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羅斯軍隊編制
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被劃分為3個軍種和3個獨立的兵種: 陸軍、海軍、空軍、戰略火箭兵,空天防禦兵、以及空降兵。在各軍種下,有許多獨立兵種,如隸屬海軍的海軍步兵和海軍航空兵等等。
2008年時俄羅斯政府對軍隊進行了較大程度的改革,俄羅斯原來的6個軍區被改為4個:南部軍區、北部軍區、中央軍區、西部軍區。在2008年的改革前,俄羅斯的軍區體製作為以陸軍為主體,在這種體制下,軍區只管得了陸軍,對海軍、空軍的約束很少,但是在改革後的體制下,軍區對軍區內海軍、空軍部隊的控製得以加強。
陸軍
經過2008年的改革,俄羅斯陸軍由過去的「軍區—集團軍—師—團」指揮模式改為「軍區—集團軍—旅—營」的指揮模式。俄羅斯陸軍主要編為10個集團軍,另外還有若干直接由軍區指揮的旅。
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宣布蘇聯不復存在,蘇聯正式解體,俄羅斯聯邦接管了蘇聯武裝力量的大部分,1992年5月7日,俄羅斯總統鮑里斯·葉利欽發布命令,組建俄羅斯聯邦國防部和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在1993年的憲政危機中,俄羅斯陸軍出動了坦克炮擊了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所在地——白宮,迫使最高蘇維埃主席魯斯蘭·哈斯布拉托夫、俄羅斯副總統亞歷山大·魯茨科伊等人向俄羅斯總統鮑里斯·葉利欽投降。俄羅斯陸軍在1994年—1996年參與了第一次車臣戰爭,在1999年—2009年參與了第二次車臣戰爭,為鎮壓分裂勢力做出了貢獻。
1997年—2001年伊戈爾·德米特里耶維奇·謝爾蓋耶夫元帥擔任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長期間對俄羅斯陸軍進行了改革。弗拉基米爾·普京在他第一次擔任總統時也對俄羅斯陸軍進行了改革。2008年俄羅斯政府對軍隊進行了較大程度的改革,將「師」改為「旅」。俄羅斯陸軍將由過去的「軍區—集團軍—師—團」指揮模式改為「軍區—集團軍—旅—營」的模式。
海軍
俄羅斯海軍被劃分為四大艦隊和一支區艦隊;
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位於被他國領土包圍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的波羅的斯克。
太平洋艦隊:司令部位於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
北方艦隊:司令部位於北莫爾斯克。
黑海艦隊:司令部位於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
裏海區艦隊:司令部位於阿斯特拉罕。
另外,俄羅斯海軍之下亦轄有俄羅斯海軍步兵,相當於各國的海軍陸戰隊。
空軍
截至2010年,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估計,俄羅斯空軍現役人員160,000人,在未來幾年內,這個數字將減少到148,000。此外,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估計,俄羅斯空軍現役飛機有4,000架以上。
俄羅斯空軍現有指揮體制為「戰役司令部-空軍基地(旅)-大隊(團)」。俄羅斯空軍目前有7個戰役司令部,其中第1空防司令部歸西部軍區指揮,第2空防司令部歸中央軍區指揮,第3空防司令部歸東部軍區指揮,第4空防司令部歸南部軍區指揮。
核力量
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核武庫。 俄羅斯的陸基核彈頭隸屬戰略火箭兵,潛射彈道導彈則隸屬海軍,以及空軍負責以戰略轟炸機空投核彈。 俄羅斯的核彈以下列四種方式部署:
俄羅斯軍事理論認為戰略核力量是最有效的手段對應大國或者軍事組織的大規模進攻(如北約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俄羅斯的核力量獲得了足夠的軍費保證。俄羅斯擁有約16,000枚核彈頭,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庫。俄羅斯處於戰略值班狀態下的核彈頭正在持續被削減。 但是在削減的基礎上,俄羅斯部署了新式的彈道導彈,比如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 這個型號的導彈可能會突破世界上現有的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此型導彈可從白楊-M運載工具上機動發射或從潛艇上發射,俄羅斯政府認為俄羅斯核力量可於遭受核攻擊後進行有效的反擊。
國際上普遍擔心前蘇聯或者俄羅斯核技術有可能因為管理不善等種種原因落入恐怖分子或激進軍官手中,被使用或威脅其他國家。美國國防部和其他西方國家曾於1990年代初期向俄羅斯提供提供經濟和技術,幫助俄羅斯維護和管理核技術。不少對俄羅斯友好的國家也提供了大量資金,去保持俄羅斯的軍事和安全情報系統的工作能力,以便能監控國際市場上的俄羅斯軍火交易。這些資金還被用於有效的退役和銷毀一些核彈頭,及訓練俄羅斯的核技術人員和核安全人員。
㈡ 俄羅斯SSO特種部隊非常厲害,他們都干過哪些出名的事
俄羅斯SSO特種部隊非常厲害,他們干過的出名的事情有:01.保障了2014年索契冬奧會。02.SSO在敘利亞戰事中的精彩表現。03.SSO協助俄羅斯收復克里米亞。
俄羅斯的特戰員都非常強,有些人來自於克格勃,有的來自於各大院校的佼佼者。特種部隊當中最厲害的又叫做SSO特種部隊。這個部隊管理更加西方化,作戰模式和武器裝備都非常的強,並且用的武器是捷克造的V-AR步槍或者AWP狙擊步槍,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武器裝備。
03.SSO協助俄羅斯收復克里米亞,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俄羅斯總統普京,趁亂收了克里米亞,導致後來的俄烏成了死敵,當中少不了SSO的推波助瀾。不管過程結果,當時的烏克蘭反正是打不過俄羅斯軍隊。
㈢ 俄羅斯維和部隊將前往納卡,維和部隊主要進行哪些方面的工作
聯合國維和部隊不能主動攻擊,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總司令是聯合國秘書長。
部隊的人員由聯合國成員國自願提供。維持和平部隊是由武裝部隊的分遣隊組成,士兵可以配備輕型防禦性武器。聯合國規定在執行國際維和任務時各國的軍隊著本國軍隊的制服,佩戴本國的軍銜標志,左臂佩戴本國的國旗,右臂佩戴聯合國旗。為了方便識別維和部隊,各國部隊均頭戴藍色的頭盔,因為藍色代表和平,頭盔上有聯合國標志和英文的UN。久而久之大家都習慣性地稱維和部隊為“藍盔部隊”。
派遣軍事觀察團是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的另一種形式。
聯合國向沖突地區派遣軍事觀察組,需由安理會或大會決定,並徵得有關各方同意,授權聯合國秘書長組織。觀察組的人員由聯合國成員國提供,由非武裝的軍官組成。它的使命是維持和平行動。在執行任務時,觀察員不能攜帶武器,必須嚴守中立,不得捲入沖突的任何一方,更不能幹涉所在國的內政。
㈣ 俄羅斯都有哪些著名的特種部隊
"SPETSNAZ"即前蘇聯克格勃特種部隊,現已歸屬俄羅斯。在199l年莫斯科八月政變中,這支部隊是葉利欽的忠實軍隊。這支武裝力量具有以下特點:(1)執行特種任務。(2)具有獨持的組織結構;(3)政治上具有絕對可靠的信賴性:(4)經過特別挑選, 訓練和專業技術教育;(5)直接隸屬於最高行政當局:(6)參與任何級別的沖突和戰爭 。這支在克格勃領導下的特種部隊與國家安全和軍事情報密切相關.在情報、偵察、監視以及對實際的或潛在的敵人的資料收集和處理方面,特種部隊是一個無縫的網。 特種部隊能實施直接攻擊.執行破壞任務,在政變中奪取重要設施(如電台、機 場政府首腦機關),取代被推翻者的政治車事權力,處理敵人後方駐地部隊投降之事以及執行其他特種任務。 克格勃特種部隊由一個幾百人的小型專業核心部隊組成,其中包括秘密諜報員。 在S管理局(此部門不公開)第一主管局八處領導下,克格勃特種部隊執行經過精選的 、較少的,極其安全的任務,其中包括戰略破壞和幹掉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治領導人關鍵人物的行動。 入選特種部隊的"精銳"戰斗人員要有兩年的服役期限(海軍服役期限為三年) 並 要在政治可靠性,年齡、智力,體質、耐力、敏捷,技術才能以及敢於在敵後活動等 方面符合條件。對這些被挑選出來的佼佼者採用最好的、最有效的方式進行廣泛的 准軍事訓練(如射擊和自由跳傘)。這種訓練一般要達3個月之久。准軍事訓練合格者 再進行語言學習和技術訓練,在此基礎上還要增加大量的特種部隊訓練項目.在提 高 作戰能力方面,則注重基礎訓練。 特種部隊在執行任務時,通常攜帶防彈背心以及獨特的武器裝備包括7.62mmAKM 無聲突擊步槍(多數配備100發彈鼓,夜視或望遠用的瞄準鏡)、無聲手槍、榴彈發射 器、RPG-18輕型反坦克武器、戰刀、脈沖式收發機等。脈沖式收發機主要用來測試駐地處和設伏在路線上活動的小型物體。 克格勃特種部隊原則上是為進行小規模特種作戰而組成的,適合在沒有掩護,沒有隱蔽、沒有當地支持的情況下作戰。 1968年在奪取布拉格(捷)機場的戰斗中,特種部隊充當了第103近衛空降師的先 頭部隊.1979年9月在突襲阿富汗暗殺阿明總統和奪取喀布爾機場的戰斗,克格勃的特種部隊同樣起到關鍵性作用。在1991年蘇聯解體中,克格勃的特種部隊更是出盡風頭. 據說,二十多年來,克格勃特種部隊還為外國恐怖集團培訓了一批骨幹力量。 當前,特種部隊的任務是根據預定目標的優選順序收集,繳獲或抑制對方設備.設施俘獲或抑制對實施誘騙。進行地區偵察,包括通信(SIGINF)定點偵察;運送特 種武器;反劫機事件;為空降兵介入大規模常規部隊進行空降提供導航服務;為空中 攻擊或導彈攻擊提供終端導航。
㈤ 如何評價俄羅斯的軍事力量你有何見解
俄羅斯是一個相當偏科的國家,明明經濟水平相當一般,但軍事實力卻不容小覷。
根據全球火力指數給出的最新數據顯示,俄羅斯當前的軍事力量規模非常龐大。比如在兵力人數方面,俄羅斯當前各武裝力量的總兵力達到了135萬人,其中包括現役正規部隊約85萬人,預備役部隊約25萬人,以及其他准軍事武裝力量約25萬人。
眾所周知,分析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不能只看紙面上的這點軍事力量,更要觀察其戰爭潛力。蘇聯當初之所以能夠壓服歐羅巴,硬鋼美利堅,憑借的就是這深厚的戰爭潛力。
俄羅斯作為蘇聯的頭號繼承者,在蘇聯解體時,分到了大部分的家產,自然也就繼承到了蘇聯那大部分的戰爭潛力。其除了蘇聯那規模龐大的軍事力量以外,還有著大量的軍工企業以及豐富的戰略資源。這些東西,同樣算上俄羅斯軍事實力的一部分。
當然,最後還有一點不得不提,那就是俄羅斯的核武力量。俄羅斯乃是當今世界上頂尖的核大國,其不僅擁有規模龐大的核武庫,更具備了「核三位一體」的戰略核打擊能力。
所謂「核三位一體」,就是指能夠在空中、陸地以及海裡面三個方位,對全球范圍內的任何目標,進行戰略核打擊。簡單來講就是空中得有遠程戰略轟炸機、陸地上有洲際導彈、海洋中則是要有戰略核潛艇。就目前而言,「三位一體」乃是最強大的攻擊手段,基本無解。而具備這一能力的國家並不多,全球僅兩個而已,俄羅斯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這是俄羅斯的殺手鐧,是其屹立於列國之巔最大的底牌。不誇張地講,只要有著這張底牌在,誰想要對付俄羅斯就得掂量一下,自己是否承受得起蘑菇洗地的後果。
所以,客觀來講,俄羅斯當前的軍事力量縮水嚴重,遠不如蘇聯時代那般強大,但仍舊是當今世界的頂尖存在,不可小覷。不誇張地講,當今世界除了咱們和老美,其他過來都只能被吊打。
不過俄羅斯的短板也很明顯,那就是經濟。相對孱弱的經濟實力,使得俄羅斯在面對戰爭時處處受制。或許在正面戰斗中,俄羅斯能夠做到所向披靡。但人家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經濟手段對其進行打擊。比如斷絕貿易往來,凍結海外資產,阻斷資源通道等等。
眾所周知,俄羅斯的經濟是「加油站」經濟,以能源礦產等大宗商品出口為主,國內市場並不繁華。一旦遭受以上這些手段,國內經濟勢必會受到影響,甚至於趨於崩潰。而一個國家如果經濟垮了,軍事上再強大那也無濟於事。畢竟連飯都快吃不起了,哪還有力氣打架。屆時可能無需別人動手,俄羅斯自己就先垮了,如同昔日的蘇聯那般。
所以,經濟這東西真的很重要。一個國家想要強大,不僅拳頭要硬,錢包也得要鼓。否則在面對經濟制裁時,就會被別人「溫水煮青蛙」,毫無還手之力啊。
㈥ 俄羅斯內衛部隊的基本情況
俄羅斯內衛部隊創建於前蘇聯蘇維埃政權成立初期。當時,負責在全蘇境內肅清反革命的「契卡們」組建了第一支內衛部隊,與各種各樣敵對勢力展開英勇斗爭。在前蘇聯國內戰爭和偉大衛國戰爭期間,這支部隊又擔負起保衛領導機關、鐵路、重要工業目標以及紅軍後方基地安全的重任。在衛國戰爭後期和衛國戰爭結束以後,他們又被要求負責鎮壓西部的地下資產階級民族分子的反抗。一系列的戰斗,鑄造了內衛部隊的聲名,使其成為僅次於蘇聯紅軍的國家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前蘇聯解體後,這支在世界武裝警察和憲兵部隊中享有很高聲譽的部隊也被獨聯體國家分割。俄羅斯聯邦作為前蘇聯的主要繼承者,接管了這支部隊的大部分兵力,並讓其在聯邦中繼續發揮維護國家安全和穩定的重要作用。內衛部隊先後被派到外高加索、中亞等17個不同地區執行作戰、戒嚴、制止武裝沖突的任務,取得了顯赫的戰績,被公認是處置暴亂、騷亂事件的排頭兵。 俄羅斯武裝防衛部隊不同於現役軍隊,它的主要任務是維護國內公共秩序、保障法律的順利執行。另外,作為一支重要的國家力量,它還必須負責國內安全,承擔一些重要目標的保衛任務。俄羅斯在帝國時期的傳統武裝防衛部隊包括以下幾部分:警察,獨立憲兵部隊,獨立內衛部隊和武裝護衛部隊。
在必要的時候,俄羅斯陸軍也會參與法律的強制執行。後來俄羅斯聯邦政府對內衛部隊和護衛部隊進行了整合,組建了聯邦內衛部隊。
㈦ 俄羅斯的空降部隊在俄國軍隊里有什麼樣的地位 是被定義用來執行什麼任務的
俄國海軍不靠譜啊,潛艇還行,水面艦艇就沒啥遠洋打擊能力了,而且它陸上國境線長,所以把空降部隊作為快速反應部隊,就是要打仗的這部分軍隊可以快速投入戰斗,在前面頂著打開局面,然後後面的陸軍再慢慢集結,壓上去,這樣打突然性很強。
㈧ 俄羅斯都有什麼兵種
俄軍有陸軍、海軍、空軍、防空軍、戰略火箭軍五個軍種。
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陸軍、海軍、空軍三個軍種和第二炮兵(地地戰略導彈部隊)。越軍有陸軍、海軍、空軍、防空軍四個軍種。俄軍有陸軍、海軍、空軍、防空軍、戰略火箭軍五個軍種。蒙軍有陸軍和空軍兩個軍種。隨著軍事技術兵器的不斷發展,戰爭空間規模的增大,還將出現新的軍種。如:由於航天技術的發展,將出現航天軍。美國已成立了航天司令部和航天兵,為航天軍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美國有陸軍、海軍、空軍、陸戰隊(和海軍是分開的獨立的一個軍種)、海岸警衛隊、國民警衛隊、航天兵。
㈨ 俄羅斯武裝力量由哪幾部分組成
俄羅斯武裝力量由陸軍、海軍、空天軍組成。相關介紹具體如下:
1、陸軍:陸軍為俄軍中規模最大的軍種,其前身為解體後的蘇聯陸軍駐俄部隊。主要任務是殲滅敵方作戰集團,奪占敵方占據的領土、某一區域或防線,火力打擊敵方防禦縱深,擊退敵方縱深發展的進攻及實施的大規模空降。
2、海軍:成立於1696年7月1日,是一支歷史悠久的部隊,其背景可上溯至彼得大帝時代,現有部隊建立於前蘇聯海軍的基礎之上,其主力裝備包括一艘1143.5-6型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空母艦)、1144型巡洋艦(基洛夫級巡洋艦);
1155型反潛艦(無畏級驅逐艦)、956型驅逐艦(現代級驅逐艦)、20380型護衛艦(守護級護衛艦)、955型戰略核潛艇(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蘇-33戰斗機、卡-28直升機等。其兵種除海軍之外,還轄有俄羅斯聯邦海軍步兵部隊(海軍陸戰隊)、俄羅斯海軍航空兵。
3、空天軍:俄羅斯聯邦空天軍由空軍、空天防禦部隊和太空軍三大部分組成,兵力約為430000人(2015年數據),主力裝備包括:蘇-35戰斗機、蘇-27戰斗機、蘇-34戰斗轟炸機、圖-95轟炸機、圖-160轟炸機等。
(9)俄羅斯軍隊主要干什麼擴展閱讀:
俄羅斯武裝力量軍區構成:
俄軍共有4大軍區,並與此相適應地設有4大聯合戰略司令部。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在2010年9月21日簽署《關於俄羅斯聯邦軍事行政劃分》的指令,要求俄武裝力量在2010年12月1日前組建4大軍區,以替代原先的6大軍區。
9月1日起,在列寧格勒軍區和莫斯科軍區的基礎上組建西部軍區,北高加索軍區基礎上組建南部軍區,在伏爾加河沿岸-烏拉爾軍區和西伯利亞軍區西部基礎上組建中央軍區,在西伯利亞軍區東部和遠東軍區基礎上組建東部軍區。
同時,將精減軍隊指揮層級和採用新型指揮系統,原先的「軍區—集團軍—師—團」四級指揮層次被減到了三級,即「聯合戰略司令部—戰役司令部和旅」。
㈩ 俄羅斯「阿爾法」特種部隊的的職責和任務是什麼
在目前的俄羅斯,俄聯邦安全局是戰鬥力最強和最精銳的反間諜與情報偵察機構,在其屬下,有一支聞名遐邇的特種反恐突擊隊,這就是戰功顯赫的「阿爾法小組」。「阿爾法小組」的每一名戰士都身懷絕技,是狙擊手、爆破手和通信專家,擅長秘密作戰和執行偵察任務,在強大的壓力下能夠保持冷靜和清晰的思路。他們肩負的職責和任務就是打擊恐怖主義。
精兵強將
早在20世紀70年代,恐怖分子就已登陸蘇聯境內從事恐怖活動。1973年,一架雅克-40型客機在莫斯科弗努科沃機場遭到4名武裝歹徒劫持,機上旅客全部被綁架而淪為人質。雖然在克格勃(蘇聯部長會議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內務部隊的聯合努力下人質獲得了解救,但這一事件在蘇聯國內造成了不小的震動,也引起了蘇聯領導層的高度重視。
1974年7月14日,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尤里·安德羅波夫簽署命令,在克格勃系統內組建一支專門的特種小分隊,其主要任務是打擊恐怖主義。這支反恐突擊隊最初被定名為「A小組」,1991年以後又被稱為「阿爾法小組」。
起初,「A小組」挑選成員的條件近乎苛刻,服役的只能是通過考試的國家安全機關軍官。現在入選特種部隊的人員標准稍稍放寬:但凡身體健康、年齡在22~27歲之間、服過兵役的男子均可申請加入特種部隊。如果候選人符合所有候選要求,他就有機會參加專門的考試。
入選「A小組」只是第一步,隨後每一位入選者。都必須接受極其嚴酷的訓練。經過訓練,「A小組」才算真正成為蘇聯的第一支反恐「拳頭」。其組織嚴密、行動極為敏捷,曾一度是蘇聯的驕傲。在20餘年的成長歷程中,「A小組」也就是後來的「阿爾法小組」參與了數十次戰斗,立下了赫赫戰功,成為世人矚目的一支「反恐利劍」。
打擊恐怖屢建戰功
1979年7月28日,一名恐怖分子身藏爆炸裝置,潛入美國駐蘇聯大使館,要求美方外交人員護送他離境,否則就要引爆爆炸裝置和大家同歸於盡。「A小組」奉命採取果斷行動,迅速制服了恐怖分子,沒有發生人員傷亡。
同年12月27日,蘇聯對阿富汗採取了突然襲擊的大規模軍事行動,當夜,奉命調赴戰場的「A小組」參加了強攻阿富汗的權力中心——阿明宮的激烈戰斗。在兄弟特種部隊的配合下,「A小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佔了戒備森嚴的阿富汗總理府,生擒阿富汗革命委員會主席兼政府總理阿明。這是「A小組」第一次真正地經受了一場「戰斗洗禮」,充分展示了其獨特的戰斗能力,但也首次付出了犧牲9名隊員的慘重代價。
1981年,在薩拉普爾市,兩名攜帶沖鋒槍的恐怖分子,將25名中學生扣為人質,「A小組」奉命出擊,在整個解救人質的戰斗中,孩子們沒有一人受到傷害。
1983年,在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恐怖分子扣押了一架圖一154型客機上的57名旅客,「A小組」再次臨危受命,適時採取行動,解救了全部人質。
3年後,在烏法市,「A小組」又採取了一次類似的戰斗行動。在那裡,兩名恐怖分子一人被擊斃,另一人被打傷,所有人質毫發未損。
1988年,幾名武裝歹徒在礦水城劫持了一輛大轎車,綁架了車上31名小學生和1位女教師。「A小組」迅速趕到出事地點。他們與匪徒們通過無線電台進行了一天一夜的艱苦談判,最終說服匪徒們繳械投降,人質全部獲救。
1991年1月,俄羅斯政府派遣「A小組」去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佔領電視塔,「A小組」在未發一槍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任務,遺憾的是,一名士兵在行動中犧牲。當記者試圖弄清死者所屬單位時,俄羅斯官方否認有傷亡者,神秘的光環不可避免地消失了,報界開始稱這支特種部隊為「阿爾法小組」。8月,「阿爾法小組」被命令去逮捕葉利欽,進攻克里姆林宮,但其考慮到此舉會造成眾多人員傷亡,結果拒絕了。
1993年10月,「阿爾法小組」再次被要求進入克里姆林宮,但沒有發動攻擊,而是與克里姆林宮保衛者進行了談判,向他們提供了個人安全保障,最終從那裡撤出了幾百名議員和普通公民,避免了流血事件的發生。
「阿爾法小組」還參加了進攻布瓊諾夫斯克醫院和解放五一村的戰斗。「阿爾法小組」前指揮官、阿爾法老戰士聯合會主席貢恰羅夫自豪地說:「阿爾法小組」自組建以來,在開展戰斗行動時從未失敗過。
2002年10月23日晚9時左右,在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演出廳內,一名蒙面匪徒沖上舞台,對空鳴槍數聲,隨即宣布文化宮被佔領,所有人都被扣為人質。在俄羅斯特種部隊解救人質的行動中,神奇的催眠氣體成為秘密武器。軍隊從人質危機的第一天就開始在演出廳地下鑽洞,最後通過這些小洞和文化宮大樓的通風系統把神秘氣體送入大廳。
10月27日清晨6時23分,「阿爾法」特種部隊官兵突破文化宮的玻璃外牆,7分鍾後沖入大廳,擊斃了醒著的恐怖分子。一些已經昏倒的恐怖分子也被當場處決,包括腰間綁著炸葯的女劫匪。在這次行動中共有50名劫匪喪生,特種部隊官兵無一傷亡。
2005年4月15日(當地時間),發生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的一座9層居民樓里的激烈槍戰在持續長達7個多小時之後宣告結束。在這場俄羅斯「近幾個月來最為艱苦卓絕」的剿匪戰中,匪首馬斯哈多夫與其他5名車臣非法武裝分子被當場擊斃,5名「阿爾法」和「信號旗」特種部隊官兵陣亡,同時有多名居民被誤傷。4月14日,車臣內務部接到線報,位於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市列寧區的「跑馬場」小區來了一幫行蹤詭秘的車臣非法武裝分子。他們的人數在4~7人之間,為首的是車臣非法武裝臭名昭著的「野戰軍」司令多庫·烏馬羅夫,當時這一行人正盤踞在這一帶人口最稠密地區的一幢9層居民樓里。得知如此重要的線索之後,車臣內務部自然不敢怠慢,連夜制訂出周密的計劃,准備「先發制人」,與此同時向俄聯邦內務部請求火速增援。
15日黎明時分,俄聯邦安全局下屬的「阿爾法」和「信號旗」特種部隊迅速趕到,在特種部隊的談判專家向樓內喊話無果的情況之下,特種部隊對居民樓發起了猛攻,一場殊死激戰由此拉開序幕。從俄羅斯電視台播出的畫面可以看到,隨著這座灰色的9層居民樓被特種部隊炮彈命中,滾滾濃煙便從居民樓內噴薄而出。頭戴鋼盔、身著迷彩服的特種部隊狙擊手以磚堆為掩體,朝著樓內怒射。與此同時,數架俄軍直升機在空中盤旋,給企圖頑抗到底的武裝分子以巨大的心理壓力。然而,困獸猶斗的車臣武裝分子仍不甘示弱,時不時還以顏色。
藉助茫茫夜色的掩護,躲藏在居民樓里的車臣武裝分子頑固地與特種部隊周旋。
時斷時續的激戰直到當地時間下午兩點多方才宣告結束。經現場勘查,發現有6名車臣非法武裝分子的屍體。與此同時,「阿爾法」和「信號旗」特種部隊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除了4名官兵在血戰中當場身亡之外,另有一名官兵在被送往醫院的途中終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