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在古代俄羅斯叫做什麼
1、基輔羅斯
2、莫斯科大公國
3、俄羅斯帝國
4、蘇聯時期
俄羅斯歷史始於東斯拉夫人,亦是後來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
988年開始,東正教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多個國家,這些國家都自稱為是俄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俄羅斯帝國簡介
(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英語:Russian Empire),簡稱俄國、俄羅斯、沙俄、沙皇俄國或帝俄,別稱第三羅馬。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為皇帝後,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羅斯國家。
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帝國共有1億2560萬人,至1914年達到1億6570萬人,是當時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僅次於大清帝國和大英帝國。
Ⅱ 經常和俄羅斯混淆的國家羅斯在歷史上究竟是如何起源的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我們無法迴避的一大國際力量。從歷史上看,俄羅斯的國家起源十分復雜。史學界目前對羅斯起源的爭論還在繼續醞釀,並且有一發不可收拾的勢頭。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去認識這個問題呢?
一、“羅斯”還是“俄羅斯”?
外行人提起俄羅斯的歷史,首先就會被其復雜的名稱界定給弄暈了。“俄羅斯、羅斯、蘇俄、沙俄、帝俄、蘇聯”等等,這些相應的稱呼數不勝數。我們今日主要來談一談羅斯國家的起源,因此需要辨析的最主要的名詞便是“羅斯”和“俄羅斯”二者。
俄國的英文名稱叫做Russia,如果按照英文版音譯,我們應當稱呼她為“羅斯”['r]才對。即便是國際通行的關於俄國的稱呼,也都是用雙音節的居多。比如,法語中俄羅斯為Russie,西語稱Rusia韓語中稱呼其為、日語為:ロシア(兩者羅馬音標皆讀成:reosia)。
Ⅲ 俄羅斯起源於什麼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一個地跨亞歐兩大洲的國家。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俄羅斯置身於東西方文化的交界處。因此,俄羅斯民族文化從它產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東西方文化的雙重作用。此外,其氣候寒冷,這種自然條件培養了俄羅斯民族既奔放又憂郁,既懶散又吃苦耐勞的性格特徵。那麼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俄羅斯的歷史起源。
一、基輔羅斯時期
葉卡捷琳娜一世
拜占庭信仰東正教,俄羅斯從拜占庭接受的東正教,不僅是一種宗教信仰,而且是一種世界觀。俄羅斯人先知的預感,神秘主義沉思,啟示心境,宗教使命感和彌賽亞精神顯然都源於拜占庭宗教和文化。除宗教以外,當時在西歐廣為流行的占星術,還有通靈術,以及字母、貨幣、建築和裝飾藝術等都從拜占庭進入俄國,所以有人說,俄羅斯在上述諸方面都是「拜占庭的女兒。」
綜上所述,俄羅斯的起源主要是來自基輔羅斯時期和拜占庭文明。確切些說,是東斯拉人和東正教這兩種靈魂的融合,這決定了俄羅斯民族的本質特徵。
Ⅳ 俄羅斯人起源於哪裡和斯拉夫人有什麼聯系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屬歐羅巴人種,具有這一人種的基本特徵:淺色皮肢,柔軟的波狀發,男子胡須和體毛發達,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頜,面部輪廓清晰,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但俄羅斯人還有自己的特點:北部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種中的白海-波羅的海類型,身材中等,頭型較長,鼻子高突,鼻樑呈直形或凹形,頭發和眼珠色淺。南方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種中的中歐類型(或稱阿尓卑斯類型),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頭型寬短,臉寬,鼻高且大,發色淡黃並呈波狀。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15世紀末,伊凡三世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為「沙皇」,其國號為俄。16—17世紀,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和西伯利亞各族先後被羅斯公國兼並,使它成為一個多民族國家。17世紀中期烏克蘭和俄羅斯合並為統一的國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上台。,俄羅斯通過1700~1721年同另一個強國瑞典進行的北方戰爭奪取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羅斯從內陸國變為瀕海國。17世紀它打敗了波蘭和瑞典封建主的反擊。1812年俄羅斯打退了拿破崙遠征軍。1825年12月貴族革命者在彼得堡舉行起義(即12月黨人起義),被鎮壓。1861年2月俄國廢除農權制。1898年成立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它的領導下,工農群眾經過1905年第一次俄國革命和1917年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的二月革命,於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成立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共和國成立不久,經過三年國內戰爭,粉碎了14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和本國地主資本家的武裝叛亂,保衛了蘇維埃政權。1922年12月30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包括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喬治亞)一起加入。1990年6月12日,俄第一次人代會通過《俄羅斯聯邦國家主權宣言》。1991年12月21日,蘇聯11個共和國領導人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決定,蘇聯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由俄羅斯繼承。12月25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決定,將國家正式名稱改為「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1992年4月16日,俄羅斯第6次人代會決定將國名改為「俄羅斯」,從而恢復了歷史上的名稱;17日,最後決定使用兩個同等地位的正式國名「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
Ⅳ 俄羅斯成立於哪一年
公元862年抵達魯里克。
公元882年:基輔羅斯。
公元1283年:莫斯科大公國。
公元1547年1月16日:俄羅斯的沙皇。
公元1721年10月22日:俄羅斯帝國。
公元1917年9月14日:俄羅斯共和國。
公元1917年11月7日:俄羅斯。
公元1922年12月30日:蘇聯。
公元1990年6月12日:主權宣言。
公元1991年12月8日:獨聯體宣言。
公元1991年12月25日:俄羅斯聯邦。
俄羅斯人的來源。
現代俄羅斯人的祖先是斯拉夫部落,一些學者認為其原始家園是平斯克沼澤的樹木繁茂的地區。東斯拉夫人在兩波浪潮中逐漸定居西俄:一個從基輔轉向現今的蘇茲達爾和穆羅姆,另一個從波洛茨克轉向諾夫哥羅德和羅斯托夫。
從7世紀開始,東斯拉夫人佔俄羅斯西部人口的大部分。
Ⅵ 俄國的發展歷程
15世紀末,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
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建立了沙皇俄國,並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稱俄羅斯帝國,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俄羅斯帝國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領土不斷擴張。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蘇聯的最大加盟國俄羅斯聯邦繼承了其絕大部分軍事力量,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二,而且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
(6)俄羅斯人是如何誕生的擴展閱讀
1697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前往歐洲各國游歷和學習。歸來後,他用強硬手段推行了一場社會變革。從穿衣、吃飯,到科學教育、商業活動、軍隊建設,彼得用野蠻的方式推進了俄羅斯的文明進程,他甚至親自審訊反對改革的太子。
在打敗了強敵瑞典之後,彼得下令建造起一個面向歐洲的新首都聖彼得堡。繼承彼得改革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引進歐洲的啟蒙思想,重視教育,並試圖起草法律,但改革無法觸動農奴制。
女皇的業績最終只能表現在領土擴張上,在18世紀後期,俄羅斯成為地跨歐亞美的大國,並成為歐洲事務中的重要角色。
但是,農奴制使俄羅斯很快在經濟、技術領域落後於完成了工業化的英法等國。在戰爭—革命—改革的多次反復中,這個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徘徊的民族,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Ⅶ 俄羅斯怎麼來的
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亦是後來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988年開始,東正教(基督教的東部分支)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多個國家,這些國家都自稱為是俄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基輔羅斯
6世紀時,東斯拉夫人逐漸向東歐草原地區遷徙。862年,以留里克為首的瓦朗幾亞人征服東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輔羅斯,12世紀分裂為若干獨立公國。1237年被來自於亞洲東部的蒙古軍隊佔領,建立欽察汗國。
莫斯科大公國
莫斯科市建於1147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尤里·多爾戈魯基是其奠基人。他頭戴戰盔、身披鐵甲、左手持盾、雙腿跨馬的紀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維爾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廣場上。1283年莫斯科公國正式建立。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公國逐漸發展為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領導其他公國擺脫了蒙古韃靼的統治,使俄羅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1605年,戈杜諾夫猝死,俄羅斯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下諾夫哥羅德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民兵把波蘭侵略軍趕出莫斯科以後,這一動盪時期。
Ⅷ 俄羅斯人的來源是什麼
俄羅斯是一個年輕的民族,形成於14-15世紀。俄羅斯人的祖先是東斯拉夫人。斯拉夫人是歐洲一個古老的部落,5-6世紀斯拉夫人向東西南三個方向遷徙,沿途與與當地的土著部落融合,逐漸形成三支:西斯拉夫人(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人的祖先)、南斯拉夫人(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等巴爾干民族的祖先)和東斯拉夫人(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的祖先)
1240-1480俄羅斯被金帳汗國(蒙古-韃靼人)通知了240年;
1689年伊凡四世和清政府簽訂了《尼布楚條約》;
有很多傳教士,學生什麼的來中國,學習中國文化,傳教。
鴉片戰爭時期俄羅斯趁火打劫,侵佔中國150萬平方公里土地。
Ⅸ 古代俄羅斯人的發祥地是什麼流域
東斯拉夫人誕生在烏克蘭境內著名的第聶伯河沿岸。第聶伯河既是東斯拉夫人的搖籃,也是他們賴以生息繁衍的命脈。第聶伯河的一條支流名為羅斯河,在這里居住著東斯拉夫人的一個部族——俄羅斯人。據傳俄羅斯人的名稱就源於這條河。
Ⅹ 俄羅斯族的起源
「俄羅斯」(Русские)一詞起源於歐洲古代一個東斯拉夫部落的名稱「羅斯」,俄羅斯族 的先民最早居住在歐洲東部,公元1世紀時被羅馬史家稱為「維勒底人」,他們居住在維斯杜拉河及波羅的海南岸,從事農牧業,公元6世紀時,已有羅斯之稱。10世紀,羅斯大公奧列格控制了以基輔為中心的周圍部落,13世紀,基輔羅斯被蒙古人吞並,歸入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元朝文宗皇帝時,曾征調金帳汗國境內的1萬名羅斯軍人入大都充扈衛親軍,並賜給土地令其耕種,這是歷史上俄羅斯人大批進入中國的最早記載,中國的史書中稱他們為色目人。從14世紀起,俄羅斯人脫離古代羅斯部族,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以莫斯科為中心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國家。
在種族分類上,俄羅斯族屬於歐羅巴人種。人體特點是膚色白,眼睛呈棕色或藍色,鼻高、唇薄、細軟黃發、身材高大,第三類毛發(胡須、腋毛等)中等發達。中國的俄羅斯族由於與周圍民族通婚,體質逐漸變化,具有黃種人特徵。
中國的俄羅斯族祖先最早在18世紀初從沙皇俄國遷來的,18世紀後期,由於不堪忍受沙皇俄國的殘酷統治,大批俄羅斯人遷來中國,尤其是在19世紀末和俄國十月革命前後,更多的俄羅斯人從西伯利亞等地湧入我國新疆北部地區、東北各地。俄國十月革命後,又有一些人為躲避戰爭,進入中國。那時他們被稱為「歸化族」,他們聚居的村落被稱為「歸化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俄羅斯族,被確認為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我國俄羅斯族的生活習俗、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上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相同。由於俄羅斯族遷來我國的時間不長,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在前蘇聯國家還有自己的親友。新中國成立後,他們之間又恢復了關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鄉與親人團聚。50年代,經中蘇兩國政府協商同意、並幫助他們陸續遷回家鄉。此外,也有部分俄羅斯族遷往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地,因為那裡也有他們的親族,因此,中國現有俄羅斯族的人口數量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