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羅斯研製出18噸矢量發動機,能否成為全球第一
自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日子就很不好過了,沒錢研發和購買新的武器裝備,使得其不少武器開始逐漸落後主流水平,但即便在如此拮據的環境下,俄羅斯依然在保持核武器和航空發動機的研發與更新,但這並不意味著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水平能達到全球第一!
② 為什麼有人會說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是世界第一水平
世界第一,無稽之談。無論是發動機的壽命,大修時間,故障率,推力都不如美國。何來世界第一水平一說呢?事實上,俄羅斯發動機的技術直接繼承於前蘇聯。其發動機的各項性能指標之所以與美國發動機有較大差距,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先天條件限制,也就是說俄羅斯在材料,技術上與美國有差距。第二:冷戰時期,前蘇聯認為在空戰時,戰斗機損失後,發動機也就無用了,因此發動機夠用就行,不需要糾結性能強不強。
無論是材料還是製造工藝俄羅斯與美國都有差距,單晶葉片,粉末盤,渦前溫度等等,沒有長時間的積累,是製造不出來的。說到製造工藝,美國更是遠超俄羅斯。
③ 請問俄羅斯軍用發動機水平與美國的相差多少年如117s對F-119
以目前的狀況來看,俄羅斯軍用發動機的設計和製造水平與美國的差距可能在15年以上(跟蘇聯時代相比,這個差距還有拉大的趨勢。沒辦法,老毛子國力不濟)。
117S嚴格來說應該是屬於「四代半」的發動機,它實際上是在AL-31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大改的產物,與AL-31相比,117S的性能有一定的提升,大修間隔小時數也得到了提高,目前安裝在老毛子的SU-35BM上進行試飛,表現差強人意。
事實上,117S與F-119不是同一個量級的產品。F-119是世界上第一種五代機專用發動機,為F-22的成軍立下了汗馬功勞。俄羅斯與F-119相對應的產品目前還停留在紙面上,以前叫AL-41。單從性能指標上看,AL-41比F-119還要高出一截,不過,以老毛子目前的經濟實力和人才隊伍,要想順利完成AL-41的研製,前途不容樂觀。
④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是世界第一水平嗎
可以肯定的說,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技術絕非是世界第一的水平,世界航發技術水平第一的是美國這個毫無疑問,但是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也很強,這估計就是他會被人誤認為是航發第一強國的原因。
俄羅斯的航發還是比較不錯的,比如俄羅斯現在已經裝備了世界上現役唯一的三維矢量發動機,117S。117S是在AL41F發動機基礎上修改設計而來,略等於在AL41發動機尾噴外套上一圈機械擺動式的三維矢量噴口,他的推力達到了14.5噸,不論說他粗糙也好、響應慢也罷,除了117S發動機,你找到世界上有第二個已經服役的三維矢量發動機,最接近服役的也只是我國在殲10B上測試的那款矢量發動機。
⑤ 美國太空火箭還要靠俄羅斯提供發動機,是真的嗎
美國軍隊正式迎來一個新的軍種——「太空軍」!然而,幾乎在同一時刻,據一位俄羅斯資深火箭設計師透露,美國政府將在2018年第二季度收到兩批俄羅斯製造的火箭發動機。這對很多人來說,也是一個不為知曉的「美國現實」。
這種發動機將被用在美國「宇宙神」-5重型運載火箭上,而運載火箭名義上已經劃歸到美國「太空軍」之下。「太空軍」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周一宣布成立的,美國軍隊第六個軍種。特朗普說,「我們有空軍,我們有太空部隊。他們相互獨立但平等。」
美國空軍參謀長大衛戈德費恩(David Goldfein)上月在國會作證時表示:「目前我們正在完成過渡階段,有兩個國內服務提供商正接近完成這個目標。」
億萬富翁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已經花了七年的時間來研究替代RD-180發動機的方案。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聯合發射聯盟通過RD Amross公司獲得RD-180發動機,這是一家美俄合資企業,其中包括俄羅斯公司Energomash,該公司負責製造發動機。
RD Amross首席執行官邁克爾貝克今年4月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俄羅斯和美國的運載火箭合作是美俄合作的「光輝典範」。
⑥ 俄國戰機的壽命僅有3000小時,為何這么短
俄羅斯戰斗機曾經是和美國戰斗機一樣的地位,而且雙方在戰斗機研發過程中始終是處於並駕齊驅的。但是俄羅斯系列的發動機雖然性能強大,但是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發動機壽命非常短。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蘇聯和俄羅斯在基礎工業上和材料工業上並不發達,導致無法使用強度足夠的金屬材料製作發動機,其次就是蘇聯和俄羅斯本身在戰斗機的使用方面自成一套體系,根本不需要讓飛機的發動機能夠工作那麼長時間。最後就是美國工業能力太強,甚至強到有些過剩,所以為了讓美國飛行員用上最好的發動機,所以美國對航空發動機本身就要求做工精良。
最後就是美國工業能力太強,甚至強到有些過剩,所以為了讓美國飛行員用上最好的發動機,所以美國對航空發動機本身就要求做工精良。相比起俄羅斯來說,美國的航空工業不僅強大,而且產量更是高的嚇人。更何況美國空軍擁有上千架飛機,如果都採用壽命短的發動機,反而讓成本增加。還不如花大價錢購買一些高精尖的航空發動機,不僅壽命長,而且推力也非常大。
⑦ 中美俄發動機壽命比拼美6800小時俄3400小時中國是多少呢
作為航空領域的重要武器裝備,戰斗機已經成為各個國家軍事建設的標配,但是不同的國家所擁有的戰斗機的戰鬥力差距還是較大的,當前在國際上,最為先進的戰斗機裝備的多是五代發動機,這也是當前技術領域最高等級的一款發動機。
這是我國專家團隊專門為殲-20配置的一款發動機,可以說是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前沿技術,雖然在推力上無法與俄羅斯相抗衡,但是其使用壽命已然與俄羅斯水平接近,甚至要略微勝出一籌,達到了3800小時。
⑧ 俄羅斯航空發動機壽命和可靠性為何不如西方發動機
對航空發動機較為了解的讀者不難發現,俄羅斯發航空動機無論可靠性還是壽命都有遠遠不如西方國家的同類發動機產品。這一境況極大限制了俄羅斯戰斗機的作戰效能及使用成本。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研發水平與西方國家拉開差距的呢?
從現在解密的史料來看,蘇聯紅軍更加註重搶奪實物。截止1946年夏天,共有123000台機床和其他工業設備從其佔領區被運到蘇聯。
但是俄羅斯沒有注意搜羅當時的大量的技術人員,大部分的技術人員都被美國拉攏走,在二戰末期,德國倉促研發的渦噴發動機,其技術問題是很多的,蘇聯盲目仿製之後,結果自然是更加無法滿足航空業的實際需求。而且由於把大量精力放在仿製上,也影響了蘇聯自己的噴氣發動機研製進度,拖了蘇聯噴氣式發動機研製的後腿。
⑨ 中美俄發動機壽命對比:美6800小時,俄3400小時,中國是多少呢
通過上世紀的海灣戰爭,全世界都意識到制空的重要性,於是各國開始抓緊了對戰機的研發。而隨著各式各樣新型戰機的出現,空軍在現代作戰模式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這些戰機也就成為了各國軍事力量中的主角。那麼如何讓戰機升空呢?那就需要給它搭載一個可以提供足夠動力的系統,於是軍用航空發動機應運而生。
當然這個東西由於受工業水平的影響,不同國家製造出來的,在性能上是存在巨大差異的。而且由於它內部的零件都是非常精密的,所以很多國家連造都造不出來,更別說還得達到符合戰機標准了,它自然也就成了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最好證明。
中國的戰機雖然在整體性能上不弱於美俄,但由於工業水平不夠,初期咱們的發動機和美俄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好在最後自主研發的渦扇-15發動機出現了,它的壽命能夠達到3600小時,可以說是完成了質的飛躍。
⑩ 俄羅斯是世界上製造最先進發動機的戰斗機么
許多人聽到美國F-22和F-35裝配了F-119/135發動機,就以為美國的軍用航空發動機一路領先俄羅斯了。事實上俄羅斯的軍用航空發動機技術領先美國10年以上。下面不仿從幾個主要技術性能參數作個比較。
綜上所述,俄羅斯戰機發動機在推力、推比、安全可靠性能、矢量推力技術都在美國之上。
一、推力和推比。軍用航空發動機推力越大,對原材料質量和製造工藝的要求也就越高,推比越高,科技含量也就越高,發動機性能就越先進,稍有點軍事常識的對這些應該不陌生。
據報道和資料稱,F-22的發動機F-119單台最大加推力156千牛,推比接近10。F-35的發動機F-135加推力176千牛,推比11。而米格-1.44的發動機AL-41F發動機,單台加推力196千牛,總推力392千牛,全機推重比達12.5,無論推力還是推比都要比F-119/135的高出許多。
你最好別說AL-41發動機沒有成孰。它1983年開始設計(設計代號1.42),1989年開始首架飛機組裝(工程代號1.44),2000年2月29日首飛,到2009年終止計劃。僅一架樣機就飛行了幾百小時, 並成功達到空載最高時速4120千米/小時(3.4M)的極音速世界紀綠。不開加力可達到2.35M的超音速巡航速度。飛行中發動機沒出過故障。沒裝配T-50是因為推力過剩,且生產製造成本過高,單價超過2億美元,比F-22還昂貴。目前俄羅斯正在將它的推力改小到170千牛的水平,裝T-50還是比F-22的動力大得多。而F-119發動機飛出的最高速度2M,不開加力超音速巡航速度1.6M。其中兩架F-22才飛行幾十個小時就因發動機故障摔了,死亡2人。能說明F-119比AL-41F成熟么?
回過頭來比較美俄三代戰機的發動機技術水平。俄國1979年裝備的米格-31配置的發動機D -30F -6 雙轉子渦扇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 151.9千牛(15200公斤),推比8.5。其機動性較差的原因是最大起飛重量達到46噸。而美國同期的F-15/16裝配的F100-PW-100 發動機加力推力 11,340 公斤(109.8千牛)。推比7.8,不能與米格31的發動機相提並論,就算與同期蘇27裝備的AL-31F發動機相比也有不少差距。AL-31F發動機加推力122.5千牛,推比8。直到1992年,F-15/16開始換裝了推力為129千牛,推比8的F110-GE-129或F100-PW-229渦扇發動機。這才比蘇27的AL-31F發動機推力稍大一點,但還是比米格31的發動機推力小得多。而此時俄羅斯又研發出兩型超過F-110-GE-129/229的發動機。
一型是AL-31FU加力式渦扇矢量噴嘴發動機,加力推力142.1千牛,推比9,裝蘇37戰斗機。1996年4月首飛。另一型是AL-37FU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142.2千牛,帶有推力矢量控制及全權數字式發動機控制系統,推比9,裝蘇47」金雕」。1997年9月25日首飛。這兩型飛機都多次參加了世界航空展飛行表演,飛出了超機動。其中蘇47共進行了三個階段的150多次飛行,到2005年結束,沒出現發動機故障。這說明發動機性能安全可靠,完全可以實用。
再看軍用超大型運輸機和戰略轟炸機的發動機推力。俄國安-124/225的D-18T渦扇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245千牛,美國C-5的TF-39-GE-1C渦輪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191.7千牛。俄國圖-160戰略轟炸機的NK-321渦扇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加力推力226.5千牛。美國B-1戰略轟炸機的F101-GE-102加力式渦扇發動機,單台靜推力75.6千牛,加力推力133.4千牛,B-2的F118-GE-110無加力式渦扇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84.5千牛,差了幾個等量級。
俄羅斯的米26大型直升機裝兩台D-127渦輪軸發動機,單台功率為10700千瓦,最大裝掛量25000公斤。美國的CH-47「支奴干」大型直升機裝兩台T55-L-7C渦輪軸發動機,單台功率為2125千瓦,最大裝載量10800公斤,沒有可比性。
二、發動機矢量推力技術。俄羅斯的發動機噴嘴採用三維矢量技術,噴嘴可作360度全向轉動,美國的發動機採用的是二維矢量技術,噴嘴只能上下擺動。俄羅斯的發動機矢量推力技術因此比美國領先一代。
三、發動機的安全可靠性能。發動機的安全可靠性能是衡量發動機性能優劣的關鍵要素。飛機發動機性能不穩定,可靠性差必然容易出故障,導致機毀人亡。俄羅斯的軍用航空發動機皮實耐用,故障率非常低,很難出現因發動機故障墜機的現象。比如圖-160戰略轟炸機不著陸連續飛行23小時,航程18000公里,圖-95「熊式」戰略轟炸機不著陸連續飛行40小時,航程30000公里也沒事,證明其發動機的安全可靠性能非常好。
四、發動機壽命。美俄發動機壽命的長短的設計思想與其對飛機在戰爭中的認識和經濟承受能力有關。俄國戰機設計師將二戰時損失的30000多架戰機和倖存20000多架戰機到退役時的壽命進行了統計分析,平均壽命不到200小時,所以將米格15的發動機壽命設計為300小時。理由是戰機在戰爭中是一次性易損裝備,因事故墜毀或被擊落後就無任何利用價值。不比軍艦、坦克、戰車,擊傷後可以修復再用,擊毀後還可拆卸零配件組裝。所以戰機發動機安全可靠、經濟實用、簡單易造、戰時能大量快速補充是第一位的。戰機墜毀或被擊落時就是發動機的使用壽命。設計壽命5000小時,飛行50小時戰機就墜落了,發動機的壽命也就50小時。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俄國的發動機壽命一直沒歐美的高。
AL-31F發動機全壽命也只有2600小時,在一般訓練強度下基本能與戰機的機體壽命同步。據說117S發動機壽命已超過4000小時,那麼與戰機同壽卓卓有餘了。發動機壽命再高也不能重復裝新機使用。所以一些人將歐美發動機壽命吹噓超過10000小時,有什麼用?
其實美國人也沒那麼傻,將發動機壽命搞那麼長干嗎。美國的F-15/16大量服役也就30來年,就換了三型發動機,平均壽命10來年,不到2000小時。再加上美國摔掉那麼多的戰機,平均實際壽命不超過1500小時。從這個角度講,美國發動機壽命並不長。對發動機性能優劣的指標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