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羅斯現任總統是誰
綜述:普京。
俄羅斯現任總統依然是普京。2018年5月7日,俄羅斯總統就職典禮在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宮舉行。普京宣誓就任俄羅斯新一屆總統,正式開啟第四任期,為期6年。所以今年還是普京。
簡介: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俄羅斯語: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英語: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1952年10月7日出生於列寧格勒(現為聖彼得堡),俄羅斯總統。曾擔任俄羅斯總理、統一俄羅斯黨主席、俄白聯盟部長會議主席。清華大學名譽博士。
㈡ 列寧之前,俄羅斯的最高領袖是誰
列寧之前,俄羅斯的最高領袖是尼古拉二世·亞歷山德羅維奇(Николай 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68年5月18日—1918年7月17日),俄羅斯帝國的末代沙皇和皇帝,亞歷山大三世長子,在位時間1894年—1917年。
1917年3月,首都聖彼得堡市民發動反飢餓遊行,引發二月革命。3月2日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被迫在奧拉寧堡宣布退位,傳位給弟弟米哈伊爾大公,但是遭到他的拒絕。尼古拉二世於1918年在葉卡捷琳堡與皇室家族一起被槍決,至此,羅曼諾夫王朝滅亡。
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俄統治後,列寧乘坐由德軍安排的「密封列車」回國領導革命。提出著名的《四月提綱》。1917年11月7日,列寧指揮十月革命取得了勝利,當選為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主席,建立蘇維埃後頒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建立起巴黎公社之後世界上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
㈢ 俄羅斯歷史上最優秀領導人是普京還是斯大林
是斯大林
和慈父相比,普京就是渣渣,只不過會公關,會自我貼金而已
看看吧,慈父接手的時候,蘇聯只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滿目瘡痍,是慈父的鐵腕,利用世界經濟危機的機會,快速推進了蘇聯的工業化,把蘇聯變成了世界第二大工業國
二戰之後,慈父更是將勢力范圍擴張到了整個東歐,讓西方為止膽寒
反過來,看看普京
接手之時,雖然經濟不行,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根子還不錯,可普京執政的這段時候,俄國已經徹底的去工業化了,出口收入的40%和原油相關,工業製成品出口佔比和黑非洲差不多
被美國人稱為:俄國不過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加油站
看上去挺威風,今天出兵這里,明天出兵那裡,可結果呢,無功而返,戰略空間被美國一再壓縮
日子非常難過
用美國人的評價:普京並不邪惡,但是缺乏計劃,他只是對外部變化做出應激反應
這種情況下,高下立見,普京給慈父提鞋都不配
㈣ 俄國的領袖有哪些
1、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於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於聖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高爾基)。
2、 尼古萊·瓦西里耶維奇·果戈理。1809年4月1日—1852年3月4日)是俄羅斯作家,善於描繪生活,將現實和幻想結合,具有諷刺性的幽默,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死魂靈》(或譯:《死靈魂》)和《欽差大臣》。
3、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學家,19世紀群星燦爛的俄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與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齊名,是俄國文學的卓越代表。他所走過的是一條極為艱辛、復雜的生活與創作道路,是俄國文學史上最復雜、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說「托爾斯泰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則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主要作品有《雙重人格》、《女房東》、《白夜》和《脆弱的心》等幾篇中篇小說,以及其代表作《罪與罰》。
4、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俄國作家、思想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19世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也創作了大量的童話,是大多數人所崇拜的對象。他的作品描寫了俄國革命時的人民的頑強抗爭,因此被稱為「俄國十月革命的鏡子」列寧曾稱贊他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顆鑽石》《跳水》《窮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小學語文書。
5、列林。生於俄國伏爾加河畔的辛比爾斯克(今烏里揚諾夫斯克),列寧是他的筆名。 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布爾什維克黨創立者、蘇聯建立者和第一位領導人。他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列寧主義理論。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稱他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和領袖」。
6、柴可夫斯基出生於沃特金斯克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由於父親的反對,柴可夫斯基進入法學院學習,畢業以後在法院工作。22歲時柴科夫斯基辭職,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跟隨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創作,成績優異。畢業後,在尼可萊?魯賓斯坦(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的邀請下,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
7、瓦西里•安德烈耶維奇•茹科夫斯基( 1783-1852)詩人,翻譯家,評論家。出生在圖拉省的地主家庭,母親是被俄國人擄來的土耳其人。茹科夫斯基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很早就對文學感興趣,嘗試自己創作劇本。1797年進入莫斯科大學附屬貴族寄宿中學,在校期間同時受到古典主義和感傷主義兩種流派的影響。
8、格里鮑耶陀夫(1795~1829)俄國劇作家。1795年1月15日 出生於莫斯科一個貴族家庭,1829年2月11日在任駐波斯大使時被殺害於德黑蘭。曾就學於莫斯科大學文學系、法學系和數理學系。大學時代結交不少後來成為十二月黨人的青年。1825年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後,受到株連。1828年出任俄國駐波斯大使,在波斯人對俄國駐德黑蘭使館的襲擊事件中喪生。格里鮑耶陀夫的戲劇代表作《智慧的痛苦》(又譯《聰明誤》)深刻反映了19世紀俄國社會的政治沖突和思想斗爭。在塑造具有革命傾向的貴族青年形象恰茨基的同時,也描畫了以法穆索夫為首的一群貴族頑固派。恰茨基單槍匹馬地與法穆索夫集團進行搏鬥,終因勢孤力單而敗下陣來。同時代的不少俄國人把恰茨基看作是十二月黨人的藝術形象。《智慧的痛苦》也有較高的藝術性,除人物性格鮮明外,戲劇台詞也十分生動,其中不少成了俄國家喻戶曉的成語。格里鮑耶陀夫的劇作 還有《年輕夫婦》、《佯裝的不忠實》、《大學生》。
9、俄國作家。原名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羅維奇·別斯土舍夫。出身於破落的貴族家庭,曾任軍職。1824年參加十二月黨人的團體「北社」,屬於激進派。曾率領部隊參加起義,失敗後被判死刑,後改為流放西伯利亞雅庫次克服苦役。1829年被遣送高加索當兵,在同山民作戰中陣亡。
10、克雷洛夫(1769年2月13日 - 1844年11月21日)是俄國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寓言家、作家,全名是伊萬·安德列耶維奇·克雷洛夫(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Крылов)。著名的作品有:《大炮和風帆》,《剃刀》、《鷹與雞》等等。 他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之家,是個貧窮的步兵上尉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特維爾度過的。克雷洛夫除了讀書,還經常到集市上去,在這里他學會了義大利文,學會了拉小提琴,學習了繪畫。
11、米哈依爾·尤利耶維奇·萊蒙托夫 (1814~1841)俄國詩人。1814年10月15日生於莫斯科一個小貴族家庭,1841年7月21日卒於高加索。3歲喪母,在奔薩省外祖母的庄園度過童年。上中學時開始寫詩。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學,課余寫了近300首抒情詩和幾首長詩,絕大多數在生前沒有發表。1832年因參與反對保守派教授被迫離開大學,轉入聖彼得堡近衛軍騎兵士官學校,1834年畢業後到近郊驃騎兵團服役。
12、維薩里昂·格里戈里耶維奇·別林斯基(1811—1848):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哲學家、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不僅通過他的著作宣傳了革命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而且第一個系統地總結了俄國文學發展的歷史,科學地闡述了藝術創作的規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學和美學見解,成為俄國文學批評與文學理論的奠基人。他的文學評論與美學思想在俄國文學史上起過巨大的作用,它推動了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進一步發展,對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美學觀念的形成有直接的影響。1848年6月,別林斯基因病去世,年僅37歲。
13、赫爾岑(1812~1870)Herzen,Aleksandr 俄國哲學家,作家,革命家。 1812年4月6日生於莫斯科古老而富裕的官僚貴族雅可夫列夫家,1870年1月21日卒於巴黎。他是私生子,所以不能繼承父姓,但他的父親十分愛他,給他取赫爾岑為姓,德語意為「心」,並使其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時代受十二月黨人思想影響,立志走反對沙皇專制制度的道路。1829年秋進莫斯科大學哲學系數理科學習。學習期間,他和朋友奧加遼夫一起組織政治小組,研究社會政治問題,宣傳空想社會主義和共和政體思想。
14、尼古拉·加夫里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俄文: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 ,英文:Nikolay Gavrilovich Chernyshevsky,1828年7月24日~1889年10月29日),俄國革命家、哲學家、作家和批評家,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1828年7月生於薩拉托夫城一個神父家庭。18歲進彼得堡大學文史系。從此經常接近先進知識分子團體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潛心研究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哲學,對法國空想社會主義也產生濃厚的興趣。1850年大學畢業,次年重返薩拉托夫,在中學教授語文,宣傳進步思想
15、魏列薩耶夫 V. V. Veresaev(1867~1945) 俄羅斯著名作家,生於圖拉的大家庭,父親是醫生也是社會運動者。自幼即展現優異的語文天賦,十三歲開始寫詩。彼得堡大學歷史系畢業後攻讀醫學,此後便一邊從事醫學,一邊繼續文學創作。一八九四年發表首篇小說《走投無路》,述說滿懷理想的醫生深入民間,防疫治病犧牲奉獻,卻不為民眾相信,反被當作傳播瘟疫的巫師,毒打至死。魏列薩耶夫與勞工及革命份子的密切往來,引起了當局關注,於一九○一年遭醫院開除,且勒令兩年內不得於彼得堡居留。同年,他依據自身經歷寫成《醫生札記》,再度呈現了醫生面對重重社會問題的無助。除了創作,魏列薩耶夫同時潛心文學研究,最卓著的成果莫過於《普希金資料匯編》和《果戈里資料匯編》兩部傳記資料,《果戈里是怎樣寫作的》便是在編纂後者的過程中,應邀寫成。其他著作有:論析托爾斯泰與陀斯妥耶夫斯基的《Zhivaya Zhizn》,論創作的《作家的條件》,小說《姐妹》等。
16、庫普林(1870~1938)俄國作家。1870年8月26日出生在奔薩省納羅夫恰特市一小職員家庭。早年喪父,隨母遷居莫斯科。1880年進士官學校,軍校生活對他的性格產生很大影響。1890年畢業,編入駐波多利斯克省步兵團。這時期他開始創作。1894年退伍,在基輔以寫作為職業。1896年曾任頓涅茨礦區工廠職員。1897年在波列西耶邊陲地區當過誦經師。1901年遷居彼得堡,次年結識高爾基和知識出版社作家。後寫了反映1905年革命的特寫《塞瓦斯托波爾事件》。第一次革命失敗後,思想趨於消極,同知識出版社斷絕往來。對十月革命態度矛盾,既贊美革命中表現出的英雄主義,又擔心祖國文化的命運。1919年全家流亡國外,主要在巴黎居住。1937年身患重病,回到祖國,次年病逝於列寧格勒。
17、布寧,全名:伊凡·布寧(1870-1953),俄羅斯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生於俄國中部波羅涅日市一破落貴族世家。布寧的創作繼承了俄國古典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是寫作中短篇小說的高手。他的小說不太重視情節與結構的安排,而專注於人物性的刻畫和環境氣氛的渲染,語言生動和諧,富於節奏感,被高爾基譽為「當代優秀的文體家」。
18、安德列耶夫(1871-1919)著,俄羅斯風格獨特的小說家,他的出眾才華曾經得到列夫·托爾斯泰、柯羅連科、勃洛克等同時代名家的贊賞。《瓦西里·菲維伊斯基的一生》描寫鄉村神父菲維伊斯基篤信宗教,一心以為只要不動搖地信仰上帝,奇跡就會出現。為此,他一生都蒙受各種恥辱和苦難,最後只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慘結局。勃洛克回憶自己讀了這部小說,「感到震驚,覺得到處都充滿不安,災難已經臨近,可怕的事件就要在門口發生……」 魯迅稱安德列耶夫是「絕望厭世的作家」、「其文神秘幽深,自成一家」。
19、綏拉菲莫維奇,1863年1月7日生於頓河州下庫爾莫雅爾斯克鎮哥薩克軍人家庭。1877年因起草反對沙皇的宣言被流放。其間,他開始文學創作活動。1901年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出版。1902年參加「星期三」文學社,不久就成了高爾基支持的「知識」叢刊撰稿人。
20、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是19世紀俄國有世界聲譽的現實主義藝術大師,他的小說不僅迅速及時地反映了當時的俄國社會現實,而且善於通過生動的情節和恰當的言語、行動,通過對大自然情境交融的描述,塑造出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的語言簡潔、朴質、精確、優美,為俄羅斯語言的規范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些應該都是俄國的,不是蘇聯和俄羅斯的。。。
㈤ 蘇聯歷任領導者都有誰
蘇聯歷任領導者是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和戈爾巴喬夫。
1、列寧(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時間1917-1924年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㈥ 俄羅斯歷屆總統名單
1、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葉利欽(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Ельцин)1991年7月10日—1999年12月31日。
2、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1999年12月31日—2008年5月7日。
3、德米特里·阿納托利耶維奇·梅德韋傑夫(Дмитри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Медведев)2008年5月7日—2012年5月7日。
4、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2012年5月7日至今。
歷屆總統簡介:
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葉利欽(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Е́льцин,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俄羅斯人,1931年2月1日出生於蘇聯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達里茨基區布特卡村的一個農民家庭,蘇聯解體後首任俄羅斯總統。
德米特里·阿納托利耶維奇·梅德韋傑夫(Дмитри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Медведев),1965年9月14日出生於列寧格勒(現為聖彼得堡),現任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76]、統一俄羅斯黨主席,曾任俄羅斯聯邦政府第一副總理、第3任俄羅斯聯邦總統、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1952年10月7日出生於列寧格勒(現為聖彼得堡)。作為俄羅斯首任總統,20世紀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他不僅從根本上影響了我們國家的發展,也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
㈦ 俄羅斯評選出最偉大領袖:誰與斯大林並列第
俄羅斯最偉大的領袖應該是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大帝,這兩位是俄羅斯唯二得到大帝尊稱的,俄羅斯的版圖基本就是他們兩個打下來的,比現在的俄羅斯還有前蘇聯版圖更大。
㈧ 俄羅斯的國父為何不是開國總統葉利欽,而是蘇聯領導人斯大林
俄羅斯的國父是斯大林這種說法是現在俄羅斯總統的一種看法。因為現在俄羅斯總統認為斯大林才是現代俄羅斯的塑造者。因為現在俄羅斯的很多領土都是斯大林拿下的,比如北方四島,還有北極地區的一些島嶼這些都使得俄羅斯的領土變得越來越大。更重要的是當時蘇聯的國際地位非常的高。
而列寧雖然更有資格成為俄羅斯的國父,不過列寧在位時間非常的短,並且在自己的任內也並沒有讓當時的俄羅斯開疆拓土,這也使得俄羅斯老百姓根本不會承認列寧是俄羅斯的國父。而斯大林時期俄羅斯的實力達到了一個頂峰,這也讓俄羅斯人對於斯大林非常的敬重。
㈨ 現在俄國最高領導人是誰
現在是普京,這些年始終是他和梅德梅傑夫輪流做,但聰明人都看得出來,始終是普京當老闆,輪流只是表面游戲,他們還沒到弄無限期的級別,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
㈩ 俄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領導人是誰
列寧同志。
列寧(俄語:Ле́нин,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俄語: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主要締造者、布爾什維克黨的創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領導人、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即蘇聯總理)。
列寧是他參加共產主義運動後的化名[1],他繼承了馬克思主義,並與俄國革命相結合形成列寧主義,被全世界的共產主義者普遍認同為「國際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和精神領袖」,同時他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和評價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