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社保要交多少年

俄羅斯社保要交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6-26 04:46:54

㈠ 本人在俄羅斯。只有身份證護照。繼續資金周轉。

保單、公積金月供也可貸款。
如果想貸更高的額度,可以做抵押貸款,例如房、車等一般銀行和貸款機構都是可以貸款的;
4:
1。
貸款申請條件:
1、要有固定收入、貸款人身份證;
2、貸款人近半年徵信信息,要看工資明細;
2、年滿18-65周歲;
3、如果貸款用於經營或購車,要有擔保人和抵押、徵信良好。
貸款申請資料、貸款人工作單位開具的收入證明;
6、社保,且徵信信息良好;
3;
5、貸款人名下近半年的銀行卡流水,無中斷;
4、貸款人居住證證明(租房合同、房產證、近三個月水、電、費煤氣發票)

㈡ 養老金卻到65歲才發,俄羅斯還有哪些奇葩制度俄羅斯

人口數量下降,老年人數增加,中國的養老壓力越來越大,但還有一個比中國問題更嚴重的國家——俄羅斯。

從人口總量看,俄羅斯人口的數量並不多,連中國的一個零頭都不到,只有1.44億人,但俄羅斯老年人口(60歲以上)比例比中國高很多。

俄羅斯面臨的更嚴峻的問題還包括:養老基金入不敷出(中國只有黑龍江出現類似情況)、工作適齡人口下降以及人口連年銳減。

為了解決一系列問題,俄羅斯今年6月推出延遲退休計劃,從2019年起逐步將男性退休年齡由60歲提高至65歲,女性退休年齡由55歲提高至63歲。

計劃一經推出,就遭到國民強烈反對,迫不得已,俄羅斯總統普京最近妥協,女性退休年齡由55歲提高至60歲,而非最初提議的63歲。

但是國民仍不買賬,還是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普京在最近的電視講話中表示:如果不改革,養老金體系「將出現裂縫,並最終崩潰」,「我請求你們理解這一點」。

其實,從普京的表態中就能感覺到俄羅斯養老體系面臨的壓力。一直以來,普京在國際舞台上都是以「硬漢」的形象出現,但在面臨國內養老問題時,也不得不妥協。

俄羅斯並不是突然心血來潮要延長退休年齡的,也是經過了好幾年的醞釀之後才決定這么做的。

2016年5月下旬,普京簽署了名為《關於對俄聯邦某些法律中特定類別公民退休年齡的修改》的法案,計劃在一定時期內將男性退休年齡推遲到65歲,女性退休年齡推遲到63歲。

為了降低法案的推行阻力,延長退休計劃先從公務員開始。公務部門工作人員能獲得退休金的工齡下限從15年分階段提高到20年,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議員獲得養老保險的工齡下限從1年擴大到5年。

兩年以後,今年6月14日,延遲退休計劃正式向普通民眾推廣,從2019年起逐步將男性退休年齡由60歲提高至65歲,女性退休年齡由55歲提高至63歲。

沒想到,民眾的反對聲接踵而來。據調查,90%俄羅斯人反對這一改革,並在隨後的幾周內發起了多次抗議。

由於反對聲浪過大,普京最終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協。8月29日,普京在電視講話中表示,女性退休年齡改為60歲,男性退休年齡不變。

然而,普京罕見的「退讓」並沒能平息民眾不滿,俄羅斯多個城市爆發抗議。

民眾的抱怨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對於年輕人來說,如果延長退休就意味著會有更少的工作崗位。近三年,俄羅斯經濟下滑嚴重,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俄2017年GDP為1.58萬億美元,據世界第11位。

這兩年,美國對俄羅斯實行經濟制裁。從經濟增速來看,2017年,俄羅斯GDP增速只有1.4%。經濟不景氣,工作機會自然就少。

對於老年人來說,延長退休年齡就意味著不能早日安享晚年,還要繼續工作,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

更重要的是,很多俄羅斯老人擔心,自己根本活不了那麼長時間,或者剛剛退休,還沒領幾年養老金去就去世了。據BBC,俄羅斯男性平均壽命為66歲,而女性為77歲。

為了說服民眾執行新法案,普京和梅德韋傑夫可謂苦口婆心。普京上周三表示,提高退休年齡已經被耽擱數年,繼續推遲這一計劃將「威脅俄羅斯社會的安全與穩定」。

梅德韋傑夫稱,提高退休年齡是基於俄羅斯人壽命增長的事實作出的決定。

俄羅斯宣布延遲退休計劃選了一個特殊的日子,6月14日當天正好處於世界盃開幕式,俄羅斯人民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當中。

當天除了宣布延遲退休計劃這個不好的消息外,俄羅斯還宣布從7月1日起上調國內汽油價格,以及將增值稅稅率從18%上調至20%。

消息公布後僅幾小時,俄羅斯國家隊就在世界盃揭幕戰中實現了5:0屠殺沙特的驚人戰績,這個好消息太大了,於是「壞消息」沒人去理會。

不過,到了第二天,俄羅斯輿論呈現出了空前的分裂態勢:一大批人在慶祝勝利,剩下的人卻在討論養老金系統會否崩盤。

所以,不僅僅是總統,普通民眾也已經感覺到了俄羅斯養老金系統的問題。

最近今年,由於經濟下滑,俄羅斯財政已經捉襟見肘,而養老金系統恰恰是其中最薄弱、也最敏感的那個環節。

俄羅斯現行的養老體系是在前蘇聯的基礎上建立的,具有普惠性,有點像計劃經濟時代的中國,養老完全靠國家。

這幾年,俄羅斯也在不斷改革養老體系,但由於阻力太大(財政多出錢還是少出錢),並沒有觸及本質。

不過,日益嚴峻的人口問題導致的養老問題讓俄羅斯的養老體系問題日益凸顯。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俄羅斯黃皮書:俄羅斯發展報告(2018)》顯示,截至2017年1月1日,俄羅斯城市人口為1.09032億,農村人口為3777.2萬,城鄉比例為74∶26。

在總人口中,低於勞動力年齡人口為2689.5萬,占總人口的18.32%;適齡勞動力人口為8322.4萬,占總人口的56.69%,繼續處於下降狀態;而高於勞動力年齡人口為3668.5萬,占總人口的24.99%,佔比持續提高。

另據俄羅斯官方估計,到2025年,高於勞動力年齡人口將接近4000萬,占總人口的比例將達到27%。這一發展趨勢無疑將對俄羅斯勞動力市場和社會保障體系形成巨大的挑戰。

據俄官方數據顯示,到2018年俄羅斯的養老金赤字預計將達2650億盧布,占整個國家預算的1.6%。

巨額的赤字給財政帶來的負擔越來越大。普京經濟助理別洛烏索夫曾表示,俄羅斯的養老金制度面臨日益增長的赤字問題,缺口達到近2萬億盧布。

如何解決養老基金缺口越來越大的問題呢?其實不外乎「開源」和「節流」。「開源」主要是提高僱主和雇員的繳費率,增加養老金收入;「節流」,通常是推遲退休年齡,嚴格領取標准,降低養老待遇等,減少養老金支出。

現在,俄羅斯在「開源」和「節流」兩方面可能都不好做,延遲退休被民眾強烈反對,要「開源」的話,國內經濟似乎並不具備基礎。

其實,俄羅斯現在面臨的問題過不了幾年也有可能在中國出現,而中國總人口是俄羅斯的近10倍,這也意味著這中國在養老方面的問題會比俄羅斯更嚴重。

好在中國早就未雨綢繆,在「開源」和「節流」方面想辦法,比如最近進行的社保征管體制改革,讓稅務部門直接證交社保。又比如,中國也有延遲退休計劃。

早在2008年11月,人保部社會保障研究所負責人就稱,有關部門正在醞釀等待條件成熟時延長退休年齡,有可能女職工從2010年開始,男職工從2015年開始,採取「漸進」方式,每3年延遲1歲,逐步將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在2030年前,職工退休年齡將延遲到65歲。

2013年11月20日下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國新辦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延長退休年齡是大勢所趨但將採用「漸進式」。

2014年3月9日上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人社部會在2020年前,將延長退休年齡的方案推出來,此方案是漸進式的退休年齡辦法。

2014年3月9日上午,列席全國人大會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又表示,延遲退休方案將在2020年前推出。

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之前表示,上海一個女性能活到85歲,如果55歲退休,後面要領30年養老金。如果不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必然要「啃小」。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延遲退休政策最根本的原則是「小步慢走,漸進到位」,為了給公眾做好心理准備的時間,政策出台後至少五年,才會漸進式實施。

據測算,延遲退休可以使中國養老統籌基金一年增加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約200億元。

中國正式推出延遲退休政策的那一天,靠你了。

㈢ 俄羅斯是福利國家嗎它的社保制度是一體化的吧

俄羅斯的貿易政策變動性較大。比如俄羅斯對該國『無競爭力商品』的鞋、服裝等商品實行『禁止進入』關稅等,曾對中國鞋企造成了一定影響。俄羅斯長期對於中國女鞋的政策「灰色清關」。但根據據商務部關於《俄羅斯報》的相關消息,俄羅斯工貿部林業及輕工業司副司長奧列格·卡謝耶夫在2010年6月29日莫斯科舉辦的全俄鞋商論壇上稱,目前俄羅斯最大的境外鞋企將遷回國內,並號召境外俄羅斯鞋商回國發展。2010年境外鞋企回俄羅斯發展的最佳時機:第一,中國的勞動力價格上漲,與俄羅斯基本持平,人均330美金左右,目前美國也開始將輕工業生產撤出第三世界國家;第二,俄政府取消國產鞋原料的進口關稅,包括後跟、鞋底及皮革上色劑等,俄本國不產的造鞋用技術設備入關免除增值稅。10年俄政府將出台第二份鞋商用設備補充清單。俄工貿部已向俄財政部和政府遞交了製鞋企業稅收簡化程序的建議;第三,國家嚴厲打擊鞋類產品的假冒和走私現象。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㈣ 人社部稱中國是全球退休年齡最早國家,美英法俄等詳情如何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根據人社部的數據,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平均不到55歲。而大多數國家退休都在65歲左右,且均漸進式延遲。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人社部經中央批准後將向社會公開延遲退休改革方案,小步慢走,逐步推遲到合理退休年齡。

環顧各國,退休年齡「參次不齊」,人口老齡化確是共同的問題,延遲退休多屬「情非得已」,漸進式和有彈性的延遲退休成為經驗之談。

美國:自己權衡自己定

七老八十還在發揮余熱的美國人多的是。 CFP 資料圖

美國人67歲退休,其實是個偽說法。七老八十還在發揮余熱的美國人多的是。實際上,美國並沒有嚴格的退休年齡,只要你還幹得動、老闆也願意雇你,就可以繼續工作。但是對於關於享受社會保障福利,美國確實有年齡的規定。

美國的退休政策分三個層次。提前退休:年滿62歲就可以開始領退休金,但要打7折,每推遲一個月領取,打的折扣就少一些;正常退休:根據出生日期的不同,美國社會保障局設定了不同的正常退休年齡,比如1937年和1937年以前出生者,退休年齡是65歲,1943年到1954年間出生者,退休年齡是66歲,1960年和1960年後出生的人,退休年齡是67歲。

在正常退休年齡內退休的人,可以領取全額退休金;延遲退休:選擇延遲退休的人在原有的退休金基礎上還能獲得獎勵性的收益。

這種以自願為原則、漸進式的退休制度設計,讓人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而拉開檔次的退休金獲得比例,特別是對於延遲退休的獎勵性收益,一定程度上鼓勵了美國人延遲退休。

但和很多國家一樣,美國的社保基金「蓄水池」也正在滑向入不敷出的窘境,為此美國也存在著是否要「提高退休年齡」的爭論。

新加坡:退休年齡與公積金掛鉤

新加坡採用的是公積金的養老方式,繳納的公積金的數額和工資是掛鉤的,工資越高公積金越多。公積金又分為幾部分,最重要的是養老、保健和住房。

新加坡人從開始工作就要繳納公積金,等到退休的時候,政府一次性給付絕大部分的公積金。

新加坡的公積金繳交率基本穩定在40%,其中僱主需繳17%,雇員需繳23%。原規定55歲退休時就能領取公積金,後來退休年齡從55歲延長至60歲,現在又延長至62歲(男女退休年齡相同)。

另外政府鼓勵已達退休年齡但身體健康的員工繼續工作,給予60歲以上的員工更多的就業入息補助。以一名月薪5000新元的62歲普通員工為例,他獲得的就業入息補助款項為每月1000新元,其中支付的現金占總金額的30%,其餘撥入公積金個人戶頭。

繼續工作可以給老員工帶來很多好處,可以累積更多的養老金,由於法律規定僱主可以重新僱用年滿62歲的員工,因而新加坡老人樂於繼續發揮余熱也是情理之中,因為這樣就能享受越來越長久的夕陽紅。

日本:社保最少要繳25年

上世紀70年代,日本規定的退休年齡為55歲,到了80年代,退休年齡被延長到60歲,而今則進一步延長到65歲。

2013年4月1日,日本「高齡者僱用安定法」修正法正式實施,該法規定企業有義務繼續僱用面臨退休但有工作意願的65歲以下員工,受此影響,日本的實際退休年齡線可能將推遲5歲。這一法案出台的背景,則是養老金領取年齡的推遲。男性可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從60歲提高至61歲,2025年還將提高至65歲;女性則比男性晚五年實施。

目前,日本養老金的最低繳納年限為25年,支付開始年齡為65歲。日本對低收入群體有免交養老保險的制度。低收入群體可以申請免交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局根據申請人的家庭收入情況,決定是否給予免除,或免除多少。

不過,現實生活中,能夠持續工作到退休年齡的女性很少。大多數日本女性會選擇在結婚、生育之後,辭掉工作回歸家庭;承擔養家糊口重任的男人們則很多選擇「退而不休」。

法國:干滿60歲可退休

法國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一個高福利國家。過去,法國規定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為60歲,如果沒有干滿40年,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為65歲,而且執行男女一樣的標准。

但是,由於受歐債危機和人口老齡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法國也與其他國家一樣,同時面臨著養老金入不敷出和政府財政吃緊的問題。2010年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將領取養老金資格的年齡提升至62歲,足額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提升至65歲。此舉引起了法國民眾的強烈不滿。後來薩科齊在總統大選中的失利,奧朗德上台後,立即宣布把退休年齡恢復到60歲,才平息了民怨。

瑞士:高福利下的延遲退休

被認為是全球最適合養老國家的瑞士是最早實行65歲退休的發達國家之一。

瑞士的退休年齡與人們的平均壽命有關。瑞士是歐洲壽命最長的國家,在世界上也排在前幾位。

瑞士的退休年齡還與社會福利有關。瑞士是一個高福利國家,他們擁有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和養老體系。婦女享有一年的產假和免費產前檢查、生產住院、產後護理等權利,如若有八歲以下的孩子,還擁有每天工作6小時的權利;失業人員也可以領取較為豐厚的救濟金,不用工作就有飯吃。

如此龐大的經費支出,肯定需要人去創造,延遲退休年齡無疑是緩解國家財政壓力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盡管如此,瑞士人民仍然強烈要求將退休年齡下調至62歲,或實現「彈性退休制度」,但這一呼籲並未得到國會的通過,相反,瑞士政府面對日益增長的失業率和財政赤字,打算將退休年齡再延遲兩歲,即67歲退休,但這一計劃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堅決反對。

英國:取消強制退休年齡

2011年6月14日,英國黑潭,退休老人遊行前往參加年度退休者大會。 CFP 資料圖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1月13日消息,從今年4月6日到10月1日期間,英國政府將逐步取消65歲法定退休年齡的限制,國民將獲得自由選擇退休年齡的權利。英國商務部表示,允許國民工作更長時間有利於英國的經濟繁榮。

根據法定退休年齡政策,過去英國公司一般會強制員工65歲退休。而今年4月6日到10月1日期間,只有那些已經被告知4月6日前退休,或者本人已經提出申請確定在10月1日前退休的員工可以被強制退休。10月1日以後,用人單位將不能再援引法定退休年齡政策來強制任何員工退休。

俄羅斯:社保壓力也不小

在俄羅斯,是否應推遲退休年齡也是近幾年社會各界持續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盡管俄羅斯也面臨勞動力人口減少、社會養老問題日益尖銳的問題,但俄羅斯高層領導人表示,暫時不會提高退休年齡。

俄羅斯是世界上退休年齡比較低的國家之一,目前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此外約有三分之一的特殊人群可提前退休,包括有5個或5個以上孩子的母親、高危行業職工、居住在北極圈附近的居民等。與此同時,俄人口狀況卻在日益惡化。目前尚有10名勞動者供養6名退休人員,但俄適齡勞動力正以每年40萬的速度減少,按照這樣的減少速度,到2030年將是6名勞動者供養10名退休人員。

㈤ 建陽社保自費一年交多少

個人交職工社保的話,自費社保一年需要交15036元左右。
社保一個月需要交1253元左右,個人交靈活就業的社保的話,每月總共:948.73元(養老+醫療),社保繳費一般是通過工作單位繳納,企業和個人一起承擔,個人的費用是每個月從工資裡面扣除,然後關於社保費每年都會進行一次調整。

㈥ 俄羅斯人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約合多少人民幣

一份報告讓人震撼,是讓人們知道,有一種經濟增長,叫「符合窮人利益的經濟
增長」。俄羅斯的經濟增長,開始於1999年。從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長速度約6
%,經濟總量增加了70%。然而,俄羅斯的工資和人均收支卻增加了 500%,扣除通脹
後,人均收入實際的增長,超過了200%。八年間,俄羅斯的人均實際工資和人均實際
收入的增長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長速度,高出二倍。俄羅斯的老百姓,實實在在地分
享了經濟增長的成果。當下,俄羅斯人平均月工資10800盧布,約合人民幣3650元。其
中莫斯科人均工資最高,目前人均約2萬盧布,摺合人民幣6700元;與中國接壤的遠東
地區最低,月均工資在9500至10000盧布(人民帀3200至3360元)之間。
實際工資增長大大超過GDP的增長速度,只是俄羅斯人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的一個方
面。另一個方面,就是俄羅斯聯邦和各聯邦主體、地方政府,將三分之一的財政支出,
用於教育、醫療、救濟等社會領域的。從而建立和維持了一套完善的社會福利體系。讓
退休、失業、兒童、學生等等弱勢人群,也扎扎實實地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成果。
隨著經濟增長,俄羅斯各地每一個季度都調整「人均最低生活標准」,也就是「貧
困線」。最低生活標准每一季度由俄羅斯各聯邦主體制定,用於評估居民生活水平以及
作為制定補助金、補償金及其它社保支付的款項。莫斯科今年第三季度,人均最低生活
標准為月5124盧布(折人民帀每月 1700元,北京市2006年7月1日起,基本生活費確定為
每人每月448元,僅為莫斯科最低生活費標的26%),有勞動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標准為
5795盧布,退休人員3533盧布,兒童是4381盧布。與中國東北接壤的濱海邊疆區今年第
二季度居民人均最低生活費標準定為月4362盧布(折人民帀每月1450元,與之接壤的黑
龍江省哈爾濱市現行居民最低生活費保障標準是1997年制訂的,市區每人每月200元,
阿城市、尚志市、木蘭縣和延壽縣為 117元),有勞動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費指數為
4687盧布,退休人員3383盧布,兒童4202盧布。由於「貧困線」的標准特別高,全俄羅
斯平均計算,相當於人均GDP的40%,而各級政府財政支出的最大一塊,就用在醫療、
教育、補貼、救濟等社會保障體繫上。以莫斯科市2007年預算兒童補貼項目為例,全市
明年財政預算,用於有子女家庭社會支持款項總額360億盧布(108億人民幣),生育二胎
及更多孩子的家庭所獲一次性補助金額將增加4倍,從2000 至1萬盧布不等;每個兒童
的月津貼數額將增加1至1.5倍;多子女家庭的年度校服補貼從1000盧布增至5000盧布;
因在家照顧3歲以下殘障兒童而不能外出工作的父母將獲得每月4500盧布(1300人民
帀);撫養三歲以下兒童的大學生家庭每月的食品補貼將增加兩倍,從550盧布增至1650
盧布;為預防社會孤兒出現及發展家庭教育方式,發放給監護人用於撫養被監護人的資
金數額將從4500盧布提高到6000盧布。(註:最新匯率10盧布=2.9731 人民帀)
可以這樣說,今日的俄羅斯,「貧窮」是相對的,從絕對意義上,已經沒有窮人
了。民選的官員,拚命討好選民,除免費醫療、免費教育之外,俄羅斯政府補貼,救濟
項目,共有幾百項之多。這樣情勢下,在經濟恢復了的俄羅斯,想當窮人,不容易做
到。4月10日,俄羅斯財政部部長庫德林宣布,根據俄羅斯2007~2009年三年預算計
劃,未來三年間,實際工資還將提高50%。俄羅斯宏觀經濟分析和短期預測中心《俄羅
斯經濟長期趨勢》報告預測,2012年前俄可進入發達國家,趕上韓國、西班牙、以色列
的經濟發展水平,2020年前,人均GDP可達29400美元。
十五年轉型,俄羅斯人民,真正地實現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的百年之夢。

㈦ 哪個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實行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

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廣泛養老保險制度的國家,會保險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和必要保證,它能夠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維護社會的安定;社會保險還能夠增進勞動者的體質,促進勞動者的身體健康;社會保險還能促進生產的發展,保證經濟的正常運行;

它能夠服務於基層和社會,方便群眾的生活;通過社會保險,可以實現收入的再分配,可以調節勞動的分配,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因此社會保險是我國必不可少的一項制度,在新的時期,我國還必須繼續實施社會保險制度,並且優化和發展社會保險制度,以保證社會的穩定,為構建和諧社會打好基礎和貢獻一份力量。

(7)俄羅斯社保要交多少年擴展閱讀

在中國社會保險制度的發展中,還有一些轉型期的特殊產物不能不提到,最典型的就是「養老金雙軌制」的退休制度:不同工作性質的退休人員實行不同的養老金制度。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退休實行由財政統一支付的退休養老金制度;

而企業職工則實行由企業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的「繳費型」統籌制度。我們前面所講到的社會保險制度,主要是指企業職工,而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則享受著超出三界之外的特殊優待:他們無需繳費,卻可以領取遠高於企業職工的退休金。這是中國養老制度中最不公平的一個地方。

㈧ 俄羅斯養老保險怎麼交

養老保障制度改革
經濟體制轉型以來,俄羅斯養老保障制度按照三個方向進行了改革:一是逐步放棄國家包攬一切的做法,實現社會保障的資金來源多元化;二是在處理社會公平的與效率的相互關系問題上,重點由過去的公平而忽視效率轉向效率兼顧公平;三是不斷提高了養老金水平。
1997年前,在這一領域改革的主要內容有:第一,在俄羅斯除了實行自願投保養老外,所有公民與企業事業單位均必須參加強制性養老保險,其基金來源與國家預算脫鉤,建立專門的俄聯邦預算外自治養老基金,基金來自聯邦與各聯邦主體預算撥款、投保單位和個人三方面。僱主按工資總額31.6%繳納,雇員按工資收入5%繳納,企業與職工的繳納一般占該基金總額的90%以上。第二,領取養老金的條件與蘇聯時期一樣,男年滿60歲工齡不少於25年,女年滿55歲工齡不少於20年。
由於通脹率高並且變動大,原來那種長期不變的計算發放養老金的辦法就難以適應變化了的情況,往往不能抑制由於通脹所引起的養老金實際水平的下降,從而使養老金領取者最低生活水平得不到保證。因此,從1992年起對養老金實行指數化。指數化主要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動、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數額和養老金領取者原有工資與優撫金水平來計算。1997年9月,俄羅斯通過了《關於計算和增加養老金的程序法》,規定從1998年2月1日起,養老金的計算不再以價格的增長為依據,而以全國的月平均工資的提高水平為根據,同時規定採用個體系數來完善養老金。
1997年,俄羅斯還參照世界銀行提出的「三支柱」模式,對養老金保障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第一支柱是社會養老保險,它僅限於為無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特困人群提供幫助,由政府財政出資;第二支柱是強制養老保險,這是「三支柱」中最重要的部分,其資金來源由企業和職工的繳費和基金收益,2001年通過開征統一社會稅形成。該稅是把原來的養老基金、社會保險基金、強制醫療保險基金的合並到一起,統一社會稅按工資總額的35.6%徵收。開征統一社會稅後就取代了此前實行的向國家預算外基金繳納保險費的制度。第三支柱是補充養老保險,是一種自願養老保險,由僱主自願建立,所有職工均可自願參加,採用基金制的個人賬戶管理方式,使職工在得到基本生活保障之外可自行通過購買補充養老保險靈活調整退休後的收入。俄羅斯自願養老保險的人數很少,只有1%的勞動年齡居民參加了這種保險。原因在於總的來說,大多數居民收入水平較低,無力承擔額外的保險支出;其次,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收益率往往低於其它投資的回報率;另外,俄羅斯的非國有金融機構信譽差,廣大居民對其缺乏信任。
俄羅斯在養老保障制度方面雖進行了多次改革,但仍與國際標准存在較大差距。另外,在面臨人口持續老齡化趨勢壓力的同時國家負擔日益加重,使養老保障體系赤字運行,靠財政補貼難以維系。
針對上述情況,俄羅斯決定從2010年1月1日起,對養老保障制度進行新的改革,其實質是向保險原則過渡,即公民所享受的養老金權利和養老金額度直接取決於每個人向國家養老基金的保險繳費,目的是使養老金收入由依靠稅收收入向依靠保險收入轉變。
總的來說,俄在經濟轉型過程中重視養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並不斷提高了養老金水平,2000—2007年這8年間養老金增加了1.5倍。2012年全俄月均養老金為9800盧布。
俄羅斯養老保障制度也還存在不少問題,最為突出的首先是盡管俄政府採取諸如提高養老保險費率等政策來減輕國家負擔,但國家財政仍面臨巨大壓力。2007年俄羅斯聯邦政府用於養老保障的轉移支付佔GDP的比重為1.5%,到2010年佔GDP的比重提高到5.2%,整個養老金支出約佔GDP的9%。俄從2005年養老基金開始出現赤字,數額為870億盧布,准備通過提高退休年齡等措施來緩解赤字,計劃到2015年之後男性公民退休年齡由60歲提高到65歲,女性公民由55歲提高到60歲。
其次,在相當一個時期內難以解決一方面養老基金佔GDP的比重日益提高,另一方面平均退休金佔平均工資的比率不高的矛盾。結果是使國家財政壓力增大,同時退休人員還因養老金低對政府不滿。為此,俄政府甚至承諾退休金從2015年起將至少提高45%。
由於俄人口老化與不斷減少,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的老年人將從2010年的36人上升到2031年的53人,撫養負擔率將提高47.2%。這不僅對如何發展俄養老保障制度是一個重大問題,亦是俄經濟與社會發展面臨的一大挑戰。
醫療保險制度改革
俄羅斯向市場經濟轉型後,原來的醫療制度與整個經濟體制的市場化已不相適應,這些都要求俄羅斯政府改革醫療制度,建立與市場化相適應的現代醫療保險制度。為此,實施的主要政策有:一是由國家財政撥款制度轉為社會保險制度;二是由國家財政負擔的免費醫療制度轉為由國家與居民共同負擔的醫療制度。
1991年6月28目俄羅斯通過了《俄羅斯聯邦公民醫療保險法》,為俄羅斯醫療制度改革奠定了法律基礎。該法律規定:所有俄羅斯境內的常住居民均須參與強制醫療保險,保險費由國家及企業共同承擔。有工作的居民,由其所在單位按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強制醫療保險,沒有工作的居民由國家預算支付強制醫療保險;強制和自願醫療保險繳費是俄羅斯醫療保障體系的主要資金來源;在強制醫療保險范圍內由政府提供免費醫療服務,其數量和條件依據聯邦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批準的強制醫療保險基本綱要執行;改變醫療保險給付標准,國家為居民提供的醫療保障撥款不再以個人工資為標准,而改按其繳納的醫療保險費用,採用多繳多付、少繳少得的原則;除強制醫療保險外,設立自願醫療保險,保費由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在居民享受免費之外的醫療服務時,由非國有保險公司承擔其費用。
1993年4月和1996年又分別通過了《關於建立聯邦和地方強制醫療保險基金的規定》和《俄羅斯聯邦公民強制性醫療保險法》,目的是為推進強制醫療保障制度的建立。俄根據上述法律文件,進一步採取了一些具體改革醫療保障制度。
建立了強制醫療保險基金,分為為聯邦強制醫療保險基金和地區強制醫療保險基金。強制醫療保險基金的主要資金來源有:(1)僱主繳納的強制醫療保險費,費率為工資基金總額的3.6%,其中0.2%納入聯邦強制醫療保險基金,3.4%納入地區強制醫療保險基金;(2)用於完成國家級強制醫療保險計劃的聯邦預算撥款;(3)法人和自然人的自願繳款;(4)基金閑置資金的經營所得,基金所得免徵所得稅。在上述資金來源中,最主要的資金來源為保險繳費,占強制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的90%以上。(自童偉等著:《2012年俄羅斯財經研究報告》,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237頁)
成立了醫療保險公司。公司是不受政府衛生醫療部門管理的獨立經營主體,可承包各類醫療保險業務。企業和國家管理機關作為投保人同保險公司簽訂合同,被保險人在保險公司指定的醫療服務機構就醫,保險公司為被保險人支付醫療費用。醫療保險公司可代表受保人的利益對醫療機構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質量進行檢查和監督,必要時對醫療單位提出索賠和罰款制裁。
在葉利欽執政期間,形成了新的醫療保險制度框架,但由於這一時期出現了嚴重的經濟轉型危機,市場混亂,各種法律難以執行,因此有關醫療制度改革的法規與政策並沒有得到很好落實。由於資金短缺國家對衛生醫療的撥款大大減少,不少人求醫遭到困難。
普京執政後,十分關注俄羅斯的衛生醫療事業。他在2005年提出,醫療是國家優先發展計劃四大領域之一(其它三項為教育、住宅和農業),並親自擔任為此而專門成立的國家優先發展計劃委員會的主席。「健康」國家優秀發展計劃當年開始實施,該年的支出就高達787億盧布。普京提出實施「健康」國家優先發展計劃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提高俄羅斯人的壽命。1994年俄人平均壽命為57歲,1999年提高到60歲,2012年為68歲。盡管人平均壽命在提高,但仍在世界上處於低水平,這是俄羅斯亟待解決的問題。普京在2008年提出,到2020年要讓俄羅斯人的平均壽命提高到75歲。因此,提高衛生醫療服務水平是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
為了醫療保險制度與市場化和現代化相適應,2010年11月29日通過了俄聯邦《關於部分修訂俄羅斯聯邦強制醫療保險法》法律。主要內容有三:(1)給予被保險人有自主選擇醫療保險公司的權利,這是以前被保險人沒有的權利;(2)擴大強制醫療保險給付范圍。強制醫療保險體系目前給醫療機構的保險給付范圍僅包括薪金、工資、支出成本、葯品和食物等5個方面。自2013年起,醫療機構中除用於基本建設、維修和購買10萬盧布以上設備的支出外,其他所有支出全部由強制醫療保險體系承擔;(3)取消私人醫療機構進入強制醫療保險體系的限制。這次改革,使俄羅斯強制醫療保險更便於廣大居民就醫。
但目前,俄羅斯衛生醫療體系仍存在不少問題:資金不足仍未很好解決,強制性醫療保險體系至2012年初資金缺口約為1000億盧布;醫療服務水平低,工作效率不高。造成這一情況除醫療設備較落後外,與醫務人員收入低也有關,2007年西方國家醫生的收入是社會平均工資的2~3倍,而2007年俄羅斯醫生收入僅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5%,這必然影響醫務人員提高業務水平的積極性。俄這幾年來一直在著力提高醫務人員的收入水平。與全國一樣,俄醫療領域的腐也十分嚴重,送「紅包」現象十分普遍。
由於存在上述問題,在俄羅斯特別像莫斯科那樣的大城市,出現了不少私人醫院,一些收入較高的患者會選擇去私人診所就醫。
住房制度改革
蘇聯時期住房一直處於十分緊張的狀態,改善進展緩慢,盡管在客觀上有戰爭破壞與俄國留下很差的住房條件的原因,但從根本上來說是由蘇聯的住房制度造成的。與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蘇聯的住房制度具有福利性質,主要特點是,由國家大包大攬,大多數公民的住房主要由國家負責建造和無償分配給與,實行低租金與高補貼政策。
蘇聯上述住房制度的弊端十分明顯:一是國家承擔沉重的財政負擔。長期來,國家用於國民經濟的基建投資中,住房建設投資要佔15%—18%,僅次於工業、農業投資。二是極低的房租無法彌補住房折舊與保養維修,要靠國家大量補貼解決。據莫斯科市的材料,向居民收取的房租、水電費、暖氣費與天然氣費,只能彌補實際費用的1%—2%,甚至連維持收費單位的經費開支都不夠。三是助長了人們對國家的依賴心理,削弱了多渠道建房的積極性。四是在分配住房的過程中,很難按統一規定分配住房,往往領導人利用權力多佔住房。據俄國家建委負責人1993年年底發表談話說,俄當時仍有1700萬人的住房面積低於5平方米,約有1100萬戶幾家合住一套住宅,約有200萬戶住舊房危房,約有950萬在排隊等房,全俄缺4000萬套住房,排隊等房的隊伍越來越長,平均等房期限長達20年之久。(見俄《文學報》1993年12月29日)
在上述情況下,俄羅斯在經濟體制轉型過程中,必須對住房制度進行根本性改革。改革的政策一是實行公有住房私有化,即以無償方式把房產權交給居民;二是改變原來主要靠國家建房並無償提供居民使用的住房制度,即國家不再分配住房,實行多渠道籌資建房,並鼓勵公民個人建房與購房;三是提高房租,使其接近住房實際價值,以克服原來的低房租的平均主義;四是盡快建立與發展房地產市場,使其與國企大規模私有化和整個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相適應。
俄住房私有化是根據自願、無償與一次性三原則進行的。自願原則就是公民根據自己的意願參與住房私有化,使公有住房歸己所有;無償原則即所有公民均可按規定的標准無償獲得已住房屋的所有權。無償轉為公民所有的住房按俄羅斯人均住房面積確定,不得少於每人18平方米,特殊條件下,可按住房性能再向每戶提供9平方米,超標部分按一次性或分期付款方式解決。一次性原則即公民可按私有化方式一次性獲得歸己所有的住房。
在推行住房私有化的同時,俄採取各種政策措施鼓勵公民建房與買房,如提供建房買房信貸。俄還通過發放住房券以吸引居民手中資金投資建房。住房券是具有保值作用的有價證券,持有者可用來分期購買住房。另外,俄對自有資金和專項貸款建房、買房的公民,其個人存入住宅專項儲蓄賬戶的可以免徵個人所得稅。
逐步提高居民住房公用事業的繳費比例,從2005年起由居民100%負擔,如該項費用在居民家庭總收入中的比例超過20%的,國家可給與相應補貼。這一措施既有利於減輕地方財政壓力,又可以使住房公用設施的維修得到資金保證。
住房制度的改革使私人住房量大大增加,到2001年私人住房占存量住房的63%,公房佔37%,而改革前的1989年67%的住房為公房,33%為私房。住房制度改革促進了住房建設的發展,人均住房面積從1992年的16.8平方米提高到2011年的22.8平方米。
目前住房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住房私有化後,可提供無償分配或以優惠價出售的房源大大減少,從而使無房戶增加,產生這一問題還與房價大幅度上漲有密切的關系。隨著住房私有化改革的進行,俄羅斯房地產走入市場,房價也隨之上漲。根據俄羅斯報紙公布的俄各主要城市2011年10月房價排行榜,其中前三名城市的城市名單如下:莫斯科5902美元/平方米(套內面積)、聖彼得堡2895美元/平方米、葉卡捷琳堡1985美元/平方米。在莫斯科市黃金地段的高檔住房,每平方米近1萬美元,有的甚至高達5萬美元。而2011年1~5月莫斯科市人平均月工資為1465美元,其中金融領域從業人員月工資為3500美元。2011年,全俄月均最低生活費的標准為6369盧布,約213美元。隨著房價上漲,租房也很貴,根據俄羅斯聯邦「房產世界」協會2011年10月20日公布的對24個主要城市租房價格的調查,莫斯科市一居室的平均月房租為1000美元、兩居室為1723美元、三居室為3502美元。
普京在2012年2月13日在《共青團真理報》發表的題為《構建公正—俄羅斯的社會政策》總統競選一文中指出:目前俄只有1/4的公民有能力建設或購買新住房。俄政府將通過多種途徑解決民眾住房問題。他認為,隨著各種措施的實施,2020年前可以讓60%的家庭獲得新住房,2030前可以徹底解決該問題。
在俄住房制度改革過程中,另一個問題是房地產行業存在壟斷,市場存在價格操控。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長柴卡聲明說:「鑒於聯手操控價格的做法可能存在,已經委託聯邦反壟斷局組織一項調查,以判斷房地產開發商在為房產定價時是否遵守反壟斷法的規定。」這一問題普京在2004年的總統國情咨文中就強調指出,為了使房地產市場規范化,必須打破建築市場的壟斷,俄公民不應當為建築業由於行政障礙造成的代價付錢,也不應支付建築商的超額利潤。
當今俄羅斯居民生活狀況
由於實行一系列提高居民生活福利政策,俄羅斯居民生活水平有明顯提高。普京在2012年競選總統發表的文章中說:「發展經濟首先是人、就業、收入和新的機會。與20世紀90年代相比,貧困人口減少了3/5。大城市中有勞動能力的人口找不到工作或幾個月拿不到工資的停滯時代已經過去。」(普京:《俄羅斯在努力——我們要面對的挑戰》,[俄]《消息報》,2012年1月16日)
2012年俄月均實際工資為26690盧布;全俄月均養老金為9800盧布;人均住房面積為22.8平方米;失業率為5.3%(430萬人);實行全民基本免費醫療服務,手術免費,住院免費,治療免費,唯一不免的只有葯費。不管你是不是俄羅斯人,只要在俄羅斯境內的任何人得了病,都免費給你治療。實行11年義務教育和部分免費高等教育。在公立大學中的公費大學生比例不得低於40%。實際上,公費大學生的比例約為50%;2012年月均最低生活水平線為6511盧布,約為217美元;2011年每100戶家庭擁有電視機164台、電冰箱121台、洗衣機99台、轎車48輛。總的來說,俄羅斯百姓分享到了經濟增長的成果。
普京執政以來,之所以更多地關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問題,首先是由於總結了葉利欽執政時期的經驗,深知要使社會穩定,必須得到人民的廣泛支持,堅持推行不斷提高俄羅斯人民生活水平的政策。在葉利欽執政時期,由於俄羅斯經濟狀況的惡化,導致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使國家基本上不能保證滿足人民對教育、衛生保鍵和文化等方面的要求。這些因素是社會改革得不到支持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工資、養老金等大幅度提高是提高居民購買力的基礎,從而才能擴大內需。這幾年來,擴大內需已成為俄羅斯經濟增長的一個因素。
盡管普京執政後,在分配領域採取和一系列政策措施,並把重點放在改善低收入群體,也取得了積極效果,但至今,在俄羅斯分配領域中尚存在一些問題。最為突出的是由於存在壟斷、腐敗,貧困居民收入的增長落後於富人收入的增長趨勢並沒有克服而是繼續強化。根據俄官方的統計,2001—2005年俄居民實際收入每年增長9%—12%,累計增長60%,但分配結果是明顯朝著有利於富人傾斜。10%最富有的居民實際收入增長123%,而10%最貧困的居民實際收入增長只有富人的50%。這導致的一個嚴重後果是居民的收入差距越來越拉大,1999年10%最富裕與最貧困的居民收入之間的差距為14倍,2003年為14.5倍,2004年為15.2倍,2005年為14.8倍,2006年為15.1,2011年為16.1倍。普京談及此問題時指出:「最富有的和最貧困的群體間差距縮短得太慢……過分的分化則不公正,會造成社會緊張。」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㈨ 在俄羅斯注冊公司都需要什麼手續和多少資金

外國人在俄的四種經營方式

一、注冊法人;

二、購買公司的股票,並在股份公司入股;

三、開設外國公司的分公司或是代表處;

四、注冊個體戶。



—俄羅斯公司類型

1. LLC和JSC都可以根據俄羅斯法律進行任何合法化商業活動,但需要獲得該類型業務的許可證。

2. LLC公司參與者或股東不得超過50人,但是股份公司並沒有真正限制參與者的數量。

3. 股東至少一名。

4. 外國公司,外國個人可以自由選擇作為LLC和JSC的創始人。

5. 公司需要每年舉行年度股東大會。

6. 有限責任公司,州統計委員會,養老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公司的社會保障基金也必須進行注冊。

7. 股東的權益和義務是根據股權結構中的實際股本劃分的。

8. 稅務機關需進行季度報告。

9. 代表處無權在俄羅斯從事商業活動,但分支機構可以。

10. 分支機構和代表處都必須進行注冊。

11. 分支機構的設立不需要設定最低資本額。


俄羅斯公司成立要求

1. 准備材料

1)自然人-股東護照公證件;

2)法人-股東營業執照、公司章程、稅務登記證的雙認證原件(中國領事認證)以及公證件;該股東公司法人代表的護照公證件;

3)關於成立有限責任公司以及總經理任命的股東大會決議;如果是非獨資形式,則還需要一份公司創立合同;

4)總經理護照公證件;

5)有限責任公司章程;

6)有限責任公司法人地址的地址保函(法人地址是稅務局、仲裁法院等俄聯邦相關機構通知函的直接送達地址,因而,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實際辦公地址應與法人地址保持一致);

7)成立有限責任公司申請表;

8)注冊公司國稅繳納證明(注冊國家規費4000盧布)。

2、通知遞交文件的專人到俄羅斯駐中國北京使館簽字即可;

3、完成「莫斯科注冊」 後,即可取得公司營業執照,開始定製公章,定製公章需 6 個工作日;

4、取得營業執照後約 15 天後,通知子公司總經理前去莫斯科公證開戶;

5、開戶後,公司的注冊程序結束,已經可以開始運營。


公司成立流程

1)確定有限責任公司的名稱:公司名稱必須是俄語,其他語言的公司名字必須有一版翻譯為俄語,必須包括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Китайская торговая компания»(《中國貿易公司》有限責任公司)。

2)選擇法定地址;

3)確定公司的經營范圍;

4)外商要確定繳稅形式;

5)詳細注冊公司的相關文件;

6)創始人繳納注冊公司的國家規費;

7)辦理登記手續及取得注冊登記證書。

後續工作

1) 注冊成功後您需要准備開設銀行賬戶所需的文件,前往銀行開戶 。

2) 支付注冊資本。完成銀行開戶後,需要將注冊資本金存入賬戶中。最低注冊資本金為10000盧布。如以實物形式認繳注冊資本金,則需對實物資產進行獨立評估。

3) 保證公司財務核算進行

4)編制及簽訂總經理勞動合同

5)前往養老基金會及社保基金會進行登記

6)獲取統計代碼 (3個工作日)

7)如果您計劃從事需要許可證的活動,則取得獲得相關的行業許可證。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社保要交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