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俄式餡餅怎麼做
在飲食習慣上,俄羅斯人講究量大實惠,油大味厚。他們喜歡酸、辣、鹹味,偏愛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愛吃冷盤。總的講起來,他們的食物在製作上較為粗糙一些。 一般而論,俄羅斯以麵食為主,他們很愛吃用黑麥烤制的黑麵包(Хлеб)黑麵包是用麵粉、蕎麥、燕麥等原料烤制而成的,顏色很深,是俄羅斯人的主食,就像我國北方人的麵食和南方人的米飯一樣。初嘗黑列巴有一點酸酸的味道,還有點刺嗓子,但越嚼越能品出淳淳的麥香。黑列巴的形狀象一個小枕頭,外殼烤得很是堅硬。如果放了兩天不吃,它就會硬得根本嚼不動,這倒保證了它不會變質。黑列巴在俄羅斯很便宜,是政府能控制價格的不多商品之一。除黑麵包之外,俄羅斯人大名遠揚的特色食品還有魚子醬、酸黃瓜、酸牛奶,等等。吃水果時,他們多不削皮。 俄式大菜膾炙人口,口味濃郁,用油較重,酸甜咸辣俱全,是享譽世界的美食。而紅菜湯和土豆是俄式大菜中的兩款特色。俄羅斯菜是十分豐富的,在北部、中部和西伯利亞地區,最普遍的第一道菜是用牛肉或別的肉類、新鮮的或經酸漬的白菜和別的蔬菜所做成的菜湯。新西伯利亞市面上、伊爾庫芡克州的居民喜歡吃紅菜湯。紅菜湯在俄羅斯久負盛名。做法是先用甜菜、戈瓦斯放在罐中燜煮,煮開後放入白菜、甜蘿卜,煮爛後放入蔥、蒜、油、鹽、肉,這是最基本的程序。真正的俄式紅菜湯做法程序嚴格。煮湯時用文火並適當加檸檬、西紅柿醬和香菜,放置要合理。也有的用酸模(一種野生草本植物,葉酸辣,嫩葉可用作制色拉)做成的、放置一夜後的冷青菜湯。菜湯中往往加入一種稱為「香料」的樹葉,增強湯香味、鮮味。在眾多的湯品中,魚湯也是很受歡迎的一種。還有用鴨塊、母雞塊或者腰花和腌黃瓜熬煮的肉湯,味道很鮮美。 在夏季,人們喜歡制備冷雜拌湯。這是用格瓦斯和切成碎塊的肉、新鮮蔬菜或加煮雞蛋做成。吃時澆上一層酸奶油,有清暑除煩、提神醒胃的作用。以中國的腐竹、香菇、粉絲和俄式的雞塊煮湯,味道也十分鮮美。在餐廳,較為普遍的菜湯是牛肉塊、土豆塊或土豆絲、胡蘿卜塊、紅甜菜等一起熬成的大雜燴湯。或者是加入雞塊,一般肉塊都切得較大。一餐多半一大盤湯,加麵包、奶油就足夠了。除了黑麵包外,麵粉烤制的食品也多種多樣,如大餡餅、油炸餅、牛肉煎包、奶渣餅、軟圓麵包等。 第二道菜中最普通的還是燉牛肉,或是與土豆或其他配菜一塊炒的牛肉,有時吃土豆泥、色拉、大紅腸、魚塊。但當地居民一般不吃鯽魚,很便宜的大鯽魚大多是華僑買了吃。而俄羅斯人都喜歡吃生魚塊、腌成紅肉色的,味道挺好。 土豆是俄羅斯人喜歡的食品。做法很多,煎土豆條配餐是俄羅斯烹飪的一大特點。土豆燒牛肉做法是將土豆塊與青椒、牛肉煮,然後放些黑胡椒、蔥、蒜、醋等,起鍋時撒點香菜。此菜有肉有菜,營養豐富,是最普及的一道菜。 一般地說,根據工作時間決定進餐的早遲,但大多數情況是這樣,8點10點間吃早餐,有蒸蛋、煎蛋、紅腸,喝紅茶或咖啡、牛奶,吃麵包。下午1點到4點進午餐,有菜湯、牛肉、雞塊、土豆或土豆泥、甜點心、薄餅、水果。到下午5點到6點間喝紅茶、吃點麵包。傍晚7點晚飯,有色拉、肉塊等,就是不喝湯。 夏季日照長時一日四餐,冬季夜長,一日三餐已足夠了。盡管俄羅斯人與歐美居民一樣,以奶油,肉類等高脂、高熱量葷食為主體的飲食內容。但是,他們同時飲用大量牛奶及其製品,並且每天均要喝茶,這對降低血脂、減肥、防止心腦血管硬化是十分有利的。 說到俄羅斯的飲食,就不能不提到俄式的傳統麵食之一—— 餡餅(пирог),小些的叫пирожок。它在俄餐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每逢重要節日、新年、洗禮、生日、命名日、婚禮以及葬禮,餡餅作為一道重要的菜餚,都是必不可少的。 俄式餡餅有著「太陽」、「 偉大節日」、「豐收」、「孩子健康」和「婚姻幸福」等多種涵義,俄國古諺語中有「俄國人的一生都伴隨著餡餅」的說法。 在俄羅斯,餡餅不僅製作方法多樣,更有在餡餅用料、形狀等多方面的差異。 俄式餡餅屬於酵母發酵類餡餅,並依據使用原料的不同,將餡餅分為:黃米類、蕎麥米類和面類餡餅。俄式餡餅的形狀也有很多種,除了常見的圓形餡餅外還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比薩式露餡形、半露餡形、封閉形等等。餡餅的命名也很有趣,如:以人名命名的有「古里耶夫斯基餅」;以用途命名的有「婚禮餡餅」;還有以餡心命名的「捲心菜大餡餅」、「果醬大餡餅」、「奶渣餅」……在飲用Водка或饋贈親友時,餡餅都是理
『貳』 俄羅斯韃靼餡餅怎麼做
1、餡餅合子(Kystyby)
這個單詞對外國人來說很拗口,但還是值得記住。它是一種疊成半月形的又嫩又軟的小餡餅,很舊的做法來,自中伏爾加地區的森林、曠野和古墓。將死面餅在平底鍋里烙熟,塗上一層煉過的油,包入黃米粥或者土豆泥餡兒。現在的大廚要多年練習才能把這種簡單食物做出理想的味道,可韃靼主婦們天生就有這個本領。
攝影:Marina Mironova
2、三角餡餅(Echpochmak)
攝影:Marina Mironova
世界盃期間一日游至體驗千年喀山
三角餡餅或"三角形",是韃靼飲食的根本。乍看起來是再簡單不過的餡餅:發面、肉、洋蔥、土豆丁兒,包成三角形的包子,然後在烤箱中烤熟。但細節可不那麽簡單。比如怎樣讓麵皮鬆軟,雖然裡麵包著鮮美多汁的肉餡兒,但外面卻有一層脆皮;各種食材的搭配比例如何等。最後,是怎樣加進去"愛"。"這才是最重要的材料!所以在咖啡店和商店是買不到好吃的三角餡餅的!"在事關民族飲食的根本時,韃靼老奶奶們可是認真的。不過,對比品嘗總是能證明她們是對的。完美的"奶奶做的"三角餡餅應該是熱乎乎、沈甸甸、香氣撲鼻的,能保持熱氣好幾小時。三角餡餅可以用不同的肉餡兒,但最好的組合是豬肉和鴨肉、羊肉和鵝肉。
3、馬肉香腸(Kazylyk)
攝影:Marina Mironova
切成薄片的風干馬肉香腸。其做法來自金帳汗國,十三世紀時來到伏爾加河兩岸的歐亞大陸最具流動性的游牧民族和征服者那裡,韃靼人掌握了這種香腸的做法。
4、風干鵝(Kaklagan kaz)
攝影:Marina Mironova
大城市中的韃靼女性 挽救民族特徵的「韃靼聖母」
喀山如果有美食徽章,那它的圖案應該是一隻以金黃色三角餡餅做背景的風干鵝。風干鵝對於韃靼斯坦的象徵意義,就像西班牙火腿對於西班牙一樣。甚至還有專門養鵝的村莊。好的風干鵝首先是一道特殊的節食菜,最好配上黃米、大麥和甜菜一起吃。風乾的流程遵守古法,本身並不復雜,但需要時間和耐心。將鵝的內臟掏干凈,抹上鹽,用蠟紙包裹,然後在沒有直接日曬和風吹的閣樓里掛上3-4個月。鵝肉在這段時間里吸收了芳香、有益的脂肪,顏色變成暗紅色,就像西班牙火腿一樣。不僅令人回味無窮,還有一種淡淡的甜咸香氣。
5、全鵝大餡餅(Zur-belish with goose)
攝影:Marina Mironova
Belish是小餡餅,Zur-belish是超大餡餅。全鵝大餡餅則是真正的饕餮大餐。這是一個圓形的焦黃餡餅,其形狀和大小就像一個巨大的湯碗,韃靼人只有在置辦家宴或者招待特殊客人時才會做。全鵝大餡餅用整隻鵝的肉和內臟做餡兒,還加上許多土豆和洋蔥。烤熟之前將其拿出來澆上鵝肉湯,然後再放進爐子里接著烤。
6、蜜絲塔(Talkysh kaleve)
圖片來源:Bakhetle
盤點6道不可錯過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本地美食
韃靼斯坦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和南北方文化、知識及飲食的中轉中心。從十七世紀開始,喀山成為從中國到歐洲的茶葉之路上的重要站點之一。毫不奇怪,喝茶在喀山不僅是傳統,還是生活方式,包括怎樣喝、跟誰喝,最重要的是配什麽喝。當地的烹飪書籍中總會有很大一部分內容是寫"茶桌"的。
蜜絲塔是最好吃、最難做的韃靼甜食。它是將細細的蜂蜜絲線壓實,做成香脆可口的尖塔形。十九世紀時,韃靼人博爾汗、塞福林家族的祖先將這種土耳其甜食的做法帶到喀山。1990年代,尼亞孜·塞福林建立了一個大規模生產蜜絲塔的甜食帝國。由於這種甜食的做法需要大量的繁重勞動,因此這一甜食帝國根本沒有競爭對手。
『叄』 如何做餡餅
餡餅的做法具體步驟是什麼食材准備:面、韭菜、雞蛋、肉末、鹽、味精、糖、食用油製作步驟:1.韭菜洗干凈切成末,打入雞蛋攪拌均勻,加入鹽、味精調味製作成餡料放在一旁待用。2.麵粉過篩,這樣做出來的餡餅的口感會更好,更加細膩和有筋道。3.准備一碗溫水,然後邊倒入麵粉邊用手攪拌均勻,在攪拌的時候,先把麵粉攪拌成面絮狀,然後根據干濕度製作層面團放在一旁醒面。4.醒面完成後把它搓成條,然後切成一個個小劑子,然後放在一旁備用。5.小劑子擀成麵皮,然後在中間放上餡料,然後把它包起來再用擀麵杖重新擀成餅狀。6.鍋中放入食用油,油溫上升後,將擀好的餡餅放入鍋中煎一下,一面煎好,翻至另一面煎,兩面都煎成金黃色的時候就可以出鍋了。7.煎好的餡餅控油變涼就可以吃了。好吃的餡餅就做好了,當然這里除了韭菜雞蛋餡餅的也可以做成純五花肉餡餅,白菜餡餅,豬肉餡餅等等,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製作出來的不同味道的餡餅。如果小夥伴平時也想自己做餡餅的話,那可以根據小編的步驟來試試做做看,並且自己去研究一下一些現在製作餡餅的做法,相信一定會給你們帶來驚喜的。希望今天小編教大家的餡餅的做法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也希望大家都能成功做出好吃的餡餅來。
『肆』 【】【】——在哪裡 可以學到製作 俄羅斯餡餅 ,
你去顧鄉世紀聯華的對面有個新橋飯店(靠近海富康城的方向),具我所知他家還是哈市唯一的一家國營的飯店。
『伍』 俄羅斯美食特色
俄羅斯人,在中國被網友「戰斗民族」,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彪悍的生活風格,以及二戰期間打敗了德國和日本關東軍而得名。不僅是生活和戰場上,其實俄羅斯在美食上,也體現了其「戰斗民族」的特性。
布林餅
N0.1 布林餅是俄羅斯特色的薄煎餅,可以作為甜點、配菜也可以作為主食食用。甜口的布林餅製作時會在麵糊中混入蘋果或者葡萄乾,咸口的則會混入土豆泥。
俄羅斯大肉串
NO.2 俄羅斯大肉串。主要有牛肉、豬肉和羊肉串三種,這樣的肉串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美食王國的中國,地域廣泛,所以美食也比較多,這樣肉串在新疆可以說比較常見,粗狂的形態,和「戰斗民族」相得映彰。
俄式餡餅
NO.3俄式餡餅也叫做派,是俄羅斯著名小吃。這樣大塊的餡餅,可以夠很多人一起吃了,據說在俄羅斯,有人能吃好幾個,也是夠生猛的。俄羅斯人一般搭配羅宋湯食用這種餡餅。
鯡魚沙拉
NO.4 鯡魚沙拉,一種常見於俄羅斯各地的分層沙拉,鯡魚沙拉中有切成片的鹽腌鯡魚,上面覆蓋著層層蔬菜和沙拉醬。俄羅斯人比較喜歡吃馬老師,也就是土地,產量比較多,所以往往會一起搭配起來吃。
Olivier Salad
NO.5 Olivier Salad也是常見的節日配菜。它由切碎的蔬菜,如土豆、胡蘿卜、芹菜和鹹菜組成,搭配混合了雞蛋的沙拉醬,十分美味。另外,這道菜其實並沒有固定的搭配菜,喜歡什麼可以往上面加,比如肉丁等。
NO.6 羅宋湯雖然起源於烏克蘭,但是在俄羅斯和大部分東歐國家都十分受歡迎,羅宋湯得名於上海文人對俄羅斯的音譯「羅宋」。口味上,可以使用甜菜或者番茄,也沒有特別固定的搭配
『陸』 俄羅斯有哪些好吃的特色美食
俄式餡餅命名直接以用途或是人名命名,比如婚禮上吃的餡餅,就直接叫婚禮餡餅,甭管裡面填的什麼餡兒。以人名命名的餡餅,一般就叫xxxx斯基餡餅。吃每款都像私人定製。我個人對俄羅斯美食最大的印象就是——薄餅,在家庭生活和大小超市十分常見,連朋友圈曬出的都是各種餅。製作步驟說起來挺容易,將麵粉、黃油、雞蛋、牛奶、糖、鹽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調和成稀麵糊。
俄式酸黃瓜,是俄羅斯冷盤的必備配菜。如果冷盤里少了酸黃瓜,這道菜都讓人覺得不完美,俄羅斯的酸黃瓜的味道很特殊,口味十分的綜合,又有酸,又有甜,又是辣的味道很特別,但確是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口味。紅腸俄語叫做里道斯,提到紅腸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哈肉聯哈爾濱紅腸,而俄式香腸跟普通香腸不一樣,它分為原味的和黑胡椒味的,無論它是什麼口味的原料都是純肉的,而不是像國內的香腸裡面有澱粉。
『柒』 餡餅怎麼製作
梅乾菜肉餡餡餅
用料 梅乾菜;五花肉;蔥;麵粉;糯米粉/泡打粉 做法
梅乾菜提前浸泡半天。
五花肉、蔥、瀝乾的梅乾菜皆切成沫加油、鹽混合在一起。
麵粉加糯米粉或者泡打粉揉成面團(加糯米粉口味略微粘牙,泡打粉口味略微酥鬆,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添加)。
揪取少量麵粉用手指弄成圓形麵皮。
往麵皮中間裹入之前調好的餡,將麵皮往中間捏緊,捏小。
用擀麵杖將裹有餡料的面團擀成圓形薄餅,不要擀破。
電餅鐺預熱,加入色拉油,燒熱後放入薄餅,及時反面,兩面煎至金黃後就可以出鍋食用了。
牛肉元蔥餡餅燙面版
用料 麵粉350克;牛肉餡270克;水適量;油適量;鹽適量;花椒粉1/4勺;雞精1/8勺;生抽適量;料酒1小勺;白糖少許;洋蔥150克;姜2克;蚝油1大勺 做法
盆中放入麵粉,分幾次倒入適量熱水,用筷子攪成大雪花片。
再添少許涼水,攪勻後揉成較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餳1小時。
將牛肉餡放入大碗中,放入鹽、花椒粉、雞精、生抽、料酒、白糖,向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洋蔥切粒,姜切末,放到肉餡上,繼續攪勻。
放入蚝油,攪勻,放入適量油,攪勻。
撒少許麵粉在面案上防粘,將面團放到面案上再次揉勻,搓成長條,揪成一個個劑子。
摁成圓餅。
擀成餡餅皮。
放入適量肉餡。
像包包子一樣,最後將收口的疙瘩揪去,輕摁成餅狀。
煎鍋中倒入油,油溫升高後將餡餅收口向下放入煎鍋中,小火煎。
煎至一面變色後翻面煎,煎成兩成金黃餡熟透後取出即可。
香辣魷魚餡餅
用料 麻辣鮮;魷魚3條;麵粉400克;洋蔥一個;老乾媽;郫縣豆瓣醬;辣椒面;花生醬;姜;蒜;糖;鹽;植物油;十三香 做法
魷魚洗凈,將其切成3cm的條。洋蔥去皮洗凈切成1cm的丁。老乾媽、郫縣豆瓣醬,花生醬添加少許水用榨汁機搗碎。姜1塊和蒜6瓣也榨成汁。辣椒用植物油炸成辣椒油。將榨出的醬汁加入糖、鹽、薑汁、蒜汁、少許十三香,麻辣鮮少許和鮮炸出的辣椒油一起攪拌成香辣魷魚餡料
麵粉用清水和成面團醒30分鍾,然後揉成團,擀成薄厚均勻的餅狀
在擀好的大餅上面撒上一些植物油,塗抹均勻,然後再撒上一層麵粉。最後從邊角捲起,捲成棍狀。(這樣做會使做出了的烤餅有層次感)
一直卷一直卷,直到卷完為止。然後揪成塊(每塊2兩5重),將每個面塊擀成小圓餅。將攪拌好的香辣魷魚醬包入進去
烤箱200°C預熱5分鍾,將包好餡的團子放入烤盤,用手按壓成餅狀。然後塗抹一層植物油,將烤盤放入預熱好的烤箱烤10分鍾,然後轉180°C烤10分鍾即可
『捌』 俄羅斯也是一個甜品大國,當地有哪些特色的甜品
乳酪煎餅是乳酪、雞蛋和麵粉混合攪拌,然後放入鍋中煎炸,還可以撒上一些水果丁或堅果,最後淋上奶油、果醬或者蜂蜜製成,配湯或者紅茶都是不錯的選擇。俄羅斯的黑魚子醬聞名世界,以前俄國人出門,行李里必帶伏特加和黑魚子醬,相當於他們的旅費,因為到外國以後能賣一大筆錢。薄餅是俄羅斯名小吃。街頭常見的一家有名連鎖店「小閣樓」,就以此為主打菜品,分甜咸兩種口味,餡料自由搭配,外皮很薄。
除了麵包,餅也是俄羅斯人餐桌上的主食之一,俄羅斯還有在謝肉節吃餅的習慣。用上好白木柴,在俄式烤爐做的蕎麥餅松軟可口,再澆上一層黃油,味道香極啦。洋蔥肉卷,把肉餡兒搓成條狀,裡面放上少量蔬菜,然後煎出來的,下面放了很多洋蔥。吃起來細膩爽口,略帶洋蔥香味。餡餅,是俄羅斯非常重要的美食,曾經有一本書里寫道說俄羅斯人的一身都是伴隨著餡餅,逢年過節的都要吃餡餅,人過生日的時候也要吃餡餅。
俄式香腸跟普通香腸不一樣,它分為原味的和黑胡椒味的,無論它是什麼口味的原料都是純肉的,而不是像國內的香腸裡面有澱粉,把香腸煎到表面冒油,那叫一個香。
『玖』 俄羅斯的飲食習俗怎樣
俄羅斯飲食文化趣談 「五大領袖」和「四大金剛」、三劍客 俄羅斯人吃啥?擇其要者,有麵包、牛奶、土豆、乳酪和香腸——「五大領袖」,圓白菜、蔥頭、胡蘿卜和甜菜——「四大金剛」,以及黑麵包、伏特加、魚子醬——「三劍客」。 早在解放前,上海人就把紡錘形的咸麵包叫做「羅宋(俄羅斯)麵包」。到了俄羅斯,才知道味道多樣、外形花哨的甜麵包是當茶點的,只有微鹹的「羅宋麵包」才是當地餐餐不離、百吃不膩的「主食」。用這里出產的「硬小麥」和「強小麥」做出的麵包非常筋道,幹了也不掉渣。至於牛奶,更是俄羅斯人的最愛。俄羅斯的牛奶消費量接近人均每天1升,早在上上世紀,這里就把用白水而不是牛奶熬粥視為赤貧的標志。 赫魯曉夫曾把共產主義簡化為「土豆燒牛肉」,可見俄羅斯人對土豆的鍾愛。蘇聯時期的外交部發言人曾引用過一句俗話:發言越短越好,香腸越長越好。足見他們對香腸的深情。俄羅斯作家克雷洛夫有一則寓言,說的是狐狸誘烏鴉張嘴,騙走了烏鴉口中的乳酪。由此可見,俄國人把乳酪當做美食的代名詞。 黑麵包、伏特加和魚子醬 從某種程度上說,飲食是民族特性的反映。俄羅斯民族粗獷豪放,樸素實誠,其傳統飲食簡單粗豪。俄羅斯人早先在飲食上要求不高——量大、油重、熱乎就行,黑麵包加白菜湯符合這三項標准。干體力活的壯漢一頓要吃掉兩三磅麵包,而干硬粗糲的麵包要就著大量油乎乎的白菜湯才能下咽。 俄羅斯的黑麵包外皮粗硬、口味酸咸、色如高梁面窩頭。不了解情況的人以為這是粗劣食品,一度曾把它看做蘇聯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有力證據。 其實,黑麵包既頂飽又有營養,還易於消化,對腸胃極有益,尤其適於配魚肉等葷菜。這是因為,黑麵包發酵用的酒母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生物酶。數百年前的俄羅斯人是憑經驗悟得這一道理的。從13世紀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公到現在,俄軍士兵的主要食糧一直是黑麵包。 最好吃的是農村裡用老祖宗傳下的方法烤成的麵包,足有小臉盆大的麵包坯送進溫度均勻的俄式爐炕里文火燜烤,出爐時敲敲麵包底部,梆梆響的才是上品。舊時俄國農村裡一次就做出夠吃一星期的麵包,這是因為做麵包挺費事,光和面和發酵就要近兩天。一大缸面,用手和不得勁,乾脆把腳丫子洗凈了,跳進去踹。 伏特加酒是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又一寫照。伏特加的直接詞義是「可愛的水」,俄羅斯人對它情有獨鍾。兒童婦女也統計在內,這里人均每天消費100克。伏特加一般是40度,與白蘭地和威士忌一起,同為世界三大烈酒。不過,同威士忌在飯前加冰塊蘇打水淺嘗輒止、白蘭地在餐後細品慢啜相比,俄羅斯人喝伏特加要豪放得多,哪怕是滿滿一大杯也「一口悶」。伏特加在冰鎮後口味更佳,就著咸鯡魚或黑魚子醬喝當然好,但貪杯者無需任何下酒菜,喝一杯酒聞一下黑麵包足矣。 歐洲人視魚子醬為上等美食,其中又以俄羅斯產的為上品。魚子醬有灰(明太魚)、紅(鮭魚)和黑(鱘魚)三種。灰的口味重,紅的太腥,黑的最妙。即使在50年代,黑魚子醬產量比現在高10倍的時候,對俄羅斯人來說,吃一片抹黑魚子醬油和黃油的麵包也是難得的享受。 俄國人對朋友十分熱情實在,不論家境貧富,烹飪技藝高低,都要像俄諺所說,「爐子里有啥,往桌上端啥」。俄羅斯人待客禮數周到,提前一周預約,熟客進門握手擁抱,換上舒適的毛氈拖鞋;餐桌上必鋪桌布,並備餐巾,刀叉、瓷盤一定擦得無半點水漬。俄國知識分子講究「主隨客便」,喝不喝,喝什麼,喝多少,悉聽尊便,決不勸酒;愛吃的菜,你吃個盤底朝天,主人反倒高興。席間頻頻祝酒,因為俄國人不說祝酒詞是不端酒杯的。千萬別忘了為女主人祝酒,俄國爺兒們一般是不下廚房的,為了請客,女主人也許忙了一兩天。 俄菜的豐富多樣特別體現在冷盤上,酸黃瓜之類的腌漬菜、色拉、香腸、乳酪、魚凍……一次家宴往往要上近十個品種的冷盤。晚餐通常不上湯,冷盤後就是正菜,一般是燒烤的雞鴨魚肉。 俄菜本來很簡單,俗話說,白菜湯,燕麥粥,俄國人的家常菜。但是,俄國人「從善如流」,不論是中國餃子、德國香腸、英國牛排,還是韃靼羊肉趾、烏克蘭紅菜湯、汽車奧利維耶色拉……不斷引進的外國菜點,最後都成了俄菜一族。俄羅斯的餐具原先也很簡單,每人右手握一把大木勺,左手拿一大片麵包兼作餐盤。從西歐傳來的杯盤刀叉是19世紀才進入普通家庭的。早先農家吃飯,家長坐在長餐桌的一端,主婦端上一大盆白菜湯和加黃油的燕麥粥放在中間,坐在長桌另一端,老人和子女坐在長桌兩旁。每個人舀湯後用麵包接著送到口中。只有一家之主舀湯後,家庭其餘成員才可輪流動手,要是有個孩子「越位」或是連舀兩勺湯,老爸就用木勺在他腦門上敲一下,以儆效尤。 上個世紀80年代,麥當勞等洋快餐隨著戈爾巴喬夫的「公開性」進入俄羅斯,莫斯科第一家麥當勞門前慕名而來的顧客排起數百米的長龍……如今,北京烤鴨、日本料理、韓國燒烤、土耳其大餅卷肉都在莫斯科安家落戶。當然,價格最合理、口味最純正的還是俄菜。 盡管俄羅斯人與歐美居民一樣,以奶油,肉類等高脂、高熱量葷食為主體的飲食內容,但是,他們同時飲用大量牛奶及其製品,並且每天均要喝茶,這對降低血脂、減肥、防止心腦血管硬化是十分有利的。我們國家盡管以素為主,便腦血管、高血脂者比例甚高。可能與少吃奶類製品,喝茶也不普遍有關。俄式飲食,菜餚還是比較豐富,而且製作簡便,用在吃飯上的時間不長,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日,也可供我們借鑒。 俄式餡餅伴隨俄羅斯人一生 餡餅,在俄餐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每逢重要節日、新年、洗禮、生日、命名日、婚禮以及葬禮,餡餅作為一道重要的菜餚,都是必不可少的。 俄式餡餅有著「太陽」、「偉大節日」、「豐收」、「孩子健康」和「婚姻幸福」等多種含義,俄國古諺語中說道:俄國人的一生都伴隨著餡餅。 在俄羅斯,餡餅不僅製作方法多樣,更有在餡餅用料、形狀等多方面的差異。 俄式餡餅屬於酵母發酵類餡餅,並依據使用原料的不同,將餡餅分為:黃米類、蕎麥米類和面類餡餅。俄式餡餅的形狀有很多種,除了常見的圓形餡餅外還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比薩式露餡形、半露餡形、封閉形等等。餡餅的命名也很有趣,如:以人名命名的有「古里耶夫斯基餅」;以用途命名的有「婚禮餡餅」;還有以餡心命名的「捲心菜大餡餅」、「果醬大餡餅」、「奶渣餅」……多數薄煎餅在食用時配以蜂蜜、草莓甜醬等,還有的餡餅可配西紅柿、黃瓜一起食用。 在飲用VODKA或饋贈親友時,餡餅都是理想的佐餐食品或禮物。當家中的小孩吵架時,媽媽就要做一個大餡餅讓大家分吃,這意味著「和好如初」。俄羅斯還有一種餡餅名為「婚禮餡餅」,它有著非常有趣的製作方法,並代表了一個特殊的俄羅斯風俗。 當一對俄羅斯青年准備結婚時,在婚禮當天除了要製作各種佳餚宴請賓客外,男女雙方還要做一種傳統的餡餅——由薄煎餅加幾種餡層層壘疊而成。而最特別的是這種餡餅的蓋。在製作餡餅蓋時,夫妻兩家製作的花紋會有所不同:丈夫家的餡餅花紋要製成小人形,表示「人丁興旺」,而妻子一方的花紋要以鮮花為主,象徵美麗、忠誠。
『拾』 俄羅斯好吃的
俄羅斯的剛吃有很多,下面和大家說那麼幾樣。分享一下俄羅斯的美食。
首先說下魚子醬是俄羅斯菜種的精品,也是「西方三大珍味」之一。其中又屬俄羅斯的黑魚子醬最為著名。不知道題主是否能吃得慣。普通的紅魚子醬也不錯。
克瓦斯堪稱俄羅斯國家飲料。它是一種低度酒精的飲料,口感酸甜,有少量二氧化碳,以麵包發酵而成。由於酒精含量低 ,通常最多1.2%甚至無酒精,飲用克瓦斯對身體還很有好處。
開菲爾一種發酵乳,是發祥於世界第一長壽地區的高加索,它與普通酸奶不一樣,因它是由數10種的乳酸菌及酵母菌所形成的復合型發酵乳。富含多種維生素,很濃稠。味道酸甜,不過有些人喝不習慣。
來俄羅斯不能不說伏特加,俄羅斯的標志。以穀物或馬鈴薯為原料,經過蒸餾製成高達95度的酒精,再用蒸餾水淡化至40度到60度,並經過活性炭過濾,使酒質更加晶瑩澄澈,無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澀,只有烈焰般的刺激。
希望我的回答大家能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