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俄羅斯勝利節佩戴什麼
喬治絲帶
喬治絲帶起源於俄羅斯帝國時期的最高軍功勛章——聖喬治勛章,獲得該勛章者即可佩戴該種款式絲帶,十月革命後該絲帶被改稱為「近衛軍絲帶」,1991年蘇聯解體後恢復原名稱。
喬治絲帶在俄羅斯象徵戰場上的勝利。其中的黃色象徵火焰,黑色象徵硝煙。
現在在每年5月9日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俄羅斯人都會佩戴喬治絲帶以示慶祝。
『貳』 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2周年時,人們佩戴的黃黑相間的布帶叫什麼
蘇聯衛國戰爭
蘇聯衛國戰爭是蘇聯人民為反對法西斯德國及其盟國而進行的正義戰爭。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1年春,德軍控制了西歐、北歐和巴爾干半島。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糾集其附庸國芬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分三路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使蘇聯國土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歐洲主戰場,蘇聯人民在斯大林領導下,開始了衛國戰爭,二次大戰進入了新階段。
衛國戰爭初期,德軍迅速佔領立陶宛全部,拉脫維亞大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一部分。1941年10月,德軍大舉進犯莫斯科,蘇軍展開積極防禦,消滅德軍大批有生力量,1942年1月取得莫斯科會戰的勝利。1942年11月9日,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展開反攻,1943年2月2日全殲德軍主力,德軍損失慘重,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蘇軍基本上扭轉了衛國戰爭和二次大戰的全局。不久蘇軍又取得了庫爾斯克戰向的勝利,收復大片失地。1944年蘇軍發起戰略性總反攻,通過對德軍10次打擊,全部收復淪陷的土地,並把軍事行動轉為在德國及其附庸國的領土上進行,迫使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匈牙利先後退出對蘇戰爭,轉而反對德國。
1945年初,蘇軍展開強大攻勢,攻入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進占東普魯士和西里西亞。1945年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並於5月8日迫使德國無條件投降。
蘇德戰場上的重大戰役
宣告德國「閃擊戰」破產的莫斯科和列寧格勒保衛戰
莫斯科保衛戰中蘇軍在進攻
1941年9月30日至10月2日,德國集中77個師約200萬兵力,14000多門大炮,1700輛坦克和1400架飛機,向蘇聯首都莫斯科發動大規模進攻,妄圖在冬季到來之前攻佔莫斯科,打敗蘇聯,以此向全世界顯示其「閃擊戰」的威力和德國武裝力量的「不可戰勝」。
莫斯科的防禦戰役在長約1000公里的地帶上展開,由於當時蘇軍在這一地區部署的兵力只及進攻敵軍的一半,所以德軍曾一度推進到離莫斯科市區僅25公里的地方。蘇聯軍民在莫斯科近郊同德軍浴血鏖戰。莫斯科的工人和居民組織了幾十個工人營和民兵師,數百個打坦克班。全市出動50萬人參加修築防禦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婦女。11月7日,在敵軍距莫斯科僅70公里的最艱苦的時刻,紅場上舉行了意義非凡的盛大閱兵式,斯大林發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說。12月6日,蘇軍從莫斯科城郊開始反攻,到1942年1月初,迫使德軍後撤100—250公里,解放了1萬多個居民點。為擴大成果,蘇聯9個方面軍從1月8日到4月下半月向敵人發起全線反攻,擊潰德軍50多個師,擊斃擊傷德軍80多萬人,將敵軍擊退150—400公里,解除了對莫斯科的威脅,奪回了60多座城市。
蘇軍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擊戰」的徹底破產,極大地鼓舞了蘇聯及全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的信心。
列寧格勒被圍困900天紀念碑塑像
在偉大的列寧格勒保衛戰中,共有60多萬居民和蘇軍官兵獻出了生命。
這期間,從1941年7月到9月,希特勒的北方集團軍群以優勢兵力突破蘇軍抵抗,進抵蘇聯第二大城列寧格勒郊外和蘇芬界河拉多加湖一帶,距市區只有5公里,切斷了列寧格勒同蘇聯內地的聯系,妄圖迫使列寧格勒不戰而降。但列寧格勒人民英勇不屈,不顧敵機的狂轟濫炸,忍飢挨餓,堅持生產,很多工人和居民自動拿起武器到前線作戰。從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列寧格勒被圍困的872天里,蘇聯政府和人民通過拉多加湖的「生命之路」成功地組織了對城市和軍隊的供應。列寧格勒前線部隊、波羅的海艦隊擊退了敵人不斷的進攻,終於在1944年1月徹底粉碎了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3月蘇軍把德軍從列寧格勒擊退220—250公里。
在偉大的列寧格勒保衛戰中,共有60多萬居民和蘇軍官兵獻出了生命。
斯大林格勒會戰
戰斗在斯大林格勒的蘇聯紅軍
伏爾加格勒 (Volgograd) 是蘇聯內戰時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著名戰場,有「英雄城市」之稱,它以1918年至1919年的察里津保衛戰和1942年至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而聞名於世。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斯大林在伏爾加格勒領導了著名的察里津保衛戰,擊潰了來勢洶洶的哥薩克白軍,對鞏固十月革命成果,捍衛初建的蘇維埃政權具有「巨大意義」,因此,1925年城市被易名為斯大林格勒 (Stalingrad) 。
伏爾加格勒(原斯大林格勒)馬馬耶夫崗上的「祖國母親」雕像
伏爾加格勒是俄羅斯著名城市、重要的河港和水陸交通樞紐、貿易及大工業和文化中心,坐落在歐洲最長的河流伏爾加河(3530公里)下游平原上,西北距莫斯科約1000公里。它南北延伸70多公里,人口99.7萬(1994年7月統計),幾乎佔全州260萬人口的一半(伏爾加格勒州轄33個行政區和六座城市,總面積為11.41萬平方公里。)伏爾加格勒是伏爾加河流域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原為軍事要塞,後來發展成俄羅斯南疆的重要工業與商貿中心。城市曾三易其名,1925年以前稱察里津 (Caricyn),因旁邊一條由西向東注入伏爾加河的小河「察里察」而得名。「察里察」來源於韃靼語,意為「黃水」,察里津城建於1589年。1925年,為紀念斯大林而將察里津改名為斯大林格勒。赫魯曉夫上台後,於1961年將城市改名為伏爾加格勒。
斯大林格勒血戰是蘇聯衛國戰爭中的一次決定性戰役。德軍不甘心1942年初在莫斯科戰役的失敗,於1942年7月放棄全面進攻蘇聯的計劃,主攻南線,以佔領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斯大林格勒為主要作戰目標。1942年7月,希特勒調集40個精銳師團100多萬人的優勢兵力,從已攻陷的基輔殺來,企圖一舉攻佔斯大林格勒,然後拿下高加索,再溯伏爾加河北上,直取莫斯科。9月中旬德軍攻入市內,蘇聯軍民與德國法西斯展開激烈巷戰,德軍損失慘重。11月19日,蘇軍開始反攻,形成「鉗形攻勢」,並與敵人展開了巷戰,。至次年2月,共消滅了德軍22個師團約33萬人,俘虜9萬多人,其中包括德軍元帥保盧斯和24名將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期間,全城建築均被摧毀。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具有巨大的戰略意義,是蘇聯衛國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根本轉折點。>>>
庫爾斯克會戰
1943年夏季的庫爾斯克會戰,是迄今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大會戰,是二戰中德軍最優秀的戰役指揮曼施坦因陸軍元帥精心策劃地、旨在迫使蘇聯簽署一個不分勝負之和約的進攻戰役。蘇聯紅軍最優秀的兩位蘇聯元帥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指揮蘇聯紅軍成功地進行了防守反擊,在付出巨大犧牲的代價下,粉碎了德軍的進攻,耗盡了德軍的進攻潛力。從此直至戰爭結束,德軍再未主動發起過進攻戰役。因此,朱可夫蘇聯元帥稱庫爾斯克會戰為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的轉折點和二戰的轉折點。
十次斯大林突擊戰役
1944年,蘇聯紅軍總參謀部精心策劃了南起黑海、北至北冰洋的十次進攻戰役,為期超過一年,對德軍展開猛烈進攻。由於下一次進攻發起時間不定、地點遠離上一次戰役地區,德軍完全無法預測蘇聯紅軍的下一步戰略戰役性行動方向,因此疲於奔命、節節敗退。這十次突擊戰役,是蘇聯寬正面、大縱深作戰理論的完美實踐,將納粹德國及其仆從國軍隊從蘇聯領土上全部驅逐出境,並將戰爭引向納粹德國及其仆從國領土,迫使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退出對蘇戰爭,羅馬尼亞軍隊甚至轉而加入對德戰爭。
打敗德國法西斯的最後一役——攻克柏林
蘇聯紅軍在德國國會大廈前歡呼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到1945年3月底,德國法西斯已處在最終滅亡的前夕。除了日本,德國在世界上已沒有任何盟國。面對國內經濟完全破產、人民反戰情緒日益高漲及軍事上接連失敗的嚴酷現實,德國法西斯政權已是四面楚歌,搖搖欲墜。
與此同時,蘇聯軍隊在東歐各國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下,通過匈牙利戰役、維斯瓦—奧得河戰役、西里西亞戰役以及東波莫瑞戰役,消滅了德軍的大量有生力量,解放了波蘭、匈牙利、奧地利東部及維也納、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區,攻佔了德國東部地區,為攻克柏林創造了條件。1945年3月東波美拉尼亞戰役結束後,蘇軍集結了250萬兵力、4萬多門火炮和迫擊炮、6000多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及7500架作戰飛機,完成了柏林戰役的准備工作。德軍此時雖然已成強弩之末,但希特勒仍然企圖負隅頑抗。他集中了近100萬兵力,組織起近20萬人的守備隊,在柏林以東設立了三道防線,並環繞柏林城築起了三層防禦圈,准備與蘇軍最後一搏。
4月16日,蘇軍突破奧德河、尼斯河和澤耶洛夫高地的法西斯德軍防線,英美聯軍在西邊突破萊茵河防禦,並從這一地區發起旨在合圍魯爾工業區的希特勒軍隊的戰役。經過4個晝夜的激戰,蘇軍突破了德軍的三道防線,逼近柏林防禦圈。4月25日,蘇軍形成了對柏林的包圍,並與英美聯軍在易北河會師。4月27日,蘇軍攻進柏林市。30日,蘇軍攻佔了象徵著德國最高權力機構的國會大廈。5月2日下午3時,德軍停止抵抗,柏林戰役宣告結束。蘇軍在此次戰役中共殲滅和俘虜德軍40多萬。5月8日深夜,德軍統帥部的代表在柏林正式簽署德軍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從5月9日零時開始生效。二戰歐洲戰場至此落下帷幕。
『叄』 俄羅斯中學生在勝利日或者重大節日那天,女生胸口別的什麼是那種黃色和黑色相間的絲帶。那是代表什麼意思
叫做「喬治絲帶」由橘色和黑色組成。黑色象徵硝煙,橘色象徵火焰。絲帶象徵勇氣和勝利。勝利日這天佩戴是為了紀念二戰反法西斯的勝利。5月9日這一天我們學院也給每個同學發了這個絲帶。系在手上,包上及領子上都可
『肆』 俄羅斯勝利節的節日活動
每逢勝利日來臨,人們都會以各種方式紀念那個歷史性時刻。許多人在胸前和手臂佩戴一條黃黑條紋相間、被視為勇敢和勝利象徵的「喬治絲帶」,還有人把絲帶系在汽車天線和反光鏡上,有的年輕母親把絲帶系在孩子的小推車上,構成勝利日紀 念活動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其中最虔誠的是二戰老兵,他們是這個節日的主角,也是最受尊敬的人。
『伍』 2014年紅場閱兵士兵和觀眾佩戴的絲帶叫什麼
喬治絲帶,是橙色與黑色條紋相間花樣的絲帶。
橙色象徵著火焰、黑色象徵著硝煙。在俄羅斯,這種絲帶象徵著勝利,是戰場上戰士英勇精神的標志。
每當衛國戰爭紀念日的前夕,俄羅斯民眾都會佩戴「喬治絲帶」以慶祝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陸』 俄羅斯抗戰勝利日為什麼和中國不是同一天
你好,因為抗戰勝利不是同一天的。5月9日,一年一度的俄羅斯勝利日如約而至。1945年5月9日是原蘇聯時期衛國戰爭勝利、德國投降書生效的日子。1995年4月19日,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通過了永久紀念勝利日的法令,規定5月9日為全民性節日,稱為勝利日。
莫斯科都要舉行隆重的集會和閱兵式,領導人前往紅場的無名烈士墓前敬獻花圈。在莫斯科的無名戰士墓長明火旁設立固定哨位進行哀悼。人們還會在胸前和手臂佩戴一條黃黑條紋相間「聖喬治絲帶」,聖喬治勛章的綢帶就是黑黃相間的,黑色和金黃色象徵火葯和烈火。
『柒』 聖喬治勛章的聖喬治勛章和聖喬治絲帶
2010年5月9日,俄羅斯隆重慶祝了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我們的胡錦濤主席也受邀出席了該慶典。在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和總理普京的左胸,都佩戴了黑色和橙黃色相間的絲帶。這條絲帶的正式名稱叫Saint George Ribbon,聖喬治絲帶。
說起聖喬治絲帶,不得不先說聖喬治勛章。聖喬治勛章是俄國沙皇時期的最高軍事獎勵,勛章獲得者將佩戴一種雙色絲帶。
1917年「十月革命」之後聖喬治勛章被取消,而這種雙色絲帶則更名為「近衛軍絲帶」,用以表彰蘇聯時期,尤其是衛國戰爭時期的卓越功績。
現在的「聖喬治絲帶」即沿用了「近衛軍絲帶」的樣式,絲帶由黑色和橙黃色組成,黑色象徵著硝煙,橙黃色象徵著火焰。它是戰場上戰士個人英勇精神的標志。
2005年春,為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聖喬治絲帶首次出現在俄羅斯一些城市,次年該活動在全俄境內開始推廣。現在,這種象徵著俄羅斯人對先烈追思和對勝利自豪的絲帶已成為紀念衛國戰爭活動的重要標志之一。
在俄羅斯眾多的節日里,「勝利日」是僅次於新年的第二個最受百姓喜愛的節日。每年這一天,除了各種慶祝活動,人們會自發到烈士陵園掃墓,緬懷和追悼先烈。國家領導人也要前往紅場的無名烈士墓前敬獻花圈,進行官方哀悼。
『捌』 俄羅斯5月9日是什麼日子
俄羅斯5月9日是勝利節。
每年的5月9日是原蘇聯時期衛國戰爭勝利,德國投降書生效的日子。俄羅斯獨立之後保留了這個節日,並改稱為勝利節。
1995年4月19日,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通過了永久紀念勝利日的法令,規定5月9日為全民性節日,全國放假一天。
節日活動
每逢勝利日來臨,人們都會以各種方式紀念那個歷史性時刻。
許多人在胸前和手臂佩戴一條黃黑條紋相間、被視為勇敢和勝利象徵的「喬治絲帶」,還有人把絲帶系在汽車天線和反光鏡上,有的年輕母親把絲帶系在孩子的小推車上,構成勝利日紀念活動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其中最虔誠的是二戰老兵,他們是這個節日的主角,也是最受尊敬的人。
『玖』 俄羅斯如何過勝利日
本人參加過1995和2005的2次勝利日慶典
簡單談談感受吧
政府的態度:
每逢勝利日,尤其是整數勝利日(比如50周年),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財無理,從文藝演出到大閱兵,可謂不惜本錢。對待勝利日的態度和我國對待十一的態度。
民眾的態度:
每逢勝利日來臨,人們都會以各種方式紀念那個歷史性時刻。許多人在胸前和手臂佩戴一條黃黑條紋相間、被視為勇敢和勝利象徵的「喬治絲帶」,還有人把絲帶系在汽車天線和反光鏡上,有的年輕母親把絲帶系在孩子的小推車上,構成勝利日紀念活動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其中最虔誠的是二戰老兵,他們是這個節日的主角,也是最受尊敬的人。