有飛行甲板,下方是可容納3架直升機的機庫。艦體結構為縱骨架式,核動力裝置和核燃料艙部位都有裝甲。艦上安裝2座壓水堆和2台燃油過熱鍋爐,採用蒸氣輪機,雙軸輸出,2部4葉螺旋槳,總功率150000馬力。
「基洛夫」級艦的武器系統集中了前蘇聯海軍現代化裝備的精華。具有對海、對空、對潛、對岸的全面作戰能力。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重型武器集中在首部,裝備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系統。安裝順序是:12管RBU-6000火箭式深彈發射裝置1座;SS-N-14反潛導彈發射裝置1座;SA-N-6艦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12座,備彈96枚,這是世界上第一例艦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比美國領先5年左右;SS-N-19反艦導彈垂直發射裝置20座,備彈20枚;4座6管30毫米炮;2座雙聯裝SA-N-4防空導彈發射裝置;2座RBU-1000六管深彈發射裝置;4座6管30毫米炮以及2座100毫米單管全自動炮。中部上層建築安裝有電子設備,擔負著艦隊的指揮與控制任務。輔助性的武器設備設在中部和尾部。俄羅斯海軍共有「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4艘,分別為:「基洛夫」號,「伏龍芝」號,「加里寧」號和「安德羅波夫」號。
由於前蘇聯的解體,俄海軍現有的艦艇也相應改名,「基洛夫」級的4艘艦分別改名為「烏沙科海軍上將」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鈉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彼得大帝」號。俄羅斯基洛夫級重型導彈巡洋艦雖然戰鬥力驚人,對艦、對空、對潛均有遠、中、近三層火力,作戰覆蓋面廣,但體積過於龐大和造價昂貴,因此以後前蘇聯開始發展較小的常規動力光榮級導彈巡洋艦。「基洛夫」級的武器系統集中體現前蘇聯海軍當時最現代化的技術,一些已被世界各國海軍廣泛借鑒,被視為世界海軍艦艇發展史上的精典之作。
資料二: 俄羅斯海軍首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也是當今世界上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導彈巡洋艦,共建造4艘,首艦092「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基洛夫」號)1980年服役,第2艘150「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原名「伏龍芝」號)1983年服役,第3艘065「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加里寧」號)1989年服役,第4艘183「彼得大帝」號(原名「安德羅波夫」號)1995年10月服役。目前,第1、第2艘艦已退役,第3、第4艘艦服役於俄海軍北方艦隊。
該級艦長252米,寬28.5米,吃水9.1米,標准排水量19000噸,滿載排水量24300噸,2座核反應堆,2兩座燃油鍋爐,總功率12萬馬力,航速32節,續航力14000海里/30節。武器裝備:20座SS-N-19「花崗岩」反艦導彈發射裝置,20枚導彈;12座SA-N-6「雷聲」艦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96枚導彈;2座八聯裝SA-N-9艦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128枚導彈;2座雙聯裝SA-N-4「壁虎」艦對空導彈發射器,40枚導彈;6座CAD3-N-1「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系統(第1、第2艘艦為8門30毫米艦炮),每座系統8枚SA-N-11艦空導彈和1門30毫米雙管艦炮;1座130毫米雙管艦炮(首艦為2座100毫米單管艦炮);1座雙聯裝SS-N-14反潛導彈發射器(後3艘艦無),14枚導彈;2座5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1座10管RBU12000反潛火箭發射器(第1、第2艘艦為12管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器)、2座6管RBU1000反潛火箭發射器。搭載1架卡-25B標定直升機和2架卡-27A反潛直升機。
㈡ 如何評價俄羅斯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
以下資料來源於網路,供你參考。
1144型巡洋艦(俄文:Крейсера проекта 1144,英文:Project 1144 Orlan,北約代號:Kirov-class battlecruiser,譯文:基洛夫級巡洋艦,蘇聯綽號:Орлан,譯文:「海鷹」或「海雕」),是前蘇聯/俄羅斯海軍的一型大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1144型巡洋艦由於建設周期長,且經歷了前蘇聯解體,在前蘇聯/俄羅斯海軍內部的研製計劃中被細劃分為1144.1工程和1144.2工程,因而相應的艦艇又被一些學者區別稱為1144型巡洋艦、1144.2型巡洋艦。
1144型巡洋艦是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艦,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僅次於航空母艦,艦上裝載超過400枚導彈,因此有「武庫艦」的稱號,是世界上唯一排水量超過兩萬噸及使用核動力的現役巡洋艦。因其強大的火力以及巨大的噸位,又被西方軍事家劃分為戰列巡洋艦(Kirov Class Battle Cruiser)。
㈢ 全球最大的唯一的核動力巡洋艦,俄羅斯的彼得大帝號真的落後了嗎
武器裝備的使用原則是能用,管用,好用,能用就是具備殺傷能力的武器裝備都可以用於戰斗,管用的意思是這款武器要適合一個時間段的使用要求,好用不難理解,就是先進可靠。從這個原則來說,「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符合前兩個條件,首先,它是能用的。這艘核動力巡洋艦服役時間是1998年,二十多年的艦齡並不算老,並沒有到退役期限,所以,它是能用的。
首先定義一下彼得大帝號是否好用,應該是不怎麼好用,屬於能用,夠用,不好用的層面,但是,如果俄羅斯對彼得大帝號進行性能改進,安裝更先進的雷達,具備探測隱身目標的能力,同時安裝俄羅斯的高超聲速反艦導彈、巡航導彈,提高打擊射程,依然是一個海上堡壘地位,所以,好不好用還要看俄羅斯是不是對它有興趣。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排水量超過2.4萬噸,有改造空間,也有改進餘地,還是有很大的威懾能力的。實戰中不可能讓它單槍匹馬去找美國航母編隊,需要有一個體系配置,問題是俄羅斯除了核潛艇,又有幾艘可以陪著它去編隊的軍艦呢?如果說彼得大帝號落後,倒不如說整個俄羅斯海軍水面艦船總體落後。假如美國航母編隊中有彼得大帝號顯然是最好的選擇,所以,不能說彼得大帝號落後了,而是體系化作戰模式下,它太孤單了。
㈣ 現在的俄羅斯究竟有沒有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的軍事技術
俄羅斯現在有核動力巡洋艦和核動力破冰船,至於核動力航母技術,對於俄羅斯並不難。俄羅斯在幫印度改造航母也積累了很多經驗核技術。現在俄羅斯的難題不在於核動力技術方面,難題在於資金方面。自從俄羅斯的經濟出現了負增長,就沒有繼續建造航空母艦。不是沒有技術,是沒有經費去維持。
03、2019年俄羅斯經濟停止了負增長,為什麼沒有建造核動力航母
也有一些疑問是俄羅斯現在經濟已經沒有負增長,但為什麼還沒有建造核動力航母?
雖說俄羅斯經濟已經開始復甦,但俄羅斯還是第二軍事強國,這個軍事強國意味著俄羅斯有大批的武器裝備需要日常維護,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經費。包括培養技術人員也需要經費,不是說經濟好轉了就可以弄一艘核動力航母出來玩玩,要從俄羅斯國情來多方面考慮。
㈤ 核動力巡洋艦有哪些特點哪些國家擁有
歷史上擁有核動力巡洋艦的國家只有美、蘇兩國
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巡洋艦是美國1960年下水的「長灘」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載排水量為1.8萬噸
基洛夫(烏沙科夫)
伏龍芝(拉扎耶夫)
加里寧(納西莫夫)
尤里·安德羅波夫(彼得大帝)
㈥ 俄羅斯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真的落後了嗎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世界上唯一的一艘現役的核動力戰列巡洋艦 ,是蘇聯在八十年代時期建造的基洛夫級巡洋艦的第四艘,該級戰艦是蘇聯首次使用核動力推進的水面艦艇。也是目前在世界上除了航空母艦之外,所有艦艇噸位裡面最為龐大的水面艦艇,其在海上作戰力量的地位也是僅次於航空母艦。說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落後的觀點僅指它的電子設備老舊,尤其是在雷達方面,更是落後了不少,再加上已經服役了30多年的艦齡 ,因此武斷地說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落後了是不準確的。
在現代軍事發展的過程在,按照作戰任務與需求,已經細化並加強了各艦艇的專職作用,而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幾乎是個全面手,僅防空火力一項,就是美軍3艘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之和 ,所以無論在蘇聯時期還是在現在的俄羅斯時期,這種戰略威懾的作用卻並不是其他的戰艦能夠達到的,而對於俄羅斯目前的國力來說,這樣的巡洋艦的作用還是很大的,雖然服役的時間已經非常久了,但是沒有新的可替代的戰艦出現,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仍然會在俄羅斯海軍中服役。
㈦ 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為什麼被稱為海上
在一艘戰艦上裝備種類如此為多、數量如此龐大的防空武器,全世界艦艇家族中獨此一家。該級艦裝備各型導彈近500枚,是美國載彈量最大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的四倍,因此又有武庫艦的美稱。
㈧ 什麼是俄羅斯「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為了與美國海軍全面抗衡,履行遠洋作戰使命,前蘇聯在80年代初建成了二戰後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艦「基洛夫」級。該艦為前蘇聯首級採用核動力推進的水面戰艦,滿載排水量24300噸,首次裝備了VLS系統和大量導彈,並配有3架直升機,其噸位之大,火力之強,一度使各國海軍為之震驚。《簡氏防務周刊》將其定級為「戰列巡洋艦」。直至今日,它仍然是世界上威力最為強大的水面戰艦。
該級艦共建4艘,依次為「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和「彼得大帝」號。首艦「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於1975年開工,1977年下水,1980年7月服役。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由於俄羅斯國內動盪,該艦與「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已閑置多年,看來難以再在大洋上出現。
㈨ 俄羅斯「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的歷史
為了與美國海軍全面抗衡,履行遠洋作戰使命,前蘇聯在八十年代初建成了二戰後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艦-基洛夫級。該艦為前蘇聯首級採用核動力推進的水面戰艦,滿載排水量24300噸,首次裝備了VLS系統和大量導彈,並配有3架直升機,其噸位之大,火力之強,一度使各國海軍為之震驚。《簡氏防務周刊》將其定級為戰列巡洋艦。直至今日,它仍然是世界上威力最為強大的水面戰艦。
該級艦共建4艘,依次為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和彼得大帝號。首艦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於1975年開工,1977年下水,1980年7月服役。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由於俄羅斯國內動盪,該艦與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已閑置多年,看來難以再在大洋上出現。
該級艦主要用於實施遠洋反艦、反潛和防空作戰。在作戰時,它主要充當海上編隊的核心力量,與其它艦只共同組成導彈巡洋艦編隊,遂行攻擊敵方戰斗艦艇和破壞敵方交通線的任務。該級艦裝備各型導彈近500枚,是美國載彈量最大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的四倍,因此又有武庫艦的美稱。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的詳細情況。
㈩ 動力巡洋艦,俄羅斯基洛夫級巡洋艦有多厲害
俄羅斯是世界上的一個軍事大國,繼承了前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力量,雖然近些年來經濟比較低迷,但是卻一直未放鬆過軍事上的投入。現在的俄羅斯海軍也是世界上排名前幾的海軍,不但有一艘現役航母,還有世界上唯一的一艘核動力巡洋艦,今天我們來看看俄羅斯基洛夫級巡洋艦有多厲害!
基洛夫級艦載「花崗岩」(Granit)遠程反艦導彈系統,二十枚SS-N-19導彈安裝在上甲板,呈一個60°仰角。SS-N-19是前蘇聯第三代反艦導彈,採用火箭沖壓發動機推進的大型超聲速反艦導彈,全長10.5米,重量6.98噸,由垂直發射器發射,最大射程為500-550公里。基洛夫級還配備一門130毫米AK-130DP多用途雙管艦炮(首艦為2座100毫米單管艦炮),備彈840發。
基洛夫級巡洋艦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可以說是僅次於航母的大型戰艦。不僅具有完善的打擊體系,還有各種防空導彈以防空中打擊。要不是俄羅斯經濟持續低迷,不得不退役三艘,相信俄羅斯海軍一定比現在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