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克里米亞為何選擇並入俄羅斯7年過去了,克里米亞得到了什麼
首先,我們應該對俄羅斯、烏克蘭和克里米亞進行明確的行政區劃,即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獨立的國家,而克里米亞是俄羅斯聯邦的成員。
早在1783年,克里米亞就成為蘇聯的一部分。後來,赫魯曉夫在他的政府期間以「慶祝俄烏聯盟300周年」的名義將克里米亞作為禮物贈送給烏克蘭,為克里米亞歸屬問題埋下了巨大隱患。
國家內部行政區域的調整是可以理解的,但赫魯曉夫不可能預見到37年後蘇聯的解體會發生如此劇烈的變化。
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爭端陷入僵局。畢竟,克里米亞的主要地理位置使其成為不可避免的戰場。
這個連接良好的島嶼不僅是通往歐洲和中東的航線,也是俄羅斯通往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港口。無論如何,克里米亞陷入沖突是不可避免的。
最終的結果很明顯:俄羅斯利用其鐵腕外交重新獲得了對克里米亞的行政權力。
對於超過50%是俄羅斯人的克里米亞來說,吞並更像是歸鄉。
獨立後,烏克蘭面臨著來自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和國內經濟困難。當然,俄羅斯不會在分裂勢力猖獗的克里米亞投入太多資金。其結果是,原本相對富裕的克里米亞不僅遭受了越來越多的苦難,而且還面臨著當前動盪的風險。
作為一個海港,克里米亞一直以旅遊業而聞名,旅遊業帶來的收入一直是這個國家的主要財政收入。
然而,在屬於烏克蘭期間,由於局勢不穩定、經濟惡化等因素,前往克里米亞的遊客數量大幅下降。
自然,克里米亞希望俄羅斯能引領自己的經濟復甦。克里米亞的回歸對俄羅斯人民來說確實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大批俄羅斯人湧入克里米亞觀光,也使克里米亞整體經濟在短時間內反彈。
這里有一個悖論。克里米亞堅持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部分原因是烏克蘭經濟不景氣,但俄羅斯的經濟也陷入了嚴重困境。
那麼,人口和領土都不算太小的克里米亞,為什麼沒有像其他歐洲小國那樣獨立呢?擁有豐富礦產資源和地理位置的克里米亞並非沒有獨立的條件,那麼它為什麼還想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呢?
首先,讓我們從「歷史上的克里米亞」開始。
一個民族的現在是它的過去的展示。克里米亞的許多俄羅斯族人實際上並不是當地居民。
300多年前,沙皇俄國強行吞並克里米亞後,民族同化遭到鎮壓,導致克里米亞鞭笞者受到嚴重迫害。
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克里米亞自願向德國投降,希望藉助德國力量擺脫沙皇俄國。然而,德國納粹早已成為公眾批評的對象,二戰結束後,蘇聯甚至在克里米亞進行了一種「叛逃」的報復性屠殺。
災難消失後,克里米亞的景觀上開始點綴著俄羅斯人的痕跡。
克里米亞民族也已經從一個輕佻的民族變成了俄羅斯人。重要的一點是,現在克里米亞的居民實際上是俄羅斯人。
因此,在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並入烏克蘭之後,分裂分子從未退卻,而對於被並入烏克蘭的俄羅斯人來說,盡早返回祖國是他們的首要任務。這就是為什麼克里米亞不尋求獨立,而是要求融入俄羅斯——這是其祖國的召喚。
其次,克里米亞之所以不能選擇獨立,是因為它弱小,只能站在大國一邊生存。
克里米亞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但這實際上是港區最大的危險。克里米亞的軍隊一直依賴於俄羅斯的武器,而它的人口太少,無法與歐洲的人口競爭,這讓它很容易遭到搶劫,而不是自衛。
所以,在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中,克里米亞只能選擇「站隊」的方式,以避免戰火的燃燒。
俄羅斯當局很難知道西方的經濟困境何時會結束,也很難知道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系是會進一步惡化還是會好轉。在這樣一個危險的形勢下,俄羅斯和克里米亞應該積極尋求一條有利於自身發展的道路,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克里米亞當局還將發展目標確定為對外出口貿易、對內吸引外資、重點發展新型旅遊業、加快發展輕工業和科技產業。
在引進雙管齊下的發展模式後,克里米亞經濟在過去10年也實現了飛躍。全國經濟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1.5倍,蘇聯解體和烏俄混合戰爭帶來的半個世紀的經濟停滯和人口減少有了明顯改善。
克里米亞融入俄羅斯在七年前就受到了人民的青睞,從現在開始的七年內,甚至從更長遠來看,這無疑將是一個既有挑戰又有機遇的選擇。
一方面,克里米亞現在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得到了大國的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對於克里米亞來說,如何擺脫西方的束縛,人民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Ⅱ 克里米亞地區當時怎麼被俄羅斯收復的呢
2014年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至今,已過去7年之久,很多人其實只知道是克里米亞通過公投選擇加入了俄羅斯,至於俄羅斯在這個過程中做了什麼,為此又付出了什麼代價,其實是不甚了解的!
說到克里米亞對俄羅斯的重要性,就必須要從俄羅斯的海軍說起。俄羅斯海軍的創始人,是我們在中學歷史課本中見過的一個人物——彼得一世。
第六步,全民公投,塵埃落定。俄羅斯的戰略走到這一步,克里米亞其實已經是大局已定,但俄羅斯並沒有停下腳步,因為俄羅斯不光要控制克里米亞,更要堵住全世界的嘴,更重要的是不能給未來留下隱患。所以,克里米亞必須進行公投,克里米亞的歸屬必須交給克里米亞人民自己決定。但是為了保障公投有序進行,俄羅斯是不是該出來維護一下秩序,控制一下場面。這種操作,大家都懂的!2014年3月16日,烏克蘭克里米亞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決定是繼續留在烏克蘭,還是加入俄羅斯!最後的結果想必大家都已經清楚了,97%的投票支持加入俄羅斯。俄羅斯方面迅速跟進,同意,立法,通過。至此,克里米亞正式回歸俄羅斯。
Ⅲ 歷史上,克里米亞究竟是誰的
13世紀30年代,蒙古人征服了克里米亞半島和黑海北岸草原。1443年成吉思汗長子的後裔,在當地突厥達旦的支持下,建立了獨立的克里米亞,克里米亞是一個伊斯蘭國家,統治者是伊斯蘭化的蒙古人。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破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佔領了整個巴爾干半島的黑海沿岸達到全盛時期,克里米亞韓國向奧斯曼帝國稱臣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蜀國,此後在奧斯曼帝國的支持下克里米亞多次進攻莫斯科公國,掠奪財富和人口,把斯拉夫人當作奴隸,賣到奧斯曼帝國和其他地中海國家最大的一次戰事是1572年圍攻莫斯科,捉拿了15萬人。
1954年赫魯曉夫通過決議,將克里米亞作為恆久友誼象徵性的劃入烏克蘭。1991年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人的歸屬問題舉行了公投,最終歸屬於烏克蘭。2014年克里米亞再次舉行公投,9成以上的人同意加入俄羅斯克里米亞又成了俄羅斯的一部分。
Ⅳ 現在有多少國家承認了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
截止到2021年,有11個國家宣布承認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
這11個國家分別是:
印度、阿富汗、玻利維亞、古巴、吉爾吉斯斯坦、尼加拉瓜、朝鮮、蘇丹、敘利亞、委內瑞拉、辛巴威,這些國家都是俄羅斯的傳統友好國家。
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條約經過:
烏克蘭自從獨立之後政壇一直非常混亂,經濟持續衰退,政府在國防建設上的投入非常有限,烏克蘭軍隊的防備也非常鬆懈,因此俄軍得以迅速控制了克里米亞。
隨著越來越多的「不明身份武裝人員」在克里米亞的出現,俄軍的行動已經滿不住了。於是俄羅斯政府對外表示自己是受到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的要請才出兵克里米亞的,而普京在電視采訪中更是信誓旦旦的說俄羅斯不會吞並克里米亞。
但「兵不厭詐」,在控制克里米亞之後, 在俄羅斯的支持下,2014年3月11日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發布聲明,宣布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市獨立,對此烏克蘭政府則表示堅決反對。
隨後在俄軍的組織下,克里米亞於2014年3月16日舉行全民公投,最後96.77%投票者贊成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2014年3月20日,俄羅斯批准了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條約。
Ⅳ 克里米亞為什麼突然決定加入俄羅斯
不是突然決定的,自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的行動從來沒有停止過。克里米亞在歷史上一直歸俄羅斯管轄。1954年2月19日,以紀念烏克蘭和俄羅斯合並300年為由,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州由俄羅斯劃歸烏克蘭。由於這種歷史淵源,克里米亞回歸之心從未消失。
Ⅵ 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嗎
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在近代的大部分時間,克里米亞都處在俄羅斯的控制下,從歷史上來看,它確實歸屬於俄羅斯。
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的信息
3月18日,普京和克里米亞議長、總理及塞瓦斯托波爾市市長簽署克里米亞入俄條約。條約規定,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自18日起,各以聯邦主體身份加入俄羅斯。普京19日向議會提交了有關克里米亞與塞瓦斯托波爾加入俄聯邦的法案。
俄國家杜馬下議院於20日、聯邦委員會上議院於21日先後批准了克里米亞及塞瓦斯托波爾市作為新主體加入俄聯邦的國家間條約,以及有關克里米亞及塞瓦斯托波爾入俄和俄聯邦新主體一體化過渡期的程序的聯邦憲法法律。
Ⅶ 為了回歸俄羅斯,克里米亞甘願自降身份,背後的原因是啥
克里米亞是一個地處黑海北部的小國家,這里原本屬於蘇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被蘇聯送給了烏克蘭。但是在2014年的時候,克里米亞卻願意自降身份重新回歸到俄羅斯。如果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那麼他們的國家也會同時宣布解體,既然是這樣克里米亞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克里米亞這塊兒領土,自古以來爭議就非常大,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屬於蒙古,後來又被沙俄吞並,蘇聯成立後順其自然成為了蘇聯的領土,在赫魯曉夫執政時期,為了紀念烏克蘭和蘇聯合並的300周年,蘇聯選擇把這塊兒地方送給當時的烏克蘭作為紀念。
基於這兩點原因,克里米亞選擇回歸俄羅斯。而且當時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系很緊張,克里米亞只是一個小國家,在面對國家之間紛爭的時候,他們能做的就是站好隊,只有這樣才能保全自己。所以克里米亞最終選擇加入俄羅斯,也是他們當時最正確的一個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