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俄羅斯為什麼賣給美國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於1867年賣給了美國,當時「俄羅斯的美洲」這個名稱剛剛出現不久。實際上,當時阿拉斯加不是俄羅斯國家的領地,而是公司的領地,剛開始時是幾個俄羅斯的私人公司的領地,1799年後是「俄羅斯美洲公司」的領地。國家從未採取過任何措施要把阿拉斯加變為國有領地,阿拉斯加一直是俄羅斯臣民的領地。這種領土所有權形式在十八、十九世紀是常見的現象,如東印度公司、哈德遜灣公司等等。先是羅斯堡,然後是阿拉斯加其他俄羅斯人的領地都被轉讓了,這不足為奇。事實上這都是「俄羅斯美洲公司」的上司——俄羅斯政府以及沙皇——和美國之間的交易。這樣,俄羅斯政府首先擺脫了一直虧損、問題重重的「俄羅斯美洲公司」。
實際上是俄羅斯和鄰國戰爭頻頻,國庫空虛,戰爭物資無法供應前線,阿拉斯加又跨白令海峽不好固守,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出售阿拉斯加是很合理的。而且當時的七百多萬美元可不是現在的美元能比的,那時候的美元值錢的要死啊。俄羅斯可以說一點也不虧啊。這是我在俄國上學時俄羅斯教授的意見。
『貳』 旅遊勝地阿拉斯加,當年為何被沙俄賤賣給阿拉斯加
因為那時候沙俄進入了經濟危機時期,非常急著需要錢,而阿拉斯加這個冰雪天國的地方對於他們來說,只不過是一塊不毛之地,能換這么多錢也是很值的,當然現在俄羅斯後悔也是沒用了,而美國是真的得利了。
當時俄羅斯經濟狀況很糟糕,很多公司都出現了虧損現象,阿拉斯加720萬美元賣給美國,美國同樣也需要這塊地方,俄羅斯呢,則更需要這筆錢來緩解危機,雖說這點錢放現在不算什麼巨額,但是在當時,已經完全足夠救急俄羅斯整個國家財政了,當然現在俄羅斯一定還是很後悔的,只不過美國人也不可能賣回來了。
『叄』 俄羅斯為什麼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
因為俄國害怕阿拉斯加殖民地被英國奪走,所以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
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後,俄國害怕阿拉斯加殖民地被英國奪走,提議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1867年3月30日,美國以700萬美元外加20萬美元手續費的價格從沙俄手中買下了近170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平均每英畝土塊僅值兩美分。
土地合約的生效日期就在1867年10月18日,故阿州將這一天定為「阿拉斯加紀念日」。
在阿拉斯加的土地上有俄軍的轟炸部隊和各種武裝能力,如果阿拉斯加是沙俄的,如果發生了戰爭對於在此周邊的美國和加拿大將會帶來巨大的損失,阿拉斯加對於美國來說是一塊重要的軍事基地。
但是對於當時窮困潦倒的沙俄來說,這塊地無疑就是沒用的,在當時沙俄人民的生活、國庫、軍事都比周邊的國家低了很多,當時的阿拉斯加可以說是寸草不生,大多數時間都處於極寒天氣,在世界人的眼裡這是一塊無用武之地的地方,所以沙俄才會把這塊地扔掉。
多年後,從阿拉斯加的土地里發現了大量的礦物質,並從地里發現了黃金、石油,這些物質讓阿拉斯加的產業更加發達,在阿拉斯加建立了大量的油廠,礦場,這樣富有的地方,為美國帶來了很多的便利,讓美國的發展更加領先世界。
『肆』 俄國為什麼低價賣掉阿拉斯加州給美國
說是因為財務上的糾紛,同時沒法承擔管理阿拉斯加的巨額費用,有的說是當時俄國在與英法的戰爭中戰敗。亞歷山大二世決定賣掉阿拉斯加,覺得該地沒有價值,而美國則贏得與墨西哥的戰爭,俄國無力顧及阿拉斯加。
『伍』 賤賣阿拉斯加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呢
毫無疑問,現在的阿拉斯加是美國位於北美洲最西北端的聯邦州,也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大體佔美國整個面積五分之一的樣子。東靠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西與俄羅斯隔海相望,北鄰北冰洋,向南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阿拉斯加資源豐富,不僅有漁業、石油和天然氣,還有大量的林木。阿拉斯加介於亞洲大陸和北美大陸之間,自然是橫跨太平洋航空的天然中轉站,軍事上美國的前哨基地。美國依靠阿拉斯加成為國土擁有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海岸線「三洋大國」,並因阿拉斯加毗鄰北冰洋,使美國成為響當當的北極理事會成員。
當年俄羅斯想用賣掉阿拉斯加堵住英國的擴張之路,但卻成了美國對外擴張的墊腳石。使美國底氣十足地參與北極問題,打破了英國在太平洋上的霸權,讓美國一路西進,佔領夏威夷,直至菲律賓關島,取代英國。正是有了阿拉斯加,美國才能順利把手伸到亞洲,一直到現在。也造成人所共知的古巴導彈危機的尷尬,因為阿拉斯加還在的話,俄羅斯可以把導彈直接部署在阿拉斯加。
不管怎麼說,賣掉阿拉斯是俄羅斯永遠的痛,但這已成為歷史,當時有當時的具體情況,當時有當時的考量,畢竟當時面臨窘境,賣給美國一來可以獲得經濟收益,二來可以拉美國下水一起對付英國,可謂一舉兩得。至於後來的發現大量資源誰又能預料得到,當時擺脫困境才是沙皇的硬道理。生存尚難,還怎麼能顧得上一個阿拉斯加!
『陸』 俄國當初賤賣阿拉斯加給美國,真的只是為了錢嗎
不是為了錢,而是因為迫不得已。
阿拉斯加的地理位置與加拿大接壤,而英國人只需展開一次小型探險就可以將阿拉斯加帶走。如果與英國發生另一場戰爭,阿拉斯加很可能會丟失。受英國和法國等國家驚嚇的俄羅斯不再能夠保護阿拉斯加的這片土地。當時,俄羅斯已經知道阿拉斯加無法保留它。與其被搶劫,不如將其出售。這時,剛剛從英國獨立出來的美國手中。當時,美國和英國是競爭對手。他們表示願意花錢購買這塊土地。它以750萬美元收盤。
『柒』 俄國為何賣掉170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
1867年,俄國最終把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這項交易與克里米亞戰爭是有重要關系的,俄國拼盡全國之力也要力保克里米亞,甚至不惜賣掉阿拉斯加解決戰爭帶來的財政危機。
然後阿拉斯加的面積有170萬平方公里,而俄國要拼盡全國之力,力保的克里米亞竟然只有面積2.55萬平方公里。知道這個事實的不少人都直呼俄國這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怎麼會去拿西瓜換芝麻呢?
可很多精通地理的軍迷們卻知道,俄國拚命換的這粒芝麻對俄國來說有多重要!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面積只有2.55萬平方公里的克里米亞在俄國的重要性。
克里米亞半島首府是辛菲羅波爾,面積2.55萬平方公里,人口250萬,大陸有陸地相連,東部是刻赤半島,與大陸隔刻赤海峽相望,天生的軍事要塞,易守難攻,類似中國的大連和旅順。它原屬克里米亞汗國。1783年,沙俄吞並克里米亞汗國,克里米亞半島成為俄國領土的一部分。黑海沿岸是沙俄與奧斯曼土耳其反復爭奪的地區,克里米亞半島就處於俄土戰爭的最前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1954年,為了慶祝俄國和烏克蘭結盟300周年,赫魯曉夫把克里米亞劃給了烏克蘭。當然,在那時候,俄國和烏克蘭同屬於蘇聯,是一個國家。可惜誰也沒想到後來蘇聯會解體,俄國與烏克蘭不但分家了,還反目成仇。
首先克里米亞的地理位置上就具有重大意義。它位於俄羅斯南部,半島深入黑海的中心,可以說,擁有它就等於擁有黑海。而黑海是俄羅斯近海中唯一的暖海,是唯一的擁有全年不凍港的地區。俄羅斯的白海、巴倫支海、波羅的海每年都有半年以上的封凍期,封凍期軍艦、貨船全都不能出海。所以,可想而知,克里米亞對於俄國多麼重要。如果失去克里米亞,俄國對相關地區的影響力將大打折扣。
其次,克里米亞的經濟意義也讓俄國無法承受一旦失去的後果。眾所周知,俄羅斯雖然領土面積巨大,但是人口和經濟發達地區都集中在歐洲部分。而俄國歐洲部分的南部地區由於緯度低,是俄國光熱最好的地區,工業農業都很發達。在上世紀,俄國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進出口貨物都要經過黑海。如果失去克里米亞,俄國經濟就會受制於他國。這不管對誰而言,估計都無法忍受!
接著就再說說這一粒芝麻對於俄國的軍事意義。克里米亞是天然的軍事要塞,對於保護俄國的南部地區的安全十分重要。蘇聯時期,黑海艦隊是蘇聯常規艦艇最強大的艦隊,而且可以全年出海,是俄國最重要的海軍力量。黑海七成的基礎設施建設都在克里米亞半島。就算目前,俄海軍黑海艦隊在克里米亞也擁有塞瓦斯托波爾、費奧多西亞、尼古拉耶夫三個海軍基地,還有4個岸防部隊基地的機場。克里米亞依然是俄羅斯極其重要的軍事樞紐。
所以,正是由於這種種原因,在歷史上,俄國為了保住克里米亞,寧願犧牲了150萬人,也寧願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這也是一塊必須要保住的地方,不然鮮血白流了。
『捌』 阿拉斯加資源充足,當年俄國為何要賣掉這塊地方
假如這個詞是我們說的最多的事,假如很奇怪,可是這個世上沒有那麼多假如,一切的決定都會帶來一定的後果,就拿俄羅斯曾經的領土阿拉斯加來說,阿拉斯加曾經是蘇聯前身俄國的領土,不過在上世紀後,俄國便將他賣給正在崛起的美國。
只能說俄羅斯如果有阿拉斯加的話,他的地位會有一些增長,不過這也僅僅是有所增長,畢竟美國能夠成長到今天靠的不僅僅是一個阿拉斯加,俄羅斯憑借阿拉斯加想和美國說話硬氣還是異想天開,畢竟美國的實力擺在那裡。
『玖』 俄國為什麼急於把阿拉斯加賣掉,美國買後又為何被國民暴罵
如果中國出價720萬美元,美國就把整個阿拉斯加賣給中國,你支持中國買下嗎?
我想今天要是真有這個問題,估計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買。
然而在1867年的美國,大部分的選擇恰恰相反——不買。
阿拉斯加本來並非美國領土,是美國人從俄國人手裡買來的。作為專業擴張大戶,俄國人一度達到亞美歐橫跨三洲,其中的美洲領土就是白令海峽對面的阿拉斯加。那麼為何俄國人非要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美國大部分人又為何不想要這么一大塊領土呢?
上圖_ 阿拉斯加的因紐特人
更別提阿拉斯加掌握整個北太平洋的軍事地位,以及其是幫助美國奪取夏威夷和關島的重要基地,正如威廉西沃德所說的那樣:“購買阿拉斯加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但需要一代人的時間才會認識它。”
文:三清妙音
『拾』 貪戀領土的沙俄,為啥賤賣了阿拉斯加美國開始還一直不情願呢
在我們印象中,俄國人對於領土的慾望是極其強大的,從一個公國發展到世界第一也可以看出這個特性。不過在1867年,熱衷於疆域的沙俄卻把阿拉斯加這么大一塊地區以超低的價格賣給了美國,且美國當時還極不情願,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然而當年的美國人不想要。俄國人想到的問題,美國人自然也考慮到了,不毛之地還惹回來是非,那買來幹嘛?
還是當時的國務卿亨利·西華德力排眾議,堅決要買。沙皇遣人到美國協商時,大多美國議員都不予理睬,只有西華德覺得這筆買賣挺劃算。在他堅決的態度下,美國最終也決定買。不過雙方在價格上有分歧。
俄國人最初開價1200萬美元,然而美國人不同意,大有你喜歡就自己拿回去的意思。俄國人無奈只好把價格一降再降,最終以72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
阿拉斯加的面積約為170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平均下來平均每英畝土塊僅值兩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