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說俄羅斯與土耳其是百年世仇俄土之間到底有何深仇大恨
經常能夠聽到一種說法,說俄羅斯和土耳其是百年世仇,那麼兩國之間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的,這需要根據他們幾百年的歷史。來細細說道。
早期的歷史
幾百年前的土耳其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當時的土耳其是橫跨歐亞非大陸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而且急劇擴張和侵略性,把周圍的國家,比如說俄羅斯大公國,這樣的零散小國呀,打壓得很厲害,而且雙方的宗教信仰完全不同,土耳其是信仰穆斯林,俄羅斯信仰的是東正教,當時的人為了信仰是可以獻出生命的。那麼300多年的時間里,他們大概發生了有12次的戰爭,雙方死傷的人數,那是無法計算的了。而且雙方互有勝負,好像俄方的勝面相對來說還大一點。
俄羅斯現在會成為戰斗民族,他們的領袖普京也是睚眥必報的性格,而土耳其也是不甘示弱,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兩個國家可能會有更多的沖突。搞不好會爆發第13次俄土戰爭。
⑵ 俄羅斯在國際上盟友和敵人都是哪個國家
俄羅斯的盟友現在已經不是很多了,除了東亞各國以外,幾乎沒有別的國家和俄羅斯關系好了,哪怕是當年東歐國家,也對俄羅斯有著很深的成見,歐盟更是排擠俄羅斯,美國因為是俄羅斯的老對頭,一直以來都是和俄羅斯過不去的,可以說如同敵人一般。
能和俄羅斯關系不錯的,恐怕也就東亞地區幾個國家了,雖然日本和俄羅斯也開過仗,但是現在日本和俄羅斯經常互相建交合作,除了北方四島有爭議,其他也沒什麼沖突,而歐盟地區,則是看不起俄羅斯的,他們甚至不認為俄羅斯是一座地道的歐洲國家,俄羅斯周邊的哈薩克,也對俄羅斯感情開始漸漸淡了起來,俄羅斯也千方百計想要拉攏之前的盟友。
⑶ 處於「暴風眼」中的波羅的海三國,他們到底與俄羅斯之間有什麼深仇大恨
他們都是在為自己的國家土地和利益跟俄羅斯有紛爭,俄羅斯佔有的土地太多了。
⑷ 俄羅斯帝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十戰之仇是怎樣的
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十一世殉國,羅馬鷹旗倒下,國祚長達千年的拜占庭帝國徹底滅亡。
1469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三世與拜占庭帝國末代公主索菲亞結婚。伊凡三世正式宣布莫斯科公國是拜占庭帝國的繼承者,並以拜占庭雙頭鷹為國徽。
第一次俄土戰爭:
為取得黑海的出海口,彼得大帝親政後發動了對土耳其帝國的遠征,在土耳其帝國與克里木汗國的拚死抵抗下,彼得大帝的遠征徒勞無功。
第二次俄土戰爭:
1696年,在吸取第一次遠征的教訓後,彼得大帝發起對奧斯曼帝國的第二次遠征。本次戰爭,俄國奪取了亞速要塞及附近地區,為向黑海擴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次俄土戰爭:
1711年,彼得一世率兵親征土耳其,卻陷入土耳其和克里木汗國軍隊的重圍,最終戰爭以俄國放棄亞速要塞而告終。
第四次俄土戰爭:
1735年,俄國大破土耳其帝國,迅速攻佔亞速要塞,但是,在瑞典的威脅下,俄國被迫放棄擴大戰果。
第五次俄土戰爭:
1768年10月6日,土耳其帝國主動對俄國宣戰,此時俄國在女皇葉卡捷琳娜統治下國力強盛。俄國名將魯緬采夫和蘇沃洛夫大破土軍,控制了克里木汗國,奪取了刻赤海峽附近地區。
第六次俄土戰爭:
1787年,土耳其帝國再度對俄國宣戰,依然是俄軍所向披靡。俄國正式吞並克里木汗國,俄國國界向土耳其一方大大推進。
第七次俄土戰爭:
1806年,在拿破崙的支持下,土耳其再次對俄國宣戰。此時俄軍主力要應對拿破崙,只能派出偏師抵抗土耳其。但在巴格拉季昂和庫圖佐夫的指揮下,俄軍偏師擊敗了土耳其,俄國從土耳其手裡獲得比薩拉比亞和西喬治亞。
第八次俄土戰爭:
1828年4月26日,俄國對土耳其宣戰,在俄軍的進攻下,土耳其軍隊依然不堪一擊。依然西方列強的干涉,土耳其與俄國求和、避免了亡國的命運。
第九次俄土戰爭:
為控制黑海、吞並土耳其,俄國挑起戰爭。1854年,為避免俄國全面吞並土耳其,英法介入戰爭、全力支持土耳其。在英法的打擊下,俄軍慘敗,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殺,俄國被迫簽訂城下之盟。
第十次俄土戰爭:
1877年4月24日,俄國以支持塞爾維亞、黑山為名義,再度向土耳其宣戰。腐朽的土耳其軍隊無力抵抗俄軍,只能依靠英國與奧匈帝國的干涉而苟延殘喘。在將巴爾干半島變成勢力范圍後,俄國見好就收,與土耳其議和。
⑸ 俄羅斯和波蘭總是對抗,這兩國為何是「世仇」
說到俄羅斯和波蘭,其實大家也應該知道這兩個國家,其實看起來這兩個國家好像並沒有什麼聯系,但是這兩個國家之間其實真的是感覺有不共戴天之仇的,簡直堪比殺父之仇,那麼有的人要問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俄羅斯和波蘭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和恩怨呢?感興趣的跟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在任何一個時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在本質上都是利益關系。但不幸的是,波蘭和俄國之間並沒有這樣的共同利益,而更可悲的是,在這對斯夫拉兄弟眼裡,實現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唯一方式就是滅掉對方。1618年的波俄戰爭結束後,圍繞著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也就是俄國在戰爭中失去的領土,波蘭和俄國之間又進行了一系列的拉鋸戰。在這一系列的拉鋸戰中,從表面上看,雙方勢均力敵,互有勝負,但在事實上,勝負的天平已經開始向俄國傾斜,再強大的軍事實力之下,波蘭國內的問題其實已經非常嚴重
不知在兩族人的心中,在矛盾和仇恨之下,對斯拉夫這個名字還是否有著任何一絲的歸屬感,也不知道他們的仇恨,還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⑹ 俄羅斯在國際上的盟友和敵人都有哪些
像塞爾維亞,還有克羅埃西亞,這些國家跟俄羅斯都是關系非常的親密,這些也都是泛斯拉夫的國家,但是像其他的東歐國家,就對俄羅斯有著深深的仇恨,因為曾經被蘇聯控制的時候,這些國家心裡非常的不爽,現在自然也不會對俄羅斯有好臉色看,而至於美國,可以說跟俄羅斯更是水火不容的老對頭了。
並且同樣對待自己的盟友,蘇聯的做法要比美國差得多,美國雖然在經濟上面偶爾會制裁一下,但總體還是維護盟友之間的利益的,一旦盟友有什麼威脅,美國會全力以赴幫助,但是蘇聯就不一樣了,蘇聯需要它們服從自己的領導,完全將這些國家當做了殖民地一樣,所以這么多國家都很討厭蘇聯,包括討厭現在的俄羅斯,不過目前來說,東亞不少國家跟俄羅斯的關系都是不錯的。
⑺ 世界上恨俄羅斯的國家有哪些
世界上最恨俄羅斯的,有三個國家,就是波羅的海三國。從北往南分別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尤其是拉脫維亞,如果你在拉脫維亞任何一個角落,高喊一句:俄羅斯萬歲!
希望你在喊之前戴上頭盔,並自求多福。
所以,經常有人說,拉脫維亞的男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絕對不愁美女。
資料拓展:中國對俄羅斯又愛又恨 (俄羅斯是即今為止佔中國國土最多的國家)美國不用說了意識形態問題
⑻ 俄羅斯與土耳其是世仇嗎為什麼歌詞里寫著幹掉土耳其
其實俄羅斯和土耳其之間是有世仇的,原因就是當時的俄羅斯希望獲得黑海地區的出海口。這觸及了俄羅斯的利益,所以最終俄羅斯和土耳其進行了非常長時間的爭斗。其實時間到了現代,這明顯已經不算什麼世仇了。但是我們都知道,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埃爾多安雖然是強硬派,但是經常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反復橫跳,這讓俄羅斯和美國都非常不爽。就在前一段時間,土耳其為了獲得F-35甚至還聲稱要將購買自俄羅斯的S400系統賣給美國。這瞬間就惹惱了普京和整個俄羅斯。
而討好地方式就是將S400系統賣給美國,俄羅斯對此非常生氣。畢竟S400雖然是俄羅斯出口型地系統,但是上面地諸多先進系統也是俄羅斯不願意讓美國看到的。萬一你美國買回去研究了之後,就可以研發出專門針對S400系統的反輻射導彈。所以無論是對於俄羅斯的武器出口,還是對於俄羅斯的國家安全,都是非常嚴重的威脅。
⑼ 俄羅斯與波蘭之間有著怎樣的恩仇史
文/王凱迪
俄羅斯與波蘭,這兩個歐洲國家在近年來上演了多次劍拔弩張的「政治互懟運動」,波蘭人說當年解放波蘭沒俄羅斯人什麼事,俄羅斯就准備斷波蘭的天然氣。美國大兵入住波蘭外加布置導彈,俄羅斯人馬上搬出「白楊」與之抗衡。波蘭人准備推到屹立近百年的列寧雕像,俄羅斯人怒斥:「有種你試試!」這對歐洲「老冤家」究竟有怎樣的「恩仇史」呢?
所謂「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這是中國人的經驗之談。一家兄弟內部雖然有分歧,但是對外應當保持一致,但是俄羅斯與波蘭這兩兄弟卻是將對方「視如仇寇」。這兩個民族都來源於羅馬帝國史學家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亞志》一書中所記載的「維內德人」。他們居住在當時日耳曼人的東邊,分布於西起奧得河、東抵第聶伯河、南至喀爾巴阡山、北瀕波羅的海廣大地區內。這群人在後來4-5世紀的民族大遷徙中有了一個更為響亮的名號―斯拉夫人。隨著日耳曼人的南下,這群斯拉夫人開始向更廣闊的地方擴張,留在西部波德平原的就是後來的西斯拉夫人(波蘭、捷克等),東斯拉夫人(俄羅斯、烏克蘭等)則遷往了喀爾巴阡山以東的東歐平原上。從此開始,兩兄弟分道揚鑣。
俄羅斯人與波蘭人分別於公元九世紀與公元十世紀建立了自己的早期封建國家。不同的是,由於地緣位置的差異,波蘭人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禮,成為西歐國家的信仰同盟者,而俄羅斯人憑借與拜占庭帝國的特殊經濟文化聯系,成功地在弗拉基米爾大公時期皈依了東正教。信仰的分離讓兩個民族的文化面貌產生了巨變。在蒙古人入侵歐洲之前,波蘭與俄羅斯人尚可相安無事,但是在俄羅斯人開始擺脫蒙古統治並逐步走向強大之時,雙方的矛盾便開始加劇。16世紀,波蘭人與立陶宛組成了君合國(雙方保持獨立,但共尊一位國王),通過聯盟的方式對抗來自莫斯科的韃靼騎兵,他們甚至在17世紀初攻入莫斯科操縱了俄羅斯沙皇的廢立,雙方的「梁子」就此便結下了。
圖/波蘭立陶宛君合國
進入十八世紀後,波蘭遭遇了空前的農奴制危機。而俄羅斯人在彼得大帝的改革中逐漸走向強盛。葉卡捷琳娜女皇當政時期,俄國、奧地利與普魯士在23年之間連續操縱了三次瓜分波蘭的計劃(1772.1793.1795),讓這個獨立了八百年的國家在歐洲的政治版圖中就此被抹去了百年之久。一戰結束以後,波蘭在德意志與沙俄的廢墟上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國。而好景不長,1939年希特勒的閃電戰又一次擊碎了波蘭人的獨立夢想。更讓波蘭人憤慨的是。狡詐的斯大林非但不提供援助,甚至在德軍佔領了波蘭西部之時出兵攻佔了華沙。這種趁火打劫的行徑讓波蘭人民對俄國人的憤怒達到了高峰。
二戰結束以後,波蘭雖然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得到了解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但是那種藏在人民內心對於俄國人的厭惡讓這種政治體制變得十分不穩定,波蘭人民追求社會主義民主改革的運動也毫無例外遭到了蘇聯的「反修正」鎮壓。積怨之下,波蘭內部的「自由」勢力在美國「和平演變」戰略的推動下開始逐漸興奮作浪,曾經蓄積已久的「反俄」情緒被別有用心者轉化為反對社會主義制度的「顏色革命」浪潮。
在這些內外因素的驅使下,以波蘭為主的東歐國家終於在上世紀80年代末爆發了世界矚目的「東歐劇變」。至此,跟隨西方的波蘭徹底走上了與俄羅斯人勢不兩立的方向。直至今日,兩國仍然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這其中,有歷史宿怨,有宗教分歧,有政治對立。兩國的恩仇何時可以一笑而泯,前途一片迷茫。
圖/波茲南事件中開入華沙的蘇軍坦克
⑽ 俄羅斯的盟友有哪些國家
俄羅斯盟友——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敘利亞。
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很強,但在國際外交上卻是一個非常孤獨的大國,盟友不多,敵人不少。俄羅斯的盟友主要體現在一個國際組織——歐亞經濟聯盟,這是由俄羅斯在2015年主導建立起來的一個經濟組織。
雖然掛著歐洲和亞洲兩大洲的名義,但歐亞經濟聯盟的成員國非常少,只有5個,它們分別是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白俄羅斯、亞米尼亞等。可以說歐亞經濟聯盟中的4個成員國都是俄羅斯的盟友,但盟友之中關系也是有近有遠的。
在中東地區,敘利亞是俄羅斯唯一一個盟友。敘利亞政府完全依靠俄羅斯的出兵幫助才恢復了全國大部分地盤,因此會鐵定跟著俄羅斯走下去。畢竟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是西方國家的公敵,沒有俄羅斯早倒台了,所以只能依靠俄羅斯才能對抗以西方國家和國內反對派勢力。
俄羅斯敵人——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曾經的蘇聯加盟國。
細數俄羅斯的敵人,那就太多了。最大的敵人當然是美國,美國一直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和軍事圍堵,而且美國還帶領整個北約國家共同針對俄羅斯,當然,這其中主要是歐盟國家。
前蘇聯多個加盟共和國都成為了俄羅斯的重要敵人。這其中就有波羅的海三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烏克蘭和喬治亞,這些國家基本上是俄羅斯為世仇,仇恨是基本上很難化解的。這些仇恨都來自於歷史的欠賬,這些國家都是當年被沙俄統治奴役的國家,可以說是血債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