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制高點在哪裡

俄羅斯制高點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1-21 09:34:36

㈠ 決勝制高點俄羅斯能否突破北約的圍堵

在加里寧格勒俄軍有大量的戰術核武器,白楊m和亞爾斯核彈,在斯諾登事件後西歐與美國有裂痕,在能源上,西歐國家也有求於俄羅斯,在俄羅斯和喬治亞戰爭中美國失信,在歐盟經濟發展不樂觀,和俄軍不斷更新核武和常規武器的背景下也有希望,但極小.大概30%

㈡ 急需留學俄羅斯音樂學院讀研的回答,請了解情況的好心人幫忙解答~~謝謝

俄羅斯正在崛起
美國人很形象地戲稱:「俄羅斯前兜裝著大量石油,後兜裝著核彈,可以很輕松地走進新世紀高級俱樂部」
俄羅斯重新崛起的基礎基本奠定,只要堅持正確的發展道路、戰略決策不出現重大失誤、國家不嚴重分裂、外部環境不嚴重惡化,俄羅斯完全可能再次崛起為「世界強國」

受多種負面因素的制約,俄羅斯崛起道路可能曲折漫長。幾年內俄羅斯就會成為「世界強國」的看法過於樂觀

2006年,俄羅斯留給人們最突出的印象是其重新崛起的勢頭強勁。不少國際問題專家斷言「俄羅斯正在崛起為世界強國」。事實上,俄羅斯崛起前景究竟如何,不能僅看數字、看錶象,還要看到深層次問題的存在。

已經走出了「後蘇聯時代」

首先,俄羅斯經濟持續穩定地增長。GDP已經連續6年以6%以上的速度增長,今年上半年增幅達到6.3%,不僅重新成為世界十大經濟體,而且可望很快進入人均中高收入國家的行列。此外, 6月俄外匯黃金儲備達到2440億美元,8月穩定基金達到645億美元,並且提前還清了借欠巴黎俱樂部的巨額債務。

其次,軍事實力有較大恢復。2004年至2006年,俄每年軍費增長高達16%—30 %。武器裝備更新逐年加快,軍事訓練基本恢復正常,各種規模的演習接連不斷。戰略核潛艇恢復在各大洋巡航,海軍編隊重返地中海。總體看,俄軍事實力已接近蘇聯解體時的70%。

其三,國際影響迅速擴大。隨著國家實力的增強,俄羅斯在國際舞台上日趨活躍,在維護國家重大利益問題上多了幾分強硬。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俄在防範「顏色革命」、恢復中亞勢力范圍問題上轉守為攻,在運用「能源武器」制裁背俄西靠的「小兄弟」問題上果斷出手,在伊朗、哈馬斯、黎以沖突等問題上展現大國外交的獨立性,在「民主」、「人權」問題上也越來越敢於同西方叫板。俄還借擔任「八國集團」輪值主席國的機會強化其大國地位。如今的俄羅斯,已經成為國際社會不得不給予更多重視的重要力量。

各種情況表明,俄羅斯正在躊躇滿志地沿著重新崛起為「世界強國」的道路加速前進。可以說,俄羅斯已經走出「後蘇聯時代」,「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基本恢復」。

重新崛起的潛力巨大

從國土面積和自然資源看,俄羅斯是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數倍於歐盟25國的總面積。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地上和地下資源。已探明資源儲量佔世界資源總儲量的21%,總價值高達30萬億美元,為美國的3倍、中國的6倍、西歐的12倍。特別是豐富的能源資源,「在客觀上決定了俄羅斯作為能源超級大國的新地位」。美國人很形象地戲稱:「俄羅斯前兜裝著大量石油,後兜裝著核彈,可以很輕松地走進新世紀高級俱樂部。」

從科技潛力看,10年動盪雖然導致科研實力急劇下降,但尚未傷筋動骨,主要領域的科研項目仍在繼續,特別是國防、航天等領域仍然保持世界先進水平。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人才資源雄厚,每萬人中科學家和工程師多達37人,教育指數高於八國集團的所有夥伴,可為重新崛起提供充足的後備人才。

從軍事力量看,俄羅斯軍隊已經渡過困難時期,今後幾年軍隊建設投入有望持續大幅增長。2007年國防預算將比今年增加20%。俄羅斯有獨立、完整、發達的軍事工業體系,有大量軍事科技儲備,一旦資金到位,完全有能力在較短時間里給部隊換裝先進武器。俄羅斯軍隊有著進行大規模戰略性戰役的豐富經驗,以保衛本土安全為目標的「接觸戰爭」理論研究遠比美國發達。俄有希望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恢復世界軍事強國的地位。

從民族精神看,俄羅斯民族的「強國意識」根深蒂固,為實現強國之夢可以做出艱苦卓絕的努力。俄羅斯民族雖然不甚勤奮,但是極富創造精神,歷史上是產生世界級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最多的國家之一。俄羅斯民族具有爆發力,完全可能以「非常規」方式前進。

從政局走勢看,俄羅斯已經度過「轉軌動盪期」。普京所確立的「可控民主(主權民主)」和「可控市場經濟」模式得到民眾和精英層的廣泛贊同,俄羅斯的發展道路基本成型。穩定與發展已經成為絕大多數民眾和多數政治力量的共同訴求,2008年權力更替不大可能引發局勢動盪。總之,俄羅斯重新崛起的基礎基本奠定,只要堅持正確的發展道路、戰略決策不出現重大失誤、國家不嚴重分裂、外部環境不嚴重惡化,俄羅斯完全可能再次崛起為「世界強國」。

受多種負面因素的制約

俄羅斯崛起的勢頭強勁、前景良好;但是受多種負面因素的制約,崛起的道路可能曲折漫長。總體看來,主要有8個方面的問題:

多年動盪造成嚴重破壞。俄羅斯經濟在葉利欽時代多年動盪中遭受的破壞遠遠超過二次大戰。用普京的話講,這是「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和民族災難」。盡管俄羅斯經濟近年連續快速增長,但2005年GDP仍約為美國的1/20,今年才能恢復到蘇聯解體時的水平。

市場經濟意識普遍淡薄。俄羅斯歷史上商品經濟很不發達,又經歷70餘年僵化的計劃經濟,雖然進行了十幾年的經濟改革,但從上到下市場經濟意識普遍淡薄。很多俄羅斯人對全球化大潮很不適應,認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美國化」。俄羅斯是主要油氣資源國,但對出售油氣有著強烈的「被掠奪感」。對加入「世貿」,可以說「上熱下冷」。相當一部分人把國家間的正常經貿往來和外資進入視為「經濟擴張」。在市場經濟意識真正形成之前,俄恐怕很難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及鄰國快速發展所提供的歷史機遇。

投資問題依然存在。恐怖襲擊偶有發生,光頭黨、黑社會活動猖獗。一些民眾存在排外情緒,海關、警察的貪腐敲詐更是公害。官僚體制未見明顯改觀,幾乎所有機關都不會加班工作。部分人缺少「共贏意識」,履約水平低。吸引外資的法律法規不健全、不穩定,市場秩序不規范。這種情況使得投資者疑慮重重,不敢貿然挺進俄羅斯,其結果是世界投資總額中只有1%直接投向俄羅斯,這遠遠不能滿足俄羅斯較高發展速度的要求。

產業結構嚴重畸形。蘇聯時期形成的重工業畸重、輕工業畸輕、農業發展滯後、原材料產業膨脹的產業結構,經過十幾年的改革,不但未見改善,反而更加畸形。特別是對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賴,近年越來越嚴重。在高技術經濟具有重大優勢的新時代,不改變這種畸形產業結構,經濟難以長期快速發展,更不可能占據世界經濟的制高點。而要改變這種產業結構,不僅需要正確的經濟政策、大幅更新觀念,還需要大量投資、大力引進先進技術。

固定資產破損嚴重。俄許多企業的設備幾十年未能更新,磨損率高達54.5—65.3%,不僅導致事故頻發,而且嚴重影響到產品質量,成為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缺少競爭力的主要原因。要大規模更新設備,僅靠本國力量還不夠,而要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又存在諸多瓶徑問題。

基礎設施發展滯後。俄羅斯的基礎設施大多是蘇聯時代修建的,多數已破敗不堪,新建基礎設施少得可憐。全俄高等級公路為數不多,從莫斯科到聖彼得堡至今未能建起高速公路。服務業發展滯後,服務設施嚴重不足。就連大把賺取外匯的能源產業,基礎設施也問題很多。基礎設施的老化是俄羅斯經濟騰飛的又一突出瓶徑。

人口危機不斷加深。俄羅斯立國近13年來死亡人口多於出生人口1120萬人。鼓勵生育措施見不到明顯成效,對外來移民又極力排斥。普京總統指出,俄人口形勢面臨危機,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到本世紀末總人口將減少50%。人口危機必然導致勞動力匱乏、兵員不足,更是難以支撐「世界強國」地位。

地緣戰略環境嚴峻。俄羅斯是西方營造的國際秩序的融入者,現有國際秩序不利於俄羅斯的崛起。美國 「遏俄弱俄」、擠壓俄戰略空間的戰略不可能改變,俄羅斯在整個崛起過程中必然處處遇到美國製造的麻煩。俄羅斯確保傳統勢力范圍的任務極為艱巨,支撐大國的地位的周邊戰略緩沖帶可能進一步丟失。北高加索地區短時間內結束動盪的希望不大,團結2500萬穆斯林居民的任務十分艱巨。此種地緣戰略環境對俄羅斯奔向世界強國的努力勢必形成掣肘。

以上分析表明,俄可以在短時間里恢復「世界大國」的地位,但要成為「世界強國」尚需數十年艱苦努力。那種認為幾年內俄羅斯就會成為「世界強國」的看法過於樂觀

㈢ 我國與俄羅斯的國界線是怎樣劃分出來的

我國與俄羅斯的國界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西段的協定確定的。

締約雙方同意,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國界西段邊界線走向如下:

中俄國界西段第一界點是中俄蒙國界西端交界點。該界點在阿爾泰山脈(原蘇聯地圖為南阿爾泰山嶺)的奎屯山山頂4104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塔萬博格多烏拉4082.0米高地)上。

位於中國境內3608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3608.0米高地)北偏東北約4.8公里,俄羅斯境內3513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3511.5米高地)西偏西南約9.4公里。

從第一界點起,中俄國界西段邊界線沿阿爾泰山脈(原蘇聯地圖為南阿爾泰山嶺)的分水嶺大體向西行,經過3129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3131.1米高地)、3452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卡那斯山3440.7米高地),至第二界點。

該界點在上述山脈的分水嶺上,位於中國境內卡拉迪爾3318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3318.0米高地)北偏西北約4.4公里,中國境內2956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2993.0米高地)東北約9.6公里,俄羅斯境內2534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2547.0米高地)以南約10.2公里。

(3)俄羅斯制高點在哪裡擴展閱讀:

為了實地確定本補充協定第一條所述中俄國界線,締約雙方決定根據對等的原則成立聯合勘界委員會並責成該委員會實施勘界工作。

確定界河主航道中心線、河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的確切位置,根據本補充協定第三條確定國界河流中島嶼的歸屬,豎立界標,起草勘界文件,繪制詳細的勘界地圖,以及解決與完成上述任務有關的各項具體問題。

締約雙方同意,本補充協定第一條所述中俄國界線,通航河流沿主航道中心線行,非通航河流沿河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行。主航道和作為國界線的主航道中心線、河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的確切位置和據此劃分河流的島嶼歸屬,待中俄勘界時具體確定。

確定主航道的主要根據是航道水深,並結合航道寬度和曲度半徑加以綜合考慮。主航道中心線是標示主航道的兩條相應的等深線之間的水面中心線。

㈣ 俄羅斯為什麼空襲敘利亞

俄羅斯空襲的是ISIS,伊斯蘭國,而不是「敘利亞」
俄羅斯為什麼要打IS?
幾點原因:
1、IS中的戰鬥力最強的武裝分子,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原車臣、喬治亞等地區敗退逃散的,這些人接受過正規軍事訓練,戰鬥力比較強悍,而且對俄羅斯抱有「國仇家恨」,對俄國家安全造成巨大威脅。
2、雖然和蘇聯時期比,如今的俄羅斯早已大不如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從來沒有放棄恢復往日榮光、與美國(當然,可能還有中國)共同主導世界的想法,藉此機會進入敘利亞,在中東地區形成軍事存在,有效遏制了美國一統中東地區的企圖,又站在了反恐的道德制高點,一舉打破了美國單方面孤立俄羅斯的局面,可以說是俄羅斯大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3、俄羅斯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天然氣出口,近兩年來因為受美國打壓,國際油價持續走低,日子已經很不好過了。然而,佔領了大量產油區的IS毫無顧忌地在國際市場低價賤賣石油,給本來就處於低位運行的國際油價再次降溫,這無疑擋了俄羅斯的財路,大毛熊還能忍?當然要大打出手了。
綜上,毛熊出兵敘利亞是理所當然的。

㈤ 俄羅斯歷史上的戰爭沒輸過嗎

1904年日俄海戰

甲午戰爭結束後,俄國為遏制日本勢力在華蔓延聯合法、德兩國迫使日本向中國歸還遼東半島,為了對俄國的「義舉」表示感謝,中國允許俄國修建橫穿東北的鐵路,並將遼東半島租借給俄國。(後來日俄戰爭中中國又表示『中立』,在你的國土上打仗,你能中立嗎!)

日本對此極為不滿,利用從中國獲得的巨額賠款瘋狂擴充軍備,並與英國締結軍事聯盟,准備在遠東聯合抗衡俄國。在軍事實力高速膨脹又得到英國支持的情況下,日本向俄國發出挑釁,要求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的「占優勢利益」。

此時的俄國政府正面臨資本主義革命的壓力,日本的做法正好用於分散人民的注意力,於是沙皇拒絕了日本的要求。於1904年2月6日兩國斷交;日本2月8日對旅順港內的俄國艦隊發動偷襲,日俄戰爭爆發。這里要說的是:日本人一貫認為背信棄義的偷襲就是智謀,這次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

以下是摘錄的陸軍戰況:8日夜日艦偷襲了旅順港內毫無准備的俄國太平洋艦隊後,9日,日艦隊襲擊仁川迫俄艦自沉,日軍獲得制海權。3月21日,日軍在朝鮮鎮南浦登陸,4月進至鴨綠江,30日夜突破俄軍防線,5月初日軍在遼東半島登陸,5月底佔領金州和大連,開始攻打旅順。俄軍用塹壕、地雷、電網加強了旅順外圍防線。8月7日,日軍發動攻擊,10日,俄艦隊試圖突圍,很快被日艦隊擊潰。8月19日,日軍發動強攻,至24日,仍未突破,開始進行圍困。6月俄軍企圖增援旅順被擊退,在鞍山、遼陽一線組織防禦,8月24日,日軍發起進攻,9月3日俄軍撤退。9月19日,日軍對旅順發動第二次進攻,遭俄軍頑強阻擊損失慘重。10月30日,日軍發動第三次進攻,12月7日日軍佔領城外製高點,用重榴彈炮轟擊俄艦隊,9日,俄艦隊基本被殲。1905年1月1日,俄軍投降。俄軍從遼陽撤退後,在奉天組織防禦,2月18日夜日軍發起攻擊,3月9日,日軍突破俄軍陣地,3月10日轉入追擊,奉天會戰中俄軍損失7萬人。

下面是偶的記述:戰爭開始後,俄國太平洋艦隊因實力不足連連失利,躲入旅順港。日本人用沉船將旅順口軍港的主航道封死,使得俄軍艦隊不能出海作戰。糾纏中,俄國海軍指揮官,馬卡洛夫在旅順口海戰中陣亡。為了扭轉在遠東的不利局勢、沙皇決定在波羅的海艦隊內組建出一支特混艦隊,前往遠東。

這支費時4個月,由7艘戰列艦、6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及一些輔助艦船組成的艦隊,被命名為太平洋第2艦隊,由沙皇寵臣羅哲斯特文斯基中將統帥前往中國。

俄國海軍在當時世界海軍排行榜上列第3位,太平洋第二艦隊是一支非常強大的艦隊。這支由太平洋第2艦隊和中途加入的太平洋第3艦隊組成的特混編隊,共有多達38艘戰列艦。

當時陸地戰況吃緊,俄軍使用了新式的馬克辛重機槍,日軍對此事先毫不知情,戰爭中才發現,對此束手無策。日軍唯一的對應方法就是組織敢死隊,頂著重機槍的彈雨硬往上沖。陣亡者數以千計。這件事最大的功效就是提醒海軍真正做好准備。

值得一提的是日軍指揮陸地戰爭的乃木大將,此人後來竟被日本人命名為僅有的兩個『軍神』之一。這是一個很滑稽的事情,因為不知用計,死了那麼多人還當『軍神』實在是一個國際玩笑,當時評定的標准有幾個:最終的勝利是一個(此前日本從未戰勝過歐洲列強);另一個就是他把自己的兩個兒子都放進敢死隊,而且全都陣亡了。乃木在國內也面臨著極大的批評,所以戰後他便自殺身亡。

馬克辛重機槍事件使日本海軍警覺起來,開始按照真正的戰爭准備進行動員,在情報、後勤和訓練上馬上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首先是情報方面的。日本人從這時開始重金收買情報,結果在歐洲的間諜在巴黎的一次舞會上發現俄國人已經組成了強大的第二太平洋艦隊。

接著日本人又發現這支艦隊存在著極大的問題:新舊艦只不一,編隊航速相當低;由於俄國艦隊是從波羅的海出發前往遠東,途中經過北海、大西洋、印度洋、中國海,航行220多天,航程近18000海里(幾乎相當於繞地球一圈),在航行過程中艦隊得不到可以加煤的港口,只得把軍艦上一切能裝東西的地方都裝上了煤,結果造成整個艦隊的航速更慢、艦員的生活環境變得異常惡劣。

俄國軍艦表面強大,但火炮射速遠遠落後於日本、炮彈質量也差(前主炮俄國炮彈平均裝葯15磅,而日本是105磅),海戰中經常出現炮彈不爆炸的情況……

訓練方面日本海軍經歷了甲午戰爭和旅順戰役,聯合艦隊的士氣異常旺盛,而且艦隊中的官兵大都有戰斗經驗(甲午海戰的經驗)、訓練有素;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海戰,日本海軍進行了近似瘋狂的訓練,實彈練習幾乎用掉國內炮彈儲備的一半,日本軍艦在總噸位、航速、火炮射速、先進程度等方面也占明顯優勢。

而且日軍還進行了一個特別的訓練,根據俄艦側影判斷這是什麼艦,這個訓練後來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而俄國人因為沒有進行過類似訓練,觀察哨發現遠處的日本軍艦時卻以為是俄軍的驅逐艦,結果損失了至少兩艘主力艦。

日本聯合艦隊指揮官東鄉中將還發明了一種新的戰術,即以橫隊代替縱隊進行作戰。這種戰術的具體做法是當面對敵方艦隊時,一改英國的戰法以縱隊相向,用前主炮和部分側炮迎戰;而是改為艦隊成側面對敵,用前後主炮和一側全部側炮應敵,這樣的戰術雖然參戰的炮火增加了(畢竟增加有限),但是自己暴露的面也變得非常大。評論褒貶都有。這個戰術後來沒有人繼續採用,但是成者英雄敗者賊,這個戰術隨後很少有人批評,當然也很少有人評論。

關於敵軍行動路線的分析在『大樹談兵之綜合分析』一文中已經說過了,這里不再多嘴。

大約在1905年5月21日,南太平洋的漁民最先發現了馳援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過路的濃煙,劃船24小時後找到電報局發電通知日本海軍。27日清晨4時45分,嚴陣以待的日本輔助巡洋艦「信濃丸」發現了俄國艦隊,5時5分,東鄉下令全艦隊出擊,中午11時30分,俄國艦隊司令羅哲斯特文斯基下令改變陣形,以利戰斗。

以下是摘錄別人的帖子,主要是描述當時的戰況:

『下午1時30分,日、俄雙方接近至10海里,而俄國艦隊尚未把混亂的陣形恢復。1時55分,東鄉平八郎模仿特拉法爾加海戰時的納爾遜,發出「皇國興亡在此一戰、各員奮勵努力」信號,下午2時5分,為獲得有利攻擊陣位,東鄉毅然下令敵前大轉向,即著名的「U」型轉彎。2時8分,俄國艦隊旗艦「蘇沃羅夫公爵」向日本艦隊開火,2時11分,完成轉向的日本艦隊旗艦「三笠艦」發炮還擊,雙方主力艦在6000米距離內開始炮戰,對馬海戰正式開始

日本艦隊利用16分鍾時間完成「U」型轉向後,漸次採用搶佔T字橫頭的戰術穿過俄國艦隊,向俄國先頭戰艦攻擊。在日本艦隊的轉向過程中,俄國艦隊曾打傷了日本兩艘裝甲巡洋艦「出雲」、「淺間」,但在轉向完成後,日本艦隊利用其較高的航速和射速、以及火炮彈葯威力方面的優勢,漸漸奪取了戰場主動權,俄國艦隊旗艦「蘇沃羅夫公爵」號遭到日方炮火的集中猛烈射擊,下午2時20分,船舵被打壞,軍艦失去控制,艦隊司令羅哲斯特文斯基也身受重傷,全部上層建築都被打爛的「蘇沃羅夫公爵」被迫退出戰列在海面上漂浮,俄國艦隊陷入沒有指揮的混亂局面。

在戰列艦進行交戰的同時,雙方的巡洋艦也在激烈交鋒。巡洋艦交火約從下午2時45分開始,主要是在日本第三、四戰隊和俄國巡洋艦分隊之間展開。戰斗中,日本3艘巡洋艦被重創,俄國數艘輔助船發生火災。至下午4時左右,俄國艦隊敗局已定,前往海參崴的航道也已被封鎖,由於雙方艦隊在煙霧中經常失去接觸,航線混亂,雙方開始了混戰。4時45分,日本第五、六戰隊投入戰斗,不久,俄國巡洋艦「斯維特拉娜」號被擊沉,另一艘舊式巡洋艦「頓斯科伊」頑強地抵抗了6艘日本巡洋艦的圍攻,並擊傷了其中的兩艘(「浪速」、「音羽」),後為避免被俘而由船員自行鑿沉。「奧列格」、「阿芙樂爾」、「珍珠」及其他幾艘驅逐艦、輔助船,向北突圍不成,便一直南下達菲律賓。

雙方的主力艦在4時45分、5時30分曾兩次相遇,但俄國戰艦都受了重創,無法發起有力的攻擊,結果3艘戰列艦相繼被擊沉。晚7時,被打得千瘡百孔的「亞歷山大三世」號戰列艦沉沒,艦員全部遇難,10分鍾後,「博羅季諾」號彈葯庫被日本「富士」號擊中,彈葯庫被摧毀,並引起了鍋爐爆炸,當即下沉,全艦官兵僅1人獲救。在海上漂浮的旗艦「蘇沃羅夫公爵」依然遭到日方炮擊,俄國驅逐艦「狂暴」號冒險靠近旗艦,接走艦上傷員,其中包括艦隊司令羅日捷斯特文斯基。7時20分,日本驅逐艦發射魚雷將「蘇沃羅夫公爵」號最終擊沉,全艦倖存20人。

晚7時30分,日本所有重型艦只撤出戰場,准備用魚雷艇和驅逐艦發起夜間攻擊,白天戰斗告一段落。晚7時30分至次日凌晨5時,日方21艘驅逐艦、37艘魚雷艇向殘余的俄國艦只發起魚雷攻擊,俄國第三分隊因接受過反魚雷進攻訓練,因而大都倖存下來(由此可見訓練的重要性,大樹注)。而第二分隊的艦只大部被擊沉,「西索伊-維利基」、「海軍上將納西莫夫」、「納瓦林」先後被魚雷擊沉,舊式裝甲巡洋艦「莫諾馬赫」在艦艏被魚雷炸掉的情況下,仍頑強的擊沉了向它發射魚雷的日本魚雷艇,後因傷勢嚴重,於凌晨5時由艦員自行鑿沉。

28日清晨5時過後,殘余的俄國艦隊緩緩地朝海參崴方向行駛,但在上午9時,再次被日本艦隊包圍,遭到日艦猛烈的炮擊,擔任俄國艦隊司令的涅鮑加托夫海軍少將決定投降。10時53分,「尼古拉一世」、「海軍上將阿普拉克辛」、「海軍上將謝尼亞文」、「鷹」等4艘戰列艦投降,而日本艦隊在看到俄方投降信號後,依然進行不人道的炮擊,直到俄國軍艦掛出日本旗為止。載有艦隊司令羅哲斯特文斯基的「魯莽」號也向日方投降。但其餘的艦艇或進行了抵抗後被擊沉,或成功逃走。

「海軍上將烏沙科夫」號上的俄國官兵看到日本的勸降信號後,毅然用炮火做了回答,最後為了不讓這艘用俄國著名海軍將領命名的戰艦落入敵手,艦長下令自行鑿沉,巡洋艦「綠寶石」號在逃往海參崴的途中觸礁,被艦員炸沉,餘下幾艘分別逃往上海、馬尼拉、馬達加斯加等中立國港口,最終到達海參崴的只有巡洋艦「金剛石」號和另2艘驅逐艦。對馬海戰至此結束。』

戰後海戰指揮東鄉平八郎也被命名為『軍神』。他沒有自殺,但是從此隱居不出。

其他如對後面的局勢的影響等就不在這里多說了。偶只想用這個帖子說明:軍備、訓練和綜合分析的重要性。打仗只是很短的時間,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一般都在軍備、訓練和綜合分析上面了。一個重要的戰役還沒有打,勝負也許已經出來了。

㈥ 當蘇聯解體後,為什麼俄羅斯已經再難重返世界之巔

俄羅斯在美國等西方勢力的壓制和打擊下發展經濟談和容易,發展經濟普京明白,美國更明白,一個經濟強勁的俄羅斯好比猛虎長翅膀更加生猛,壓制您的經濟就好比猛虎少糧再猛也只有嚎叫的份了。

所謂超級大國是指某個國家憑借比其他國家強大的濟和軍事實力謀求世界霸權的國家。其特點是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家,並以其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對別國有針對性進行侵略、干涉、控制、顛覆和掠奪,謀求世界霸權。蘇聯時代是俄羅斯民族第一次站在世界的制高點,而這輝煌也恰似天空中的流星璀璨又短暫。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歷屆領導人都試圖光復甦聯時代的輝煌,但這個民族已經遺憾的劃過了自己的頂點。
1.冷戰的失敗是必然
蘇聯時代是讓整個俄羅斯民族驕傲的時代,這個民族頂著紅色的光環第一次站在世界舞台的制高點。然而蘇聯只是一顆流星,在歷史的天空中一閃而過,明亮而短暫。它留給俄羅斯的難以抹去的傷疤、留給世人無限的沉思。
蘇聯的崩盤毫無疑問「歸功」於冷戰,從四十年代中期開始的美攻蘇守到七十年代的蘇攻美守,再到八十年代美國的反攻直至蘇聯崩盤。看似蘇聯還算是與美國勢均力敵,可這一切都是假象,事實上蘇聯在戰略上始終處於被動,甚至從開始就掉入了美國的戰略陷阱。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米格公司近些年來經營狀況比較慘淡,這不僅僅是公司本身的問題,它折射的是蘇聯航空工業本身巨大的戰略失誤。米格系列戰機以截擊機為主,這是一種專門用於截擊入侵領空的敵方轟炸機、偵察機的戰斗機。其主要任務是保衛重點機場、城鎮、戰略要地不被空襲。這一系列戰機就像是機場警察,機動性能不強而且航程不夠。就像米格—25是針對U-2及B-52那樣,蘇聯戰機的研發從來都是後發制人,針對對手的特點而設計,這樣長此以往航空工業的發展十分被動,最後完全偏離了空軍的大發展趨勢。當蘇聯將一種接近完美的截擊機米格-31量產時發現它已無任何用途,因為當今隱形戰斗機已經成為空戰先鋒,想靠高空高速截擊機去刺殺敵方轟炸機的想法去贏得未來空戰早已經寫進歷史。這只是蘇聯冷戰的一個縮影,我不清楚美國是不是有意地設計全套,誘使蘇聯上當讓蘇聯將大筆的科研經費和精力付諸東流,可現實就是蘇聯在這一環節的較量中徹底敗北。

可以這樣講軍備競賽是美國人的陰謀,蘇聯在美國的誘導下把錢都變成了黑乎乎的核武器,使得蘇聯強大的軍工科技沒能應用到民用上從而增強經濟的持久力,消退了經濟活力的蘇聯國民經濟陷入停滯,再配合文化攻勢動搖基層民眾思想,自上而下地使得領導人政治迷茫,最終引發國內的全面動亂導致解體。美國這一套組合拳打得精妙,從內部將蘇聯爆破,殺人於無形,冷戰的結局其實就在自蘇聯鑽入美國圈套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
2.戰斗民族的兩面性
俄羅斯民族的鐵血使高盧人、日耳曼人汗顏,但這個民族只是塊鐵而非一塊鋼,只剛強而無韌性。就像斯大林是「鐵打的人」但可不是「鋼打的人」,只能伸不能屈,是它的命門。美國人正是抓准了俄國人這一軟肋從而在戰略上對蘇聯展開攻勢,通過復興歐洲使得蘇聯將精力放在大陸從而忽視海洋;俄國人不屈服的性格使得它在軍事上不肯屈於美國之下將自己捲入軍備競賽的浩劫,國民經濟從而丟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美國人的這招實在精妙,孫子的「上交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思想被應用得淋漓盡致。可俄國人不懂得什麼是韜光養晦,也不會這樣做。蘇聯縱使在最巔峰的七十年代也無法在各個方面都與美國抗衡,但為了保住自己超級大國的地位,非要「打臉充胖」。蘇聯高層不會不清楚這點,只能說是急功近利的思想毀了這個國家。國力不濟,不首先考慮如何增強自身實力而盲目與他國對抗,就像兩個武士決斗,首先考慮的也應該是實力而不是精神。
強硬、孤傲是不少去過俄羅斯的中國人對俄羅斯人的評價,這一切都可以歸結於俄羅斯民族所具有的大民族沙文主義。俄羅斯普遍有自許高貴的特點,而且習慣性地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別人身上。從二戰結束,東西方陣營確立之後的好多事都可以看出。
二戰後美國、蘇聯都針對歐洲採用了不同方式的援助,從這可以明顯地看出蘇聯對自己盟國的干涉。從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再到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再到1980年對波蘭的鎮壓,蘇聯這種大國沙文主義最終使它眾叛親離。這也包括蘇聯同中國的關系,不懂得尊重盟國只是一味地對別國加以自己的意志,東歐劇變的悲劇也在所難免。對待本國民族問題也是這樣,車臣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以上的一切都與美國自由平等的理念形成鮮明對比,美國的強大得益於它的海納百川,泰山不拒細壤方能成其大,河海不抗細流故能就其深,俄羅斯民族的唯我獨尊的沙文主義、以及強烈排外的本位主義體現的是這個民族心胸狹隘,通過這也可以斷定它難以達到今天美國的高度。

但這些也體現了一個民族的自尊、自信與自強,正是因為這些,俄羅斯總會涌現各界精英。這個民族是個有生機的民族,這一點俄羅斯人和德國人很像,兩者都有著不屈的民族鬥志和自信,即使排他性嚴重但向前發展動力仍十分強勁。德國在一戰之後的十幾年間以「閃電」之勢重新振作,核心工業迅速復甦,俄羅斯民族也同樣有這樣的潛質。冷戰結束25年,俄羅斯正在一步步掙脫美國的枷鎖在全球范圍內對美國絕地反擊,這是這個民族的精神力量,可以說這也是俄羅斯未來崛起的資本。
可以這樣講強大的民族主義讓俄羅斯未來仍然有傲視群雄的資本,俄羅斯未來仍然會以一個世界強國,舉足輕重的強國身份出現在國際舞台上。但日後,俄羅斯想重新返回世界之巔的可能性很小,蘇聯可以說是俄羅斯民族的頂峰時期,這個高度俄羅斯日後難以逾越。

㈦ 美俄博弈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兩國博弈存在於方方面面。主要體現在政治,經濟,軍事三個方面。政治上俄羅斯奉行連中抗美的戰略,外交上盡力維護前蘇聯時期的勢力范圍,顯然這是個沒落的,缺乏正義制高點的無奈之舉。經濟上俄羅斯以石油天然氣,及礦產資源等出口為主要收入,美國是石油天然氣的最大消費國,平抑石油天然氣價格是俄羅斯與美國的生死之博弈。武器裝備出口也是美國與俄羅斯的博弈主要戰場,美國武器裝備的先進性使俄羅斯的武器裝備出口市場日漸萎縮。軍事上美國對俄羅斯極盡圍堵,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已經包圍俄羅斯。俄羅斯在政治上 不能佔領制高點;在經濟上不能擺脫較為單一的發展狀態,;在軍事上缺乏教育,科技的發展支撐,美俄博弈,俄羅斯是極其被動的。

㈧ 為什麼俄羅斯不主動攻擊烏克蘭是怕它還是主動示弱

這並不是俄羅斯怕烏克蘭或者主動示弱,而是出於對兩國利益的考慮以及國際環境的影響而做出的決定。如今兩國看似關系並不和睦,但實際上在經濟、文化、政治上都有深入的交流,一旦發生大規模沖突,對於兩國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能源上,烏克蘭要使用俄羅斯生產的天然氣,許多軍工企業也需要俄羅斯進行配套生產。在蘇聯時期,兩國的軍工企業就是一體的。而俄羅斯出口的天然氣也需要藉由烏克蘭境內的管道運輸,所以這兩者一旦鬧翻,對雙方都不利。

同時俄羅斯在敘利亞、巴爾干半島地區的利益維護也會分掉一部分精力,不易和烏克蘭過度糾纏。對付烏克蘭,不需要俄羅斯花費大量精力。因為相比較烏克蘭,俄羅斯就是大老虎,兩者國力差距較大。一旦到了不得不打的時候,俄羅斯再調兵也不遲。

㈨ 制高點的紀錄片《制高點》

紀錄片《制高點》主要講述一個世紀來政府和市場糾葛的故事,講述思想進化斗爭的故事,以及其中的歷史風雲人物傳奇。
第一集《觀點之爭》圍繞凱恩斯和海耶克的不同經濟觀念展開,凱恩斯經濟學在大蕭條時代脫穎而出,打得海耶克被邊緣化並被人淡忘。直到通脹和失業同時升高的滯脹出現,海耶克的自由市場經濟學開始受到關注。里根和撒切爾是海耶克的支持者,採用自由市場經濟政策是要付出代價的。減少政府支出,並取消價格管制,高利率雖然能有效克服通貨膨脹,但是失業工人大增,他們不停地遊行抗議,里根和撒切爾花了2年時間才把經濟扭轉好。發達國家人們比中國人富裕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可以為了適應好的經濟制度而做出犧牲和承受痛苦,而這些痛苦是很多中國人不願意承受的。任何改革的開始,只會使痛苦的人更加痛苦,除非能夠忍受兩三年,否則不會成功。
第二集《改革之痛》主要是前蘇聯的計劃經濟的失敗,「制高點」也是出自列寧之口,他是個天才,發現馬克思經濟學不能用到前蘇聯經濟上,立刻就做出了修改。前蘇聯成為軍事大國,讓他們的人民代價巨大,用於軍事的開支佔到了GDP的50%,西方國家根本不能相信的,前蘇聯利用石油出口掩蓋了經濟政策的巨大失敗。著名的「休克療法」在這集里得到了完全展現,弗里德里曼和智利的「芝加哥牛仔」一起幫助智利進行休克療法,果然剛開始,物價飛漲,失業率上升,窮人更加痛苦,他們不停地遊行抗議,但是一兩年後,通脹得到了抑制,市場經濟得到了發展,人們開始富裕起來。以前對「休克療法」有種誤解,因為國家媒體宣傳俄羅斯因為這種經濟政策吃了多少苦頭,其實不然。「休克療法」經濟政策很簡單,就是政府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不讓中央銀行印鈔票,放開價格,讓市場來調節,較少進口關稅。1985年,29歲的哈佛大學教授Jeffery Sachs在玻利維亞幫助進行了休克療法,而當時玻利維亞通貨膨脹率60000%,政府簡直在搶錢。隨後波蘭的瓦文薩取得政權,Sachs又跑到波蘭幫助政府進行休克療法,波蘭以休克療法開始帶來的遊行和抗議為代價,目前成為東歐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前蘇聯解體後,Sachs又開始到俄羅斯幫助進行休克療法,不過俄羅斯經濟結構不太一樣,重工業太強大,結果造就了「黑幫」資本主義(寡頭),就是有權優勢的人利用政府權利(腐敗),通過以股份抵押或區政府貸款,從而以很便宜的價格將各種資源(礦石、石油)公司轉入自己名下,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因為這些寡頭根本沒出任何錢,是政府和銀行的貸款。葉利欽為了總統大選的勝利,和這些寡頭作了交易。印度的計劃經濟讓印度也止步不前,迷信政府是窮人們一直貧窮的根源。
第三集《游戲新規則》重點講述亞洲金融危機,首先在泰國引爆,然後蔓延到馬來西亞和韓國。第二波則蔓延到俄羅斯,第三波蔓延到華爾街,不過這時為例已經變小了。亞洲金融危機是全球化以後遇到的第一次危機,而今天的次貸危機則是全球化以後的第二次全球危機,但是規模和程度比前一次要大至少一個數量級。今天的金融危機,第二波和第三波還不知道會如何?當時亞洲金融危機被很多國家低估,結果第二波和第三波讓很多國家吃了不少苦頭。因為全球化類似於休克療法,讓發達國家的窮人更窮,所以抗議世紀貿易組織(WTO)的工會非常多。《資本的秘密》作者赫爾南多也為我們講解了秘魯的彎路,為什麼拉美的資本主義不像美國那樣成功。日本在本集里繼續扮演一個經濟失落的國家,感覺日本更需要休克療法,日本政府花了太多地錢了。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制高點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