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白俄羅斯為什麼銷核

白俄羅斯為什麼銷核

發布時間:2022-06-27 08:56:58

Ⅰ 南非,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為什麼沒有銷毀核武器

誰說這三個是擁核國家了,沒有的事情

Ⅱ 白俄羅斯撤銷無核國家地位,歐洲有哪些國家屬於無核國家

現在公開承認擁有核武器並被國際社會承認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就是五常,英美法俄中。但是呢,總有人不老實,違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公然進行核武器試驗的國家國際社會的非法擁核國家,印度、巴基斯坦、朝鮮 (前幾年朝鮮研製核武器還被警告了)。除了不聽話的,還有偷摸幹事的匿核國家,它是指涉嫌秘密非法研製和擁有核武器,但尚未公開進行核試驗並宣布成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又有三個國家:以色列、伊朗、日本。 加上最近的白俄羅斯,就是12個。這就說明在整個歐洲大陸上,擁有核武器的只有英法和俄羅斯。

現在就可以明確知道,除了有核國家,剩下的都是無核國家,整個歐洲有四十多個國家,擁有核武器的寥寥無幾。更何況整個世界。但是擁有有核計劃、有核技術、有生產核武器潛力的“核門檻”國家(地區)有高達44個之多。大家都蠢蠢欲動,畢竟在有核國家面前,無核國家只能被動“挨打”。

Ⅲ 烏克蘭曾經也有核武器,為何它把境內的全部核武器都銷毀了

烏克蘭的戰亂頻發,所以為了國家安全銷毀了核武器。美國等國家認為烏克蘭的核武器的威脅是非常大的的,所以在美國等國家的要求之下,烏克蘭的核武器銷毀了,如果沒有銷毀核武器,烏克蘭的軍事實力還會更加的強大。

在曾經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爆炸讓烏克蘭的人民對核武器充滿著恐懼,所以烏克蘭的人民還是非常的希望烏克蘭可以放棄核彈頭的。烏克蘭放棄銷毀核彈頭還可以獲得美國的援助這更是何樂而不為。

Ⅳ 白俄羅斯會同意消滅核武器么

不管他同不同意,反正他現在是沒有核武了。
白俄羅斯1994年宣布放棄核武器。1996年完成向俄羅斯運送核武器,但仍保留相當數量的武器級高濃縮鈾。承諾在2012年前放棄蘇聯時期儲存的用於製造核武器的全部核材料。這批核材料將運至俄羅斯處理。

Ⅳ 有多少國家曾經獲得核武器或者離核武器已經一步之搖,而又放棄的.為什麼要放棄呢

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繼承了蘇聯的核武器,但在所有其他公認的核武器國家公開向它們作出安全保證後,放棄了核武器。
德國、日本、南非、巴西和阿根廷:在國家體制變化或者政權更迭後,終止了核武發展或放棄了已經取得的核武器。其中,德國和日本在戰後又取得了美國的核武保護。
韓國和中國台灣:曾得到或正受到美國的軍事保護(包括或不排除核武保護),但各因擔心美國保護的有效性,私自發展核武,事發後均被美國制止。
伊拉克:薩達姆被幹掉,從而徹底終止了任何秘密發展核武的可能。
瑞典:帕爾梅執政期間曾秘密發展核武,因被揭露而制止。
利比亞:卡扎菲「自願」放棄核武。
上述六種情形,可分為四類:或是體制因素(包括內部或外部)帶來的體制變化;或是核武國家給予了安全保證(美國的核保護傘是其中一種);或是大國具有並使用了影響;或懼怕強權。

以下是網路的,對照著看看:
棄核國家包括停止研製和放棄核武器的國家。
阿爾及利亞1991年西方發現他們正在建設一個能夠生產武器級核原料的核反應堆。後來阿爾及利亞同意把反應堆置於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控之下,並加入了《核不擴散條約》。

阿根廷和巴西阿根廷和巴西兩國在20世紀80年代曾經實施核武器發展計劃,但在1990年後停止了核工程。兩國已經簽署了一項使拉丁美洲成為無核區的協定。

白俄羅斯、哈薩克和烏克蘭1991年蘇聯解體後,前蘇聯的一些核武器就留在了這幾個國家。後來,白俄羅斯、哈薩克和烏克蘭三國同意拆除這些核彈頭並加入《核不擴散條約》。

南非在世界上發展核武器的國家中,南非是唯一的自動放棄核武器的國家。1991年,德克勒克政府拆除了南非的核武庫並加入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之所以放棄核武器,是有諸多原因的:
首先是經濟方面的,核武器的製造、維護、保養,都是需要大筆支出的,經濟差點的國家根本養不起,拖垮經濟是很正常的,朝鮮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國內都餓死人了,還是要搞,不搞不行,不搞美國就要收拾他。
其次是政治方面的,根據《核不擴散條約》,189個成員國簽署了,條約國一旦越線,將會遭受經濟懲罰,制裁,封鎖,乃至被他國攻擊(伊拉克、利比亞)。未締約國擁有核武器則會引起他國的敵視,嚴重的會引發軍事爭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伊朗和以色列。
最後就是軍事方面的,一旦擁有了核武器,就會成為他國核武器瞄準的對象。核武器最大的作用是威懾而不是發射出去,真正能使核武器威力完全體現的,只能是面積廣大的國家,否則,一輪核攻擊,國家都覆滅了,只有那些能夠扛過一輪攻擊開展核反擊的,才是真正的核國家,中俄美是典型。
放棄核武器,一方面可以避免成為核打擊的對象,另一方面可以在放棄核武器上提出諸多補償條件,例如找到核保護傘,經濟支持等。

Ⅵ 白俄羅斯公投撤銷無核國家地位,究竟什麼是「無核國家」

無核國家主要指的是沒有核武器的國家。白俄羅斯在公投批准當中的憲法中刪除了白俄羅斯無核地位的條款這一消息出來,西方國家就馬上表示了不會承認公投的結果,其實西方國家承不承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白俄羅斯和俄羅斯已經簽署了一體化的協議,雖然雙方是兩個國家,但是在安全國防軍事部署方面,其實已經達成了一致。而白俄羅斯公投撤銷無核國家的地位,主要是想要向西方國家證明自己接下來是會有核武器的。在蘇聯解體之後,白俄羅斯是作為繼承人,曾經擁有很多的核彈頭也是當時響當當的核大國之一,但是在和西方國家簽署了不擴散武器之後,白俄羅斯境內的核武器就已經被運出之後,白俄羅斯這個國家也一直沒有在部署核武器,但是因為此次俄烏事件也再次向西方國家發出警告,如果感覺到危機的話是有可能拿回之前屬於白俄羅斯的核導彈進行部署,這樣是能夠發揮一些威懾力的。

最後未來戰略情況到底怎樣發展,目前誰也不清楚,不過既然已經涉及到核武器,那就說明整個局勢還是比較惡劣的。

Ⅶ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的核設施和做核武器材料,為什麼要銷毀

當年烏克蘭為何要銷毀蘇聯留下來的核武器?烏克蘭當年銷毀所有核武器確是情非得已,不得不為!首先當時的烏克蘭擁有核武器本身難以為繼。

計劃總比變化快,形勢總是不由人。若依當時烏克蘭棄核武,導致今天國在山河破來推斷必然失之偏頗,就像前蘇聯的分崩離析一樣也是當時情勢必然。核武不是萬能的,但有了核武不發展經濟富民利民強民卻是萬萬不能的。

Ⅷ 切爾諾貝利核泄漏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官員們對事故原因有兩種相互矛盾的解釋。第一份報告於1986年8月發布,將事故責任完全轉移給了核電廠運營商。第二部發布於1991年。解釋認為事故是由壓力管石墨慢化沸水堆(RBMK)的設計缺陷,特別是控制棒的設計缺陷造成的。雙方的調查小組受到多方游說,包括反應堆設計師、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工作人員和政府。

據報道,導游將向遊客介紹該地區的生活和切爾諾貝利保護區的科研工作。烏克蘭多年來開展類似的觀光旅遊,遊客數量穩定,特別是外國遊客。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技術區和「死城」不在禁區的旅遊景點之列,但95個被遺棄的村莊在旅遊景點之列。據報道,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位於烏克蘭北部,距離首都基輔110公里。這是蘇聯在烏克蘭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1986年4月26日,核電站4號反應堆著火爆炸,產生的放射性物質比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原子彈多400倍。爆炸塵埃隨風飄散,導致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遭受核輻射污染。事故影響了許多人的健康。大多數受污染的土地需要至少800年才能達到安全標准,而核心地區的核污染需要至少350萬年才能完全分離。從經濟上看,這場災難造成的總損失約為2000億美元(按通脹計算),這是現代史上最昂貴的災難事件。

Ⅸ 中亞國家在蘇聯解體後 主動放棄核武器為什麼

中亞國家拋棄核武器、是為了追求和平和經濟發展。

哈薩克(中亞國家)於1991年蘇聯解體後獨立。哈薩克繼承了前蘇聯的部分核武器,成為了當時繼美、俄、烏克蘭之後的世界第四核大國,哈薩克從前蘇聯中獨立出來時擁有著1340餘枚搭載核武器的導彈。

之後,美國通過了由共和黨參議員盧格和民主黨參議員納恩共同起草的《納恩-盧格項目》(Nunn-Lugar program),並制定了只要哈薩克、烏克蘭等國放棄部署在前蘇聯區域的核武器,美國將提供大規模經濟援助的方案。俄羅斯、中國等國也承諾提供安全保障,哈薩克隨後決定棄核。

(9)白俄羅斯為什麼銷核擴展閱讀

2006年9月8日,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土庫曼5國簽署《中亞無核武器區條約》。條約獲得五國批准後,於2009年3月21日生效。

《中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規定,締約國不得進行核試驗,不得研製、生產和儲存核武器及其他核爆炸物,也不得利用其他方式獲取並控制核武器。同時,締約國也不得允許其他國家在中亞無核區儲存放射性核廢料。

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土庫曼5國已經簽署旨在建立一個中亞無核區的條約。潘基文秘書長指出,《中亞無核武器區條約》的生效使中亞成為北半球的首個無核區。

Ⅹ 為什麼國際要朝鮮(伊朗)放棄核武器

幾十年來,國際社會特別是美蘇(俄)兩家在雙邊、多邊、聯合國層面簽訂了關於控制戰略核武器和核禁試的條約、協議、議定書數十項,這些條約與其他文件一道,構成了國際軍控、裁軍和不擴散法律體制。

國際軍控法律體制的一大支柱是核裁軍。為什麼要進行核裁軍?核裁軍的最終目標是完全銷毀核武器,徹底根除核戰爭的危險。然而,冷戰初期美蘇進行的核裁軍只是幌子,雖取得少量成果,實際搞的是核擴軍。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蘇瘋狂進行核軍備競賽,使核武器具備「超殺傷能力」,一方可將另一方毀滅幾次甚至幾十次,達到了「相互確保摧毀」核威懾的飽和程度,再搞核擴軍已毫無意義。因此,兩家才提出核裁軍和不擴散,目的是控制對方,加強自己,同時也防止其他國家開發核武器。在反復討價還
價之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在1968年由聯大審議通過,《反導條約》也在數年後問世。

整個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蘇在全面核禁試問題上尖銳對立。蘇聯想以全面禁試限制美國核武器技術的發展,美國則堅持反對全面禁試。在廣大無核國家的強烈要求下,美國後來不得不將「不談判」政策轉變為有限的對話,美、蘇、英一方面進行時斷時續的談判,另一方面加緊完善各自的核武庫。

進入90年代,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蘇聯解體後,美國失去了核軍備競賽的對手,美國等發達國家掌握了以實驗室模擬核試驗替代真實核爆炸的新手段。因此,美國對其核武器計劃及禁試政策作了調整,全面核禁試條約談判才得以在1994年初開始。

2001年美國遭遇恐怖主義襲擊後,美國再次改變核裁軍政策,不但退出《反導條約》,而且拒不批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國際軍控體制再次面臨困難處境。今年5月,聯合國第七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大會無果而終,原因就在於美國一方面要求無核國家遵守防擴散承諾,另一方面,當廣大無核國家要求擁有最大核武庫的美國履行條約有關核裁軍的規定時,美國卻極力迴避。
國際軍控法律體制的另一大支柱是防止核擴散。為了保障和監督各國和平利用核能,國際社會還特別成立了一個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今年諾貝爾和平獎被授予該機構及其總幹事巴拉迪,就是為了表彰其在阻止核武器擴散以及推廣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不懈努力。

目前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有核國家是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和中國,5國的核地位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在人類還無法全面徹底銷毀核武器之前,5國擁有核武器的事實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承認。同時,國際社會通過一系列文件達成共識,除5國之外,不得再出現新的有核國家。

世界上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只有五個常任理事國。(5個核大國)
其餘都是非法。

1968年6月12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防止核擴散條約草案》,該條約規定:凡是1964年前試爆過自行研製的核武器的國家(只有美、蘇、英、法、中五國),可以繼續擁有。其它國家一律不得再研製核武器。凡在該條約上簽字的國家,都要受該條約的約束。

伊朗和朝鮮都簽了字,所以他們必須遵守該條約。否則就是違反國際法的行為,當然不能得到國際社會的允許

閱讀全文

與白俄羅斯為什麼銷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