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打出"弧"的符號
1、下載安裝數學工具 5.6 其中「弧」功能可以使您快速輸入弧符號。當您輸入好代表弧的字母後(如輸入字母:「AB」 ),選中這兩個字母,單擊「弧」按鈕,則該字母被轉化為弧符號。
2、下載安裝WPS中文處理軟體,在WPS中完全可以插入弧線(數學公式-頂標識-弧線)。
2. 弧線球怎麼踢啊! 各位高手!
腳內側弧線球
踢任意球常用的腳法。射門時,踢球隊員用腳兜住球的側下部,用力將球踢出,球在空中畫出一道弧線,酷似香蕉的形狀,故又稱香蕉球。
代表球星:羅納爾迪尼奧 貝克漢姆
代表射門:2002年世界盃1/4決賽,巴西VS英格蘭,巴西隊前場左側獲得任意球機會,雖然距離球門較遠,但羅納爾迪尼奧射出的球弧線詭異,球最終緩緩飛進英格蘭大門,可憐的希曼哥哥從此便中了邪。
另外附其它射門的動作:
1 腳弓推射
最常見的射門方式,也最容易把握准確度。射門時,踢球隊員用腳弓推球的中下部即可。一般球員在射門把握比較大或面對空門時,大多採用這種射門方式,但這種射門射出的球力量有限,如果角度不夠刁,則很容易被守門員撲到。
代表球星:巴喬 羅納爾多
代表射門:1994年世界盃1/8決賽,義大利VS奈及利亞,比賽還有兩分鍾結束,義大利隊以0比1落後,巴喬此時在禁區邊線接隊友傳球,及時跟近,一腳推射,球直進球門左下角,巴喬--技術--精確。
2 正腳背抽射地滾球
射門時,踢球隊員用正腳面抽射球的中部,射出的球力量較大,對守門員造成很大壓力,不過有時容易踢疵,這也是一種常見的射門方式。
代表球星:馬特烏斯 舍輔琴科
代表射門:1990年世界盃,前西德VS前南斯拉夫,馬特烏斯中場開始帶球,過了對方兩名球員後,在大禁區弧頂處抬腳抽射,雖然角度不刁,但球又快又急,還是進入網中,馬特烏斯扎實的足球功底在這粒進球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 腳內側弧線球
踢任意球常用的腳法。射門時,踢球隊員用腳兜住球的側下部,用力將球踢出,球在空中畫出一道弧線,酷似香蕉的形狀,故又稱香蕉球。
代表球星:羅納爾迪尼奧 貝克漢姆
代表射門:2002年世界盃1/4決賽,巴西VS英格蘭,巴西隊前場左側獲得任意球機會,雖然距離球門較遠,但羅納爾迪尼奧射出的球弧線詭異,球最終緩緩飛進英格蘭大門,可憐的希曼哥哥從此便中了邪。
4 正腳背抽高球
和正腳背抽射地滾球非常類似,只不過踢球的部位是球的中下部,有時射出的球帶有強烈的下墜,力量同樣非常大,球員在遠射時通常使用這種射門方式。
代表球星:菲戈 內德維德
代表射門:2000年歐錦賽,葡萄牙VS英格蘭,葡萄牙正已0比2落後,此時菲戈從後場帶球,在離門前約35米時突然一腳抽射,皮球又快又急,直入死角。
5 外腳背抽射
射門時,球員用腳的外側用力踢球的側底部,射出的球會帶有很強的弧線,守門員對這種球很難判斷,但這種射門有個致命弱點,就是球員很難准確控制球的方向,因此射門成功率不是很高。
代表球星:卡洛斯
代表射門:1997年法國四國賽,巴西VS法國,法國隊禁區外犯規,巴西隊獲得任意球,卡洛斯高速助跑後大力射門,球直奔角旗而去,不可思議的是,皮球在強烈的外旋後竟然劃入網中,巴特斯只能望球興嘆,這粒進球雖然略有偶然,但卡洛斯的神奇的表演使之成為足球史上的經典進球之一。
6 正腳背凌空抽射
這種射門對球員的技術要求較高,一定要掌握好時間差,否則很容易踢空。射門時球員的感覺很爽,球迷看著也過癮,在高水平的比賽中,我們經常能見到凌空抽射。
代表球星:巴斯滕 特雷澤蓋
代表射門:1988年歐洲杯決賽,荷蘭VS前蘇聯,荷蘭隊左路傳球,皮球又高又飄,巴斯滕在「零角度」不等皮球落地順勢一腳抽射,此球難度高,力量足,一代門神達薩耶夫也只能望球興嘆。
7 甩頭攻門
普通的頭槌射門,球員看準來球用力甩頭把球頂向球門,這種射門比較普遍,我們在比賽中經常可以見到。
代表球星:齊達內 維埃里
代表射門:1998年世界盃決賽,法國VS巴西,卡洛斯倒勾解圍失誤,法國隊獲得角球機會,佩蒂特開出腳球,齊達內擺脫萊昂納多的防守頭槌射門得分,20分鍾後齊達內用幾乎同樣的方式再次攻破巴西隊球門。
8 高空轟炸
高空轟炸一般為強力中鋒的看家本領,射門隊員要有一定的身高優勢和強壯的身體,這是一種霸道的進球方式,但在高水平的頂級賽事中並不常見。
代表球星:中國隊 比埃爾霍夫
代表射門:中國VS東南亞,中國國家頭槌隊在世界盃外圍賽和亞洲杯中對東南亞球隊時多次施展高空轟炸絕技,屢試不爽,可憐的東南亞兄弟們只能哀嘆老天不公。
9 魚躍沖頂
漂亮的頭槌攻門方式,球員在接隊友傳來的高空球時,掌握好時機,飛身魚躍將球頂進球門,射門隊員在頭接觸球的一剎那,大多身體秉直,動作舒展。
代表球星:拉爾森 克林斯曼
代表進球:2004年歐洲杯小組賽,瑞典VS保加利亞,瑞典隊左路傳中,拉爾森算準時機,俯身沖頂,球像檯球一樣被拉爾森撞進網窩。
10 外腳背凌空抽射
球員在面對處於半空中的球時,用外腳背將球抽進,這種射門和凌空抽射有些相似,但還是有一定區別,畢竟出腳方式和用力部位都不一樣。
代表球星:博格坎普
代表射門:1998年世界盃1/4決賽,荷蘭VS阿根廷,比賽臨近尾聲,弗蘭克-德波爾突然後場長傳,博格坎普快速跟上,用腳背將球輕輕一卸,緊接著扣過已補防過來的阿亞拉,球在半空中,冰王子毫不猶豫,外腳背凌空射門,球應聲入網,此粒進球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充分顯示了荷蘭人高超的足球技巧。
11 大腳吊射
大腳吊射有點像長傳的腳法,對踢球隊員的大腿力量和對皮球落點的控制要求很高,球員需要經過長期練習才能達到這一效果,但有時也有蒙的成分,需要守門員的配合。
代表球星:貝克漢姆 哈吉
代表射門:1996年英超聯賽,曼聯VS溫布爾登,小貝在中場拿球,看見對方門將站位靠前,隨果斷起腳射門,球在空中飛行了半個球場後落入網中,此粒進球充分體現了小貝精準的腳法和臨場應變能力,小貝也因此一舉成名。
12 凌空墊射
指球員在接隊友傳來的半高球時,用腳背將球墊進球網。射門時不用太用力,只要看準來球,輕輕一墊即可。
代表球星:克魯伊夫 克魯伊維特
代表射門:1974年世界盃,荷蘭VS巴西,荷蘭隊左路傳中,飛人中路包抄,搶在防守隊員身前,一腳墊射將球打進。
13 小腿彈射
這種射門隱蔽性強,射門時腿部擺動非常小,守門員很難判斷,對射門隊員的小腿力量和靈活性要求非常高,會這種射門的球員不多,羅馬里奧是其中的佼佼者。
代表球星:羅馬里奧
代表射門:1994年世界盃1/4決賽,巴西VS荷蘭,里傑卡爾德傳球失誤,巴西隊後場長傳反擊,球到了貝貝托腳下,老貝在左路高速帶球,看見羅馬里奧中路包抄,果斷傳中,獨狼及時跟進彈射入網。
14 腳尖捅射
即我們通常說的大腳尖,球員在射門時用腳尖踢球的中部。這種射門極其隱蔽,出其不意,守門員很難判斷,但在正式比賽中不太常見。
代表球星:羅納爾多 羅馬里奧
代表射門:2002年世界盃半決賽,巴西VS土耳其,羅納爾多在前場左路拿球,過了一名後衛後,殺入對方禁區,面對兩名防守隊員的夾防,在帶球過程中突然出其不意地起右腳腳尖捅射,皮球角度極刁竄向遠角,魯斯圖面對這樣的射門無能為力。
15 挑射
當守門員站位靠前時,而你控制的足球又在半空中時,可以用腳輕輕挑球的底部,球會就會聽話的越過守門員的頭頂進入網中。
代表球星:范尼 勞爾
代表射門:2003年冠軍聯賽,曼聯VS尤文圖斯,貝克漢姆中場右側長傳,范尼及時趕到,面對出擊的布馮,將球挑入尤文圖斯的球門。
16 勺子射門
又是一項需要天賦的射門,球員在看到守門員站位靠前時,用腳輕蹉球的底部,球畫過一道弧線越過守門員的頭頂進入網中,這種射門難度較大,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踢到地。
代表球星:馬拉多納 托蒂
代表射門:1986年世界盃半決賽,阿根廷VS比利時,馬拉多納在中路拿球,在一個扣球過人和一個假動作變向後,老馬已殺到小禁區前沿,隨用左腳將球蹉過已出擊的門將,皮球畫過一道弧線後進入網中,不用說,一個球王水準的進球。
17 腳後跟射門
魔術般的射門,靈感與想像力的完美結合。范德法特的蠍子擺尾,羅伯特的怪異射門,還有伊布的終場絕殺都算做此類射門,顛峰時的皮耶羅和克雷斯波也是這類射門的高手。
代表球星:皮耶羅 克雷斯波
代表射門:1997年冠軍杯決賽,尤文圖斯VS多特蒙德,尤文圖斯在經過一連串配合後,博格西奇在禁區左側底線附近傳中,皮耶羅中路包抄,但對方後衛貼身緊逼,沒有正面射門的機會,但皮耶羅像變魔術般用左腳後跟在右腳後面將球打進,那時的皮耶羅渾身上下散發著一股靈氣。
18 跳躍剪刀腿射門
這種射門難度頗高,但觀賞性極強,酷似中國功夫,有些即興表演的味道,在比賽中很難見到,可遇而不可求,只見過麥克馬拿曼和迪卡尼奧兩人在比賽中使用過這種射門方式。
代表球星:麥克馬拿曼 迪卡尼奧
代表射門:2000年冠軍杯決賽,皇馬VS瓦倫西亞,卡洛斯左路大腳傳中,麥克馬拿曼在後門柱不等皮球落地,飛身一個二踢腳,守門員反應不及,只能目送皮球進入網中。
19 倒勾射門
讓人激動的射門,一般指球員在接隊友傳來的高空球時,背對球門,騰空起跳將球勾進球門,也可自己將球挑到空中再倒勾射門,只要打正力量,守門員一般對倒勾射門很難防範。
代表球星:里瓦爾多 胡戈-桑切斯
表射門:2001年西甲聯賽最後一輪,巴塞羅那VS瓦倫西亞,里瓦爾多接德波爾傳球,將球挑到空中,背對球門倚住阿亞拉,然後倒勾射門,此球雖是倒勾,但皮球又快又急,乃倒勾中的典範。
20 凌空側勾
和倒勾有些相似,但凌空側勾的難度顯然要更大,而且對身體的要求也比倒勾高,還要有充足的膽量和想像力,因而在正式比賽中實屬罕見。
代表球星:內格雷特 久利
代表射門:1986年世界盃,墨西哥VS保加利亞,內格雷特在禁區前和隊友做了個二過一配合,隊友把球踢到空中,內格雷特側身起跳把球踢入網中,此球難度極高,是世界盃史上的經典之作。
21 外腳背撥射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右腳球員在球門左側面對空門或者說射門把握比較大時,不用左腳,又不想轉身用右腳腳弓射門,這時只要用右腳外腳背輕輕一撥,球就會輕松入網。
代表球星:埃莫森 羅納爾多
代表射門:03-04意甲聯賽,羅馬VS帕爾馬,羅馬隊在經過一連竄另人眼花繚亂的腳後跟傳球後,埃莫森在小禁區右側直接面對門將,右腳輕輕一撥,皮球慢慢的滾進帕爾馬隊球門。
22 倒地卧射
能充分體現前鋒嗅覺的射門,我們在實戰中經常看到球員在禁區內一片混戰時將球掃進對方球門。腳球最容易造成混戰,因而也容易產生倒地卧射。
代表球星:魯梅尼格 萊因克爾
代表射門:1986年世界盃決賽,阿根廷VS西德,西德隊左側開出腳球,隊友頭槌擺渡到小禁區內,魯梅尼格靈敏的在門前倒地掃射,皮球飛入網中。
23 隨意射門
實在不好給這種射門找個合適的名字,就叫隨意射門吧,這種射門方式其實很常見,球員一般在高速奔跑時迅速出腳將球打進,有些像勺子射門,又有點正腳背抽射的感覺。
代表球星:歐文 馬拉多納
代表射門:1998年世界盃1/8決賽,英格蘭VS阿根廷,歐文在接小貝傳球後迅速擺脫查莫特,再用一個變向過了阿亞拉後起腳射門,將球打進。
24 手球
這種射門本是規則不準許的,但由於裁判的誤判,使得一些手球變成有效進球,改變了場上比分,因而這也是一種進球方式,但我們堅決不提倡手球。
代表球星:小日本 馬拉多納
代表射門:2004年亞洲杯決賽,中國VS日本,日本隊發出角球,中田浩二趁裁判不注意在亂軍叢中用手將球打進中國隊大門,裁判宣布進球有效,日本隊利用這一誤判進球打破僵局,隨後戰勝中國隊。
3. 如何踢出超級弧線球
踢出弧線球方法:
1、罰點球距球門在16至20米之間建議進行90度助跑,這樣踢出的球力量稍遜但弧線更強。
2、罰點球距球門在20米之上建議進行45度助跑,這樣踢出的球力量更大但旋轉不足。
3、使用內腳背抽球,盡可能的使腳背和球的接觸面積小,身體放鬆舒展。
4、擊球位置;踢出弧線球時你必須盡量踢球的外側底部區域,也就是用左腳踢球的左下側,右腳踢球的右下側。
5、足球的弧線來自於自身的旋轉,左腳的射門使球向右偏轉,右腳的射門使球向左偏轉。
4. 斯諾克弧線球怎麼打
斯諾克基礎桿法和低桿要領
一般來說母球分為九個區,在每個區擊球分別被命名:
中桿,擊打球的中部,可以把能量完全傳輸到目標球上,而母球靜止,俗成定桿。
高桿,擊打球的上部,可以把能量完全傳輸到目標球上,母球先靜止,而後旋轉往前運行,俗稱跟桿。
低桿,擊打球的下部,可以把能量完全傳輸到目標球上,母球先靜止,而後旋轉往後運行,俗稱縮桿。
左偏桿,擊打母球的左邊,有一個弧線。
右偏桿,擊打母球的右邊,有一個弧線。
右低桿,擊打母球的右邊偏下,運行軌道首先是出現弧線,擊打球之後出低桿。
左低桿,擊打母球的左邊偏下,類似上面的情況。
右高桿,擊打母球的右邊偏上,類似上面的情況。
左高桿,擊打母球的左邊偏上,類似上面的情況。
當擊打主球後,主球會與目標球相撞,主球與目標球的各自運動與行進路線的變化情況十分多樣,下面給大家介紹大致五種情況及其訓練方法:
(1)跟進球:
又稱「高桿」,水平持桿,擊打主球中上點、左上點或右上點,即採用中高桿、左高桿或右高桿。主球分別向正前方、左前方、右前方跟著目標球前進。在擊球時,要運用小臂的力量,同時搖動腕部,使主球與目標球相撞的瞬間,主球將前進的力傳遞給目標球,目標球開始向前運動,而主球則較為明顯地在原地稍停一下,然後靠自身保存的上旋轉力量,迅速向前跟進,並且前進的距離較長。為了准確地掌握不同的跟進距離,可在前進路線的一側不同距離處,擺上四五個球做標志,由近而遠循序漸進地練習,當做到跟進的距離能按自己的意願實現,此練習就算合格了。
(2)推進球:
水平持桿,擊打主球中心點、中左點、中右點,即在擊球時採用中桿擊球。擊球時,主要靠前臂前後運動並帶動腕部,將球桿推出。當主球與目標球相撞後,目標球前進,主球也同時跟在目標球後面,緩緩向同一方向前進,行進一段路程後,才慢慢地停住,這就是推進球的打法。這種擊球方法,用在當主球跟進距離不大而能為下一擊創造條件或給對方製造障礙球時使用。要注意用力要適中,不宜過重或過猛,否則會變成跟進或定位球。
(3)定位球:
水平持桿,甩腕出桿即利用手腕的爆發力擊打主球的中心稍微偏下一點的擊點,主球略帶滑動前進。當主球與目標球相撞後,主球把自己前進動力全部傳遞給了目標球,目標球受力前進,而主球因失去動力,便停在與目標球相撞的位置,因此叫定位球。打出定位球並不困難,只要在擊球時運用腕部的抖動力量就行,否則便會擊成推進球,另外,當主球與目標球距離太遠時,很難打出定位球。這種擊球方法,不但能為下一擊球創造有利條件,而且當目標球在袋口附近,主球、目標球和袋口三者在一條直線上,將目標落袋內,主球仍停留在相撞的位置上,可避免同落犯規。
(4)拉桿球(亦稱縮桿):
水平持桿,甩腕擊打主球的中下部擊點,利用甩腕的較強爆發力,使主球反轉向前滑動,當與目標球相撞瞬間,目標球因被撞前進,而主球則借相撞的反力,而釋放了反轉力,便向後反轉回退。縮桿球主要靠腕部抖動的力量,腕子要活。擊球時採用低桿,用小臂向前運動,當球桿桿頭快要接觸主球時,猛然向前抖動腕部,當桿頭與主球接觸的瞬間,出現球桿插進主球的感覺。主球在與目標球相撞後有一個明顯的停頓,然後靠自身存在的逆旋力量,向後運動。腕部抖動的頻率越快,後退的距離也越遠。
打拉桿球時,要注意主球與目標球間的距離,不可太近也不能太遠,後退效果最好的是相距30厘米左右,後退距離與球間距離成反比,距離越長則後退距離越短。
掌握了縮桿球的擊球方法,球路就變得寬多了,利用左下點、中下點、右下點分別可以把主球拉向後方,它能為下一擊創造有利條件。
(5)雙用球:
雙用球即同樣一個擊點能起到兩種作用。用球桿擊打主球中點稍下方、中點稍偏上方的擊點。用大力擊打主球時,與目標球相撞後,目標球被撞前進,主球失去動力而原地停住,成了定位球。如果用小力同樣擊打主球,當與目標球相撞後,目標球前進,主球則緩緩跟進不大一段距離而停住,形成了推進球。
說明雖然同是一個擊點,由於擊球力不同,而擊球效果也不同。
熟練地掌握幾種基本擊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正式比賽時,可以根據球台上所出現的各種球勢,靈活地加以運用,有效地控制主球的運動方向和停留位置,不但能為下一擊創造有利條件,而且還會較多地給對方造成障礙球和不利球勢。
5. 桌Q(2D撞球)斯諾克怎麼打弧線球
弧度由桿法和度數決定。度數越大,旋轉程度越大;桿法不同,旋轉的方向不一樣,如桿法是低桿(藍點拉至最低)旋轉70度的,白球路線成U型
6. 弧線球怎麼踢的啊
你要是自己踢得話:踢高速弧圈球的重點是用腳弓前部迅速地敲擊足球中下部
產生一種所謂的鞭打效應。這樣旋轉不是很快,但弧線大,還有一種方式是正腳背大力抽射,象巴蒂那種,這也是弧線的選擇,但不適於任意球。多看一下任意進球有好處
踢任意球常用的腳法。射門時,踢球隊員用腳兜住球的側下部,用力將球踢出
不要抽球的中部,用腳弓兜住球的一側,可以踢出內旋的弧線;用腳背外側抽球的偏外側,可以踢出外旋的弧線.內旋高手如貝克漢姆,巴喬;外旋高手如卡洛斯,米哈伊洛維奇等.最主要是多觸球,培養球感,反復練習才能得心應手.當年貝克漢姆把輪胎栓在球門死角,練習把球從中間穿過去.所以他才能有那麼厲害的任意球腳法.我在踢球時沒少任意球破門,當然是業余比賽,呵呵
要點是擊球一定要迅速,擊球得中下部,大部分人可以用腳弓偏前得部位擊球,但若你有毅力得話還可用腳弓的偏後部位擊球,這種方法運用的典型是小貝,但他是經過了相當刻苦的練習才做到現在這種境界的,因為這種方式學要你的身體傾斜度很大,控制不好會摔倒,不管用什麼部位,擊球後都要有包球的動作,你注 意觀察日本的中村俊輔發任意球擊球後身體的姿勢。注意中國現在大部分球員踢任意球的姿勢都相當不好,千萬不能模仿,他們那種球是以大概發出到某一范圍為目的,球的旋轉當然時有時無。練弧旋球最好還是從任意球開始練起。這是我踢球看球的總結.
要是玩游戲的話:選一個任意球精度90以上,弧度最好上80的球員。把角度調離想射的地點右邊一點,然後點射門鍵,力量一半左右(27以上就一半多一點,25—26米剛好一半,25米以下就一半少一點)。左手大拇指點住方向左別放,食指點住L1鍵別放(L1健在罰任意球時作用是球速加快)。
多練練,熟練了命中率就高了。左腳內腳背任意球就把以上所提到的方向全部點相反的就行。任意球基本用內腳背射,除了卡洛斯式任意球要在35米外用外腳背射命中率較高。
練會任意球這項絕技,想不厲害都不行。想想看,對方又不敢向你犯規,不犯規就只有讓你單刀,想不進球都不行,除非你的前鋒太對不起人了。呵呵
7. 檯球如何打出弧線球啊(扎桿)高手
扎桿也可以說是打弧線球,需要了解清楚姿勢、擊球點、擊球角度、擊球力量方能打出不同弧形線路。
扎桿
是指擊球時,將球桿與檯面成一定角度或幾乎與檯面垂直,由上而下擊打主球,使主球產生強烈的旋轉而形成弧線的一種桿法。
扎桿的姿勢
根據具體球形和所需弧線大小,扎桿的架桿姿勢可以分為兩種:
1、手架架在檯面上,四指「咬住」檯面,後手把桿尾抬高(抬高角度一般不超過60°)。此時需要注意手架的穩定和高度,身體可略微側傾以保證出桿穩定,同時後手抓桿適當往前一點可幫助順暢發力。
2、手架懸空,此時手架應採用鳳眼手架,前手肘關節貼近腰間,後手握桿與平常握桿不同,五指要用力鉗住球桿,此時球桿幾乎是垂直朝下。
擊球點
當採用上述的第一種架桿姿勢,即手架是架在檯面上,桿尾部抬高時,擊球點應該為沿球桿方向看,白球中間靠下位置;採用第二種架桿姿勢,即手架懸空,球桿垂直朝下,此時擊球點應該為主球的上半部分。
同時,需要向左彎的弧線則加右塞,需要向右彎的弧線則加左塞。
擊球角度
後手越高,球桿傾斜角度越大,弧線越明顯,但弧線所能到達的距離就越短,反之則弧線的弧度越小,所到達距離越遠。
擊球力量
除了球桿幾乎垂直朝下扎球的情況,一般而言,擊球力量越大,弧線出現得越晚,這是因為球在扎出去時,球的速度有兩個,一個是向前沖的速度,一個是側向旋轉的速度,且向前沖的速度永遠大於側向旋轉的速度。所以力量越大,向前沖的速度就越大,球向側向偏轉的時間自然越晚。
弧線
採用不同的架桿姿勢,主球扎出來的弧線不同:
手架架在檯面,球桿抬高時,主球弧線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到主球的弧線主要體現在前半程,越往後弧線越不明顯。
8. 弧線球怎麼踢
第一步
將立足腳放在皮球左側或者右側,具體來說,如果是右腳選手,左腳就是支撐腳,那麼將左腳放在皮球左側,保證皮球中心點跟左腳足弓中心形成的直線與身體處於同一平面,右腳做支撐腳亦然。與皮球的距離,就是習慣射門時支撐腳與球的距離。
第二步
向後退3步,然後向支撐腳方向橫向移動一步,抬頭望向球門,選擇想射的角度。
第三步
向皮球起跑,支撐腳最後就落在後退之前已經選定的位置上,膝蓋微曲,身體向支撐腳一方傾斜,越接近45度越好。
第四步
射門腳向皮球揮動,確保用腳內側前部接觸皮球,接觸點應該是足弓和大拇指之間的部位。
第五步
接觸皮球的位置應該是球的左下或者右下部分,具體來說,如果右腳射門,就應該撞擊在皮球右下方。
第六步
擊球後射門腳要隨著皮球向前擺動,要造成更大的弧線,腳除了向前擺之外,還應該稍微朝皮球前方繞,做一個抽擊球的動作,為球增加旋轉,劃出貝克漢姆般的弧線。
訣竅:用力射門前,可先以逐漸加快的速度熟練掌握整套動作,最後射球的力量越大,球在空中劃出的弧線也會越大。適當揮動手臂,也可以加強射門力量。
9. 如何打弧線球
1、在來球反彈後近網且高的情況下,對回球的弧線要求不高,進攻中只要擊球的中上部,向前下方用力即可。
2、在來球反彈後近網遠且高的情況下,要注意給球一個適當的弧度,並注意縮短打出距離。進攻時擊球的中上部,向前稍上的方向發力,並略帶一點摩擦,保證出球命中。
3、再來球反彈後距網遠且低的情況下,攻球時除了擊球的中部或中部稍偏上外,用力方向進行前上方,並可以增加一些摩擦和擊球力量,保證擊球命中。
4、在來球距網近而且低的情況下,擊球時擊球的中部或稍偏中下部位,向前上方發力,並可以增加一些摩擦的動作,並減少發力,避免球出界。
5、在來球具有較強上旋的情況下,攻球時應打球的中上部位,並向前或向下方用力,適當增加一些擊球的力量,避免球出界。
6、在來球具有較強下旋的情況下,攻球時擊球的中部或中部稍上部位,加大摩擦球的力量,向前上方用力,避免球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